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大全

合集下载

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练习题.doc

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练习题.doc

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练习题1、 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作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____. 答案:32mg F μ+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个物体,质量m 2=2m 1,相互接触面是光滑的,与水平面的夹有为α。

用水平力F 推m 1,使两物体一起做加速运动,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_____。

解:取A 、B 系统为研究对像F=(m 1+m 2)a=3m 1a ∴ 取m 2为研究对像N x =Nsin =m 2a∴=113sin 2m F m α=αsin 32F 3、如右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连接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m ,B m ,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B 使它们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设连接A ,B 的细绳上的张力为T ,则(1)若它们匀速沿斜面向上运动,F :T= ,(2)若它们匀加速沿斜面向上运动,F :T= 。

答案:A B A m m m :)(+ A B A m m m :)(+4、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 受恒力F 1的作用,B 受恒力F 2的作用,二力都沿水平向,且F 1>F 2,运动过程中A 、B 二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M MF MF ++21;水平向左。

5、如图所示,两个木块1、2中间夹一根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

若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推力F 先后分别向右推1木块和向左推2木块,发现两次弹簧的形变量之比为a ∶b ,则木块1、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b ∶a6、质量不等的A 、B 两物体,用细线相连,跨过一个定滑轮,如下图所示,两物体与桌面的縻擦系数均为0.4。

已知在图示情况下,A 、B 一起作匀速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大全

人教版高一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大全

0角及F 为已知,求 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醇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A. 4mg 、2mg B . 2mg 、0 C. 2mg mg 6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重为G 的球,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市委都是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整体法和隔离法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也可采用整体法。

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 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 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

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 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 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 通常在分析 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 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 的原则。

;在分析 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解题中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 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 所示,已知 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m1和m2的两个木块 b 和c,如图) A. B . C . D .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 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 mi,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 P 环向左移 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 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 N 和细 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A. N 不变,T 变大 B . N 不变,T 变/]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 3.如图所示,设 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 , 为0.2 .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 A 、B 发生相对 间科1=0.4, B 与地间 科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 滑动? ( 2)若A 、B 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 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其中日C 两部分完全对称,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 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 m 的四块相同的砖, 用两个大小均为 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科,一根轻绳两端固接在两个0 o 问当F 至少多大时,两球将D . 4mg 、mg发生滑动?7 .如图所示,重为 8N 的球静止在与水平面成 370角的光滑斜面上,并通过定滑轮与重4N 的物体A 相连,光滑挡板与水平而垂直,不计滑轮的摩擦,绳子的质量,求斜面和挡板所受的压力( sin37 0=0.6 )。

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

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

(M+2m)g, C 错误.
D、B 与斜面体间的正压力 N′=2mgcosθ,对 B 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
F=mgsinθ+μmgcosθ+f′,则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f N
F -mgsin mgcos 2mgcos
,故
D
正确.
故选 BD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电压表 V1、V2、V3 为理想电压表,R1、R3 为定 值电阻,R2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为电容器,闭合开关 S,电容器 C 中 的微粒 A 恰好静止.当室温从 25 ℃升高到 35 ℃的过程中,流过电源的电流变化量是 ΔI, 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是 ΔU1、ΔU2 和 ΔU3.则在此过程中( )
A.大小为零 C.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对斜面体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B.方向水平向右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开始做匀速下滑知压力与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相等,当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
加速下滑,虽然压力和摩擦力发生了变化,但摩擦力 f 始终等于 FN 。知两力在水平方向
滑动,小灯泡的阻值可视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 L1 变暗,V1 表的示数变小,V2 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 L1 变亮,V1 表的示数变大,V2 表的示数变小 C.小灯泡 L2 变暗,V1 表的示数变小,V2 表的示数变大 D.小灯泡 L2 变亮,V1 表的示数变大,V2 表的示数变大
ma Fb ,F
为负值,b
对a
为推力;若
mb Fa ma Fb ,F 为正值,则 b 对 a 为拉力;若 mb Fa ma Fb ,F 为零.故 C 正确,A、
B、D 错误.故选 C.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待电路稳定后,与滑片移动前比较A.灯泡L变亮B.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不变C.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答案】C【解析】A、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一点,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流过电源的电流减小,则由知电源的总功率变小,且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L亮度变暗,故A错误,C正确;B、电源的路端电压U=E-Ir增大,即电容器电压增大将充电,电荷量将增大.故B错误.D、电阻R0只有在电容器充放电时有短暂的电流通过,稳定状态无电流,则其两端的电压为零不变,D错误;C、.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对于电容器,关键是分析其电压,电路稳定时,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没有电流,电容器的电压等于这条电路两端的电压.2.最近,不少人喜欢踩着一种独轮车,穿梭街头,这种独轮车全名叫电动平衡独轮车,其中间是一个窄窄的轮子,两侧各有一块踏板,当人站在踏板上向右运动时,可简化为如图甲、乙所示的模型。

关于人在运动中踏板对人脚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虑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向右匀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向左B.不计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向右加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向左C.考虑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向右匀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D.不计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向右加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零【解析】【详解】A .考虑空气阻力,当人处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向右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则脚所受摩擦力为右,故A 错误;B .不计空气阻力,当人处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向右加速运动时,合力向右,即脚所受摩擦力向右,故B 错误;C .当考虑空气阻力,当人处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向右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则重力、支持力与空气阻力处于平衡,则脚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故C 正确;D .当不计空气阻力,当人处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向右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脚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提供加速度,那么脚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故D 错误。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专题复习3:整体法与隔离法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专题复习3:整体法与隔离法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专题复习3:整体法与隔离法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 f及支持力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向左,F N<Mg+mgB.F f=0,F N=Mg+mgC.F f向右,F N<Mg+mgD.F f向左,F N=Mg+mg2. 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设每只灯笼的质量均为m.则自上往下第二只灯笼对第三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A.2√3mgB.2√33mg C.8√33mg D.8mg3. 如图所示,光滑“∠”形架POQ水平固定,在杆上各套一个轻质小圆环,两个小圆环A、B用橡皮条相连,开始时A、B静止,橡皮条处于自然长度,现在小环B上施加一个平行于OQ方向的拉力,两环重新处于静止时,拉力大小为F,不计轻环重力.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两环位置关系及杆对环的弹力方向的是()A. B. C. D.4. 完全相同的两物体P、Q,质量均为m,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用两根等长的细线系在两物体上,在细线的结点处施加一水平拉力F,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A.物体P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2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C.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D.地面对Q的摩擦力大小为F二、多选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在b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b、c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不变C.c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变D.弹簧的弹力可能增大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4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移动后和移动前相比较()A.水平外力F增大B.墙对B的作用力减小C.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D.A对B的作用力减小三、解答题。

高一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斜面体,质量为m 的木块在竖直向上力F 作用下,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 .无摩擦力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支持力为(M+m )gD .支持力小于(M+m )g【答案】AD【解析】对物体M 和m 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 、重力(M+m )g 、支持力F N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竖直方向 F N +F-(M+m )g=0,解得:F N =(M+m )g-F <(M+m )g ;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没有摩擦力. 故选AD .【考点】整体法及隔离法。

2.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B 和C 上.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A .f 1=0,f 2=0,f 3=0B .f 1=0,f 2=F ,f 3=0C .f 1=F ,f 2=0,f 3=0D .f 1=0,f 2=F ,f 3=F 【答案】B【解析】以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易知,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为零,以A 为研究对象,A 处于平衡状态,故C 与A 之间无摩擦力,以B 为研究对象,易知C 与B 之间的摩擦力为F ,故选B 【考点】考查整体隔离法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处理此类问题,研究对象的选择是灵活的,例如分析BC 间摩擦力时,可以以A 、C 整体为研究对象3. 如图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木块2上,三木块一起向左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1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B .木块2受到了2对平衡力C .木块1、2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木块2、3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三木块一起向左匀速运动,说明整体合外力为零。

将1物体隔离开,则水平方向静摩擦力为零,所以A错。

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训练题

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训练题

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训练题一、选择题1. 用钢索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ℎ高度时,钢索对重物做的功是()A.mgℎB.m(a+g)ℎC.mgℎ−maℎD.maℎ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水平段长L=6m,两皮带轮直径D均为0.2m,距地面高H=5m,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上有一小物块以v0=5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若皮带轮顺时针以角速度ω=60rad/s转动,则块滑到B端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出()A.1mB.5mC.6mD.7m3. 物体在合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力F随时间t按图中的情况变化,则在0∼t1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A.加速度不变,速度增大B.加速度不变,速度减小C.加速度和速度都变小D.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4. 从同一高度处同时将完全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也相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a、b两球触地瞬时的速度不同B.在空中运动过程中,a、b两球的加速度相同C.a、b两球运动的位移不同D.a、b两球运动的路程相同5. 某人站在以加速度大小a=2m/s2匀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可举起重力为800N的重物,则此人若站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质量为()的重物.(g=10m/s2)A.100KgB.64KgC.60KgD.96Kg6. 木块在水平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前进x,随即撤去此恒定的拉力,接着木块又前进了2x才停下来.设运动全过程中路面情况相同,则木块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为()A.FB.F2C.F3D.F47.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三个水平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其中的一个力F方向向东,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把F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在这个过程中()①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西,后向东,最后加速度的大小变为零②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西,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③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变为零④物体的速度增大到某一值后,做匀速直线运动.A.只有②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二、多选题8. 一个单摆悬挂在小车上,随小车沿着斜面滑下,图中的虚线①与斜面垂直,虚线②沿斜面方向,③竖直向下,则可判断出()A.如果斜面光滑,摆线与②重合B.如果斜面光滑,摆线与①重合C.如果斜面粗糙但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分力,摆线位于②与③之间D.如果斜面粗糙但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分力,摆线位于①与③之间9. 可作为质点的小环A、B质量之比为m A:m B=1:2,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套在一光滑竖直放置的固定大环上运动.大环半径为R,绳长为√2R,小环A的质量为m.当A在最高点时静止释放,如图.则释放瞬间()A.大环对A的支持力为23mg B.大环对B的弹力为0 C.绳上张力为0 D.绳上张力为2√23mg三、填空题10. (3分)200kg的物体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当电梯以2m/s2加速度上升时,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________N.电梯以2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________N,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对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________N.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11.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相对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不动.求:(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2. 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突然受到强大的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内下降高度为18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设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求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2)试估算质量为65kg的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多大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13. 竖直运行的升降机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100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g取10m/s2,求8s内升降机上升的高度?14. 质量为1kg,初速度为10m/s的物体,沿粗糙水平面滑行,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同时还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大小为3N的外力F作用,经3s钟后撤去外力,求物体滑行的总位移.(g取10/s2)15. 质量m的人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加速度a分别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故拉力F=mg+ma;则钢索对重物所做的功W=Fℎ=m(a+g)ℎ;故选B.2.C解:若皮带轮顺时针以角速度ω=60rad/s转动,皮带运动的线速度为:v=Rω=6m/s物块在皮带上先加速后与皮带相对静止,即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6m/s根据平抛的规律,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H=12gt2,解得x=6m,故选C.3.D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可知随着F的减小,加速度在减小,F的方向不变且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故选D.4.B解:A、两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因为两个小球完全相同,故m相同;又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大小抛出,故ℎ、V0相同.根据12mV2+mgℎ=12mV t2知V t相同.故A错误.B、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a=mgm=g,加速度相同.故B正确.C、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同一高度处抛出到落地位移相同.故C错误.D、路程则和运动轨迹有关,同一高度处竖直上抛的小球的运动路程要比竖直下抛小球的运动路程大.故D错误.故选B.5.B解:设此人的最大举力为F=800N,由题意得:F=mg=800N…①设此人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质量为m’千克的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②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解得:m′=64kg故选:B6.C解: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Fx−f⋅(x+2x)=0则得f=F3故选C7.A解: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将其中的一个向东的力F减小到零后再增加到F,故合力先向西增加到F,再减小到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向西,且先增加后减小到零,故①错误,②正确;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相同,故速度一直增加,故③错误;即物体先向西做加速度不断变大的加速运动,再向西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即速度增大到某一值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④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8.B,D解:A、B如果斜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加速度a=Mg sinθM=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对小球:合力F合=ma=mg sinθ,则摆线必定与斜面垂直,即摆线与①重合.故A错误,B正确.C、如果斜面粗糙且μ<tanθ,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a=Mg sinθ−μMg cosθM=g(sinθ−μcosθ),由于μ<tanθ,则μcosθ<sinθ,a>0,说明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而且a<g sinθ,则摆线位于①与③之间.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9.A,D解:质点A和质点B均做圆周运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弧长相等,故线速度时刻相等,故切向加速度也相等;初始位置速度为零,故径向平衡,对两个质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子长度为半径的√2倍,故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质点径向:mAg+T cos45∘−N A=0A质点切向:T sin45∘=m A aB质点径向:T cos45∘−N B=0B质点切向:m B g−T sin45∘=m B a以上四式联立解得:T=2√23m A g=2√23mg①N A=23m A g=23mg②N B=23m A g=23mg③A、由②式得到N A=23mg,故A正确;B、由③式得到N B=23mg,故B错误;CD、由①式得到T=2√23mg,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10.2400,2000,1600解:若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是超重状态,超重ma,故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为:N1=mg+ma=200×(10+2)N=2400N;电梯以2m/s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对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mg=2000N若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处于失重状态,失重ma,故弹簧秤读数为:N2=mg−ma=200×(10−2)N=1600N;故答案为:2400,2000,1600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11.(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为mg cosθ;(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所以为F−mg sinθmg cosθ.解:(1)对物块的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N−mg cosθ=0所以F N=mg cos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N′=F N(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 sinθ−μmg cosθ=0所以:μ=F−mg sinθmg cosθ答:(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为mg cosθ;(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所以为F−mg sinθmg cosθ.12.(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是36m/s2.(2)质量为65kg的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1690N的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有s=12at2得a=2st2=2×1800102m/s2=36m/s2(2)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得F=m(a−g)=1690N答:(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是36m/s2.(2)质量为65kg的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1690N的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13.8s内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为60.0m.解:取升降机地板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取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即F=F N.在0∼2s内,F N1=F1>mg,物体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所以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1−mg=ma1①a1=F N1−mgm=1.5×103−100×10100m/s2=5.0m/s2所以物体的位移x1=12a1t12=12×5.0×2.02m=10.0m②物体2s末的速度v=a1t1=5.0×2.0m/s=10.0m/s③在2∼6s内,F N2=mg,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位移x2=vt2=10.0×4.0m=40.0m④在6∼8s内,F N3<mg,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物体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10.0m/s.由牛顿第二定律F3−mg=ma3⑤a3=F3−mgm=500−100×10100m/s2=−5.0m/s2所以物体的位移x3=vt3+12a3t32=10.0×2m+12×(−5.0)×2.02m=10.0m⑥所整个过程中物体位移x=x1+x2+x3=10.0m+40.0m+10.0m=60.0m⑦14.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9.25m.解:设以初速度的方向(向右)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a1=−F−fm=−3−0.2×1×101m/s2=−5m/s2,物体从10m/s的初速度到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t1=0−v0a1=−10−5s=2sx1=v02⋅t1=102×2m=10m在F作用后2s,由于F>F f,物体将反向(向左)做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为:a2=−F+fm=−3−0.2×1×101m/s2=−1m/s2,第3s内,物体从初速度为零做反向加速运动,位移为x2,则x2=12a2t22=12×(−1)×12=−0.5m当F撤去后,物体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运动方向还向左,摩擦力:f=μmg=0.2×1×10=2N设向左的总位移是x3,由动能定理:−Fx2−f⋅x3=0代入数据得:x3=−0.75m所以,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s=s1+s3=10−0.75m=9.25m15.(1)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是mg+ma;(2)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是mg−ma.解:(1)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解得:N=mg+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为mg+ma.(2)减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a,解得:N=mg−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为mg−m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力分层作业23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力分层作业23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含答案

03分层作业23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一整体法与隔离法1.一儿童在搭积木时,将两个相同的三棱柱甲、乙相邻置于水平地面上,表面光滑的圆柱体丙架在两个三棱柱之间,截面如图所示。

三块积木的质量均为m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3个力的作用B.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方向向右mgC.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大小为32D.若增大甲、乙间的距离,丙未落地且三者仍静止,则甲、乙对丙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2.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四个质量相等的灯笼,中间的细绳是水平的,另外四根细绳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θ1和θ2。

关于θ1和θ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θ1=2θ2B.θ1=3θ2C.sin θ1=3sin θ2D.tan θ1=2tan θ2题组二用解析法、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均匀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不变B.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不变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4.(2024辽宁丹东高一校考)如图所示,粗糙地面上放置一个足够大三角形框架,一光滑小环套在框架斜边上并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固定在竖直墙上,现将钩码挂在定滑轮左侧的轻绳上,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小环缓慢上移,若整个过程中框架始终静止,且钩码未落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拉力先增大再减小B.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增大C.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减小D.小环所受支持力增大题组三用相似三角形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5.(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工件放在地面上的O点,要将该工件吊起到空中的H点,用细绳c、d系在该工件上,施工队员甲、乙通过固定在横梁上的定滑轮M、N拉细绳,吊起过程甲、乙两队员位置不变,紧密配合拉细绳使该工件沿OM缓慢上升到H点,已知NH与OM垂直且与滑轮N相切,该工件上升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绳d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细绳c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甲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减小6.表面光滑的四分之一圆柱体紧靠墙角放置,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整体法与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整体法与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

3.5.2共点力平衡2:专题课:整体法与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1.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沿斜面向下D.水平向右2.(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四个力B.B可能受到四个力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3.(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A.物体C对物体A有向右的摩擦力B.物体B受到三个力作用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物体C对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4.(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用轻弹簧相连接,A用细线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A=3 N、G B=4 N,A、B间弹簧的弹力为2 N,则细线的拉力F T、B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可能值分别是()A.F T=5 N,F N=2 NB.F T=7 N,F N=0C.F T=2 N,F N=5 ND.F T=1 N,F N=6 N5.(多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沿粗糙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力F逐渐增大到物体即将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用轻绳把一个小球悬挂在O点,用力F拉小球使绳偏离竖直方向30°角,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力F与竖直方向成θ角.若要使拉力F取最小值,则θ应为()A.30°B.60°C.90°D.45°7.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轴上、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块P,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为()A.3μmgB.4μmgC.5μmgD.6μmg8.如图所示,物体A、B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m A>m B,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 N,绳子对A的拉力为F1,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2.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A,使B匀速上升,不计滑轮摩擦,则在此过程中()A.F N增大,F2增大,F1不变B.F N减小,F2减小,F1不变C.F N减小,F2减小,F1增大D.F N增大,F2减小,F1增大9.(多选)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小球O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小球在挡板MN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斜面对小球O的弹力最大B.丙图中斜面对小球O的弹力最小C.乙图中挡板MN对小球O的弹力最小D.丙图中挡板MN对小球O的弹力最小10.(多选)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在货物相对车厢仍然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对车厢的压力变小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增大D.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1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置于斜面上,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物体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向b盒内缓慢加入适量沙子,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不变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弹簧的弹力可能增大12.(多选)如图LZ3-12所示,B、C两个小球分别用细绳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D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两球的重力均为G,细绳AB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30°,细绳CD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60°,则()A.AB绳中的拉力为√32G B.CD绳中的拉力为2GC.BC绳中的拉力为GD.细绳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13.如图所示,轻质弹性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静止时弹性绳竖直.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力,使其缓慢移动至弹性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若弹性绳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绳原长为x0,则此过程中小球上升的高度为()A.14x0B.12x0C.13x0D.x014.如图所示,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套有A、B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等长细绳拴住的书本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间的距离变小后,书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杆对A环的支持力变大B.B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小C.杆对A环的力大小不变D.与B环相连的细绳对书本的拉力变大15.如图所示,质量M=2√3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3kg的小球相连.今用与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F=10√3N的力拉着小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木块和小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 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答案与解析1.C[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因物块A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外力为零,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该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选项C正确.2.AD[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推力F,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B与墙壁之间不可能存在弹力,因此也不可能存在摩擦力,故选项C错误;隔离B,对B受力分析,B 受到重力、A对B的弹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故B只能受到三个力,选项B错误,D正确;隔离A,对A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推力F、B对A的弹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作用,选项A正确.3.AD[解析]隔离物体A,对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知,A受到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选项A正确;隔离物体B,对B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知,B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C对B不产生摩擦力,故选项B错误;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到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水平桌面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C对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选项D正确;再隔离C受力分析,C受重力、A对C的压力、B对C的压力、桌面对C的支持力、A对C向左的静摩擦力和桌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选项C错误.4.AD[解析]如果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隔离物体B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弹簧的弹力F及地面的支持力F N而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弹簧的弹力F向下,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知,F N=G B+F=4 N+2 N=6 N,对物体A、B及弹簧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则F T=G A+G B-F N=7 N-6 N=1 N;若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B受到支持力F N=G B-F=4 N-2 N=2 N,对整体分析,悬线的拉力F T=G A+G B-F N=7 N-2 N=5 N,故选项A、D正确,B、C错误.5.AD[解析]因为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是平衡力.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逐渐合增大,选项A、D正确.6.B[解析]选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三个共点力作用:重力G、拉力F和轻绳拉力F T,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则F T和F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因为绳子方向不变,作出F T和F的合成图,发现只有当F的方向与F T的方向垂直时,表示力F的有向线段最短,即当F的方向与轻绳方向垂直时,F有最小值,选项B正确.7.B[解析]隔离P进行受力分析,P受到桌面给它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2μmg、绳子给它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 T和Q物块给它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μmg,物块P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知,F=F T+μmg+2μmg;隔离物块Q进行分析,物块Q匀速向左运动,受到绳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二力平衡,所以F T=μmg,因此F=μmg+μmg+2μmg=4μmg,选项B正确.8.A[解析]B保持匀速上升,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大小F T不变,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知,A受到轻绳的拉力F1大小也不变,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竖直方向上有F N+F1cos θ=m A g,可得F N=m A g-F1cos θ,A沿地面向右运动时,θ增大,cos θ减小,F1不变,则F N逐渐增大,而F2=μF N,μ不变,则F2也逐渐增大,故A正确.9.AD[解析]丁图中挡板水平,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零,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甲图中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最大,丙图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最小,选项A、D正确.10.ABD[解析]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mg sinθ=F f,F N=mg cos θ,θ增大时,F f增大,F N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对车厢的压力变小,故A、B正确.对货车整体受力分析,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对货车整体受力分析,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D正确.11.A[解析]当向b盒内缓慢加入沙子的过程中,a、b、c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对a分析,弹簧弹力不变,a的重力不变,则细绳拉力不变;对b、c整体分析,其受方向始终向左的摩擦力,故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由于b、c整体质量增大,则地面对c的支持力增大,B、C、D错误.如果开始时b所受c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b分析,随着沙子的加入,c对b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正确.12.CD[解析]对两个小球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2G、绳AB的拉力F1、绳CD的拉力F2作用,根据平衡条件知,F1=2G cos 30°=√3G,F2=2G sin 30°=G,选项A、B错误;隔离小球C,对C 球受力分析,设绳BC的拉力F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将F2、F3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得,F3sin θ=F2sin 60°,F3cos θ+F2cos 60°=G,解得F3=G,θ=60°,选项C、D正确.13.B[解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的质量为m,未对小球施加水平力,小球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有mg=kx2,弹性绳的长度x=x0+x2=x0+mgk;对小球施加水平力,使其缓慢移动至弹性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时,小球受到重力mg、水平力F、弹力F1三个力,由平衡条件得F1=mgcos60°=2mg,弹性绳的长度为x'=x0+2mgk ,此过程中小球上升的高度为Δh=x-x'cos 60°=12x0,选项B正确.14.B[解析]将A、B两个轻环、细绳和书本视为整体,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两个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两个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则F N A=F N B=12mg保持不变,A错误;对B环进行受力分析,B环受到细绳的拉力F T B、杆的支持力F N B和摩擦力F f B,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有F f B=F N B tan θ=12mg tan θ,两环间的距离变小,则θ变小,F f B变小,B正确;A环受力与B环类似,杆对A环的力为支持力F N A和摩擦力F f A的合力,其大小与细绳拉力大小相等,F T A=F NAcosθ=mg2cosθ,θ变小时,F T A变小,即杆对A环的力变小,与B环相连的细绳对书本的拉力变小,C、D错误.15.(1)30°(2)√35[解析](1)设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 T,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 cos 30°-F T cosθ=0F sin 30°+F T sinθ-mg=0解得F T=10√3N,θ=30°.(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cos 30°-F f=0F N+F sin 30°-(M+m)g=0又F f=μF N.解得μ=√35。

人教版(教材)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

人教版(教材)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

(1) F n
(2) (N 3)F n
3. 如图所示, m1=m2=1kg, θ=37°,固定斜面与m1之间的 摩擦系数为0.25,m2离地0.8m,求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当 m2落地后,m1还能向上滑行多远? (g=10m/s2, sin37°=0.6)
θ
m2
3. 如图所示, m1=m2=1kg, θ=37°,固定斜面与m1之间的 摩擦系数为0.25,m2离地0.8m,求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当 m2落地后,m1还能向上滑行多远? (g=10m/s2, sin37°=0.6)
解: 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 共同加速度a为:
a
5.本段叙述了太子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这是从“物”方面,即备匕首一事做的十分细致的准备。 D.共享经济在国内的发展落后于世界的步伐,但我们不能为了追赶而照抄照搬西方国家,只能通过自我探索发展本国的共享经济。
F1 F2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a . F F ⑵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 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 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注意从材料中分出角度进行概括。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的牵挂,故乡的小路上留下了我们太多的回忆,请听5.1班同学的合唱《故乡的小路》,请3年级的小朋友作好准

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3.如图所示,等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竖直挡板挡住质量为 m 的球置于斜面上,现用一个 恒力 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 重力加速度为 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为 m g a
B.斜面对球的弹力为 2mg C.加速度越大斜面对球的弹力越大.
F 2mg 8ma ,
代入 F ,解得 3mg
故 C 项错误; D.对 8 个滑块,有
a F , 24m
F mg 8ma ,
解得
a g 4
再以 6、7、8 三个小滑块作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故 D 项正确;
F 3ma F , 4
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出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 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 F 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依然保持静止, 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
小滑块之间的轻杆上的弹力大小为 F 4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将匀速运动的 8 个小滑块作为一个整体,有
F 3mg 0 ,
解得
F , 3mg
故 A 项错误; B.当滑块匀速运动时,处在光滑地带上的滑块间的轻杆上的弹力都为零,处在粗糙地带上 的滑块间的轻杆上的弹力不为零,且各不相同,故 B 项错误; C.对 8 个滑块,有
变低,故 C 错误;
D 项:将 R1 和电源等效为一个新的电源,新电源的内阻为 r+R1,电压表测的为新电源的路
U
端电压,如果电流表测的也为总电流,则
I总
r
R1 ,由 A 分析可知 I总 =IR3
I A ,
由于总电流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 R3 中的电流减小,则 IA 增大,所以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一个“V”形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C.“V”形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都逐渐增大B.F1、F2都逐渐减小C.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D.F1、F2的合外力逐渐减小【答案】D【解析】光滑球C受力情况如图所示:F2的竖直分力与重力相平衡,所以F2不变;F1与F2水平分力的合力等于ma,在V形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加速度不断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1不断减小,F1、F2的合力逐渐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以光滑球C为研究对象,作出光滑球C受力情况的示意图;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加速度的变化解答.2.如图所示,A、B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4 kg和2 kg,用一轻绳将两滑块相连后分别置于两等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并用手按着两滑块固定不动。

现将一轻质动滑轮置于轻绳上,然后将一质量为4 kg的钩码C挂于动滑轮上。

现先后按以下两种方式操作:第一种方式只释放A而B按着不动;第二种方式只释放B而A按着不动。

则C在以上两种释放方式中获得的加速度之比为A .1:1B .2:1C .3:2D .3:5【答案】D【解析】【详解】 固定滑块B 不动,释放滑块A ,设滑块A 的加速度为a A ,钩码C 的加速度为a C ,根据动滑轮的特征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滑块A 运动的位移是钩码C 的2倍,所以滑块A 、钩码C 之间的加速度之比为a A : a C =2:1。

此时设轻绳之间的张力为T ,对于滑块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 =m A a A ,对于钩码C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 C g –2T =m C a C ,联立解得T =16 N ,a C =2 m/s 2,a A =4 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专题1 连接体问题(整体法和隔离法)、临界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专题1 连接体问题(整体法和隔离法)、临界问题
10.[河北衡水中学 2021 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质量 m=3 kg 的小球用细绳拴在倾角为 37°的光滑斜 面上,此时,细绳平行于斜面.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当斜面以40 m/s2 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细绳拉力为 40 N 3
解析
对五个物块整体受力分析有 F=5ma,物块 2 对物块 3 的作用力是物块 3、4、5 受到的合力,有 N=3ma, 解得 N=3F,A 错误;因为五个物块的加速度相等,质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每个物块受到的合
5 外力相等,B 错误;若把一块橡皮泥粘到物块 3 上,则整体的质量增加,其加速度减小,则物块 5 受到的合 外力减小,即物块 4 对 5 的作用力变小,C 正确;若撤走物块 5,物块 2 对 3 的作用力为 N′=12F,作用力变 小,D 错误.
A.从 0 到 t2 时刻,拉力 F 逐渐增大
B.t1 时刻,弹簧的形变量为 mgsin θ+ma k
C.t2 时刻,弹簧的形变量为
mgsin θ k
D.A、B 刚分开时的速度为 a(mgsin θ-ma) k
专题1 连接体问题(整体法和隔离法)、临界问题
刷题型
解析
从 0 到 t1 时刻,对 A、B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2mgsin θ+kx=2ma,得 F=2mgsin θ-kx+2ma, 则知拉力 F 逐渐增大;从 t1 时刻 A、B 分离,t1~t2 时间内,对 B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 θ= ma,得 F=mgsin θ+ma,拉力 F 不变,故 A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t1 时刻 A、B 分离,此时刻对 A 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有 kx1-mgsin θ=ma,解得 x1=mgsin θ+ma,开始时有 2mgsin θ=kx0,又 v12=2a(x0-x1),联

整体法隔离法习题附答案

整体法隔离法习题附答案

1.如图为一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图示位置平衡。

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F N不变,f变大B.F N不变,f变小C.F N变大,f变大D.F N变大,f变小【答案】B【解析】分析受力作出示意图。

再把两环、细绳作为“整体”研究可知,小环P所受支持力等于2mg即其中,FN 、FN/分别为环P、Q所受支持力。

由①式可知,FN大小不变。

然后,依“极限思维”分析,当环P向左移至O点时,环Q所受的拉力T、支持力FN/逐渐减小为mg、0。

由此可知,左移时环P所受摩擦力将减小。

因此,正确的答案为:选B。

静力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此例的“连接体”问题。

解题思维方法,无非为“整体”、“隔离”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使用,至于是先“整体”、还是“隔离”,则因题而异,变通确定。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绝缘小物块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其中B带+Q的电量,A不带电;它们一起沿绝缘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

现突然使B带电量消失,A带上+Q的电量,则A、B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一起匀速B.一起加速C.一起减速D.A加速,B匀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B受到的向右的电场力与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当B带电量消失,A带上+Q的电量时,要讨论AB间的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当AB间的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地面对B的摩擦力时,AB还是一起运动,可把AB看成整体,整体受到的电场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仍然一起做匀速运动,A对,BC错;当AB间的的摩擦力小于地面对B的摩擦力时,此时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D错。

考点:本题考查受力分析,整体法点评:本题学生要讨论AB间的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去判断AB是一起运动还是分开运动。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专题提升7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专题提升7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

象时要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结合。具体应用中,一般先整体后隔离。
2.整体法、隔离法的比较
项目 整体法
概念
选用
原则
隔离法
将运动状态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
来分析的方法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
分隔开的方法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
注意 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

FC=kxC,FA=kxA,则

=
1

=2∶1,
=2∶1,D
sin30°

正确。
方法技巧
(1)整体法研究的对象不一定是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
其中一部分物体;隔离法研究的对象也不一定是一个物体。
(2)整体法可以减少受力的个数,但不能分析内力;隔离法对多个受力了解
比较清楚,但计算时较麻烦。
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对点演练
2. 一个光滑小球放在挡板与斜面之间,在挡板由竖直方向缓慢逆时针转到
水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直变小
B.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直变大
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变大
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一直变大
恒力F、N对M的弹力和摩擦力共4个力,故B、C错误;物体N受到重力、M
对N的弹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M对N的作用力即M对N的弹力和
摩擦力的合力必然与物体N受到的重力等大反向,所以物体M对N的作用力
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1 2 3 4
2.(用解析法处理动态平衡问题) 如图所示,一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中的应用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中的应用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中的应用一、单选题(共50 分)1. 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4个力B.b可能受到4个力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与b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2. 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

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G B.细线a对小球1的拉力大小为4GA.细线a对小球1的拉力大小为4√33GC.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为GD.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为2√333. 如图所示,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竖直墙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一定受到5个力B.物体N可能受到4个力C.物体M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物体M与N之间一定有摩擦力4. 现代的激光打印机都是自动进纸的,有一种进纸原理如图所示。

进纸槽里叠放有一叠白纸,进纸时滚轮以竖直向下的力F压在第一张白纸上,并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确保第一张纸与第二张纸发生相对滑动。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滚轮与白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白纸之间、白纸与纸槽底座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打印机内每张白纸的质量m。

不考虑静电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滚轮对第一张白纸的摩擦力大小为μ1FB.第三、四张白纸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3mg)C.白纸与纸槽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mg)D.越靠近底座白纸间的摩擦力越大5.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跨过滑轮通过轻绳连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A上,缓慢拉动A,最终左侧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斜面体与物体B一直保持静止。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答案附后面)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答案附后面)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A .N 不变,T 变大B .N 不变,T 变小C .N 变大,T 变大D .N 变大,T 变小【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 间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 、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θ角及F 为已知,求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A.4mg、2mg B.2mg、0 C.2mg、mg D.4mg、mg【例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重为G的球,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市委都是μ,一根轻绳两端固接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θ。

第3章 专题强化练1 整体法与隔离法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

第3章 专题强化练1 整体法与隔离法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专题强化练1 整体法与隔离法1.(2020湖南湘潭一中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A.√3∶4B.4∶√3C.1∶2D.2∶12.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

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 )A.3B.4C.5D.63.如图,一个L形木板(上表面光滑)放在斜面体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木块相连。

斜面体放在平板小车上,整体一起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各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形木板受4个力的作用B.斜面体可能只受2个力作用C.木块受2个力作用D.斜面体不可能受平板小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4.(2020河南南阳一中高三模拟)(多选)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水泥管道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假设每个管道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gA.A对B的弹力大小为√33B.地面对B、C均没有摩擦力作用mgC.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32D.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3mg65.(2020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将重为4mg的均匀长方体物块切成相等的A、B 两部分,切面与边面夹角为45°,如图所示叠放并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物块A的上端,弹簧测力计示数为mg,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则 ( )A.地面与物块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大于3mgC.A对B的压力大小为mgmgD.A、B之间静摩擦力大小为√226.(2020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上期中)质量为M的半球形物体A和质量为m的光滑球形物体B 紧靠着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法和隔离法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也可采用整体法。

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

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间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 、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θ角及F 为已知,求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A .4mg 、2mgB .2mg 、0C .2mg 、mgD .4mg 、mg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重为G 的球,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市委都是μ,一根轻绳两端固接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θ。

问当F至少多大时,两球将AOBPQ发生滑动?7.如图所示,重为8N的球静止在与水平面成370角的光滑斜面上,并通过定滑轮与重4N的物体A相连,光滑挡板与水平而垂直,不计滑轮的摩擦,绳子的质量,求斜面和挡板所受的压力(sin370=0.6)。

8.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放在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物体A与坚直墙之间,恰好匀速下滑,已知物体A的重力是B重力的6倍,不计球跟斜面和墙之间的摩擦,问: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本题主要是胡克定律的应用,同时要求考生能形成正确的物理图景,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并能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求弹簧2原来的压缩量时,应把m1、m2看做一个整体,2的压缩量x1=(m1+m2)g/k2。

m1脱离弹簧后,把m2作为对象,2的压缩量x2=m2g/k2。

d=x1-x2=m1g/k2。

答案为C。

10.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B,书重均为5N,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匀速抽出。

观测得一组数据如下:根据以上数据,试求:(1)若将书分成32份,力 F应为多大?(2)该书的页数。

(3)若两本书任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等,则μ为多少?二、牛顿运动定律中的整体与隔离当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应先把这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即看成一个质点),分析受到的外力及运动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如若要求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则把物体隔离,对某个物体单独进行受力分析,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该物体列式求解.隔离物体时应对受力少的物体进行隔离比较方便。

11.如图所示的三个物体A 、B 、C ,其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带有滑轮的物体B 放在光滑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及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为使三物体间无相对运动,则水平推力的大小应为F =__________。

12.如图,底座A 上装有一根直立竖杆,其总质量为M ,杆上套有质量为m 的环B ,它与杆有摩擦。

当环从底座以初速向上飞起时(底座保持静止),环的加速度为a ,求环在升起的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是多大?13.如图,质量M=10kg 的木楔ABC 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地面动摩擦因数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0kg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当滑行路程s=1.4m 时,其速度v=1.4m/s 。

在这个过程中木楔没有动。

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力加速度g=10m/s 2)三、连接体中的整体与隔离14.如图所示,木块A 、B 质量分别为m 、M ,用一轻绳连接,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求A 、B 间轻绳的张力T 。

【分析】A 、B 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可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求A 、B 间作用力可以A 为研究对象。

对整体 F=(M+m )a 对木块A T=ma15.如图所示,五个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同,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当用力F 推第一块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第2块对第3块的推力为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物体M 、m 紧靠着置于摩擦系数为μ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现施加一水平力F 作用于M ,M 、m 共同向上作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17.一个人站在吊台上,利用如右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拉绳,把吊台和自己提升起来,人的质量为55 kg,吊台的质量为15 kg,起动吊台向上的加速度是0.2 m/s2,这时人对吊台的压力为(g取9.8 m/s2)()A. 700 NB. 350 NC. 200 ND. 275 N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一足够长的木板A,质量M=2 kg,小铁块B质量为m=1 kg,木板A和小铁块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铁块B以v0=6 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A.(g=10 m/s2).(1)用外力固定木板A,求小铁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2)不固定木板A,小铁块B滑上木板之后要多长时间A、B相对静止?1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C.A用轻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A、B和B、C之间用轻质细线(不可伸长)连接,A、B、C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B之间的细线烧断,在线烧断瞬间,A、B、C三物体的加速度各是多少?方向如何?20.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的弹簧拉住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 加速上升B. 减速上升C. 加速下降D. 减速下降21.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 A. 先减小,后还原 B. 先增加,后还原 C. 始终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答案 D22.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A.()2f M m M + B .()2f M m m +C .()2f M m M +-(m+M)gD .()2f M m m + +(m+M)g23.如图5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 1在地面,m 2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 1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 A .N= m 1g+ m 2g- F sin θ B .N= m 1g+ m 2g- F cos θ C .f=F cos θ D .f=F sin θ24.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基地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 。

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25.一个挡板固定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水平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地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对甲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使甲沿地面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地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 F2不变C.F1缓慢减小,F2不变D.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2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7. 如图4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一质量m=2kg的秤盘,盘内放一个质量M =1kg的物体,秤盘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F =30N,当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时,物体对秤盘的压力为(g=10m/s2)A. 1ONB. 15NC. 20ND.40N28. 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的O 点,两球之间连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

.则弹簧的长度与原长相比缩短了A .()m a g k +tan θ B .mgk tan θC .2()m a g k +tan 2θD .()m a g k+tan 2θ29.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 拉动小车和木块,让它们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4个式子来表达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下述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A. F-Ma B.(M+m )a C.μmg D. Ma30.如图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