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的观测电子导学案概论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等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

但云的形成和分类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不同类型的云,了解云的形成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云的分类、形成过程以及观测方法。

2.难点:云的形成过程的微观解释,观测工具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云的知识。

2.使用直观教具,如图片、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云的形成和分类。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云的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

2.准备观测云的工具,如望远镜、摄像机等。

3.准备相关资料,如云的形成过程的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云的图片或动画,引导学生关注云,激发学生对云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云?它们是怎样形成的?”2.呈现(10分钟)呈现云的分类图谱,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云。

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云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发观测云的工具,学生进行云的观测。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云的形状、颜色、厚度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测结果,讨论不同类型云的特点。

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云的分类和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介绍一些专业的云观测工具,如雷达、卫星等,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云的研究的。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

但在观测云方面,他们可能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云的观测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2.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并能够准确描述云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云的分类、形成过程以及观测方法。

2.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共同完成观测任务。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云的特点,分享观测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云的图片、视频资料,观测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2.学生准备:观测云的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空中的云,激发学生对云的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天空中有哪些类型的云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云的形成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同时,教师讲解云的分类,如积云、层云、卷云等,并简要介绍每种云的特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云进行观测。

教师提供观测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观测。

《云的观测》导学案

《云的观测》导学案

《云的观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云的观测》,使学生能够了解云是什么、云的分类、云的形成过程以及云的气象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对大气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一个开阔的草地上,头顶上是一朵朵不同形状的云,你能看到哪些不同的云朵呢?2. 引出问题:云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分类呢?二、学习过程1. 了解云的基本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的内容,了解云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云朵,来思考云的形成原因并进行讨论。

2. 探究云的分类- 同学们通过课本P2的内容,了解云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类型的云的特点。

- 请同学们组队进行云朵观测实验,记录下不同类型的云朵,并按照课本上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纳和总结。

3. 分析云的形成过程- 学习课本P3的内容,了解云的形成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等,进行实地观察与实验,深入了解云的形成原理。

4. 探讨云的气象意义- 探究课本P4的内容,了解云对气象的影响及其气象意义。

- 同学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分享对云的认识和讨论云的气象意义。

三、总结-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学习问题“云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分类呢?”- 同学们可以自主思考并写下对云的认识和感想。

四、课后作业-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云的知识。

- 观察当天的天气云朵的情况,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想。

- 准备小组展示PPT,分享对云的认识和云的气象意义。

五、延伸拓展- 可以邀请气象专家或云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云的知识。

-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云朵观测实践活动,加深对云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云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对大气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科学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云观测教案模板(共7篇)

云观测教案模板(共7篇)

云观测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云的观测教案第六课云的观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教学过程】一、描述云1、出示“云”字。

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一)观察云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4、反馈(二)对云进行分类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2、生汇报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第2篇:《云的观测》教案2云的观测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教学过程给云分类云量的观测划分晴天、多云天、阴天。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以观测云为主题,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云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云,并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

但在观测云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观测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2.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3.云与天气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云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天气案例,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测云的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

3.准备天气预报软件或设备。

4.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变化,激发学生对云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云?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云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观测方法。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如积云、层云、卷云等。

讲解云的形成原因,如水蒸气凝结、空气上升等。

教授观测云的方法,如观察云的形状、颜色、高度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实践。

每组选择一个观测点,用望远镜、相机等工具观察云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学案(无答案)教科版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学案(无答案)教科版《云的观测》一、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2.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3.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二、学习过程1.温故互查二人小组互查互说,教师巡视。

怎样测量降水量?2.设问导学(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态千姿百态。

云的多少和形状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那些信息呢?3.出示设问导学问题(1)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时如何划分的呢?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观察云,并进行描述和记录。

(2)在云的观察中,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呢?(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为哪几类?你能说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吗?(4)什么是层云?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层云的变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可以把它称为什么?(5)什么是积云?它是什么形状的?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6)什么是卷云?它是什么形状的?他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7)观察天空中的云,尝试着找一找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云,并在相应的天气日历中做记录。

4.自学解疑(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第14—15页1(2)学生二人小组完成设问导学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根据设问导学问题所学到的内容回答学案自学解疑的问题。

(4)全班交流 5.巩固练习我会按照要求画出天气状况。

6.拓展延伸在一个大口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温水。

试着用一块冰接近瓶口,会发生什么现象?把冰移开还会有这种现象吗?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云的观测》教学实录《云的观测》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通过观察云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等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天空、记录云的变化的习惯。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云的分类和形成原理。

2.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空,识别不同的云朵。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观测工具,学会正确观测云的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测云的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

3.准备记录云的变化的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天空中的云朵,激发学生对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朵。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使用观测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学会正确观测云的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云的观测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变化,记录云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云的分类、形成和观测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天空,记录云的变化,并尝试解释云的变化原因。

8.板书(5分钟)云的分类、形成原理、观测方法总计:50分钟以上是针对《云的观测》这一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精选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教科版

精选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教科版
【展示】描写云的古诗词。
【老师】云是千变万化的,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云是由千千万万是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老师】非常棒!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用云量来划分的呢?
二、观察云
【老师】请同学们看书第14页上的内容。
【总结】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当空中的云量小于1/4时,就是晴天;当空中的云量大于1/4,不超过3/4时,就是多云;当空中的云量大于3/4或覆盖整个圆面时,就是阴天。
教学重点
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描述云
【老师】板书“云”字。提问学生: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那么,在古代人的眼里,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描述云的古诗。
作业设计
每天坚持观察云,并判断是什么云,记录下来,画出形状最好。
板书设计
1.6云的观测
1.云是由千千万万是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3.云一般分为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活动】(1)在一个硬纸板做成的圆面上,撒一些用手撕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纸片,让学生说出此时的天气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
(2)将学生带到室外,观察当天的云量。让学生判断当天的天气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在室外观察时,将提前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①观察天空中的云量
②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
③在观察云的过程中Hale Waihona Puke 会产生哪些联想三、对云进行分类

【精编】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doc

【精编】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6、云的观测》教案.doc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出示“云”字。

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1.6 云的观测|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1.6 云的观测|教科版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五知识拓展,阅读有关云的谚语
1、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2、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3、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4、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5、云在东,雨不凶;云在
南,河水满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7、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8、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9云交云雨淋淋10、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导学单
一、自学解疑阅读课本14-15页。

二、小组讨论完成练习
(1)把天空分四份,云量不超过份为晴天,云量超过份不超过份为多云,超过份不超过份为阴天。

(2)在云的观察中,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呢?。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为
1 2 3 。

(4)是层云。

形状,颜色,层云变厚会出现我们还可以
把它称为。

(5)是积云。

形状通常与也可形成。

(6)是卷云,形状只在由组成。

(7)气象学家根据云的对云进行分类的。

三、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每小组发一卡片完成老师的要求。

《云的观测》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云的观测》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云的观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1.了解云是什么,云的分类及形成原因;2.掌握云的观测方法和技巧;3.认识云对天气预报和气候的影响。

导学重点:1.云的定义;2.云的分类;3.云的形成原因;4.云的观测方法。

导学难点:1. 区分不同类型的云;2. 掌握云的观测技巧。

导学时间:50分钟导学准备:1.教科书《自然科学》相关章节资料;2.视听资料:介绍云的形成和观测方法的视频。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云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云的观测”。

二、学习(30分钟)1. 云的定义和分类老师向学生介绍云是大气中悬浮的水雾凝结体,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大类。

分别是积云、层云、卷云和雨云等。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资料进行学习。

2. 云的形成原因通过视频和图片,向学生生动展示云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是由不同的原因形成的。

3. 云的观测方法教师介绍云的观测方法,包括利用望远镜观测、记录云的形状、颜色、高度等,以及观测云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等技巧。

三、讨论(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和视频,讨论不同类型的云的特点和形成原因;2. 学生自由讨论云对天气预报和气候的影响。

四、总结(5分钟)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云的观测对于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测云的变化。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观测一周内的云情况,记录每天不同时间段云的种类、高度、颜色等,并写一份观测报告。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云的形成原因、分类以及观测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讨论和作业布置,激发了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云是什么,云的形成原因和种类;2. 掌握云的观测方法和技巧;3. 学会通过观测云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导学内容:一、云的概念和分类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体而形成的气溶胶。

《云的观测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云的观测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云的观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云的形成和分类。

2. 掌握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利用观测云的知识,正确判断天气变化。

二、知识回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云朵,但你知道这些云是怎么形成的吗?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而成的,形成过程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

根据云的形状和高度,我们可以将云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种主要类型。

三、学习方法:1. 观察云的形状:在晴朗的天空中,仔细观察云的形状,可以看到哪些类型的云?它们是高云、中云还是低云?2. 测量云的高度:利用仪器或简单的方法来测量云的高度,了解云层的高低对天气的影响。

3. 跟踪云的移动:观察云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尝试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

四、实践演练:1. 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和高度。

2. 使用测距仪或其他仪器,测量云的高度。

3. 根据观测到的云的特征,尝试预测明天的天气情况。

五、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云的知识,包括不同类型云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2. 学习气象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多观测天气的技巧。

3. 参加气象观测活动,深入了解天气变化规律。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云的观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观察云的形状、测量云的高度以及跟踪云的移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天气的变化。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积累更多的观测天气的经验。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天空云图,标注云的类型和高度。

2. 写一篇关于观测云的实践经验的心得体会。

3. 下次课前找一处开阔地带,观察云的形状和移动,准备分享观察结果。

八、教师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良好,观察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成原理和分类;2. 掌握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对大气中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导学内容1. 云的形成原理- 水蒸汽在空气中的凝结形成云;- 水汽凝结需要凝结核的存在;- 凝结核可以是尘埃、气溶胶等微小颗粒。

《云的观测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云的观测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云的观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言】《云的观测》是一门关于天气现象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能够了解云的形成、类型以及对天气预测的重要性。

本篇导学案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水平。

【导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成原理和分类;2. 掌握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3. 了解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4. 掌握利用云来进行天气预测的基本知识。

【导学内容】一、云的形成原理1. 水蒸气凝结成云2. 云是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二、云的分类1. 高云2. 中云3. 低云4. 垂直云三、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1. 观察云的形态和颜色2. 使用望远镜观察云的细节3. 利用云图进行观测四、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1. 不同类型的云预示不同的天气变化2. 云的密度和厚度反映天气情况五、利用云进行天气预测的基本知识1. 高积云常见于天气转变时2. 雨云预示着降雨可能【导学任务】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云的形成原理和分类;2. 观察当天的云情况,并记下观测结果;3. 制作一份云图,标注不同类型的云;4. 研究当地气象预报,观察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5. 利用所学知识对未来三天的天气进行预测。

【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学习了云的形成原理和分类,掌握了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同时也掌握了利用云进行天气预测的基本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观察力和预测能力,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结束语】希望本篇导学案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云的观测》这门课程,提高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对气象学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第二课时一、导入与激发学习兴趣你有没有注意过天空中的云朵形状吗?云朵不仅美丽多变,还能带来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学习《云的观测》,了解云的种类、形成原理以及观测方法,一起来探索云的奥秘吧!二、学习目标1. 了解云的种类及其形成原理。

《观测云和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观测云和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观测云和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成和分类,理解雨的形成过程;2. 掌握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工具;3. 培养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导学内容:1. 云的形成和分类;2. 雨的形成过程;3. 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工具。

导学步骤:一、云的形成和分类1.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云,云是由什么形成的?2. 请同学们在书籍或网络上查找有关云的分类,探讨不同类型的云有何特点和形成原因。

二、雨的形成过程1. 请同学们简要描述一下雨的形成过程,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三个步骤。

2.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雨的形成过程会有何不同?三、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工具1. 请同学们列举出观测云和雨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例如气象站、气象雷达等。

2. 请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尝试使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进行天气观测,记录下观测数据并进行分析。

导学延伸:1.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云和雨对我们的生活有何重要意义?可以从水资源、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

2. 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如何利用观测云和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天气预测,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和生产。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云的形成和分类,雨的形成过程,还掌握了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工具。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愿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天气变化,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云和雨的形成原理与表现形式;2. 掌握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探索能力。

二、学习内容:1. 什么是云和雨?2. 云的分类与特点;3. 雨的形成原理;4. 观测云和雨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云是如何形成的?雨又是怎么下的?2. 学习任务:a. 理解云和雨的含义及形成原理;b. 探究不同类型云的特点与表现形式;c. 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和过程;d. 学习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技巧。

《观测云和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观测云和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观测云和雨》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云和雨的形成原理,培养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一部分:导入
1. 引入话题:你们有没有经常看到天空中的云朵和下雨的情景呢?你们知道云和雨是如何形成的吗?
2. 激发学生兴趣:请同砚们分享一下自己对云和雨的认识和观察经历。

第二部分:进修内容
1. 云的形成:通过水蒸气凝结成云,了解云的种类和形状。

2. 雨的形成:云中的水滴聚集形成雨滴,探讨雨的降水原理。

3. 观测云和雨的方法:进修如何观测云的高度、形状和颜色,以及如何观测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第三部分:实践活动
1. 云和雨的观察:让学生在校园或家中观察天空中的云和下雨的情况,记录观察结果并分享给同砚。

2. 制作观测记录表:让学生设计一份观测云和雨的记录表,记录每天的观测结果并分析变化规律。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1. 云和雨的意义:探讨云和雨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天气预报:介绍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进修如何根据云和雨的观测结果预计未来天气变化。

第五部分:教室总结
1. 复习重点知识:回顾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云和雨的观测方法和形成原理的理解。

2. 总结进修收获: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云和雨的形成原理,掌握观测云和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观察和实践中能够不息探索和发现,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天
内容:认对识云一进些行天分气类符号 要求:一、阅读课本P15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科学家通常把云分为哪几类? 2、这几类云各自有哪些特点? 二、组内交流学习结果,组长进行整理。 三、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云的类型 层云
云的特征 靠近地球表面,扁平状,灰色。 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也叫雨层云。
3、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状灰色的云是( 层)云。
4、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它是由微小的( 冰)晶组 成的。
5、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 积)云。
雨层云:布满天空,雨雪就开始下降。
积云:像棉花团
卷云:在高空像羽毛像绫纱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 布及其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 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 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
少于四分之一
无云或云量少 太阳总能看见
晴天
多于四分之一 少于四分之三
云量较多 太阳时常可见
多云
大于四分之三
云量很多 很难见到太阳
一、连线
温度计 雨量器 风向标 风速仪
测风向 测温度 测风速 测降雨量
25-49.9 0.1-9.9 100-249.9 10-24.9 50-99.9
大暴雨 大雨 中雨 暴雨 小雨
中堡岛小学:艾祖发
1、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 天。
2、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 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内容:认观识察一云些量天描气述符天号气 要求:一、阅读课本P14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云? 2、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几种? 3、说一说区分三种天气的方法是什么? 二、组内交流学习结果,组长进行整理。 三、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 滴或冰晶组成的的可见聚合体。
积云
高于层云,像棉花堆,预示天气晴好。 有时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卷云
纤细如羽毛状,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是由微小的 冰晶组成的。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觉得第(
)。 )小组表现最好。

1、通过观察云量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天气分为 ( 晴天)、( 多)云和( )。阴天
2、科学家把云分为(积云)、( 层)云、( )卷。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