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导论》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答案55740】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答案55740】](https://img.taocdn.com/s3/m/8d4a35f010661ed9ac51f32e.png)
33.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应该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从内涵上不断重组和加工信息内容本身,扩展 联系,挖掘内核,转换思路,进而产生和运用新的信息,使信息内容本身释放潜能,为政府、企业、民众 服务。 正确
34.根据我国现有国情, 我国国家检索中心设置的数量可以采用一点布局、三点布局和多点布局。 正确
4.图书、资料和期刊等文献资料是大学图书馆的核心 正确
5.印度的阮冈纳赞,被称为“印度图书馆学之父”,对图书馆学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确
6.数字图书馆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发达国家,随后向全球扩展。 正确
7.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正确
8.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但它又不是孤立的。 正确
24.复合图书馆的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记录形态是数字化与非数字化的统一。
正确
25.同族学科是指相互之间有着“血缘关系”的学科。 正确
26.图书馆一词传入我国较晚,1896年,由孙家鼎从日文中引进。在这以前,我国古代没有图书馆这 名称 正确
27.目录录学为图书馆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图书馆学又为目录学开辟了新的研究究领域 正确
三、判断题 1.所谓“一馆两制”,是指一个图书馆内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运行机制:一是公益性运行机制, 二是产业性运行机制。 正确
2.藏书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效果的主要尺度,从中不但可看出读者工作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可 看出馆藏质量的高低。 正确
3.图书馆目录是揭示本馆收藏文献、组织文献、宣传报道文献和检索文献的基本工具,也是找开图 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 正确
20.通过借阅统计,可看出哪些书长期为读者所需要,哪些书使用率低,使用寿命短,读者需求变化 的倾向怎样等情况,据此来确定本馆图书的采购与剔旧工作。 正确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00078A4EA76E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00078A4EA76E](https://img.taocdn.com/s3/m/a280b17faf45b307e9719742.png)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0007
图书馆工作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一是();二是文献整理、目录组
织和典藏;三是读者服务。
A:目录整理
B:文献收集
C:读者通知
D:硬件设备
答案:B
()是指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馆长作为最高行政负责人享有对全馆行政
和业务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并履行职责,从而实现管理工作中集
中与民主相统一的一种管理体制。
A:读者负责制
B:馆长负责制
C:民主管理
D:管理集中制
答案:B
图书馆目录按目录的编制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
A:公务目录
B:分类目录
C:读者目录
D:馆长目录
答案:B
平均每个读者所借的书刊资料的数量是指()
A:读者到馆率
B:读者借阅率
C:藏书保障率
D:图书使用率
答案:B
图书馆目录按目录揭示对象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图书目录、()、音像目录等
A:公务目录
B:报刊目录
C:读者目录
D:馆长目录
答案:B
图书馆网络按主管部门标准划分,可分为()等。
A:公共系统图书馆网络
B:教育系统图书馆网络
C:科学系统图书馆网络
D:全国图书馆网络
答案:A,B,C
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统计调查
B:统计资料整理
C:统计资料的分析
D:统计资料的整合
答案:A,B,C。
试评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
![试评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896841cf84b9d528ea7a99.png)
无数惊喜. 我曾贪婪地阅读过西方 20 世纪 70 年
代 以来出现的信息政治经济学理论、 意义赋予理 论以及历史较长的阅读理论等; 也 曾如饥似渴地 吸收过研究方法、 计算机技能、 写作规范等一般技
能” 正是如此, [t]. 我们才会从书中感受到诸如西
方图书馆职业精神、 西方图书馆学的话语体系、 西 方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等西方图书馆学概念的冲 击, 一言蔽之, 该书不愧为 21 世纪图书馆学核心
的探索. 幸运的是, 笔者于两年前接触到南开大学 图书馆学系于良芝博士的《 图书馆学导论》 (2003
年 8 月, 科学出版社 出版) 一书, 良芝博士在总 于 结我国和世界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为我 国图书馆职业队伍提供新的关于图书馆职业和图 书馆学的概述性介绍. 阅读于 良芝博士的著作之 后, 我深深为作者治学的严谨和执着所感动. 记得 《 图书学导论的》 自序” “ 中有一段话:“ 四年异国寒 窗, 我的确学到不少新知识— 拉夫堡大学图书 馆这座知识殿堂曾给我这个学海拾贝的游子带来
2 展现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历史
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于良 芝博士在其作 品中所展现的社会历史积淀. 《 图书馆学导论 》 第 三章谈到了图书馆的发展 , 作者在第二节向读者 介绍了“ 促进图书馆演化的重大历史变革”分析 , 了九大历史变革对图书馆 的促进作用. 从书中的 分析可以看出, 作者善于利用其丰富的社会历史 知识从图书馆存在的大环境考察图书馆, 挖掘图 书馆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一本图书馆学的基础教 程, 这样的阐述也利于图书馆学学生以联系的眼 光看待图书馆学, 从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角. 在书 中的第五、 六章 , 作者用同样的手法论述了现代图 书馆学的发展和图书馆哲学的演化.
1 构建了图书馆学教材新的结构体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597d519c90c69ec3d4bb755f.png)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作者:李红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06期摘要皮尔斯.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对世界图书馆的發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该书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角度揭示了图书馆的本质及功能。
本文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的基本内容入手,结合该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三亚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和机遇,指出了本馆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学;本质;困境;改进中图分类号: G250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560 前言巴特勒是美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作者。
皮尔斯?巴特勒1886?年12月19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远郊,他是家中第三子,童年体弱多病,听力不佳,小儿麻痹使他暂时跛足以及脊柱弯曲,求学之路也非一帆风顺,辗转获得神学学士、德国文学硕士学位以及神学博士学位。
历经教师、牧师、图书馆员等各种职位,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退休。
我们今天阅读这本书,需要仔细体会当时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GSL)所处的社会环境。
1 《图书馆学导论》的基本内容本文提及的版本是2018年谢欢对《导论》的重译本,王子舟为其写了导言。
在导言之后,《导论》共有五部分:第一章科学的本质,界定了“科学”一词在本书中的含义;第二三四章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问题三个角度出发,对图书馆实践领域分析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剖析;第五章阐述了对图书馆学的实践思考。
第一章“科学的本质”探讨了科学的定义和方法。
一个恰当的“科学”定义,必须能够解释现代思想所有的特质。
现代思想的特征是它能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现代性以及对知识的本质等进行分析。
巴特勒指出,在其他学科领域不能直接硬搬自然科学的现代思维,而是要科学修正后加以利用,盲目借鉴只会导致失败。
第二章“社会学问题”讨论了知识的社会积累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利用;巴特勒首先对图书的本质属性社会性质进行了阐释,接着他对“社会积累的知识”对社会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1.1图书馆学专业科目二《图书馆学导论》考试大纲
![1.1图书馆学专业科目二《图书馆学导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11e244a6c30c2259019e54.png)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图书馆学专业《图书馆学导论》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图书馆学概论》(修订2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吴慰慈、董焱编著二、课程考试纲要1.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图书馆的概念是什么?5.图书馆的属性是什么?6.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哪些?7.国家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有哪些?8.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9.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0.少年儿童图书馆具有哪些特点?11.中小学图书馆具有哪些特点?12.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主要有哪些?13.文献资源布局的概念。
14.贮存图书馆的概念。
15.我国实行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有哪些?16.图书馆联盟的概念。
17.图书馆网的职能有哪些?18.图书馆法的主要作用有哪些?19.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有哪些?20.文献的整理包括哪几个环节?21.主题法有哪几种类型?22.元数据的概念。
23.用户服务工作的概念。
24.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概念。
25.图书馆管理的概念。
26.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7.图书馆规章制度概念。
28.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
29.图书馆评估概念。
30.图书馆评估的意义。
31.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意义。
32.什么是图书馆的委托管理。
33.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主要内容。
34.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概念。
35.新形态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6.数字图书馆的功能、要素和特征。
37.复合图书馆的特征。
38.数字化文献信息的主要特征。
39.数据库应用的版权问题有哪些?40.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及功能有哪些?三、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3.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4.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5.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四、答题卡样式(请携带2B铅笔参加考试)。
图书馆学导论
![图书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61909fa3cf84b9d529ea7a75.png)
第一章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第一节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一、数据:在图情领域,数据一般被理解为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的等。
二、信息:在特定背景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
根据定义,一组实验记录的堆砌不是信息,但是将这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组织,就成为信息。
三、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
并非所有信息加工过程都产生知识。
信息在加工过后能否转化为知识,取决于它是否能达到事实(“知识”)的标准。
知识必须有充分、可靠的经验性证据,并且要经过理性的合理加工。
知识的种类:根据知识与主体的关系,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主观知识指寓于个人意识之中,依存于个人大脑的知识。
客观知识指以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表达的、记录在实物载体上的知识,两种可以相互转化。
根据知识与主体的关系,分为意会型知识和编码型知识,意会型知识即隐形知识,指个人在长期的经历中慢慢积累的经验的升华。
编码型知识即显性知识,是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达的可交流的知识。
与上一种分类比,意会型和编码型的对比,不仅反映了知识在存在形态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他们在可分享方面的差异。
四、从数据到知识的等级链首先是一个转化过程的递进链。
数据是形成信息的原材料,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原材料。
还是一个加工、组织程度的等级链。
不同的加工深度赋予数据信息和知识不同的价值,依次提高。
知识和信息向情报的转化是它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一环。
五、情报情报不等同与信息也不等同于知识、它是有明确的接受对象的那部分信息或知识。
图书馆情报所的功能之一就是把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情报,沟通知识信息记录和他们的需求者。
第二节文献文献:为了表达思想、学习、参考、贮存、交流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将知识或信息记录在某种实物载体上形成的产品。
文献的基本要素:知识或信息内容、实物载体和记录方式是文献得以形成的基本要素。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58f53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8.png)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一书是图书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对于理解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巴特勒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和改进方向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观点,这对于我们理解图书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巴特勒在书中指出,图书馆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爆炸和数字化趋势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图书和印刷品逐渐被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所取代,这给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我所在的图书馆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随着数字化资源的不断增长和用户对于便捷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馆的传统纸质资源的利用率逐渐下降,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巴特勒在书中提出了图书馆需要转变角色,成为信息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的观点。
他认为,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需要更加注重信息服务和知识管理,通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从而重新确立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我们所在的图书馆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资源获取服务。
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服务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咨询和培训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作建立和维护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从而重新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巴特勒在书中还强调了图书馆需要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观点。
他指出,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服务,满足用户对于信息获取和知识服务的需求,从而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读《图书馆学导论》随感
![读《图书馆学导论》随感](https://img.taocdn.com/s3/m/5662713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6.png)
读《图书馆学导论》随感
皮尔斯·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内容独特,对世界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书中体现图书馆不仅是一种读书学习的场所,同时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和发展。
皮尔斯·巴特勒从科学的本质、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实践等多个角度去发现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发展。
这本书很有气势,参考文献附得比博士论文还要多,引经据典,翔实有意义。
但是对没有任何基础就来读的人,显得就不那么友好了,不像一本授之以渔的工具书,倒像一本掉书袋的大综述,内容多且杂,博古通今,又透着一股子保守而高贵的英伦范儿。
这也难怪,毕竟作者就是在大不列颠修了个博士学位,感觉倾尽了心血,那诚意赤诚。
读书就像品美食,慢慢吃明白了,境界自然就上去了。
新的高度 新的期望——简评《图书馆学导论》
![新的高度 新的期望——简评《图书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43c12fded5bbfd0a79567320.png)
,
基 础 》之 后 图 书馆 学 史 上 的 又 一 个 里 程
如 果 说 《图 书 馆 学 基 础 》还 只 是 停
, ,
也 使 图书馆 基 础研究 内 容 焕 然
,
第五
“
本 书对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现
,
留在 经 验描 述 的 阶段
的 飞跃
,
那么
《图 书 馆 学
代 化 图 书 馆做 了 进 一 步 的 探 索
学 科体 系 结 构 是 由其 研 究 对 象 决 定 的 它 是研 究 对象 的 阐 述 或扩 展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著作
是 学科
与 《图书 馆 学 基 础 》相 比
导 论 》的 重 要 贡 献 在 于 了 图书 馆 学 的 研 究对象
,
,
《图 书 馆 明确 提 出
研究 内 容 及 范围 的体 现
。
学 科体 系 结 构是
之 前 的 各 书 中都 没 这 在 《 图 书馆学 导论 》
。
及预 测
6
,
包 括第十 六
。
、
十 七章 )
;
、
比 较 图 书 馆学
( 作为 方法 论 贯 穿
有 明 确 地 表述
“
图 书馆 学基 础 的 研 究 对
、
在 整 个教材 中 )
象 是 图 书 馆这 一 特有 现 象 的 本质
。
结构 及
、
《图 书馆 学 导论 》 这 样序 列 体 系 结构 和 铺排 内容是 比较 完整 和合乎 逻辑 的
:
第一
,
否 完整 和 合 乎 内在 逻辑是 本 学 科 成 熟 与 否 的 标志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0008.F4B6F8A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0008.F4B6F8A](https://img.taocdn.com/s3/m/8acf8ab6998fcc22bdd10d4c.png)
福师《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一-0008
平均每个读者所借的书刊资料的数量是指()
A:读者到馆率
B:读者借阅率
C:藏书保障率
D:图书使用率
答案:B
图书馆目录按目录的编制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
A:公务目录
B:分类目录
C:读者目录
D:馆长目录
答案:B
()是指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馆长作为最高行政负责人享有对全馆行政和业务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并履行职责,从而实现管理工作中集中与民主相统一的一种管理体制。
A:读者负责制
B:馆长负责制
C:民主管理
D:管理集中制
答案:B
图书馆目录按目录揭示对象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图书目录、()、音像目录等A:公务目录
B:报刊目录
C:读者目录
D:馆长目录
答案:B
图书馆工作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一是();二是文献整理、目录组织和典藏;三是读者服务。
A:目录整理
B:文献收集
C:读者通知
D:硬件设备
答案:B。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54c767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6.png)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是美国图书馆学界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为美国图书馆学大师巴特勒。
在这本书中,巴特勒系统地介绍了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对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和改进方向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
本文将通过对《图书馆学导论》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读,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探讨我馆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改进方向。
我馆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短缺、服务水平不高、受众群体狭窄、技术设施滞后等。
针对这些困境,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中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向,可以为我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一,资源短缺是我馆发展的主要困境之一。
包括图书、期刊、数据库和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巴特勒指出,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大资源的范围和数量,同时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我馆在改进方向上可以加强与出版社、图书馆合作,扩大资源采购渠道,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馆藏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
其二,服务水平不高是我馆另一个发展困境。
如果不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就会导致用户流失和服务滞后。
巴特勒提到,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改进馆内管理制度,提升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不断完善馆内设施和布局。
我馆在改进方向上可以通过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加强馆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不断优化馆内设施和布局,提高用户体验。
其三,受众群体狭窄是我馆的另一个发展困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图书馆的受众群体也需要不断扩大,不仅服务于学生和教师,还需要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大众。
巴特勒认为,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我馆在改进方向上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服务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加强社区合作,引入社会资源,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6c4c5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2.png)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是一本经典的图书馆学教材,通过对该书的研读,可以从中发现我馆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并找到改进方向。
从馆藏资源的角度来看,我馆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馆藏资源的更新、完善和开放性方面。
巴特勒在书中强调了馆藏资源的重要性,指出馆员应该清楚知道自己所管理的文献资源的特点和使用方式。
在现实中,我馆的馆藏资源更新和完善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科技图书和电子资源方面。
我馆对外界的开放性也存在问题,不够开放和灵活,限制了读者的获取和使用。
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我馆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方面。
巴特勒强调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的满足。
在现实中,我馆的服务理念还停留在过去“藏书楼”的概念上,忽视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我馆的服务水平也存在问题,缺乏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不够高效和深入。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我馆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建设方面。
巴特勒在书中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指出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现实中,我馆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对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不够广泛和深入,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数字化资源的存储、管理和传播能力有待提高。
要改进我馆的发展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馆藏资源的更新和完善工作。
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和其他图书馆的合作来增加科技图书和电子资源的馆藏,开展长期性的文献资源更新计划。
推进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高。
注重培养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建设工作。
引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设备,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存储、管理和传播能力,开展数字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推动馆员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建立起馆员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响应读者需求的变化和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ed530f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5.png)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是一部经典著作,由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所著,是图书馆学领域的权威之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结合巴特勒的观点,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角度探讨我馆发展的困境和改进方向。
一、我馆发展困境描述1. 图书馆服务模式落后我馆服务模式主要以传统的纸质文献检索和借阅服务为主,而缺乏多元化的数字资源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用户需求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服务水平和方式有待提高。
2. 藏书资源建设不足我馆的藏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数字资源和专业化领域资源方面不足,不能满足用户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馆藏书目老化和质量不佳,更新速度慢,无法与时俱进。
3. 管理体制不够灵活我馆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社会变化,难以与市场竞争和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趋势相适应。
4.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我馆的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数字化、信息化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事业的需求。
二、改进方向探讨1. 服务模式转型根据巴特勒的观点,图书馆应当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转型,采取先进的数字资源服务和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方式,以满足用户需求。
我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推广智能化检索工具,建立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2. 藏书资源建设升级巴特勒认为图书馆的核心在于藏书资源,因此我馆应该加大对数字资源和专业化领域资源的建设力度,扩大馆藏范围,提高馆藏质量,构建优质的藏书资源体系,以满足用户需求。
3. 管理体制优化根据巴特勒的思想,图书馆应该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流动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和社会变化。
我馆应当优化管理体制,简化决策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组织协调性和灵活性。
4. 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巴特勒的观点,图书馆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
福师20秋《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20秋《图书馆学导论》在线作业二](https://img.taocdn.com/s3/m/8962f36aeefdc8d376ee32a3.png)
(单选题)1: ()是指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馆长作为最高行政负责人享有对全馆行政和业务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并履行职责,从而实现管理工作中集中与民主相统一的一种管理体制。
A: 读者负责制
B: 馆长负责制
C: 民主管理
D: 管理集中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图书馆目录按目录揭示对象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图书目录、()、音像目录等A: 公务目录
B: 报刊目录
C: 读者目录
D: 馆长目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图书馆目录按目录的编制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
A: 公务目录
B: 分类目录
C: 读者目录
D: 馆长目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平均每个读者所借的书刊资料的数量是指()
A: 读者到馆率
B: 读者借阅率
C: 藏书保障率
D: 图书使用率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图书馆工作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一是();二是文献整理、目录组织和典藏;三是读者服务。
A: 目录整理
B: 文献收集
C: 读者通知
D: 硬件设备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6: 图书馆评价的常用方法()
A: 比较方法
B: 哲学方法
C: 系统方法
D: 统计方法。
《图书馆学导论》笔记
![《图书馆学导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5029fd9240c844769eaee77.png)
《图书馆学导论》笔记自序本书介绍三点内容:一.西方图书馆职业的精神和哲学基础。
西方图书馆职业精神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个人的人文思想、尊重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追求平等及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等进步思想基础上的职业精神。
二.国外图书馆学的话语体系。
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就是这个领域所采用的词汇、句子以及表达意义的风格三.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前言本书目标:1、为立志从事图书馆职业的初学者提供适应新时代的专业基础知识。
2、帮助初学者了解图书馆职业的专业特长和职业精神专业特长:图书馆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组织、传递人类知识和信息的原理及技术,也包括运行、管理图书馆的知识和技能。
职业精神:图书馆职业的信念和追求。
3、帮助初学者理解从事专业技术职业必须具备的务实精神和科学精神务实精神:一 职业实践必须切实满足社会需求,对图书馆职业来说,就是满足社会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二 职业研究必须服务于职业实践。
三 专业技术职业的话语应该传递实在、明确、具体、透明的意义。
科学精神:一 图书馆学研究者应该按照科学方法追求知识创新。
二 图书馆实践者要尊重科学发现,积极运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一章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第一节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信息:申农: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孟广均: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三种信息解释立场:1 信息是具有通报功能(或消除不确定性功能)的"事物"或"事件",它强调信息意义的外壳及其客观性。
巴克兰德2 信息是主观意识的范畴,它强调信息的意义及其主观性。
德尔文 3 信息是意义和某种外壳的结合,它既注重信息的意义业主中信息意义的外壳;既承认客观信息的存在,也承认主观信息的存在。
一部开创性的著作——简评《图书馆学导论》
![一部开创性的著作——简评《图书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1c23948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a.png)
作者: 吾芳
出版物刊名: 图书馆
页码: 37-39页
主题词: 图书馆学发展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图书馆统计 图书馆管理 导论 基础理论研究 图书馆事业 文化学 教材 概论
摘要: <正> 1985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连续出版了三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桑健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吴慰慈、邵巍合著的《图书馆学概论》。
建国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只有三部:1960年文化学院编著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1962年北大、武大、文化学院合编的《图书馆学引论》;1981年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
以数量而言,85年短短的一年,等于过去的35年;就质量比较,则胜过以往的35年。
这充分显示了近几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发展。
在新出的三部教材中,以黄宗忠同志的《图书馆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具特色。
本文试对《导论》作一简评。
重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是《导论》的主要特点。
图书馆学概论是图书馆学的专业基础。
第一章 导言、概念
![第一章 导言、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94e43d18bd63186bcebbca5.png)
第一章 基本概念:图书馆学
本课程的定义:
研究知识与信息的组织整理方法,以及
通过图书馆这一机构或服务实现知识与 信息的传递的学问
28
9
第一章 基本概念:文献
定义:文献是指通过一定记录方式将知
识或信息记录在某种实物载体上形成的 产品。 基本要素:知识或信息内容、实物载体 和记录方式是文献得以形成的基本要素。
10
第一章 基本概念:文献的种类
按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作者创作的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的描述;
25
第一章 基本概念:图书馆职业
图书馆职业活动领域:
实践、研究和教育
26
第一章 基本概念:图书馆职业
专业馆员
受过图书馆学专业培训并经过特定的资 格认证,具有专业馆员资格的人员被称 为“专业馆员” 不同国家认定专业馆员资格的方式不尽 相同 非专业馆员 在实际工作领域,从事大量事务性工作 的辅助人员称为非专业馆员
23
第一章 基本概念:图书馆职业
图书馆职业与医生、律师一样同属于专
业技术职业,具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职 业精神。
24
第一章 基本概念:图书馆职业
专业化职业 – 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体系 – 正规的大学水平的专 业教育系统 – 正规的行业协会 – 明确、系统的职业道 德规范 图书馆职业 – 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 会成立 – 1887年哥伦比亚图书 馆经济学院成立 – 图书馆协会逐步提出 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 – 图书馆学的发展
理解。
7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从数据到知识的等级链
转化过程的递进链 加工、组织程度的等级链 价值等级链
8
第一章 基本概念:情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学与专业图书馆:是由各种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学会、协会、博 物馆、商业公司、企业商会或其他组织所支持的图书馆。 • 目标:以母体机构的目标为目标(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母体 机构是中国科学院)
11/7/2014
22
第四章
现代各类型的图书馆
第五节 图书馆合作与图书馆网(联盟)p119 1. 图书馆合作: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为了改进服务及/或减少 成本,本着互利原则而开展的文献、书目、人员、服务、发展规划等 的交换或安排,有时也称“资源共享”。 2. 图书馆网:是由若干成员馆组成的、在一个中心机构的协调和管理下 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结构,执行一 项或多项馆际合作功能的图书馆联合组织。 3. 图书馆联盟:是以地域、图书馆类型、学科领域等为基础建立的,在 一个中心机构的协调和管理下,协同性地执行一项或多项资源共享计 划的正式图书馆合作组织。 • 图书馆网和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合作的组织形式,与图书馆网相比, 图书馆联盟是一种更加紧凑的合作形式,其活动内容具有更大程度的 协同性。
11/7/2014
21
第四章
现代各类型的图书馆
第四节 其他类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 • 国家图书馆:按照法律或其它安排,负责收集和保管国内出版的所有 的重要出版物的副本,并起贮藏图书馆的作用,不管其名称如何,都 是国家图书馆。 • 目标:完整地保存本国的知识及文化遗产和满足全国科学研究活动的 情报需要。(我国)同时承担着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 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 • 功能:充当国家总书库、全国图书情报中心;国家书目中心;图书馆 新技术中心、图书馆学的学术中心、图书馆界对外交流中心(p115)
11/7/2014
7
• 作者简介 • 体系结构 • 章节知识点概述 • 小结
11/7/2014
8
三、章节知识点概述
第一章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馆与图书馆学
• 基本概念 • 一、数据: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数据一般被理解为未经整理的, 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p1) • 二、信息:本书将信息定义为在特定背景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 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p3) • 三、知识:本书将知识理解为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 认识。(p4) • 四、情报:既不等同于信息也不等同于知识,他是有明确的接受对象 的那部分信息或知识。(p7) • 五、文献:文献是指为了表达思想、学习、参考、贮存、交流的需要, 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将知识或信息记录在某种实物载体上形成的产品。 (p7)
11/7/2014
16
11/7/2014
17
第四章
现代各类型的图书馆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 •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指那些业务上由文化部负责协调指导、地方政府提 供财政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包括省(自治区、 市)图书馆、县(省辖市、地、州、盟)图书馆、街道(乡镇)图书 馆。有些地区在公共图书馆之外另设儿童图书馆,但很多文献把儿童 图书馆视做公共图书馆的组成部分。
11/7/2014 13
第三章
图书馆的发展
第一节 图书馆的演化 1. 与档案馆一体化的古代图书馆 2. 独立意义上的古代图书馆 3. 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 4. 数字图书馆
第二节 促进图书馆演化的重大社会历史变革 1. 文字和文献的产生(图书馆产生的必要前提) 2. 学术研究活动和正规教育的兴起 3. 造纸技术 4. 印刷技术 5. 大学的兴起 6. 文艺复兴 7. 启蒙运动 8. 工业革命 9.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11/7/2014
15
第四章
现代各类型的图书馆
第一节 图书馆类型划分 • 区分图书馆类型的要素: • 以理解图书馆的类型为目的,着重讨论那些对图书馆具有区分、聚 合作用的要素,主要有:图书馆的文献体系、用户群体、管理体制 以及图书馆的目标、活动内容及功能。
•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 我国图书馆界通常按照 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结 合图书馆的目标、功能 、用户群体等要素,将 图书馆划分为以下类型:
《图书馆学导论》
11/7/2014
制作:周恩妮
1
• 作者简介 • 体系结构 • 章节知识点概述 • 小结
11/7/2014
2
一、作者简介
于良芝
•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信息社会问题; 图书馆管理 • 写作背景:1996年10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UK)获博士学位后 萌生撰写《图书馆学导论》的愿望, 2000年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主讲图书馆 学概论课程,促使其撰写《导论》,本 书出版于2003年8月。
11/7/2014
11
第二章
知识与信息的组织整理
第一节 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组织整理的原因 1. 查询、利用和传承知识的需要 2. 防止文献离散性导致的查询困难 3. 防止文献增长加剧的查询困难(在知识生产领域,这种增长突出地表 现为学术期刊的增加) 第二节 知识、信息组织整理的智力活动基础 1. 分类: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或其他标准把事物聚合成类的过程,它 是人类最早的智力活动之一。 2. 描述:描述是人类最常见的智力活动之一。我们在观察事物、研究事 物、介绍事物、求索事物、确认事物的时候都需要描述。 3. 编码:广义上讲,编码是将某种信息用规定的一组代码来表示的过程。 从狭义上说,编码是指将数据转换成机器(如计算机)可以识别、接 受和处理的代码的过程。 4. 知识引用:知识引用是指知识的创造者在研究过程中引用已有知识的 活动。
11/7/2014
10
different?
•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吴慰慈等在《图书馆学概论》(1985) 中提出 (p53) •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 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 装置。”(p54)普适定义 • 《导论》从三方面来理解图书馆的概念:(p11) 文献生产与传递中的图书馆 知识组织整理与交流中的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图书馆 • 图书馆:(一个临时定义)图书馆应该是这样一种社会机构或服务— —对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加工、保管、传递,对文献中的知识或信息 进行组织、整理、交流,以便用户能够从文献实体(physical)、书 目信息(bibliographical)及知识(interllectual)三个层面上获取它 的资源。(p17)
11/7/2014 14
第三章
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三节 图书馆发展环境和条件 • 发展环境: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科学研究与教育、交流系统构 成了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环境。 • 发展条件(促进图书馆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1. 一个具有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注重文化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口 2. 相对稳定集中的居住环境 3. 经济的繁荣 4. 政治的稳定和开明 5. 科学研究与教育的发展 6. 交流手段的改进 • 第四节 图书馆发展策略
的基本分工和图书馆学的主体内容)
• 第五章 图书馆职业的学科建设 • 第六章 图书馆职业哲学 第三部分(讨论图书馆职业本身
的建设,包括学科建设和哲学基础 以及职业精神建设)
11/7/2014 6
• 本书是一部关于图书馆职业和图书馆学的概述性著作。它将知识与信息 的组织、整理和交流确定为图书馆职业的基本社会分工,将知识与信息 组织整理的技术、理论,以及通过图书馆实现知识、信息传递的原理确 定为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以此为出发点,以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 的现实为背景,概述了图书馆职业进行知识与信息组织整理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各类型图书馆进行知识与信息传递的基本途径、图书馆职业的 知识创新体系和图书馆职业的哲学基础。 • 主要目的: 在总结我国和世界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我国图书馆职业队伍 提供新的关于图书馆职业和图书馆学的概述性介绍。 • 具体目标: 第一,为立志从事图书馆职业的初学者提供适应新时代的专业基础知识。 第二,帮助初学者了解图书馆职业的专业特长和职业精神。 第三,帮助初学者理解从事专业技术职业必须具备的务实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四章
现代各类型的图书馆
第三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 • 高等学校图书馆概述:指隶属于特定高等教育机构,为该机构的教师、 学生、科研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服务的图书馆。 • 用户群体:本科生、研究生、研究人员、教师、管理人员以及一部分 校外人员(真正影响图书馆决策和活动) • 目标:协助所在学校实现其总体目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 • 文献体系:藏书体系密切反映图书馆的目标,即学校的总体目标(丰 富的教学参考书及专著馆藏、反映最新科研动态的文献类型) • 活动:专业技术活动、公共服务活动 • 主要功能:支撑研究过程、支撑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支撑自主 学习过程、开展图书馆学研究的功能 • 标准 • 管理体制 • 组织结构 • 绩效评估
11/7/2014
19
• 公共图书馆的功能:
虽然这些是公共图书馆较常见的功能,但因经费限制而采 取的目标取舍策略已经使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无法同时具备 上述功能。重要的是,无论是目标的界定、活动的设计还 是功能的形成,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公 共图书馆能对当地社会生活产生最大的影响。
11/7/2014 20
11/7/2014
3
11/7/2014
4
• 作者简介 • 体系结构 • 章节知识点概述 • 小结
11/7/2014
5
二、体系结构
• 第一章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图书馆与图书馆学 第一部分(主要写基本概念) • 第二章 知识与信息的组织整理 • 第三章 图书馆的发展 第二部分(涉及图书馆职业 • 第四章 现代各类型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