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典型的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还可以引起其他形式的轻型神
经系统损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称为胆红
素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BIND) . BIND可以表现为认知、学习、
运动障碍或者仅表现为耳聋或听觉障碍如听神经病,高胆红素
血症所致的认知障碍可能与精其选课听件 觉障碍相关。
2
胆红素脑病的背景资料2
细胞保护作用::近来研究提示P一糖蛋白(P_g1Y_coprotein, P-gp)是脑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和BBB的星形细胞上的ATP依赖的血浆膜转运蛋白,广泛 作用于各种底物穿过生物膜。未结合胆红素是P-gP的一个作用底物,Pgl>能限制亲脂性物质的通过,可在限制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中起保护 作用。
酸盐、磺胺类、叫噪美辛、苯甲醇及某些头抱类等竞争性联结
物在体内增多)时,均可影响白蛋白胆红素联结力,导致体内
游离胆红素水平增高。国外有学者认为游离胆红素
>20.0umol/I_(1.17mg/dl)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临界值。还
有学者在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发现白蛋白可以保护脑细胞免受
胆红素的毒性作用。患病的足月儿和早产儿的胆红素与白蛋白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描述胆红素毒性所致 的基底节和不同脑干核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以往习惯将 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疽名词互换应用。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 (AAP )修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诊疗指南,为避免在文献 中混淆及取得一致性,AAP建议“急性胆红素脑病”用于描述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所致的急性临床表现, “核黄疸”用于描述胆红素毒性所致的慢性和永久性表现。
近年来核黄疽虽然罕见,但仍有发生。 Johnson和Brown回顾美国近30年有41例发 生核黄疸。其中31例发生在1990年后,而且 近期报道的病例很多是健康的、母乳喂养的 足月儿,并指出此与住院时间缩短有一定关 系
精选课件
3
胆红素脑病的病理生理
胆红素脑病死亡的足月儿尸检证实胆红素在脑的沉积有特定的 分布,最常受累的区域是基底节,尤其是苍白球和丘脑下核、 海马沟、红核、动眼神经核、膝状体,还可累及一些脑干核, 包括下丘、前庭、耳蜗及下橄榄体核、小脑尤其是齿状核和蚁 部核。其他如脊髓前角、延髓、大脑半球的白质、灰质均可受 累。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略阳医院—李慎晔 2012年11月20日
精选课件
1
胆红素脑病的背景资料1
早在1847年Hervieux首次描述了重度黄疸的新生儿尸检时发现 脑基底节黄染,1875年Urth观察到临床上的脑病与胆红素的升 高和病理上中枢神经系统特殊区域黄染有关。1904年,chmorl 将这种脑基底节和不同脑干核的黄染命名为核黄疸 ( kernicterus ),并描述脑部黄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脑膜、脑 脊液及脑室周围弥散性黄染,另一种是黄染完全局限在脑核区 域。
黄疸婴儿尸检还显示主动脉、胸水、腹水甚至整个内脏黄染。 除非发现细胞学变化,否则黄染通常不被认为是组织损害的征 象。
胆红素可与成熟神经元的神经节苷脂和磷脂相结合,损害神经 元神经元。坏死是出生7--l0天后组织病理学主要特征,绝大多 数坏死分布与胆红素沉积分布一致。神经元损伤严重的区域包 括基底节、脑干动眼神经核、听神经核,这些区域的受累可解 释胆红素脑病的某些临床后遗症。
游离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未结合胆红素是无极性和脂溶性的, 在血浆中的溶解性极低,与血清白蛋白紧密但可逆地联结和 运输,未联结或松散联结的部分(即游离胆红素)更容易穿过 BBB,与脑细胞联结,聚集并通过生物膜,引起细胞损伤, 因而理论上游离胆红素水平是胆红素毒性最直接而且最敏感 指标。血浆白蛋白与胆红素联结能降低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 毒性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白蛋白联结能力较足月儿显著 降低,且其血清白蛋白水平常较低,因此极少能够有效联结 胆红素。任何增加游离胆红素、降低白蛋白浓度或其联结能 力的因素均可增加脑组织内游离胆红素水平,游离胆红素进 人脑并与细胞膜结合产生胆红素毒性,而增加白蛋白可减轻 胆红素的毒性。降低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的药物(如磺胺异 A,'},},p}、水杨酸等)可增加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
病变部位的选择性可能与神经细胞的酶系统成熟度有关。未结
合胆红素( UCB)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特别是生理上最活跃的
神经细胞,因此种细胞的能量代谢较大。新生儿期在生理及生
化代谢方面以基底核神经细胞最为活跃,耗氧量及能量需要均
最大,故基底核最易受损。 精选课件
4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
1.胆红素进入脑内未结合胆红素进人脑并造成脑损伤的机制尚不 清楚。目前认为有多种机制:①胆红素的产生超过血液与组织 间的正常缓冲能力;②胆红素联结白蛋白或其他蛋白的能力发 生改变;③血脑屏障(BBB)的破坏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胆红 素的通透性;④其他因素。
的联结能力降低,且这些患儿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常较低,因此
与健康足月儿相比,患病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即使胆红素水平较
低,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也较高。组织摄取胆红素的速
率依赖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力和pH,己知酸性增加时胆
红素的溶解性降低,组织摄取和沉淀增加
精选课件
6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
血脑屏障通透性:BBB是存在于脑毛细血管内皮和脑实质间的屏障;它限制 了某些物质进人中枢神经系统。脉络丛是血液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BBB 由紧密联结的内皮细胞连续排列组成,限制细胞间弥散。正常BBB阻止大 量水溶性物质、蛋白质和大分子的渗透,但可渗透低分子量的、未与白蛋 白紧密联结的脂溶性物质。大分子如白蛋白不能透过BBB,但当输注高渗 溶液时BBB可以渗透。在未成熟儿、足月儿缺氧窒息、脱水、高热、高渗 血症、高血压、高碳酸血症和脑膜炎、败血症等病理状态下,BBB开放, 此时不仅游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通过BBB,白蛋白联结胆红素复 合物、结合胆红素也可通过BBB.
精选课件
5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
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的影响因素: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浆中主要
以与白蛋白联结胆红素形式(}z _)存在,仅有很少部分以游离
胆红素形式存在 。当白蛋白与胆红素联结力降低(如LBW儿、
低氧血症、低血容量、高渗血症、高热、高碳酸血症等病理状
态下)时,或当白蛋白胆红素联结量减少(如游离脂肪酸、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