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鉴赏与品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品鉴
摘要:主要介绍茶及茶文化、传播,品性及分类;绿、红、青、黄、白、黑茶及再加工茶的鉴别;各类茶的品质特征;鉴评程序及综合判定。
关键:茶文化品性分类成分评茶
一、茶及茶文化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
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二、茶的品性
茶之本性,最能医疾祛疫,颐养人生。著名的医学家陈藏器首先提出了“茶为百病之药”的观点,“止渴除疫,贵哉茶也。”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李白也认为,茶能使人调六合而成美,人饮茶之后,不仅能心情怡愉还能使人肤色娇嫩如花,真乃润泽人生之佳品也。
茶性之味,最能润泽人的行为品性。茶汤之味,先苦后甘,先薄后浓。真正用心品茶的人,首先感觉到的是人生就在茶中。人从出生入世,不仅有生理上的伤痕痛苦,而心灵及精神上的苦涩,更是难语之言,有时候如坠入苦海,连岸边也渺茫无望。
三、茶叶的分类
茶叶作为饮品享誉环球,所以也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中国七大茶系按发酵程度分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
(一)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代表茶有:龙井茶、湄潭翠芽、碧螺春、蒙洱茶、信阳毛尖、紫阳毛尖茶。
(二)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制茶过程中经闷堆
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三)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四)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
(五)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
叶。
(六)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压制成砖。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黑茶主要品种包括陕西咸阳茯砖、云南普洱、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七)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四、茶的成分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意义,故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五、评茶简介
【一】冲泡方法
称取 2.83~3.00公克茶叶放入鉴定杯,冲入沸腾之开水约
1500CC。加盖静置5~6分钟后,将茶汤倒入鉴定杯供做汤质之品评、茶渣仍留于杯中供做香气之审查。
【二】评茶项目
评茶查项目大致可分为外观(形状.色泽)、汤质(水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 各项审查标准因茶类不同而异。
外观的审查包括审视茶叶的外形条索、色泽、芽尖白毫及副茶或杂夹等。
水色的审查乃视茶汤的颜色及汤液是否明亮具油光或混浊晦暗等。
香气的审查包括判别香之种类、高低、强弱、清浊、纯杂以及是否带油臭、焦味、烟味、菁臭味、霉味等其它异味。
滋味系审查茶汤之浓稠、淡薄、甘醇、苦涩及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
叶底系审视茶叶开汤后茶渣之色泽、叶面展开度、叶片及芽尖是否完整无破碎。并可做为判别茶菁原料品种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是否适当之参考。
【三】评茶方法
茶叶开汤前先审查其外观,至开汤外先闻杯中茶渣之香气,以鼻
吸三口气评鉴香气之浓、淡、纯、浊以及有无菁味、烟味、焦味、油臭味、闷味等其它异臭, 再看茶汤水色比较其浓淡、清浊及明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