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特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3)通过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材料,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实现历史情景再现,提出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2)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与分析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培养学生从史实中吸取教益,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能力;

(2)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万隆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课前知识梳理】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1.背景: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阵营和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二、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年周恩来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第二年周恩来出访印度和缅甸时再次重申(2)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和印度支那问题

(2)内容: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3)特点: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4)意义:中国推动了会议的成功,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参加万隆会议(1955)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发展等。

(3)特点: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4)周恩来提出“”方针

(5)意义:中国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课堂问题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材料二“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

————毛泽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

(2)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请回答:

(1)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

(3)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4)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探究三:阅读教材P111页“历史纵横”回答下列问题:

(1)亚非会议的背景、主题、特点是什么?

(2)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

(3)“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应如何理解?

(4)“求同存异”方针产生了什么作用?

(5)会议对我国外交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构建结构导图】

【课堂反馈练习】

1.对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 B.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C.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D.亚非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原则是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B.根本目的是为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C.前提是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D.具体政策是争取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3.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的首要目标是( )

A.制定外交原则产 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4.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两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D.是解决民族间争端的原则

5.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哪一次会议 ( )

A.德黑兰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

6.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与1955年万隆会议的相同点是( )

A.都是大国操纵会议 B.中国都起了积极作用 C.都是为解决大国间的纷争而召开的 D.都圆满成功【课后反思】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