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草原》教学设计15篇

《草原》教学设计15篇

《草原》教学设计15篇《草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9.草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

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野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常见的野草的名称、形态和生态习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植物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野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教学难点:野草的名称、形态和生态习性。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录像机、实物野草标本。

2.教学材料:野草的相关资料、课件、学生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利用投影仪播放一段有关野草的录像。

2.引发学生的兴趣,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野草,以及野草的生长环境。

Step 2 介绍野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利用投影仪展示野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的PPT,向学生介绍野草的定义和特征。

2.通过分析野草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野草的多样性和广泛分布。

Step 3 分类讲解常见野草1.将准备好的野草标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野草的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各组野草的名称,并将结果呈现给全班。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野草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和影响。

Step 4 动手实践1.在学校附近的草地上进行野草采集活动,让学生亲自采集一些野草标本,并请学生用手册记录野草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2.讲解如何制作野草标本,并指导学生进行标本制作。

3.学生完成标本制作后,进行分类和整理。

Step 5 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野草?野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野草的分类有哪些?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其他小组。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提醒,确保学生对野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清晰的认识。

Step 6 拓展延伸1.邀请一位植物学家或农民代表到班级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有关野草的知识和实际应用。

2.带领学生到自然保护区或农田进行野外考察,观察野草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

第1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第1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课文,引出话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2.(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学习任务二:品读课文,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聚焦“喜迎远客”“主客联欢”场面,体会蒙汉情深。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4.交流讨论:(1)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

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②学生圈画“飞过来”“飞驰着”“飞过小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反复写“飞”,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2)课件出示: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着不放。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中两个“许多”和一个“很多”,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把双方见面的激动与友好表现得非常充分。

(3)课件出示: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鄂温克族的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蒙古族人民“端肉、敬酒”“举杯”“唱民歌”等一系列待客的举措,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特点。

《人生礼赞》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人生礼赞》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人生礼赞》教学设计(精选14篇)《人生礼赞》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握诗歌节奏。

2、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3、掌握词语“驱使、埋葬、昭示、搁浅、乘风破浪、斗志昂扬”。

教学重点:诗歌的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所赞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野草》一文告诉我们生命是顽强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琥珀》告诉我们生命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获得永恒,成就另一种价值。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所拥有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呢?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一首现代诗《人生礼赞》,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

朗费罗,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谣、叙事诗和诗剧。

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欧洲受到赞赏,被译成20余种文字;朗费罗晚年创作不止,备受尊祟,牛律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分别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他75岁生日那一天,美国各地的学校都举行了庆祝。

1882年3月24日朗费罗逝世。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

2、释题:“礼赞”是什么意思?怀着敬意地赞扬,这个词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全诗的抒情基调。

3、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诗歌的节奏,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在不解的地方和疑问的地方做记号。

(这首诗歌主要写了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

)三、精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意1、第一节谁来读?面对人生,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态度呢?谁来读第一小节?这一节指出人们对人生的两种什么态度?是什么?(任命运驱使的牛羊消极、听从命运安排;战斗中的闯将积极,勇于奋斗)作者在这一小节中说:(出示第一小节)“在人生这个壮丽的舞台上,我们不能做任命运驱使的牛羊,我们要在战斗中当一名闯将”你认为什么是“闯将”?师小结:一个“闯”字表明勇往直前、(板书:闯将)勇于开创的人就是闯将。

《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标题:《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草,它们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

小班的幼儿园生活中,了解野草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了解野草的生长环境。

2.了解野草的种类及区分野草。

3.观察野草的生长过程。

4.感受野草的美丽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野草的生长环境。

野草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地上生长和繁殖,有些野草喜欢湿润的环境,有些喜欢干燥的气候。

为了了解野草的生长环境,可以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看看野草所生长的地方。

观察一下生长在沙滩上、公园中、草地上的野草有什么样的变化。

2.野草的种类及区分野草。

幼儿园孩子们可以从自然的角度去观察野草的不同之处。

老师可以与学生们分享野草的学名、特征和形态。

让幼儿园生们去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野草。

3.观察野草的生长过程。

观察野草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幼儿园生们了解野草的生命周期。

老师可以从收集野草的种子开始,然后观察幼苗成长,看看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4.感受野草的美丽和价值。

令人惊奇的是,野草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

幼儿园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画画或者用摄影机记录下它们的美丽。

孩子们也可以了解野草对我们生活的一些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保持空气、水、土壤质量。

三、教学方法1.教材分析本教案以《野草》的科学教材为主要素材,融合幼儿园的特殊性,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们更快地了解野草的生长和变化。

2.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和视频演示,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便于理解各种野草的图像、种类和特征。

3.情景教学引导幼儿园孩子们创造真实的情境,在户外或校内野外旅行中进行采集、野外学习和科学实验,让他们更好的了解野草的实际生态环境。

4.团队合作老师可以将幼儿园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增加小班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野草》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野草》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野草》这篇课文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4.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的需求。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鼓励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同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4.作业拓展:
a.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适当增加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的挑战性。
b.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c.组织学生参加与课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开展环保行动等,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如填空、改写句子等。
(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深入挖掘文章主题。

《草》教学设计2篇

《草》教学设计2篇

《草》教学设计2篇《草》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

课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的:课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腻),接着写了草塘的美丽景色(惊喜),然后写了草塘春、冬两季丰富的物产(赞叹),最后通过描写“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爱上了草塘(爱恋)。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看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恰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美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理解“情不自禁”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草塘景色和小河景色的两段文字,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积累好词好句。

(也可自主选择更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影音的展示以及多读来体验语言的美和自然的美;抓住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草塘中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浏览过许多美丽的.景色。

(放映多媒体课件)本册教材前部分课文中介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的奇峰怪石、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水上城市威尼斯、雄奇壮丽的长江三峡。

(利用直观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是哪里?(播放草塘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来快乐地游览“可爱的草塘”。

既然草塘是可爱的,那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一种什么感觉?(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腻”是什么意思?(板书:呆腻)作者为什么会呆腻呢?(那是因为他不识草塘)(板书:不识草塘)二、学习“风景优美”1、小丽见了我呆腻了,决定领我去散散心。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抓住景物的特征,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3.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重点难点】1.学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重点)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重点)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难点)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百草园"。

那里或许藏着你儿时捉迷藏的欢笑,或许有夏夜里数不尽的萤火虫,还有那些关于自然与梦想的奇妙幻想。

今天,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探寻鲁迅先生的成长足迹。

【探究新知】【作者简介】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阿Q正传》中篇小说《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坟》《热风集》《华盖集》杂文集【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背景资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于1926年9月18日。

当时他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平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杜振伟教材分析:《野草》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生命”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通过描写植物的种子神奇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颂。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为此,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适时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培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阅读、讲授、设问、合作等形式来组织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勾画批注、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使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共同获益。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感情颂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坚强的意志。

体会野草象征的中国人民长期抗战、顽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

2、理解野草的象征意义,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

3、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3个,写字7个。

4、理解“纷纭、超越、致密、韧性、磨炼”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通过细读品悟重点句子,结合时代背景,领悟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忧国疾呼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悟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忧国疾呼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二、交流作者夏衍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①课文中有几个难读、难写的字,谁发现了解剖(注意读音)、韧性的韧注意书写②野草的种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中描写种子力大的例子交流总结(针对同学们的回答,师直接总结)3、因此我们知道了本文赞颂的是什么(野草的生命力)4、野草的生命力是怎样的(非常大)。

《野草》教案

《野草》教案

《野草》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以及《野草》的创作背景。

2. 理解《野草》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学习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野草》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难点:学习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鲁迅的生平,引发学生对《野草》的兴趣。

2. 新课呈现:
- 介绍《野草》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 分析《野草》中的象征意义,如野草、枣树等。

- 引导学生理解《野草》的主题思想,如抗争、希望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野草》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课堂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野草》的创作背景、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等。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野草》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野草》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野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草》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2、链接时代背景,深度领悟本文阅读的时代意义,在反复诵读中抒发阅读感受。

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了解象征这一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忧国疾呼的爱国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主旨。

2、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法:启发、引导、质疑学法:感悟、朗读、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野草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野草图片)学生欣赏完后,师问:欣赏完这些野草图片,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说)2、师导入:野草不仅装点着大地,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更让人钦佩不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夏衍写的一篇散文《野草》,看看他笔下的野草具有怎样的力量。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然后用文中的词语说说野草具有怎样的力量。

(充分交流)2、划出最能表现野草坚忍不拔、力不可挡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3、细读感悟重点段。

(1)学习第六自然段①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②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野草的生长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同学们想象一下,除了这些,野草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冰冷的土地、干旱缺水、黑暗、大风大雨等。

)③野草的生长充满了艰辛,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曲曲折折、顽强不屈、透、钻、听、掀翻)④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⑤不管生长在何处,不管周边的环境如何恶劣,野草总是那么坚忍不拔,力不可挡。

猜《野草》———《野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猜《野草》———《野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猜《野草》———《野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作者:王舒成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第8期[高中学员课例]猜《野草》——《野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文|王舒成【教学背景和前期准备】1.扬州中学经典阅读工程已经进行至第二轮,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高一年级下学期必读书目的第二本(本学期必读的三本书为《红楼梦》《野草》《经典常谈》)。

2.在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用两周时间完成了《野草》这本书的阅读,教师也对学生的阅读成果(以读书笔记为主要形式)作了初步检查和交流。

具体过程如下:①学生用10天时间阅读《野草》,在不参阅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对里面的每一篇提出猜想,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做出回答,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②教师检查笔记,了解学生的问题和想法,针对部分笔记做出点评。

③教师推荐两篇论文,分别为孙玉石的《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和江弱水的《论〈野草〉的视觉艺术及其渊源》,让学生在精读论文的基础上,对之前自己的阅读结论进行补充、修正和思辨。

3.教师根据之前的学情反馈,在《野草》里精选了六篇文章,分为A、B两组(A组《秋夜》《影的告别》和《复仇》,B组《希望》《过客》和《墓碣文》),由两个同学自发领取任务并组队,每组三人,对这三篇文章进行精读并形成初步结论,准备在课堂上面向全班同学做读书汇报,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

【教学目标】1.借助两个小组同学的读书汇报,形成对《野草》里六部作品阅读过程和结论的感知,并进行讨论。

2.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野草》的读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野草》是可以“猜”的,因为它是诗歌。

而中国诗歌自诞生之初,就一直具有“隐”(谜语)的特质,诗歌里面使用的形象,形象带来的丰富意蕴,都使得我们的解读有众多空间。

鲁迅的《野草》,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整体上借助象征手法,表达了新文化运动遇挫之后那一段时间,他内心的阴郁、孤独和苦闷。

(展示龚乐怡读书笔记)刚读《野草》就深觉其意象与《朝花夕拾》截然不同,用的词语都类似于死亡一类,文字中透出的绝望令人压抑、烦闷、窒息。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 阅读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_314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   阅读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_314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精读、略读、速读、泛读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预习要求: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体会本篇深沉而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实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实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16本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在酒楼上》平庸对人的吞噬,绝望的反抗《肥皂》对意淫的伪君子的幽默讽刺《社戏》对纯正善良的人性的呼唤《纪念刘和珍君》对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对革命的反思《论“他妈的”》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卑劣心理《论照相之类》封建性压抑下的性变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来电吊唁。

22日,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

鲁迅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民族魂"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二、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野草阅读教学设计

野草阅读教学设计

野草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野草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野草》这本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将能够:1. 理解野草的作者鲁迅的文学风格和人生态度;2. 分析鲁迅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4. 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介《野草》- 介绍《野草》的作者鲁迅以及该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 文学风格和人生态度- 解读鲁迅的文学创作风格,分析其作品中常见的写实手法和讽刺表达;- 探讨鲁迅作品中所反映的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关注;- 分析鲁迅在《野草》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3. 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辨识《野草》的主题,并对其深入探讨;- 分析作品中不同情节的意义和关联;- 揭示鲁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4.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理解鲁迅作品对当时社会的现实震撼和启示;- 分析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5.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阅读选取的《野草》中的文选,并进行全文解读;- 进行相关文学作品的酝酿、分析和讨论,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名言或相关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野草》的好奇心和兴趣。

2. 介绍《野草》(10分钟)- 介绍鲁迅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简述《野草》作为鲁迅代表作之一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文学风格和人生态度(20分钟)- 分析鲁迅的文学创作风格,并通过选取的文本示例进行展示和讨论;- 辨析鲁迅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社会批判;-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和价值观。

4. 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0分钟)- 分组讨论并总结《野草》的主题;- 针对不同情节和人物形象展开讨论,了解其象征意义;-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剧本、海报或演讲等方式展示对作品的理解。

5.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15分钟)- 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对比当时社会情境与现实,反思文学作品的现实启示。

教学设计2:野草

教学设计2:野草

《野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野草》通过描写种子神奇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扬。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显然文章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激发人民抗日的信心和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能够在课前预习中运用以往掌握的学习汉字的方法独立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较好的语感,能够抓住文章的重难点结合重点词语进行初步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结合写作背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理解课文主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注重语言积累。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的内容。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教学难点】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了解隐喻这一写作手法。

【关键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2.小草具有怎样的力量?【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交流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学法:自读理解,合作探究,交流体悟【教学准备】有关课文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2.目标呈现,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合作,理解文本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朗读读全文。

2.引导小组共同解决问题三、学生充分讨论,让问题简单化,明晰化1.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有效的指导。

2.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小组作用共同解决问题。

四、品味文本,展示交流指导朗读,体会小草的力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中体会小草的力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归纳拓展,深化情感1.教师总结,激发情感2.学生谈体会和感受六、课外拓展阅读赞美小草的诗文,写赞美小草的习作。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间,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旋律,观看了草原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草原的确是一个辽阔无比、景色迷人、令人向往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观赏草原美丽的景色。

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把这5个自然段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样分?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整体感受,你会用哪一个字?围绕着“美”,写了草原的景美和草原的人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接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朗读,边读边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四、精读课文,欣赏佳句1、刚才交流的是景美的同学请举手,看来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

老师也喜欢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仔细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一共描写了几种景物?你最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2、集体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1)草原的天为什么喜欢草原的天?他和别的地方的天什么不同?怎样读出它的特别之处?作者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你想怎样表示你满心的愉快?(2)小丘和小丘上的羊群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把羊群比做了白色的大花,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比做了绿毯。

(3)草原上的骏马和大牛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回味”这个词可以看出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更突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4)让学生跟随画面复述第一自然段(5)作者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赞美草原,老师这也有一首赞美草原的诗,播放课件——《永远的草原》3、草原上的人热情好客,你是通过那些句子体会的?(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

野草本文是关于野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理解生物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量的伟大。

《野草》教学反思《野草》教学反思今天教学了夏衍的《野草》一文,很有感触。

说实话,这篇文章,我已经教过好多次,每次都会被深深地打动。

然而,却很少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想,语文课,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学习课文,体味情感。

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于是,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开课伊始,引领学生透过两个故事,感受种子的力可以超越一切,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引领学生抓住“钻、挺、透”三个动词,体会小草掀翻石块的事例。

然而学生只是泛泛而谈,我这样引导:孩子们,我们现在将小草和石块进行一下比较,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于是,孩子们给出了这样一些答案:小草,柔软;石块,坚硬。

小草,轻;石块,重。

小草,有生命;石块,无生命......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小草与石块力量的悬殊,对小草油然而生敬意。

我适时地问道:“种子被埋在土壤里,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可是,它为了阳光,为了生之意志,在顽强不屈的挺出地面来,你们想说些什么。

”于是,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开始加深,朗读也自然很有感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听着你们的朗读,刘老师仿佛看到了小草的能屈能伸,看到了小草顽强不屈的身影。

我想,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看不见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生命力!”夏衍又是怎样解读生命力的?当学生找出答案,我给学生补充了一段抗日战争的资料,孩子们听后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爱国志士,看到大片国土沦陷,你一定会这样说:——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知的力。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勇士,看到卖国者向日本帝国主义者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说:——。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赞美娇艳的水仙,有人赞美华贵的牡丹,有人赞美挺拔的青松,也有人赞美那平凡的小草。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小草写下诸多赞美的诗篇,你知道的有哪些呢?生汇报。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3、是啊,小草不仅装点大地,它那顽强的精神更让人钦佩不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野草,看看在作家夏衍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聚焦重点,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1、同学们请读1~5自然段,说说具体从哪些词语、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种子的力量大。

出示: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师:作者用哪两个故事说明种子的力量简直超越一切?(1)大象、狮子、金刚作比较体现种子力量之大。

(2)植物种子的发芽能破开头盖骨。

师小结:作者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我们知道种子的力量之大,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吗?它又是怎样生长的?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它的生长历程。

(二)聚焦“生命力”读出精神1、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2、“透、钻、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师:那一棵棵小草,一棵棵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小草,周围是一片黑暗,见不到一丝光明,但是小草们它顽强的成长着,此时此刻你对它们产生了怎样的感情?3、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这种感情再读课文吧。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顽强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这种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生命力(生齐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注意“械” 、“瞬”、“剖”字的读音,和写法。

2、理解词语:致密、瓦砾、意志、顽强不屈、磨练、傲然。

3、了解课文的结构段:
1——5 自然段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小草力量巨大无比。

6——8 自然段是作者借赞美小草来鼓舞广大群众要向小草那样顽强抗战。

4、了解作者夏衍。

第二课时
、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自古以来,小草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野草。

如“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你还知道哪些诗句?是啊,小草不仅装点大地,它那顽强的精神更让人钦佩不已。

3、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杂文
野草》,看看他的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词语,检测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超越、坚韧、韧性、顽强不屈、能屈能伸、弹
性)
3、读这些词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小结:这些词,让我们感受到小草身上那顽强的生命力。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聚焦重点,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
1、种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①交流(刚才同学们都在认真批注,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②生交流,师点拨。

2、交流汇报,板书力大。

3、文中哪些词句说明种子力大?
出示: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师:对,那你是怎样理解“简直超越一切”的?(指的是种子的力大没有可比的。

师:理解得很好,也说明你是认真去读了体会的。

还从文中哪些词句你能找到答案?
出示: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师:什么是“如此如此”?种子的力大到了什么程度?用你的读表现出来。

师小结:是的,一个科学故事再一次让我们知道了种子的力量之大,能将一切机械力所
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

(二)聚焦“生命力”读出精神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它的生长历程。

1、这种力如此之大,文中用了三个动词分别是什么?
2、“透、钻、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那一棵棵小草,一棵棵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小草,周围是一片黑暗,见不到一丝光明,但是小草们它顽强的成长着。

把你们的心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感受带动词的句子,感受几个动词的作用)。

生:读句。

(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
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曲地透到地面上来。

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读了这段文字,知道瓦砾、石块硬吧?
生:硬。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从小草生长的过程中体会到的。


师:是啊,面对如此硬的环境,小草是怎样生长的呢?
从几个动词里体会到它的力大无比,以及顽强的精神。

师:体会得很好。

我们再齐读,再次感受这样大的力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生: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顽强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这种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生命力(生齐说)。

师:夏衍称它是怎样一种力呢?指名读。

生:读——汇报“长期抗战的力” 。

师:是呀,这是一长期抗战的力,一种有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夏衍的话你读懂了吗?别急,我们先来看一段资料,相信大家看完这段资料后会有更深的理
解。

(三)聚焦“感悟”情感升华
师:出示资料
1937 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国东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0 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待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

在暂时困
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

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
杂文《野草》。

师:从这些图片和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师:看到这你想说点什么?
师:男生们,作为一名爱国志士,当你们看到大片国土沦陷时,此时你内心激动的情,
你会这样读?
男生齐读。

女生们,作为一名革命勇士,当你看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卖国贼正对着侵略者点头哈腰的
时候,你们内心的愤慨一时迸发出来,女生们,齐
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能坐以待毙吗?难道我们就这样等着帝国主义任人宰割
吗?
作为当代小学生,当你看到无数革命先烈战死沙场,与敌人奋力抵抗时,敬仰之心油然
而生,我们身上好像拥有着无尽的潜能,力量,这种力是(生命力)。

补充句子: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广大中华
民众志成城、。

①指名补充。

②引读句子。

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就像诗中所说的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就
是力量的伟大
作为一名爱国作家,夏衍先后用了110 多个笔名与敌人周旋,在此期间写下了《野草》他鼓舞着人们拿起武器奋力抵抗,同时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写道:自然段”。

(读一
第八遍)
师:此时,你能理解文中“种子,野草,瓦砾、石块,盆花它们分别代表、象征什么吗?”
生答。

师:小结,在如此恶劣的战争环境下,我们的作家以小草的精神象征我们奋起抵抗,保卫祖国的民众们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多么地值得我们崇敬,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

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有这样像野草精神的人吗?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结束。

[ 板书设计]
野草(力大)——广大抗日民众
顽强不屈不可抗拒能屈能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