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集合》评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数学的魅力——评雷老师执教《集合》2014年12月11日,我校举行了第四届“禹翼杯”教学竞赛数学专场,每一节都有它的精彩之处,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雷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

雷老师对《集合》这一课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本节课伊始,雷老师就问道:体育课上老师喊一声“集合”,你们会怎么做?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自然而然地由生活中的“集合”转移到数学当中的“集合”。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这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雷老师的教学并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例题,而是选取2014年1203班校运会男子50米和男

子跳远的名单来进行教学。雷老师抛出“参加这两项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得出5人和6人这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候,雷老师并不急着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参加这两项运动的同学上来,用一个呼啦圈来表示男子50米,再用另一个呼啦圈来表示男子跳远,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时候问题来了:有一个同学既参加了男子50米又参加了男子跳远,他应该站在那里呢?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这便是教学中要达到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雷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作业纸,上面显示的是四年级歌舞小组中会唱歌和会跳舞的名单,紧扣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明白“集合”不仅在数学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雷老师在这道题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情况,作出改动:如果蓝色框里表示砂子塘泰禹小学的所有学生,维恩图里表示四年级歌舞小组的学生,你会在哪里?这道题的迁移得非常好,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补集”这一知识。唯一做的不足的就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这道题目,希望以后能够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