1.4 尝试科学探究概论
1.4 尝试科学探究
![1.4 尝试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2a00ff19e8b8f67c1cb9c4.png)
可设计从不同人群中来收集数据,分别从不同 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人群中实验。
脚印的探究
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 我们怎么记录 这些数据呢?
调查号 姓名 性别 脚印长
身高
!
… 想想表格里应该包括那些内容? 我们应对数据进行如何处理?以便于分析得出规律.
收集事实证据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实验数据。 (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 实验数据的意义。 (3)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获取事实与证据: 1、邻居家里的电灯仍亮着,路灯也亮着。 2、另一房间的电灯可以亮。 3、取下灯泡发现灯丝断了。 检验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 灯丝断了。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结论
材料二:某校一学生一天从一个超市中买了一瓶饮料, 喝了以后却发现身体不舒服,感觉肚子痛。 提出问题: 肚子痛,身体不舒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能与喝的饮料有关
1.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 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 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 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D ) A. 详细观察 B. 实验验证 C. 提出假说 D. 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可以求身高和脚印长度的比值,然后 求平均值
交流与合作
(1)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2)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3)有合作精神
(4)认识到必须有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探究之一:
科学家们测量了许多人的身高和脚印长度 之后,得出了从脚印长度推算身高的公式:
身高(厘米)=脚印长度(厘米)×6.876
一起来探究
脚印的探究
1.提出问题
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1.4尝试科学探究课件2
![1.4尝试科学探究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730cc60bb52acfc789ebc9d2.png)
)。
(六)评估
探究过程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评估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实验数据测量的是否准确,怎样做能够使误差更小; (2)实验的结论与生活经验和实实是否符合; (3)那些实验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对实验产生影响; (4)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经 验和教训等等。
总结
摆动的快慢可 能跟摆锤的轻 重有关
摆动的快慢可能 跟偏离的角度大 小有关
摆动的快慢可能 跟摆的长短有关
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 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中试 探性解释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小慧他们想,可以用细线系上小球代替钟摆如图, 他们根据刚才提出的一些猜想制定出一个计划进行 实验。
重点与难点
1.什么是摆的等时性原理? 2.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科学探究的步骤包括哪几步?
前置学习
• 1.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 2.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是 : 计时器 • 3.科学探究的步骤有:
评估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交流
制定计划 与设计实 验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一、探究摆的奥秘 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 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
这里,对具体的实物(摆钟) 进行了简化,用细线悬挂小球 代替,是一个很好是设计。简 化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 法。
第一组: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铜球和铝球做实验
第二组:对同一个小球,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悬挂进行实验
控制变量法,就是判断几个因素对 一个物理量的影响时,每次只让一 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 方法。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第一组实验结果(同样的摆长0.25米, 不同的小球)填写出下面实验表格
1.4尝试科学探究(2课时)
![1.4尝试科学探究(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30720c90975f46527d3e1bd.png)
桂城初级中学____八__年级____物理_科“121思”教学案
主备人张红审核人罗志坤任教班级八年级
课题 1.4 尝试科学探究(2课时)课型练习课
学习目标⑴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⑵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学习重点是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要素
学习难点通过探究摆的奥秘,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导学的内容、步骤与方法教师复备栏
自主探究(10分
钟)熟记知识点:
1_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牛顿说过,没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3.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基础做
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和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其中___________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点拨释疑(20分
钟)一、熟读知识点
二、默写知识点
三、布置学生堂上完成南方新课堂1.4 自主预习到
课时达标
四、对答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讲解。
达标测试(10分
钟)1、分小组进行抽背知识点。
小组长负责。
不过关的同学课后到小组长处背书。
小结反思(5分钟)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七部分组成
2、教师小结与反思,可以是知识盘点,也可以为心得感悟。
1.4 尝试科学探究
![1.4 尝试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7c27d0f01dc281e43af022.png)
1、 实验3 结论: 小球往返 一次所用 的时间与
摆长
摆动次
数 10
20
80 40
实验三: 摆球与摆长不变,改变摆角。
15
30
摆动次
数
10
20
15° 30°
5.分析与论证
• 分析数据得到单摆的摆动快慢与重量无关, 与摆动的起始角度也无关,只与单摆的摆 长有关。
• 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 快。
6.评估
• 探讨过程是否恰当,探究得到的结果 是否合理,探究过长是否出现问题等,都需
要再进行充分的思考。
7.交流与合作
• 在探究过程中,都要注意交流与和作,合 作中要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每个人都要 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整个探究实验的过程用到了一个怎样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判断几个因素
对一个物理量的影
响时,每次只改
变一个因素,其
他因素不变。
*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调节了什么?
1.4 尝试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 步骤。
2、通过对单摆摆动的研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 本方法。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
一、科学探究概述
探究的本意:探讨和研究。 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求源;
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 案,解决疑问。
摆钟走 得太快
摆钟走 得太慢
摆动 太快
要让摆动 变慢
摆长 变短
摆长 变长
提出问题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
制订计划与 设计实验
思考: 对于这个探究过程你觉得是否合理?
1.4尝试科学探究(PPT)
![1.4尝试科学探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2020cba8114431b90dd8fb.png)
提出问题有时 比解决问题更 重要。
j l 我们猜猜看
我们再仔细看看摆钟!
没有大胆的猜 想,就做不出 伟大的发现。
j l 注意
只有摆锤摆动时摆 钟的指针才会走动!
j l 我们猜猜看
这个摆来回摆动的时间由什么 决定呢?
摆的长短 摆角的大小
摆锤的轻重
j l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Jl
双沟完全中学 纪莉
jl
生活中的探究:
“都是奶糖惹的祸”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哥哥,我要吃糖! 被爸爸放在 哪里了?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可能在爸爸的床下!
可能在橱柜里!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哥,我们快去!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j l 都是奶糖惹的祸
哥,我们再想想办法!
Hale Waihona Puke l 都是奶糖惹的祸jl我们也能科学探究
“摆的奥秘”
j l 你知道吗
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 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 下面的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 准了。
哇,真 厉害!怎么 拧几下走时 就准了?
j l 提出你的问题
用细线的一端系上 小球,另一端悬挂 起来代替钟摆
j l 进行实验
1.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 上塑料球和金属球做实验.
10 20 30 60
j l 进行实验
2.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 上塑料球和金属球做实验.
3.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挂上 同一个小球做实验.
金属球 塑料球
10 20
金属球 塑料球
《14尝试科学探究》教案2.docx
![《14尝试科学探究》教案2.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6c4693581c758f5f61f67f5.png)
《1・4尝试科学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儿个重要环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
特别是抽象和假设检验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他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难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三、教学过程:(一)、探究钟摆的奥秘师: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耍学会科学探究。
展示摆钟实物,让学生观察+观察摆钟的外部构造。
师:最近,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
1、提出问题师:对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牛:张师傅拧摆钟卜-面的螺母究竞调节了摆钟的什么?改变了摆钟走时的准确性?生:钟摆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生:……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F1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师:对于以上问题,你们的猜想是什么?(想想看,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是什么?)生:摆动的快慢(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僦的轻重有关。
生: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
生:摆锤下而的螺母位置估计会影响摆的长度,看來,摆动的快慢跟摆的长短有关。
师:好,前面几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猜想,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如果没有,那么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设疑)其中是只有一位同学说对了,还是有若干同学止确?切忌从老师的表情上揣度答案,这不是一种止确的科学探究态度。
红、如果你认为,摆锤的轻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轻的快,还是重的快。
1.4 尝试科学探究ppt课件
![1.4 尝试科学探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3b6e10bed5b9f3f90f1c34.png)
1
你知道吗: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
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锤下面的 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
哇,真厉害! 怎么拧几下走时就 准了哪些问题?
你能否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怎样回答?
3
一、探究摆的奥秘
1、提出问题
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铜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
铝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
第二组 (同一小球,不同的悬线长)
摆动10次时间S 悬线长80cm 悬线长160cm 悬线长80cm的摆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 悬线长160cm的摆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 摆动20次时间S
5、分析与论证
无关 结论: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________ 长度 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_______ 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 越慢 摆动________
5
6、评估
a、我认为结论是可靠的,因为摆钟的螺母往下拧,原来快的钟 就走准了。 b、我测的摆动时间够准呢。 c、我认为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钟的快慢可能跟它所处的 地点有关。 d、如果我们再多做几次,总结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可靠些。
7、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这7个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 探究的全过程中,都要注意交流合作。
6
作业:课本P22页“自我评价与作业”
7
2、猜想与假设
a、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b、可能与摆的长短有关
c、可能跟偏离的角度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对a 、b猜想进行设计,可以用细线系上小球代替钟摆,并且准 备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铜球和铝球
1.4 尝试科学探究(沪粤新版)
![1.4 尝试科学探究(沪粤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0a646da26925c52cc5bfc3.png)
根据张师傅的行为,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 螺母究竟调节了摆钟的什么? (2)为什么会改变了摆钟 走时的准确性? (3)摆钟来回摆动的时间 是由什么决定的? 提出问题:通过生活实例、自然现象 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发现并提出 要研究的课题。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 学探究的第一步。爱因 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 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七)交流与合作:
让学生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并相互交流,以 便能取长补短,改进探究的成果,进行推广与应用。
“交流与合作”这一要素应该贯穿于整个探究 的过程。
三、科学探究的过程:
猜 想 与 假设 制定计 划与设 计实验
提出 问题
交 流 与 合作
进行实 验与收 集证据 分 析 与 论证
评 估
1、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 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
实验一的数据记录:
时间t/s 小球种类 摆动次数
10
9.9 9.9
20
19.8 19.8
铜球 铝球
实验二的数据记录:
时间t/s摆动次数 摆线长l/m
10 9.9
20 19.8
0.25
0.16
由上表可知:
7.9
15.8
摆长0.25米的铜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0.99s 摆长0.16米的铜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0.79s
简化法:
这里,对具体的实物(钟摆)进行了简化,用细 线悬挂小球代替钟摆,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简化法 可以简化研究对象,突出主要因素,突出要研究的 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需要的实验仪器
铁架台、不同规格的小球、细线、刻度尺、停表
1.4 尝试科学探究
![1.4 尝试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08cb34c1c708a1294a4454.png)
练习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
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 出了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 想:可能由人与秋千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 摆动幅度(摆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 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⑴本次实验应多做几次所得的结论才更可靠。 ⑵通过控制摆的长度可以控制摆动的快慢。 ⑶不可忽视空气阻力及所处位置对摆的影响。
……
【交流与合作】 对自己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总结,讨论科学探究过
程中有哪些基本的要素。
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小球摆动不久就会停下来,而挂钟 的摆锤为什么能摆动很长时间呢?
摆动的小球不断地受到空气的阻力而停下来,挂钟的摆 锤也受空气阻力,但是同时我们通过上紧发调不断地给它以 动力,使之能摆动很长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
探究摆的奥秘
【提出问题】 摆来来回回摆的时间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猜想与假设】 ⑴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轻重有关? ⑵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动的角度有关? ⑶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的长短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可以用细线系上小球代替钟摆进行实验探究。 第一组:将轻重不同的铜球和铝球系在相同长度的细线
“短”)。
答案
(1)刻度尺和秒表(或钟表) (2)小球到固定点距
离(或摆长) (3)机械能有消耗(或受到空气阻力) (4)
短
名言共享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导说课稿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导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805ed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4.png)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导说课稿导语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的导说课。
作为科学课的一部分,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一同探究科学方法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和重要性。
希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一、科学方法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在开始科学探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关系。
1.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
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实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步骤。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根据经验和观察结果,建立科学理论,并通过实证验证。
2.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数据等一系列科学方法的运用,来解决科学问题、探索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
科学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工具,而科学探究则是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从而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关系,我们接下来将学习科学探究的具体步骤。
科学探究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提出一个具有科学性、可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2. 做假设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一个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猜测,需要经过科学实验或观察来验证。
3.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一步。
学生需要根据假设,构思一个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4. 进行观察和实验在设计好实验之后,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和实验。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学生可以获得实验结果。
新沪粤《1.4尝试科学探究》ppt课件
![新沪粤《1.4尝试科学探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dd63d616fc700aba68fcb9.png)
正确与否准备充分的事实材料。
▪
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
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5)分析与论证: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及有关实例,检验猜 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并对猜想与假设进行 修正、发展,或对大量的实例证据进行分析 比较、归纳,最后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实验数据只是一种原始材料,必须通过 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去设计整个的验证 过程,在物理学中主要是通过检验的形式,因此 需要设计实验的全过程。
计划应针对探究目的,实验应 注意选择器材。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按照制订的方案去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
现象、数据进行观察与记录;也可以搜集日常生活
中有关实例或查阅有关资料,为检验猜想与假设的
(6)评估:
让学生对上述的探究过程进行 反思、评价,找到成功与不足之处, 为今后的探究提供经验。
实验过程是否恰当?得到的结果是否合 理?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等,都需 要再进行充分的考虑。
(7)交流与合作能取长补短,改进探 究的成果,进行推广与应用。
沪粤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你知道吗: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
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 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
哇,真厉害! 怎么拧几下走时就
准了
根据上述现象你 能提出哪些问题?
你能否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怎样回答?
思维程序有如下七个要素组成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各探究要素的说明
(1)提出问题:通过生活实例、 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 使学生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课 题。
1.4尝试科学探究 PPT课件
![1.4尝试科学探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a38103336c1eb91b375d14.png)
2.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 上塑料球和金属球做实验.
3.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挂上 同一个小球做实验.
金属球 塑料球
10 20
10 20 80 160
j l 五、分析与论证
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 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
与摆球的轻重(材料) 无关 ; 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长短 有
7、如图所示,丁丁、宝宝和亮亮在操场上玩荡秋千,丁丁把宝 宝、亮亮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丁丁发现他俩往返摆动 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 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人的体重有关。 ②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③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
3、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猜__想__与__假__设、制定 计划与设计实验、进__行__实__验__与__收__集__证__据、 __分__析__与__论__证___、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组成,
其中___交__流__与__合_作__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 因素。
4、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 ,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解析(:C )
j l 科学探究的要素
猜想 与假设
制定计划 与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
交流与 合作
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
七、交流与合作: 贯穿于探究的全过程。评 估
分析 与论证
课堂练习
1、_提__出__问__题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牛顿说过,没有 大__胆__的__猜__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摆长l
角度
质量m
思考与讨论 如何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 制定计划
提示: 简化实验装置(简化法) 实验需要什么仪器 三个因素应一一探究(控制变量法) 如何测量摆摆动1次的时间(累积法) 设计实验表格
第一组实验结果: 摆长与摆角不变,改变摆锤质量。 使用铜柱与铝住(L=50cm)
摆钟走 得太慢
摆长 变短评估:对于Fra bibliotek个探究过程你觉得是否合理?你还可以提出哪
些新问题?
二、 科 学 探 究 的 过 程
猜想与 假设
制订计 划与设 计实验
提出
交流与
进行实 验与收
问题
合作
集证据
评估
分析与 论证
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 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 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 下猜想:
摆动次
数
10
20
铜柱 铝柱
第二组实验结果:摆锤与摆角不变,改变摆长。
摆动次
数
10
20
40 80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
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 象和数据如实记录下来。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第一组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 质量无关。
第二组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长 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两组实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1、3 两组 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4、5 两组 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_绳__长___ 有关,与 质量、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无 关。
•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分析与论证 • 评估 • 交流与合作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 题?
*钟摆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 *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调节了什么?
通过生活实例、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 并提出要研究的课题。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思考与讨论
对钟摆摆动快慢的原因 做出科学大胆的猜想。
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摆长,
摆偏离的角度有关
设计实验与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想一想:摆摆动快慢与摆角有关吗?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 摆线长度相同时,摆球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以及摆动的角
度无关。
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长短有关;悬线越长,摆球
的摆动越慢。
*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调节了什么?
摆钟走 得太快
摆动 太快
要让摆动 变慢
摆长 变长
猜想1: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 细 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进 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2、4 验进行对比分析。
1.4 尝试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 探究,学习物 理就要学会科 学探究。
八(3)班全体同学热烈欢迎各位老师的指导 祝愿全体老师节日快乐
你知道吗: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
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走时就
准了。
哇,真厉害!
怎么拧几下走时就
准了
提出问题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 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