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与波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e6cc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f.png)
2024/1/26
12
03
驻波形成条件及其性质分析
Chapter
2024/1/26
13
驻波产生条件及特点描述
产生条件
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振幅相同、频 率相同的波叠加。
特点描述
波形不传播,能量在波节和波腹之间 来回传递,形成稳定的振动形态。
2024/1/26
14
驻波能量分布规律探讨
能量分布
驻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腹处,波节处能量为零。
2024/1/26
16
04
多普勒效应原理及应用举例
Chapter
2024/1/26
17
多普勒效应定义及公式推导
2024/1/26
定义
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称为多普勒效应。
公式推导
设波源发射频率为f0,波速为v,观察者与波源相对运动速度为vr,则观察者接收到的 频率为f=(v±vr)/v×f0,其中“+”号表示观察者向波源靠近,“-”号表示观察者远离
Chapter
2024/1/26
25
非线性振动概念引入和分类
非线性振动定义
描述系统振动特性不满足叠加原理的振动现象。
分类
根据振动性质可分为自治、非自治、周期激励和 随机激励等类型。
与线性振动的区别
线性振动满足叠加原理,而非线性振动则不满足 。
2024/1/26
26Biblioteka 混沌理论基本概念阐述混沌定义
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 机性现象。
受迫振动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振动。
共振现象
当外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的现象。
第十三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 第1讲 机械振动-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三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 第1讲 机械振动-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6149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对点练1.(多选)如图甲所示,悬挂在 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在C、D两点 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振 子到达D点时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上为 正方向,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在O点受到的弹簧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B.振子在C点和D点的回复力相同
√C.t=0.3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上
√√BC..小弹球簧的振质子量的为频率F1为-2gF432t0
D.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则从计时开始到13t0时,小球的路程为36A
由题图乙可知,t=0时刻小球所受弹力最 大,方向竖直向上,所以小球处于最低点, 故A错误;根据对称性,小球在最高点和 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 据 F解1-得牛mf顿=g第=43t二m0 ,a定;故律解C,得正小m确球=;在F由1最-2于g高F132点,t0=,故9有BT正F+2确+34;Tm,由g=所题m以图a小;乙球小可的球知路在34T程最=为低t0s,点=T,9=·4有A1f , +3A=39A,故D错误。故选BC。
位移大小相等
对称性 (2)物体由P到O所用的时间等于由O到P′所用的时间,即tPO=tOP′
(3)物体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即tOP
=tPO
(4)相隔
T 2
或
(2n+1)T 2
(n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物体位置关于平
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考向1 简谐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例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与左端固定的轻 质弹簧相连,构成一个水平弹簧振子,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位于O点。 现使小物块在M、N两点间沿光滑水平面做简谐运动,在此过程中 A.小物块运动到M点时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同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机械振动、第三章机械波教学分析PPT课件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机械振动、第三章机械波教学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275b7cf84b9d529ea7a92.png)
5.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主要从如何减小实验误差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首先, 从单摆实验的装置和实验条件来思考减小误差的途径:单摆装置要
尽量接近理想单摆的模型;实验操作要尽量实现小偏角的条件。其 次,在收集实验数据的环节阐述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和道理:为减小 测量摆长所造成的相对误差,应选用摆长较长的单摆;为减小测量 周期所造成的相对误差,可以测量单摆摆动数次的总时间。然后, 再从数据处理的角度阐述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应多测几次求平 均值,或者通过作出图像、求其斜率,进而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一 新旧教材和课标对比
原课标
1.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 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象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 频率(周期)的关系。 2.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 3.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4.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
Fn=man Fτ=maτ
难点突破2:单摆? (2)单摆→简谐运动 摆角小于5°?
θ/rad与sinθ值的差别
摆角θ/º 1° 2° 3° 4° 5° 6° 7° θ/rad 0.0174 0.0349 0.0523 0.0698 0.0872 0.1047 0.1221 sinθ 0.0174 0.0349 0.0523 0.0697 0.0871 0.1045 0.1218 θ-sinθ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0.0001 0.0002 0.0003
三 教学内容分析
1.波的形成 本节由“波的形成”“横波与纵波”和“机械波”三个具体
的知识点组成,是本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学生已有水波、声 波、电磁波等名词,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机械波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传播的,绝非易事。
第十二章第1讲机械振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十二章第1讲机械振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65e2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1.png)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2.图像 (1)从_平__衡__位__置__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sin ωt,图像如图甲所示. (2)从_最__大__位__移__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cos ωt,图像如图乙所示.
第10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四、受迫振动和共振
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
最大
第11页
动条件
(2)无摩擦等阻力. (3)在弹簧弹性限度内
(1)摆线为不可伸缩的轻细 线. (2)无空气等阻力. (3)最大偏角小于 5°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8页
模型 回复力 平衡位置 周期
能量转化
弹簧振子 弹簧的___弹__力____提供
弹簧处于___原__长____处 与振幅无关
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 转化,机械能守恒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5页
解析:由题分析可得振子振动图像的一种可能情况如图所示,振子在 t=0 时位于最大位 移处,速度为零,t=10 s 时,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 A 错误;在 t=4 s 时,振子位 于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t=14 s 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处,此时振子的加速度为零,故 B 错误;在 t=6 s 和 t=14 s 时,振子均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故 C 正确; 由振子的振动周期 T=2π mk 可知,振动周期与振子的振幅无关,故只改变振子的振幅,振 子的周期不变,只增加振子质量,振子的周期增大,故 D 正确.
12A=Asin φa, 23A=Asin φb,解得 φa=-π6或 φa=-56π(由题图中运动方向舍去),φb=π3或 φb =23π,当第二次经过 B 点时 φb=23π,则23π-2π-π6T=t,解得 T=152t,此时位移关系为 23A +12A=L,解得 A= 32+L 1,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3a4094960590c69ec37644.png)
2
练习2:
有两个简谐运动:
x1
3a sin(4bt
4
)和x2
9a sin(8bt
)
2
它们的振幅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周期各是
多少 ?t =0时它们的相位差是多少?
五、简谐运动的几何描述—参考圆
匀速圆周运动在x轴上的投影为简谐运动。
五、简谐运动的几何描述—参考圆
用旋转矢量图画简谐运动的 x t 图
t 1 t 2 1 2
同相:频率相同、初相相同(即相差为0) 的两个振子振动步调完全相同。
反相:频率相同、相差为π 的两个振子 振动步调完全相反。
练习1:
下图是甲乙两弹簧振子的 x – t 图象,两
振动振幅之比为_2__∶___1,频率之比为_1_∶___1 ,
甲和乙的相差为_____ 。
实验器材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 1 米)、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和金属小一个球制作单摆。 (2)把单摆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 置处作上标记。 (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 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 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 r,计算出摆长 l=l′+r.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 5°),然后放 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 30~ 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计算出金属小球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 间,这个时间就是单摆的振动周期,即 T=Nt (N 为全振动的次数).
解析 作一条过原点的与 AB 线平行的直线,所作的直线就是准确测
量摆长时所对应的图线.过横轴上某一点作一条平行纵轴的直线,则 和两条图线的交点不同,与准确测量摆长时的图线的交点对应的摆长
练习2:
有两个简谐运动:
x1
3a sin(4bt
4
)和x2
9a sin(8bt
)
2
它们的振幅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周期各是
多少 ?t =0时它们的相位差是多少?
五、简谐运动的几何描述—参考圆
匀速圆周运动在x轴上的投影为简谐运动。
五、简谐运动的几何描述—参考圆
用旋转矢量图画简谐运动的 x t 图
t 1 t 2 1 2
同相:频率相同、初相相同(即相差为0) 的两个振子振动步调完全相同。
反相:频率相同、相差为π 的两个振子 振动步调完全相反。
练习1:
下图是甲乙两弹簧振子的 x – t 图象,两
振动振幅之比为_2__∶___1,频率之比为_1_∶___1 ,
甲和乙的相差为_____ 。
实验器材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 1 米)、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和金属小一个球制作单摆。 (2)把单摆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 置处作上标记。 (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 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 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 r,计算出摆长 l=l′+r.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 5°),然后放 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 30~ 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计算出金属小球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 间,这个时间就是单摆的振动周期,即 T=Nt (N 为全振动的次数).
解析 作一条过原点的与 AB 线平行的直线,所作的直线就是准确测
量摆长时所对应的图线.过横轴上某一点作一条平行纵轴的直线,则 和两条图线的交点不同,与准确测量摆长时的图线的交点对应的摆长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复习通用课件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复习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b720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a.png)
振动与波的物理模型
弹簧振子模型
描述单摆或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研究振动和波动的基础。
波动方程
描述波动现象的基本方程,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物理条件,决定了波的传播方式和形 状。
04
CATALOGUE
振动与波的实验
振动与波实验设备
振动台 用于模拟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在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实 验设备,并清理实验场地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记录实验数据时,应使用准确的 测量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处理数据时,可以采用图表或 图像的方式,将数据处理结果进
行可视化
可以使用信号处理方法,如傅里 叶变换等,将振动信号或波动信 号转化为频域信号,以便更好地
分析其特征
05
CATALOGUE
振动与波动的关系
振动是波动的源,是 指物体在一定位置附 近的往复运动。
振动和波动的相互关 系是密不可分的。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是指振动在空间中的 传播过程。
波动现象的应用
声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 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的波动现
象。
水波
水面的振动产生的水波,可以用 来传播信息或娱乐。
地震波
地震时,地壳的振动产生地震波, 可以用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
总结词:掌握波动方程与波动速的基本概念、波动方程的形式
01
与求解方法、波动速的物理意义等基本要素。
02
详细描述
1. 波动方程与波动速的基本概念包括波动方程的形式、求解方
03 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
受迫振动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共振、谐振等。
02
CATALOGUE
机械波
波的形成与传播
机械振动机械波复习PPT教学课件
![机械振动机械波复习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5dc08c4b35eefdc9d33330.png)
(2)共振曲线
(3)共振的利用和防止:利用共振的有:共 振筛、转速计、微波炉、打夯机、跳板跳水、 打秋千……;防止共振的有:机床底座、航 海、军队过桥、高层建筑、火车车厢……
[例题] 如图,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 l1=2m,l2= 1.5m, l3=1m, l4=0.5m,它们悬挂于同一根水 平横线上。今用周期为2s的驱动力以垂直于摆 线方向水平作用在横线上,使它们作受迫振动, 那么它们的振动稳定时
(x、y)表示x处质点某时刻的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y
描述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 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为瞬时图象,时刻选择不同, 图象会变化,但变化中有规律
五.波的图像的应用
(1)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
y
CB x
A
a.由v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b.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v的方向(例4)
A、四个摆的周期相同;B、四个摆的周期不同;
C、摆3振幅最大;
答案:C
D、摆1振幅最大.
[例题] 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
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
了一个共振筛。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
成20次全振动用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
是88r/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
(3)两个重要物理量
①振幅A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注意振幅跟位移的区别, 在简谐运动的振动过程中,振幅是不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改变 的) ②周期T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因 素决定,叫固有周期。T=1/f
(4)简谐运动的过程特点:
1、变化特点:抓住两条线
第一:从中间到两端:
波的图象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3)共振的利用和防止:利用共振的有:共 振筛、转速计、微波炉、打夯机、跳板跳水、 打秋千……;防止共振的有:机床底座、航 海、军队过桥、高层建筑、火车车厢……
[例题] 如图,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 l1=2m,l2= 1.5m, l3=1m, l4=0.5m,它们悬挂于同一根水 平横线上。今用周期为2s的驱动力以垂直于摆 线方向水平作用在横线上,使它们作受迫振动, 那么它们的振动稳定时
(x、y)表示x处质点某时刻的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y
描述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 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为瞬时图象,时刻选择不同, 图象会变化,但变化中有规律
五.波的图像的应用
(1)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
y
CB x
A
a.由v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b.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v的方向(例4)
A、四个摆的周期相同;B、四个摆的周期不同;
C、摆3振幅最大;
答案:C
D、摆1振幅最大.
[例题] 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
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
了一个共振筛。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
成20次全振动用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
是88r/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
(3)两个重要物理量
①振幅A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注意振幅跟位移的区别, 在简谐运动的振动过程中,振幅是不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改变 的) ②周期T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因 素决定,叫固有周期。T=1/f
(4)简谐运动的过程特点:
1、变化特点:抓住两条线
第一:从中间到两端:
波的图象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大学物理(机械波篇)ppt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波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ea3b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6.png)
大学物理(机械波篇)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 机械波基本概念与性质 • 线性简谐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 非线性振动和孤立子简介
2024/1/30
2
目录
• 多普勒效应与声波干涉现象 • 光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现象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30
3
01
机械波基本概念与性质
2024/1/30
2024/1/30
13
03
非线性振动和孤立子简介
2024/1/30
14
非线性振动概念及特点
非线性振动定义
指振动系振幅依赖性
振动频率和波形随振幅变化而变化。
2024/1/30
跳跃现象
系统参数连续变化时,振动状态可能发 生突变。
分岔与混沌
在特定条件下,非线性振动系统可能出 现多种不同的稳定状态,甚至产生混沌 现象。
影响因素分析
声速受介质温度、压力和成分等因素影响。
2024/1/30
12
驻波形成条件与特点
1 2
驻波定义
两列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叠加后形 成的波形不随时间推移而向前传播的波。
驻波形成条件
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差恒定。
驻波特点
3
波形固定不动,节点和腹点位置固定;相邻节点 间距离等于半波长;能量在节点和腹点之间来回 传递。
15
孤立子定义和性质
孤立子定义
一种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特殊波 动现象,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双重
特性。
形状保持不变
在传播过程中,孤立子的形状和速 度保持恒定。
2024/1/30
相互作用不改变波形
多个孤立子相互作用后,各自保持 原有形状和速度继续传播。
2024/1/30
1
目录
• 机械波基本概念与性质 • 线性简谐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 非线性振动和孤立子简介
2024/1/30
2
目录
• 多普勒效应与声波干涉现象 • 光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现象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30
3
01
机械波基本概念与性质
2024/1/30
2024/1/30
13
03
非线性振动和孤立子简介
2024/1/30
14
非线性振动概念及特点
非线性振动定义
指振动系振幅依赖性
振动频率和波形随振幅变化而变化。
2024/1/30
跳跃现象
系统参数连续变化时,振动状态可能发 生突变。
分岔与混沌
在特定条件下,非线性振动系统可能出 现多种不同的稳定状态,甚至产生混沌 现象。
影响因素分析
声速受介质温度、压力和成分等因素影响。
2024/1/30
12
驻波形成条件与特点
1 2
驻波定义
两列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叠加后形 成的波形不随时间推移而向前传播的波。
驻波形成条件
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差恒定。
驻波特点
3
波形固定不动,节点和腹点位置固定;相邻节点 间距离等于半波长;能量在节点和腹点之间来回 传递。
15
孤立子定义和性质
孤立子定义
一种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特殊波 动现象,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双重
特性。
形状保持不变
在传播过程中,孤立子的形状和速 度保持恒定。
2024/1/30
相互作用不改变波形
多个孤立子相互作用后,各自保持 原有形状和速度继续传播。
大学物理振动和波动ppt课件(2024)
![大学物理振动和波动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04fc8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3.png)
大学物理振动和波动 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振动基本概念与分类 • 波动基本概念与传播特性 • 振动与波动相互作用原理 • 光学中振动和波动现象解析 • 声学中振动和波动现象解析 • 总结与展望
2
01 振动基本概念与分类
2024/1/28
3
振动的定义及特点
振动的定义
振幅
声源振动的幅度用振幅表示,振幅越大,声音的 响度越大。
3
相位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状态用相位描 述。相位差反映了声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
2024/1/28
25
室内声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响度
音调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称为响度,与 声源的振幅和频率有关。
人耳对声音高低的主观感受称为音调,与 声源的频率有关。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
周期性、重复性、等时性。
2024/1/28
4
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
2024/1/28
简谐振动
物体在回复力作用下,离开平衡位置 后所做的往复运动,其回复力与位移 成正比,方向相反。
阻尼振动
在振动过程中,由于摩擦、空气阻力 等因素,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
5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
传播途径控制
在噪声传播途径中采取措施,阻断或减弱噪声的传播。例如设置声屏 障、采用吸音材料等。
接收者防护
对受噪声影响的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 品。
案例分析
以某工厂噪声控制为例,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使工厂噪声降低到 国家标准以内,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27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振动基本概念与分类 • 波动基本概念与传播特性 • 振动与波动相互作用原理 • 光学中振动和波动现象解析 • 声学中振动和波动现象解析 • 总结与展望
2
01 振动基本概念与分类
2024/1/28
3
振动的定义及特点
振动的定义
振幅
声源振动的幅度用振幅表示,振幅越大,声音的 响度越大。
3
相位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状态用相位描 述。相位差反映了声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
2024/1/28
25
室内声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响度
音调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称为响度,与 声源的振幅和频率有关。
人耳对声音高低的主观感受称为音调,与 声源的频率有关。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
周期性、重复性、等时性。
2024/1/28
4
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
2024/1/28
简谐振动
物体在回复力作用下,离开平衡位置 后所做的往复运动,其回复力与位移 成正比,方向相反。
阻尼振动
在振动过程中,由于摩擦、空气阻力 等因素,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
5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
传播途径控制
在噪声传播途径中采取措施,阻断或减弱噪声的传播。例如设置声屏 障、采用吸音材料等。
接收者防护
对受噪声影响的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 品。
案例分析
以某工厂噪声控制为例,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使工厂噪声降低到 国家标准以内,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27
高考物理精讲ppt课件【专题16】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37页)
![高考物理精讲ppt课件【专题16】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cb4d0c8fe53a580216fcfe5a.png)
第一部分 专题复习篇
专题16 机 械 振 动 和 机 械 波 光
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纵观近
高
考 定
几年的高考,高考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综合应用、波动图象与 振动图象的结合、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光的折射率 的测定和光的波长的测定.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 规律的理解、抓住简谐运动和振动图象、波的传播和波 动图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三条主线,强化典型题目的 训练,掌握其分析、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4)同侧法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 图象的同一侧,如图所示 (2)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当已知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仍应用上述方法, 只不过是上述方法的逆向思维.
考题2 基本规律与光的折射定律的组合
例 2 (单选 ) (2014· 福建 ·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
解析
由题分析可知,t=0.3 s波传到x=8 m质点处,则周期为T
=0.3 s,振幅A=10 cm,故A错误. λ 8 80 由图知波长λ=8 m,波速为 v= = ,故B错误; m/s = m/s T 0.3 3 t=0.3 s时,波刚好传到x=8 m处,而 T=0.15 s>0.1 s>T=0.075 s, 2 4 所以t=0.4 s末,x=8 m处的质点由波谷向平衡位置振动,且沿y
位
考题1 考题2
基本规律与波动(或振动)图象的组合 基本规律与光的折射定律的组合
考题3
波与光学知识组合题目的分析
目录索引
考题1 基本规律与波动(或振动)图象的组合
例 1 一列横波沿 x 轴传播,如图 1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形,
虚线表示从该时刻起0.005 s后的波形.
专题16 机 械 振 动 和 机 械 波 光
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纵观近
高
考 定
几年的高考,高考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综合应用、波动图象与 振动图象的结合、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光的折射率 的测定和光的波长的测定.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 规律的理解、抓住简谐运动和振动图象、波的传播和波 动图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三条主线,强化典型题目的 训练,掌握其分析、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4)同侧法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 图象的同一侧,如图所示 (2)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当已知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仍应用上述方法, 只不过是上述方法的逆向思维.
考题2 基本规律与光的折射定律的组合
例 2 (单选 ) (2014· 福建 ·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
解析
由题分析可知,t=0.3 s波传到x=8 m质点处,则周期为T
=0.3 s,振幅A=10 cm,故A错误. λ 8 80 由图知波长λ=8 m,波速为 v= = ,故B错误; m/s = m/s T 0.3 3 t=0.3 s时,波刚好传到x=8 m处,而 T=0.15 s>0.1 s>T=0.075 s, 2 4 所以t=0.4 s末,x=8 m处的质点由波谷向平衡位置振动,且沿y
位
考题1 考题2
基本规律与波动(或振动)图象的组合 基本规律与光的折射定律的组合
考题3
波与光学知识组合题目的分析
目录索引
考题1 基本规律与波动(或振动)图象的组合
例 1 一列横波沿 x 轴传播,如图 1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形,
虚线表示从该时刻起0.005 s后的波形.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机械振动 机械波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机械振动 机械波](https://img.taocdn.com/s3/m/7f597bf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8.png)
4
3
B.振动 A 的相位滞后振动 B 的相位 π
4
5
C.振动 A 的相位滞后振动 B 的相位 π
4
D.两个振动没有位移相等的时刻
+ )cm,x B=8sin(4π
x
t
4.周期T:①1T走4A。 1T后回到原位置
②T/2走2A。T/2后到达O点对称位置
x.v.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③T/4不一定走A
A
A/2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t=0.6 s时,振子在O点右侧6 cm处
B.振子在t=0.2 s和t=1.0 s时的速度相同
C.t=1.2 s时,振子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D.t=1.0 s到t=1.4 s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增大
考点2
[典例 2]
机械波
一振动片以频率 f 做简谐振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的两根细
平衡位置:mg=kx0
F回=kx1-mg =kx1-kx0
mg
二、简谐运动
ɵ
1.动力学:
T
2.运动学:
3.振幅A:
x
4.周期T:
mg
5.种类:
①弹簧振子 T=2π
②单摆 ɵ<50 T=2π
注意:简谐运动T与振幅无关。受迫振动时=f驱的周期。
驱动力的周期等于简谐运动的固有周期时振幅
最大,即发生共振。
)
C
A.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是4 Hz
B.小球做受迫振动时周期一定是4 s
C.圆盘转动周期在4 s附近时,小球振幅显著增大
D.圆盘转动周期在4 s附近时,小球振幅显著减小
3.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3
B.振动 A 的相位滞后振动 B 的相位 π
4
5
C.振动 A 的相位滞后振动 B 的相位 π
4
D.两个振动没有位移相等的时刻
+ )cm,x B=8sin(4π
x
t
4.周期T:①1T走4A。 1T后回到原位置
②T/2走2A。T/2后到达O点对称位置
x.v.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③T/4不一定走A
A
A/2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t=0.6 s时,振子在O点右侧6 cm处
B.振子在t=0.2 s和t=1.0 s时的速度相同
C.t=1.2 s时,振子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D.t=1.0 s到t=1.4 s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增大
考点2
[典例 2]
机械波
一振动片以频率 f 做简谐振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的两根细
平衡位置:mg=kx0
F回=kx1-mg =kx1-kx0
mg
二、简谐运动
ɵ
1.动力学:
T
2.运动学:
3.振幅A:
x
4.周期T:
mg
5.种类:
①弹簧振子 T=2π
②单摆 ɵ<50 T=2π
注意:简谐运动T与振幅无关。受迫振动时=f驱的周期。
驱动力的周期等于简谐运动的固有周期时振幅
最大,即发生共振。
)
C
A.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是4 Hz
B.小球做受迫振动时周期一定是4 s
C.圆盘转动周期在4 s附近时,小球振幅显著增大
D.圆盘转动周期在4 s附近时,小球振幅显著减小
3.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机械振动教学》课件
![《机械振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11b4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d.png)
质量块
质量块。质量块的质量大小和分布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 重要影响。
阻尼器
阻尼器是机械振动系统中的阻尼元件,它能够吸收和消耗 振动的能量,从而减小振动的幅值。常见的阻尼器有油阻 尼器、橡胶阻尼器等。
02
机械振动的数学模型
建立振动方程
确定振动系统的自由度
振动应用领域的拓展
航空航天领域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振动控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减振降噪等 方面的应用。
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领域如风能、太阳能等涉及到大量机械振动问题,未来振动控制将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涉及风力发电 机组振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减振等领域。
混合控制法
总结词
结合主动和被动控制方法的优点,以提高振 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详细描述
混合控制法综合了主动和被动控制法的优点 ,既通过主动施加控制力来抵消原始振动, 又通过改变系统结构或增加阻尼来降低系统 的振动响应。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更好的振动 控制效果,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更复 杂的控制系统。
描述机械振动的物理量
描述机械振动的物理量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频率、周期等。这些物理 量在振动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
机械振动的分类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根据外界对振动系统的影响,机械振动 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自由振动 是指系统在没有外界干扰力作用下的振 动,其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只取决于系统 本身的物理性质;受迫振动则是在外界 周期性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其频率 和振幅取决于外界力和系统本身的物理 性质。
振型
描述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形态。
模态分析
通过分析系统的模态参数,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
质量块。质量块的质量大小和分布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 重要影响。
阻尼器
阻尼器是机械振动系统中的阻尼元件,它能够吸收和消耗 振动的能量,从而减小振动的幅值。常见的阻尼器有油阻 尼器、橡胶阻尼器等。
02
机械振动的数学模型
建立振动方程
确定振动系统的自由度
振动应用领域的拓展
航空航天领域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振动控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减振降噪等 方面的应用。
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领域如风能、太阳能等涉及到大量机械振动问题,未来振动控制将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涉及风力发电 机组振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减振等领域。
混合控制法
总结词
结合主动和被动控制方法的优点,以提高振 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详细描述
混合控制法综合了主动和被动控制法的优点 ,既通过主动施加控制力来抵消原始振动, 又通过改变系统结构或增加阻尼来降低系统 的振动响应。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更好的振动 控制效果,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更复 杂的控制系统。
描述机械振动的物理量
描述机械振动的物理量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频率、周期等。这些物理 量在振动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
机械振动的分类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根据外界对振动系统的影响,机械振动 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自由振动 是指系统在没有外界干扰力作用下的振 动,其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只取决于系统 本身的物理性质;受迫振动则是在外界 周期性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其频率 和振幅取决于外界力和系统本身的物理 性质。
振型
描述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形态。
模态分析
通过分析系统的模态参数,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
《振动和波的能量》课件
![《振动和波的能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658a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9.png)
振动和波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01
总结词
振动和波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能 源和环境领域,还涉及到许多 交叉学科领域,如医学、生物 学、物理学等。
02
详细描述
在医学领域,利用振动和波的 特性,开发新型医疗设备和治 疗方法,如超声波碎石、振动 康复治疗等,提高医疗效果和 患者生活质量。
03
总结词
04
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将促进振动 和波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为各领 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法。
波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01
02
无线通信是波在通信领域中 的重要应用之一。无线电波 被广泛用于手机、电视、广 播等通信设备中,实现了信
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
光纤通信是波在通信领域的 另一重要应用。通过光纤传 输光波,可以实现高速、大 容量的数据传输,成为现代 通信网络的主要传输方式之
一。
03
雷达技术也是波在通信领域 中的重要应用之一。雷达通 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能够 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探测、定
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输标02入题
振动设备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振动电 机、振动器、振动台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 领域,如建筑、机械、化工等。
01
03
振动控制技术也是工程领域中控制,减少其对工程结构
和设备的影响。
04
振动测试技术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对 各种工程结构和设备进行振动测试,检测其性能和安 全性。
总结词
振动和波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将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 持。
详细描述
利用振动和波的传感器技术,开发新型环境监测 设备,如土壤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 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由初始条件确定 A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A
x02
v02
2
tan v0 x0
4、简谐振动的能量
E
Ek
EP
1 2
kA2
5、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A A12 A22 2A1 A2 cos(2 1 ) tg A1 sin 1 A2 sin 2
A1 cos1 A2 cos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波密
u
O
P
x
3/4
分界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练习题4、在一根线密度=10-3kg/m和张力F=10N的弦线 上,有一列沿轴x正方向传播简谐波,其频率=50Hz,
振幅A=0.04m。已知弦上离坐标原点x1=0.5m处的质点在 t=0时刻的位移为+A/2,且沿轴负方向运动。当传播到 x2=10m处固定端时,被全部反射。试求: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8、驻波:
振幅、传播速度都相同的两列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 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干涉现象.
x
k
2
k 0,1, Amax 2 A
(2k 1)
4
k 0,1.2 Amin 0
波腹 波节
9、多普勒效应:
'
u u
vo vs
vo 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 ,远离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一、基本概念
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2、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3、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物体完成完整振动的次数
4、相位:表示谐振动状态的最重要的物理量
5、波长:振动相位相同的两个相邻波阵面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波长
6、波速:单位时间某种一定的振动状态(或振动相位)
6、一维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y Acos[(t x ) ] Acos[2 ( t x ) ]
u
T
7、波的干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初位相差恒定。
2
1
2
(r2
r1
)
2k
(2k
1)
k 0,1,2,加强 k 0,1,2,减弱
r1
r2
k
(2k
1)
2
k 0,1,2加强 k 0,1,2减弱
)
(m)
答案二:
y 2Acos( 2π x 1 π )cos(t 1 π )
2
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答案三:
y1
a cos[ 2t 2x
u
]
2
y2
a cos[ 2t
2 x
u
2
]
x 0;
2
x ; 3
44
机械振动与机
0.04cos[100( t
x 100
1)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方程;
2)入射波和反射波迭加波在取间内波腹和波节处各点的 坐标;
3)合成波的平均能流。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答案一:
1
yP Acos[( 2t / 4 ) ]
Acos( t ) 2
(m)
y Acos[ 2( t x d ) ]
4
(m)
y0
Acos(
1 2
t
)
5
6
]
m
y2
0.04cos[100( t
x 100
) 11
6
]
m
2) y 0.08cos(x )cos(100t 4 ) m
2
3
xk1 2
k 0,110
xk
k 0,110
3) P 0
O
S1
d
S2
x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
(r2
r1 )
(2k
1)
k 1,2
由题中已知条件 r2 d x
r1 x
2 (d 2x) (2k 1) k 1,2
4
( x2
x1 )
2
6m
(2k 1) 2 (d 2x) (2k 5)
当k 2,3时位相最小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g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已知:d=10cm,=0.25,
(1)求证:此振动为简谐振动; (2)求出该振动的振动周期。
d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解:力矩平衡NAd=Mg(d/2-x)
NBd=Mg(d/2+x)
F=fA-fB= NA-NB= - 2Mgx/d=Ma
y NA
fA O Mg
NB fB
A
4
k 0,1.2 Amin 0
波腹 波节
'
u u
vo vs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三、基本题型
1、已知运动方程求相应物理量。 2、会证明简谐振动的方法,并求出谐振动的周期。 3、已知一些条件给出谐振动的运动方程。 4、已知波动方程求相应物理量。 5、已知一些条件给出波动方程。 6、能解决波的干涉问题。
动
y A cos[(t x ) ] A cos(t 2 x )
u
u T
与
1 A2 2
2
I u
波波
2
1
2
(r2
r1
)
2k (2k
1)
k 0,1,2,加强 k 0,1,2,减弱
A A1 A2 A A1 A2
x
k
2
k 0,1, Amax 2 A
(2k 1)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解: x Acos( t ) v A sin( t )
在x 6cm, v 24cm / s有:
解以上二式得 4
3
a A 2 cost, M在最大位移处有 a A 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若mA 2稍稍大于mg,则m开始
在M上滑动, 取 :
mg mA 2 A 2 0.0653
解:
m作加速直线运动
物理过程 m与A作完全非弹性碰撞
2m作简谐振动
(1)机械能守恒 v 2gh
(2)动量守恒 V v 1 2gh 22
(3)证明:
确定坐标及坐标原点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m A
ok
2mg
k(x
x0
)
2m
d2x dt 2
其中: 2mg k x0
d2x kx 2m dt2
d2x dt 2
2
x
0
x
k
2m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m A
ok
mg
2gh
t 0, x0 k , v0 2
利用初始条件:
A mg 1 kh , tg1 kh
k mg
mg
x mg 1 kh cos( k t tg1 kh )
k
mg
2m
mg
x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4、假想沿地球的南北极直径开凿一条贯通地球的隧 道,且将地球当作一密度ρ=5.5g/cm3的均匀球体。 (1)若不计阻力,试证明一物体由地面落入此隧道后作 简谐振动; (2)求此物体由地球表面落至地心的时间。 (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N.m.kg-2)
B
d 2 x 2g
dt 2
d
x0
x
T 2 d 0.9s 2g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3、一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其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平 板A相连,且板静止。今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自距A 为h高处自由落下,与A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试证明 碰撞后系统作简谐振动并给出该振动的振动方程。
m
h
A
k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 ( x )2 h2 x k
2
k 1,2
O
h
A
P
x x 4h2 k 22 2k
k 1,2 2h
B
(当x=0时由4h2-k22=0可得 k=2h/..)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练习题1、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长
为,P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
(1) 求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vs波源向观察者运动 ,远离 +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d2x 2x 0
dt 2
x Acos(t ) 旋转矢量法
2 T
1 T
A
x 02
v
2 0
2
tan( v0 ) x0
振
振动
A
A12 A22 2 A1 A2 cos( 2 1 )
tg A1 sin 1 A2 sin 2 A1 cos1 A2 cos2
(2) 求此波的波动表达式;
yP (m)
(3) 若图中d=/2 ,求坐 标原点O处质点的振动 方程.
01 -A
d
t (s) O P x
练习题2、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
y Acos(t 2 x)
入射波在x = 0处反射,反射端为固定端.设反射波不衰 减,求:驻波表达式.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证明:(1)由万有引力定律(马文蔚 万有引力场)
F G M m M 4 r 3
r2
3
F=ma得: d 2r 4 Gr 0
dt 2 3
(2) T 2 2 / 4 G
3
t T / 4 G 1.27103 s
42 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5、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距离为d =30m,S1 和S2都在x 坐标轴上,S1位于坐标原点O,设由S1和S2分 别发出的两列波沿x轴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1 = 9m 和x2 = 12m 处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而静止的点, 求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间最小位相差.。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A
x02
v02
2
tan v0 x0
4、简谐振动的能量
E
Ek
EP
1 2
kA2
5、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A A12 A22 2A1 A2 cos(2 1 ) tg A1 sin 1 A2 sin 2
A1 cos1 A2 cos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波密
u
O
P
x
3/4
分界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练习题4、在一根线密度=10-3kg/m和张力F=10N的弦线 上,有一列沿轴x正方向传播简谐波,其频率=50Hz,
振幅A=0.04m。已知弦上离坐标原点x1=0.5m处的质点在 t=0时刻的位移为+A/2,且沿轴负方向运动。当传播到 x2=10m处固定端时,被全部反射。试求: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8、驻波:
振幅、传播速度都相同的两列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 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干涉现象.
x
k
2
k 0,1, Amax 2 A
(2k 1)
4
k 0,1.2 Amin 0
波腹 波节
9、多普勒效应:
'
u u
vo vs
vo 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 ,远离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一、基本概念
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2、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3、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物体完成完整振动的次数
4、相位:表示谐振动状态的最重要的物理量
5、波长:振动相位相同的两个相邻波阵面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波长
6、波速:单位时间某种一定的振动状态(或振动相位)
6、一维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y Acos[(t x ) ] Acos[2 ( t x ) ]
u
T
7、波的干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初位相差恒定。
2
1
2
(r2
r1
)
2k
(2k
1)
k 0,1,2,加强 k 0,1,2,减弱
r1
r2
k
(2k
1)
2
k 0,1,2加强 k 0,1,2减弱
)
(m)
答案二:
y 2Acos( 2π x 1 π )cos(t 1 π )
2
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答案三:
y1
a cos[ 2t 2x
u
]
2
y2
a cos[ 2t
2 x
u
2
]
x 0;
2
x ; 3
44
机械振动与机
0.04cos[100( t
x 100
1)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方程;
2)入射波和反射波迭加波在取间内波腹和波节处各点的 坐标;
3)合成波的平均能流。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答案一:
1
yP Acos[( 2t / 4 ) ]
Acos( t ) 2
(m)
y Acos[ 2( t x d ) ]
4
(m)
y0
Acos(
1 2
t
)
5
6
]
m
y2
0.04cos[100( t
x 100
) 11
6
]
m
2) y 0.08cos(x )cos(100t 4 ) m
2
3
xk1 2
k 0,110
xk
k 0,110
3) P 0
O
S1
d
S2
x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
(r2
r1 )
(2k
1)
k 1,2
由题中已知条件 r2 d x
r1 x
2 (d 2x) (2k 1) k 1,2
4
( x2
x1 )
2
6m
(2k 1) 2 (d 2x) (2k 5)
当k 2,3时位相最小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g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已知:d=10cm,=0.25,
(1)求证:此振动为简谐振动; (2)求出该振动的振动周期。
d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解:力矩平衡NAd=Mg(d/2-x)
NBd=Mg(d/2+x)
F=fA-fB= NA-NB= - 2Mgx/d=Ma
y NA
fA O Mg
NB fB
A
4
k 0,1.2 Amin 0
波腹 波节
'
u u
vo vs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三、基本题型
1、已知运动方程求相应物理量。 2、会证明简谐振动的方法,并求出谐振动的周期。 3、已知一些条件给出谐振动的运动方程。 4、已知波动方程求相应物理量。 5、已知一些条件给出波动方程。 6、能解决波的干涉问题。
动
y A cos[(t x ) ] A cos(t 2 x )
u
u T
与
1 A2 2
2
I u
波波
2
1
2
(r2
r1
)
2k (2k
1)
k 0,1,2,加强 k 0,1,2,减弱
A A1 A2 A A1 A2
x
k
2
k 0,1, Amax 2 A
(2k 1)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解: x Acos( t ) v A sin( t )
在x 6cm, v 24cm / s有:
解以上二式得 4
3
a A 2 cost, M在最大位移处有 a A 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若mA 2稍稍大于mg,则m开始
在M上滑动, 取 :
mg mA 2 A 2 0.0653
解:
m作加速直线运动
物理过程 m与A作完全非弹性碰撞
2m作简谐振动
(1)机械能守恒 v 2gh
(2)动量守恒 V v 1 2gh 22
(3)证明:
确定坐标及坐标原点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m A
ok
2mg
k(x
x0
)
2m
d2x dt 2
其中: 2mg k x0
d2x kx 2m dt2
d2x dt 2
2
x
0
x
k
2m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m A
ok
mg
2gh
t 0, x0 k , v0 2
利用初始条件:
A mg 1 kh , tg1 kh
k mg
mg
x mg 1 kh cos( k t tg1 kh )
k
mg
2m
mg
x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4、假想沿地球的南北极直径开凿一条贯通地球的隧 道,且将地球当作一密度ρ=5.5g/cm3的均匀球体。 (1)若不计阻力,试证明一物体由地面落入此隧道后作 简谐振动; (2)求此物体由地球表面落至地心的时间。 (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N.m.kg-2)
B
d 2 x 2g
dt 2
d
x0
x
T 2 d 0.9s 2g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3、一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其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平 板A相连,且板静止。今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自距A 为h高处自由落下,与A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试证明 碰撞后系统作简谐振动并给出该振动的振动方程。
m
h
A
k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2 ( x )2 h2 x k
2
k 1,2
O
h
A
P
x x 4h2 k 22 2k
k 1,2 2h
B
(当x=0时由4h2-k22=0可得 k=2h/..)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练习题1、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长
为,P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
(1) 求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vs波源向观察者运动 ,远离 +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d2x 2x 0
dt 2
x Acos(t ) 旋转矢量法
2 T
1 T
A
x 02
v
2 0
2
tan( v0 ) x0
振
振动
A
A12 A22 2 A1 A2 cos( 2 1 )
tg A1 sin 1 A2 sin 2 A1 cos1 A2 cos2
(2) 求此波的波动表达式;
yP (m)
(3) 若图中d=/2 ,求坐 标原点O处质点的振动 方程.
01 -A
d
t (s) O P x
练习题2、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
y Acos(t 2 x)
入射波在x = 0处反射,反射端为固定端.设反射波不衰 减,求:驻波表达式.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证明:(1)由万有引力定律(马文蔚 万有引力场)
F G M m M 4 r 3
r2
3
F=ma得: d 2r 4 Gr 0
dt 2 3
(2) T 2 2 / 4 G
3
t T / 4 G 1.27103 s
42 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课
5、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距离为d =30m,S1 和S2都在x 坐标轴上,S1位于坐标原点O,设由S1和S2分 别发出的两列波沿x轴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1 = 9m 和x2 = 12m 处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而静止的点, 求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间最小位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