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欧洲教案

合集下载

6.1亚洲及欧洲 第6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6.1亚洲及欧洲 第6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6课时教学目标1、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教学难点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二)新授板书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 1.人口最多的大洲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列举。

讲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板书 2.人口分布不均匀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板书(二)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活动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教学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

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作业布置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板书设计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1.人口最多的大洲2.人口分布不均匀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4.亚洲的国家(二)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1-5 亚洲和欧洲》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1-5 亚洲和欧洲》教案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活动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三、合作探究。

品味、提高。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活动完成教材P.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小结欧洲河流的特征: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实战训练”2四、反馈矫正。

交流、提高。

练习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交流、点评、补充。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五、小结。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3六、作业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七、板书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二)欧洲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

教学反思。

6.1 亚洲及欧洲(2)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6.1 亚洲及欧洲(2)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6.1亚洲及欧洲(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2、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1、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2、亚洲、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①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②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是什么?一、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让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颜色,根据高度表,判断出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原山地。

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征: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然后让学生分析,了解到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而且还拥有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征: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形的其他特征:①亚洲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哪里?②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③亚洲地势有何特征?通过提问总结出亚洲地势的特征:高,四周低。

[说明:这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读图分析法,读懂地图的关键是弄明白图例,充分利用读图分析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3、教师出示《亚洲地形图》,请同学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些群岛的特点(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些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说明:用上学期已学的知识来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一、作业检查完成情况:优良中差自评:教师评价:背诵5分钟,提问上节课相关知识点二、知识回顾1.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2.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3.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三、知识整理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历史:日本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思考:奴隶制之后的历史形态是什么?6-7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强,政局混乱7世纪中期,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实施改革改革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

改革核心人物——中臣镰足(1)646年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社会过渡。

(2)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原因就国内而言;从国际来看是先进制度的影响。

(3)孝德天皇效法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的势力,形成了以为首的国家。

这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土地所有制上,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但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又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这就是武士阶层。

知识拓展:武士,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一般指通晓、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除了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种语言以日语的“侍”(罗马字:以Samurai来显示,或者Bushi。

6.1亚洲及欧洲 第3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6.1亚洲及欧洲 第3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亚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亚洲全有——地形复杂)(二)新授板书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提问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活动:(1)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

(填图练习)(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5)小组讨论: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讲解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

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课题亚洲及欧洲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欧两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读图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3、读图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地理能力。

情感目标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亚洲和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教师活动复备启动课堂复习巩固1、读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2、亚洲的地形特征3、读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主要的地形区。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册所学五带的划分,思考亚洲的纬度位置,分析亚洲位于五带的什么范围?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讲授新课指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学课本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二、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三、亚洲东部、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季风气候的成因: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明显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偏北风,寒冷干燥四、读课本6-9图,掌握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

根据亚洲气候特点的学习,并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总结出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五、欧洲的气候类型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因素有:1、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2、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距海不远3、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4、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有利于暖湿空气长驱直入教师点拨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大陆性特征显著3、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唯一没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最典型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1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1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对两大洲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下地理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学会阅读地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理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亚洲和欧洲地理特征的认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地理环境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2.难点:对亚洲和欧洲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以及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时事新闻、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入亚洲和欧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两大洲的整体概况。

3.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联系。

《亚洲及欧洲》教学案(第2课时)

《亚洲及欧洲》教学案(第2课时)

第2课时亚洲和欧洲的位置及地形特征(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1)确立地理位置的方法。

(2)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

【板书】:一、亚洲和欧洲的位置目标一: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方法:趣味引导识图法如:(1)由“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名称的由来,引导学生观察第二页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寻相关位置。

(“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2)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

(面积分布最广的大陆:5000多万平方千米)(3)欧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主要在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北极圈内→主要在北半球,地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亚洲海陆位置:东临__太平洋__,南面__印度洋__,北靠__北冰洋__,西接欧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通过__苏伊士运河__与非洲相邻)(4)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面地中海,东接亚洲,西南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板书】:二、“亚细亚”和“欧罗巴”1.洲名的由来2.亚欧大陆3.欧亚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4.欧洲的地理位置目标二: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方法:读图分析法过程:(1)观察图6-3,由颜色的变化总结亚洲的主要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找寻主要的山脉和高原:①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②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2)观察亚洲的地形的变化。

(中部有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四周有低平的平原;珠穆朗玛峰:8844米,死海湖面:-415米,相对高差大;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观察亚洲河流的分布,总结地势的特征。

04七下第六章亚洲及欧洲4 湘教版 先学后教 学讲 教案

04七下第六章亚洲及欧洲4 湘教版 先学后教 学讲 教案
二、自主先学,初步探究(出示“自学指导”)
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勾划出来,并圈点出关键词语,并把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作个符号。
(一)、读课本图6—9亚欧气候类型图,填答:
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深受洋的影响。
1、气候特点有哪些?是世界上的哪些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
2、原因分析:
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教学手段
学进去,讲出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
复习导入:亚洲的气候特征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2、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3、气候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第一节欧洲气候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为了让大家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在小组学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教师在过程中巡查并适当参与小组学生的讨论活动。
四、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各组派代表对小组讨论探究的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展示,提出本组在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互相解答,并结合其他小组的意见作出汇总。
五、质疑拓展,教师引导
各组提出未能解决疑难问题,老师筛选共性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引导帮助同学解决。
魅力精讲:
1、从欧洲的纬度范围,地形特征,海陆位置方面分析欧洲的气候为什么海洋性显著?
2、海洋性的特征。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总结欧洲的气候特征
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海洋性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六单元第1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3.这些美丽的景色属于哪个大洲?出示图片并提问:你还认得这些大洲吗?你知道”亚细亚”和“欧罗巴”吗?转折:今天我们来探究亚细亚洲及欧罗巴洲的相关知识。

在图中找出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学习活动一:定位“亚细亚”和“欧罗巴”1.初探名称的由来出示材料: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

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千米2。

2.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在哪半球?出示东西半球图:方法指导:找出半球划分界限——东西半球20°W,160°E;南北半球:0°。

3.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1.图文转化——想一想,说一说:2.读图分析:准确画出20°W,160°E;赤道。

观察描述亚洲的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3.观察标画与描述交流:亚洲的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图文结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在描述亚洲位置的同时,方法指导:找出重要纬线——赤道、北极圈、北回归线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纬线。

4.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方法指导:找出所在的大洲,濒临的海洋。

5.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有哪些邻居?——相对位置(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描述(2)亚洲与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描述6.归纳总结:如何来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拓展应用】提问:你会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吗?7.提供半球图和欧洲位置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带。

4.读图分析: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欧洲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亚洲和欧洲教案诸城市卢山中学王一杰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3.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的概况,重点是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气候。

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从而指导学生在阅读资料和图1-1、图1-7的基础上,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

而欧洲气候特征是本节的难点。

在综合了地形、气候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归纳出欧洲河流的特征并了解欧洲河流的重要航运价值。

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以及国家等人文地理概况。

选学课文中由亚洲的经度位置引出时区的概念及规定,是一种知识点的补充,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本节采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以及各类专题地图来介绍亚洲的地理特征,帮助学生分析欧洲地理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与资料、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3、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了解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0)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0)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民族的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2、过程与方法:读图法、复习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重点难点1、亚洲的人口分布地区2、亚洲的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一、激情导入二、自主学习出示一组图片资料,反映亚欧人种、民族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由这些直观资料引入。

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朗读。

1、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状况,并能分析分别存在的社会问题及解决对策。

2、看图1-14,分析人口分布状况及其气候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和地区。

4、亚洲、欧洲分别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三、激情互动四、魅力精讲五、拓展应用三、激情互动(1)组内互动: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2)组间互动:组内选出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外组帮忙解决。

(3)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说说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方的人口分布稀疏?2、请从气候条件分析亚洲西部和亚洲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3、亚洲和欧洲各划分为哪几个区?中国位于哪个区?亚洲的水稻种植优越条件:科主任总结: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热量充足,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增长最慢的大洲亚洲的西部和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中国的邻国。

2、亚洲水稻种植的优越条件。

3、亚洲、欧洲分别存在着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什么?它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历史。

2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了解伊斯兰教的形成及在阿拉伯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了解相关的历史事实2 、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2、认识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统一形成的历史过程。

3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4、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意义。

学情分析通过八年级的学习,学生了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了解亚洲及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情况。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课时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1课时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备课时间 2012年 9月13日备课人宋在东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承上启下,教师讲授: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

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

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

初中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 了解时区的划分,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学会简单的区时换算。

3.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地图,引导学生发现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加深学生对两个大洲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全球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半球分界线、七大洲的面积等基本概念。

2. 提问: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哪个?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展示亚洲及欧洲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 提问: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如何?让学生读图,并引导学习。

三、教学内容(20分钟)1. 亚洲的地理位置:a. 纬度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经25°至170°之间。

b.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临欧洲,北临北冰洋。

2. 欧洲的地理位置:a. 纬度位置: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经10°至60°之间。

b. 海陆位置:欧洲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临亚洲,北临北冰洋。

3. 时区划分:a. 地方时: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经度确定时间。

b. 时区:相邻地区共同使用一个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时间。

c. 区时:一个时区内统一使用的时间。

d.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着180°经线,东12区与西12区相差一天。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地图,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解释时区的划分,并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6)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6)

课题亚洲及欧洲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地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2、学会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方法。

3、利用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方法独立分析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4、掌握亚洲及欧洲的世界之最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地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难点:利用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方法独立分析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播放《亚洲雄风》,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片)“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说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哪个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描述呢科主任出示自主学习目标,科代表带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并记录下自己学习中的疑问。

1、学会利用课本上的图1-1、1-5、1-6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2、总结如何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

3、结合图1-1及活动1、2分析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4、掌握亚洲的世界之最5、会分析亚洲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岛弧、海沟形成原因。

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应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

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

并互相解答。

师生:老师筛选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1、看地图上的图利分析亚洲的地形。

2、找亚洲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它们的相对高度。

3、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4、解析欧洲冰川地形的成因。

亚洲欧洲平均海拔高度平均海拔高,世界第二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平原呈波状起伏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平原为主地形分布特点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中部高、四周低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见《看谁最做的》。

亚洲和欧洲 教案

亚洲和欧洲   教案

亚洲和欧洲教案湘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3.课时:1教案内容: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欧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以上几方面的相互关系。

三、学具准备亚洲、欧洲地形和气候分布挂图。

四、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五、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链接网址(/v/b/67290846-2241740624.html)引用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亚洲的地理位置: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小组展示。

阅读课本第2页,观察图1-1,回答下列问题:(1)海陆位置:临哪些洋,与哪几个洲为邻。

(2)纬度位置:有哪些重要纬线穿过,跨哪几个温度带)(3)对比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小组展示。

阅读课本第5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亚洲地形的三个特征:(2)对比分析欧洲的地形特点。

3、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教师展示网址为(/view/f4dcc21c650e52ea5518989a.html)的1页至12页个人先分析总结,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综合归纳:亚洲和欧洲河流的特点。

4、气候:教师展示网址为(/view/b9480f1f650e52ea5518980f.html)的15页至27页个人先分析总结,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5、人口和国家教师展示网址为(/view/f4dcc21c650e52ea5518989a.html)的13页至20页个人先分析总结,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综合归纳:为什么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人口稠密?六、课堂小结个人先自己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内容

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内容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胡敏教材分析: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本节是学习大洲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教给学生分析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地理特征。

设计理念: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以“诱”达“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习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结合地图1-1,找出亚欧两州的分界线、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一)读图感知,掌握基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图1-1,找出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亚洲各主要位于哪个半球?2、找出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的大洋。

3、请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生自学、讨论总结(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初中地理欧洲与亚洲教案

初中地理欧洲与亚洲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欧洲与亚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2. 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使学生掌握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人口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对大洲地理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一、亚洲1.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美洲相望。

2. 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 气候特征:亚洲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

4. 国家与地区:亚洲有近50个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

5. 人口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以中国、印度两国人口最多。

二、欧洲1. 地理位置:欧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北与北冰洋相望。

2. 地形特征: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3. 气候特征:欧洲气候类型多样,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4. 国家与地区:欧洲有近50个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

5. 人口分布:欧洲人口分布较均匀,以俄罗斯、德国两国人口较多。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亚洲和欧洲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猜测片中的景观所在地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亚洲与欧洲。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Step 3:地图阅读与分析1. 让学生阅读亚洲和欧洲的地图,掌握主要国家和地区。

2. 分析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密集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

Step 4:小组讨论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Step 5: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国家数量、人口分布等关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九亚洲和欧洲一、中考目标要求:1、知道亚洲与欧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理解亚洲内自然、人文要素及与人类活动间的相互关系二、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节亚洲与欧洲◎会考要求1、知道亚洲、非洲、美洲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一个大洲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3、理解一个大洲内自然人文要素及与人类活动间的相互联系。

§1位置读图,完成下表:亚洲位置半球主要在___(东西)半球;____(南北)半球经纬度北部深入___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温热寒三带,绝大部分位于_____带。

海陆东临A____洋,南临B_____洋,北临D_____与欧洲相连。

东隔______与北美洲相望。

★描述(大洲、地区或国家等)位置的方法描述位置方法:一般从________位置和______位置两方面进行描述。

◇ 巩固与应用:利用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试描述欧洲的位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形利用上述研究地形的方法,你能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吗 『气候』1、指图依次说出 ①~⑩ 的气候类型2、亚洲气候特征及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 征1 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死海世界最低) 3★________、_________主要 地形 区 山脉:a________;b 昆仑山脉;c_______;A_______;B_______;C_______3、B图代表____月;风由____吹向____;降水_____;气候____ C 图代表____月;风由____吹向______;降水____;气候______4、欧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影响因素:A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35°N-60°N之间,属_____气候。

B海陆因素:西临___,受海洋的影响,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地。

C地形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洋流因素:______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和增湿作用。

◎根据欧洲地形与气候特点,推测其河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亚欧大陆同纬度自西向东气温与降水量递变规律(见课本9页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判断甲乙气候类型:甲乙1月4月7月10月1月4月7月10月气温5.2 7.2 14.4 9.6 10.3 14.1 21.3 17.1(℃)降水101 64 76 130 86 54 4 82 (mm)(1)甲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湖』亚洲:1.总特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①____;②____;③_____ ;④____;⑤____;⑥____3.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a____;最深的湖b___;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_;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__欧洲:1.A_______河;B_______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2.湖泊:成因由____作用形成。

⊙思考?1、亚洲地势与河流关系如何?2、 有一货轮从荷兰鹿特丹将一批货物运到罗马尼亚港口城市康斯坦察,请帮助设计路线。

3试分析莱茵河、多瑙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人口 』1、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人口密度最大的洲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慢的大洲_______。

2、图中人口稠密区为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稀疏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气候条件说明亚洲北部与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中考链接:读图9—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1-2题。

(2012山东菏泽)1.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 .高原 B .平原 C .丘陵 D .山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洲颜色大部分是()A .蓝色B .黄色C .褐色D .绿色 3.(2012山东德州)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亚洲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500-2000占13% <200米 占57%200-500米 占26%>200占2%图9A.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B.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C.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D.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4、(2011湖南长沙)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B.中部低,四周高,地面起伏小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5、(2011山东德州)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与欧洲接壤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C.总体上经济属于发展中水平D.人口集中在西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6、(2011山东东营)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人口最多,中部和北部是人口稠密地区 D.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7、(2011黑龙江哈尔滨)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原因是()A.四面临海 B.降水丰富 C.河流湍急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8、(2011黑龙江龙东)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非洲B.拉丁美洲C.欧洲 D.亚洲9、(2011黑龙江龙东)亚洲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0、(2011内蒙古呼和浩特)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1、(2011湖南郴州)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湄公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D.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2011山东威海)世界陆地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和大陆地面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为各大陆的代号),据此回答12,13题。

12.M表示的大陆是()A.非洲大陆B.北美大陆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13.濒临四个大洋的大陆是()A.Q B.N C.P D.M(2011山东泰安)“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以上是对某大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大洲是()A.欧洲 B.非洲C.亚洲D.南美洲15、关于该大洲的世界之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②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③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D .②③1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2012山东青岛)探究主题: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探究资料:图25尝试探究:(1)纬度位置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赤道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2)海陆位置对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候类型的影响大陆西岸:北纬30º-40º为A 气候;北纬40º-60º为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极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亚欧气候类型分布图30º60º图气候。

大陆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岸:北纬35º-55º为C 气候。

归纳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可以从纬度、海陆等等方面分析。

请将代表A、C两种气候类型的字母分别填写到图26中,完成亚欧大陆气候类型模式图。

拓展延伸:70º0º10º20º30º40º60º25º35º55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B图2617、(2012山东济宁)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的大陆部分与洲的大陆部分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请据图估算亚洲南北所跨的纬度大约是度。

(3)王明同学通过图中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是。

(4)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列()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5)甲、乙、丙、丁四地,在一年中自然景观变化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