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尔定律及三个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的概念
朗伯比尔定律
一、概述
朗伯比尔定律是描述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的物理定律。
该定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
二、指数衰减
当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其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这种衰减是呈指数形式的,即光强的衰减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指数的底数是自然常数e,指数的大小取决于介质材料的特性和光线的波长。
三、朗伯定律
朗伯定律指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这意味着,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这一特性使得朗伯比尔定律在定量分析光吸收过程时具有重要意义。
四、比尔定律
比尔定律描述了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换句话说,光被吸收的量与介质中吸收分子的浓度及其特性有关。
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五、应用领域
朗伯比尔定律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光学、化学、生物学等。
例如,在化学分析中,朗伯比尔定律可用于定量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
的浓度;在生物学中,该定律可用于研究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及吸收特性。
总之,朗伯比尔定律是描述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强度衰减的物理定律,它与介质材料特性、入射光波长及吸收分子浓度等因素有关。
在许多科学领域,尤其是光学和化学分析中,该定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朗伯比尔定律公式
朗伯比尔定律公式A=lg(1/T)=Kbc。
1、朗伯一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朗伯比尔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同一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吸收光谱是一定的,因此物质的吸收光谱可以做为定性依据。
用光度法做定量分析时,利用吸收光谱确定最佳测定波长。
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若有杂质组分干扰时,可根据待测组分和杂质组分的吸收光谱确定测定波长。
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比尔定律是一个有限的定律。
溶液中有色质点的聚合与缔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或互变异构等化学变化以及某些有色物质在光照下的化学分解、自身的氧化还原、干扰离子和显色剂的作用等,都对遵守朗伯-比尔定律产生不良影响。
beer lambert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比尔-朗伯定律,通常被称为比尔定律,是指在透明溶剂中发色团的吸光度随着样品池光程以及发色团浓度的变化而呈线性变化。
比尔定律是对描述光与物质的相互关系的麦克斯韦远场方程的简化描述。
事实上,比尔定律对一系列发色团、溶剂和浓缩物品而言都是非常精确的定律,在定量光谱学中被广泛运用。
吸光度通过分光光度计度量,这需要通过一束波长是λ的平行光束,光束要穿过一个类似平面的厚平板,该材料与光束垂直。
对液体而言,样品保存在一个叫做样品池的光学平面透明的容器里。
吸光度(Aλ)的计算是入射光穿过样品(I)的光能与入射在样品(I)表面的光能的比率。
Aλ= -log (I/I0)比尔定律遵从:A λ= ελbcc =波长λ的发色团的分子吸收率或消光系数(1M溶液的1cm厚样品的光密度),ελ 是溶液和材料的特性。
b = 样品路径(厘米)c =样品中化合物浓度,摩尔浓度 (mol L-1)在吸收度实验中,光束不仅通过发色团衰减,也通过从空气和样品之间的界面反射、样品和小型管之间的界面反射、以及溶液的吸收而衰减。
各因素可以分别量化,但常常当光束通过样品“空白”或“基准”或参考样品时,这些因素被通过定义I0的方式被去除了。
(例如,充满溶液但发色团浓度为0的小型管被用做”空白”。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比尔定律的有效性。
它通常通过测量一系列标准的吸光度的方式用来检测发色团比尔定律的线性。
这种校准也可以去除实验、设备以及一批试剂中的误差。
(比如光程未知的样品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光的吸收定律一. Lambert-Beer 定律——光吸收基本定律“ Lambert-Beer 定律” 是说明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b)间的关系的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紫外-可见光度法定量的基础。
Lambert定律——吸收与液层厚度(b)间的关系Beer 定律——吸收与物质的浓度(c)间的关系“ Lambert-Beer 定律”可简述如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含有均匀的吸光物质的吸收池(或气体、固体)时,光的一部分被溶液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吸收池表面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 Io,吸收光强度为Ia,透过光强度为It,反射光强度为Ir,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为:Io = Ia + It + Ir (4)若吸收池的质量和厚度都相同,则 Ir 基本不变,在具体测定操作时 Ir 的影响可互相抵消(与吸光物质的 c及 b 无关)上式可简化为: Io= Ia +It (5)实验证明:当一束强度为 I0 的单色光通过浓度为 c、液层厚度为 b 的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溶液中的吸光物质吸收后透过光的强度为 It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称为透光率,用 T % 表示。
朗伯比尔定律的三个公式
朗伯比尔定律的三个公式
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是描述光线在透
过物体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的基本思想是,对于
一个给定的波长的光线,透过同一物体时经过的路径长度相同,因此
光线的强度是相等的。
具体来讲,朗伯比尔定律有三个公式。
第一个公式是指物体的反射率与其颜色和表面结构有关。
这个公
式可以写为R = Kρ,其中R是物体的反射率,K是一个常数,ρ是物体表面的材料属性。
第二个公式是指物体的透过率与其材料属性和物体厚度有关。
这
个公式可以写为T = kt/d,其中T是物体的透过率,k是一个与物体
材料相关的常数,d是物体的厚度。
第三个公式是指物体的吸收率与其透过率和反射率有关。
这个公
式可以写为A = 1 - R - T,其中A是物体的吸收率,R是物体的反射率,T是物体的透过率。
从这三个公式可以看出,物体的反射率、透过率和吸收率是彼此
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
如果物体的透过率变大,那么其反射率和吸收率就会随之减小。
相反,如果物体的反射率或者
吸收率变大,那么其透过率就会减小。
朗伯比尔定律不仅在光学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工业生产和科学
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制备光学元件和显示器件时需要考
虑到反射率、透过率和吸收率的影响,而在材料的选择和测试实验中
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因此,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及其三个公式的应用,对于光学科学和实际应用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朗伯-比耳定律
M
(三)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1.
标准曲线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
标准溶液,在确定的波长和光 程等条件下,分别测定系列溶 液的吸光度(A),然后以吸光
A
度为纵坐标,以浓度(c)为横
坐标作图,得到一条曲线,称 标准曲线,也称做工作曲线。
C
2. 标准曲线的应用
(1)曲线的斜率为 b,由 于b是定值,由此可得到 A
κ495=1.5×105 L · -1 · -1 mol cm
(3) 吸收系数(a)与摩尔吸收系数() 的关系
=aM
吸收系数(a)常用于化合物组成不明,
相对分子质量尚不清楚的情况。
摩尔吸收系数()的应用更广泛。
2. 桑德尔灵敏度(Sandell) S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除用摩尔吸收系
数表示外,还常用桑德尔灵敏度S表示。
定义:当光度仪器的检测极限为A=0.001
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出的吸光
物质的最低质量
单位:g·cm-2
3.桑德尔灵敏度(S)与摩尔吸收
系数()的关系
由桑德尔灵敏度S的定义可得到:
A=0.001=bc
bc
0.001
∵b : cm c : mol· -1=mol/103cm3 L ∴bc = mol/103cm2 (1) 若再乘以M( g · -1 ), mol 则为103cm2的截面积光 程中所含物质的质量(g) (2)若再乘已106,则(g)把 变成了(g)
(二)化学因素
1.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朗伯-比耳定律是建立在吸光质点之间没有 相互作用的前提下。但当溶液浓度较高时,吸 光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从而 改变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即改变物质的摩尔 吸收系数。浓度增加,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在 高浓度范围内摩尔吸收系数不恒定而使吸光度 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被破坏。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即k 为比例系数,与溶液性质、温度和入射波长有关。
Lambert-Beer 定律是分光光度定量分析的基础。
当浓度以 g/L 表示时,称 k 为吸光系数,以 a 表示,即当浓度以mol/L 表示时,称 k 为摩尔吸光系数,以ε 表示,即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1)入射光是单色光;(2)吸收发生在均匀的介质中;(3)吸收过程中,吸收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透射率定义:T 取值为0.0 % ~ 100.0 %全部吸收T = 0.0 %全部透射T = 100.0 %吸光度与透射率 T :透射率 A :吸光度以百分透光度和吸光度分别对溶液浓度作图得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和一条指数曲线根据比尔定律,在理论上,吸光度对溶液浓度作图所得的直线的截距为零,斜率为kb 。
实际上,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有时是非线性的,或者不通过原点,这种现象称为偏离比尔定律。
引起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样品吸光度 A 与光程 b 总是成正比。
但当 b 一定时,A 与 c 并不总是成正比,即偏离 L-B 定律!这种偏离由样品性质和仪器决定。
1. 样品性质影响a )稀溶液。
待测物高浓度--吸收质点间隔变小—质点间相互作用—对特定辐射的吸收能力发生变化---ε 变化;b )稳定溶液。
试液中各组份的相互作用,如缔合、离解、光化反应、异构化、配体数目改变等,会引起待测组份吸收曲线的变化;c )溶剂的影响:对待测物生色团吸收峰强度及位置产生影响;d )均匀溶液。
胶体、乳状液或悬浮液对光的散射损失。
bc A ε=A KCb T ==-lg KbcA T --==1010abcA =2. 仪器因素仪器因素包括光源稳定性以及入射光的单色性等。
a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吸收不同,可导致测定偏差。
假设入射光由测量波长λx 和干扰λi 波长组成,据Beer 定律,溶液对在λx 和λi 的光的吸光度分别为: bc x x x x x e Ix I bc Ix I A εε===)(0)(0lg 或综合前两式,得当λx =λi 时,或者说当εx =εi 时,有A=εx bc , 符合L-B 定律;当λx ≠λi 时,或者说当εx ≠εi 时,则吸光度与浓度是非线性的。
朗伯比尔定律及三个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A=—lgT=—lg 0I I =εbc A 为吸光度,T 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强度(I )比入射光强度(I 0)。
ε为摩尔吸光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c 为吸光物质的浓度,mol/L ,b 为吸收层厚度,cm.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b 成正比,而与透光度T 成反相关.适用条件:(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4)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5)适用范围:吸光度在0.2~0。
8之间。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 ):从分子的整体性来讨论分子的结构,认为原子形成分子后,电子不再属于个别的原子轨道,而是属于整个分子的分子轨道,分子轨道是多中心的;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组合而成,形成分子轨道时遵从能量近似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即通常说的“成键三原则”;在分子中电子填充分子轨道的原则也服从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晶体场理论(Crystal-Field Theory CFT):晶体场理论是研究过渡族元素(络合物)化学键的理论。
它在静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量子力学和群论(研究物质对称的理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过渡族元素和镧系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着重研究配位体对中心离子的d 轨道和f 轨道的影响。
1、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看作纯粹的静电作用.中心原子是带正电的点电荷,配体(或配位原子)是带负电的点电荷。
它们之间的作用犹如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是纯粹的静电吸引和排斥,并不形成共价键。
2、中心原子的5 个能量相同的d 轨道在周围配体所形成的负电场的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有些d 轨道能量升高,有些d 轨道能量则降低。
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及符号含义
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及符号含义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又称为比尔定律(Beer's Law)或者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是化学和物理领域中常用的定律。
此定律描述了溶液中光线吸收的强度与光路长度及物质浓度间的关系。
公式:A = εcl符号意义:A:溶液中吸收的光线强度ε:摩尔消光系数c:溶液中物质的浓度l:光路长度该定律的前提是光线穿过溶液的路径和光线进入溶液前的强度相等。
这个定律在分析学、光谱学、环境科学、药物学以及生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朗伯比尔定律的由来:朗伯-比尔-虎克实验。
1802年,比尔通过实验发现,溶液吸收的光线强度与光路长度成正比例关系。
后来,朗伯(Lambert)在1820年左右又发现,在某些物质中,光线被吸收的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例关系。
这两个实验在后来被整合成了朗伯比尔定律。
应用:1. 分析学:通过比较吸收光谱中溶液与纯溶剂的光谱,可以确定其中某个物质的浓度。
2. 光谱学:朗伯比尔定律解释了吸收光谱强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律,不同波长的光线被物质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吸收光谱来确定分子的结构。
3. 环境科学:朗伯比尔定律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的水体、大气、土壤等领域。
通过分析水或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可以推断出该物质的源头或是环境的状况。
4. 生物医学:通过分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人体或者其他生物体内某种物质的浓度,如葡萄糖、蛋白质、激素等。
5. 化学工业:朗伯比尔定律被用于监控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浓度变化,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此外,该定律还被用于测定某种化学物质的含量以及检测污染物浓度。
总之,朗伯比尔定律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朗伯-比耳定律
(2) 摩尔吸收系数()
当c:mol.L-1 , b:cm时 K用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 其单位为L.mol-1.cm-1 , 这时朗伯-比耳定律变为:
A= bc
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
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1, 吸收层厚度为1cm时,吸光物质 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非平行入射光将导致光束的平均 光程b’大于吸收池的厚度b,实际测 得的吸光度将大于理论值,从而产 生正偏离。
3.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朗伯-比耳定律是建立在均匀、非散射基 础上的一般规律、如果介质不均匀,呈胶体、 乳浊、悬浮状态存在,则入射光除了被吸收 之外、还会有反射、散射作用。在这种情况 下,物质的吸光度比实际的吸光度大得多, 必然要导致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产生正 偏离。
解: A= - lgT= - lg0.645 = 0.190(三位有效数字)
c = 500 g ·L-1 =5.00×10-4 g ·90 2 5.00104
1.90102 L g1 cm1
② c 5.00 104 8.95 106 mol L1
根据郎伯-比尔定律,当吸收层厚度不变 时,标准曲线应当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A与c成正比关系,称之为服从比尔定律。
但在实际测定中,标准曲线会出现向浓 度轴弯曲(负偏离)和向吸光度轴弯曲(正偏离), 这种现象称为对郎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一) 物理因素
1.单色光不纯所引起的偏离
严格地讲,朗伯-比耳定律只对一定波长 的单色光才成立。但在实际工作中,目前用 各种方法得到的入射光并非纯的单色光,而 是具有一定波长范围的单色光。那么,在这 种情况下,吸光度与浓度并不完全成直线关 系,因而导致了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朗伯比尔定律
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消光度,吸光系数)( 关键词:比色分析,吸光光度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消光度,吸光系数)比色分析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吸光光度法。
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其浓度有关。
溶液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
利用光学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根据吸收光的波长范围不同以及所使用的仪器精密程度,可分为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等。
比色分析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通常中测定含量在10-1~10-4mg·L-1的痕量组分。
比色分析如同其他仪器分析一样,也具有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1%~5%)的缺点。
但对于微量组分测定来说,由于绝对误差很小,测定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在现代仪器分析中,有60%左右采用或部分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
在医学学科中,比色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等方面。
一、物质的颜色和光的关系光是一种电磁波。
自然是由不同波长(400~700nm)的电磁波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光,通过棱镜可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相连续的可见光谱。
如把两种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产生白光感觉时,则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
图8-1中处于同一直线关系的两种色光(如绿与紫、黄与蓝)互为补色。
当白光通过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都不吸收,溶液就没有颜色。
如果溶液吸收了其中一部分波长的光,则溶液就蜈现透过溶液后剩余部分光的颜色。
例如,我们看到KMnO4溶液在白光下呈紫红色,就是因为白光透过溶液时,绿色光大部分被吸收,而其他各色都能透过。
在透过的光中除紫红色外都能两两互补成白色,所以KMnO4溶液呈现紫红色。
有色溶液的颜色是被吸溶液能吸收黄色光,所以溶液呈蓝色。
由此可见,同理,CuSO4收光颜色的补色。
吸收越多,则补色的颜色越深。
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实质上就是比较溶液对它所吸收光的吸收程度。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
2.00cm
1.33103
L
mol 1
cm1
a( 480 nm )
(480nm)
பைடு நூலகம்
1 M
1.33
103 L 251g
mol mol
1 1
cm1
5.30L g 1 cm1
三 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原因
根据 Lambert-Beer 定律,以 A 为纵坐 标,以 cB或ρB 为横坐标作图,应得到一条 通过原点的直线。
SUCCESS
THANK YOU
2019/5/5
(2)Beer定律
适用条件:仅适用于单色光
测定条件:在液层厚度一定的条件下
关系式为:
A=k2C
c:物质的量浓度;k2:它与被测物质 的性质、入射光的波长、溶剂、液层 厚度及温度有关。等有关的常数。
(3) Lambert-Beer定律
当一适当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若液 层厚度一定,则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并且与吸光物质种类、溶剂、入射光波长、 液层厚度和溶液温度有关,且对所有的均 匀介质(即低浓度溶液)和单色光都适用。
通过该溶液时,除一部分被吸光物质吸收外, 还有一部分被溶胶粒子和粗分散粒子散射而损 失,使透光率减小,实测的吸光度偏高,从而 对 Lambert-Beer 定律产生正偏离。
(二)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
1. 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若吸光物质溶液的浓度较高时,吸光粒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改变了吸光粒子对光的吸收 能力,使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之间的线性关 系发生了偏离。 2.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光的吸收定律
一、透光率和吸光度 二、Lambert-Beer定律 三 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原因
朗伯比尔定律内容
朗伯比尔定律内容
朗伯比尔定律 (Lambert-Beer law) 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该定律由约翰·亨利·朗伯 (John 亨德里克·Lambert) 于 1852 年提出,被称为朗伯 - 比尔定律 (Lambert-Beer law)。
比尔 - 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 = eb*l*C
其中,A 表示吸光度,eb 表示摩尔吸光系数 (molar absorptivity),l 表示吸光物质的厚度,C 表示吸光物质的浓度。
比尔 - 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检测。
拓展:
摩尔吸光系数 (molar absorptivity) 是指单位浓度、单位吸光度下,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
它通常被表示为 OD/mmol/L。
在比尔 - 朗伯定律中,摩尔吸光系数是一个常数,它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光物质的厚度无关。
比尔 - 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吸光光度法是指利用吸光物质在光作用下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和分析参数的方法。
比色分析法是指利用不同颜色物质在光作用下的颜色差异,通过比较样品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来确定物质的浓度和分析参数的方法。
光电比色法是指利用光电传感器测量吸光物质在光作用下的光电信号,通过测量光电信号的大小来确定物质的浓度和分析参数的方法。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一、引言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学领域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它描述了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朗伯比尔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遥感、图像处理等领域。
但是,朗伯比尔定律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
二、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朗伯比尔定律也称为漫反射定律,是描述物体表面反射光强度与入射角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规律。
简单来说,当光线垂直入射时,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强度最大;当光线与物体表面成45度夹角时,反射出来的光线强度最小。
三、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I = I0 * cosθ其中,I0表示入射光强度;I表示反射光强度;θ表示入射角。
四、适用条件1. 入射光为平行光线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入射光为平行光线的情况。
如果入射光线不是平行的,那么反射光线的强度分布就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了。
2. 物体表面是均匀的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物体表面是均匀的情况。
如果物体表面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者纹理,那么反射光线的强度分布也会受到影响。
3. 入射光波长较短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入射光波长较短(即可见光范围内)的情况。
如果入射光波长较长,那么反射光线的强度分布也会受到影响。
4. 反射角较小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反射角较小(一般小于60度)的情况。
如果反射角过大,那么反射光线的强度分布也会受到影响。
五、应用举例1. 照明领域在照明领域中,朗伯比尔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和照明效果的评估。
通过合理地设计灯具反射面的形状和材料,可以使得反射光线的强度分布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从而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
2. 遥感领域在遥感领域中,朗伯比尔定律被用于解决地表反射率的问题。
通过测量地表反射光谱,并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地表反射率,可以对地表进行分类和识别。
3. 图像处理领域在图像处理领域中,朗伯比尔定律被用于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通过调整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值,使得图像中不同物体之间的对比度更加明显。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条件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条件一、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朗伯比尔定律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热学和光学领域的定律,它描述了一个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的关系。
该定律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辐射功率、温度以及热辐射的能量分布。
朗伯比尔定律的表达式为:B(λ,T)=2ℎc2λ5⋅1eℎcλkT−1其中,B(λ,T)表示在波长为λ时,温度为T的物体的辐射功率密度,ℎ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k为玻尔兹曼常数。
二、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条件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物体:1. 热平衡条件朗伯比尔定律假设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即物体内部各点的温度是均匀的,并且不随时间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2. 黑体辐射条件朗伯比尔定律的推导基于黑体辐射的假设。
黑体是指具有完全吸收所有入射辐射的物体,它能够以最大的效率转换热能为辐射能。
因此,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能够近似看作黑体的物体,如高温固体、液体和气体。
3. 热辐射的光谱分布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热辐射的光谱分布,即物体辐射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的表达式可知,辐射功率密度B(λ,T)与波长λ的五次方成反比,因此在较短波长处辐射功率密度较高,在较长波长处辐射功率密度较低。
4. 温度范围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各种温度范围,从低温到高温都可以使用该定律进行计算。
然而,在极低温或极高温的极端条件下,朗伯比尔定律可能会出现偏差,因为该定律是基于一些简化假设推导得出的。
三、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领域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热辐射计算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热辐射功率密度。
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和辐射功率密度,可以确定物体的辐射特性和能量分布。
2. 热辐射研究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于研究物体的热辐射特性,探索物体在不同波长下的辐射能量分布。
这对于理解物体的热辐射机制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3. 太阳能利用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于计算太阳辐射在不同波长下的分布情况,从而优化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朗伯-比尔定律 - 朗伯-比尔定律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
公式推导:
假设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吸光物体:
厚度为 l(单位cm) 吸光质点数为 n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
取物体中一极薄断层讨论: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
考虑整个物体:
I dI x n k dn
I I0
A总 Aa Ab Ac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
三、吸光系数
1.物理意义: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
• 讨论:
• 1)E=f(组分性质,温度,溶剂,λ)
•
当实验条件一定,E是物质的特征常数,E=f(λ)
• 2)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下E可能不同
• 3)E↑,物质对光吸收能力↑, 定量测定灵敏度↑
在一定下c1g100mll1cm时的吸光度3两者关系1110cmem???第二节朗伯比尔定律四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依据beer定律a与c关系应为经过原点的直线?偏离beer定律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lcea????第二节朗伯比尔定律24cro272ocrh2o2h2一化学因素溶液中溶质可因浓度改变而有离解缔合与溶剂间的作用等原因而发生偏离beer定律的现象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
E1 E2 A E1C l 成线性关系 E1 E2 A与C不成线性关系,偏离Beer定律 (E2 E1) A与C偏离线性关系越严重
谱带宽度 S 影响 E 和吸收光谱形状
结论: (1)选择较纯单色光 (2)选λmax作为测定波长
① ΔE↓;②灵敏度高
续前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
1)暗噪音
大多数分光光度计的T 0.2% ~ 1% 今假设T 0.5%
朗伯-比尔定律
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目录编辑本段定义朗伯比尔定律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公式及参数意义log( Io/I)= εCl (1—4)公式中Io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log(Io/I)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l为光程;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
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当产生紫外吸收的物质为未知物时,其吸收强度可用表示:(1—5)公式中C为lOOml溶液中溶质的克数;b为光程,以厘米为单位;A为该溶液产生的紫外吸收;表示lcm光程且该物质浓度为lg/lOOmL时产生的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A=lg(1/T)=Kbc(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透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 为吸收层厚度)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与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朗伯-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4)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比尔-朗伯定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比尔-朗伯定律)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尔—朗伯定律: A=-lgT=-lg 0
I I =εbc A 为吸光度,T 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强度(I )比入射光强度(I 0)。
ε为摩尔吸光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c 为吸光物质的浓度,mol/L ,b 为吸收层厚度,cm 。
物理意义: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b 成正比,而与透光度T 成反相关。
适用条件:
(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4)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5)适用范围:吸光度在0.2~0.8之间。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 ):
从分子的整体性来讨论分子的结构,认为原子形成分子后,电子不再属于个别的原子轨道,而是属于整个分子的分子轨道,分子轨道是多中心的;
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组合而成,形成分子轨道时遵从能量近似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即通常说的“成键三原则”;
在分子中电子填充分子轨道的原则也服从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晶体场理论(Crystal-Field Theory CFT ):
晶体场理论是研究过渡族元素(络合物)化学键的理论。
它在静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量子力学和群论(研究物质对称的理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过渡族元素和镧系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着重研究配位体对中心离子的d 轨道和f 轨道的影响。
1、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看作纯粹的静电作用。
中心原子是带正电的点电荷,配体(或配位原子)是带负电的点电荷。
它们之间的作用犹如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是纯粹的静电吸引和排斥,并不形成共价键。
2、中心原子的5 个能量相同的d 轨道在周围配体所形成的负电场的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
有些d 轨道能量升高,有些d 轨道能量则降低。
3、由于d 轨道能级的分聚,中心原子d 轨道上的电子将重新排布,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使系统的总能里有所降低,配合物更稳定。
配位场理论:
配位场理论是说明和解释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的理论。
配位场理论是晶体场理论的发展,它的实质是配位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在处理配位体所产生的电场作用下的中心金属原子轨道能级变化时,以分子轨道理论方法为主,采用类似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等数学方法,根据配位体场的对称性进行简化,并吸收晶体场理论的成果,阐明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在有些配合物中,中心离子(通常也称中心原子)周围被按照一定对称性分布的配位体所包围而形成一个结构单元。
配位场就是配位体对中心离子(这里大多是指过渡金属络合物)作用的静电势场。
由于配位体有各种对称性排布,遂有各种类型的配位场,如四面体配位化合物形成的四面体场,八面体配位化合物形成的八面体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