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黄老先生这篇文章的脉络为:以对综合自然区划进行定义作为开篇,接着通过对区划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引出具体的区划内容。阐述区划内容过程中,先分析区划的总体依据和最终区划单位,接着分别对每个单位的具体划分依据进行具体阐述,最终以区划的作用作为全篇的结尾。下面,我将就我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
首先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定义: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甲乙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
接着进行综合自然区划,能够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统。一方面与世界接轨,在全球视角下,更加完整地看待中国地表自然界的分异,并且借鉴国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某些部分相似的地域中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利用改造自然的经验,取精华去糟粕运用到我国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认识中。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中国自然界的特点。(中国自然界的特点:1.季风和青藏高原的作用2.中国地台与地槽性质特殊3.地势复杂,高原山地与丘陵所占比重大4.收第四纪冰期影响微弱,响应植被风化壳残余等差异巨大5.历史悠久,人为因素强烈。)
第三方面此次区划采用多级区划系统,每级划分出的单位,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增大。换句话说,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性要大于自然省的内部差异性,自然区的界限也不像自然省的界限那么明显。其原因在于从自然区到自然省,虽然没有连续的级别,但是其划分依据在逐渐细化。例如,在进行具体区划时,有些地方采用的补充原则是:
1.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自然界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
2.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容易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
3.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概括的指标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可着重以较详细的指标为主要依据。第四方面:下面的表格是我根据黄老先生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注:(水平地带性是级别较高的分布规律,而垂直地带性则是级次较低的分布规律)
第五方面:这是我理解的区划意义:
1.建立这样的全国范围的综合自然区划,能够站在更加广阔的视角了解这个系统,在水平地带的某地有什么样的土壤,又对应什么样的水热条件,有什么样的植被,在什么样的地形条件下,该如何因地制宜。比如,在广袤的东北大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就要因地制宜行种植业生产,若种植茶园显然错误。
2.对中国整个区域内各地自然条件,更加系统地掌握,不仅对农业生产,对保护环境、灾害的防御以及治理,都有很大的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在相应的自然地带或者自然地区等进行不同防灾减灾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