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六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认知领域的早期干预

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讲,认知活动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内容。认知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个体学习、生活的重要心理因素。儿童早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特殊儿童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种种原因在认知领域的发展存在困难。

第一节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体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儿童大脑结构和内抑制机能的发展、言语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其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一、认知的概念

认知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涉及知识的获得、加工、组织和应用等复杂心理活动。从广义上说,认知是指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揭示、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从狭义上来讲,认知是指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本书主要是依据狭义的认知概念。

二、学龄前普通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新图像、声音、气味、身体感觉冲击着他们有限的意识,婴儿试图对它们进行组织整合,这是认识的开始。

(一)注意

婴幼儿时期的注意是人类最早的注意。注意按其发生机制来看是一种定向反射,即心理对某一种刺激物进行指向和集中的一种反射活动。

(二)记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反映的过程。目前研究显示,个体在胎儿末期就产生了记忆,明显表现就是听觉记忆。

2.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复述和组织等。心理学家提出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没有策略,通过训练也无法产生;第二,不能主动使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第三,能自发地产生和使用策略。一般认为,5岁以前的幼儿多处于第一阶段,5~7 岁儿童多处于第二阶段。

3.对周围世界的知识积累

对周围世界的知识积累是指幼儿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累积起来的对周围世界各种客观事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已进入幼儿的长时记忆系统。

(三)思维

最早对儿童思维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皮亚杰,他认为认知发展呈阶段性,每一阶段都代表对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它前面和后面的阶段都有本质区别。

首先,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性。

其次,幼儿的抽象性思维开始萌芽。幼儿中期以后,儿童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最后,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像或表象调节的,言语在动作过程中基本不起作用,当这个动作完成之后,他才能在言语中反映出来。

第二节视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

一、视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受到损伤,其刺激源主要来自视觉。他们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大都产生和保持在视觉中枢,一般的语言刺激如讲述,解释、劝告、演说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1.有意注意发展较慢,以无意注意为主

年龄较小的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受到年龄和语言的限制,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新奇、强烈、对比度较鲜明的事物。

2.第一信号系统注意较少,第二信号系统注意较多

3.视觉通常不参加注意分配,注意集中和分散的表现区别与普通儿童

二、视力障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视力障碍儿童感知觉和言语发展方面的缺陷会对其思维发展产生影响。

其一,分析、综合常出现片面性。视力障碍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大多建立在有限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常出现片面性。例如,“角”的概念,要通过对锐角、直角、钝角等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种角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

其二,形象思维贫乏,概括困难。视力障碍儿童由于视力损伤,导致其不能在头脑中建立事物具体形象的表象,进而难以比较、综合,概括事物的共性。

其三,推理、判断、联想不足。由于基本尝试和经验的缺乏,视力障碍儿童在推理时可能没有根据,凭想当然的想象。

三、视力障碍儿童记忆的早期干预

培养视力障碍儿童的记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多采用直观教学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并发挥视力障碍儿童完好的感觉分析器和正常条件下很少使用的感觉分析器(包括有残余视力的视分析器)的作用,使大脑皮层中枢通过此分析器的内导刺激,保证获得形成巩固的神经联系系统所必须的信息量,从而使记忆,充分利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动觉等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特殊标记和信号。

2.采用强化、比较法

视力障碍儿童的一个特点是“先入为主”。盲文课本上出现了一次摸读错了,以后便会常读错。

3.发挥视力障碍儿童想象力

训练过程中可以鼓励视力障碍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想象力,对识记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指导视力障碍儿童在理解识记内容的基础上,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有机地结合起来。

4.适当的体育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促使视力障碍儿童大脑皮层不同区域交替得到休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保证大脑必需的氧和营养成分供应,提高大脑的兴奋能力和抑制能力,增强记忆。

四、视力障碍儿童思维的早期干预

1.通过语感的培养训练形象思维

语感同形象思维密切相连,它不仅要求学生揣摩语言文字,而且要求学生把语言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具体领会语言的意蕴,然后进行“再造性想象”。

2.培养视力障碍儿童想象力,为推理判断奠定基础

感性知识经验越丰富,表象积累得越多,儿童的想象就越广阔深刻,构成的形象就越逼真。

3.提供各种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视力障碍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多通过触摸和听觉来完成,其中直觉行动思维在儿童整个学前阶段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五、视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原则

视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认知的发展需要与语言的训练相结合

视力障碍儿童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对各种认知能力进行训练时,要穿插语言与言语的训练,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培养孩子的听觉和触觉能力训练

由于视力障碍儿童获取外界信息主要通过听觉和触觉,因此要把听觉、触觉训练与培养视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形象的感知和听觉语感的培养,促进视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听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

一、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和正常儿童一样,听力障碍儿童的注意是由无意注意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的。但由于听力受到损伤,他们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视觉对象为主要注意源头

2.有意注意发展较慢,以无意注意为主

年龄较小的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受到年龄和语言的限制,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新奇、强烈、对比度较鲜明的事物。

3.注意稳定性差

听力障碍儿童较多依赖视觉来感知事物,因而更容易因视觉器官的疲劳而分散注意,由此表现出注意稳定性差的特点。

二、听力障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三个基本环节。按照记忆的内容也可分为:以事物形象为内容的形象记忆,以语词、概念为内容的逻辑记忆,以情绪、情感为内容的情绪记忆,以动作操作为内容的动作记忆等。听力障碍儿童在记忆内容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1.听力障碍儿童的形象记忆优于动作记忆

听力障碍儿童的形象记忆和动作记忆发展要滞后于正常儿童,但是动作记忆的滞后程度要大于形象记忆。

2.听力障碍儿童的逻辑记忆能力低

听力障碍儿童的逻辑记忆能力较弱,因此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三、听力障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听力障碍儿童思维发展趋势与正常儿童一致,但各阶段又有其自身特点。

1.思维长期停留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2.抽象思维形成缓慢

四、听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

听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早期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