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写作专题指导
专题06 满分范文引领-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专题06 满分范文引领-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f0d33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e.png)
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写作满分范文引领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写作微指导】1.材料中提供的这些关于“好奇”的论述,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奇心的毁灭,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作用。
理解这些论述的观点,从中选出你感触深刻的语句,作为自己的观点。
然后思考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2.列写作提纲可以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来安排。
尤其在“分析问题”部分,要根据选择的观点,选择典型的论据,如名人故事、名人警句等,注意材料的逻辑关系,不能重复。
最后解决问题时可以重申观点,也可以是观点的引申、升华等。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篇议论性文字。
【写作微指导】1.注意对论据进行具体分析、引申,使之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等。
2.写作时要根据写作内容,适时调整写作提纲,进一步理顺写作思路,安排好层次。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①引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本论:列举鲁班发明锯木工具的事例,论证好奇心的作用。
②结论:引用名言,证明自己的观点。
③①列作文提纲,首先选定作文题目。
②本论部分结合论证方法明确论证的过程。
③明确结尾的方式和结论的意义。
【名师点评】本提纲整体符合提纲的编写要求。
先列出作文题目,即作者的观点,然后能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特点依次列出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不平凡的人,但他们做的却是平凡的事。
他们之所以能在平凡的事中发现不平凡的真理,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好奇心。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春秋时期著名的制作工匠鲁班从小就喜欢制作木具,有一次,他要制作一个大框架,需要一根很大的木材,所幸家中还存有一根大圆木,可他看着这根圆木,却不知如何将它截断。
第1单元尝试创作-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范文精选
![第1单元尝试创作-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a00ba9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b.pn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范文精选第1单元尝试创作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请你续写完成这首诗。
礼物十四岁生日那天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是一架望远镜,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我摇了摇头爸爸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您变成我的朋友!和我一起下棋,和我一起郊游…………提示1、续写时,要先想想你对爸爸有什么希望。
2、结合诗歌的主题及风格进行续写,注意语言的诗意化。
【审题指导】正如“提示1”所言,这是你同龄人的心声,或许也是你的心声。
你对长辈有什么希望?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自己对长辈似乎没有什么“希望”,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不是没有,而是你忽略了,没有把平时一闪而过的那些想法抓住。
因此,解答之前,仔细想想,想清楚,写出来,就比较合适。
或许你对长辈的希望很多,也很琐碎,一言难尽。
这就要进行适当的“选材”,选取合适的材料——类似于已给诗歌里的那些实物,写进诗歌里,切合所给诗句的节奏意蕴,这样才可以。
【思路点拨】这是根据给出的诗句进行模仿续写,把诗歌补充完整。
写好这个题目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阅读课本19页上的内容“怎样写诗”,了解写诗的基本要求。
这样能保证我们写出的“文字”像诗。
其次,要仔细阅读已经给出的诗句,读懂内容和特点,据此进行模仿续写。
这能保证写出的句子和原诗主旨意境,还有语句协调押韵等等,能“续”得上。
本题是模仿补写句子。
根据已经给出的诗歌内容主题和句子特点,续写时要仿照原文句式特点,进行续写或补写。
重章叠句是常见手法,排比反复也很常见。
根据已经给出诗句,我们就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续写。
一个是在省略号地方补写和上文一样的段落,构成重章叠句;一个是在后面的省略号地方补充和上文一样的句子,构成排比反复。
范文(一)礼物十四岁生日那天,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是一架望远镜,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我摇了摇头,爸爸,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和我一起下棋,和我一起郊游……十四岁生日那天,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是一架钢琴,还是一套登山的行头?我摇了摇头,爸爸,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别再操心我的琐事,别再不顾我的感受……十四岁生日那天,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是一台笔记本,还是一次出国游?我摇了摇头,爸爸,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和我谈天说地,和我倾心交流……【名师点评】重章叠句是诗歌一个常用手法,《诗经》中绝大多数诗歌是这样的。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指导+范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指导+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7f82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6.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指导+范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实践要求:一、议论文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
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
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样看?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有补充,电子课本见文后):1.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出推敲。
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要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3.使用材料还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如果所用材料不能与观点相对应,就起不到支撑或证明观点的作用。
使用事实论据时,仅需通过概括叙述对支撑观点有用的事件,然后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建立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证明观点。
使用道理论据时,要先找准这个论据支撑观点的逻辑联系,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
4.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件、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两者可以交替使用。
2020年秋《教师教学用书》写作指导一、选取材料,真实可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要能够“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论据是作者闻述或论证观点的根据,使用准确、恰当的论据,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专题15 满分范文引领-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专题15 满分范文引领-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161edf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9.png)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实践满分范文引领写作实践一:论证观点《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
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
200 字左右。
提示:1. 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 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写作实践二:缩写议论性文章写作实践二:写议论文俗话说:“知足常乐。
”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
”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 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写作实践三:写驳论文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
2. 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 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
知足就会常乐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
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
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
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教案(附范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教案(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2179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2.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教案(附范文)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旨在让学生掌握改写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专题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改写练习,包括叙述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和议论文等。
通过改写,学生可以加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改写的练习,对改写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改写手法单一、改写内容不深入等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种改写手法,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原文内容,进行有深度的改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改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改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原文,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改写练习,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改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有深度的改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改写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改写的技巧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改写心得和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
3.写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改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要预习教材内容,对改写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改写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原文,学生阅读并理解原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文的结构和内容,为改写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改写。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改进改写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另一篇原文,学生进行改写练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单元写作指导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单元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b52736bdd3383c4bb4cd2f3.png)
范文引路
(一)谈诚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 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 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 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 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 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 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 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 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 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他 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 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 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 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堪称美德。然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这“先”“后”二字,大有深意,值得我们认真领悟。 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着的危机,并因此食不 甘味、夜不能寐,是为“先忧”。 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 风”刮晕了头,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 时候,彭德怀同志却紧锁着眉头,日夜担心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 有可能毁于一旦,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 风有可能被置诸脑后。实践证明:他忧对了。人们痛定思痛,越 发感到这种“先忧”精神的可贵。 “先忧”者并不是天生的“先知”者。彭德怀同志之所以能 够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操心得早一些,是因为他注重实事 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为了弄 清事情的真相,他不辞辛劳,走访了许多乡村和工厂,搞了许多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方才确信自己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有 理有据,非忧不可;否则,他愧对祖国和人民。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附范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89b44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e.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附范文)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主要针对学生对缩写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本教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缩写时,可能存在对缩写概念理解不清晰、缩写技巧掌握不熟练、对缩写文体的把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缩写的基本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对缩写文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缩写能力。
3.通过缩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缩写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缩写技巧的运用和实践。
3.缩写文体的把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缩写练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缩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缩写练习题,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典型的缩写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缩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展示的缩写作品,讲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缩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缩写技巧,对给出的文章进行缩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选取部分学生的缩写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巩固所学缩写技巧。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对所学缩写技巧进行拓展应用,尝试创作具有个性的缩写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缩写技巧,强调缩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缩写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教案(附范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教案(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75fe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9.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教案(附范文)一. 教材分析《论证要合理》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的一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证的类型、论证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论证的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但对于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可能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论证的类型和常用的论证方法。
2.掌握使文章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论证的类型和常用的论证方法。
2.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
2.相关论证的例子和范文。
3.投影仪或白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论证的类型和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等。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文章,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阅读范文,分析其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
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论证的重要性和方法的应用。
专题24 单元作文导写-【同步作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专题24 单元作文导写-【同步作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57cb6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1.png)
第六单元作文导写《学习改写》所谓“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视角等等,对原作进行改造,使之变成一篇“新作”。
正如我们课本中说到的,改写的形式有:(1)改变文体;(2)改变语体;(3)改变叙述角度。
学习改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课文,更好训练我们的写作能力,同时,这也是推陈出新的一种办法。
看一些经典影视剧往往都是对名家名作的改编,拍成影视剧后,看起来却耳目一新。
改写相比原创相对容易一些,在考场上如果能熟练运用改写,常常也能让你的作文充满新意,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改写的注意事项,常见的问题,课本中讲的很清楚,大家可以自己看课本。
一、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
不少于600字。
要求1.可以只改写课文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写作指导】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郭沫若曾经将《楚辞》中的《九歌·礼魂》改写成现代诗:成礼兮会鼓,唱着歌,打着鼓,肆芭兮代舞、手拿着花枝齐跳舞。
婷女倡兮客与。
我把花给你,你把花给我。
春兰兮秋菊、心爱的人儿,歌舞而婆娑。
长无绝兮终古。
春天有兰花,秋天有菊花。
馨香百代,敬礼无涯。
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改写要以原作为基础,不能背离原作“戏说”,这就要求在下笔前深人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和精神。
当然,改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要根据改写的目的,进行适当的再创作。
九年级语文上六个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六个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9acb990066f5335a8121fd.png)
人教版九年上六个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行人欲断魂”,杜牧雨中孤行,心境难免有些凄迷纷乱;“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走过雨季,聆听雨说】九上第一单元作文:雨的诉说刘禹锡发现的不是自然界的雨,更是少女心中如涟漪一般一圈一圈的情……现在,就让我们踏“雨”而行,走进雨的世界,以“雨”为话题作文,文题不限,题目自拟,写作导航]600字左右。
[同学们:对于我们,雨可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本单元的写作主题:雨的诉说,[写作指津]应该是非常诗意的诉说。
这种诗意从何而来?可以来自你的阅读积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雨的写“雨的作文”,既可以从身边的雨声入笔,也可以联系古诗词中的雨着手,更可以描绘雨中的故事。
下面的三项任务,就是本次作文的参照执行。
“雨”作为一个抒情意象,浸润着文人墨客们多情多意的心,他们赋予优美诗文可谓数不胜数,了各种各样的雨丰富的暗示性和广博的代表性。
可以来自你的心灵感悟。
读一读课本上“写作?? 任务一,探访研究,走进雨世界。
综合性学习”中提示你去观察雨景、倾听雨声的优美语句,你的心灵是否有了某种雨口语交际?? 仔细聆听过落雨的声音吗?曾经思索过雨的来龙去脉吗?注意到不同时节雨的变化吗?如果你的答案的否定的,那更应该从现在做起,在有雨的日子里,有意识的细心聆听,揣摩体会。
情;做一做课本建议你做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是否又感受到了某种雨趣。
有了这些,你可以动笔要是天气暖和的牛毛细雨,我们也可以真正走进雨中,感受细雨的温情,体会雨中漫步的情趣。
写作了:状雨景,抒雨情。
那么,又该怎样来写景、状物、抒情呢?如果条件允许,我们更可以将不同时令季节、不同大小的雨声录制下来,慢慢的比较鉴别,欣赏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体会。
“借景抒情”。
如《诗经》中以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
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佳作范文展示8篇)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佳作范文展示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610b875a8102d276a22fb9.png)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佳作范文展示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观点要明确单元写作要求:议论文写作要做到观点明确写作实践要求一、好奇。
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三、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课本上写作指导文题:观点要明确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校两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述出来。
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
下面列举了一些表达议论观点的不同方式,请你根操提示,将相应的语句补充完整:1.......是......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_______2.......要/应当/必须......人应当栽业、乐业。
人在困难面前必须__________3.......能够/将会......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勇敢面对困难,将会________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凸出来。
有的文章、题日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还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第3单元议论要言之有据-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范文精选
![第3单元议论要言之有据-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0a77c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2.pn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范文精选第3单元议论要言之有据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①(《论语·为政》)城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②。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关于“诚信”,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
2.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谈诚信”这个题目比较宽泛,可以谈诚信的价值,可以谈诚信的培养,也可以谈什么是诚信,还可以谈不诚信的伤害……因此,下笔写作前,要先在头脑中想一想:我打算写哪一方面?以缩小开口,确定自己观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观点明确,立论集中。
有了观点,然后就是使用哪些材料,如何证明观点。
相比记叙文的多姿多彩,议论文的结构、行文还是比较固定的,很少变化。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新颖。
如何才能做到材料新颖?要注意选用最新材料,比如最近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
再一个就是自己平时阅读中,从一些经典作品中摘录收集的材料。
比如,上面“写作实践一”强调的那些收集材料方法搜集来的材料。
这些往往是你独有的,别人没有,就很新颖。
范文(一)谈诚信《论语》中有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北宋著名学者、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颐认为,“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学者身体力行,诚信做人,又用自己切身经历告诉我们要讲诚信,诚信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石。
从小,父母和老师都教导我们:做人要诚信,不能撒谎,撒谎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
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谎言,不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必须弘扬,并且发扬光大。
相信大家都读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
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因为说了谎话,导致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他,最后他被狼吃掉了。
这样的悲剧完全是小男孩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讲诚信者的必然下场。
双线结构作文指导+++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双线结构作文指导+++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d010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7.png)
常用的植物副线还有栀子花,三角梅,木棉花 ,黄金风铃木,水仙, 苔藓,凤仙花,山茶等植物。我们运用时要挖掘植物的象征意义,例如木 棉的热烈,水仙的淡雅,苔藓平凡而不平庸,然后借物喻人,找准两条线 索的切合点,在文末让两条线索交织起来。
常用的动物副线还有蝴蝶,锦鲤,鹦鹉,画眉,杜鹃,鹧鸪,飞蛾, 珍珠蚌,雄鹰等动物,运用这些动物作为文章的副线时,要注意观察 和收集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化茧成蝶”“老蚌生珠”“飞蛾扑 火”“凤凰涅槃”等,将这些生活习性人格化,在文末同样可以起到 画龙点睛的效果。
【副线: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主线: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前进着。】
蜗牛已经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出发,缓慢的它更加慢了,小心 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 的艰辛。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自由主地停住了,脑中蹦 出一个想法:不曾体味过程的艰辛,胜利的终点对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9
第二部分
概念总结
(通过明确概念,熟知双线结构)
满分技巧
什么是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是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或一件事的 两个方面,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
满分技巧
双线安排方式
(1)明暗式 明线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 个整体的脉络。(一般是故事发展的情节,在表面用来穿针引线的线索) 暗线是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暗线很多种类,可能是 人物的心理变化,可能是在某个时代下社会思想意识的变更等。)一般写景 抒情的文章,大都有两条线,一条是写主线,即对具体景物的摹写;一条是 暗线(抒情线),即从景物描写中透射出来的作者感情的脉络。
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单元作文指导(五)
![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单元作文指导(五)](https://img.taocdn.com/s3/m/1ae219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a.png)
最美的青春是甘于寂寞的担当。十年前,一群青年为了 探寻寰宇的奥秘,扎根在贵州平塘的寂静群山间。他们“五 加二”“白加黑”接力奋斗,与望远镜一起全天候作战,把自 己的科研发展和国家需求联系在了一起。一组组观测数据 如同巨人之手托举起举世瞩目的“中国天眼”,让全世界感 叹中国科技的崛起。这群斗志昂扬的青年以智慧为笔,以担 当为底色,绘就了一幅最壮美的青春图画。
三、学习和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
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 富性。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谷登堡。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 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 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 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 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二、明确观点与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观点 材料必须与观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如果材料和观点不相
干或论据不足,则会出现论证不合理的问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
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中,论证“职业有趣味”时,引用名言,还进行了阐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言)“人生能从自己 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分析、阐释)
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无重回。”面对如诗如画的青春, 后 点 出 自 己
我要说:“最美的青春是担当。”①
的观点。
最美的青春是至死不悔的担当。一百多年前,一群学生 为了阻止北洋政府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签署屈辱的“二十 一条”而走上了街头,他们振臂高呼:“ 国土不可 断 送 、 人 民不可低头。”一声声呐喊如同惊雷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 国主义壮歌,鼓动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这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以热血为笔,以担当为基调,谱写了一曲 最豪迈的青春之歌。
专题17+论证要合理(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技巧)-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专题17+论证要合理(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技巧)-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6f7b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d.png)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学会灵活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来说理。 3.掌握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模板,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 确,有理有据。
任务一:阅读文本,明确方法
合理的论证需要做到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 本第五单元内容,注意圈点勾画重点内容,明白基础知识。
同学们,“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 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使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在论证 时,尽量避免出现如前面示例类似的逻辑错误。
比如在《怀疑与学问》中,作者从国难 危机时各地的口头消息不一定可靠,不应当 随便相信,推导出做学问也是如此,要对书 本上的知识有怀疑精神。这样从生活中的事 例出发,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更容易让人 信服。
同学们,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 文章浅显易懂。
1.引出话题:通过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现象、故事、名言等引出文章 要讨论的话题。
2.明确论点: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对于该话题的观点。
二、本论部分 1.正面论证:
正面事例阐述:列举一个或多个正面的典型事例,详细说明其具体 情况。
正面事例分析:对正面事例进行分析,指出事例中体现论点的因素 ,如行为、态度、选择等是如何导致积极结果的,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 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要“论证合理”, 常见逻辑错误有哪些 ?
常见逻辑错误: 以偏概全。 自相矛盾。 倒因为果。 模棱两可。 不当类比。
2.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 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 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 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
九年级上册 语文 课件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
![九年级上册 语文 课件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96b14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c.png)
【环节1:师友会诊】
二、选用论据要能支持论点
下列哪则事例可以论证论点“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精神”? 材料 3: (1)在听完著名科学家玻尔有关“原子物理学”演讲后,年仅 20 岁的海森堡 认为玻尔的原子模型存在重大缺陷,决定改进。他抛弃有关电子轨道的猜想, 首创用实验中观察到的光谱线的频率和强度来计算原子光谱,发明了一套算法, 后来将其发展成矩阵力学。 (2) 美国自由女神像翻新后,现场存有 200 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 克的人主动承包清理,当时许多运输公司无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甚至背后嘲 笑。然而他并未因循守旧,而是将废料分类整理,将其改铸成各种小纪念品供 大家选购。如此,本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身价百倍,很快被抢购一空。 (3)鲁班在被野草划伤后对小草为何如此锋利非常好奇,这促使他细察叶子发 现有许多锋利的细齿。后来在看到蝗虫啃吃草叶时,他又好奇地细察蝗虫,发 现其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细齿。由此顿生灵感,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发明了 锯。
4.要恰当地安排论述的结构,可以采用总分式,也可以 采用并列式或递进式。
【环节1:师友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懂得)了……
【环节1:教师提升】
1.论点要正确、鲜明。 2.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使文章结构 合理。 4.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 害、注意分寸。
【环节2:教师诊断】
不合理。论题是“好奇心”,但后边的论证中,无论 是举反面例子,还是举正面例子,都强调“进取”, 完全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 辑错误。
【环节1:师友会诊】
请同学们梳理《敬业与乐业》一文的论证结构
【环节2:教师指导】
基本结构模式(并列式):
专题01+尝试创作诗歌+如何把诗词名句引入作文?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专题01+尝试创作诗歌+如何把诗词名句引入作文?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8c9e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2.png)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写作的基本方法,掌握诗歌创作的基本要领。 2.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 意句式和节奏。(单元卷首语任务) 3.掌握中考作文诗歌的引用技巧,让文章富有文采。
任务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查阅诗歌相关资料,了解什么是诗歌及其特点,为 我们后面尝试写作诗歌做准备。
中考点睛
4.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5. 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 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 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 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 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 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
3.写诗要注意节奏。 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
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 上口。
比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 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圆、鲜、莲、燕、暖”押同 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任务三:写作小训练
在“喜迎国庆·诗颂祖国”系列活动中,班级 同学举行“艾青诗歌赛诗会”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 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在品鉴艾青诗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意象是诗中 寄寓了主观情感的事物,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了现代诗 歌的意境。以“太阳”为核心可以衍生出很多意象, 如下面图示。请你参考示例,从图示其他两组意象中 任选一组,创作一首短诗(行数不限,不少于4行) 。
专题23:满分范文引领-【同步作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专题23:满分范文引领-【同步作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6ca6e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b.png)
第六单元《学习改写》写作实践满分范文引领写作实践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300字左右。
要求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写作实践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
不少于600字。
要求1.可以只改写课文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写作实践二: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
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要求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例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卖炭翁》改写——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嗥叫着,摇撼着终南山上的一间小茅屋,仿佛要把它吞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炭窑边烧炭。
火光映亮了他的脸,古铜色的脸上沾满了灰尘,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记载着生活的艰辛。
他正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黑暗的夜空,心里不住地祷告:苍天啊,快下场雪吧,让我的炭卖个好价钱,换点粮食,买件棉衣,家里已揭不开锅了。
等炭烧好以后,他从炭窑里扒出炭,装上牛车,用黑得像木炭一样的手抚摸着牛头,说:“老牛啊,这两天委屈你了。
等天明,咱们赶集去,卖了炭也好好喂你一顿。
”这时,老人那久已不见笑意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夜,深了;风,刮得更猛了;天,也更加阴暗了。
不知什么时候,老人被冻醒了。
他朝窗外一看,啊,真的下雪了!他连忙拂去身上盖的稻草,走到门外。
雪足足有一尺深。
老人不顾冻得发抖的身子,竟仰天呼喊起来:“苍天有眼,再冷些吧!”……老人顶风冒雪,拖着疲惫的身子赶着牛车来到了集市的南门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语文写作专题指导【写作导航】要使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不仅表现在论点提炼得鲜明、深刻和新颖上,更表现在整篇的论证上和文章整体效果上。
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写前明意。
对提炼出来的论点,要不断加深认识,并力求使它在自己头脑中扎根。
做到了这一步,才真正具备了动笔写作的条件。
二、写时宗意。
1.开头点明观点。
初写议论文最好采取开宗明义的手法,把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
2.观点贯穿始终。
观点的明确,还在于行文过程中将观点当作一条主线,贯穿文章的始终,可以用分论点展开观点、论据紧扣观点等方法。
3.行文过程处处照应观点。
可以是结尾照应开头提出的观点,形成首尾呼应,升华中心的严谨结构;可以是边叙边议,反复照应观点,把文章的观点融于叙事议论之中。
三、写后查意。
文章写成初稿,不妨再检查一遍,看看原先确立的论点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否则就要再进行修改,直到成功为止。
【例文引路】感受生命的跳动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受着生命,感受着生命勃勃的生机。
生命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敲击着生长的鼓点,传递着奋发的动力。
【开门见山】开头点明观点,开宗明义。
生命的这种勃勃生机如此强大,来自何方?自身还是自然?细细地感受,哦,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
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种子的生命就开始跳动,吸收养料,发育胚芽,破土而出,向着太阳挺拔。
生命的勃勃生机真的是无处不在,鸟的展翅,花的开放,虫的鸣叫……都闪耀着各自的色彩,呈示着各自的奉献,正是生命跳动生机,坚韧、豪迈、乐观富有力量,汇织成一支激昂的交响乐。
那乐曲的高潮,是生命燃烧的演奏。
这时生命便绽开最灿烂的花朵。
那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其短暂,但让人震撼激荡。
【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便于读者理解。
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生命才会长盛。
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感受那自然的生命的跳动。
而人对自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兴趣和激情。
金钱、物质、利欲湮没了生命的色彩,压煞着生命的跳动,没有了对自然生命跳动的感觉,人的生命就灰黑、黯淡,没有光芒,只能苟延着躯壳,而少了那鼓点似的激荡的心跳。
生命因此不再美好,高洁的梅花只成了欲望的装饰。
生命因此不再激昂,享受的追求消磨了意志。
因为当人无知地践踏小草的生命、得意地享受鸟类的美味、强蛮地霸占生物的空间或是野蛮地摧残人类自身的时候,生命的本质已经被遗忘,生命的意义已经被消淡,生命的跳动就变得软弱无力,濒临停止。
是啊,我们的生命与周围一切生物的生命是紧密相关,唇齿相依的啊。
请珍重一切生命,回到生命的本质上来吧。
【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让我们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去感受一切生命雀跃的跳动。
在黑夜中,我们去感受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光芒;在细雨中,感受万物生长的喜悦,感受万物生命那强健有力的跳动。
在这样的感受中,来重新审视生命,感悟生命,重新领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懒惰,生命不应该贪婪与麻木;生命需要充满奋斗和勤奋,生命需要博大和豪迈。
珍重一切生命,感受一切生命的心跳,自身生命的光彩才会璀璨夺目,自身生命的跳动方会如战鼓轰鸣、长盛不衰。
【前后照应】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名师点评】文章围绕“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这一观点逐层展开。
接着从自然生命的力量对人的激荡,人不尊重自然生命而造成的现状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论述人如何与自然生命和谐相处,与自然生命一起长盛不衰。
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指向明确,而论述顺着指向逐层展开,思路清晰,文理自然。
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写作导航】要使论证合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论证要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所以一定要合乎逻辑。
论证再严密,如果不合乎逻辑,也是不合理的。
同样,使用的材料也要能支持论点,通过恰当的分析,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和论点不相干或者论据不足的情况。
二、论证方法要恰当。
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常用的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
只有方法正确了,才能极大地增强说服力,增强表达的丰富性。
三、论证结构要合理。
为了使论证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用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例文引路】激发潜能,点亮人生自然界真是奥妙无穷,身体肥胖、行动笨拙、翅膀短小的大黄蜂,居然能像那些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昆虫一样,展翅飞翔。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大自然中,它必须要飞起来,否则,就会面临被吃掉的危险。
【设问开头】由大黄蜂的例子,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出文章的论题。
事实上,在我们人类身上,也有这种内在的潜能。
如果我们能够像大黄蜂那样,将这种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将自身的弱点变成优点,那么就会在逆境中奋起,点亮自己的多彩人生。
李伟超,虽然身有残疾,但不依赖别人而活着,不接受他人的施舍,而是用自己的脚作画,靠卖画为生。
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办个人画展。
幸运的是,在不懈的努力下,李伟超最终成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脚画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对此,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而李伟超自己却说这不过是因为他心中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将自己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做到了四肢健全的人也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举例论证】列举李伟超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或缺陷,这些弱点或缺陷也许会伴随我们一生。
如何克服它们呢?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自身的弱点或缺陷,心里老是想着自己不如别人,其结果就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卑感也就会越来越强烈,从而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最终变成失败者。
的确,自身的弱点或缺陷是无法回避的。
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正确地对待它们,多看到自己的优点,靠优点来生存,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强大。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良好的心态、端正的态度,而且要有克服这些弱点和缺陷的信心,要有执着坚忍的精神和毅力。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言:“将弱势转化为强势并不容易,它需要你的不懈坚持与努力。
”作为一个有希望成功的人,我们要时刻坚信: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和快乐,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面对弱点,怎样把弱点转化为优势。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些至理名言,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道理论证】引用一系列名人名言,再次论证中心论点,极具说服力。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化弱点为优势,激发自己的潜能,去点亮人生!【名师点评】文章开头列举昆虫界大黄蜂的例子引出论点,然后由物及人,进一步深化主旨;接着,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列举“脚画哥”李伟超的事例,并自用拿破仑·希尔的名言,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多层面地加以论证;结尾,再次引用名言,运用道理论证,收束全文。
这样充分的说理、合理的论证,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写作导航】改写,就是在忠实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其文体、语体或人称等。
改写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基本上不改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改动。
其次,根据改写要求,确定改写思路。
有时要完全忠实原文,比如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有时可以增加新的内容,这就与扩写结合在一起了,比如把一首叙事诗改写成叙事散文。
【例文引路】木兰归故里——《木兰诗》改写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历经十年的血战,我们终于凯旋了!【开篇点题】开篇交代木兰荣归故里,照应了文题。
回朝,面圣,赏金,这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娘啊,你还好吗?十年的战乱,是否殃及了咱们的村庄?晚上,我偷偷地拿出镜子,打量着镜中那个再熟悉不过但又显得有些陌生的木兰。
曾经也是春水般脉脉含情的眼睛,如今变得锐利,怎么看也是满含着威严之气,让人一望便知是久经沙场。
“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诗词为心鸟为声”,这些似乎都不属于我了。
谁都可以想象出,在战场上厮杀了十年,会变成什么鬼样子:手粗了,“纤纤玉指”,可笑!腰粗了,“杨柳细腰”,滑稽!今日之木兰,已非昨日之木兰。
希望爹娘还能认出我这个未能尽孝的孩儿啊!一路颠簸,我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快,弹指一瞬十年,家里的变化有多大?弟弟应该又高又壮了,爹娘也该是满头白发了吧?这路上是怎么回事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越近家,心里便越怕。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提心吊胆中,我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心理描写】运用心理描写,写出木兰归家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归家的急切与喜悦,也有归家的担忧与忐忑。
怀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忐忑不安地推开了家门。
“爹,娘,木兰回来了!……娘,爹,你们在家吗?是女儿木兰回来了!”我大声地喊着,院里空荡荡的,只有自己的回音。
家里空无一人。
我呆呆地站着,老屋直勾勾地盯着我,像是在安慰,也像是在哭诉。
一阵风吹过,虽已是初夏,却觉寒气逼人。
我这才发现,屋子、院子,都已落满了尘埃。
那一架织布机还在,上面已经满是蛛网。
就是在那儿,我一声一声地叹息;就是在那儿,我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就是在那儿,我立志报国,不杀退敌人,誓不还乡。
【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写归家看到家园满目狼藉,寒气逼人,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爹,娘,木兰今天回来了,你们在何处呢?“木兰,你要记住,常给家里写信,别让娘惦着。
”娘,您的话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可为什么木兰回来了,却见不到您呢?“我回来啦,木兰回来啦!”我一面喊,一面踉踉跄跄地向祖坟走去,只见爷爷的坟旁又多了三个坟头。
坟上的荒草,在风中摇曳,我明白了,我扑倒在坟前。
“你们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呀!”战场上,出生入死,我从来没有掉过一滴泪,在这里却泪如泉涌,仿佛要把十年的泪都流出来。
……“木兰,兰儿,是你吗?我可把你盼回来了。
”看哪,爹,娘,还有许多的乡亲们都来了。
在锣鼓声与欢笑声中,我骑上了高头大马,一群乡亲簇拥着我。
你看,那是我那小弟弟吧,怎么还这样腼腆呢?还东躲西藏的。
你看,姐姐也来了,打扮得多美!我看着眼热。
快快快,我跑到我的梳妆台前……待我打扮一番,大家一个个定会惊得目瞪口呆。
可是当我走出门来,怎么又一个人都不见了呢?【欲抑先扬】全文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再写愿望破灭,前后巨大反差更加剧了文章的悲剧气氛。
……一阵冷风袭来,吹醒了我的梦,这梦我做过多少次啊!【名师点评】文章想象丰富,写出了当时战争带来的尸骨遍野、家破人亡的残酷社会现实,主题承接《木兰诗》前半部分,延续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