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中考历史试卷中的材料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
就命题者意图而言,通过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对学生解题而言,材料题要求学生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
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材料题解答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见解、感悟,以及映自己的价值取向。
新课改形势下,很多地方的历史中考形式改为开卷考试,命制材料题时的“材料”来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照搬课本内容,而是尽量避免摘抄教材原文;所设问题的立足点更注重于考查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材料层出不穷,提问灵活性不断提高,更是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因而成为复习迎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考中往往成为学生得分“瓶颈”。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一读:读题是解题基础。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
根据笔者辅导学生参加宜昌市中考(开卷)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二想:读题环节清楚后,就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想大脑中所记忆的相关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
这是答题的关键点。
三答:“问什么回答什么”,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在回答时,一定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意识的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语言精练、准确表达。
下面尝试性归类几种材料题的解答方法:1.以文字介绍为主的材料题及解答方法: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
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
非课改区中考试卷中,此类型题时常出现,但课改实验区试卷中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了。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第四章中考答题技巧篇(二)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形式较多,如有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综合题、材料分析题等等等,本专题之介绍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为例。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要注意三方面能力的提高。
1、审题能力2、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3、组织答案、语言表述、分析、说明等能力一、如何审题1、审设问【例题】(2022广东真题)材料二:观察材料二中的长安城平而图,概括《登观音台望城》所反映的唐朝长安城的特点。
(4分) 【步骤一】划出答题依据、设问词、中心词和答题词。
【步骤二】按设问词和答题词可以把材料解析题划分为多种类型(本专题不再一一详细罗列,只举常见类型分析)A.如按设问词常见类型有“概括类”、“指出类”、“简析类”、“评价类”等。
(1)概括类:概括的意思是在总结归纳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出规律性的认识,因为是中考,要求相对比高考低,只要用简练归纳语言较准确的表达出来即可;这里就有一个诀窍就是尽量不要朝材料原话,要稍稍归纳提练一下。
(2)简析类:简析即简单分析一下,要根据上一问答案或题干反映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要求有理有据。
答题公式是“根据……”分析出“什么……”这种结论。
B .按答题词分类主要有特点特征类、分析原因目的类、影响作用类等。
最常见的是特点类。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图、其实还可以根据右边文字可知,长安城棋盘式的街道、正南正北的道路、朱雀大街是中轴线、宫城、皇城在城的正北方,有“面南背北”之意,概括后提炼为:市坊分开;规划整齐;左右对称,成中轴线分布;皇权色彩浓厚。
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例题中要求从平面图得出信息,这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既看到表象又能概括出本质。
此题还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
方法一般是找出关键词句概括分析出答案。
表格式试题还要看趋势、特点,并能分析出原因。
三、组织答案一般要把获得的信息与教材内容比较,判断出其真实性,再得出认识。
历史材料分析题类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分析题类型归纳及答题技巧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历史中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也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特点,成为中学历史考试中最有生命力的题型之一.因此,受到历史中考命题者极大推崇.说它综合性强,是由于它既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具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一定的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见解、感悟的能力,并能反映自己的价值取向。
说它灵活性大,是由于材料题中的材料来源极为广泛,命题者只须设计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既可以从课本中选取一段文字,一幅图片、表格或示意图,也可以从众多的历史典籍、历史文献、名人论著、统计资料、图表中选择截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远远地摆脱教材。
因此,每一道材料题都可以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大的特点。
说它逻辑性严密,是指材料题的设问层次化。
材料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因而在题的设问上层次性强,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逻辑严密。
正因为材料题具备这样的题型特点,如果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练习不到位或解答时不得要领的话,在考试中将会无所适从、思无头绪、无从下笔、不知所云,成为学生中考得分的“瓶颈”.笔者以为,解答材料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
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
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 (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材料: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不要遗漏任何信息。
注意材料的主题、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你理解材料的背景和内容。
2.找出关键词句: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找出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可能是对材料的总结或对问题的提示。
通过关键词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3.联系所学知识:在分析材料时,要将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对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回答问题。
4.归纳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注意细节和逻辑: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和逻辑关系。
对于涉及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的题目,要仔细核对材料中的信息,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6.反思和总结:在完成材料解析题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检查答案是否准确、完整、有条理,对于不足之处要及时纠正和改进。
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中学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总结———以河北省近六年中考真题为例
2020年第26期/B (09)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笔者汇总近些年河北省中考试卷中常见的六种设问方式,并以八字短句的形式分别凝练每一种设问方式的应对方法,每种方法的应用过程,均以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为例,加以说明。
一、读题方法答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读材料题的步骤是:粗读材料———看问题———带着问题细读材料———勾画关键词———联系教材知识。
即:(1)粗读题目中的材料,迅速浏览,节约时间;(2)阅读题目中的设问,注意读准问题,最好勾画出设问中的关键词;(3)带着问题细读材料,如果材料是文言文,不懂之处不必纠缠,理解大意即可。
二、解题方法读完题后就要解题,从宏观上说,解题可以“两步走”。
第一步,勾画材料中的关键词,以备作答。
如何勾画关键词呢?要根据设问找出材料所展示的论点,论点往往在段首、段中或段末的位置;有时除了勾画论点,还要勾画论据,不同的论据,往往用句号、分号或逗号隔开。
第二步,将设问、材料中勾画的关键词和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相联系,之后组织答案。
具体来说,不同的设问方式,解题的方法不同。
近些年河北省历史中考材料解析题,常用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指出材料”“概括材料”“结合所学”“谈启示”“谈关系”以及“谈观点”;其应对方法分别为:“据关键词抄原材料”“抄词组句分类概括”“分析题意圈定考点”“联系上文主旨材料”“A 作用B ;B 作用A ”以及“辨清综合还是选择(综合各方正反两全,无论正反自圆其说)”。
下面以近六年(2015~2020年)河北省中考真题为例,介绍每一种设问方式及其应对方法的运用过程。
(一)设问方式一:指出材料此种设问常以“据材料,指出……”或“据材料,概要指出……”为开头,其应对方法是:据关键词抄原材料。
即,解题时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勾画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书写答案———以河北省近六年中考真题为例王琨(保定市第17中学,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有很多初中学生在做历史题时失分较多,不是因为相关知识点不会,而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参查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题型。
根据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文字材料题,图片材料题,数据表格题。
目前,材料解析题,已成为历史中考的重要组织部分。
1、文字材料题的解题方法首先是读,这是解题的前提。
先读所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
一般的材料题信息量大,比较耗费时间,如果一上来就盲目地先看材料,对材料的意思大概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再看问题的设置,就会发现已获得的与问题相关的指向性信息不够明确、充分,这样就得回过头再看材料,这种习惯很浪费时间。
合理的做法是不妨改成先按顺序,快速地把材料题题的几个问题读一遍,知道了问什么,然后再有准备地去材料中挖宝。
同时,阅读材料时要注意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往往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其次是找,这是解题的关键。
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设问,但都是要求学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千变万化的试题要么是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进行设置,要么是它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从材料与课本的链接处找出相似点。
只需确定了材料与课本某方面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但是答案的组织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的环境,千万不要自顾自地表演,而忽略了材料要求。
最后是答,这是解题的归宿,答题时要注意看分数,低分值的一般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
分值大的则要深入分析,详加说明;落笔时文字表达要言简意赅,用语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书写答案时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中考历史作业本 特殊题型探究 材料解析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该态度使美国产生怎样的变化?
态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引进;集聚外来人 才。变化:使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 位置;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 1933 年 8 月 14 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 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 效果……”1950 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 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 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 识?
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
【针对训练】 1.(2021·安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 促逼下,中国人民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从 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价值观裂变、 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 的近代化等阶段。……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 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大国经过一系列重大的 国际会议与会晤,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史称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 大战成为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战后世界进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 代。
——摘编自徐蓝《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2)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试从“合作与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历史中考中的材料解析题是必考题型。
这类题目的考查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掌握这类题型的解法非常重要。
在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其答题技巧。
一、阅读材料,弄清题意,找出材料关键信息一)阅读顺序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许多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
我认为,这样做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我的主张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目的性。
读材料是为了解好材料题所设的问题。
如果没有阅读材料前的了解设问,阅读材料时就难免盲然。
读完材料后就会感觉“读了材料仅仅是读了材料,此外一无所获”。
盲然后再读设问,了解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又不得不重新阅读材料。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不要在无形当中浪费它,特别是在考试当中。
二)阅读目的先读问题再读材料,是为了更好地读懂材料,更是为了更好地解答题目设问。
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
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打下基础。
阅读材料一般是精读,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
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往往给我们一些提示。
在阅读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找出与材料解析题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用笔勾划出来。
三)三大类材料的预期阅读效果作为入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现代文材料、文言文材料、“译文”材料。
这三大类材料中,现代文材料出现的概率最大,其它两类出现的几率并不太大。
1)现代文材料。
该类型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与解答设问相关的切入点,划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浅谈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浅谈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作者:黄春艳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4期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解析题这种题型是通过一则或数则材料,将学生带进一个预先设置的新情景,在新情景下解决新问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能力。
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正确阅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
在阅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
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
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要求,带着设问重点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一般情况下,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准确找出历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同步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阅读历史材料的过程,也是思考历史史实的过程,从历史材料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关历史信息,对于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分析材料,找出材料所包含的信息。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点。
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浅析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要领
浅析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要领作者:任利伟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1年第05期一、试题概述在近年中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的重要题型。
一般来说,试题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材料解析题一般以图片、文字、图表等为材料,设置相关情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中考历史中,材料解析题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题型。
在中考中,许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要领,导致材料解析题部分得分低,进而影响了中考历史成绩。
二、解题要领1、先看问题,审清题意。
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很多学生一般是按照看材料一看问题一再看材料一组织答案的解题思路进行的。
实际上这种解题思路既不科学,又费时费力。
正确的解题思路应该是看问题一审材料一组织答案。
先看问题,有利于弄清出题人的考查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整道题的内在联系,之后再有针对性地看材料,这样省时省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看问题时应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如表示时间、范围、性质的限制性词语。
2、带着问题审材料。
在通过审题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之后,要有针对性地审读材料。
在审读材料时,首先要看材料的出处、内容等,大致把握材料所叙述的问题,然后找出材料中的提示性词语,如人物、时间、事件等,最后仔细阅读,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内容。
通过审材料,可以为正确组织答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问题答案。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问题答案,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会直接影响材料解析题部分得分的高低。
一般来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要求条理化、概括化、术语化,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在组织答案时,要准确链接所学知识,防止词不达意的情况出现。
三、典例分析下面,笔者以2010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第23题为例,谈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要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卢玉英中考历史题型中的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和开放型材料题。
下面就这三种类型的解题技巧作细致分析。
1、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
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
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一读”“二找”“三答”三步来入手即可。
2、图表型材料题。
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 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
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
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要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
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
所谓的开放性,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的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
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答题技巧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答题技巧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题目的材料,明确题目的要求和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和语句,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3.对于开放性探究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注意答案的针对性和条理性。
4.对于有难度的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对于涉及多个方面的题目,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将每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
6.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规范用语,避免出现口语化和语法错误。
7.对于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的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自行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针对性和条理性。
总之,解答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性,才能得到高分。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选择题解题技巧(一)认真审题,审查题干做到到三看三思1、一看时间空间,界定考核范围2、三看肯定否定,明确考试方向3、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二)认真审题,审查备选项也要做到三看1、是否符合史实2、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是否与题干有必然逻辑联系(三)选择常用的方法1、筛选法2、排除法3、重点突破法4、猜测法材料题解题技巧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
新课标下的材料解析题成了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模拟考试和中考当中,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
如何来解答这一类的题型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读懂读透阅读材料——解题的第一步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
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
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客,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孕材料的背景、工夫、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表示和引导,有可能潜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找取相关信息点——解题的关键要注意找取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材料中的相关点。
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答题技巧一、中考历史材料题是啥样的呢中考历史材料题啊,就是给你一些历史相关的材料,像历史文献啦、历史事件的描述啦之类的,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来问你问题。
这种题的答案基本都能从材料里找到线索哦。
二、怎么读材料才对呢读材料的时候可不能走马观花。
要仔细看,一边看一边把觉得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比如说一些关键的时间、人物、事件啥的。
就像你在寻宝一样,那些关键信息就是宝藏。
而且要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呀。
三、回答问题的小窍门回答的时候呢,一定要把答案写得清楚明白。
如果是根据材料回答,就直接从材料里找原话,然后稍微加工一下。
要是需要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那就把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和材料联系起来。
比如说问你某个历史事件的影响,你就把课本上学到的影响和材料里提到的这个事件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写答案。
四、关于答案的完整性答案要尽量完整哦。
不要只写个大概,能多写点就多写点。
比如说问你某个历史人物的贡献,你就把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贡献都写上,只要你知道的就往上写。
但是也不能乱写,得和问题相关才行。
五、答题的格式虽然说不要那些特别生硬的过渡词,但是答题的时候也得有个逻辑顺序。
可以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写,或者按照重要程度来写。
比如说问你几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你就按照时间顺序先写第一个事件,然后写它对后面事件的影响,接着写第二个事件以及它和其他事件的关联,这样答案看起来就很有条理。
六、多做练习的重要性要想在中考历史材料题拿高分,多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你做的题越多,就越能熟悉这种题型的套路。
就像玩游戏一样,玩多了就知道怎么过关了。
而且做完题要认真看答案和解析,看看自己错在哪里,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中考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材料解析题,是中考历史试卷中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题型。
通常材料解析题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部分,是由一则或数则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或其他材料构成,它主要是为考生提供答题信息;第二部分是设问部分,命题者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相应地提出问题,它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前提下,依据教材呈现的知识网络和材料所体现的各类信息,在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析。
一、按材料类型分类的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一)文字型材料题是中考材料题中最常见的类型,一般由一则或数则文字材料组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例如阅读材料: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
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
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材料二:明未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2)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什么作用?(3)分析材料二,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隋朝。
(2)便于统治者笼络人才(或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
(3)八股取士(4)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字狱。
此类题目答题方法:一般情况下,先快速浏览材料和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寻找材料中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语,再把设问与材料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同时要特别注意主体材料的开头、结尾和注释,在此基础上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结合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答题。
说不定答案就在材料中。
材料题的设问一股由多个问题组成,要根据要求作答,简明扼要,避免长篇大论。
(二)图表、数字型材料题,例如阅读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下表是根据《三国志》等史书整理出的数据:(1)曹操和刘备的成功因素很多,材料一两幅图中表明他们两人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从材料二所示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待人以诚,求贤若渴等。
(2)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表和数字材料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解答此类型材料题,首先要弄清图表所包含的时间、地点、事件、意义,特别要注意材料中前后的提示戈注释。
回答问题时应抓住主题,简明扼要。
阅读下列材料:朝代南方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 2 470 685 19.8%9 985 785 80.2%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129 56.8%北宋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9.1%“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几时成为定局?(3)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方法:先读数据表格的标题。
年代和比较项等,再读数据及数据的变化。
标题通常有提示作用,时间年代也是关键信息,通常是时间变化,数据也变化。
分析表格,它是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数量的比较,在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在不断增加,占全国比重越来越大。
答案:(1)答:南方户口数量不断增加,唐朝时接近北方,北宋时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在分析表格的基础上,解读材料二,得出结论)(2)答: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透过材料反映的现象看本质)(3)答: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根据提问,该题的答案要从材料中提取,也要根据课本内容来回答)解题启示:要做好该类型题目,要学会分析表格数据,抓住对比项,领会题目的深意,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三)混合型材料题,例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三:“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林则徐(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2)结合材料二、三说说鸦片输入的危害。
(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数量不断增加。
(2)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加剧中国的贫弱,削弱中国的战斗力等。
此类材料题的特点是文字材料与图表材料或数字材料同时呈现,它兼有上述两类材料题的基本特点,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综合能力。
要注意此类题型,文字叙述要么是对图表、数字的解释,起辅助理解的作用,要么是对图表、数字的深化,为设问提供更多的、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的信息。
文字材料与图表、数字在知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因此,首先要读懂图表、数字,特别要注意图表、数字的提示或注释,有时它可能就是攻克问题的关键。
(四)情景材料题特点:创设情景,灵活组织材料,突破常规设问,设问角度灵活多变。
阅读下列材料:某学生小明为了撰写历史小论文,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中国近代学生爱国运动的资料,发现了于1919年5月4日发表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反映的是哪场运动?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2)此运动的精神核心是什么?(3)此运动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具体方法:细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将其与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若遇到开放性的试题,还要在基础知识和历史观点的基础上,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意识。
此题创设了写论文找资料这样的情景,通过阅读,抓住关键时间“1919年5月4日”,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史实。
答案便明了了。
答案:(1)五四运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爱国主义(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题启示:关注现实,关注重大事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用灵活的思维探究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历史结论题特点:引用课本或课外权威的历史结论,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求还原历史,感受历史的产生和本质。
我们应联系课本去辨析。
阅读下列材料:“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1)清政府与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侵略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最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加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的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具体方法:结论性材料叙述严谨,阅读材料时要速度稍慢,仔细阅读。
此题围绕从1840年到1901年这几十年,中国受侵略的史实来提问,时间跨度不大,联系课本提到的知识便可以解题。
答案:(1)答:鸦片战争。
(2)答: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3)答:五四运动/孙中山等(答案不是唯一),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4)答:如撰写文章或示威游行,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暴行,教育和动员群众起来抗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题启示:多比较类似的历史事件、现象等的异同点,知识间的跨度要大一些。
历史结论就是论点,在课本上去找到支持论点的论据,文字表达简要一些。
(六)填表材料题近两年中考材料题中,出现了填表材料题,这种材料题所给出的表格材料是不完整的,需要考生先联系其他内容完成表格,然后再对完整的表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种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例如:(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
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
(3分)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4分)(七)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性,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的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
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
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
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认识一点: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2006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试题33、探究与实践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1)红军为什么要“远征”?(1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3分)(2)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
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
至少两条,共4分)。
(3)为在全社会倡导学习、践行“八荣八耻”,你校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先行”倡议活动。
请你完成倡议书提纲的相关内容。
(写出两条,共4分)我们倡议:第一、第二、第三、此题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第(2)和第(3)问上。
这两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将自己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的体会、感想结合起来,以达到升华认识、指导今后的行动的目的。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应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按设问方式分类的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一)直接设问型,这类题目是中考中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