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过程方法培训课件
![过程方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a9f35c6294dd88d1d26b34.png)
过程的起点是什么? 原材料是什么? 输入的要求是什么? 过程必须满足什么法规?
客户必须向我提供什么以保证正确启动过程?
第二章:过程的策划
问题2: 将要交付的是什么(输出)?
输入
顾客要求
过程
输出
产品或服务
我必须通过我的过程向我的客户提供什么?
第二章:过程的策划
问题3:通过什么方式(设备,装置)?
装备与装置 (什么?)
这些过程给产品的 实现过程提供必需的资 源从而促进产品实现过 程的良好运转。
第二章:过程的策划
★支持过程SP
满
足
顾
顾
客
客
要
要
求
产品实现过程
求
的
产
输
品
入
人
设
监
工
实材环
顾
的
力
备
测
装
验料境
客
资
资
设
设
室采与
物
输
源
源
施
施
设购安
资
出
及
及
及
及
施资全
及
管
管
管
管
管源管
管
理
理
理
理
理管理
理
理
第二章:过程的策划 图示
输入 O
输入 顾客要求
过程
结果 产品或服务
什么样的工具? 什么样的软件? 什么样的设备?
什么样的装备? 什么样的设施?
根据输入数据,为了获得与之相符的输出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于什么?
第二章:过程的策划
问题4:由谁进行(培训、知识、技能)?
装备与装置 (什么?)
质量管理原则4——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原则4——过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a904ccd5bbfd0a7956737a.png)
how much:需要配置哪些改进的资源?
14
PDCA在过程中的应用 设备管理过程 物资采购; 生产过程; 产品检验;
工艺规程制定;
PDCA在标准条款中的应用 4.2.3 文件控制
Who:哪个部门、岗位负责?
When:监控的频次、时间? Where:在何处进行监控? How:监控的方法有哪些? how much:需要配置哪些监测资源?
过程方法的实施步骤
A—分析改进 What: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划分类别(ABC)。确定需要 实施的改进是什么?
Why:改进预计达到目的、目标/指标/标准?
标准的理论基础过程方法复杂的管理活动和工业系统总经理市场部技术部生产部质量部合同设计过程服务标准的理论基础过程方法总体流程图生产流程图物业服务活动顾客经营部工程部保洁部安保部客服部办公室领导层合同标书房屋租赁会议服务工程服务供配电给排水空调服务设备维保设备年检综合维修装修管理外包管理日常保洁绿化租摆外墙清洁杀虫灭鼠入室保洁粪池清掏垃圾处理外包管理外包管理保安服务消防监控安保监控消防演练车场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日常服务大堂接待手续办理费用催缴总机话务报刊邮件会议服务装修管理投诉处理泳池管理过程的定义生产过程产品材料标准工艺标准产品标准过程方法pdcaact改进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改进过程方法的实施步骤1对每类过程进一步分解形成流程图2对具体过程pdca进行分解策划时要结合5w2h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much4策划结果形成文件
标准的理论基础 ——过程方法
系统 过程
复杂的 管理活动 和工业系统
《定义过程》教学设计
![《定义过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d1c8b0360cba1aa911da03.png)
《定义过程》教学设计《定义过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使用Logo语言的一些基本命令来画图,都是在立即执行方式下进行的,即顺序结构。
本节课引入“过程”来画图,是另一种执行方式:过程方式,也是程序设计中很重要的“分支结构”的思想,所以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熟悉过程的结构及学会定义过程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体会过程的作用,从而逐步建立起分支结构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调用“过程”来画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
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调用已定义的过程迅速完成一个学生熟悉的图形,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学习过程的定义、调用,体验过程的作用,再通过教师的图示加深对过程的理解,初步渗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过程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在调用“过程”来画组合图形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过程”的概念,渗透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分支结构”的思想。
3.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教学难点:渗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
■教学策略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呈现新知识。
教材知识的呈现一般都是先概念后实例,它虽然是符合教学体系,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果本课一开始就如教材搬出过程的一般格式,再来讲定义过程,无疑是知识的直接灌输,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本课设计了认识、实践、探究、总结、拓展这些教学环节,将本课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过程操作方法的模仿到过程概念的理解,从简单应用过程画一个正方形到应用过程画不同的组合图形,去理解感受过程的作用,领悟蕴含的程序设计思想,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知识的接受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呈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教学方案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会让小海龟画小房子和立方体了吗?如果再来画一次,你最快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呢?生:十分钟、八分钟、五分钟……师:你猜,老师要花多少时间?(学生猜)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小海龟的奇迹吧!师运行小房子()和立方体()的过程。
过程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过程方法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cd6a6140b4e767f5acfce9b.png)
过程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启程智业高沣众所周知,如何保证管理体系建立、运行、认证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体系认证管理部门、认证机构、咨询机构以及导入体系贯标的各个组织的棘手问题。
笔者力图从技术层面提出过程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案例,并希望读者通过展开、学习、整合,使之推广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为体系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过程方法研究1.过程方法是什么1.1 过程方法的提出2000版ISO9000的引言中0.2质量管理原则明确提出了过程方法的概念,然后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2.4过程方法中,引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它的基本形态是: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过程模式以调查、确定顾客需求为起点,通过四大过程的运作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
该四大过程可以视为一个更大的过程或一个系统,它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在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中,顾客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1.2 过程方法的展开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引言中引用并展开描述了过程方法,2008版ISO9001标准给出了更加明晰的过程和过程方法定义。
“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同时标准4.1总要求中明确了使用过程方法建立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执行标准的各项要求。
1.3 过程方法的本质研究过程方法的定义可以清楚的发现它的本质体现了三个要素:过程的目标、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过程的管理。
四大过程可以分别依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分为更详细的子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都可以通过过程要求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现出来。
四大过程覆盖了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过程、所有员工都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员工都应当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去工作,并加以控制。
1.4 过程方法的瓶颈过程方法的引出和定义表明,它是一种体系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模式。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分解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160e7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e.png)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分解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物质分解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质分解反应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实验方法。
一、物质分解反应的定义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简单物质的反应过程。
分解反应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状态下,通常需要提供能量以打破化合物的化学键。
二、物质分解反应的原理物质分解反应的原理基于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键的形成。
在分解反应中,化合物的化学键被打破,原子或离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供给热量或通过其他外部条件促进。
三、物质分解反应的应用1. 常见的物质分解反应应用之一是热分解反应。
例如,石膏在高温下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水蒸气。
这个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中。
2.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在食品加工中。
例如,食用苹果会在消化过程中发生物质分解反应,将葡萄糖和其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释放出来,提供能量给人体。
3. 物质分解反应也广泛应用于化学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中。
许多工业过程依赖于物质的分解反应来生成所需的化学品。
此外,物质分解反应也被用于处理废物和污染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物质分解反应的实验方法物质分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的方法取决于反应物和条件的不同。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示例:实验用材料和设备:1. 烧杯或试管2. 物质分解反应所需的化学品3. 加热装置(如酒精灯、燃气灯等)4. 温度计5. 实验室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实验步骤:1. 在烧杯或试管中准确称取所需的化学品。
2. 将试管或烧杯放置在加热装置上,加热至适当温度。
3. 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
4.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结论得出。
五、结论物质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物质分解反应的定义、原理、应用和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分解反应,为实际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f0f9e75a417866fb84a8e26.png)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一)怎样了解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当然要了解什么过程,什么是系统,了解什么是过程方法,什么是系统方法,进行比较后知道区别。
一、.“活动”(activity)ISO的解释是something done in pursuit of an objective在追求一个目标中做一件事,一个或一组“活动”组成过程,过程就是活动,这组活动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这些活动是要使用资源,这些活动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输出会大于输入,过程增值。
一个过程的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某几个过程的某些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
二、.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理解对初学者有难度,因为“过程方法”提到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也就是说过程方法提到了系统应用,让人误解为过程方法是系统方法的一种,或者说过程方法就是系统方法,另外系统方法也提到过程的系统,其实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是有区别的。
三、过程方法的“主体”是一个过程或一组密切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或一组过程是“系统”的一个部分,为了这个“主体”关注在“系统”内其他过程“客体”(或称系统和系统中其他过程是“主体”过程的环境),不是其他所有的过程都需要去关注,只是关注与“主体”有作用影响关联的“客体”,目的是为了“主体”的期望的结果更高效得到。
“主体”是焦点之美女,“客体”是追美女的男士或美女心仪的男士。
因过程的特点才有过程方法,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和其他过程发生关系,得考虑有关系的其他过程,连续控制,“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和体系内其他过程发生关系,过程方法之考虑“客体”和焦点“主体”的关系,不去考虑“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过程方法是局部考虑,焦点“主体”。
过程方法还有一个特点是将相互关联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PDCA 模式以及过程方法关注的是过程要求、过程增值、过程结果、过程改进。
过程方法介绍全解
![过程方法介绍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ec319c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a.png)
过程方法介绍全解过程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通过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步骤或过程,并逐步解决每个步骤或过程,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标。
过程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过程方法的具体步骤和相关内容。
1. 定义问题在使用过程方法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定义清楚问题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明确定义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2. 分解问题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步骤或过程是使用过程方法的核心。
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成多个小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3. 设计过程在分解问题之后,我们需要为每个子问题设计相应的解决过程。
过程的设计应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可以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实验设计、模型建立等一系列步骤。
4. 实施过程在设计好过程之后,我们需要开始实施这些过程。
实施过程需要按照设计的步骤和要求进行,同时需要记录和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5. 分析结果在实施过程之后,我们需要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过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我们的解决方案。
6. 评估解决方案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判断解决方案是否能够解决原始问题,并达到我们定义的目标。
如果解决方案不够理想,我们可以对过程和方法进行再次改进,直至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7. 优化改进过程方法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在评估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过程方法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有广泛应用。
无论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还是项目管理,都可以使用过程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过程方法的优势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可复制性,可以确保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问题的解决过程稳定可靠。
热解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共26张PPT)
![热解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329c2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设备体积
大
小
废弃物反应 有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
无氧条件下的还原反应
设备的形态
敞开式結构
封闭式結构
二次污染
Dioxin 重金属的大气污染
无Dioxin. 重金属分解后残渣残留
固体废物的热解与焚烧相比有下列优点:
低温低速——重新结合成热稳定性固体——固体产率增加
热解过①程是很复可杂的以,它将与诸固多体因素废有关物,例中如固的体废有物种机类、物固体转废物化颗粒为尺寸以、加燃热速料率、气终温、、压燃力、料加热油时和间、炭热解黑气氛等。 为主的贮存性能源; 直接(内部)加热:供给适量空气使有机物部分燃烧,提供热解所需热量
热分解产物比例与温度的关系
例:橡胶热解产 品组成与温度的 关系
2、加热速率
影响热解产物的生成比例。通过加热温度和加热速率的结合,可控制
热解产物中各组分的生成比例。
加热温度结合加热速率
低温-低速:有机物分子在最薄弱的接点处分解,重新结合为热 稳定性固体,难以再分解,固体含量增加。
高温-高速:全面裂解,低分子有机物及气体组成增加。
热解(pyrolysis)在工业上也称为干馏。
固体废物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 受热分解的过程。热解过程有机物发生化学分解得到气态、液态 或固态可燃物质。
最经典定义:斯坦福研究所的J.Jones(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RI) 提出的: “在不向反应器内通入氧、水蒸气或 加热的一氧化碳的条件下,通过间接加热使含碳有机物发生热 化学分解,生成燃料(气体、液体和炭黑)的过程”。
他认为通过部分燃烧热解产物来直接提供热解所需热量的 情况,应该称为部分燃烧(Partial-combustion)或缺氧燃烧 (starved-air-combustion)。
力的分解与合成
![力的分解与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5137384af5335a8102d22041.png)
(2)已知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以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则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唯一确定的解(如图).
要 点 探 究
题 型 探 究
奋斗现在!
关 注 高 考
赢在高考
YDTJ 要点探究
(3)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 力F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则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
知 识 再 现
要 点 探 究
题 型 探 究
奋斗现在!
关 注 高 考
赢在高考
YDTJ 要点探究
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及合力范围的确定
1.共点力的合成常用方法 (1)作图法 从力的作用点沿两个分力的作用方向 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F2,以 这两个力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力所夹对角线表示这两个力的 合力.通常可分别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直接量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YDTJ 要点探究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的确定
由 F F1 F2 2F1 F2 cos 可知两个力大小不变时, 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 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 +F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为:
知 识 再 现
要 点 探 究
题 型 探 究
|F1-F2|≤F合≤F1+F2
奋斗现在!
关 注 高 考
赢在高考
JSTL 即时讨论
三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如何确定呢?
(1)最大值:三个力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 +F3. (2)最小值:若一个力在其余两个力合力范围以内, 则三个共点力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如不能,则合力 的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 的和,为F1-(F2+F3)(F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
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3fbd1e650e52ea5518987a.png)
1. 23%
1. 61% 2 / (5 ) 0 / (5 )
1. 44%
1. 17 — 96.6 7%
1 .2 7 8% 96. 67%
2 .53 1 00% 1 00%
–市场调查问卷 市场调查问卷 –电子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
市场分析员,管理层, 市场分析员,管理层,专门的机构 –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能力: 能力 收集信息的能力, 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沟通能力 –技巧:产品知识,以 技巧: 技巧 产品知识, 往的经验, 往的经验,专业人员辅导 –培训:人员素质矩阵表, 培训: 培训 人员素质矩阵表, 培训计划
Process Analysis
管理培训 体系咨询 产品代理
缔
造
全
球
成
功
过程分析"乌龟图"
使用什么方式? 使用什么方式? 材料/设备 设备) (材料 设备) 5
输入 2 过程 1
由谁进行? 由谁进行? 能力/技巧 培训) 技巧/培训 (能力 技巧 培训) 4
输出
3
如何做? 如何做? 方法/程序 技术) 程序/技术 (方法 程序 技术) 6
—
— 1 (5 )
—
10 0% 10 0% 2 / (5 )
10 0% 10 0% —
10 0% 10 0% 3
10
实验室
实验控制程序》 J D 023 《 实验控制程序 》
1 2
纠正和预 防措施 内部审核
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Q E 029 《 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 内部审核程序》 Q E 026 《 内部审核程序 》
CPK≥1. 33 年员工满意度≥ 2002 年员工满意度 ≥ 6 5 % 综合废品率≤ 综合废品率 ≤ 1 . 65 % 每次内审不符合项≤ 每次内审不符合项 ≤ 2 项 每次内审不符合项≤ 每次内审不符合项 ≤ 1 项 质量成本目标≤ 质量成本目标 ≤ 2 . 36 元 / 百元产值 纠正措施实施率≥ 纠正措施实施率 ≥ 90 % 经营指标完成率≥ 经营指标完成率 ≥ 95 %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5cdafed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1.png)
一、过程的定义
所谓过程,也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定义
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三、过程方法的目的是:
1、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四、组织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将会获得如下益处:
1、可以促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动态徝环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效益。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以及关键过程、重点过程的后续开发和持续改进,促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形成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组织的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
4、组织可以将复杂的过程不断地简化,通过过程方法提出过程的输入要求,对过程的输出结果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源,把过程的各项活动展开,充分发挥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进而简化总个过程.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的管理体系过程主要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四个大的过程形成的.过程的策划、控制与改进都是在四大过程的基础上的策划、控制与改进。
任何其它的过程活动都是四大过程活动的子活动与孙活动(也叫子过程与孙过程)。
子活动与孙活动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可能跨越职能。
过程和过程方法
![过程和过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6fb180d4d8d15abe234e68.png)
过程能力
是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是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衡量 过程能力可考虑两种类型: 过程能力可考虑两种类型: 过程输出特性达到预期平均值(目标值)的能 过程输出特性达到预期平均值(目标值) 力,这种能力可通过将实际平均值与目标对比 来衡量; 来衡量; 过程输出特性一致性地再现结果的能力,这种 过程输出特性一致性地再现结果的能力, 能力可通过分析变差来衡量; 能力可通过分析变差来衡量;
过程责任者
对过程运行及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的人。 对过程运行及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的人。 对跨职能的过程,为管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对跨职能的过程,为管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有效方式是成立一个过程管理团队, 有效方式是成立一个过程管理团队,并任命 过程的主管。团队可包括有关职能的代表。 过程的主管。团队可包括有关职能的代表。
某公司生产管理部的业务列表
成品 管理 1.成品的收支及保管管理 2.产品容器的装卸车管理 3.出荷管理业务 4.对外运输物流的合理化 6.库存量的设定及控制管理 生产计划( 月生产计划的制定、 年生产计划的制定、 1. 生产计划 ( 月生产计划的制定 、 年生产计划的制定 、 生产目标管 生产能力的评价及采取措施) 理、生产能力的评价及采取措施) 生产进度管理( 月生产业绩进度管理、 2.生产进度管理 (周/月生产业绩进度管理、 库存量的设定及控制管 理) 生产性分析(各部门生产业绩的分析、 主要指标的分析及管理、 3. 生产性分析 ( 各部门生产业绩的分析 、 主要指标的分析及管理 、 投入量的分析和标准量的设定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策划/检查方案) 投入量的分析和标准量的设定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策划/检查方案) 生产调度(生产计划的修改/补充、原材料收支问题的调整、 4.生产调度( 生产计划的修改/ 补充 、原材料收支问题的调整 、 相关 部门的业务调整和采取的措施) 部门的业务调整和采取的措施) 原材料的购买( 原材料需要量的计算、 购买计划、 原材料订购、 1. 原材料的购买 ( 原材料需要量的计算 、 购买计划 、 原材料订购 、 原材料催缴) 原材料催缴) 一般材料的采购( 一般原材料、 设备、 2. 一般材料的采购 ( 一般原材料 、 设备 、 夹具模具等购买申请书的 接收、市场调查、合同、购买、催缴,企业类A 分析及管理) 接收、市场调查、合同、购买、催缴,企业类A、B、C分析及管理)
ISO9001术语、定义、八项原则
![ISO9001术语、定义、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a31b14abe1e650e52ea993b.png)
术语和定义简介1.质量 ——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如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功能的、人体功效的)。
2.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3.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4.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5.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6.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7.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8.相关方 ——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示例:顾客、员工、供方、银行、合作伙伴等9.术语和定义10.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如公司、社团、制造厂商等11.供方 ——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或服务的提供方12.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采购方等13.术语和定义14.产品 ——过程的结果15.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合同中阐明16.合格 ——满足要求17.不合格 ——未满足要求18.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区分缺陷与不合格的概念是重要的,因为其中有法律内涵,特别是与产品责任问题有关。
因此,术语“缺陷”应慎用19.返工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是措施(返工与返修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20.返修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21.报废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示例:回收、销毁22.术语和定义23.让步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24.放行 ——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25.可追溯性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当考虑产品时,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历史,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26.ISO9001标准与理解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ISO9001:2000中“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实施
![ISO9001:2000中“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0457405bf01dc281e53af09c.png)
材料或元件 ) 或 形 的 ( 能 源 或 信 息 ) . 如 的 .输 出 也
可 以是 非预 期 的 , 废 物 或 污 染 . 如 、
根据 标 准 的 描 述 . 们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理 我
解 “ 程 “ 过 : ( ) 程 魁 活 动 . …组 相 瓦 关 联 或 棚 瓦作 厢 1过 足
织 业 绩 。 以 下 就 “ 张 ” “ 程 方 法 ” 概 念 、 程 过 肢 过 的 过 掩
规 定鉴求 包括 资镢
输出
满 足要求 过 的结 果
方 法 的 含 义 、 程 方 法 的 实 施 要点 展 开 论 述 , 廿 _ 以期 抛 砖 引 玉 . 发 大 家 对 “ 张 方 法 ” 理 解 和 实 施 方 引 过 在
间 转 移 时 的 损 耗 , 而 为 增 强 系 统 的 有 效 性 , 高 从 提
系统 的效 率提供保 障 。 过 程 方 法 的应 用 , 以使 组 织 获 得 如 下 益 处 : 可
协 调 一 致 的运 作 , 常 称 为 ‘ 理 的 系 统 方 法 … 。 通 管 对 于 过 程 方 法 及 管 理 的 系 统 方 法 , 们 可 以从 我
方 法 是 导 入 扁 平 化 管 理 , 以 将 不 同 职 能 部 门 统 一 可
到 组 织 目标 , 时 改 进 对 过 程 界 面 的 管 理 。 与 其 他 同 方 法 相 比 较 ,过 程 方 法 的 主 要 优 点 在 于 过 程 的 组
须 与 组 织 的 目标 协 调 一 致 和 被 设 计 成 增 值 的 。
维普资讯
( RID ) .
I0 0 120 中 S 90浆纸有限责任公司 262 ) 786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65806fcffe4733687f21aa25.png)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一、过程的定义
所谓过程,也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定义
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三、过程方法的目的是:
1、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四、组织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将会获得如下益处:
1、可以促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动态徝环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效益。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以及关键过程、重点过程的后续开发和持续改进,促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形成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组织的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
组织的现有资源。
4、组织可以将复杂的过程不断地简化,通过过程方法提出过程的输入要求,对过程的输出结果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源,把过程的各项活动展开,充分发挥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进而简化总个过程。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的管理体系过程主要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四个大的过程形成的。
过程的策划、控制与改进都是在四大过程的基础上的策划、控制与改进。
任何其它的过程活动都是四大过程活动的子活动与孙活动(也叫子过程与孙过程)。
子活动与孙活动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可能跨越职能。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分解问题步骤》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分解问题步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cf2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4.png)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分解问题步骤》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线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网上能随时收看名篇,有机会与名师答疑解惑,与科学家直接对话,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自主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分析与分解问题和呈现分析结果两大块,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解的方法和用图示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在线的活动。
在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能打开在线平台,下载资源,结合图标或文件信息了解文件的类型,会分类整理资源,在线分享资源,在线查询信息和收集信息,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问题分解的方法。
用图示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素养指向: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大问题变成小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问题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图示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方法策略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
五、教学流程(一)生活场景,导入新知联系生活,引出课题为了解智能家居的发展史,学校计划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解问题,从而引入本课主题。
(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分析与分解问题案例展示:展示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的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
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问题分解的基本方法。
呈现分析结果图示绘制: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图示,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问题分解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实践活动,巩固新知实践活动:布置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解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图示表示出来。
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a8b28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7.png)
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的作用一、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方法”是什么说到质量管理体系,大家可能会觉得好像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点远。
但这套体系的应用,几乎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中都能看到影子。
比如说,大家在公司里是不是经常听到“流程化管理”“标准化操作”这些词?它们就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过程方法”,这个概念,你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把工作分解成一个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的管理方式。
换句话说,这就是在每个环节上都精雕细琢,保证每个细节都不出错,这样就能确保最终的结果不打折扣。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煮一锅汤,只有把每种食材的火候掌控好,汤才会美味可口。
你看,过程方法其实就是让每一步都变得清晰、可控,确保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期望的那样。
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是做不到,而是步骤错了,或者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所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过程方法”,确保整个流程的高效性、系统性和可控性,避免我们走弯路。
二、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想,过程方法到底能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什么好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如你是做生产管理的,按照过程方法,你可以把整个生产流程分成不同的小步骤,每个步骤有自己的标准、时间节点和负责人。
你就像是在修一个机械表,每个齿轮都要精确到位,才能保证整体运作的顺畅。
你会发现,每个环节都清晰明确,你知道每个小步骤需要完成什么,怎么完成,负责的人是谁,出问题了要怎么解决。
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明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谁负责,事情做得既慢又不精准。
过程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你提前预见到潜在的问题。
如果你每个环节都设定了标准和检查点,某个环节一旦出了问题,你就能及时发现,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像是我们平时做饭,锅里要是水开了,泡菜和调料放得不对,菜就难吃了。
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方法就是提前把这些潜在问题找出来,把火候掌握好,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人人都爱吃。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d7e74e94afe04a1b071de3d.png)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为了深刻理解2000版ISO9001标准,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改进其总体业绩的目的,本文主要对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的概念、应用及相互关系和区别进行初探。
一.过程方法的概念1.过程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由上可知:过程是活动,是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其目的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对任何一项影响质量的、相对独立的要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采用过程的方法进行管理。
过程可以组成一个网络,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是另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的输入,例如:设计过程的输出就是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的输入。
过程还应该是增殖的,也就是说输出应大于输入活动。
2.过程的特点(1)有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实施该过程的基础、依据或要求,包括资源、条件和方法;输出是该过程完成后的结果,即中间产品或最终结果;(2)实施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使用与所开展的活动相适应的资源,包括人员、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资金等;(3)为了确保过程的质量,应针对该过程的活动规定实施方法,即制定程序。
并且认真执行程序开展活动,控制过程的质量;(4)应对输入、输出在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必要的测量,以证实他们的正确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3.过程方法的含义所谓过程方法是指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内容包括:(1)站在系统和总体角度,识别有哪些过程;(2)确定的每个过程,识别与其他过程的关系;(3)管理过程和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何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
4.过程方法的作用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得到期望的结果,包括节约资源、缩短周期、防止失误、降低成本和提高过程结果(输出)的有效性等,具体的作用是:(1)在方针和战略形成方面,在组织内利用规定的过程,可导致更可预测的结果、更好利用资源、更短的周期和更低的成本;(2)在目标制定方面,由于掌握了过程能力,可制定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指标;(3)在运作管理方面,采用过程方法可减低成本、预防差错、控制变异、缩短周期、得到更可预测的结果;(4)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建立更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如采用聘用、教育和培训等方法,使这些过程更符合组织的需要,建立一支更能干的员工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一、过程的定义
所谓过程,也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定义
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三、过程方法的目的是:
1、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四、组织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将会获得如下益处:
1、可以促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动态徝环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效益。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以及关键过程、重点过程的后续开发和持续改进,促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形成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组织的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
4、组织可以将复杂的过程不断地简化,通过过程方法提出过程的输入要求,对过程
的输出结果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源,把过程的各项活动展开,充分发挥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进而简化总个过程。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的管理体系过程主要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四个大的过程形成的。
过程的策划、控制与改进都是在四大过程的基础上的策划、控制与改进。
任何其它的过程活动都是四大过程活动的子活动与孙活动(也叫子过程与孙过程)。
子活动与孙活动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可能跨越职能。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