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结合催眠疗法对失眠的综合疗法
睡眠障碍的中医药综合调理

睡眠障碍的中医药综合调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许多人都经历过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时间短等困扰,这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的质量,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而中医药在调理睡眠障碍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我们提供综合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医认为,睡眠障碍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阴阳平衡等密切相关。
心主神明,心神不安则难以入眠;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或肝血不足都可能影响睡眠;脾主运化,脾胃不和则卧不安;肾藏精,肾阴肾阳的亏虚也可能导致睡眠问题。
此外,情志失调、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也是常见的诱因。
针对睡眠障碍,中医药的调理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是中药调理,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常用归脾汤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对于肝郁化火型的,可用龙胆泻肝汤来清肝泻火;对于阴虚火旺型的,则以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
当然,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精准用药。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神门、内关、三阴交、安眠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从而改善睡眠。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补虚助阳的作用,对于阳虚、虚寒型的睡眠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推拿按摩同样能发挥作用。
按摩头部的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等,可以放松头部肌肉,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入睡。
按摩背部的膀胱经和督脉,能够调节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建议。
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百合、莲子、酸枣仁、桂圆等。
例如,百合莲子粥就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酸枣仁汤则是一道经典的安神饮品。
情志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医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和愤怒,对于改善睡眠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寐中医疗法浅谈

不寐中医疗法浅谈不寐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睡时多梦,或彻夜不寐的一种病症,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心烦懊恼等症,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历代医家中也常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不寐发病的病情不一但引起不寐的主要病因病机有以下几点,思虑劳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久病体虚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明代张景岳将不寐概括为有邪与无邪两类。
认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阳不入阴, 营卫失和是不寐病证的总病机,病位主要在心, 肝、胆、脾、胃、肾, 病性有虚有实, 大多虚症多由于阴血不足,重在心脾肝肾的调制,易补益气血,壮水制火,实证多因食滞痰浊,责在胃腑,应消导和中,清痰降火,实证病久则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也可转为虚证。
因此不寐的治疗原则,应当重在内脏的调制,兼以祛邪,如调补心脾,滋阴降火,益气凝神、和胃化痰等。
通过临床经验总结我认为不寐的常见证型主要分为以下七种。
(1)心脾两虚证,此证主要临床表现为梦多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本证以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为病机。
心主血,脾为生化之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见多梦易醒,健忘心悸。
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
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故见肢倦神疲,饮食无味。
舌质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亏虚之象。
本证以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饮食乏味为辨证要点。
治法以补养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方用归脾汤加减方。
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炙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大枣,木香,生姜。
本方益气补血,健脾养血以益心神,适用于思虑太过或者久病气血虚弱的不寐症状。
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大枣补心脾之气,当归、龙眼肉养心脾之血。
茯神、炙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
白术、木香、生姜健脾和胃而理气,使其补而不滞,产后虚烦不寐,老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者,多数气血不足也可用本方治疗?(2)阴亏火旺证。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中药治疗新策略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中药治疗新策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症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在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浅、易惊醒,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药治疗在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药治疗失眠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主神明,心神不安则失眠;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情志不畅,影响睡眠;脾主运化,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肾主藏精,肾精不足则阴虚火旺,扰动心神。
因此,中药治疗失眠症注重从整体出发,调理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达到安神助眠的目的。
在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新策略中,方剂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例如,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症的经典方剂之一。
酸枣仁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作用,知母清热滋阴,茯苓宁心安神,川芎调畅气血。
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临床研究表明,酸枣仁汤对于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除了酸枣仁汤,归脾汤也是常用的方剂之一。
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
方中黄芪、白术、人参等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神、远志等安神定志。
通过调理心脾两脏的功能,使气血充足,心神得养,从而改善睡眠。
此外,中药单体的研究也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比如,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研究发现,五味子醇甲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发挥助眠作用。
还有天麻中的天麻素,也被证实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这些中药单体的发现,为开发新型的失眠症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中药治疗失眠症的过程中,中药的炮制和剂型选择也非常重要。
中药如何帮助改善失眠症状

中药如何帮助改善失眠症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失眠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困扰。
长期的失眠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药改善失眠症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心安神、滋阴降火、清热化痰等目的。
与西药相比,中药的作用更加温和、持久,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用于改善失眠的中药。
酸枣仁,这是一味常见且效果显著的中药。
它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作用。
对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百合,不仅可以润肺止咳,还能清心安神。
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心烦、心悸不安。
柏子仁,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对于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健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除了上述单味中药,还有许多中药方剂在改善失眠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归脾汤。
它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常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等。
天王补心丹也是常用的方剂之一,由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朱砂等组成。
适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导致的失眠,症状多为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等。
那么,中药是如何具体发挥作用来改善失眠症状的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失眠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情志失调,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化火扰心,引起失眠。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甜食等,会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上扰心神,引发失眠。
劳逸失调,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心神失养,从而出现失眠。
此外,病后体虚、年老体衰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引发失眠。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药有着不同的调理方法。
对于肝气郁结化火扰心所致的失眠,常用的中药有龙胆草、栀子、黄芩等,以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中药对治疗失眠的效果如何

中药对治疗失眠的效果如何失眠是指在正常睡眠时段内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的一种睡眠障碍。
它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治疗失眠方面,中药被广泛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药对治疗失眠的效果。
1. 中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中药可分为草药和药食同源中草药两大类。
草药指的是来自植物的药物,而药食同源中草药则是指常见的食物兼具药用价值。
对于失眠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酸枣仁、茯苓、黄精等。
2. 中药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中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包括改善睡眠结构、调整生物钟、促进睡眠等多种途径。
例如,酸枣仁可舒展心脾气机,缓解烦躁和焦虑,从而帮助入眠。
茯苓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可调节人的情绪,舒缓肌肉,促进睡眠。
3. 中药的疗效研究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临床试验发现,经过4周的治疗,连续口服酸枣仁可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缩短入睡时间和延长睡眠时间。
另外,一项荟萃分析研究发现茯苓对失眠的治疗疗效优于安眠药。
4. 中药治疗失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其次,应选择正规的中药品牌,确保药物的质量。
此外,中药疗程一般较长,应遵循医嘱使用,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5.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中药治疗失眠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习惯调节等多方面进行。
例如,同时进行行为治疗,如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多的娱乐活动和刺激性饮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具备较低的副作用风险。
注意合理使用药物,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然而,每个人的具体状况不同,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药如何治疗失眠

中药如何治疗失眠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失眠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困扰。
长期的失眠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而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症,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首先,中药方剂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酸枣仁汤”就是一个经典的方剂。
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作用,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
再加上知母、茯苓、川芎等药材,共同起到清热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
对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归脾汤”也是常用于治疗失眠的方剂。
它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等。
方中以人参、白术、黄芪、甘草等健脾益气,以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等养血安神。
通过调理心脾,使气血生化有源,心神得以濡养,从而改善睡眠。
其次,单味中药在治疗失眠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远志能益智安神,常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柏子仁养心安神,对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外治法也能辅助治疗失眠。
比如,中药足浴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可以用艾叶、红花、花椒等中药煮水,睡前泡脚 20 分钟左右。
这些中药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安神助眠的作用,能够通过足部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中药香囊也有一定的助眠效果。
将薰衣草、檀香、丁香等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装入香囊,放置在枕边,其散发的香气可以舒缓神经,帮助入睡。
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辨证论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和方剂。
二是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三是要注意生活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失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失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症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
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白天则精神不振,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对于失眠症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常见的病因有心脾两虚、肝郁气滞、心肾不交、痰热内扰等。
中医治疗失眠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常用归脾汤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肝郁气滞型失眠,则可用逍遥散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心肾不交型失眠,多以交泰丸来交通心肾。
这些中药方剂通过调理脏腑气血,改善睡眠状况。
针灸在失眠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宁心安神。
推拿按摩则通过手法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入睡。
西医对失眠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常见的有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等。
这些药物能够快速诱导睡眠,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一些副作用。
因此,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心理治疗对于失眠症的康复也非常关键。
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帮助患者改变对睡眠的不良认知和习惯,减轻焦虑情绪。
例如,纠正患者过度担心失眠后果的想法,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等。
行为治疗包括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等。
睡眠限制疗法是通过限制患者在床上的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刺激控制疗法则是建立床与睡眠之间的良好联系,如规定只有在感到困倦时才上床,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协同作用。
例如,在使用西药迅速改善睡眠症状的同时,配合中药调理身体的内在失衡,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副作用,提高治疗的长期效果。
中医药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或早醒等一系列睡眠问题,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在失眠治疗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常用的中药方剂、穴位按摩和中医调理方法。
一、中药方剂的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常常采用中药方剂来调理身体。
在选择方剂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舌诊等综合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药方剂:1. 安神补脑丸:主要成分包括首乌、远志、五味子等中草药,有助于平稳情绪、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症状。
2. 天王补脑丸:由人参、麦冬、茯苓等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健忘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3. 养血安神丸:选用当归、白芍、川芎等药材制成,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养心的功效,对于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这些中药方剂在治疗失眠症状时,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调整气血循环,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二、穴位按摩的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除了内服中药方剂,外治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穴位按摩是一种经络疗法,通过按摩具有特定功能的穴位,刺激身体的气血循环,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穴位及按摩方法:1. 脑后风池穴:位于头部正中央,从头顶上往下,按摩到脖子后侧突起处。
用指尖轻柔按摩或适当用力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有助于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2. 心脾经穴:位于手掌中央的然谷穴和足底中央的太白穴,分别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促进心脾气血的调节,改善失眠。
3. 耳膜按摩:轻轻按摩耳廓和耳珠,可以促进放松,减轻压力,有助于改善失眠。
穴位按摩是一种自我调理的方法,可以随时进行。
但是,按摩力度要适中,过激的按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或损伤,请注意保护。
三、中医调理方法的应用除了药物治疗和穴位按摩,中医药还有其他一些调理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失眠症状。
中药调理舒缓失眠症状的实践与研究

中药调理舒缓失眠症状的实践与研究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于心脾失调、肝郁气滞等原因导致的。
传统中药调理失眠已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实践和研究,发现中药对舒缓失眠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中药调理失眠的实践中药调理失眠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失眠的记载。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脾失调、肝郁气滞等引起的。
因此,中药调理失眠主要从调理心脾、疏肝理气两个方面入手。
1. 调理心脾中药调理心脾主要通过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方法来缓解失眠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黄耆、党参、白术等,它们具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使用当归、龙眼肉等中药来养血安神。
2. 疏肝理气中药疏肝理气主要通过调节肝气,舒缓情绪,缓解失眠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实等,它们具有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使用丹参、玫瑰花等中药来活血化瘀,改善睡眠质量。
二、中药调理失眠的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药调理失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研究表明,中药对舒缓失眠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相对安全无副作用。
1. 中药成分对失眠的调节作用许多中药成分被发现对失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例如,当归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如川芎酮、川芎嗪等,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研究还发现,柴胡中的柴胡素具有镇静作用,可以缓解失眠症状。
2. 中药与现代药物的结合应用中药与现代药物的结合应用也是一种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中药与现代药物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失眠的效果。
例如,丹参与安定合用可以增强丹参的镇静作用,改善失眠症状。
3. 中药调理失眠的机制研究中药调理失眠的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脑电图等途径来缓解失眠症状。
例如,柴胡中的柴胡素可以通过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失眠。
三、中药调理失眠的注意事项在中药调理失眠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调理睡眠障碍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调理睡眠障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障碍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
中医在调理睡眠障碍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认为,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情志失调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影响睡眠。
其次,饮食不节也可能引起睡眠问题。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痰湿,上扰心神,影响睡眠。
再者,劳逸失度也会影响睡眠。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会使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睡眠障碍。
此外,年龄增长、久病体虚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睡眠不佳。
那么,中医是如何运用中药来调理睡眠障碍的呢?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对于心脾两虚型的睡眠障碍患者,常见症状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等。
中医常采用归脾汤进行调理。
归脾汤中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等中药。
其中,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可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能养血补心;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之品滋腻碍胃。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安神助眠之效。
对于心肾不交型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
常用的方剂是交泰丸合六味地黄丸。
交泰丸中黄连清心降火,肉桂引火归元,二者寒热并用,使心肾相交;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熟地、山萸肉、山药三补,泽泻、丹皮、茯苓三泻,补中有泻,共凑滋阴补肾之功。
两方合用,交通心肾,改善睡眠。
肝郁化火型的睡眠障碍,症状多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等。
常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组成。
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不伤正;柴胡舒畅肝胆之气,并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
缓解失眠症状的中药调理与行为疗法

缓解失眠症状的中药调理与行为疗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似乎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
夜晚本应是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休息的时刻,然而对于失眠者来说,却常常是漫长而痛苦的煎熬。
失眠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长期下去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如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和行为疗法来缓解失眠症状,帮助我们重新找回香甜的睡眠。
中药调理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对于失眠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比如,心脾两虚会导致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从而引起失眠;肝郁化火则可能扰乱心神,使人难以入眠;肾阴亏虚会导致阴虚火旺,扰动心神,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会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归脾汤就是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剂,其中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能够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
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龙胆泻肝汤是常用的方剂,包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等药材,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可缓解因肝火扰心所致的失眠。
而对于肾阴亏虚型失眠,六味地黄丸加减是不错的选择,其主要成分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能够滋阴补肾、降火安神。
除了方剂,一些单味中药也对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酸枣仁被誉为“东方睡果”,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等症状。
可以将酸枣仁炒熟后研末,每晚睡前用温水冲服。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
可以用百合煮粥或者煲汤食用。
远志能益智安神,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失眠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合理用药。
同时,中药调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患者需要保持耐心。
除了中药调理,行为疗法也是缓解失眠症状的重要手段。
中医药对睡眠障碍的调理与治疗

中医药对睡眠障碍的调理与治疗睡眠障碍是指个体在日常活动周期中,无法获得足够和良好的睡眠,从而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睡眠障碍的调理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调理与治疗睡眠障碍方面的方法和原理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调理睡眠障碍的方法1. 草药疗法中医药调理睡眠障碍常采用草药疗法,其中包括中草药的内服和外敷两种方法。
内服草药主要是通过草药的特殊成分,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常用的草药有黄连、当归、酸枣仁等。
外敷草药则是将草药制成熏蒸剂或草药浴,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来改善睡眠。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药调理睡眠障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常用的穴位有神门、心脾、关元等。
针灸疗法的优点是无药物依赖性,对于一些药物敏感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在中医药调理睡眠障碍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从而消除疲劳,使人能够更好地入睡。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捏、按、推等。
推拿按摩具有无副作用、简单易学的特点,适合于长期维持睡眠健康的人群。
二、中医药治疗睡眠障碍的原理1. 通过调整阴阳平衡中医药认为,睡眠障碍的产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有关。
而草药疗法作为中医调理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草药的特殊成分,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在草药中添加具有降火、祛湿的草药成分,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2. 通过调理气血流动中医药认为,睡眠障碍与人体的气血流动不畅有关。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调理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在针灸时可以选择刺激神门穴,这个穴位与睡眠相关,可以通过刺激神门穴,促进人体内部能量的流动,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草药治疗如何通过中药调理失眠问题

中医草药治疗如何通过中药调理失眠问题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不佳的一种状况,是许多人常见的睡眠问题。
中医草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疗效,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缓解和治疗失眠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医草药治疗失眠的原理和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
一、中医草药治疗失眠的原理按照中医的理论,失眠主要是因为心神不宁、脾胃不和、肝气郁结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草药治疗失眠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阴阳:中医草药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改善失眠症状。
例如,一些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中药可以增强阴性,使人体内部得到调和,从而促进睡眠。
2. 调理心气:心气不足或心神不宁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医草药可以通过滋补心气、安抚心神的作用来改善失眠症状。
3.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功能不佳会导致失眠。
中医草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的功能,改善失眠问题。
4. 疏肝解郁:肝气郁结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草药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缓解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易激动等症状,从而改善失眠问题。
二、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1. 黄连汤:黄连汤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胆的作用,适用于失眠伴有胃热口干、烦躁易怒等症状。
2. 参芪安神丸:该药方主要由人参、黄芪等中草药组成,具有补气养阴、安神肃心的作用,适用于失眠伴有气虚、心悸、心烦等症状。
3. 龙脑香丸:该药方主要由龙胆草、没药等中草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镇静安眠的作用,适用于失眠伴有烦躁易怒、胸闷、头晕等症状。
4. 安神补脑丸:该药方主要由天麻、黄耆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滋补心气、安神镇静的作用,适用于失眠伴有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5. 桑叶:桑叶具有清热降火、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失眠伴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等症状。
6. 决明子:决明子具有润肠通便、明目降压的作用,适用于失眠伴有便秘、视力模糊等症状。
三、中医草药调理失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草药调理失眠问题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中药前最好先咨询中医师或药师的建议,确定药材的选择和使用剂量。
中药配合催眠法治疗失眠

K e r : i s a iin lme ii i o i Hy oim ; naiy i y wa ds Chnee t dto a dcn;nsmn a; pn ts me t l —hnt r t
g再进 1~0剂 , 如 常。停 药 , 持 自我催 眠 暗 O2 睡眠 坚 失 眠 患者 因休 息 不 好 , 法 很 好 的生 活 和工 作 , 次 就 医 , 原 方改 红参 5 , 无 多 换 服多 种 药物 治疗 效 果 不佳 ,在 治疗 中不 按 药师 指 导 的 用 法用 示 。高血 压 患者 方 中去 红参 用党 参 4 g o。 量 服药 的患者 增 多 , 存在 超 剂量 多 种 安 眠 药合 用 的情 况 , 导致 3 疗效 观 察 可 中枢 神 经抑 制 , 吸循 环 系 统 抑 制 , 现 中毒 症 状 , 病 人 造成 呼 出 对 疗 效标 准 : 效 : 述 治 疗 1 程 睡 眠 接近 正 常 ; 显 上 疗 有效 : 疗 治 无 睡 明显 的损 害 。 减 少药 物 不 良反 应 事 件 的发 生 , 长 期失 眠的 患 后 睡 眠时 间明显 延长 ; 效 : 眠无改 善 或稍 有改 善。 为 对 者 应 考 虑使 用 中药 治疗 , 中药 治 疗 失 眠 方 法 很 多 , 副作 用 小 , 宜 4 结 果 显 效 2例 , 6. %, 占 6 7 有效 1 占 3 . %, 有效 率 10 6 例 33 总 3 0 %。 借鉴。 1 一 般资料 5 体 会 3 失 眠患者 中 , 性 2 ( 烟酒 )女 性 1 ( 例 男 例 噬 , 例 伴高 血 压 ) ; 长 期失 眠的 患者 , 由于服 用 安 眠药 及 长 期 睡 眠不 足 , 对机 体 年 龄 4~ 2 , 年龄 4 岁 ; 程 7个月 ~ 年半 。 医诊 断 : 3 5 岁 平均 6 病 1 西 失 的正常 代谢 、 内分泌 、 疫力 等 方 面产 生不 利 影响 , 可能产 生上 免 也
中医调理安神助眠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调理安神助眠改善睡眠质量古老的中医学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中包括了调理安神助眠,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睡眠问题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而中医调理安神助眠恰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安神助眠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一、中医调理安神助眠的基本原理中医学认为,睡眠问题通常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常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调理安神助眠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安抚心神,促进良好睡眠的效果。
二、中医调理安神助眠的具体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药物是中医调理安神助眠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白芍、天麻等,这些药物具有舒筋活血、安抚心神的功效。
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症状,医师可以针对性地配制中药方剂,以达到调理安神助眠的效果。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为养生之本”,因此,适当的饮食调理也是调理安神助眠的重要环节。
中医推荐食用具有助眠效果的食材,比如酸枣仁、酸枣、莲子等,这些食材能够滋养心脾,安抚神经,帮助入睡。
此外,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咖啡、辣椒等,也是促进良好睡眠的重要措施。
3. 中医按摩:按摩是中医调理安神助眠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医按摩通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经络和脏腑功能,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比较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捏揉、按压、推拿等。
不仅可以通过专业中医按摩师进行按摩,也可以自己学习简单的按摩手法进行日常保健。
4. 中医调养养生:中医注重身心的整体调理,因此,调整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调理安神助眠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养成定时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等等。
三、总结中医调理安神助眠,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睡眠问题。
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可以安抚心神,促进良好的睡眠。
中医调理安神助眠的具体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理、中医按摩和中医调养养生等。
中医药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

中医药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也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睡眠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中医理论对于睡眠障碍的解释中医学认为,睡眠障碍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睡眠质量不佳常常与心气不宁、湿热内蕴、肾阴虚亏等因素相关。
中医药治疗睡眠障碍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运行来改善睡眠质量。
二、中医药的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传统疗法之一。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及特定穴位,调整气血流通,以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通过刺激心经的穴位可以平抑心火,安定心神;通过刺激太冲穴可以舒缓肝气郁结,调整睡眠节律。
2. 草药治疗:中草药在睡眠障碍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配制各种中草药组合,比如柴胡、黄连、菊花等等,以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改善睡眠问题。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利用手法通过推拿、按揉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经络,以调理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比如,按摩足三里穴和内关穴可以帮助人体放松,促进睡眠。
4. 饮食调理:中医药强调饮食的平衡,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睡眠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增加食用具有镇静作用的食材,如乳制品、香蕉等。
三、中医药的优势1. 个性化治疗:中医药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睡眠障碍不仅仅是针对症状的药物治疗,还包括针灸、按摩、饮食调理等多种综合疗法,在多个层面进行干预,提高了治愈率。
3. 低副作用:中医药对于治疗睡眠障碍的草药基本都来自于天然植物,相对于西药,中医药的副作用较小,对于长期使用更加安全。
四、注意事项及适应症1. 治疗时需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
中医药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需要针对具体的病情制定方案,因此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中药汤剂治疗失眠有哪些方法

中药汤剂治疗失眠有哪些方法
时间:2009-06-03 20:18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1次
lt;一、中药治疗失眠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中药。
酸枣仁能抑制中枢脑神经衰弱症状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治疗。
对于血虚所失眠多梦的原因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lt;二、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
可达
lt;一、中药治疗失眠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中药。
酸枣仁能抑制中枢脑神经衰弱症状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治疗。
对于血虚所失眠多梦的原因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lt;二、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
可达到镇静的治疗失眠,尤其对心血虚衰的什么是神经衰弱者,功效较佳。
lt;三、中药治疗失眠汤: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失眠,以针灸治失眠毫升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凉开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
lt;四、三味安眠汤:cctv 中华医药失眠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
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中药治疗失眠。
lt;五、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中药治疗失眠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lt;六、养心粥:取党参35克,去核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
对于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疗效。
失眠中药治疗方法

失眠中药治疗方法失眠是指在需要的睡眠时间内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的一种症状。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脾虚弱、肝火上升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足,导致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引发的。
中药治疗失眠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舒缓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
1.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阿胶等。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消肿解毒的作用,阿胶则能滋阴补血、养心安神。
将黄连、阿胶分别研磨成细粉,每次取黄连粉0.3克、阿胶粉1克,加入适量开水冲服。
每晚睡前服用,能够帮助安神静心,缓解失眠症状。
2. 安神补心汤安神补心汤是由多种药材组成的中药处方,主要包括首乌、天冬、黄芪、参、白术、茯神等。
这些药材具有滋阴养血、养心安神的作用,能够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
将药材煎煮,每日分3次饮用。
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感觉到睡眠质量的改善。
3. 龙眼核仁枣泽丸龙眼核仁枣泽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龙眼核仁、大枣、泽泻等。
龙眼核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大枣能够补脾益气、和中养血,泽泻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将龙眼核仁、大枣、泽泻等药材研末,每次取10克,加水煮煎服用。
每日睡前服用,能够帮助安神助眠,改善失眠症状。
4. 归脾汤归脾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白芍、白术、参等。
白芍具有养血舒肝、安神的作用,白术能够健脾益气、和中化湿,参具有益气养阴的效果。
将药材煎煮,每日分3次饮用。
长期饮用归脾汤,能够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5. 安室逍遥丸安室逍遥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珍珠、黄连、牡蛎等。
珍珠有滋阴养肾、安神定志的作用,黄连能够清热解毒、降火安神,牡蛎具有滋阴安神的效果。
将药材研末,每次取3克,加水冲服。
每日3次,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能够改善失眠症状。
除了上述中药方剂,还可以通过一些中药食疗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中医调理失眠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调理失眠改善睡眠质量失眠是指人在睡眠时间内无法入睡或难以持续睡眠的情况。
它不仅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在调理失眠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失眠的原理和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调理原理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补充气血、调理脏腑功能,可以改善睡眠问题。
中医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从整体上治疗失眠,既调整身体的生理机能,又关注心理的平衡。
二、常用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药膏方、中药煎剂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酸枣仁、当归、茯苓等。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中医医生会开出不同的药方,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失眠问题。
2. 食疗调理:中医注重食疗的作用,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睡眠质量。
比如,食用具有安神效果的食材,如鸽子肉、黄豆等;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B、钙、镁等营养素的食物,以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心理疏导:中医强调心理的重要性,认为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调节心理状态,可以改善睡眠问题。
中医常用的心理疏导方法包括心理咨询、气功养生、静坐冥想等。
此外,适当的身体锻炼也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4. 针灸调理: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穴、神门穴等。
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5. 按摩调理: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调理方式,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以改善失眠问题。
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捏揉、推拿、拍打等。
按摩可以缓解身体的紧张状况,促进身体的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调理失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寻求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不要自行用药或应用按摩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药结合催眠疗法对失眠的综合疗法
发表时间:2012-02-29T14:50:21.7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8月总第198期供稿作者:苏文娟孙爱霞王爱莉[导读] 催眠治疗的机理: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内分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物质代谢等均起着很大作用。
苏文娟孙爱霞王爱莉(山东省安丘市贾戈卫生院262106) 【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950-01 失眠(insomnia):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
发病原因:躯体性,生理性,心理性,精神及药物性等。
西药常用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治疗,患者易形成药物依赖性,临床效果一般。
笔者在临床运用中药结合催眠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颇佳,现简述如下: 1中药疗法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发病机理:脾主思而统血,心藏神而主血,思虑过度,则伤心脾;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而心失所养,故见心神不宁,神不守舍之失眠证。
主要证候:失眠健忘,多梦易醒,心悸神疲,饮食无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治疗原则: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药:黄芪,人参,当归,白术,茯神,炒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随症加减:若病程较长,多方治疗不效者,可配合酸枣仁汤。
(方药:炒枣仁可重用至60-90克,川芎,知母,云苓,甘草)。
若兼见纳呆,舌苔滑腻者,加陈皮,半夏,肉桂等。
若肝郁气滞者加三棱,莪术。
若心悸怔忡较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
若神志恍惚,起卧不宁者,加生地,百合。
2催眠疗法对失眠有非常高的疗效催眠治疗的机理: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内分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物质代谢等均起着很大作用。
身心灵是一体的,当内心充满了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时,体内会有大量的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全身血管收缩,气滞血淤,各种身心疾病由此产生。
而人在喜悦、大笑、回忆幸福的体验时,会有大量的脑啡肽的分泌,这种脑啡呔的止痛能力超过自然吗啡的二百倍之多,是人体内部主要的止痛系统。
如果在催眠状态下不断地强化积极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消除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人脑中枢神经也会分泌大量的脑啡肽.在催眠师语言的诱导下,能使患者达到全身乃至心灵深处的放松。
催眠师的循循诱导,能使患者摆脱所有影响睡眠的症结;再通过一针见血的语言指令,使一切造成压力、紧张、不安、挫折的因素得以宣泄,深层的病因被催眠师消除,从而能使患者体验到心身放松的快感和愉悦。
只要经常体验这种松弛状态,那么恢复正常的睡眠功能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催眠引导语:闭上眼睛,慢慢的深呼吸,吸气的时候,想象着空气中所有的精华都被你吸到体内,呼气的时候,想象着体内所有的不舒适和不良情绪都被你呼到体外,你感到身心无比的舒服,就这样满满的深呼吸,请将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脚尖,你会感到到双脚的力气消失了,你感到非常舒服,继续体验双脚力气消失后的感觉,请将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双膝,渐渐地你会感到双膝的力气也消失了,两条腿不想动,完全不想动,感到非常舒服,继续体验双膝力气消失后的舒服感觉,请将您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腰部,屏弃一切杂念,体验腰部力量消失的感觉,继续体验腰部力气消失后的舒服的感觉,请将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肩部,肩部肌肉放松再放松,肩部的力气消失了,渐渐地消失了,继续体验,肩部力量消失后的舒服的感觉,请将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颈部,颈部肌肉放松、再放松,颈部的力气消失了,渐渐地消失了,继续体验颈部力量消失后的舒服的感觉,请将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双手,渐渐地你的两只手上的力气消失了,两只手感到很重但又非常舒服,继续体验双手力气消失后的舒服的感觉,好的,你的全部身心现在都已经完全松弛下来了,感到非常轻松,非常舒服,你体内所有的不良情绪和不舒适的感觉都消失了,现在你的眼皮很沉,很重,你的全部身心全部完完全全放松下来了,你现在任何的杂念都没有了,你想睡了,你现在任何的杂念都没有了,你想睡了,你真的很困了。
你好好地睡吧,你想睡了,你真的很困了,你好好的睡吧……等你明天自然醒来的时候,全身各种知觉都恢复正常,你会觉得很舒服,全身充满活力,精力充沛。
好好地睡吧……有心理症结者,配合心理疏导。
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再结合催眠疗法治疗此型失眠症,效果甚优。
笔者治疗40余例,有效率百分之九十。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廖阅鹏.《每天用一点神奇催眠术》[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版
[3]张克敏,白兆芝.《中医内科学》[M]. 科学出版社,2001-10-1 作者简介:苏文娟,临床执业医师,高级营养保健师,三级心理咨询师,师从闫孝礼中医副主任医师以师带徒形式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及临床经验,博众家之长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