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热平衡4.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薄膜水(也称附着水):当土壤的吸湿水达到 最大量后,其外层所形成的一层膜状的液态水。土 壤颗粒所能保持着的最大数量的薄膜水叫做最大分 子持水量,如砂土为1.57-4.75%;粉砂为10.80%; 粘土为44.85%。
3)毛管水 (悬着水、上升水):靠毛管力保持在 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悬着水:为毛管所保持又与 地下水不相连通的水分。上升水:借助于毛管力由 地下水上升进入上层土体的水。土壤中可能含有的 最大毛管水,叫最大毛管水容量,如粗砂为8- 15%;壤土为15-20%;粘土30-45%。
全球地下水约为0.153亿km3 ,占全球水 量的1.05%;河川、湖泊、沼泽等地表水约36 万km3,大气水约为1.55万km3(分布于海洋 上空的大气水约1.1万km3 ,陆地上空的大气 水约0.45万km3),生物水约2000万km3,这些 水合计约占地球水量的0.03%。尽管地下水、
河川等地表水、大气水及生物水在水圈中所占 比例甚小,但其对人类的意义至关重要。
根据地球能量和水文试验计划1992年的研 究成果,地球水圈全部水量约为14.59亿km3,
若将其均匀覆盖于地球表面,水深可达 2860m。海洋水约有14亿km3 ,占了全球水 量的95.95%,为地球水圈的最大组成。南北 两极和高海拔地区的冰雪约为0.434亿km3, 占全球水量的2.97%,为地球水圈的次大组成。
3)张力计法
张力计是应用得很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测量 的是土壤的基质势。张力计的关键部件是细孔毛 瓷杯,孔径约110~115μm ,瓷杯与土壤紧密接 触,杯内自由水通过杯壁孔隙与土壤水接触,水 和盐可以无阻碍地进出瓷杯,与土壤达到平衡。 通过与毛瓷杯相连的真空表或水银柱读出土壤基 质势。
优点是在土壤比较湿润的情况下测量土壤基质
4)重力水:地层中由重力作用而存在的水分。
图4.7 土壤水的类型
3、水的运动 研究地下水的运动,必须考虑气象、地形和地质
状况,水向地面下层渗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降雨时水分从地面下渗,分子力和重力促使水从 地面渗透至饱和层,如果地面温度增高或风力加大, 则水分又按薄膜和毛管运动规律向上运动,给地面 供水。
承压水或自流水:在透水层与不透水层相互成层 的地区,地下水运动受很大限制,不透水层由页 岩、板岩、侵入岩及粘土层等形成,故又称隔水 层或管制层。在地层倾斜情况下,隔水层之间受 着很大的静水压力,故称承压水。----自流井
图4.6 地下水剖面
2、地下水的特征
地下水同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容积水: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壤中所含水量 的体积数。在灌排计算中常用到这一参数,一 般在不标明土体深度时,通常指1m土深,方/公 顷。
5、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1)经典烘干法
目前国际上仍在沿用的标准方法。其测定的简 要过程是:先在田间地块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取样 点,按所需深度用土钻(或在土壤剖面上用采样刀) 分层采集土样,放入铝盒并立即盖好盖子(以防水 分蒸发),尽快称重(即湿土加空铝盒重,记为 W1),打开盖子,置于烘箱中,在105-110°C条 件下,烘至恒重(需6-8h),再称重(即干土加 盒重,记为W2)。设空铝盒重为W3,该土壤质量 含水量为: ( w 1 w 2 ) / ( w 2 w 3 ) 100 %
土壤中主要的是液体状态的水,这种水在地 下存在以下几种特征。
1)吸湿水(也称吸着水):烘干的土壤从含有饱 和水蒸汽的空气中由吸附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 分。土壤颗粒保持吸湿水的最大量就叫土壤最大 湿润度,也叫吸湿系数,其所含水分按重量百分 数算,如细石英砂为0.03-0.07%;砂土为1.4%; 壤土为2-6%;粘土为15-18%。
气的比例等,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
示方法。
v w 100 % fc
V:相对含水量;fc:来自百度文库间持水量;
4)土壤水贮量 土壤水贮量是指一定面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
的绝对数量。 在土壤物理,农田水利学、水文学中经常要用
到这一参数,它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
•水深:在一定厚度、一定面积土壤中所含的水量 相当于相同面积水层的厚度。单位为:mm。
2)水分向土壤水层下渗超过最大分子含水容量后就 继续以薄膜运动和毛管运动下渗直至不透水层。
3)当水分到达不透水层后,逐渐集累沿着不透水层 横向运动形成地下潜流。
地表
(1)
大气
(2) (3)
不透水层
图4.8 地下水分运动示意图
4、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
土壤含水量是表征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又 称为土壤含水率、土壤湿度等。土壤含水量有多种表 达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地下水的分层
按地下水的性质和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非饱 和水层和饱和水层两大水层。
1)非饱和水层
紧接着地面的土壤和岩石层。在通常情况下,这 层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总是未饱和状态,除了水分 外,还包含着空气,故这层又称通气层,在这一层内, 又可分为三带:
土壤水带:土粒上面的吸着水和薄膜水。这层土壤能 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凝结为水滴,是植物根系最活跃的 地带,深度自数米到20m。当土壤水分过多时,土壤 上面的吸着水和附着水就因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渗入 下层。
图4.3 我国的冰川水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98)
4.1.3 地下水
存在于地表土壤和地下岩层孔隙中各种形式 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 地表水、凝结水以及其他含水层的补给或人工补 给,同时又是地表河川水的重要水源,特别是在 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枯水季节。
图4. 4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98)
地表水热平衡
刘绍民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第四章 地表的水分平衡
4.1 地表的水分含量 4.1.1 海洋水 4.1.2 冰雪水 4.1.3 地下水 4.1.4 地表水 4.1.5 大气水
第四章 地表的水分平衡
辐射
冰雪水
降水 100% P
地表径流 R
水汽输送 (35%)
降水 (65%)
蒸发/蒸腾 65% ET
图4.2 水圈中水在地球系统中的分布
4.1.1 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水圈的最大组成,也是陆地水的 最大源地和最终归宿。地球表面总面积5.1亿km2, 海洋面积3.61亿km2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 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水总体积14亿km3,占全球 水量的95.95%,但只是地球总体积的1/800。海洋 水含盐量为3.5%,是河川水(小于0.3%的含盐量) 的11倍以上,尚无法为人类直接利用。河川水以碳 酸盐为主,海洋水则因海洋生物大都吸收碳酸钙生 长骨骼的缘故而以氯化物为主。海洋水还溶解氮气、 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图4.1 水圈的组成
水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分布于地球系统的各个层
次。水圈与大气圏、地圈、生物圈,乃至“人文 圈”均是地球系统的次级系统,在空间上有着一 定的交叉,在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以及发生、发 展过程方面,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水的循环 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又是 其它地球生物化学输送的载体。因此,水也分布 于水圈以外的其它圈层。水汽主要存在于大气圈 中,但岩石、土壤孔隙中仍有不少水汽。所谓的 生物水也即是存在于生物圈中的水。
蒸发 (100%)
地下水D
入海量 35%
第四章 地表的水分平衡
4.1 地表的水分含量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 积约5.1亿km2,其中被水覆盖的面积约3.61亿km2, 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此地球又有“水球”之称。 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地 表、地下和空中,成为海洋水、河川水、湖泊水、 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雪水、大气水以及存 在于动植物有机体内的生物水。这些水体通过水循 环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包裹地球的浩瀚水圈。
中间水带:是土壤水带下岩石和孔隙中存在的薄 膜水,渗透过程中的重力水和少量的饱和水组成。 中间水带的活动性很大,有时很厚,有时根本不 存在。
毛管水带:位于非饱和水层的最下部,紧接着地 下水面,由于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各有不同,形成 的孔隙各处不一,因而毛细管的管径有很大的变 化,在孔隙小的部分毛细管水柱上升很高,在孔 隙较大的地方,毛细管水柱就较低,因此这层水 面是参差不齐的。
v h w 10
ρ:土壤容重;h:土层厚度;
土壤容重р:在没有遭到破坏的自然土壤结构条
件下,采取体积一定的土样称重,取样烘干,计 算单位体积内的干土重。(克/立方厘米)
M 2M1 m
100
v
m 2 m1
v
M2、M1是环刀加土样、环刀的质量; m、v是取出部分土壤的质量、体积; m2、m1是烘干土壤加铝盒、铝盒的质 量;
图4.5 地下水层示意图
2)饱和水层
土壤和岩石的孔隙中充满了水的地下层称饱和水 层,其最上面的那一层称为地下水面,我们通常看到 的井水面就是地下水面。饱和层可分为两种类型:
潜水或自由水:这是在均一性的或近似均一性的岩石 中的水,除岩石表面颗粒对水流具有相当阻力外,很 少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它只受重力作用顺着地下水面 倾斜方向自由流到最低的水位处去,这种水通常是无 压的,故称自由水,主要是河谷冲积层中水,冰川沉 积层中水和堆积物及沉积物中水,其水位决定于地表 的渗透和蒸发。
3)土壤相对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是一个应用相当普遍的土壤水分
“常数”,其定义为:在一个地下水埋藏较深、排 水条件良好的平地上,充分供水,地表覆盖避免蒸 发,待水入渗完1-2天之后,测得土壤含水量的数 值即为田间持水量。
相对含水量地指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
分数。它可以说明土壤水的饱和程度、有效性和水、
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km2,冰川面积 约为1620万km2,约占陆地面积的11%,其中 大陆冰川又占了全球冰川面积的97%。全球 冰川拥有的水量约为2918万km2,占陆地淡水 总体积的77%,目前基本上还未被利用。
山岳冰川呈舌状,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一些高山地区,面积约50万km2。 我国西部的天山、祁连山、贡嘎山、昆仑山、 玉龙山、喜马拉雅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等高 山上部都有现代冰川,这些山岳冰川往往是一 些大型河川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雅鲁藏 布江等均发源于此。
此为经典方法,较简便、准确、可靠,但也 有不足之处。如需取出土壤特别是深层比较费力, 且定期连续测定土壤含水量时,不可能在原处再 取样,而不同位置上由于土壤的空间变异性,给 测定结果带来误差。另外,烘干至恒重需时间较 长,不能及时得出结果。
2)快速烘干法
包括红外线烘干法、微波炉烘干法、酒精燃 烧法等。这些方法虽可缩短烘干和测定时间,但 需要特殊设备或消耗大量药品。同时,也不能避 免由于每次取出土样和更换位置等操作所带来的 误差。
1)质量含水量
质量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 比值。因为在同一地区重力加速度相同,又称为重量 含水量。数学表达方式为:(水重/ 干土重)100%
2)容积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是指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所占的容积 百分数,又称容积湿度、土壤水的容积百分数,数学 表达式如下:(水容积 / 土壤容积)100 %
全球的雪盖集中在北极地区,其次是我国的青 藏高原。
大陆边缘的冰层断裂落入海中,漂浮在水面上, 形成浮冰,称之为海冰。全球海洋面积约为3.16亿 km2,海冰面积约为2600万km2,占海洋面积的7% 左右。海冰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季节变化很大, 其中南极海冰年平均约为1200万km2,北极海冰约 为1100万km2。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每年冬季都有 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 区。
4.1.2 冰雪水
冰雪水的形式很多,包括大陆冰盖和高山冰川、 高寒地区的积雪和冻土、海洋浮冰等。
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即 冰盖,呈盾形,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几乎整个南极大陆表面(约1400万km2)都被厚厚 的冰层覆盖,面积约1390万km2,平均厚度约为 1700m,最厚超过4000m。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 (200万km2),也有90%的面积覆盖着冰层,平 均厚度约1500m,最厚超过19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