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的事迹
撒切尔夫人:历史终结
撒切尔夫人:历史终结1989年夏天,美国保守主义祖师爷列奥·斯特劳斯的再传弟子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引起整个世界学术界哗然的文章《历史的终结》,宣布缠绕了200年之久的意识形态竞争已经结束,历史终结了。
这时,有份共同参与终结苏联的美国总统里根即将卸任,而他的盟友撒切尔夫人内焦外困,支持率下跌,离辞职时间只剩下了一年。
从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彼时,一切如梦亦如幻,似乎一切不曾发生。
而那个时代中曾经叱咤风云、一时无俩的人物,都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之中,无从记忆。
只有当昨晚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都拾回了那个年代的记忆片段。
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乃是一个混沌未明的世界。
对于中国人而言,在挣扎着逃出灾难岁月,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之时,一切都是新鲜和刺激的。
但对于整个欧美世界来说,经历了战后的复苏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滞后,他们已然在福利国家的停滞和低迷之间徘徊了许久。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在下行的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
两个人的出现,终结了这一切,把欧美世界,甚至把整个世界带进了一个如果不能说是明媚,至少也是清朗的时代之中。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并且执政至1990年;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并且执政到1989年。
笼罩在撒切尔夫人身上的荣光与贬损都众多,至少在英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然而,纵观其一生,保守主义的信念才是贯穿始终的本色,至于铁娘子的标签,不过是对她的这一信念坚守的方式的认定,尽管她不妥协的政治性格也决定性地影响了她执行这一信念的手段。
对于撒切尔夫人,自由主义的市场理念和政府管理方式,是决定一切行为的终极政治哲学。
她在国内削减福利、减少公共开支、打压工会权力、进行私有化的举措,都出于这种政治信念的执行。
战后的欧洲包括英国,都对于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政策有着近乎执着的迷恋,整个社会的竞争性降低,企业成本高昂而公共服务国家化。
撒切尔夫人所进行的社会改革,恰恰所要进行的,就是对于市场经济的原则的重新尊重,把政府规模大规模缩小,降低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依赖,对企业发展进行松绑,将人们重新推回到竞争性的市场中去。
撒切尔夫人传(标准版)
撒切尔夫人传人物简介: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20xx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
1、玛格丽特撒切尔艰苦磨难故事撒切尔夫人出生在英国一户平民家中.父亲是一个杂货商,母亲是为别人做衣服的裁缝.而且她的家族中没有能与皇亲国戚沾上边的高贵的血统。
在英国,没有高贵的血统而想要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没有社会背景.加之她那一贯强硬的作风。
使得撒切尔夫人从政的道路充满了坎坷。
撒切尔夫人从最基层开始做起,她加入保守党,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后盾,然后从一名普通的保守党党员升迁为党主席。
在此期间,为了赚取活动经费,她当过小工;在区议员的选举中,她曾几度失败,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
但撒切尔夫人并没有退缩,终以她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作风走到了事业的顶峰。
由于她的一些新政策过于激进,不能为民众接受,遭到民众的唾弃、辱骂,道到工党的强烈批评,还受到了保守党内部温和派的指贵。
但她不为所动,排除一切干扰将新政策贯彻、执行到底。
终于,新政这一味良药使英国这个病人病情开始好转。
这么多的压力对一个男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更何况是个女子,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忍耐力啊!撒切尔夫人做到了,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人面前,以强大的姿态站立于国际社会。
2、玛格丽特撒切尔情感世界都说成功的男人身后一定有个了不起的女人。
同样,成功的女人身后也一定有个了不起的男人。
在撒切尔夫人的身后就有一个了不起的男人丹尼斯撒切尔。
1951年,在经历两次竞选区议员失败后,玛格丽特与深爱着她的商人丹尼斯撒切尔结婚了。
丹尼斯主动表示支持撒切尔夫人从政,并愿意用自己的收入为她步人政坛铺平道路。
有了这样一位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在身后撑着,撒切尔夫人信心十足,全身心地投人到政治活动中去,终于实现了她的心愿:成为英伦三岛第一位女首相。
关于撒切尔夫人的事迹_作文素材
关于撒切尔夫人的事迹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撒切尔夫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撒切尔的人物生平 1.早期生活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1943年进牛津大学她学习化学专业,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
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
她大学毕业后虽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
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
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利特·玛嘉烈·希尔达·罗1 / 11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而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 Thatcher),两人后来坠入爱河,于1951年结婚。
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成功于1953年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
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
她在1951年结婚后攻读法律,是因为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是很重要的。
撒切尔夫人
这是1990年11月28日,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辞职前在伦敦唐宁街 10号前最后一次向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讲话的资料照片。
这是1998年8月2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 胡(右)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耶路 撒冷会面的资料照片
这是2005年10 月13日,英国前 首相撒切尔夫人 (右)出席英国 女王伊丽莎白二 世80周岁庆祝活 动时与女王握手 致意的资料照片
这是1986年9月17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在德国法灵波斯特尔访问的资料照片
这是1987年7月18日,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发 表声明的资料照片。
这是1988年11月16 日,英国首相撒切尔 夫人与美国总统里根 在美国白宫跳舞的资 料照片
这是1989年10月1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 人在英国布莱克浦出席保守党大会的资料 照片
这是1975年2月10日, 赢得英国保守党选 举的撒切尔夫人在 伦敦发表讲话的资 料照片
这是1979年8月1日,在赞比亚卢萨卡,英国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右)与英国首相撒切 尔夫人交谈的资料照片。
这是1979年5 月4日,撒切尔 夫人(左三) 抵达伦敦唐宁 街10号就任英 国首相的资料 照片。
这是2010年5月25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 夫人出席英国议会开幕仪式的资料照片。
这是2010年6月8日,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 人与英国首相卡梅伦 在伦敦唐宁街10号门 前合影的资料照片
2013年4月8日,在英国伦敦,一瓶牛奶被放置在英 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住所前,以示悼念。 放置鲜花纪念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任教育和科学大臣时,因财政危机而不 得不撤销对8至11岁儿童的免费牛奶,这一决定曾引 起轩然大波。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多才多艺,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她出身平民,没有显赫的门第庇荫,靠自己不断的努力追求和顽强奋斗到达英国权力的巅峰;她意志刚强,作风果断,不屈不挠,态度强硬,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在她领导下的英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最有名的女性之一,在政治界她让许多人为之折服,人们称她为“铁娘子”。
但是,她的评价在英国社会中十分之两极化,其对于英国的贡献也存在了高度的争议,也有人认为她是个十分自负的独裁者。
玛格丽特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1943年10月,玛格丽特开始了她在牛津的化学课程。
作为一名女性,虽然她被牛津联盟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政客摇篮拒之门外,但却因此加入了保守派大学生联合会,也正是在这里,她找到了生命中的激情,成立了托利党。
1945年,玛格丽特当选了牛津大学保守派大学生联合会的主席,这是在政治生涯中重要的垫脚石。
毕业后,玛格丽特两次当选保守党候选人,并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生子。
在1967年,玛格丽特担任了政府大臣。
自此,她的政治生涯将更加丰富。
希思在1970年就任首相后,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局局长。
1970年撒切尔夫人为内阁教育部大臣时,坚决执行自己废除工党政府的综合教育计划。
为减少政府经济开支而实行取消对小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提高伙食费政策,因为这件事,她成为英国当时最不受欢迎的女人。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击败了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
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面对当时英国国内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她用铁腕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因为“马岛战争”的胜利,使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6月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
第二任任期内,面对矿工罢工,她依旧采取铁腕政策,成功地应对了罢工事件。
但是在爱尔兰独立问题上她却失败了,撒切尔夫人也成为爱尔兰共和军袭击的目标。
1984年在萨塞克斯郡布赖顿发生的爆炸案几乎炸死她,但是她仍然主张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内。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介绍
撒切尔的经济政策对当时医治“英国病” 、发展英国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1983年 到1988年间,英国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 平均5%以下,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 低水平。1988年英国财政出现了140亿英镑 的盈余。经济增长率也显著提高,1983— 1988年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在西方国家中始 终名列前茅,特别是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 产率增长速度等都优于欧盟大陆国家和美 日等主要工业化国家,显现出了少有的活 力。
▪ 奥巴马在声明中说,作为一国首相,撒切
尔帮助英国重拾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 美国的大西洋同盟,她知道只要有力量和 决心,我们可以赢得冷战。”
▪ 奥巴马还说:“米歇尔和我向撒切尔的家
人和所有英国人转达这一信息,那些她毕 生奋斗的事业——自由人民团结起来书写 自己的命运——也是我们至今所奋斗的目 标。
至今,人们对撒切尔夫人褒贬不一,她在 2002年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排第 16名,是在世的人物中排名最高的一位; 可是,她在2003年《最坏的100名英国人》 中却又排行第3。但是撒切尔夫人时代保证 了英国的经济增长。在其治下,英国的通 货膨胀由1975的27%降至1986年的2.5%。 从她第2任期开始,英国经济开始持续稳定 增长。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 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她毋庸置 疑是英国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生们上5年的拉丁文课程, 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
完了。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
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ຫໍສະໝຸດ 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 的佼佼者之一。
40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 明星,她就是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 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 特·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铁娘子的政治传奇
撒切尔夫人:铁娘子的政治传奇撒切尔夫人,人们常常称她为“铁娘子”。
这个绰号并非浪得虚名,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政治生涯中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韧性,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家之一。
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传奇始于她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的那一刻。
当时,英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撒切尔夫人上任时的任务艰巨,但她坚定地认为,只有通过坚定的领导和强硬的措施,英国才能走出困境。
因此,她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促使英国经济逐渐复苏。
她的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或“撒切尔经济学”,对于塑造英国经济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实行了私有化政策,将国有企业逐步出售给私人股东。
这一举措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增加了市场竞争力,改善了效率。
然而,私有化政策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种做法削弱了国家的掌控能力,造成了财富分配不均。
然而,撒切尔夫人坚信,只有通过私有化,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繁荣。
除了经济改革,撒切尔夫人还在外交政策上展现出强硬的一面。
她坚定地支持冷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对抗苏联的扩张。
她致力于加强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声誉。
然而,这种强硬的外交立场也引来了批评。
有人认为,撒切尔夫人过分倚重军事手段和威慑力量,对于世界和平没有贡献。
尽管撒切尔夫人在政治上饱受争议,但她依然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领导人。
她的坚定和果断让人印象深刻。
她在政治舞台上表现出的毅力和坚持为她赢得了许多支持者和崇拜者。
她的政策改革和领导风格对于塑造英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她在执政期间遭遇了许多挑战和反对。
撒切尔夫人被质疑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不够,她的政策导致了许多人失业和经济剥夺。
在她的领导下,英国发生了许多社会运动和抗议活动。
然而,撒切尔夫人坚持自己的政策,坚信通过经济改革和个人责任能够建立一个更强大和繁荣的国家。
撒切尔夫人简介
撒切尔夫人简介1. 早年生活与教育背景1.1 出生与成长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原名玛格丽特·赫勒·罗伯茨(Margaret Hilda Roberts),生于1925年10月13日,是英国历史上的标志性政治家之一。
她出生并成长在英格兰的格兰瑟姆,曾是一个小村庄中的一员。
1.2 教育背景撒切尔夫人在教育方面表现出色,她先后就读于格兰瑟姆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女子高中。
随后,她于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圣休伯特学院学习化学。
在大学期间,她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领导素质。
2. 政治生涯的起步与崛起2.1 进入政界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始于1950年代,当时她作为保守党成员参选议员。
虽然初次参选未能成功,但她坚定的决心与卓越的演讲技巧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在1959年的选举中,她成功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打下了她的政治基础。
2.2 政治观点和改革撒切尔夫人是一位坚定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者,她主张小政府、自由企业和个人责任。
她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实施了许多重要改革政策,包括私有化国有企业、减少政府管制和限制工会权力。
这些改革对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第一位女性首相1980年,撒切尔夫人成功当选为英国第一位女性首相。
她的领导风格被形容为强势和果断,她的政策决定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撒切尔夫人在任内坚定地推动了保守主义议程,试图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提倡个人自由来改变英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3. 撒切尔夫人的政治遗产3.1 经济改革和市场化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改革政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她的私有化政策促进了竞争和市场化,加速了许多国有企业的转变和国家经济的改革。
撒切尔夫人坚持的自由市场原则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了积极效果。
3.2 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撒切尔夫人引入的改革政策不仅在经济领域有所影响,也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和文化风貌。
她坚定地推进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的理念,对传统的社会规范提出了挑战。
撒切尔夫人谈判案例
撒切尔夫人与EEC的这场谈判中,双方的目标值相差很远撒切尔夫人想得到接近9亿英镑的解决方案,EEC各国则想用3亿英镑左右解决问题。如果要解决这笔交易,一方或双方就必须改变他们的预期想法。首先突破的是德国,他们提出3.5亿英镑的让步、英国拒绝了;后来原联邦德国开始论论8亿英镑的让步,但只限1年,英国也拒绝了。撒切尔夫人强调的是每年都应减少。当年2月底,柏林会议过去两个多月了,英国同意这不是一场短时间的交易。因此,在4月的预算同意把应摊的款项全部付给EEC。这以后,时间的优势也就为英国占有了。不久,EEC国家必须就给共同体农场主增加补偿支付额的问题上达成协议,并且每个成员都必须同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否则就无法做出决定。这是EEC的议事原则。法国和德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都希望增加支付额,因为当年这两国家都要举行总统大选,他们不想使自己的农场主集团党觉得不舒服。撒切尔夫人没有明显地威胁不同意这项农场主问题,她没有把这两个问题拉到一起。但大家都清楚,只有就她的EEC预算支付问题达成协议,英国才有可能在农场主问题上进行合作。这一年5月的EEC外长会议没有达成协议,后来德国也撤回了他们减少8亿英镑只限1年的建议。
撒切尔夫人简介
撒切尔夫人简介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
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
1970年,进入爱德华·希思内阁担任教育及科学大臣。
1975年的出任保守党党魁,1979年率领保守党重夺政权,展开保守党长达18年执政。
其领导保守党在1979年、1983年和1987年三次大选中接连胜出,仅次于哈罗德·威尔逊。
1990年未能击败党内对手迈克尔·赫尔塞廷,宣布辞职,其后她所属意的候选人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参选并最终获胜,11月28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1年半的执政。
1990年下台后,继任的保守党约翰·梅杰政府以及工党托尼·布莱尔政府,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该政策方向持续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
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于1984年在北京代表联合王国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关于撒切尔夫人的事迹
关于撒切尔夫人的事迹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撒切尔夫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撒切尔的人物生平1.早期生活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1943年进牛津大学她学习化学专业,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
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
她大学毕业后虽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
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
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利特·玛嘉烈·希尔达·罗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而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 Thatcher),两人后来坠入爱河,于1951年结婚。
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成功于1953年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
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简历 2009年12月28日16:37 环球时报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通称撒切尔夫人,生于1925年10月13日。
她于1979年至1990担任英国首相;同时于1975年至1990年出任保守党领袖。
她是英国历史上同时担任过这两个职位的唯一一位女性。
英国的林肯郡格兰瑟姆市是玛格丽特的出生地。
她就读于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化学系,后来进修后进入高等法院出庭的大律师。
在1959年的大选中,她赢得议席,成为芬奇利市的保守党下院议员。
1970年,当爱德华·希思组建政府时,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和科学大臣。
四年后,她支持基思·约瑟夫(Keith Joseph)竞选保守党领袖,但后者最终被迫放弃。
1975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参加角逐,终于成为保守党领袖。
在1979年的大选中,她一举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1979年,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宣言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当我看到一个曾经伟大的民族落到了时代的后面,一种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
”当她走进唐宁街10号的时候,适逢英国经济每况愈下,高通胀、高失业率伴随着滞涨,撒切尔夫人下定决心要扭转这一切。
在政治哲学和经济政策上,尤其在金融方面,她强调放松管制,她主张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并出售国有企业。
由于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撒切尔夫人的受欢迎程度开始下降,不过此后的经济复苏和1982年的马岛战争让她的支持率出现回升。
1983年,她获得连任。
她对工会奉行强硬路线,躲过了针对她的布赖顿旅馆爆炸案,与前苏联针锋相对(她因自己的犀利言辞而获得“铁娘子”绰号)。
1987年,她史无前例地赢得第三次连任,但随后的几年她过得相当艰辛。
她推出了人头税计划,因而变得普遍地不得人心,她对欧洲共同体的看法也没有得到内阁中其他成员的认同。
1990年11月,当迈克尔·赫塞尔廷(Michael Heseltine)向她的保守党领袖地位发出挑战之后,她辞去了首相职位。
撒切尔夫人简介
英国已故首相撒切尔夫人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通称撒切尔夫人) 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一个杂货店商人的家庭。
在父亲的影响下,玛格丽特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吃苦、独立而坚强的性格。
她于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
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1951年玛格丽特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1953年成为律师,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70-1974年任教育和科学大臣。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当选为保守党领袖,成为英国这个男子主义最严重的政党里的第一位女领袖。
1979年5月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她两次连任首相,成为英国19世纪初以来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财政上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压缩公共开支,降低税收;在经济上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政策;在社会领域削减、控制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等。
此时正值英国陷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撒切尔夫人提出的倡议连连受挫,政府措施实施不力。
1981年底她的支持率下降到有记录以来最低的23%。
撒切尔夫人以毫不妥协的态度,为英国的沉疴开出处方,这些政策后来构成了所谓的“撒切尔主义”。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在英国广受诟病,但其成效也有目共睹。
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辞去首相职务。
1992年6月她被封为终身贵族。
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以作风硬朗著称,毁誉参半,被反对者称为“铁娘子”,而她也乐于接受这一称谓,从此“铁娘子”成为她的代号。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因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主权问题打了一场持续74天的战争,撒切尔夫人充分展示了其“铁娘子”作风。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撒切尔事迹
撒切尔事迹篇一:撒切儿夫人永远做前排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城镇里。
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于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时,你也要永远做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困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
但对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的无论是学习、生活或工作中。
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
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有一个例子是,玛格丽特在上大学时,入学考试科目中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个学期内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许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人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可以激励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
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在“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做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在“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英国女首相铁娘子简介
英国女首相铁娘子简介
英国历史上最伟大女首相“铁娘子”玛丽·撒切尔夫人是英国现代政治史上重要人物。
她曾成功克服各种复杂的政治课题,向英国勇敢地展示她的决心和毅力,确保英国人民拥有安定和繁荣。
玛丽·撒切尔夫人出生于梅兹克斯特,1925年她就读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加入了英国爱丁堡协会,1977年加入保守党。
1979年,玛丽·撒切尔夫人凭借强大的能力和思想意志,改变了保守党的动荡,担任保守党党魁,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朝野都崇敬她的非凡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对她的瞩目程度以至于被友人称为“铁娘子”。
作为英国首相,玛丽·撒切尔夫人领导了英国政治一切发展,她力推各种政策,像英国政府实施了“英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降低税收,努力把英国带入安全地位,维护英国的独立权利。
虽然有人对她的政策持有异议,但玛丽·撒切尔夫人所立的功业仍然值得称赞,她凭借极强的意志力,强烈的自信,深刻的政治决策能力,为英国建立出更加繁荣昌盛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格局。
她被称为英国人民“救星”,是英国史上巨大的伟人。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诞生于英格兰格兰瑟姆镇一个经营杂货的小商人家庭,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在英国这个重门第,讲传统的国家里,走向了成功。
1979年当选为英国首相,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且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女首相。
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1979年5月3日,英国首相在工党和保守党之间进行了决选,最终撒切尔夫人取得胜利,入住唐宁街,开始了她长达11年半的撒切尔时代。
撒切尔夫人面对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撒切尔革命”。
她在美国的盟友里根总统也几乎与她同时发动类似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革命。
虽然在改革初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险些被掀下台,但是最终,她还是顶住了。
经过十年的革命,企业活力和个人创造力的释放使得英国这个“欧洲病夫”很快焕发活力,遏止了经济衰退,经济迅速转入繁荣周期。
英国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开始走向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削弱,其国力落在了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后,到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
面对英国当时国内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增多等诸多问题,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以冷酷和毫不妥协的态度,对这个“欧洲病夫”开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药方,主要包括:第一,在货币政策上,撒切尔夫人奉行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教授为首的货币主义政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大幅度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
撒切尔夫人坚决反对过去那种在国家干预之下靠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提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而采取了控制货币发行量、遏止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办法,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
在1981至1986年期间,由通货膨胀从(1980年5月的)21.9%这一高峰下降到(1986年夏季的)2.4%。
第二,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
撒切尔夫人把国有企业的股份大量出售给个人,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原属国家投资经营的禁区;同时把原属地方政府的公房大量出售给私人,使拥有私房的家庭数目显著增加。
晚年撒切尔夫人:孤寂才是她最大的心病
晚年撒切尔夫人:孤寂才是她最大的心病2007年2月21日,一尊高2.24米的铜像在英国下议院大堂举行了揭幕仪式,这座由安东尼·杜福特所雕的撒切尔夫人铜像之意义在于,此为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
在铜像揭幕仪式上,撒切尔夫人自2002年中风以后,首次在公众场合发言。
她甚至开玩笑道:“原希望雕像以铁制成,但铜也一样好,不会生锈。
还有,我希望今次它的头会被保留(意指2002年,另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夫人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头部一事)。
”同时被摆放在大堂的铜像还包括劳和·乔治、丘吉尔和艾德礼。
这更有说不清道不尽的意味。
前两者分别带领英国取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而艾德礼作为战后第一位工党首相,开创了解体大英帝国殖民体系和建立福利国家的事业,某种程度上撒切尔夫人所做的就是对艾德礼的修正——让英国重回效率、自信和大国雄心。
“艾德礼和撒切尔夫人同样伟大。
”这应该算是英国主流给予他们的最公允的评价。
1992年,那位为人爱亦为人恨的“玛姬”,离开了下议院,两年前,她在保守党内失败,失去了首相的位置。
同年,作为对这位领导英国11年的铁娘子的再一次褒奖,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成为林肯郡克斯蒂文的女男爵(Life barony of Thatcher, of Kesteven in the County of Lincolnshire)。
尽管依旧保持了上议院议员的职位(在英国这更多是荣誉性的),但撒切尔夫人还是逐渐从公众生活中淡去。
不过在前南内战、海湾战争等事件中,并不缺少她强硬的保守主义呼声。
而同样,马斯特里赫条约、欧元这些在撒切尔夫人当权时被痛恨的元素,依然少不得遭到她的揶揄和攻击。
虽然不少事情带有悲剧性地验证着铁娘子的观点:由于国际介入不力,塞族军队犯下了斯布雷尼察大屠杀;老布什在1992年没有解决萨达姆,最终小布什在2003年打了第二次海湾战争;欧盟和欧元从2008年开始进入史上最严重的危机,欧盟解体论第一次成为严肃讨论的主题。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英国政治家,于1979年至1990年任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是自索尔兹伯里勋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此外,她是英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女性首相和经选举而产生的主要政党女党魁,也是曾担任重大国务官位的第一位女性。
作为英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撒切尔被誉为铁娘子。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逝世,享年87岁。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语录人物逝世:世界哀悼人物经历:早期生活;担任职位;下野之后社会评价 :她分裂了英国;军事鹰派;让人爱恨交加的人;真实的影响力;社会影响;政治手腕家庭生活荣誉记录:头衔;国内荣誉;外国荣誉中国外交:香港问题的谈判;谈判受挫大会堂前摔跤人物轶事:弗格斯的女上司;永远争坐第一排书籍电影:人物简介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撒切尔女男爵,LG,OM,PC,FRS(英语: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英国政治家,于1979年至1990年任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是自索尔兹伯里勋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若只以连续而单一的任期计算,则是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此外,她是英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女性首相和经选举而产生的主要政党女党魁,也是曾担任重大国务官位的第一位女性。
她是英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同时受到不少人的爱戴和憎恶。
人物语录撒切尔夫人:哪里有混乱,我们就带去和谐;哪里有错误,我们就带去真实;哪里有怀疑,我们就带去信任;哪里有沮丧,我们就带来希望。
人物逝世[1]2013年4月8日据法新社报道,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享年87岁。
撒切尔夫人前顾问、家庭发言人蒂姆·贝尔说:“满怀悲痛之情,马克和卡萝尔·撒切尔宣布,他们的母亲、撒切尔女男爵今早平静死于一次中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切尔夫人的事迹
撒切尔夫人的成长故事
(名人成长档案)曾琳文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主。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啊。
这是爸爸赠给你的人生箴言,是爸爸给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礼物!”从此,罗伯茨着意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下定决心要塑造她“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
有了父亲这样一个“人生导师”,玛格丽特坚实地成长着。
玛格丽特入学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礼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和多彩。
他们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
星期天,他们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那麽诱人。
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
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
”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
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麽办,不要随波逐流。
”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
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
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
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
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麽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
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她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注: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英国前首相。
她任职期间工作勤恳,政绩卓著,被称为“铁娘子”。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25年10月13日
出生地:英格兰肯特郡的格兰瑟姆
学历: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学位
职务:原英国首相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女),又译戴卓尔夫人,英国首相(1979—1991)、保守党领袖。
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肯特郡的格兰瑟姆。
先后获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学位。
1959年当选保守党下议院议员。
1961年—1964年任保守党政府年金与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
1965—1969年先后任保守党要职。
1970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任教育和科学大臣。
1975年当选保守党领袖。
1979年出任英国首相。
1983年6月、1987年6月两次连任。
她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本世纪内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府首脑。
1990年11月,因政策分歧失去内阁支持,22日宣布退出保守党领袖竞选,并辞去首相职务。
次年4月正式去职。
曾4次访问中国,1984年在北京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