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灭谛:
l 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 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 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 ?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 --涅盘。
• 道谛:
l 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 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 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 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 阿含
l 传承的说教 l 巴利文《 阿含 》 有五部:
• 《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l 汉译佛典里,有四部:
• 《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 奉行。——《杂阿含经》。
五蕴
• 五盛阴(五取蕴):
l 人是由五种物质或者精神现象的积聚和合而成 的。
• 五盛阴苦
l 一切苦的总表现与总根源。
• 五蕴(阴):
l 色、受、想、行、识。
五蕴
l 色——是我们所感知的有质碍、有形体、能变化的 现象界(实际就是客观外物,不过佛教不承认有 常住不变的物质实体存在)
l 受——相当于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印象、感受或情 感
• 法ß五蕴=色受想行识à无常无我à苦谛 • 反对婆罗门教
l 婆罗教:梵、我(绝对的精神实体) l 佛教:无我
• 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 佛教的理论建立在无常无我苦谛的基础之
上
集谛
1 人生“苦”
• 苦谛:人生苦
l 哭生叹息死 l 苦海、火宅
• 苦的原因
l 人生结构:
• 五蕴:色、受、想、行、识
2 涅槃
• 不生不灭的绝对境界
l 超脱轮回,没有生死问题。
l 不是“生”,因为“生”是在轮回之中的。不 是‘死”,因为已经证得了永恒,并不是消灭 。
l 超越了过去与未来,因为变易的人生过程已经 终止了。
l 不依附,更不会是任何物质实体,因为进人涅 槃就不再有任何执着。它也不依附于灵魂之类 的精神实体,因为如果承认有灵魂,那它也在 轮回之中。
•
《杂阿含经》
l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 见是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 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 所。如实现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 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 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 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 有。”佛说此经已,余五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灵魂之类;不存在一个不死的灵魂在受报。 l 人生的作为只是形成一种功能或精神力量,它
们在新的因缘条件下产生出后果。
5 十二有支(十二缘生)
l 把人生存在的现象即所谓“有”分成若干部分 ,并认定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存在固定的因 缘关系。最后完整地形成为十二部分,称为“ 十二有支”或“十二缘生”。
l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 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寂灭:从因缘轮回中超脱出来,解脱,涅槃。
2 涅槃
• 涅槃
l 意译为寂灭、灭度等。 l 古印度诸宗教通用的观念,在婆罗门教、耆那教
中也使用。 l 本义一般认为是“把火吹熄”的意思。 l 在佛教里,它被当成是获得解脱的目标。就是说
,无明烦恼之火熄灭了,从因缘轮回中解脱出来 了,从而达到了最高的寂静,最大的安乐。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 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 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 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 四谛分为两部分
l 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 l 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l 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后者侧重于创造出世间 l 四谛的这种组织结构,可能借鉴印度医生治病
的“四侠”,早期佛教把人生本身就看作是一 种病态。
• 三转
l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以示、劝、证三层次 (三转)阐明苦、集、灭、道四谛
l 发生论:
• 集谛(缘起法)
2 轮回
• 婆罗门教的观念 • 轮回
l 人的存在如车轮一样生死流转,而前世的行为 将决定后世的生活。
l 六道轮回: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 脱”,就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 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l 灵魂:无记
• 佛教和 婆罗门教共同目标
5 十二有支
• 取:
l 由贪爱而产生的执着,执着于有“我”。取缘有;
• 有:
l 由于执着于有我而产生的作为“我”的存在。“有” ,并非实存,也不是“造作”而生的,只是生成、变 灭、无常、无我的现象。有缘生;
• 生:
l 有了“有”,就有了人的生成。生缘老、死;
• 老、死:
l 有了生,就有了老、死。
5 十二有支
5 十二有支
• 无明:
l 指有始以来的愚痴,是一种盲目的、混沌的精 神力量。不是某个人的常识上的错误认识。
l 无明缘行;
• 行:
l 由无明业力引起的意识作用,即“五蕴”中的 行蕴。行缘识;
• 识:
l 由行的作用而产生的心理意识的活动,即“五 蕴”中的识蕴。识缘名色;
5 十二有支
• 名色:
l 本是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总称,进入具体人 生现象.即胎儿在母体中发展到具有“名色” 存在的一个阶段。
Chinese Buddha Culture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
蔡荣太 福建师范大学
• 总说 • 苦谛 • 集谛 • 灭谛 • 道谛
内容
总说
• 四谛
l 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l 佛陀悟道的核心 l 初转法轮的根本内容
•谛
l “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l 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 “四谛”亦称“四圣谛”
l 名即“名身”,指概念; l 色即“五蕴”中的色蕴,指客观存在;地、水
、风、火称‘四大色”,是构成一切色的根本 l 作为概念的“名”和它所代表的客观存在“色
”被统一起来。从唯心主义角度说明意识与存 在的同一性。 l 名色缘六人处;
5 十二有支
• 六入处:
l 又称“六入”,分为内六入与外六入。 l 内六入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当知.当解。于集圣 谛当知.当断。于苦灭圣谛当知.当证。于苦 灭道迹圣谛当知.当修。佛说此经已。诸比丘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l 从轮回中解脱
3业
• 婆罗门教的观念 •业
l “作为”之义 l 有所作为就不会消失,总要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4 缘起法
• 基本内容
l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l 因果关系:一切作为都有它的作用,这就是业
,业就要产生后果; l 条件关系:事物存在是有条件的,人我的存在
依靠五蕴和合,五蕴解散则人我空。 l “人我空”,没有一个常存不变的精神主体如
• 人生苦的产生原因就是十二有支的因缘关 系,这就是集谛。
• 摆脱因缘关系需要“断集”。
6 五蕴、苦、集
灭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苦:人生苦
灭:修正目标
集:人生苦的原因
道:修正方法
1 灭谛
• 十二有支缘生法:消除苦的方法——灭谛 • 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l ——《杂阿含经》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余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 者,于色不应病、苦生,亦不得于色欲如是不令 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 色欲令如是不令知是。受、想、行、识亦复知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 丘白佛:“无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 是苦耶?”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身识、意识; l 外六入即“六根”,指眼、耳、鼻、舌、身、
意这些认识器官。 l 有了名色才有了人的认识器官及其认识功能。 l 六入处缘触;
5 十二有支
• 触:
l 由六入处与外境相接而产生触觉。触缘受。
• 受:
l 由触觉产生的知觉和表象,即“五蕴”中的受 蕴。受缘爱;
• 爱:
l 由“受”而来的贪爱,又译为“渴爱” , 是如 干渴的喉咙需要水一样对外界的执着,并不是 指一般的爱的感情。爱缘取;
3 涅槃方法
• 自力
l 原始佛教强调“自力”,即要依靠自身精进努 力取得觉悟。
l 佛陀是导师,是楷模,不是救世主。 l 人们只能自己救自己。
3 涅槃方法
• 出家修行
l 在未达到涅槃境界前,最好的准备就是出家修行 l 弃欲是摆脱人间烦恼、取得觉悟的好方法。 l 古印度本来有不少修道者,他们在森林或寂静处
2 涅槃
• 有余涅槃
l 生死之因已断即已经得到了觉悟,但仍有前世 业报留下的生死之果,即仍存活在世间
• 无余涅槃
l 而到生死之果已尽.即觉悟的人死去
3 涅槃方法
• 核心:觉悟
l 从“断集”、“证灭”的角度看,重要的是意 识上的觉悟,就是能够觉悟到“四谛”、“十 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从而断除无明的根源。
l 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
• 苦谛:
l 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 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 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 集谛:
l 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 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 的流转。集谛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苦谛
《中阿含经》
l 诸贤。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 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 盛阴苦。
l 诸贤。云何五盛阴苦。谓色盛阴。觉.想.行 .识盛阴。
《增一阿含经·四谛品》
l 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 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 名为苦谛。
l 示转
• 首揭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等四谛。这是对四谛之意义的开示。
l 劝转
• 次劝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这是对四谛之实践的劝诫。
l 证转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己身作证,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 道‘已修’。这是对四谛之实践成果的展示。
依据经典——《阿含》
l 把这十二有支配合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 果,成为轮回的形式。
5 十二有支——《杂阿含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云何
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 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 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 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 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 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 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 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 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 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 恼苦,是名缘生法。
•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 乐。
l ——《大般涅盘经》
1 灭谛
• 诸行就是一切有为法,所有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 法,都是诸行无常,生灭灭已就是不生不灭,不 生不灭的话就是寂灭,就是寂静了,这种境界, 就是涅盘,就是快乐。前面两句是有为法,后面 两句是无为法。
• 有为法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 无为法就是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
l 想——相当于知觉、表象和概念 l 行——是指前二者之外的心理作用,特别是意志作
用 l 识——是综合个别意识活动,如区别和认识事物等
。
无常无我
• 无常、无我:
l 五盛阴苦的根本原因
• 无常:
l 不是常住变的,“变易法”
• 无我:
l 无我相、无我所,无我作为本体 l 没有常存不变的“我”
《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