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王卫星)
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中国男篮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中国男篮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作者:卓金源王卫星陈小虎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以中国男篮备战第28届亚锦赛的过程为基础,测试并记录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体能訓练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诊断运动员肌肉状态、优化体能训练、有效预防损伤和监控康复的原理,为我国高水平运动队体能训练科学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以肌肉收缩时间(Tc)、肌肉反应时间(Td)、肌肉持续紧张时间(Ts)、肌肉放松时间(Tr)、肌肉的径向最大位移(Dm)、肌肉对称性为测试指标,共进行4次集体肌肉状态测试,并对运动员个体进行追踪监测,所有测试均于晚间运动员结束放松治疗后进行。
结果:与3月份的测试相比,大腿前侧、后侧肌群,臀部以及脊柱核心肌群肌肉收缩时间在4月的测试中均有明显缩短(P<0.01),右股内侧肌和右臀大肌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变化率分别为26.82%和25.02%。
7月份的测试成绩显示,运动员肌肉收缩时间有了较明显的延长,肌群肌肉的前后变化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P<0.01)。
9月份的测试中,运动员大腿前、后侧以及臀部与核心肌群的肌肉收缩时间明显缩短(P<0.01),低于之前的每一次测试。
对运动员A的初始诊断发现,左右两侧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对称性分别为51%和66%,存在受伤风险。
经过调整训练后,其两侧肌肉对称性分别为85%和87%,肌肉收缩时间分别缩短31.9%和52%。
结论:1)TMG参数中肌肉收缩时间(Tc)可以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准确地反映肌肉收缩状态。
2)TMG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肌肉疲劳状态和肌肉两侧对称性,对于优化体能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TMG技术可以为训练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并确立出发点,同时能够较好地检验训练效果。
4)TMG技术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具有简捷性、重复性、客观性、选择性、高度灵敏性和非介入性等特点,可以通过相关参数将肌肉收缩特性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神经肌肉的状态。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综述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综述作者:孙培全杜雨杨威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7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摘要本文通过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现状、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厘清核心力量训练研究发展的脉络,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力量概念现状应用研究近年来,以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为代表的一些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挪威等国家已从某些方面证明了通过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新的体能训练理论引起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认可。
通过查阅(2000-201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对近16年来核心力量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主要表现在: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核心区域和核心肌群对于核心区域的界定,大多数研究将核心区域定位在腰椎—骨盆—髋关节位置;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核心区域是指包括胸廓和脊柱在内的整个躯干。
还有的研究认为,核心区域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具体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将核心区域界定为:在人体双肩与双髋关节之间的整个躯干以及骨盆区域。
核心区域确定了,所涉及的肌群也就明确了。
核心肌群就是肌肉的起点或止点位于核心区域间的肌群。
(二)核心力量普遍研究认为,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下肢力量并列的力量能力,是一种新出现的力量能力,它在稳定机体核心区域部位的同时使其产生最有效的位移及旋转,并且作为人体运动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担负着控制机体稳定,自身发力,传递力量的作用。
美国等国家的学者研究认为,将构成或提高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定义为核心力量;还有的研究认为,核心力量是功能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卫星讲课

磷酸肌酸
糖原
蛋白质
正常水平
不同能源物质恢复的异时性原理
不同训练课任务、负荷强度和恢复时间一览表
训练课的任务 训练负荷强度 恢复时间(h) 负荷评估度 提高发展运动能力 极限负荷 72 5 最大负荷 48-72 4 次最大负荷 24-48 3 保持运动能力 中等负荷 12-24 2 恢复运动能力 低负荷 12 1
10.00
睡觉前闭上眼睛过一下自己的主要对手,简单想一下她们的 技术动作特点和比赛风格,想一下自己的主要技术动作。
比赛当天(8月19日)
6.00 起床 醒后不起床,做腹式深呼吸5次;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 发挥最好的一次比赛,尤其要重点体会自己最佳发挥时 的感觉和当时的情景;回忆结束时,对自己默念:“今 天我会表现的更出色!”;再做5次深呼吸,伸伸懒腰, 起床。
大赛前的准备与训练
(三) 专项能力 安排模拟训练和有计划地 参加检查性比赛,有助于提高专项强度和专项 能力,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比赛经验。 在模拟训练中,只是在供能系统和作用方向上 与比赛的特征保持一致即可,不必完全按照比 赛的规则和要求来进行。如100米跑运动员的 模拟训练,在两天四个单元的训练课中可分别 进行起动力量+加速跑、最大速度+专项速度 耐力、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专项力量+专项 耐力的训练。既考虑到比赛的要求,又培养了 专项能力。
10.30
比赛结束后,要进行保暖,穿袜子、 长衣和长裤,避免身体发僵。 赛间 休息和赛前准备活动 休息时做心理准备:将比赛方案头脑中过电影; 积极的自我谈话:“这场比赛我会打得更好!”。
国家女篮2002年世锦赛、亚运会赛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内容 时间 目的
投篮练习 10分钟 适应场地 集中注意力 拉伸肌肉 10分钟 柔韧性练习 行进体操 8分钟 动力性伸展 一般协调性 传球滑步练习 5分钟 专项协调性 半场折返跑×4 (26~28秒) 第一次刺激呼吸系统 (心率25-27次/10秒) 行进间传球上篮 4分钟 专项技术与速度 半场折返跑×4 (24~26秒) 第二次刺激呼吸系统 (心率27-29次/10秒) 对抗性技术 4分钟 专项力量与技术 ¼场往返滑步×4(20~22秒) 第三次刺激呼吸系统 (心率24-26次/10秒) 技战术5对5 5分钟 演练战术 适应比赛 综合能力 罚篮练习 2分钟 控制动作 平静心态 赛前五分钟介绍运动员和布置战术。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时间:2006-6-15 9:58:19 作者:王卫星来源:《竞技体育信息》,2006年第5期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体能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不仅是完成高质量技术动作和提升运动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以及防伤防病最有效的方法与路径。
近年来有些运动队陆续配备了体能教练,并购置了相应的训练器材与设备,在训练的时间上也得以充分的保证,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有些项目的效果却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能训练与项目特征和个体特点结合的还不够紧密,训练方法的筛选和负荷结构的设计与实际需求还有些相互脱离。
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
但无论是哪一种体能训练都应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间接和直接有联系。
否则,所获得的已提高的体能训练水平就无法向专项训练方面顺利地过渡与转换,体现在比赛成绩上。
马特维也夫也曾指出:不但专项训练手段要从专项出发进行选择,一般身体训练手段也必须从专项出发进行选择,一般身体训练并非是与专项无关的练习。
所以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显得极为重要。
一、与项目特征相结合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技术动作都是由神经肌肉系统参与工作及输出功率的结果,既不是单纯的力量,也不是单纯的速度,是两者的集合,只是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所表现的比值不一样,由此构成了运动项目的速度力量的结构特征。
如在短跑运动中,优秀运动员脚在地面上的支撑时间仅为0.08秒,垂直力量约为300公斤,而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瞬间的支撑时间为0.11-0.12,而踏跳力量却高达900公斤。
同为速度力量项目,但对力量和速度两因素的需求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再如拳击的出拳、跆拳道的踢腿与铅球、铁饼、标枪等投掷器械时的出手相比,都需要速度力量,但前者为爆发性的快速用力(冲击式的击打),而后者为持续性的快速用力(不间断的加速度)。
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

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姚旭霞;王卫星;李宗浩【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帕累托截集法、雷达分析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进行个体态势分析、整体态辨分析和差距诊断.从整体态势看,3000m自由泳、戴划手掌20×50m游、50m 冲刺游、俯卧两头起4项专项体能指标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其专项体能指标与目标挑战模型的差距大小依次为:3000m自由泳、戴划手掌20X50m游、50m冲刺游、俯卧两头起、立定跳远、引体向上、肩关节柔韧指数、双摇跳绳.【期刊名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1【总页数】4页(P24-26,29)【关键词】女子长距离游泳;专项体能;诊断【作者】姚旭霞;王卫星;李宗浩【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部,天津,300160;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61.11北京奥运会女子800 m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李玄旭获得第5名。
第11届全运会女子800 m自由泳上,金牌得主山东选手陈倩将亚洲纪录提高了近3 s。
但目前中国游泳队女子优势项目表现在短距离自由泳、短距离仰泳、蝶泳、接力项目上,长距离自由泳仅徘徊在世界中游[1]。
这说明女子长距离游泳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发展项目之一。
由于长距离游泳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因而在高水平竞技中,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专项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对专项体能训练效果不断进行诊断,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还可以提升教练员专项体能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目前,网球、短距离速滑、赛艇、百米、乒乓球、排球[2-15]等多种运动项目已具有专项体能诊断方面的研究。
然而,在游泳专项体能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
我国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成绩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对该项目专项体能进行科学诊断则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区力量影响青少年400米运动成绩

大众体育2021年4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188体育理论研究田径400米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项目,需在长时间的无氧供能下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及技术的稳定性,因此核心区力量对于田径400米成绩至关重要。
核心区力量有诸多研究,但针对田径400米运动员核心区力量的研究数量较少,本文对青少年运动员核心区力量与田径400米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高效训练及青少年运动选材提供理论基础,推动运动训练更新。
1 国内外核心区力量研究的现状分析1.1 国内核心区力量训练研究的现状杜震城在《击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中说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及合理的训练手段训练核心区力量,发现研究对象不仅在核心区力量水平有提高,同时在爆发力、耐力、水平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王卫星在《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中指出核心区力量训练的是体能训练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持运动姿势的稳定性及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大有帮助,还能降低在运动过程中的额外能耗及预防运动损伤。
综上,核心区力量在竞技体育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核心区的稳定能保证肌肉的平衡,降低在大强度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同时四肢能高效协同参与运动并发挥最佳水平。
1.2 国外核心区力量训练研究的现状Kibler认为核心区力量能够帮助肌肉在稳定状态下发挥力量,即核心区部位帮助产生、传输以及控制力量。
Peterson指出核心区域的肌群是深层次的肌群,包括隔膜肌、盆底肌、腹部肌群等重要肌群,良好的核心区力量可以更好地实现力量传递。
PaulJ提到核心力量训练不仅要屈伸练习,扭转的练习也很必要,扭转的运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本体感受能力、身体稳定性等。
2 核心区力量会影响400米运动成绩2.1 良好的核心区力量能更久维持良好的400米技术动作400米这个径赛项目是周期类运动项目,以最快的速度重复同一动作连续跑,但快速跑步的技术动作在后半程极易变形、错误,而良好的核心区力量能够保持更久的合理跑步技术动作。
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王智明;陈艳;王卫星【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实地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2014、2015年全国网球青少年训练营U12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研究表明:1)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23项三级测试指标.2)由专项体能指标模型和权重模型可知,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应重点加强灵敏速度、快速力量、核心力量及协调性力量训练,重视有氧耐力、灵敏耐力、平衡能力及关节养护训练.3)在专项体能指标模型、权重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U12男、女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包括单项评分、评级和综合评价).【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6【总页数】7页(P107-113)【关键词】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专项体能指标;指标模型;权重模型;评价体系【作者】王智明;陈艳;王卫星【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5网球运动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对体能和心智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1]。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网球运动在国内逐渐普及,我国网球的运动水平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女子网球选手相继在奥运会双打及四大满贯中夺得冠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球运动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尤其在青少年训练方面,许多方面亟待改善,青少年体能训练水平尤为突出。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比赛密度和强度随之增大,网球作为一个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更是如此。
高密度、大强度的比赛要求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技术、更加优秀的意识和更加充沛的体能。
青少年时期(7-17岁),是人体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阶段。
对网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

61《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4月1专项体能训练我国体能专家王卫星教授在其研究中认为:尤其是对于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的对抗性项目来说,由于高手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所以完全可以认为“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
网球运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专项体能训练[1]。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较量,更是专项体能的比拼。
专项体能是运动员能否在专项竞技运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2现代网球运动中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良好的专项体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制胜的法宝,是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维持比赛强度的现实基础,在现代网球运动中就是要有以练为战的专项体能训练思想和高度的认识,网球比赛的特点决定了供能的特点,供能的特点决定了专项体能训练的特点和方向。
专项体能训练指专项力量训练、专项速度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柔韧训练以及灵敏、协调性训练。
2.1力量。
网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指“网球运动员在进行发球或击球动作时,能使自己各部分肌肉力量和球拍的击球技术合为一体。
在球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把力量全部变成使球向前飞进的能量。
”[2]在激烈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通过不断的急停急起、进行冲刺、左右变向、跳跃等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且这些动作经常是组合使用,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力量素质作支撑,良好的力量还是避免场上受伤强有力的保障。
2.1.1上肢力量。
网球运动是依靠全身的肌肉协调发力,但是网球击球动作的完成主要是由上肢来完成,所以上肢动作的标准与上肢力量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与击球的质量,上肢力量能够影响运动员对球的细微控制。
2.1.2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具有稳定和支持作用[3]。
开放式步伐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训练比赛中,因此更需要核心力量更高效地传递和带动转体产生力量。
2.1.3下肢力量。
运动员在场上的每次快速移动到位是保证击球质量的前提,都是依赖于强大的下肢力量为基础,下肢力量是整个击球动力链条的源头,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下肢力量越强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越大,原动力越大,力量传达到球拍的力量才能充足。
浅谈篮球运动训练测量与评估

浅谈篮球运动训练测量与评估作者:孙翌淼张雷来源:《体育时空》2014年第12期摘要篮球运动训练中测验与评定能够向球员与教练提供数据,掌握了解球员的体能和技术的进步幅度,了解自身缺陷,从而在训练中保持针对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篮球运动训练测量评估的重要性,结合对篮球运动技术与体能测量评估方法分析,最后针对测量评估提出了个人建议。
关键词篮球训练体能技术测量评估一、篮球运动训练测量评估的意义篮球运动员的技术与体能主要体现在投篮、控球等专项技术,以及耐力、爆发力、敏捷性等方面。
篮球运动训练测试则主要为技术测试与体能测试。
篮球运动训练中测验与评定目的为向球员与教练提供数据,掌握了解球员的体能和技术的进步幅度,了解个别球员的不足与缺陷;了解球员受伤后的恢复训练情况;诊断体能与技术训练模式的效果等。
科学有效的运动训练测量与评估,能够客观检验运动员的训练质量与效果,作为一种运动人才的选拔工具,测试评价指标的内容与方法也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内容与方法。
参与比赛的运动员也需要以测试指标作为前提和依据来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与任务,并在日常训练中完善。
例如某内线球员通过测试,体现出协调性差的缺点,就需要在训练中予以强化;某内线球员低位单打技术粗糙,训练当中需要重点提升。
此外,运动训练测试评估也能够帮助运动员设定训练目标。
例如某外线球员五点投篮测试的命中率为32%,希望在联赛之后能够提升到44%,合理设定目标,保持日常训练的积极性。
二、篮球运动技术与体能测量评估方法(一)技术测试评定方法1.进攻技术测试评定:五点投篮:运动员在3分线内一步的位置,分别在二边45度、底线以及圈顶五个区域投篮,采取原地投篮的方式,一共投25球,以总命中率作为成绩。
20m四障碍四种运球。
距离20公尺处设置四个障碍,运动员以此以换手、背后、胯下以及转身四种运球方式通过障碍物,此测量主要考察运动员的技术性速度。
来回运球所花费的时间为本项成绩,如果运球为例则增加两秒的时间。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王卫星)..

各位置球员跑动距离分类比例(依Bangbo2003)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后卫 边后卫 中场队员 前锋
慢跑 走动 强度跑 冲刺跑
%
中国划艇队
最大力量测试成绩
项目
测试日期
2003.2.28
最大卧推 1RM
2003.11.29 2004.2.9 2003.2.28
三名世界著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关系
专项成绩 项目姓名 刘易斯 (美国) 100m:9″86 200m:19″82 4×100m接力:37″50 跳远:8.91m 50年代末—70年代初 世界著名篮球中锋, 技艺非凡,运动水平 出众。身高:2.16米 身体训练 水平 具有非凡 的身体训 练水平 创造并保 持优异成 绩年龄 21岁—38 岁 备注
(三)能量代谢特点:
1. 磷酸原供能为主(举重、投掷、跳跃、跳水等); 2. 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100m、200m,游 泳50m、击剑、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等); 3. 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400m、游泳100m、速度滑 冰500m、皮划艇200m等) 4. 糖酵解和糖氧化供能为主(田径800m、1500m、 3000m、游泳 200m、 400m、 800m、赛艇皮划艇 500m、 1000m、公路自行车等); 5. 糖氧化和脂肪氧化供能为主(田径5000m、1000m、 马拉松、赛艇2000m、公路自行车60km等); 6. 脂肪氧化和糖氧化供能为主(铁人三项、越野滑 雪、各种极限耐力运动等)。
125 kg. 105 kg. 115 kg. ---------kg. 90 kg. 105 kg. 100 kg. 105 kg. ---------kg. 110 kg. ---------kg.
近二十年国内体能训练科研论文研究综述——以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为例

38体育风尚SPORT & STYLE近二十年国内体能训练科研论文研究综述——以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为例芮正斌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近二十年国内体能训练的文章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研究。
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变化呈现出缓慢增加趋势,文献来源分布最多的是北京体育大学,研究内容方面涉及范围广,有关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多于其他方面研究,发文最多的是以体能训练为关键词发表的文章。
关键词:体能训练;核心期刊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能的要求逐渐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和训练中,体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田麦久在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提到,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1]。
由此可知,体能是很多运动项目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对提升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体育类核心期刊研究体能训练文章有利于了解我国体能训练研究热点,也有利于体能训练师和运动员参考,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是我国体育类顶级期刊,刊载的文章具有权威性和一定的前沿性。
因此,通过对我国体能训练类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和研究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今后科研工作者参考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 )围绕以体能训练为篇名进行相关搜索,检索要求为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共检索到155篇文献。
(二)逻辑分析法对检索到的155篇文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三)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 对检索到的155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发文量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20年间,我国国内核心期刊关于体能训练方面的发文量研究最少的是2000年,那时是研究体能训练的初始期。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在研究体能方面的发文量呈现出波浪式增加,尤其是发文量最多的2007-2008年间,我国学者在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达到顶峰。
体校扁平足学生训练方法的探究

体校扁平足学生训练方法的探究作者:朱庆熙来源:《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19年第06期摘要:扁平足学生在体校属于特殊群体,如何科学训练从而提高这些学生的运动成绩,已经成为基层教练员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文本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整理了有关体校扁平足学生训练方法,为扁平足学生和基层教练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校;扁平足;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80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6-065-011前言体校是运动员的摇篮,是世界冠军的诞生地。
基层教练员的主要责任包括了科学训练减少伤病,夯实运动员的基础,提高运动员技战术能力,拓展运动员视野,提高体育智商。
然而在面对扁平足学生时,许多教练员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让扁平足学生在运动成绩上能有更大的突破,文本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整理有关体校扁平足学生的训练方法,为扁平足学生和基层教练员提供理论参考。
2结果与讨论2.1相关概念扁平足:人体的足弓是由附骨和妬骨形成拱形堆砲,并通过足底腱膜和韧带等弹性组织的收缩力和朝向共同形成的凸向上方的结构。
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纵弓和内外方向的横弓。
纵弓又可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块楔骨及第1~3跖骨构成。
此弓较高,有较大的弹性,故又称弹性足弓,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及第4、5跖骨构成。
此弓较低,弹性较差,主要与维持身体直立姿势有关,故又称支持弓。
横弓由三块楔骨、骰骨及跖骨的后部构成。
扁平足是指足纵弓的塌陷或消失,由于足底没有良好的支撑,起不到缓冲的作用,内脏器官及脑部无法免于震荡,可能容易产生疲劳和疼痛。
2.2体校扁平足学生训练方法根据扁平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在训练中要避免长时间、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在设计训练计划时我们应多考虑综合性训练、全身性训练和针对性训练。
根据调查及经验,扁平足学生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浅析皮划艇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制胜因素

浅析皮划艇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制胜因素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目前皮划艇运动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技术、体能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皮划艇运动项目核心制胜因素进行探究,为弄清楚该项目的制胜规律奠定基础。
同时从技术训练、体能训练以及训练观念几个方面为以后的训练指明方向,为我国皮划艇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皮划艇;现状:制胜因素1皮划艇优秀运动员目前现存在的主要问题1.1技术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女子皮艇是我国皮划艇项目中的相对优势项目,所以以我国女子皮划艇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为例,目前我国女子皮艇选手存在快速力量或爆发力量不足,造成启航速度不够;途中划习惯用高桨频来缩短与对手差距,却忽视了一桨效果,造成体力不支;有氧耐力差;划桨动作不经济。
技术还不够全面、流畅和放松不全面、流畅和放松是目前国家皮划艇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不全面,即指运动员的技术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划船技术往往受风力和风向(顶风、顺风和侧风)的影响,划出的结果不一样。
1.2体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
与运动有关的体能主要身体素质的总称,是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素质的总称;是指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即运动员在专项比赛中体力发挥的最大程度、也标志着运动员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的水平,反映了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
目前,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表现在:一是不能完全适应高水平、激烈竞争的竞技需要;二是体能水平转化到运动能力比较欠缺即专项力量和体能转化为推动船速前进的能力还不够,具体表现一下两点:第一是绝对速度还不够,集中表现在起航、变速和冲刺的绝对速度不高;第二是专项耐力不足,其主要体现在高速耐力不强,相持能力较弱。
研究表明“我国女子皮艇运动员划桨最大力量,接近世界水平,但500m 全程平均划桨最大力量较差。
说明划桨技术和无氧力量均需发展和提高”。
1.3训练方面存在问题传统训练理念受到冲击,及商业化比赛的增多,使训练和比赛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不影响训练的情况下,尽可能能多参加比赛,获得优异运动成绩是现在运动训练的主要趋向。
当代运动员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力量训练王卫星PPT课件

手的。由数量和质量构成了技术动作特征的两个方面,而质量特征中的诸因素主 要是受协调能力的制约。协调能力好,就能把握好动作的空间、时间、力量、节 奏、准确、稳定等技术特征中的要素,从而提高动作质量,改进训练效果。从某 种意义上讲,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是表现出应有力量水平和提 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如蹦床技术动作体现出协调能力与力量素质的高度结合。
腰髋收缩力量。在专项实践中,它不仅为核心稳定性提供力量支援,而且还能够主动发力满足专项技术的
特殊需求,成为人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
第22页/共28页
二、核心肌群与力量训练
•
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又称专项动作模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是本质和重点,
是指根据竞技项目的专项技术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来进行的专项动作技术条件下
第10页/共28页
一、协调能力与力量训练 • 协调性力量训练 • 协调性力量训练是指运用杠铃、哑铃、 壶铃、实心球、沙袋、弹力带等自由重量器 械以及克服自身体重等所进行的无固定轨迹 的加速度和多关节肌群参与的专门性力量训 练。在此,“协调性”是指对身体稳定性和 功能性力量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的有机整合与 优化。协调性力量训练强调在克服自身体重 和负重训练过程中神经、肌肉、感知觉三大 系统之间的合理配合,使主动肌、对抗肌、 协同肌之间参与完成动作的协同能力得以改 善,从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和专项力量 水平的目的。
第15页/共28页
一、协调能力与力量训练
(三)协调性力量的训练
• 变换训练条件 • 变换运动指令 • 负荷后练习 • 变换运动方向 • 相关运动技术练习 • 详见实践课演示
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王卫星

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王卫星发布时间:2021-05-28T14:51:08.84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作者:王卫星[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这门学科。
通过有效利用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学时间,能对学生的课堂生活进行有效调节,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和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基本意识。
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王卫星 332000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这门学科。
通过有效利用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学时间,能对学生的课堂生活进行有效调节,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和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基本意识。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引言:对于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需要面临着巨大学习压力,所以将自身经历和时间都放在了各文化科学习上,所以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随之减少,导致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难以达到相关标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缺乏体育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阻碍。
因此,教师应善于找准根源,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落实在后续体育教学工作中坚持遵循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提升身体素质,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体育教学重要性逐步增大,体育教学在学生个人成长生涯中占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通过规范化开展高效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对学生个人学习习惯有效培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片面基于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这样能在学生学习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化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教授的核心力量训练讲稿

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核心力量训练方法1核心力量训练(Core Training)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这也是由其所处的身体位置及肌群所储备的能量所决定的。
从身体位置来看,Core是最接近身体重心的中间环节(腰-骨盆-髋关节)。
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核心肌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竖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错骨盆,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生理机制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骶棘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在此动作中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
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
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并形成耻骨炎。
只有稳定住骨盆才能保证髋关节肌群有效的工作。
良好的姿态和骨骼排列可以提供最佳的结构功效,而这反过来又可以使得机体的运动链产生最佳功效。
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所有关节的骨骼排列处于适当最佳位置。
这里会特别注意脊柱、骨盆、胸阔、肩胛骨和颈部的位置排列。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1)稳定脊柱、骨盆;2)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4)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5)预防运动中的损伤;6)降低能量消耗;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指导思想的研究

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指导思想的研究作者:韩春远王卫星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04期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新周期网球训练总指导思想的系统梳理和总结,结合当今世界青少年网球体能训练的新理念、新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网球体能训练指导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
研究意义:体能训练指导思想为我国青少年体能训练计划的设计、内容的确定、方法手段的选择等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指导思想进行系统分析与探讨。
研究结论:1)激发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兴趣;2)紧抓身体素质敏感期训练;3)突出协调能力和专项灵敏训练;4)注意力量安排的全面性和身形塑造的专项性;5)重视关节养护和有氧能力训练;6)掌握基本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7)加强体能训练过程监控和体能状态的诊断与评价。
关键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身体素质敏感期中国图书分类号:G8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4 )04-0072-05Research on Guiding Ideology of Adolescent Tennis Player Physical Training in ChinaHAN Chun-yuan1, WANG Wei-xing2(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Guangdong China; 2. Sport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84, China)Abstract:Through systematical review and summary of tennis training guiding ideology in new era in China, combining present new theory and method of adolescent tennis physical training around the world, this thesis analyses and discusses guiding ideology of adolescent tennis player physical training in China.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is physical training guiding ideology provides basis and reference to calendar design, content finalization and method selection of adolescent physical training in China.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Stimulating adolescent physical training interest. 2) Focusing on training in physical quality sensitive period. 3) Highlighting coordination ability and special sensitive training. 4) Emphasizing on comprehensiveness of strength arrangement and specialty of body shaping. 5)Attaching importance to joint maintenance and aerobic ability training. 6) Mastering basic physical training ways and means. 7) Strengthening procedure supervision of physical training as well as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status.Key words: adolescent; tennis player; physical training; physical quality sensitive period当今世界上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比赛不仅仅是技战术的较量,更重要的是体能和心理的对抗[1]。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讲稿(王卫星)

训练持续培训(2009第8期)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最初只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应用于健身和医疗。
近年来随着运动链理论和神经肌肉系统训练以及本体感受性训练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功效不仅仅只适用于康复领域,而且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
同时,将这种训练方法在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进行了尝试,在提高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篮球教练员们所接纳,但是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我国大多数篮球工作者们还只停留在初步的概念和零散的手段上,还不能真正领会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和要点,因为未能为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提高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训练工作的实践经验,论述其概念,阐明其重要性,归纳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期为当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1、核心概念的界定已生理机制核心(Core)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Ian Hasegawa 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机、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群肌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J.H Pilates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隔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
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该环节包括32对或块肌肉,这些肌肉可分为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见图1),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及运动过程中的躯干动作维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高中篮球模块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高中篮球模块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作者:李萌頔闫献征韩金明潘建芬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05期籃球模块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选学模块,是便于学校开展的项目,也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和学生选择教与学的内容,有的高中生连续3年都选择学习篮球。
在篮球学练中,体能可促进篮球专项技能的学习,同时,体能也是确保学生能够打比赛的基础。
那么,如何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篮球技能呢?本文以篮球专项体能为核心,呈现高一男生篮球模块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专项体能是连接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纽带专项体能,也就是与运动项目有关的专项技术体能,它不同于身体素质,也不等同于运动技能,而是建立在身体素质发展之上的。
它是专项技能的基础,也是连接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纽带(图1)。
在球类教学“学、练、赛”一体化的理念下,体能与技能均存在于篮球专项教学的过程中,且专项体能呈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1]。
高中篮球的模块教学,可以说是高中生的篮球专项化学习。
即使在专项化训练阶段,用于专项练习的时间也只能占到全部时间的60%~80%,需要平衡用于全方面发展和专项能力提升的时间[2],这个专项能力就包括发展学生专项体能的练习。
王卫星对体能与技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战术是手段”的观点,特别是基于训练和比赛的视角,提出“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的观点[3]。
竞技运动的训练理念,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篮球模块教学,因为篮球运动需要学生大量的跑动和发力,学生在篮球场上基本处于不停地移动和做短距离的冲刺状态。
如果学生没有体能,就难以与同伴或队友配合,即使能完成,也可能会因过度消耗体力而使身体不适,同时存在潜在的受伤风险。
因此,要让高中生享受篮球运动,提高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发展专项体能是关键。
强化篮球专项体能,可为强化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供保障,参与比赛、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基础。
二、以篮球项目体能结构为主题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不同项目基于项目特征与专项动作模式,有着各自的运动素质能力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跆拳道的技术特点
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
的限制和跆拳道攻击方法的特点,跆拳道主要是以脚 法攻击对方为主。进攻中髋关节的发力起主导作用, 力求出腿的力度和击打的效果。在比赛中虽然可以使 用拳的得分技术,但往往只起到防守、格档的作用。 进攻时则主要是运用腿法攻击对方头部和被保护的胸 腹部。
一、认清项目特征
(二)动作结构和肌肉工作特点
1. 参与运动的主要肌群 2. 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
运动(脚支撑)短跑 0.08-0.10 跳远0.11-0.12 跳高0.180.22 运动(出手或推手)标枪 0.16-0.18 铅球 0.15-0.18 跳马 0.18-0.21 运动(拉浆)皮艇20-25kg赛艇30-35kg划艇20-30kg
二、明确个体特征:
(一)运动素质:
如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 Ⅰ.速度力量、灵敏协调; Ⅱ. 速度、专项耐力、最大力量; Ⅲ.力量耐力、一般耐力、柔韧。
前锋-速度、爆发力、灵敏 前卫-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协调性 边后卫-速度耐力、灵敏、力量 中后卫-弹跳力、最大力量、协调性 守门员-灵敏、协调、弹跳、力量、柔韧
狭义的“体能”概念:
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 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
力量素质在体能 训练中所处的位置。 力量
速度 耐力
灵敏
协调
柔韧
体能训练的意义
㈠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 ㈡有利于承受大负荷量训练和高强度比赛 ㈢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㈣有利于防伤防病、延长运动寿命
利用率
储存
非常有限
5mmol/kg 肌肉 ≤60%
消耗
受O2利用率 的限制 400g糖原(骨 骼肌)+100g 果糖(肝脏) 90min后血糖 浓度下降
24小时内恢复 100% 8sec-3min 30%
恢复 供能持续时间 供能比例
8sec内恢复 100% 20%
3-5min内恢复 100% 6-8sec 20%
张伯伦 (美国)
100m: 10″9 400m: 47″0 跳高: 2.02m 国家青年 排球队候 补队员, 100m11″ 跳高: 1.90m
22岁—38 岁
阿列克谢耶夫 (原苏联)
举重三项总成绩640 (推235抓175挺230) 公斤,两项总成绩445 (抓187.5挺257.5)公 斤
23岁—36 岁
(三)能量代谢特点:
1. 磷酸原供能为主(举重、投掷、跳跃、跳水等); 2. 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100m、200m,游 泳50m、击剑、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等); 3. 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400m、游泳100m、速度滑 冰500m、皮划艇200m等) 4. 糖酵解和糖氧化供能为主(田径800m、1500m、 3000m、游泳 200m、 400m、 800m、赛艇皮划艇 500m、 1000m、公路自行车等); 5. 糖氧化和脂肪氧化供能为主(田径5000m、1000m、 马拉松、赛艇2000m、公路自行车60km等); 6. 脂肪氧化和糖氧化供能为主(铁人三项、越野滑 雪、各种极限耐力运动等)。
中外优秀男排运动员发球速度对比
东京第四届排球大冠赛: 我国运动员训练中的跳发球速度为 90公里/小时,而本次大赛中的国外选手 一般发球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左右,而 训练中的发球速度俄罗斯运动员曾高达 170公里/小时。 ——国家男排主教练邸安和
排球运动中的“魔鬼三角形”
现代高水平的排球队,必须具备3种主要的、有决定意义 的、必不可少的取胜因素(VHP): 1. 快速多变的打法(V——velocity and variety of play); 2. 占有空中的优势(H——height of action above net); 3. 完美无缺的技术(P——perfection of skill)。
⒈没有一场比赛使血糖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 象可能是由于比赛间歇和运动员在间歇时摄糖所致。 ⒉没有一场比赛使血乳酸值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 象表明:尽管排球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项目,但是高强 度动作并不是连续出现到足以产生由于血乳酸堆积所 造成的疲劳。 ⒊肌糖元在第一场比赛后下降32.28%,全天比赛后肌 糖元下降40%,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慢肌纤维肌糖元 下降的比例比快肌纤维大。 ⒋这些队员的平均摄氧量为56.4±58毫升/分/公斤体 重,与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大致相同。
以刚制刚,直来直往: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技术
多是以刚制刚,以直接接触为主,方法比较硬朗简练。 进攻时都采用直线的连续进攻,以快速连贯的腿法组 合打击对手;防守时的动作也是以直接的格档为主, 讲究以硬抗硬,以快制快。
一、认清项目特征
(五)比赛规则: 如跆拳道比赛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 境、对手等因素条件下进行搏击的对抗性项目。 正式比赛中运动员要在一天的时间内经历 多个轮次的角逐,最终获胜夺得金牌。虽然每 场的比赛时间不长,但多轮比赛被安排在一天 中进行,运动员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压力 都是很高的。
3. 参与运动肌肉的收缩特点 4、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配合
膝 关 节 度
180 140 100 2.0
/
蹬 速
1.2 0.4
m\s-0.8 -0.6 -0.4 -0.2 0.0 0.2
\
常规滑冰时的膝关节角、蹬速、蹬力(依Gemser等,1999)
时间/s
一、认清项目特征
125 kg. 105 kg. 115 kg. ---------kg. 90 kg. 105 kg. 100 kg. 105 kg. ---------kg. 110 kg. ---------kg.
135 kg. 115 kg. 120 kg. 115 kg. 105 kg. 110 kg. 100 kg. 120 kg. 120 kg. 115 kg. 110 kg.
三名世界著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关系
专项成绩 项目姓名 刘易斯 (美国) 100m:9″86 200m:19″82 4×100m接力:37″50 跳远:8.91m 50年代末—70年代初 世界著名篮球中锋, 技艺非凡,运动水平 出众。身高:2.16米 身体训练 水平 具有非凡 的身体训 练水平 创造并保 持优异成 绩年龄 21岁—38 岁 备注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 的针对性
北京体育大学 王卫星
广义的“体能” 概念:
体能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 是人体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 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 根据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体能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形态;2)身体机能; 3)健康水平;4)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主要分为4大类: (1)力量素质类;(2)速度素质类; (3)耐力素质类;⑷协调柔韧类。
130 kg. 115 kg. 120 kg. 115 105 kg. 110 kg. 100 kg. 110 kg. 125 115 kg. 110
23 X 22 X 23 X ---------18 X 21 X 22 X 28 X ---------19 X ----------
27 X 25 X 24 X 24 X 24 X 17 X 22 X 30 X 22 X 21 X 18 X
第23届奥运会4枚金牌 第24届奥运会2枚金牌 30岁时再创世界纪录(100米.4×100 米接力) 身高1.91米 体重76公斤 4次美国最佳篮球选手 连续7年美国最佳投篮手 62年全年每场平均得50.4分,其中单 场得过100分,71年投篮命中率为 72.7%,均创世界纪录 第20.21届奥运会特重量级冠军,先 后82次打破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 级)推举.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 录。
各位置球员跑动距离分类比例(依Bangbo2003)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后卫 边后卫 中场队员 前锋
慢跑 走动 强度跑 冲刺跑
%
中国划艇队
最大力量测试成绩
项目
测试日期
2003.2.28
最大卧推 1RM
2003.11.29 2004.2.9 2003.2.28
最大卧拉 1RM
2003.11.29 2004.2.9
一分钟引体向上
2003.2.28 2003.11.29 2004.2.10
仰卧起坐
1分钟斜板负重10 kg.
2003 .11.10 2004.2.10
孟关良 杨文军 王 兵 景 影 宫拥军 裘赛荣 朱雄辉 潘梅兵 郑天岩
150 kg. 145 kg. 140 kg. --------120 kg. 150 kg. 115 kg. 110 kg. --------125 kg. ---------
一、认清项目特征
(四)技术特点:关键的技术环节
以短跑为例,快速伸髋、鞭打扒地。优秀与非优秀运 动员的主要差距在于:伸髋的速度与力量;落地的距 离与缓冲。 以跨栏为例,“跨栏步”在全程跑中占显要地位,完 成跨栏步所需腾空时间和身体水平位移距离约等于起 跨支撑所需时间及身体重心位移距离的3倍,这意味着 起跨要花费很大的能量(平跑一个单步腾空阶段和支 撑阶段的时间比值为 1.2 ∶ 1 ), 每次过栏身体重心 起伏差在12— 18厘米,平跑时为 6—8 厘米,这就构成 “跨栏步”支撑阶段动作由“跑”向“跨”转化,无 论在动作结构、用力性质及动作意识上都有明显的不 同。
1.70m
1.97m
2.00m
2.07m
2.30m
蹲踞式
跨越式
剪式
滚式
俯卧式
背越式
1864年
1895年
1912年
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