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选人育人用人之道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才观:
他强调:“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苟细,无因寸木朽而弃连抱, 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凡有一技之长者,……断不可轻视。” 、 “人才之人礼之,则弃于草野饥寒贱隶之中,有人求之,则足以为国 家干城腹心之用。”
曾国藩认为:“求人之道,须如百圭(人名)之治生,如论鹰隼 之击物,不得不休”、“山野材智之士,感其诚,虽惑不往见,皆为 曾公可与言事。而国藩逢乡里士来谒,辄温语礼下之,有所陈,务毕 其说,言可用,则其斟酌施行即不可行,亦不加诘责。有异等者虽卑 幼与之抗礼,故人人争磨濯(zhuo),求自效,一时中兴人才,皆出 其门”、 “得一而可得其余”。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曾国藩的选人育人 用人之道
---广揽、慎用、勤教、严绳
一、曾国藩的生平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出生 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
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 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 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 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 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 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 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 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 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 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 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
蒋介石:
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 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 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 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 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说我认为曾、左 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 人。”
曾国藩认为当才德不能兼得时,宁可取愚者,而不可取小人;关于才, 就是一个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 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 拔德才能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 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这是眼前的一个问题,并不是 已经顺利解决了,希望解决得好”。
曾国藩说:“君子有三乐,而‘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为其一 乐。”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 质。” 、“诸弟若能有恒,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 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
他的谋士郭嵩焘在为他作墓志铭中指出:“曾以美化教育人才为 已任。”
4、用人观:操守、学识、才具
曾国藩制定了他的用人标准:操守、学识、才具; 曾国藩认为,全才应德才兼备。“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 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栋梁 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若德 才难以兼备,曾国藩更强调“德”,宁用有德无才,而不用有才无德 之人。
“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而激扬之,则赖皇 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
2、才德观 :
正确评价人才,曾氏主要讲的是才德观,曾国藩在日记中曾写道:“司 马光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德若水之源,才即 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 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当才与德不可兼得时,他认为:“与其无德而近 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曾国藩将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有官气的人,一种是属于有 乡气的人。官气重的人,特点是学样子、讲官话、不实际,是心窍比 较重的,而且圆滑取巧,最重要的是官气重的人关键的时候靠不住, 不能深刻体会到下情,所有的文件都等着秘书写。作为一个武官,在 处理问题上,必须做到口到眼到,尤其要做到身到,但官气重的人, 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乡气重的人也有毛病,顾头不顾尾,喜欢张 扬,没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尝试。
湖南人成为中国的中流砥柱作用的第一人!
著作《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家书》、《冰鉴》
对曾国藩的评价:
毛泽东:“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 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 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 “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 生很注意这点。曾“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唐太宗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曾国藩把治军、治政、治饷等全部归功于人才。关于治政,他认为 “人存而后政举”“将欲维持成法,所须引用正人”;关于治军,他说: “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 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关于给饷,他认为:“广求人才,参错 布置,庶期改观。”总之,不管为政,治军,给饷,抵外侮等等,曾国 藩都认为人才是最重要。
二、曾国藩的人才观
1、人才观:人是决定性因素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曾国藩对人才非常重视,他认为:“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 义”,国家强盛,以多得人才为强盛,如果不得人才,国家就不可能富 强,如果不得将才,军队就不可能强大。
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 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 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Hale Waihona Puke Baidu,我们的事业就不能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