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公法线长度 计算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

Esns1 = (Esns1 + Esns 2 ) ⋅ Esns 2 = (Esns1 + Esns 2 ) ⋅
(
3
z1
3
z1 + 3 z2
3
) )
………………………………………(14)
(
z2
3
z1 + 3 z2
………………………………………(15)
表3
xxx
安装距极限偏差±fa
yyy
单位为微米
zzz
Ebns = Esns ⋅ cosα n − 0.72 Fr ⋅ sin α n ……………………………………………(18) Ebni = Esni ⋅ cosα n + 0.72 Fr ⋅ sin α n ……………………………………………(19)
3.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计算实例 i A
5
3.1 直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示例 已知:mn=5,z=28,α=20 ,x=0 求 k 和 Wk 解:(1)k按公式(5)得
E sns1 + E sns 2 = −2 f a ⋅ tan α n −
式中:
( jn min + J n ) ……………………………………(12)
cos α n
——fa,中心距允许偏差,按表3的规定; ——Jn,齿轮加工误差、安装误差对侧隙造成的影响。
Jn =
[( f
pt1
cosα n ) + ( f pt 2 cosα n ) + (1.25 cos2 α n + 1)Fβ ………………(13)
精度等级
bbbb
5~6
7~8
aaaa
9~10

铣工工艺学——直齿圆柱齿轮的测量

铣工工艺学——直齿圆柱齿轮的测量

一 、公法线长度测量
1、公法线长度概念
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与齿轮两个以上轮齿齿面(不相对 的两齿面)相切时两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测量量具
公法线千分齿
●普通游标卡尺
公法线长度测量是圆柱直齿齿轮测量中不受齿轮外径影响 的方法 ,公法线长度内所跨测齿数要使量具卡脚与齿面接触 处尽量接近分度圆(因为在分度圆附近的齿形是比较准确的。
由实践经验知 ,当跨齿数k太少或太多时 ,所 测得的公法线长度都不准确 。所以测量时选定的 跨齿数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根据测量准确性要求 其跨齿数由下式计算:
k =0.111z+0.5
计算出K值时应四舍五入取成整数 ,再代入公 法线长度计算公式计算Wk的值。
除了计算方法还广泛查表法(教材168页9-6表) 。可通过查表得到所求的公法线长度。
举例说明
例1: 已知m=3mm,z=20,“=20° 求 其 公 法
线长度和跨齿数 。
解: 1、计算法: 跨齿数:k=0. 111z+0.5=2.72 ,取k=3
公法线长度:W=m
2 、查表法: (教材168页9-6表)
查表得m= 1mm ,z=20时 ,k=3, W=7.66042mm
9.3 直齿圆柱齿轮的测量
一、课前提问
1 、齿轮铣刀为何分组及分组原因 2 、每段定号数齿轮铣刀 ,是以最小齿数的齿形作为铣刀齿
形 。(判断对错)
二、教学重点
1 、明确公法线长度测量实质含义 ,掌握测量方法及相关计 算公式
2 、明确分度圆弦齿厚测量实质含义 ,掌握测量方法及相关 计算公式
3 、明确固定弦齿厚测量实质含义,掌握测量方法及相关计 算公式
分度圆弦齿厚
弦齿高
也可查表查得Ks和Kha数值后 , 按下式计算

实验 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测量_学生用

实验  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测量_学生用
3.测量数据
取测量次数 n=5
序号(均匀测量)
1 2 3 45
测量记录
公法线局部实际长度(mm)
4.适用性结论
1)求实测数据的最大值 Wmax 和最小值 Wmin,算出公法线长度变动量 ∆Fbn=Wmax–Wmin。 根据合格条件 ∆Fbn≤Fbn,进行判断
2)求实测数据平均值,得公法线平均长度W 。算出公法线长度偏差 ∆Ebn=W -W 公
30 4
7526
42 5
8728
19 3
6464
31 4
7666
43 5
8868
20 3
6604
32 4
7806
44
5
13.9008
21 3
6744
33 4
7946
45
6
16.8670
22 3
6884
34 4
8086
46 6
8881
23 3
7024
35 4
10.8226
47 6
8950
24 3
7165
当α f =200,变位系数 ξ=0 时,则W = m[1.476(2n −1) + 0.014Z ], n = 0.111Z + 0.5
W 和 n 值也可以从表 1 查出。
2. 按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尺寸组合量块。 3. 用组合好的量块组调节固定卡脚 3 与活动卡脚 6 之间的距离,使指示表 8 的指针压 缩一圈后再对零。然后压紧按钮 10,使活动卡脚退开,取下量块组。 4. 在公法线卡规的两个卡脚中卡入齿轮,沿齿圈的不同方位测量 4—5 个以上的值(最 好测量全齿圈值)。测量时应轻轻摆动卡规,按指针移动的转折点(最小值)进行读数。读 数的值就是公法线长度偏差。 5. 将所有的读数值平均,它们的平均值即为公法线长度偏差 ∆Ebn。 按齿轮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确定公法线长度上偏差 Ebns、和下偏差 Ebni,并判断被测 齿轮的适用性。

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一)

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一)

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一)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在机械工程中,齿轮公法线长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计算齿轮的设计和运动特性。

公法线长度是指齿轮齿面上一条特定曲线的总长,它与齿轮的齿数、模数以及压力角等参数有关。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1. 模数m和齿数z公法线计算公式公法线长度L与齿数z和模数m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π * m * z) / 2其中,L表示齿轮的公法线长度,m为模数,z为齿数。

举例说明:假设一齿轮的模数为2mm,齿数为15,那么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公法线长度:L = (π * 2 * 15) / 2 = mm2. 压力角α公法线计算公式压力角α是齿轮齿面与齿轮轴线的夹角,它对齿轮的传动性能和齿面强度等参数有重要影响。

公法线长度L与压力角α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π * m * z * cos(α)其中,L表示齿轮的公法线长度,m为模数,z为齿数,α为压力角。

举例说明:假设一齿轮的模数为2mm,齿数为20,压力角为20度,那么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公法线长度: L = π * 2 * 20 *cos(20°) = mm3. 压力角α和齿顶高h公法线计算公式齿顶高h是齿轮齿面上与齿根圆相交的距离,它与压力角α有关。

公法线长度L与压力角α和齿顶高h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π * m * z * (cos(α) + h / m * tan(α))其中,L表示齿轮的公法线长度,m为模数,z为齿数,α为压力角,h为齿顶高。

举例说明:假设一齿轮的模数为2mm,齿数为12,压力角为30度,齿顶高为1mm,那么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公法线长度: L = π * 2 * 12 * (cos(30°) + 1 / 2 * tan(30°)) = mm总结通过上述三种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齿轮的公法线长度,从而对齿轮的设计和运动特性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调整。

齿轮的公法线

齿轮的公法线

齿轮的公法线
1、定义
齿轮公法线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误差累积,单齿检测精度不能用。

2、详解
(1)公法线W,W=(k×π×m + S + m×Z×0.014904384)÷cos20。

(2)两个曲线或曲面,过特定点,拥有共同的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是公法线。

(3)齿轮公法线,是一条与基圆相切,与齿轮异侧渐开线相交的直线。

公法线,也是两个物体接触点各自曲率中心的连线。

(4)模数X 齿数= 分度圆直径,在二齿轮啮合时,理论上把分度圆直径相切处称节圆。

在该处单齿的齿厚度称弦齿厚。

是检测齿轮精度方法之一。

(5)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误差累积,单齿检测精度不能保证,而同时采用在节圆处检测多齿间距,称公法线。

(6)齿轮设计者,先通过齿厚来根据公式确定公法线W;
(7)齿轮制造者,通过公法线数值大小来控制实际分度圆上的齿厚。

(8)斜齿轮图纸标注栏为齿厚,用公法线长度测量保证齿厚,所以要标出公法线长度尺寸与跨齿数。

直齿圆柱齿轮变位系数、公法线长度、齿厚、最小法向侧隙的计算

直齿圆柱齿轮变位系数、公法线长度、齿厚、最小法向侧隙的计算

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变位系数、公法线长度、齿厚、最小法向侧隙的计算1,直齿圆柱齿轮变位系数计算:Case1:a,此处例子仅计算用齿条型刀具加工时的情况(插齿刀加工见相关手册公式):小结:由此可知本例选取的齿数在不变位的情况也不会产生根切现象。

b,根据下图选择大小齿轮的变位系数和x∑。

本例在P6-P7区间取值。

即齿根及齿面承载能力较高区,进行选择。

因大小齿轮的齿数和为18+19=37。

所以本例选择的变位系数和x∑=0.8。

本例我们的两个齿轮在工作时属于减速运动,所以按减速运动的变位系数分配线图,进行2个齿轮的变位系数的选择。

先按(z1+z1)/2=18.5,作为横坐标,做一条垂线(图中蓝色的线),再按x∑/2=0.4,作为纵坐标,做一条水平线(图中橙色的线),接着沿着L线的趋势,穿过上面2条线的交点做一条射线(图中红色的线)最后按大小齿轮的齿数做相应的垂线(图中紫色的线),即得到需要的各自变位系数。

最后我们选择的变位系数即为:小齿轮x1=0.42,大齿轮x2=0.38。

【基本保障其和与之前x ∑一致,即可】。

c,验算变位后的齿顶厚度:注:一般要求齿顶厚Sa≥0.25m;对于表面淬火的齿轮要求Sa≥0.4m下表中的da的计算见后面的计算表格中的计算公式(因为当齿轮变位后,齿顶圆的计算和未变位齿轮的计算稍有差别-涉及到变位系数和中心距变位系数。

)。

分度圆直径db mm 73.8 77.9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 mm 83.027 86.799齿轮的齿顶压力角αa °27.27 26.17中间值invα0.0215 0.0215中间值invαa 0.0587 0.0347齿顶厚Sα 5.77 7.47判断值0.25m 1.025 1.025判断值0.4m 1.64 1.64小结:计算发现变位后的齿轮齿顶厚满足设计需求。

根据上面确定的变位系数,计算齿轮的中心距变位系数和节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简易计算法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简易计算法
・ *$ ・万方数据
试验前, 首先应当对所测试的最大试验力进行估测, 然后再选用相应的量程, 悬挂摆锤, 这样可以使实验 结果更为准确。 !& 调整指针零点的方法不正确 不真实的零点会严重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正确的方法是: 先装好试样, 开动油泵, 将工作活塞从 缸底升起 %$77 9 !$77, 保持活塞不动, 使油泵空转, 然后到后面观察摆杆上的标示刻线, 是否与缓冲挡座 的指标刻线对齐, 如果没有对齐, 就说明试样的重量 不能被平衡掉, 应当调整平衡砣直到两条刻线对齐, 然后到正面来转动丝杆使指针对准零点即可。
计量技术 !$$# :; %
使用与维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酸度计示值误差大的调修
张洪彬
(陕西省汉中市计量所, 汉中市 !"#$$$) 但 %&’ ( ") 酸度计在基层化验定的数量较多, 在使用和检定中也会经常遇到示值误差大的问题, 如果对该机原理和结构不是十分熟悉的话, 要把它 调整到规程要求的范围内, 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 机内的某些电位器是不能随意调整的。否则, 将会 使问题更加复杂。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 现将 %&’ ( ") 酸度计常见的几种示值误差大的情况总结如 下, 供大家参考。 ’ 电计的 *+ 示值误差大, 这会给 %& 值测量带来 (无论正负 误差。校正的方法是!将电计打向 *+ 档 毫伏) “ ,量程范围” 置于 “$” 。如果电表指针不在 $*+ 上, 则调节仪器右侧的 “零点” 调节器使电表指在 $*+ 上。"将电计开关打向 , *+ 档, “ 量程范围” 置于 “-"” , 用电位差计向电计输入 , -.$$*+, 如果 / *+ 有 调节器, 如果 ( *+ 有 误差就调节仪器右侧的 “ / *+” 误差就调节仪器右侧的 “ ( *+” 调节器。 %* () 示值正常, !" 示值误差大 *+ 示值正常, %& 示值误差大。 ! 应先检查 %& 计 “温度补偿器” 的位置是否左右对称, 面板上的 “斜 率” 校正电位器是否在 -$$0 的位置。 " 如果以上 检查正常的话, 就要打开机壳, 检查标准电压抵偿电 路中的 -$$# 和 #1$# 电阻, 把阻值发生变化的电阻 更换掉。$ 检查用于调节 231-1 和 4!.!2 失调电 压的电位器 !"- 、 如果被别人 !"1 是否被别人动过, 电计的 () 示值误差大 动过, 就要设法恢复到原来出厂调整的位置。 误差越大 +* !" 示值越远离 ,*--, 误差越大。这一问题, 无 %& 示值越远离 !5$$, 论在检定中还是在使用中, 转换量程时最容易被察 觉。因为同一 %& 值, 在不同量程范围相差很多, 如 “量程范围” 置于 “8” 可以测量, 在 “量程 %& 6 75$$ 在 范围” 置于 “7” , 也可以测量, 可二者却相差很多。这 主要是仪器灵敏度有问题需要校正。校正的方法 是: 把 “温度补偿器” 置于 #$9 , “ 斜率” 校正电位器 放在 -$$0 的位置, 用短路续接器把玻璃电计与甘 汞电极的输入端短接起来, 电计开关打向 %& 档, “量程范围” 置于 “8” , 按下 “读数” 开关, 用机外的 “定 位” 调节器将电计调到 %& 6 85$$, 再把 “量程范围” 置于 “.” , 调节 ""$# 电位器 ( ""$# 电位器在机内只 有一个) , 使电计指示 %& 6 85$$ 就行了。如果调不 就是与 ""$# 电位器串联的 :"1# 电阻 到 %& 6 85$$, 阻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需要把它更换掉, 然后再重 新调整 ""$# 电位器就可以了。该电位器相当于我 们过去常用的 %&’ ( " 型酸度计的机外 “校正” 电位 器。 作为一般的仪器操作人员, 也可以利用上述第 三项的校正方法来检查仪器的示值误差和输入阻 抗。这主要是利用了仪器自身的 *+ 信号及 -$$;# 的高阻。按 以 上 的 方 法 进 行 调 校, 可以使常见的 %&’ ( ") 酸度计示值误差大的问题得到解决。

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跨齿数的计算方法

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跨齿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有
NB = rbtanα′= ( mz/ 2) cosαtanα′
(7)
由式 (6) 、式 (7) 可得
56
工具技术
扭簧比较仪检定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李建伊 曹冬梅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扭簧比较仪 (以下简称比较仪) 是利用扭簧元件 作为尺寸的转换和放大机构 、将测量杆的直线位移 转变为指针在弧形度盘上的角位移并由度盘进行读 数的测量工具 。由于比较仪采用无间隙传动 ,因此 是一种高灵敏限 、高精度的测微仪 。它既可对工件 的几何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进行相对测量 ,也可在 示值范围内进行绝对测量 ,因此广泛应用于轴承 、精 密机械 、汽车 、仪器仪表 、电子等行业 。为了达到国 标 GB/ T 4755 —1984 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提高比 较仪产品合格率 ,除了提高比较仪设计与制造精度 外 ,减小比较仪的检定误差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因此 ,比较仪检定误差的分析计算也是比较仪设计 计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检定误差的分 析 ,有利于查清影响检定误差的主要原因 ,寻求进一 步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有效途径 。
的展角 ,即渐开线函数角 invα) ,因此可得
W = mcosα[π(2 k - 1) / 2 + zinvα]
(3)
将式 (3) 代入式 (2) ,可得变位齿轮的公法线长
度为
W′= mcosα[π(2 k′- 1) / 2 + zinvα+ 2 xtanα]
(4)
设齿轮啮合角为 α′,标准中心距为 a ,在不等
2 αr = mzα,因此跨齿数 k 计算公式为
k =αz/ 180°+ 015
(1)
确定跨齿数时应选取与 k 的计算结果最接近

标准斜齿轮公法线长度的简易计算公式

标准斜齿轮公法线长度的简易计算公式

+ . 28 -8} 0 009( 1) + . 0 f l z 5
k o 118+ . 01f一 8 = . 657 0 00 ( 11 0 0 1l
( 4 )
( 5 )
最 大误 差 将 小于 03 而 公法线 长度 的误 差将 小 于 ., 4I m,这 样 的误差 是 允许 的 。为 了不涉 及较 多 的 x
00 o .1 。
L m [9 1(- .+k a ( = 法2 5  ̄n 0 ) z】r .2 5 i n 1 )
() 当 o 1 ≤ ≤ 1 。 , 8时
n l. 42 0 00( - ) =01 4 + . 09f 7 1 0 l
()在 特 殊情 况下 ,即当 z 0 3 <2 0时 ,公式() 4
k 0 11 3 o 005( - 4 = . 81 + .01 f 2) 0 3 0 7l
+ . 098f- 4 0 035( 2) 0 l ( 7 )
上述式中,即 表示跨测齿数 , 表示公法线
长度 , m法表示 法 向模数 ,z表示 齿数 , 表 示 螺 旋角。
2 计算公式要点及误差分析

广



L J9 1。0) J = 5 (一.+ 2 2 n 5 。 .
+ .47f 2) + . o07( 一4 l 0 0 l z 5
( 6 )
用准确式计算所得到的跨测齿数 ,
作 者简 介 :孙
 ̄(9 9) ,教 授 ,研究 方 向:液 压 系统 。 14 一,男
k iv -o 2 。 。 n a c s 0
表 l 简易公式与准确公式计算误差比对表
解法一:用简易公式 ,步骤如下 。 ( 首先化为小数,精确到 0 l 1 ) .。 0

试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试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实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一、测量原理与器具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Wmax与最小值Wmin之差。

测量ΔFw可以得到齿距累积误差ΔFp中的切向误差部分,反映齿轮的运动精度。

公法线平均长度Δwm则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因公法线长度是由若干个基节Pb和一个基圆齿厚Ss组成,而基节偏差比齿厚偏差小得多,故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主要反映被测齿轮的齿侧间隙。

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如图3-27)、公法线指示卡规(图3-28)或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本实验采用公法线百分尺测量。

公法线千分尺是在普通千分尺上安装两个大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

二、测量步骤
1、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并计算公法线公称长度W。

当测量一压力角为20°的非变位直齿圆柱齿轮时:
W= m•[ 1.4761×(2K – 1) + 0.014Z]
式中: m——模数 Z——齿数 K——跨齿数
2、根据公法线公称长度W选取适当规格的分法线千分尺并校对零位。

3、测量公法线长度:根据选定的跨齿数K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沿被测齿轮圆周均布的5条公法线长度。

4、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取所测5个实际公法线长度的平均值W 后减去公称公法线长度,即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

5、计算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取5个实际公法线长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变动ΔFw。

三、填写测量报告单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7~12中。

案斜齿轮公法线计算总结.doc

案斜齿轮公法线计算总结.doc

渐开线圆柱斜齿轮公法线计算: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n n n n mX Z W αααsin 2inv 0.5-k m cos t nk +⨯+⨯⨯=π βcos m m t ⨯=n 0.5cos 180k 3n+⨯=βαZ (k? βααcos tan tan nt =(t α为端面压力角,n αt =?用渐开线函数表查出t inv α=? 将计算出的尺寸带入公式得出nk W =? 公法线长度偏差计算公式:1.根据参数表的数据查出相应的单个齿距偏差pt f =?2.根据参数表中相应的公差等级,查出相应的齿厚极限上偏差ss E =?、齿厚极限下偏差si E =?3.根据设计手册查出相应的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4.根据公式公法线上偏差n r n ss wms sin 72.0cos αα⨯⨯-⨯=F E E 计算出上偏差(注意:计算时将齿厚极限上偏差的正负号带入计算)5.根据公式公法线下偏差n r n si wmi sin 72.0cos αα⨯⨯+⨯=F E E 计算出下偏差表中都为法向模数)为端面模数,一般参数为法向模数,(t m m n例1:现有圆柱斜齿轮n M =3,Z=21,n α=20°,β=15°,公差等级为7FL ,求此圆柱斜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偏差: 解:一、求公法线长度1.计算出跨测齿数0.5cos 180k 3n+⨯=βαZ=3.312(取整为k=3)2.计算βααcos tan tan nt =≈t α=20.6468°=20°38′48″3.查渐开线函数表得出t inv α=0.016454.通过公法线计算公式得出n4W =23.1148 二、求公法线长度偏差1.根据参数表的数据查出相应的单个齿距偏差pt f =0.0142.根据参数表中相应的公差等级,查出相应的齿厚极限上偏差ssE =-4pt f =-0.056、齿厚极限下偏差si E =-16pt f =-0.2243.根据设计手册查出相应的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0.0364.根据公式公法线上偏差n r n ss wms sin 72.0cos αα⨯⨯-⨯=F E E =-0.0615.根据公式公法线下偏差n r n si wmi sin 72.0cos αα⨯⨯+⨯=F E E =-0.202综上所得该齿轮的公法线为061.0201.0n4115.23--=W。

试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试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实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一、测量原理与器具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Wmax与最小值Wmin之差。

测量ΔFw可以得到齿距累积误差ΔFp中的切向误差部分,反映齿轮的运动精度。

公法线平均长度Δwm则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因公法线长度是由若干个基节Pb和一个基圆齿厚Ss组成,而基节偏差比齿厚偏差小得多,故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主要反映被测齿轮的齿侧间隙。

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如图3-27)、公法线指示卡规(图3-28)或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本实验采用公法线百分尺测量。

公法线千分尺是在普通千分尺上安装两个大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

二、测量步骤
1、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并计算公法线公称长度W。

当测量一压力角为20°的非变位直齿圆柱齿轮时:
W= m•[ 1.4761×(2K – 1) + 0.014Z]
式中: m——模数 Z——齿数 K——跨齿数
2、根据公法线公称长度W选取适当规格的分法线千分尺并校对零位。

3、测量公法线长度:根据选定的跨齿数K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沿被测齿轮圆周均布的5条公法线长度。

4、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取所测5个实际公法线长度的平均值W 后减去公称公法线长度,即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

5、计算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取5个实际公法线长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变动ΔFw。

三、填写测量报告单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7~12中。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

18 30 50 80 12
kkkk
mmmm
26 31 37
oooo
pppp
rrrr
ssss
tttt
uuuu
5
aaaaa bbbbb
23 27 31
ccccc
xxxx
yyyy
zzzz
43.5
hhhhh
ddddd
eeeee
2
ggggg
50
4
0
iiiii
0 18 25 31 40 50 63 80
kkkkk jjjjj
0
求 k和Wk 解:(1)k按公式(5)得
k=
(2)Wk 按公式(4)得
z + 0.5 + 1.7491x = 3.84 ,取k=4 9
Wk = mn cosα n [(k − 0.5)π + z ⋅ invα t + 2 tan α n ⋅ x ] = 43.498mm
说明:对于斜齿轮,跨齿数k的计算一般可以采用用公式 5。也可以采用如下算 法:
jn min1 = a (α1 ⋅ ∆t1 − α 2 ⋅ ∆t 2 ) ⋅ 2 sin α n = 0.0667( mm) = 66.7 µm
查表8得 jnmin2= 0.02mn =0.01mm =100μm
jn min = jn min 1 + jn min 2 = 166.7 µm
(2) 齿轮副齿厚上偏差Esns的计算
0
k=
(2)Wk 按公式(8)得
z 28 + 0.5 = + 0.5 = 3.61 ,取k=4 9 9
Wk = 0.94mn [(k − 0.5)π + 0.015z + 0.728 x ] = 53.653( mm )

试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试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实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测量
一、测量原理与器具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Wmax与最小值Wmin之差。

测量ΔFw可以得到齿距累积误差ΔFp中的切向误差部分,反映齿轮的运动精度。

公法线平均长度Δwm则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因公法线长度是由若干个基节Pb和一个基圆齿厚Ss组成,而基节偏差比齿厚偏差小得多,故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主要反映被测齿轮的齿侧间隙。

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如图3-27)、公法线指示卡规(图3-28)或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本实验采用公法线百分尺测量。

公法线千分尺是在普通千分尺上安装两个大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

二、测量步骤
1、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并计算公法线公称长度W。

当测量一压力角为20°的非变位直齿圆柱齿轮时:
W= m•[ 1.4761×(2K – 1) + 0.014Z]
式中: m——模数 Z——齿数 K——跨齿数
2、根据公法线公称长度W选取适当规格的分法线千分尺并校对零位。

3、测量公法线长度:根据选定的跨齿数K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沿被测齿轮圆周均布的5条公法线长度。

4、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取所测5个实际公法线长度的平均值W 后减去公称公法线长度,即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wm。

5、计算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取5个实际公法线长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变动ΔFw。

三、填写测量报告单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7~12中。

标准直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标准直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题:标准直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2、知道公法线长度的画法 _______ _____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难点-公法线长度的理解教学方法:演示法、举例法、讲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图4-11mc m h a **--应等于两轮分度圆半径之和。

这个中心距称为标准安装。

我们知道:一对齿轮啮合时两轮的节圆总是相切的,即两轮的中心距总是等于两轮节圆半径之和。

当两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由上式可知两轮的图 6-12所以 ααcos cos ''a a = 该式表明了啮合角随中心距改变的关系。

对于内啮合齿轮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类似的分析,在此我们就不作进一步的介绍了。

接下来本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看一下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如图6-14所示。

其啮合线为垂直齿条齿廓并与齿轮基圆相切的直线21N N ,N 2点在无穷远处。

为标准安装,标准安装时,保证了标准顶隙和无侧隙啮合,同时齿轮的节圆与分度圆重合,齿条节线与分度线重合。

故传动啮合角'α等于齿轮分度圆压当非标准安装时,由于齿条的齿廓是直线,齿条位臵改变后其齿廓总是图 6-13图6-14线齿轮的啮合情况。

设轮1为主动轮,以角速度1ω顺时针回转;轮2为从动以角速度2ω逆时针回转;21N N 为啮合线。

在两轮轮齿开始进入啮合时,先是主动轮1的齿根部分与从动轮2的齿顶部分接触,即主动轮1的齿根推动从动轮2的齿顶。

而轮齿进入啮合的起点为从动轮的齿顶圆与啮合线21N N 图 6-15)'α-tan'α)图6-1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公法线长度测量微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公法线长度测量微课》

内容总结
测量公法线长度是测量基圆的弧长。测量公法线长度是测量基圆的弧长。齿轮公法线长度可以用公法线千分尺来测量。公法线千分 尺是机械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计量器具,用于测量模数在0~5mm以上外啮合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 尺相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的盘形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1. 根据齿轮的a、m、、 值,用公式计算或查 表 确定跨齿数及公法线公称值。16.9370
第一页,共五页。
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
1. 根据齿轮的a、m、、 值,用公式计算或查表 确定跨齿数及公法 线公称值 。 2. 将公法线千分尺的两个测头伸入齿槽,夹住齿侧测量公法线,让 齿轮不动,左右摆动千分尺,手感测头夹紧齿侧,从千分尺的标尺上 读数,此数即为公法线的实际长度。线长度是测量基圆的弧长。 ➢ 齿轮公法线长度可以用公法线千分尺来测量。 ➢ 公法线千分尺是机械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计量器具
,用于测量模数在0~5mm以上外啮合圆柱齿轮的 公法线长度。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尺相 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的盘形平面测头 ,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
2
16
2
17
2
18
3
19
3
20
3
21
3
22
3
23
3
24
3
25
3
26
3
4.6383 4.6523 4.6663 7.6324 7.6464 7.6604 7.6744 7.6884 7.7024 7.7165 7.7305 7.7445
27
4
10.7106
28
4
10.7246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
公法线长度计算
以此次320改造为例,Ⅰ齿
Step1. 跨测齿数k
《机修手册》第一卷(下册)P11-152
表11-6-3 公法线长度跨测齿数k 的计算公式
0.111110.5=0.11111360.55k Z =+⨯+≈(四舍五入)
Step2. 公法线长度W
《机修手册》第一卷(下册)P11-156
表11-6-5 直齿轮公法线长度
根据跨测齿数k=5和齿轮齿数Z=36,查上表,得到模数m=1,压力角=20α的公法线长度5=13.7888W ;
那么模数m=7的公法线长度5=7W =96.5216W ⨯。

Step3. 最终公法线长度W 及公法线长度公差
0min =()s
W n SS T W W F j E ----最终公法线①. 《机修手册》第一卷(下册)P11-264
表11-9-25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W F 值
根据精度等级:6级精度;分度圆直径区间:125252400<≤mm 。

查得:0.025W F mm =。

②. 《机修手册》第一卷(下册)P11-265
表11-9-27 最小法向极限侧隙min n j
根据侧隙种类:d 类;中心距231a =,180231250<≤mm 。

查得:min 0.072n j mm =。

③. 《机修手册》第一卷(下册)P11-267
表11-9-29 齿厚上偏差ss E
根据侧隙种类:d 类;法向模数m=7,1710≤≤;分度圆直径区间:250252315<≤mm ;精度等级:6级精度。

查得:0.063ss E mm =。

④. 《机修手册》第一卷(下册)P11-269
根据精度等级:6级精度;法向模数m=7,1710≤≤;分度圆直径区间:250252315<≤mm 。

查得:0.080S T mm =。

那么: 0min =()s W n SS T W W F j E ----最终公法线00.080
0.08=(96.520.0250.0720.063)96.36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