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学 生在 教 师 的引导 和帮 助下 经历创 造性 解决 问题并 求 得 自身 发 展 的过 程 , 师 为学 生 提 教 供 一些 有 结构 的材 料 , 些 材 料本 身就 能 刺 这 激 学生 的好 奇 心 和 激 发 学生 探 索 的兴 趣 , 所
识 之 间的横 向联 系 , 而且重 点 突出. 这样 提高
了学生认 识 问题 的层 次和深 度 , 拓展 了视野 ,
致 , 以不 等 ( ) 等号 实 际 上取 不 到. 所 3的 这一
错 误解 法加 深 了学生 对平 均值不 等式 的理解
和认 识 : 等号 成立 条件 的重 要性 . 在此基 础上
课 堂 是教 师 的主 阵 地 , 于不 同教 师 的 基
1 精致 的教 学设计 是前 提
个 性 特点 , 必有 其相 应 的独特 教学 风格. 怎 但 样 有效 地 管理课 堂 , 障 有效备 课 的实施 , 保 保 证 学 生最 大 限度 的有 效 学习 , 既是一 门学 问 , 也 是一 门 艺术. 什 么样 的数学课 堂教 学才是 “ 有 效 的? 我 的数 学 课 堂 效 率 高 吗? 这 些 问 ‘ ” 题值 得 我们 去反 思和 总结 . 为此 , 结合 自身教 学 经验 , 通过 对 高 中数 学 课 堂教 学 过 程几 个
使得直接利 用平均值不 等式 求最值成 为可
能.
自己解决 问题 的热情 , 出了学 生 在 课 堂 教 突
旦+ :1
z Y
学 中的 主体地 位 , 且 对 提 高学 生 的思 维 品 而
质, 培养能 力是 十分 有益 的.
( 稿 日期 :0 10 .0 收 21—91)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有效性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有效性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首先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和目标研究,然后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教学的三种操作策略,最后结合案例给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操作策略案例在我省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就个人的新教材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之后,绝大部分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为主要途径,从如何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执行课程标准、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通过探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研究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课堂教学的运行需要有效的目标。
而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是的剧本,教学过程也不是对其单纯地演绎。
新课程强调教学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达成,与原有课程相比,新课程在关注知识结果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习者——学生的关注,目标更加人文化,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研究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就是从研究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否把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让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在研究课堂教学的目标成败与得失的过程中,结合知识理论,反思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并且在各类研讨课、示范课、随堂课上学习借鉴先进的做法,揣摩成功的教例,以充实本课题的三维目标。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摘 要 :随 着新 课 标 的 实施 , 教 师的教学观念 、 教 学 策略
都发 生 了相 应 的 变化 . 传 统 的课 堂 是 以教 师 为 主 的 , 而新 课 程
3 6 3 6 0 0 )
改 革要 求 以 学 生 为主 . 这 对 教 师 的教 学 过 程提 出 了新 的 挑 战 。 如何 在 新 课 标 要 求 下 ,有 效 地 进 行 高 中数 学教 学是 3前 - 高中 ' 数 学教 师 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 本 文 以 新课 标 为基 础 , 提 出高 中数 学 有 效教 学 的相 关策 略 , 旨在 提 高 高 中数 学教 学质 量 。 关键 词 : 新 课 标 高 中数 学有 效 教 学 教 学 策略 1 . 有 效 教 学 的 相 关 含 义 高 中数 学 的有 效 教 学 是 指 教 会 学 生 怎 样 学 习 ,让 学 生 对 数 学进 行 思 考 和研 究 .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 从 而 使 学 生 能 够用 数 学 的相 关 知 识 解 决 问题 , 提 高 数学 能力 。 在此 过 程 中. 教 师要通过数学教学过程 的有效性 , 以教 学 内 容 为 基 础 , 使用 恰 当 的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策 略 , 提高教学效率 , 提 高 学 生 的 理解 能力 、 创新能力 , 并 挖 掘 学生 的数 学 潜 能 。 随着 新 课 标 的不 断 实 施 . 人 们 越 来 越 认 识 到 传 统 教 学 模 式中“ 满堂灌” 教 学 方 法 的不 足之 处 。新 课 标 提 出要 利 用 有 效 教 学 策 略提 高 教 学 质 量 ,要 求 在 高 中数 学 课 堂 上 使 用 新 的互 动方式 。 以高效率 、 高速度 、 高质 量地 完成教学 任务 , 重 视 过 程, 重 视方法 ,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 的价值观 和思维方法 , 让 学 生 通 过有 效 课 堂教 学 策 略 成 为对 社 会 有 用 的人 才 。 2 . 新 课 标 下 高 中 数 学 有效 教 学 的相 关 策 略 2 . 1 利 用 情 境教 学 法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 兴趣 。 新课 标 要 求 高 中数 学 教 学 要 使 学 生 具 有 从 生 活 中发 现 数 学 问 题 的 能力 .并 使 学 生 能 够 利 用 现 有 的数 学 知 识 对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问题 进 行 思 考 和分 析 ,并 用 科 学 的方 法 进 行 解 决 或 解 释 因此 .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 要善于将生活 中 的 数 学 问题 进 行 抽 象 和 分 析 , 为 学 生 建 立 良好 的 学 习 出 发 点 , 并 对 此进 行 积 极 的分 析 和探 讨 ,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现象 、 数 学 问题 就 在 身 边 . 而不 是枯 燥 、 没有用处 的 , 以此 提 高 学 生 对 数 学学 习 的 兴趣 。 利 用情 境 教 学 法 ,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情境 , 可 以 提 高 学生 的思 维 能 力 和想 象 能 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 的 数 学 问题 的解 题 过 程 比较 繁 冗 , 若利用情境 , 则 可让 学 生 变 换 思 维 方式 来 思 考 , 利用巧妙方法进行解题 , 对 学 生 的求 异 思 维 进 行 启发 , 从 而 培 养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在 高 中 数 学 教学 时, 教师要善于创设相关 情境 , 善于引导学 生进行思考 , 鼓 励 学 生 多 角 度进 行 尝 试 . 提 出新 颖 的解 题 方 法 。 情 境 教学 法 中创 设 情 境 的 角度 是 多种 多样 的 .除 了 生 活 中的 数 学 现象 外 .还 可 以 引 导学 生利 用 类 比 的方 法 创 设 学 习 情境 . 从 我 国五 千 年 的 数 学 文 化 中创 设 情 境 、 从 实验 角度 创设
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每 一 堂课都要 有 一个 重点 ,而整 堂 的教学 都是 围绕 着 这个 重点 来逐 步展 开的 。为 了让 学生 明确 本堂 课 的重点 、难 点 ,教 师在 上课 开 始 时 ,可 以在 黑 板 的一 角 将 这 些 内 容 简短 地 写 来 ,以便 引起 学生 的重 视 。讲授 重点 内容 ,是 整堂课 的教学 高 潮 。教师 要通 过声 音 、手势 、板 书等 的变 化或 应用 模 型 、投 影 仪等 直观 教具 ,刺 激学 生 的大 脑 ,使 学生 能够 兴奋 起来 ,对 所 学 内容在 大脑 中刻 下强 烈 的印 象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提 高
些■法 :
关键词 :高中 数学 有效教学
1 . 有明确 的教 学 目标
学 思想 。使用 计算 机和 科学 计算 器 ,学 生 能够 解决 E l 常 生活 中 有 关 的现 实问 题 ,同时 激发 他们对 数 学产 生持 久 的兴趣 ,并 且 让 学 生有 更多 的 时间去 发展 对 数学 过程 的理解 和推理 能力 ,从 而提 高 了学生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进 而提 高 了教 学效 益 。高 中数 学 中的概 念 、定 理很 多 ,而 这些 内 容往往 又很 抽象 ,学 生学 起 来 很枯燥 ,难 以接受 。 运 用 现代化 的教 学 手段 ,就能 把这 些抽 象 的概念 形象 化 , 便 于学生 理解 这 些概念 、定 理 。如 通过投 影 ,可 以将 物体点 、 线 、面之 间 的关 系表现 得生 动 形象 , 从 而 有助 于学 生 空间想 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五严”形势下的教学。
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
“五严”的颁布都在某种程度上给教育指出了一丝方向,即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过程中一切又渐渐回去老路上,要么教学质量在下降,矛盾依然很突出,总体来说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学生负担过重”这一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所以我们教师在新形势下要树立“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和方法,并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之。
只有如此,教师的教的效益、学生的学的效益才会不断提高,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根据自已的的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一、优化课堂教学理念首先,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上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做“主演”,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导引者,合作者。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其次,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1.优化数学课堂提问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问,使之能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问的方法和艺术可以说也是因人而异,变化繁多。
(1)激趣性的提问。
数学课由于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听来则索然寡味。
若教师能有意识地适时的提出问题,创造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谈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谈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新教材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实践和创造能力,就需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我国现在有很多成功的教学模式,但在课堂教学中,每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的局限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应这节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更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下面就高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学生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一、广义知识的分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人类的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一般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以下两大类:(1)陈述性知识,指个体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有关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一般通过理解和记忆获得。
(2)程序性知识,指个体没有意识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回答有关“怎么办”的问题。
程序性的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在本质上,由概念和规则构成。
二、一般数学课型数学课通常可按教学内容而分为概念课、定理(包括公式、法则)及其应用课,习题课与复习课。
根据知识分类特点,各数学课型可以重点学习不同类型知识。
数学概念课主要侧重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定理(包括公式、法则);应用课与复习课主要侧重狭义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习题课主要侧重狭义程序性知识向策略性知识转化的学习。
这里简单探讨一下数学定理(包括公式、法则)及其应用课与复习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三、数学定理(包括公式、法则)及其应用课与复习课教学方法选择(1)数学定理(包括公式、法则)及其应用课主要是以狭义的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它是以陈述性知识获得为基础,不论用何种方式教授概念或规则,学生理解了概念和规则并能用语言陈述其内容,仅表明程序性知识完成了它的陈述性知识阶段的学习。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肖凌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510700)(本文已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2007年第12期,13-15)在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大搞“题海战术”,追求“熟能生巧”,“三年课程两年完,留下一年搞训练”,是不争的事实.“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是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题海战术”盛行,说明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要克服“题海战术”顽疾,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而教学课时却在减少.要解决新课程教学时间偏紧的问题,迫切需要提升实践中的数学教学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用)1.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1].要理解“有效教学”,就必须回答“什么是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师生互动交往的活动.从教学行为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教与学的方式.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就意味着教学过程就是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谓“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有成效,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发展,能达成教学目标,保证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有效率,二是有效益.教学效率从过程上看,主要是指时间,我们要重视时间的充分利用.教学效率从结果上看,主要指学习效果,我们要追求教学的综合效果.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结果包括“成绩的水平、学习的速度和情感的结果”[2].因此,综合效果应包括认知成绩、学习速度、情感发展等方面.教学效率包含时间和效果两个维度,若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表示的话,则有教学效率=.教学效益是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收益,体现教学的价值追求,是对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但教学效益难以量化,宜根据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采用定性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主要指标.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本人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2.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笔者认为:(删掉)“有效教学”是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上位概念,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既要具有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又要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践反思,笔者认为,(本人认为)有以下主要特征:2.1目的性——促进学生发展目的性,是指数学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依据,教学目标有效,是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促进学生发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3]学生的发展不仅仅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而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个性发展,是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提出教学目标(简称“三维目标”).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都按照“三维目标”来制定,值得商榷.章建跃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强调“准确”“具体”“有用”.[4]2.2有效性——追求“高效率、轻负担”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能确保达成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显著特征.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活动.“教学效率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多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5]这里的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时间的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要有时间意识.时间是最为珍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充分、高效地利用时间,那么将造成最大的浪费.二是综合效果,有效教学要有发展意识.“数学教育问题说到底是如何以数学育人的问题”,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强调珍惜时间,又要从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出发,追求数学教学的综合效果.有效教学是追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益问题,其实质是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与教学效率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效率是对教学价值的量化评价,教学效益是对数学教学价值的综合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讲究方式方法,追求课堂教学效益凸显人文关怀.数学有效教学要有质量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又促进学生成长的质量意识.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的思维参与,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又要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教学效益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动态生成,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中凸现.(3)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高效率、轻负担”是有效教学追求的教学境界.数学有效教学要降低“心理成本”.“心理成本”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认知活动的强度、情感投入的强度等.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的心理活动,学生成长也主要是一种心理成长.因此,数学教学中的这种“心理成本”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现行的“三年课程两年完,留下一年搞训练”的做法,大大增加了“心理成本”;从高一开始的,高密度的“月考”“模拟考”及没完没了的“解题训练”,是高中生数学课业负担加重的主要根源.这种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拼时间、拼精力”的“题海战术”,是低效教学,必须彻底摒弃!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指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与提高,是个性发展,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3思想性——学会数学思考思想性,是指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因此,思想性是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隐性知识”,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提炼、概括而形成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都是外显的,而数学思想则是内隐的,蕴涵在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之中,数学概念、原理以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共同组成了数学的知识体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讲究教学策略.章建跃认为,有序性策略、过程性策略和变式策略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常用策略[6].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3.1面向全体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正视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为此,教学中可采用“低起点、多层次、勤交流、常总结”的方法.(1)低起点.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课堂上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关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案例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建立教学时,设计如下问题可体现“低起点”要求.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如何求间的距离?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如何求的距离?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如何求的距离?(2)多层次.降低起点,降低难度,但不能降低要求.对于较难的数学问题,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对于较浅的典型问题要注意引申推广.(3)勤交流.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4)常总结.良好的总结能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方法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引导学生小结,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也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经常总结归纳,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3.2问题驱动“做数学”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数学学习要解决“问题”,课后练习是演练“问题”,数学考试是回答“问题”.因此,问题是贯穿数学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驱动力之一.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经验表明,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重复,重复经过变式得以发展[7] .这里的变式也是用问题来驱动的,变式问题为数学学习提供了认知台阶.不断变化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变异空间,有助于多角度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建立实质性联系;循序渐进地解决一系列的变式问题,有利于形成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模块.因此,问题驱动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呢?笔者认为,可从设计有效“问题”入手,用问题导引学习.本文中的“问题”,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指学生个体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有效的“问题”,至少要具备下列特征之一.第一,目的性:问题要有意义,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能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第二,直观性:问题直观而符合学科特点,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能领悟数学本质.第三,适度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跳一跳,够得到”.第四,开放性:问题入手较易,开放性强,探究空间较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第五,体验性:问题能提供数学学习的体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案例2.余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余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已有知识主要包括正弦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坐标法的初步知识等.下面是笔者设计:问题1.正弦定理给出了三角形边角的数量关系,正弦定理是怎样证明的?正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解三角形问题?问题2.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夹角,怎样求第三边?问题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记为,(Ⅰ)若,则(Ⅱ)若,则(Ⅲ)若,则问题4.一般地,在中,已知、和.怎样求?问题5.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你能用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表述你的发现吗?能给出证明吗?问题6.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如何求它的三个角?问题7.在上述结论的证明方法中,何种证法更简洁?上述问题是有效的.问题1提供了“先行组织者”,为学生发现并证明余弦定理提供了研究方法的指导.问题2体现了目的性,问题3体现了直观性,问题4、问题5及问题6体现了开放性,问题7体现了体验性.问题2和问题3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提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达到一种可能达到的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发展水平,再在此水平上提出问题4和问题5,引导学生达到另一个潜在发展水平,如此形成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的问题链,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地、自主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在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学要在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适当的困难,体验探究的过程.3.3展示过程展示过程,是指数学教学要展示思维过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论文

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摘要:兴趣不仅仅是人们探索求知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们认识或爱好某种事物所产生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导向。
在数学改革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科目,本篇论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教学实践战略,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激发;策略;探究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需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何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感召力,无私的爱,关心学生。
纯洁和崇高的爱是精神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渠道是关键,以激发学生的心田,是引导学生沿着路标。
主要在于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其次是照顾帮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这将使学生体验到亲密,温暖,快乐的感受,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二、欣赏数学深刻丰富的内在美“没有审美就没有教育”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至理名言。
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建立这些理论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的美,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的美感,然后学生在学习数学情感资源和灵感思维,美国特殊教育高中数学世界的兴趣,是一个完整的美的世界:美国的数量,也有许多来自数学的内容。
美的概念、公式、其他系统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以及简单美、模拟美、抽象之美,无限风光在美的数学表达式等;从狭隘的审美意义的角度来看,有对称、和谐和奇异美想相关数学成果。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包含因素美学思想在数学,数学的发展,可利用的古代哲学家,数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凡有好几个,那里是美国。
对数学的内在美,你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看,和美国的每一面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它要求人们以心与智慧的深层次挖掘,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审美价值和丰富,深刻的意义,并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刻影响人类的思维,我们可以一起学生去探索,发现派生美的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我们将不断深化喜欢并且爱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之我见

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之我见【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要求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介绍了其具体的内容与优势。
同时,通过对课堂效果和数学成绩的数据分析,证明了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式优势我国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传统教育模式与新世纪新环境的冲突也渐渐凸显出来。
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学科,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尤其是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数学作为人们交流和工作的一种简洁高效的手段,也在逐日显现其本身的价值和优势,被人们冠以“科学之母”的称号。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的冲击,传统“填鸭死学式”的数学教育模式也渐渐淡出教育方式的舞台。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列举和其不利因素的总结,提出了一种新式的高中数学教育思路,分别通过对两组实验班级实施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式教学方式实验的对比,来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观察。
一高中数学课堂传统教学的不利因素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师方面,比较注意自身的仪态庄重,目的仅仅是将书本或教学任务完成,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关心较少,讲授内容也仅限于书本或者教学大纲上的内容,一般对知识的延伸性较少;在学生方面,听课效率一般不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往往也有限,课堂的听课情绪并不高涨,容易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
而在教具的种类上也仅限于简单的圆规及大型三角板,种类较少,讲授方法单一,整个课堂气氛低沉,缺乏活跃。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往往会导致师生配合缺乏默契,使得教师的讲课情绪低沉,积极的教学方式进展缓慢;同时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知识有限;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的能力仅限于应付考试,却不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长此以往还会拉大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差距,不利于我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
二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鉴于传统的公众数学教学方式日益凸显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正逐步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是一种研究数与形逻辑关系的学科。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
在所有的课程中,数学可以被教得最好,让学生兴趣盎然,也可以被教得最坏,让学生望而生畏。
数学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的“学”存在哪些误区阻碍学生发展数学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的学科。
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变化,遭遇了很多的困惑,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误区。
1.基础知识不被重视,主要表现在忽视课本的重要性,将课本仍到一边,而以教辅材料为主,经常会忽略基本知识,方法及技能的来龙去脉,仅仅停滞于知道怎么做,以至于将知识“学死”,不能灵活应用。
结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正规的考试及作业中错误百出。
2.课堂和课外的配合不得当。
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盲目记笔记,忽略了思维过程和方法,这样的听课效率直接决定着学习的状况。
在课外又不能及时巩固、消化。
“听懂”和“真的掌握”其实差距很大。
3.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追随着老师的步伐,缺乏主动性。
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中忙记笔记,没有真正领会所学的内容。
二、教师的“教”存在哪些问题影响教学的效果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主要表现在:1.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2.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3.忽视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交流;4.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知识目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数学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5.课下作业的布置不能起到巩固当堂内容的作用,流于形式,使学生疲于完成作业,形成应付学的状态,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学背道而驰。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新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新的理念,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向学生“授鱼”,改变为“授渔”,因此,改变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那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呢?一、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很多年以来,较多的教师总是只重视结论,让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这样的教学可能在短时期内成效显著,但长期下去,收效甚微。
事实上,知识的发生过程本身就包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合理的猜想推理,而这些也是我们要求学生努力掌握的。
因此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学生一个真实而科学的思维,有助于知识的应用,同时,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成为自主的过程,成为“再创造”的过程。
平时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关系很大,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
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
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二、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一味地灌输,讲解中唯恐有遗漏,唯恐学生的活动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的教完全替代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思维主宰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教得累,学生苦不堪言,探究创新的精神得不到培养。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引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提倡合作交流,这样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思维,让学生领略思维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彼此增长见识,明确各自思维的缺陷,取长补短,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合作交流中得以完善,在教师的授惑中,使得知识得以升华。
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几点思考

让 学生 真正 的参 与到课 堂 中去 , 实 现 师生 交 流 , 生生 交 流 , 这就 需
在 实施课 堂教 学前 , 只有 准 确 把 握 学 生对 知 识 的认 同, 才 能 教学 中能 够实 现事半 功 倍的效 果 , 实 现课 堂有效 教学 。 二、 作业 的设 置与批 改是提 高数 学教 学有效 性 的直 接策 略
语数外学 习
No. 05. 201 3
Y u S h u Wa i X u e X i
2 0 1 3年第 5期
对 高中 数 学“ 有 效 教 学 " 几 点 思 考
董永光
( 淮北市天一 中学 , 安徽
淮北
2 3 5 0 3 7 )
摘 要: 相 对 于一定 的数 学教 学 目标 而言 , 数 学有效 教 学是 学校 教 学 , 数 学教 师 所共 同思考 的 问题 。通过 教 学 实践 与反 思 , 本人 从 如何 提 高教 学教 学的有 效性 这一 问题入 手 , 从 三 个方 面谈谈我 的反 思 : 有 效课 堂方 面 , 作业 设置批 改方 面 , 学生关 注方 面。 关 键词 : 数 学; 有效教 学 ; 鼓励 ; 赏识
要 老师 的启 发与 引导 。如何使 学 生积 极 主动 的投入 , 取 决 于教 师 每一 节课 小结 是一 节课 最重要 环节 , 不 少 老 师采 用 问答 式 总 对 教学 方法 的创造 性应 用 , 让 学生 从 自主 学 习和 合 作学 习 中建 构 结法 , 但往 往 会演变 成个 别学生 的表 演 秀 。这样 不 能 更好 的面 对 知识 , 从 而使 学生 在 学 习 中 , 既发 挥 个 体 作 用 , 又发 挥 群 体 效 应 , 全体 学生 。而 随堂作 业则 能充分 刺 激学 生 的好 强 心 , 让他 们 体 会 从而 提高教 学 的有 效性 , 实现 有 效课 堂 。另 外教 学方 式 要 能把 握 到数 学 的乐趣 和运 用知 识解决 问题 的热 忱 , 但 随 堂作 业 的设 置 要 住 学生 的心 理 , 贴 近学生 生活 , 激 发学 生 产生 学 习 的需 要 , 从 而 激 做到 能针 对本 节 内容 , 难 度不 易过大 , 但 也应 具 有 一定 得 挑 战 性 , 发学 习兴趣 , 树立 信 心 。在课 堂上 , 我们 经 常 会 遇 到 教学 目标 未 这就 要有 层次 的设 置 。其 次 , 要 有 体现 出易 错 点 的 题 目, 通 过课 能完 成 , 或 教学 目标 完 成 的效 果 不 好 , 都 因 为教 师 未 能 充分 地 把 堂作 业 , 提高 学生 的 纠错 能力 。而 课后 的作 业 , 教 师 要 先 做 再 布 握学生 的需 求及 现状 。所 以新 课 改 下对 老师 的要求 更 高 , 要求 老 置 , 题 不 在多 , 而在 精 , 知 识点 涵 盖 面广 , 但更 要 有 一 定 的 提 高 拓 师不 能只关 注形 式 化 的 目标 , 更 应 该 关 注实 质 性 的 目标 , 实 现 知 展 , 及超前 作 业 , 为 下一节 课 的内容作 铺垫 。 既然 做作 业 , 就要批 改作业 , 特 别 是试 卷 , 不 仅要 批 。而 且 要 识 目标 , 考试 目 标 向能 力 目标 的跨 越 , 针 对 性制 造 适 合 自己班 级 课堂 教学 的教学 目标 , 实现有 效课 堂 , 高效课 堂 。 及时, 有效, 评 语具有 针对 性 , 订 正具 有 总 结性 。不 能 让 作业 形 同 ( 二) 建立 课堂 中 的和谐氛 围 , 最 大程 度提 高教学 效率 虚设 , 当然作 业的 全 改工 作 量 会很 大 , 会 给 老 师 及学 生 有 一 些 束 好 的环境 , 和谐 的 氛 围 , 可 以产 生 巨 大 的 能 量 , 干 巴 巴 的课 缚 , 但老 师要 不 同层 次 的批 改 , 力 求最 大 限 度 把 握住 从 作 业 中 反 堂, 机器式 的灌输 , 师 生 只 会俱 感 疲 惫 , 久而久之, 磨 灭 了学 生 的 馈 的信息 , 为 教学做 出正 确的指 导 , 同时 , 重 视 面批 及 评 价 的激励 潜力 和创 新意识 , 因此 在课 堂上 师生 平 等交 流 , 互 相尊 重 , 互相 学 作用 , 面 批能 够 进 行 直 接 的交 流 , 评价的激励 , 例如“ 好” 或“ 很 , “ 解法 巧妙 ” 等, 无 疑会成 为促进 学生 学 习的有效 手段 。 习, 显得尤 为重要 , 老 师成为 学生 学 习 的合作 者 , 才 能 使学 生思 维 好 ” 的鲜 花得 到绽放 。教 师 要 学 会倾 听 , 要服从学生, 有 时我 们 的想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之我见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之我见,希望能给各位数学教师一些启发和借鉴。
我认为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时,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基础知识,因为三角函数是建立在三角学和函数基础之上的。
我们需要在教学之初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强化。
通过复习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巩固学生对角度制和弧度制的转换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
针对三角函数相关概念的教学,我倾向于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数学软件进行展示,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当教学正弦函数时,可以通过展示海浪的起伏、钟摆的摆动等具体图像,引导学生感受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振幅等性质。
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结合解题技巧进行教学也是很有效的策略之一。
由于三角函数的解题涉及到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演绎和解题技巧的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技巧。
可以通过简化问题、引入辅助角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也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时,也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振幅等性质。
这样的任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我认为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时,及时进行诊断性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改 革 教学手 段 ,提 高教学 效 率 、质量 势在 必行 ,现代 化 的 多 媒体 教 学手 段 与数学 的整合 ,是 解决课 堂效 率 的有 效 方法 。
多媒 体 教 学具 有许 多 十分 突 的优 点 ,如 声 、文 、图并 茂 ,动 静结 合 。 在这样 一种 教 学 环境 中 ,学生 可 以通 过各种 感 官 同时
的 时 间 、精力 和物 力 的投 入 ,取得 尽 可能 多 的学 习效 果 ,从 而
实 现特定 的学 习 目标 ,满 足社会 和个 人 的教 育价 值需 求 。 有 效 的数 学学 习活 动不能 单 纯地 依 赖模 仿 和记忆 ,而 要求 学 生动 手 实践 , R主探 索 与合 作交 流 。我 们提 供 给学生 的数学 学 习 内容 应 当是有 利于 他 们从 事观 察 实验 、猜 测 、验证 、推理
高 中数 学有效教 学之我 见
河北 省 涞源 县 职 业技 术教 育 中心 王 志 强
摘 要 :在现 实的课 堂 教学 中 ,对于 “ 有效 教学 ”理 论层 面的 探讨 不少 ,但教 师缺乏 的不 是理 念的 灌输 ,而是 实践 层面 教 师教学 行 为有 针 对性的 引领 。本 文从 有效教 学 的策 略入 手 ,探讨 有效教 学教 师行 为 的跟 进与 改善 ,寻找有 效教 学的 路径 ,从 而切 实提 高课 堂 教学 的有效 性 。 关 健词 :数学 课堂 有效 教 学 策略
师为 学生 提供 一 些有 结构 的材料 ,这 些材 料奉 身 就能 刺激 学生 的好 奇心 和激 发 学生 探索 的兴趣 ,所 以他 们积 极 动手 操作 、实 验 、丰动 探 索 和 发 现 ,这 样 他们 获得 的知 识 足 空 洞 和 抽 象 的 ,而是 丰富 和具 体 的 ,他们 的观察 力 和探究 能 力 因而得 到 充 分 的 发展 。教 师应 为 此设 计 、组织 相 应 的使学 生 成为 学 习活 动 主体 的应 答性 学 习环 境 。 2 . 促进 数学课 堂有 效教 学 的催化 剂一一 现代 教学 技术 与数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二、转变教师 的教 学观 念 。充分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
陈 旧的教 学 观念 根深 蒂 固 ,要确 立起 学 生参 与 教学 过程 的 意 识 ,必须从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人手 ,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我们 承认 学生是 学习者 ,是受教育者 ,他们是教学的对象 ,但他们同时又 是学 习的主人 , 是 学习认 识过程 中的主体。教 学过程 离不开教师的主 导作 用 , 离 开了学 生的主体作用也是不行 的。在强调 学生参与学习过 程 的同时 , 要 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 体现在 对学生 的学 习认 知过程的设 计、组织和实施等方面 ,以便有效 地引导 学生 的参 与。教师 的主导 和学生 的主体 之间相辅 相成 ,才能促进学生 整体 素质的提高和全 面的发展 。 三 、 注重 课 堂 的有 效 性
l 、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 建 立 良好 的师生关 系是非 常有助于 提高课堂 教学有效 性的 ,教 师如果 能够在课 堂上创设平 等、 自由、和谐 ,学生之 间相互 接纳 ,相 互交流 ,相互探讨 的学习气 氛 ,在 教师 与学生 以及学生 与学生之 间展 开充分 的交流 、讨论 、合 作 , 并 且在这个过程 中 , 如果教 师能够仔 细 听听学 生们 的想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认 真对待 , 从 而对 学生 提 供指导 ,提供教师应起到 的作用 。 2 、营造 民主平等 的课堂氛 围 我们 的课 堂应该是 “ 亲其 师 ,信其道 ”的教 学氛 围,对 师生 良 好 的平等关 系的建立是非 常重要 。师生 双方感情 的交 流和协调 、相互 信任和理解 的建立 , 都需要教师 以 自 身 的积极感情来激发学生 的学 习 情感 。教师要 努力 为学生形 成一种 平等、和谐 的氛围 ,给学 生以心理 上 的舒适 。教 师要信任学生 ,并 帮助学生重新树立 自 信 心,把学生看 成是知识 的主动探索者 。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 ,鼓励他们 自己思考 , 提 出不 同的意见 。学 生提 出或解决 的问题 的方法 只要有 正确 的地方 , 教师就应该给予他们 肯定 ,即使有 缺点甚 至是错误 的 , 也不要完全打 击 。要正确看待学生 的错误 ,学生 的不正确 回答往往是一种非 常宝贵 的教学资源 。为此 ,教师 的态度给学生 的应该是平等 、理解和信任 , 让学生觉得 ,老师是 可以信赖 的人 ,愿 意主动 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 教师要尽力提高学生 的情感认识 ,协助学生提高人格 的形成水平 ,协 助数学课堂和谐气氛 的形成 ,进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教学措施与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措施与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高中数学教学措施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拓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基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实践。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背后的规律和美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二、提倡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探究式学习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图像变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相关的变换规律自行绘制图像,并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奥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应用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建筑、地理等领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差异化教学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
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额外辅导或提供适量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
五、激发思维的多样性数学思维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
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逆向思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总结起来,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倡探究式学习,注重实践应用,实施差异化教学,激发思维的多样性等。
高中数学新教材教法之我见

高 中数 学新教 材教 法之我见
唐 艳 英
( 陕西省 成 阳 市兴平 秦岭 中学 陕 西 成阳 7 1 3 1 0 7 )
【 摘要】 本文通过新课程的实践教 学主要论述 了新课程下的有效教 学。教 师的“ 教” 和学生的“ 学” 都要发生改变, 新课程下主要培
养 学生 自学 、 探 究与 合作 学 习的 能 力 , 所 以本 文 主要 阐述 怎样 在数 学课 堂 中实施 有 效教 学 。
【 关键词 】 新课程 导学案 有效教学 积极性 主动性 【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6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O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1 — 0 1 3 9 - 0 1
新课 程标 准 的颁布和 启 用 . 为新一 轮 的教 学 改革指 明 了方 向. 三、 新 课 程 数 学教 学 过 程 的 实 现在 于教 师 与 学 生 的 充 分 理 同时对教 师 的要 求更 高 了。 作 为一 线教 师 . 必须认 真 学 习新 课程 标 解 和 信 任 准, 反 思 自己的教 学过 程 . 把 教 师的 “ 教” 和 学生 的“ 学” 有机 结合起 理 解 是教 育的 前提 。在 教 学 中.教 师要 理 解 学 生 的 内心世 来. 适应新 课程 下 的教 学工作 。通过 一轮 的新 课程 教 学 . 我 对新课 界 , 体 会他 们 的 切 身 感 受 , 理 解他 们 的 处 境 , 基 于这 一 点 。 教 师在 程 下 的数 学教 学也 深有 体会 . 下面谈谈 本人 的 一点粗 浅看 法 : 备 导 学案 前要 充分 了解 学生 的认知 水平 . 尤 其是 对新 知识 的 理解 能力. 会 遇 到什 么困难 . 再 吃准 、 吃透 教材 和 学生 的基 础 上设 计教 教 师 的教 学 方式 和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都 要 转变 。 新教 材 的 内容 注重 知识 的 形成 、 探 究过程 以前一 个 学期 只 学方案 . 设 计 学 习问题 , 设 计教 法和 学 法。 凡是 学 生 自己能 解决 的 尽 量让 学生 自 己解 决 , 逐 步培 养 他 们 分析 问题和 解决 问题 学 习一本 书 . 现 在要 学 习两本 书 外还 有选 修教 材 。所 以教 学方 式 问题 。 上 不 能再 沿 用 以前 的 传 统教 法 . 否则. 教 学任 务 难 以 完成 . 同时. 的 能力 记 得 我在 讲《 双 曲线几 何性 质》 这一 节 内容 时 , 由于 前 面 椭 圆的 几何 性质 》 , 所 以我提 出以 下问题 让 学 生 自学 总 老 师“ 教” 的 累. 学 生“ 学” 的累 因此 , 结合 本校 提 出的有 效教 学模 刚 刚 学完《
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高 中数 学 有 效 教 学 的 本 质
数学 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是 指 通 过 数 学课 堂 教学 活动 , 让 学 生 在 数 学 学 习 上有 收获 、 有提高 、 有进步 , 让学生在知识 、 技能 、 过 程 与情 感 、 态度 、 价值 观 、 数 学思想 与数学方法等诸方面有效地发展 ,让每一位 学生在 自己原有 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 。 高中阶段 的每 门课程所具有的特征与教学 目标 的要求有一定 的差异 , 因此 , 数学教师在认识 与研究 数学课 堂有效本质与特征上 ,要充分辨出数学学科 在课堂有效教学 问题 上与其他学科 的显著差异 , 数 学对学生 的教育价值需要在教学中体现 ,数学 的理 性精 神与思想方法需要在教学中传承 ,数学知识赋 予人 类 探 索 世 界 奥 秘 的 力 量 需 要 在教 学 中展 示 。新 课 程 鼓 励 教 师 明确 数 学 教 学 的 根本 目的 ,学 习数 学 教学 的基本原理 , 掌握数学教学 的基本技能 , 有效地 形 成 数 学 教 学 的科 学 认 识 。
所 必 需 的探 究 能力 ,同时 形 成 认 识 自然 的 基 础 —— 科学 概念 , 进 而 培 养 探 索 未 知世 界 的积 极 态 度 。 ” 数
学探 究学 习是指导学生 自主或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 针对 要学 习 的概 念 、 原理 、 法 则 或 要 解 决 的 数 学 问 题 主动地思考 、 探索的学习活动。譬如 , 数学 概念 是高 中数 学的重要 内容 。 数学概念的理解应是 多维度 、 多 因素的 ,数学概念 的学 习过程是一个 主体 的探 究过 程。 在高 中数学概念教学 中, 教师应树立立体化的数 学概念教学观 ,充分调动高 中学生头脑中相关 的知 识 经 验 ,促 进 高 中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对 常识 材 料 进 行 探 幽人 微 的探 索 性 活 动 ;鼓 励 数 学 教 师 能驾 驭 灵 活 多 变 的课堂 , 要 有 敢 于 突破 教 学 设 计 “ 条条框框 ” 的 勇 气, 敢于打破常规 , 敢于标新立异 , 敢 于 向参 考 资 料 、 标准答案等权威挑战 ,能根据数学教学 的实 际与学 生认 知实际 , 在学生 的“ 最近发展 区” 内努力提升教 学 的有 效 性 。
核心素养下职业高中数学有效性教与学之我见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第39期教与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
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
只有在教与学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一切的积极心理因素,运用数学思维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运算、推理和表达方面的指导、实践,使学生学会思考、掌握知识,懂得用数学的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才能充分有效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促进有效学习,提高能力和素养。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活动,就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作一探索。
一、影响职业高中数学有效性的因素(一)选用教材方面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还没真正确定比较正规的、并适宜相关专业、与之配套的较好数学教材。
现行教材,基本上和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差不多。
大多只是采用统一的、具有通用性和系统性的相关教育规划教材。
而没凸显一定的“职业”特色,也没突出相关专业的要求,实际上应使不同的专业具有与自身相适应的专业教材。
因此,这样的教材内容使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降低了。
(二)教学内容设置没体现特色职业高中数学学科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其他普通中学教育课程的设计相似,与专业课的界线设置分明,虽然存在自成体系的内容,但对渗透学科间的知识很缺乏。
尤其是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水平及其专业学习的需求相互脱节、极不适应。
它设计单一,没有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对职业教育的功能也忽略了。
在知识内容方面它只注重体现数学的特点:严谨、抽象和逻辑性,并不适应职高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
但在实际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会有很多地方用到数学知识。
这样的具体情况导致了职业学生的知识面较窄,不会相互迁移知识,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碍,同时也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三)专业学习与教学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专业学习与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使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还会对所学数学知识不会有效运用,也知之甚少,同时还不知道学的知识与专业要求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2-08-17T11:15:35.373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马丽丽
[导读]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河北省任县中学马丽丽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1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课的必要前提,教师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具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了。
我们设计数学课堂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数学概念、规律、实验,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即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
教学设计还应体现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所以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实验、主动探索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丰富和具体的,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因而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应为此设计、组织相应的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
2 教学模式要灵活
一堂好课,往往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恰到好处的结果。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要努力寻找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其控制与调节,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这方面,容易出现这样错误的做法,那就是搞“教师中心论”,搞“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始终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和合作”。
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
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一种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要有效
3.1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3.1.1从“ 疑”到“动”,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
有疑问才有活动的动力,创造的激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1.2以“动”促“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
因此,一节好课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顺利地直观地完成预设目标。
3.2关爱学生,重视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3.2.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
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3.2.2精心设计练习,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教师探讨的热门课题。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