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合集下载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电池生产中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具有较高的环境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示例:1.能源消耗: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数量。

这包括原材料提取、制造、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阶段所需的能源消耗。

目标是降低能源的使用和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2.水资源利用: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量和水资源的保护。

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例如用于材料提纯、制造和清洗等。

目标是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

3.材料使用效率: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效率。

这包括对电池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评估。

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

4.废弃物产生和处理: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和废弃物处理的方式。

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废固体等。

目标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寻找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5.环境排放和污染物控制: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和环境影响。

这包括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以及噪音和振动等环境影响。

目标是减少环境排放和污染物的释放,并符合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

6.生态系统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电池生产对周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电池生产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估。

目标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7.环境管理和责任:评估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责任。

包括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宣传和教育等方面的评估。

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感。

8.可持续创新和技术发展:评估企业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

包括对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研发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估。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一、氮肥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1、《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HJT/188—2006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本指标体系选取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作为氮肥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的高低将反映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水平以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A1A2A3A4A5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C1 C2C3C4C5C6C7C8C9C10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33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图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资源与能源 消耗指标 产品特征指标 污染物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原料消耗指标新鲜水用水量用电量安全健康热渣气水废渣废气废水碳铵产品质量尿素产品质量综合能耗润滑油消耗量催化剂消耗量新鲜水消耗量用电量尿素含水量尿素缩二脲含量碳铵含氮量尿素含氮量碳铵含水量职工病假职业病人数无伤亡事故事故赔款总额污水综合利用率含氨废气回用率废渣综合利用率余热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废水量氨氮COD 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氨氮废气量pH氰化物尿素粉尘废渣量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1、《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HJ/T314-2006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图1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2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框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 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镀层金属原料综合利用率水 重复 利 用 率镀 锌 钝 化 总铬 酸 性 镀 铜 总铜 镀 镍 总镍 镀 装 饰 铬 总铬 镀 硬铬 总铬工业新鲜水用量镀锌锌的利用率镀 铜 铜的利用率镀 镍 镍的利用率镀装饰铬 铬的利用率镀硬铬铬的利用率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4图3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框架资源与能源 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产品特征指标环境管理与 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整流器输出端线路压降 不超过10%排风系统风量可调使用可控硅整流电源和高频开关电源淘汰高能耗设备使用清洁燃料 极杠清洁、导电良好淘汰有氰电镀使用低浓度、低毒生产工艺使用替代铅、镉、汞的电镀生产工艺使用阳极篮或其它措施回收利用阳极残料采用镀液连续过滤 挂具有可靠绝缘涂覆层 有镍回收、回用装置并运行 使用喷淋清洗装置 有多级逆流漂洗槽或多级回收槽并回收镀液镀槽、回收槽、清洗槽之间有导流板 有铬雾净化回收装置并运行 地面防腐、防渗漏 镀槽、管道无滴漏 用去离子水配制、回收镀液 科学挂装工件,滚镀有减废措施,减少镀液带出原材料消耗有考核与生产有关统计资料齐全、准确对镀液有定期化验措施使用其它未列入的清洁生产措施产品合格率有考核产品不含水可溶性重金属盐(如六价铬)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有相应的废镀液存储设施和合理的处置途径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净化排风装置现场防毒、防尘、防噪声达标(有检测报告)老污染源限期治理完成情况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电 镀 行 业 清 洁 生 产 定 性 评 价 指 标表 1 综合类电镀企业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值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值评价基准值利用指标资源综合 45合利用率镀层金属原料综镀锌 锌的利用率(钝化前)40/n ①80% 镀铜 铜的利用率 40/n 80% 镀镍 镍的利用率 40/n 92% 镀装饰铬 铬的利用率 40/n 20% 镀硬铬 铬的利用率 40/n 80% 水重复利用率② 5 30%污染物产生指标 镀件带出液 40镀锌钝化 总铬 40/n 0.78 g/m2 酸性镀铜 总铜40/n 2.1g/m 2镀 镍 总镍 40/n 0.6 g/m 2 镀装饰铬 总铬 40/n 3.9 g/m 2 镀 硬 铬 总铬40/n0.5 g/m2 消耗指标资源与能源15工业新鲜水用量③15 0.3 t/m2 注:① n 为被审核镀种数。

光伏电池业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稿)

光伏电池业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稿)

4.评价指标体系 .
................................................................................................................................................III
1.范围
...................................................................................................................................................................I
!I
HJ/T 195 水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气相分子子吸收光谱法 HJ/T 199 水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气相分子子吸收光谱法 HJ/T 399 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479 环境空气气 氮氧化物(一一氧化氮和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乙二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0 环境空气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子选择电极法 HJ 481 环境空气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子选择电极法 HJ 487 水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硒素磺酸锆目目视比比色色法 HJ 488 水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7 水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HJ 547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 氯气气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行) 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行) HJ 549 环境空气气和废气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子色色谱法(暂行行) 清洁生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行)(国家发展改革革委、环境保护部、工工业和信 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 清洁生生产审核暂行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试行〕国度开展和革新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适用范围 (2)2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结构 (2)3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4)4 电池企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7)4.1 定量评价目的的考核评分计算 (7)4.2 定性评价目的的考核评分计算 (8)4.3 企业清洁消费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4.4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企业的评定 (9)5 目的解释 (10)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消费促进法»,指点和推进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消费,提高资源应用率,增加和防止污染物的发生,维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试行〕〔以下简称〝目的体系〞〕本目的体系用于评价电池企业的清洁消费水平,作为创立清洁先进消费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消费提供技术指点。

本目的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消费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清洁消费先进企业〞和代表国际普通水平的〝清洁消费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时提高和开展,本目的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目的体系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起草。

本目的体系由国度开展和革新委员会担任解释。

本目的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适用范围本目的体系适用于评价电池行业,包括锌-二氧化锰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消费企业。

其它电池企业可参照执行。

2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结构依据清洁消费的原那么要求,本评价目的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局部,凡能量化的目的尽能够采用定量评价,以增加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目的选取了具有共异性、代表性的能反映〝浪费动力、降低消耗、减轻污染、添加效益〞等有关清洁消费最终目的的目的,创立评价形式;经过对比企业各项目的的实践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目的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消费的状况和水平。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六: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1)1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4)4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7)4.1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7)4.2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8)4.3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4.4电池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9)105指标解释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电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电池行业,包括锌-二氧化锰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其它电池企业可参照执行。

2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1.能源消耗指标能源消耗是衡量生产过程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光伏电池的制造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材料提取、材料制备、组件制造等,因此需要考虑整个生产链的能源消耗情况。

该指标可以从总体能耗、单位产能能耗等角度进行评估。

2.资源利用率指标光伏电池的生产涉及到大量的材料,如硅、银、铝等。

评价其资源利用率可以从材料利用率、回收利用率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此外,对于一些稀缺材料的利用情况也需要进行评估,以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3.环境影响指标光伏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如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等。

评价其环境影响可以从废水处理效果、废气处理效果、固体废物处理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估,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人员健康与安全指标光伏电池的生产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材料制备、设备操作等,因此需要关注生产过程对人员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劳动强度、职业健康等,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5.制造过程的排放指标光伏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排放物,如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

评价制造过程的排放情况可以帮助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可以从CO2排放、废气排放、废水排放等角度进行评估。

6.生命周期评价指标光伏电池的生命周期评价指标可以综合考虑上述各个环节的指标,并且包括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能量产出、废物处理等。

综合评价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光伏电池的整体影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光伏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应该包括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率、环境影响、人员健康与安全、制造过程排放和生命周期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该指标系可以帮助光伏电池行业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为政府和企业制定清洁生产政策和技术改进方向提供指导。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目录1.前言 (1)2.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2.1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2.2 行业规划情况 (2)2.3 生产工艺和装备情况 (3)2.4 生产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情况 (3)2.5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5)2.6 产品及特征情况 (6)3.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及依据 (6)3.1标准的编制目的 (6)3.2标准的作用 (6)3.3任务来源 (7)3.4 主要依据 (8)4.指标体系起草过程 (8)4.1 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 (8)4.2 标准的起草阶段 (10)4.3 数据收集和指标基准值确定阶段 (11)5.指标体系的建立 (12)5.1指标体系适用范围的确定 (12)5.2指标选取原则 (12)5.3 指标体系参考文件 (13)5.4 指标选取与基准值确定 (13)5.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4)5.6 评价方法 (24)6. 标准的实施建议 (25)1.前言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经济可开采的化石能源储量和潜在水能资源非常有限,且越来越少。

在当前能源紧缺的新形势下,太阳能受到空前重视,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被公认为绿色“永不衰竭”的能源。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光伏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硅棒、硅锭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

光伏太阳电池在使用阶段是清洁无污染的,但是如果考虑从硅石开采到系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话,其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是不容忽视的。

某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显示,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而其使用寿命为25年,意味着1.3年后约24年时间的光伏发电是零排放的。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然而,电池的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

为了促进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方式。

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减少或消除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电池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 资源利用效率电池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如镍、锌、锂、钴等金属,以及电力、燃气等能源。

因此,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一个指标就是资源利用效率。

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池生产过程中每种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与电池产量的比值来衡量。

2. 污染物排放量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二个指标就是污染物排放量。

该指标可以通过监测电池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质量,计算每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来衡量。

3. 能源消耗量电池生产需要大量的电力、燃气等能源,因此,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三个指标就是能源消耗量。

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池生产过程中每种能源的使用量,与电池产量的比值来衡量。

4. 环境保护投入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需要投入大量的环境保护设施和设备。

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四个指标就是环境保护投入。

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池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投入的费用和设施数量来衡量。

5. 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电池是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设备,其质量和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因此,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五个指标就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推荐-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精品

推荐-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精品

附件1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XX年第28号(20XX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87号(20XX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24号(20XX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41号(20XX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63号(20XX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2、评分内容分为清洁生产机制建设、清洁生产措施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企业社会形象四大类,根据每类内容对企业清洁“清生产工作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分值,总分为100分。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一)国家进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讲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的行业。

工业行业已发布30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行业已发布30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行业已发布30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已发布30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工业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现整理汇总,供查询参考。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8.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9.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8.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9.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1.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2.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4.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6.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7.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8.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9.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0.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光伏电池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光伏电池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0)参考文献 (2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光伏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改善环境,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特制定光伏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组织制订。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英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本文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文件用于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核查、行业准入等管理制度,适用于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组件等单一工序或多工序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不适用于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95.2 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618 硅片厚度和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GB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4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5076 太阳电池用硅单晶GB/T 29055 太阳电池用多晶硅片GB 30484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放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 3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67 固定污染源排气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 19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9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39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0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1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硒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HJ 488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7 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47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暂行)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 549 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6 指标核算与数据来源 .....................................................................................................................................10
I

本指标体系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II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
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 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文件用于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 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管理制度,适 用于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组件等单一工序或多工序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不适用于非 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 评价指标体系...................................................................................................................................................3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原材料采购
1. 原材料采购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严禁使用任何被禁止的有害物质。

2. 具有绿色环保认证的原材料优先采购,鼓励使用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

3. 采购过程中,应加强对供应商环保能力的评估,选择具有较高环保标准的供应商。

二、生产过程
1. 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2.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确保废水、废气、废渣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

4. 定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监测和处理,保证环保安全。

三、产品质量和安全
1. 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不得使用任何被禁止的有害物质。

2. 生产的电池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3. 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废弃等环节中,均应强调环保和安全的原则。

四、环境保护治理
1. 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加强环保培训,提升员工环保意识。

2. 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3. 加强与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3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3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36号――关于发布电池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
标体系的公告
【法规类别】行业标准管理
【发文字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36号【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15.12.31
【实施日期】2015.12.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5年第36号)
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正案),进一步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文件体系,指导和推动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我们整合修编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镍钴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再生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现予以公告,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发
1 / 1。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生产已经成为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推动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实施,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建立的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构建需要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具体而言,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原材料采购电池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化学品等,这些原材料的采购对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原材料采购的环保情况,如原材料来源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

2.生产过程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情况,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处理效果等。

3.产品质量电池行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应用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产品质量方面的考虑,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4.环保投入电池行业清洁生产需要大量的环保投入,包括环保设备、环保技术等。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企业对环保的投入情况,如企业是否购置了相关环保设备、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的意识,引导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具体而言,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指导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环保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保状况。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引导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实现清洁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六: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4)4 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7)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7)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8)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4.4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9)5 指标解释 (10)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电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电池行业,包括锌-二氧化锰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其它电池企业可参照执行。

2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选取,包括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规划等,用于定性评价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清洁生产实施程度。

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

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环境管理与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为反映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和考核的指标。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见图1和图2。

图1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2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3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标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指标的基准值选取行业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

按照不同类型的电池品种,选择国内电池行业重点骨干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的平均最高水平值。

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国内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的各项二级指标是行业内目前无法量化或缺乏统计数据的指标,通过对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及生产、质量与环境管理水平的认定,客观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面貌。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电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锌锰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见表1。

镉镍电池和氢镍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见表2。

锂离子电池(包括锂聚合物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见表3。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见表4。

多品种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二级指标的评分,按各品种电池单项评分的平均值计算。

其它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参照以上标准执行。

各类型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和权重值见表5。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周期一般为3~5年。

表2 镉镍、氢镍电池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表4 铅蓄电池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表5 各类电池企业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和权重值4 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以企业在考核年度(一般以一个生产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并与生产年度同步)各项二级指标实际达到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综合得出该企业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总分值。

定量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

其中,资源与能源消耗、污染物指标为逆向指标,数值越小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特征和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因此,在计算各项二级指标的评分时,应根据指标的类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

对正向指标,其单项评价指数按式(1)计算:oixii S S S =………………………………(1) 对逆向指标,其单项评价指数按式(2)计算:xioii S S S =………………………………(2) 式中:S 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S x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S o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基准值。

废水pH 指标基准值为一固定范围,在基准值范围内,单项评价指数S i 取1;否则S i 取0。

本评价指标体系各项二级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0~1.0之间,但当其实际值远小于(或远大于)评价基准值时,计算得出的S i 值就会较大,计算结果就会偏离实际,对其他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指数的作用产生较大干扰。

为了消除这种不合理的影响,应对此进行修正处理。

修正的方法是:S i 值计算结果在1.2以下时取计算值,大于或等于1.2时S i 值取1.2。

定量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按式(3)计算:∑=⋅=ni i i K S P 11 (3)式中:P 1——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n ——参与考核的定量评价的二级指标项目总数; S 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 K 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由于企业没有该项统计值所造成的缺项,该项考核分值为零。

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定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按式(4)计算:∑==ni i F P 12 (4)式中:P 2——定性评价二级指标考核总分值;F i ——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第i 项二级指标的得分值; n ——参与考核的定性评价二级指标的项目总数。

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为了综合考核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在对该企业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考核评分的基础上,将这两类指标的考核得分按权重(电池行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暂各占50%)予以综合,得出该企业的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是评价被考核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清洁生产总体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

综合评价指数之差可以反映企业之间清洁生产水平的总体差距。

综合评价指数按式(5)计算:215.05.0P P P += (5)式中:P ——企业清洁生产的综合评价指数;P 1——定量评价指标中各二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 P 2——定性评价指标中各二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

4.4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对电池行业清洁生产企业水平的评价,是以其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依据的。

对达到一定综合评价指数的企业,分别评定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

根据我国目前电池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列于表6。

表6 电池行业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按照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以及产业政策要求,凡参评企业被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认定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未“达标”(指总量未达到控制指标或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标),生产淘汰类产品或仍继续采用要求淘汰的设备、工艺进行生产的,则该企业不能被评定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或“清洁生产企业”。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低于“清洁生产企业”要求的企业,应对照差距,学习本行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管理,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5 指标解释(1)单位产品计量单位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一次电池、小型二次电池和铅蓄电池产量的统计单位通常不同,为了便于计算和计量,锌锰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单位量按现价万元产值计,铅蓄电池单位量按kWh 计。

(2)耗电量每生产1kWh 电池或完成1万元产值电池的总耗电量,计算公式为:或万元)电池年产量或总产值()企业年工业用电总量(电池或万元产值耗电量kWh kWh )kWh kWh =/((3)新鲜水消耗量每生产1kWh 电池或完成1万元产值电池所消耗的生产用新鲜水量,计算公式为:)(t t 或万元电池年产量或总产值)企业年新鲜水用量(电池或万元产值)/新鲜水消耗量(kWh kWh =(4)水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量与外补新鲜水量和重复利用水量之和的比,计算公式为:)()()(%t t t +重复利用水量补充新鲜水量重复利用水量)水重复利用率(=(5)主要原材料消耗根据电池产品特点,锌锰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按每完成1万元产值消耗的金属锌计算;镉镍和氢镍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按每完成1万元产值消耗的Ni(OH)2计算;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按每完成1万元产值消耗的LiCoO 2(或LiMn 2O 4等其他类型正极活性物质)计算;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按每生产1kWh 电池消耗的铅计算。

计算公式为:()()()或万元电池年产量或总产值主要原材料年耗用量电池或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kWh kg kWh kg =/(6)废水量每生产1kWh 电池或完成1万元产值电池排放的废水量,计算公式为:()或万元电池年产量或总产值)年排放废水量(电池或万元产值)=废水量(kWh kWh t /t(7)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取环保部门对企业废水监督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锌锰电池主要污染物按废水中的总汞、总镉、总铅考核;镉镍和氢镍电池主要污染物按废水中的总镉、总镍、pH考核;锂离子电池除清洁用水外,生产过程不使用水,废水排放少;因主要原材料使用LiCoO2,废水主要污染物按总钴量考核,基准值按饮用水标准;锂离子电池极板生产通常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有机溶剂,产生废气,废气主要污染物按NMP排放浓度考核;如使用其它有机溶剂,基准值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的标准值;铅蓄电池主要污染物按废水中的总铅、总镉、pH考核;其它电池参照以上方法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