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四章 契约理论
经济学中的产权与契约理论
![经济学中的产权与契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0dc1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3.png)
经济学中的产权与契约理论在经济学中,产权和契约理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产权一般指对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契约则指同意、承诺和协商等方面的交流。
本文将介绍产权和契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一、产权理论1.1 产权的定义及意义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某个经济资源享有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在经济学中,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可以激励个体创新、创造和劳动,使资源得到高效的配置和利用。
产权的初始来源可以是通过劳动创造、购买、继承或政府授予等途径获得。
1.2 产权制度的影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如果这个制度健康有序,就能有效保护个人产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就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发展低效。
因此,完善的产权制度是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1.3 产权的类型在不同情况下,产权可能存在不同的类型。
一般包括:- 私人产权:是指个体或团体对所拥有资产、资源的最高支配权;- 政府产权:是指由政府通过某种方式授予的产权,如授权、特许经营等形式;- 公共产权:是指社会资源如公路、河流等等集体所拥有且无所有者的资源。
二、契约理论2.1 契约的定义及意义契约是指在人们交往和合作时需要达成的一些商定,这些商定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文件。
在经济学中,契约可以帮助双方明确合作方式,约束各方履行承诺,并规定各自的权益和义务。
2.2 契约的类型在契约理论中,契约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完全契约:完全契约是指契约双方彼此清楚和完全明确的知道契约条款的内容;- 不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是指在合同签订之前或者合同生效之后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导致合同约束力发生了改变;- 不确定契约:不确定契约是指在契约生效之后,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使得合同的实施和效果不确定。
2.3 公共契约除了二人契约外,公共契约也是普遍存在的。
公共契约是基于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协调多方行动和合作的契约形式,如政府与企业的合作、行业自律协会等。
制度经济学 第4章 契约理论
![制度经济学 第4章 契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7e79d35fbfc77da269b1a0.png)
范 昕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Email:xinfan@
第 4章
4.1
契约理论
契约及其起源
4.2
4.3
契约的原则
契约的分类
4.4
4.5
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
4.1 契约及其起源
“契,大约也”《说文解字》
契约:产权界定的方式,市场交易的前提。
4.1 契约及其起源
-契约的抽象性,交易成为实现均衡的手段;
-契约的完全性,所有的契约都是价格与数量的
交易,这种交易能够在有秩序、不混乱、没有干
挠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和完成;
-契约的不确定性;
-契约的长期性
4.5 现代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 理论
14
( 5 )关系性契约:过去、现在和预期的未来的关系在契约各方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古典契约理论的基本特征(古典经济学)
-契约的完全自由选择
-契约是个别的、不连续的 -契约的即时性 古典契约理论的局限性 -忽视外部性,忽视了契约对第三方或公众的影响;
注,我宁愿在心里下注。过了一会儿,约翰又说:我又输了20美元。汉
森收了30美金后想:此人一定有病。很快,约翰输了1000美元。汉森找 来主管马克。马克说:我都看到了。上帝给我们送来一个傻瓜,我们发
财的日子来了。从现在开始,赢的钱我俩一人一半。
接下来,约翰陆续又输了2000元……
例子:隐含的制度
在输了3000元后,约翰突然狂叫:上帝,我就知道是我的幸运 数“ 7”,我赢了,我下了 1 万元的注。而这一次的赔付率是 1:36„„汉森和马克要赔36万元。 汉森和马克当然不干,官司打到法院。 法官说:既然你们在此之前已经接受了约瀚的心里下注,不能
威廉姆森契约经济理论
![威廉姆森契约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45c5a5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d.png)
经济理论
01 基本内容
03 治理结构
目录
02 理论研究 04 理论启示
对契约的系统分析是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大特点。他研究契约理论的目的是,充分认识和分析交易 中潜在的冲突因素,并选择契约关系的治理结构,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合作关系,实现双赢,为交易成本经济学 设计治理结构提供方案。
如果仍然采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法庭解决纠纷方式,其后果将是要么一方获利另一方受损,要么两败俱伤, 而不能实现双赢。威廉姆森的契约经济学除了从企业制度建立,对企业内部关系治理结构的建立进行研究外,实 际上还对交易属性、契约多样性进行研究,使交易各方有选择契约的权利,从而达到由公平到效率,降低交易成 本的目的。如果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是现代西方交易成本经济学产生的重要标志,其“社会成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是该 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威廉姆森在科斯的企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以契约法研究为基础,着重研究契约治理 结构的设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交易成本经济学。
1.计划性交易。
由于能掌握对称信息、有足够的理性并且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交易是充分的或完全的。在双方都具有理性 的情况下,即使交易不完善,法庭能按照效率标准解决所有的纠纷。这样,交易就成了计划。这种交易的特点在 于强调交易的形式,交易性质的有效性条件,即完全按照各方约定的规则进行交易。由于这种交易更事前形成的 交易条件,因而被认为是从根本上可以自我实施的交易。
感谢观看
1.契约的市场治理。
契约的市场治理又称为依约治理结构和完全契约,主要适用于计划性交易。由于是在非资产专用性条件下, 对于偶然性或经常性的交易可采用的契约的市场治理结构,也称为古典式契约法治理结构。交易双方可在信息对 称的条件下,签订条款经仔细敲定、强调法律原则、正式文件以及自我清算的契约,以保护当事人免受对方投机 之害。契约条款已规定了交易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也符合法律原则,因此这类契约无疑会使依法履约人从中受益。 威廉姆森认为,当相同频率的交易或相同交易种类被合作者所熟悉时,协商调解的决策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无疑, 这是交易成本较低的治理结构。
理论经济学研究中的契约理论
![理论经济学研究中的契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ef5e2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a.png)
理论经济学研究中的契约理论引言:契约理论是理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约束经济活动的契约关系,揭示了市场经济中各方之间互动的规则和机制。
本文将探讨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其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一、契约理论的概念和起源契约理论是对经济行为中各方之间约束关系的研究。
它将经济行为看作是各方之间合理选择的结果,通过对契约制度的分析和建模,揭示了协作和互动的规则。
契约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但真正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是20世纪70年代由奥利弗·哈特和本杰明·霍尔斯特姆提出的合同理论。
二、契约理论的应用领域1. 公共政策问题:契约理论在公共政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研究合同设计、法律和经济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在公共采购中,如何设计合适的契约机制来引导供应商的行为,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契约理论可以提供重要参考的问题之一。
2. 公司治理: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也有重要影响。
它关注董事会与股东之间的契约关系,揭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通过约束和激励机制,契约理论为解决代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
3. 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市场中,雇佣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
契约理论通过分析工资契约、劳动力市场的配对机制等,揭示了劳动力供需的博弈过程,为实现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益启示。
三、契约理论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1. 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后果:契约理论通过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它提出了合作和约束的机制,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 解释了合作行为的动因:契约理论研究了个体之间为何会进行合作行为,为经济合作提供了一种解释。
它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个体通过制定合适的契约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
3. 为市场与政府的边界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契约理论通过对市场与政府边界的研究,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四章契约理论PPT课件
![第四章契约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c64521336c1eb91b375d1c.png)
2020/10/13
1
第一节 契约概述
一、什么是契约?
契约(contract)一词是一个法律概念, 俗称合同、合约或协约,是指几个人(至少 两人)或几个方面(至少两方)之间达成某种 协议,意在做什么。
2020/10/13
2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 其他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2020/10/13
11
不完全契约
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 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契约当 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就 造成契约条款是不完全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机 制以对付契约条款的不完全性,并处理由不确 定性事件引发的有关契约条款带来的问题。
2020/10/13
第一,契约的完全自由选择性
第二,契约是个别的、不连续的
第三,契约的即时性
2020/10/13
16
(二)新古典契约理论
1.瓦尔拉斯的卖者喊价模型
瓦尔拉斯的交易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分析的 基础,其实质就是:企业与个人都能满足自身 目标的最大化而处于均衡的状态之中,市场机 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证。各经济主体在给定 的价格体系下,能够选择自己的目标函数,实 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
2020/10/13
17
瓦尔拉斯构造了一个卖者喊价机制来说明市场均衡的 实现。卖者喊价是实现交易或有效契约的一种预备性 价格或数量调整过程。
假设所有交易的个人和企业都在市场相遇,假设市场 是完全竞争的,所有的企业与个人都只是价格的接受 者,因此可以假设存在一个确定价格的拍卖者。开始 拍卖者随机地报出各种价格。如果报价是固定的,交 易者就会接受该价格为供给价格或需求价格,根据该 价格做出生产或消费的决策。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PPT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6935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7.png)
05 契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方向
契约不完全性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双 方难以完全了解对方的情 况,导致契约不完全。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契约 难以完备,包括谈判、签 订、执行和监督等成本。
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双方 难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 情况,从而难以在契约中 明确规定。
契约理论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 织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 易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理论基础和
实践指导。
契约理论有助于揭示不同经济环 境下契约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为 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
持。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契约理论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 遇,需要不断拓展和完善。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契约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如心理 学、社会学和法学等,以更全面地揭示人类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内在机制。
契约的执行与违约
要点一
总结词
契约的执行是保障各方权益的关键环节,而违约则可能导 致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契约的执行是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通过法 律手段来执行。如果一方违反了契约条款,另一方可以寻 求法律救济。为了减少违约风险,通常会设置违约金等约 束机制。违约行为可能导致多种后果,如赔偿损失、信誉 受损等,甚至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因此,在制定和执行契 约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契约的履行。
契约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企业治理、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等 领域。
契约理论的重要性
契约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运行和制度 安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揭示了市
场经济中交易的内在结构和机制。
契约理论对于政策制定和实践指导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 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
contract theory详解
![contract theory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953dc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a.png)
contract theory详解
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是经济学中一种有关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安排利益关系、建立可接受的协商结果的学科。
其旨在解答在不同收益、风险得失下,双方是否可以找到共同满意的协议,以及如何设计和使用合约来达到这一目的。
把两个或更多的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协调放到合同中,把双方给出的权利和义务划清界限定义规则,以达到共同的目的,这就是契约理论的核心。
契约理论的内容包括自然契约、官方契约、社会契约等,它们其实是双方实现有利可图的个体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比如:可以重新解决社会冲突,促进工作效率,增强社会合作,确保建立有效的关系,共同发展的机制。
第四章 契约理论
![第四章 契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f6f5d4ad51f01dc281f19b.png)
阿科:你是说所有人的报酬基本上都靠计件工资或者提 成?那市场需求不好的时候,工人会不会觉得不划算? 他们走了怎么办? 理论:的确有这个问题。你们的 家具销量有季节性吗? 阿科:有。夏天和冬天是旺季, 因为这两个季节结婚和装修的人比较多。 理论:那 就规定一个基本工资。旺季时基本工资低一点,但是 提成高一点;淡季时基本工资高一点,但是提成低一 点。高多少,低多少,你根据经验掌握。 阿科:这样好,就是有点复杂。总体上看,死工资不如 活工资啊。 原则三:死工资不如活工资
道德风险趣例
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 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 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 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 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 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 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 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 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 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 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 风险。
理论:这就比较复杂了。如果你和工人之间的信息 是不对称的,或者说工人的努力程度不容易监督, 那么应该让他的报酬和产量挂钩,比如实行计件 工资。多劳多得,他就会少偷懒了,这就叫防止 “道德风险”。但是这里又牵涉到其他工种,生 产技术好像是完全互补的。理论建议,如果组装 工人的工作更重要,那么做料工人的报酬应该跟 他走,部分工资根据组装后的家具产量来提成, 另一部分是相对固定的。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可 能有的组装工人干活比较慢,那跟他搭配的做料 工人会吃亏。如果不补偿做料工人,就没有人愿 意合作了。
这样会导致你招到的人反而是没有足够工作经验 的人,理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向选择”。 阿科:但有一样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是工人手 掌上的老茧。干活年份越久,肯定老茧越厚。 同样是木工,拿刨子的和拿打孔机的又不同。 而且木工的老茧长在手上的位臵和其他行业的 也不同。 理论:那就是理论们要的信号啊。如果是招干体 力活的木工,那么看老茧肯定比看文凭更管用。 好,现在理论们得到了企业理论的第一个原则。 原则一:看文凭不如看老茧
04第四章合约经济学
![04第四章合约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6595e49b89680203d825fa.png)
从这五种说法来看,法律中的“合约”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在经济 学家看来有些含糊,不过,合约的关键内容还是比较清楚:合约 是交易双方作出的一种约定。 在经济学中,合约一般是指双边合约。这种双边合约是一种协议, 指交易双方就交易的条款在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其中合约各 方保证就双方认为充分的或等价的对象按协商的条件进行交易。 这种协议一般是文字性的,当然也有口头性的,内容包括以什么 价格或条件进行交易,交易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交易的时间和地 点,以及如果一方违约应承担什么责任,出现纠纷应如何解决等 等内容。 从实质上看,合约可以理解为一种承诺。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承 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济交易往往建立在承诺的基础之上。
4. 贷款合约
贷款合约就是将资源(主要是货币)的控制权出租给别人,以换取收益。 从表面上来看,贷款合约与出租合约类似,因为所有者都把资源的使用 权转让给他人使用。但实际上则有所不同:出租者让出的是资源的使用 权,保留了资源的所有权,使用完毕之后将资源完璧归赵;而贷款者则 让出了资源的所有权利,只保留了获得等值资源及其相应报酬的权利, 借款者在获得贷款以后可以任意处置得到的货币,到期归还的不是原来 的货币,而是等值的另一笔货币。 在贷款合约中,签约前后也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在签约前,也存在信 息不对称问题:贷款者并不完全了解借款者的信用状况和项目的风险与 收益。此时,需要金融中介机构提供资讯评估服务,也需要特殊的制度 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贷款者与客户 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也有助解决其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签约后, 资产的专用性和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存在,由于贷款人对借款人的监 督费用很高,因而道德风险可能特别严重。在某些情况下,抵押可能必 不可少。
4.2 合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528b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交易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当人们进行经济交易时,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需要考虑到另一方的利益。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人们会签订契约。
契约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们可以将契约定义为一种法律形式,它是一个双方同意的协议,约定了彼此如何行事。
那么,在经济领域契约与什么有关呢?这就涉及到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
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研究。
一、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契约理论可以被定义为对经济代理人在非完全合约情况下制定合约或交易的决策和行为记录的解释。
所谓的完全合约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合同均可以达成共识,约定所有情况的处理方式,任何一方都无法违反合约。
但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无法预测的情况,因此契约并不能穷尽所有细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还涉及到许多基本的概念。
首先,契约交易是指在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进行的交易,并且这些交易在不违背任何一方的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协议。
其次,在契约交易中,契约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件,它是对双方承诺的一种方式。
最后,契约代理人是指为代表别人进行契约交易的人。
二、契约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1. 契约类型契约类型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特定合同所适用的规则集。
契约的类型可以是不完全的,它们不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因为有许多潜在的事件可能会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当涉及到未知事项时,契约类型的选择就非常重要。
例如,灵活的契约类型可以使双方更容易适应未知的情况,但这种能力也可能导致可能的利益冲突。
2. 契约设计契约设计是指在制定契约时如何选择契约类型和规则。
契约设计可以通过对事先确定的契约类型和规则进行适当修改来实现。
为了使契约更加成功,一些因素需要考虑,如代理人的能力、契约的持续时间以及双方的时间偏好。
3. 契约的执行和违约契约的执行和违约是契约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契约可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性执行,但有时这样的执行代价很高,因此违约是一种常见现象。
契约理论——精选推荐
![契约理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54fedf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1.png)
契约理论契约理论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也因为如此,契约理论一直处于不停的整合过程之中,中国部分学者在介绍该理论时,将代理理论列为传统理论,但这种归类可能产生一些误导,使人感到代理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已被不完全契约理论所替代。
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是研究在特定交易环境下来分析不同合同人之间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假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
而现实交易的复杂性,很难由统一的模型来概括,从而形成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约理论学派。
分类 首先必须明确,契约理论究竟包括了哪些理论流派。
按照Brousseau &Glachant(2002)的观点,契约理论应包括:激励理论(incentive theory)、不完全契约理论(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和新制度交易成本理论(the new institutional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Williamson(1991,2002)指出,契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公共选择、产权理论、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四种。
激励理论是在委托代理理论(完全契约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布坎南提出的用契约研究公共财政的公共选择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公共秩序”(public ordering,Williamson,2002)。
契约理论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三个理论分支,这三个分支都是解释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契约理论主要分支的争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完全契约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批评。
批评 Hart(1991)从代理理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契约方冲突的观点开始着手批判,他指出,按照这个观点,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引入导致所有权与签订完全的(comprehensive)契约无关,因为它使得Arrow-Debreu状态依存契约产生偏离,契约随之成为次优状态,进而无效率将成为信息不对称函数的因素,这种函数关系取代了所有权,因此在一个交易成本巨大且契约不完全的世界中,代理理论显然不能提供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概念的合理解释。
契约理论主要内容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契约理论主要内容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a62a561866fb84ae45c8d88.png)
契约理论主要内容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读书笔记一、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契约理论是研究在特定交易环境下来分析不同合同人之间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假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
而现实交易的复杂性,很难由统一的模型来概括,从而形成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约理论学派。
首先必须明确,契约理论究竟包括了哪些理论流派。
按照Brousseau Glachant的观点,契约理论应包括:激励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新制度交易成本理论。
Williamson指出,契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公共选择、产权理论、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四种。
激励理论是在委托代理理论(完全契约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布坎南提出的用契约研究公共财政的公共选择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公共秩序”。
目前契约理论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三个理论分支,这三个分支都是解释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其中,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
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哈特和莫尔等共同创立的,因而这一理论又被称为GHM理论或GHM模型。
国内学者一般把他们的理论称之为“不完全合约理论”或“不完全契约理论”。
因为该理论是基于如下分析框架:以合约的不完全性为研究起点,以财产权或(剩余)控制权的最佳配置为研究目的。
价格理论与契约理论
![价格理论与契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889e6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f.png)
价格理论与契约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价格理论和契约理论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价格理论涉及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而契约理论则研究了合同和交易的规定和约束。
两者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指导决策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价格理论和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研究市场上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学科。
在价格理论中,供求关系是一个核心概念。
供求关系主要通过需求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需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数量随价格变动的关系,而供给曲线描述了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供应的商品数量。
在价格理论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市场均衡和边际效应。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和数量水平。
当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时,市场将通过价格的变动来重新达到均衡。
边际效应是指每一单位增加的投入或消费对产出或效用的边际变化。
边际效应对决策和定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部分:契约理论契约理论是研究合同和交易规定的经济学理论。
在经济活动中,契约和合同是人们之间达成协议和规定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工具。
契约理论研究了契约的设计、实施和执行问题。
契约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包括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和契约成本。
信息不对称是指合同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披露方面存在差异。
不完全契约是指无法事先完全规定和预测未来事件和行为的合同。
契约成本是指达成合同和执行合同所需的交易和监督费用。
契约理论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问题,如道德风险、合作与违约、契约的监督和约束等。
契约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合同和交易行为,并提供基于契约理论的决策建议和政策指导。
第三部分:价格理论与契约理论的关系价格理论和契约理论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指导决策中相互影响和交叉应用。
价格的决定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契约和合同的规定和约束。
例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同可以稳定供应关系,减少价格的波动,提高市场效率。
另外,契约的设计和执行可以影响供需曲线的形状和定价机制。
第四章:合约理论
![第四章:合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da73034a7302768e99393e.png)
自我履约协议理论
• 自我履约协议理论主要讨论由于协议不可 履行或无法完全履约所产生的困难。
• 自我履约协议理论的主题是表明在哪些条 件下,对自利的个人来说,诚实是最优的 选择。
道德风险:结果确定
• 背景: 信息不对称;结果确定Q=e
假设条件
1、结果确定。公司利润Q完全取决于代理人付出的努 力e,即Q(e)的关系是给定的,可假设Q=e。可见在 结果确定的条件下,委托人虽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 的努力水平,但是可以从实现的利润Q来推断代理 人的努力水平; 2、偏好。代理人的效用取决于获得的薪酬和付出的 努力,如果以货币形式表示他的效用函数,那么其 形式为A=W-ke² /2。其中k>0,由于努力的边际成本 为ke,所以,k的经济含义是努力的边际成本的增长 率; 3、激励。假定委托人付给代理人一个线性激励安排 W=r+αQ, r表示固定费用, α表示利润份额0«α «1
• 管理层即经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Max U=U(Q,S) S.T. Q=R-C-S C=C(X) R=R(X, S)
• 在假定条件下,与利润最大化时的支出相 比,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管理层将在员 工身上花费更多,这是因为隐含假设所有 者不能监控管理层的员工支出,并且只要 受到所承诺的回报Qo,所有者并不在意管 理层的做法。 • 一个明显的不足是该模型没有考虑所有者 的效用函数
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契约设计
1. 委托代理关系与代理问题 2. 道德风险与激励契约设计
3. 逆向选择与激励契约设计
契约理论隐性合约理论ppt课件
![契约理论隐性合约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8bad3cdd88d0d232d46a0c.png)
客观事物本来具有的,不是交易人所控制的
非对称信息
隐藏行动 当事人的行动不为人知
内生的非对称信息
契约签订以后,其他 人无法观察的,事后 也无法推测的行为
隐藏信息
当事人的知识(个人特 征)不为人知
ppt课件.
8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契约发生之前
契约发生之后
信息不对称发生在
缔
信息不对称发生在
契约之前,则为事
契约之后,则为事
前非对称信息
约
后非对称信息
市场上只剩下质量 低的商品——逆向
发
违背合同,不守诺 言——道德风险
选择(adverse selection)
生
(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模型
逆向选择模型
时
研究事后非对称信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
息是为了降低激励
息是为了降低信息
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
例子:雇主与员工
ppt课件.
2
契约的定义:
法律角度
现代法律经济学:契约就 是资源流转方式的一种 制度安排,它规定了交易 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或限定了当事人各方的 权利与义务.
经济学角度
.
除了包括法律角度的 定义,还将所有的市场 交易都看成一种契约 关系
ppt课件.
3
契约的功能:
契约的功能
维护缔约双方或多方的合作, 鼓励缔约方在恪守承诺,承担 责任的前提下谋求新的更为远 大的利益
• 隐性合约,又称“隐含合同”,是指风险中性的雇主与厌恶风险的工人之间 存在着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协议。
隐性合约理论,正是以这种隐含合同的形式阐明工资和非自愿失业之间的 关系。
• 隐性合约的基本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20
3
契约理论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 契约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三个理论分支, 这三个分支都是解释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 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关系, 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2018/11/20
4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一、契约的涵义
契约(Contract,Compact,Covenant)又称 合约、合同、协议。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愿 交易产权的主体所达成的合意。(合意是指双 方当事人意见一致的状态。契约的签订必须依 据双方的意志一致同意而成立,缔约双方必须 同时受到契约的约束。)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8
2018/11/20
2.新古典契约
这类契约涉及信用,会出现特殊的监督和执行 问题。 长期契约关系,当事人关心契约关系的持续。 在契约中留有余地(契约不完全)、具有灵活 性或者说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调整。 强调第三方的作用。需要建立制度保障以防止 交易期间出现机会主义地逃避契约义务的行为。
2018/11/20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5
一、契约的涵义
或者说是交易相关各方达成的承诺。其中一方可 以是完全出让财产所有权(出售),也可以是出 让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拥有或使用财产的权利 (如贷房或出租);而另一方则是按常规支付一 定数量的货币,得到交易标的物的全部或部分产 权。 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实际上是将所有的市 场交易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并以此为分析基 础。契约是一种产权界定方式。
行为人的理性有限导致预期不明确;
交易费用过高等。
第三章——第三节 不完全契约理论
24
2018/11/20
二、交易费用与不完全契约
(一)交易费用为正与不完全契约
正交易费用是导致契约不完全原因之一。 重视契约的执行环节或事后的制度支持。例如:诉诸法 律、各方自我协商等。 默认契约又称为隐性契约,是用以阐述契约双方当事人 之间各种书面的心照不宣的复杂协议的契约。几种隐性 契约:人情债、“节日罚单”、中国人的“报恩”传统 等。 当双方对各自的利益评价偏差不太大时,隐性契约得以 继承,反之,则会推翻隐性契约。
2018/11/20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9
3. 关系性契约
也是一种长期性契约。这种契约会向协议的各 方提供某些可靠的结构和信任,它强调专业化 合作和长期契约关系的维持。 该类契约将适性贯穿始终。其调整可能参照 也可能不参照初始协议,即使参照也不一定非 坚持不可;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做适应性调整。 其一般不需要第三方加入。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 ”
2018/11/20
第三章——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
23
第三节 不完全契约理论
一、不完全契约的含义及其原因
(一)含义
如果契约中存在无法由“第三方”证实的内容, 则该契约是不完全的。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原因—不完全契约源于: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7
2018/11/20
二、契约的分类
(一)威廉姆森的分类
1. 古典契约
契约条件得到详尽、明确界定的契约。或者说, 缔约各方的权利及义务都能被准确度量。这是一 种理想化的契约关系。 其是一次性契约,不关心契约关系的维持。 强调契约的自我执行,用不着第三方参与。签订 契约是当事人在不受外部力量的控制、干预(包 括政府和立法机构)的情况下自由选择的结果。
19
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
一、完全契约的含义及其解释
(一)完全契约的含义
如果契约的全部内容都可以由“第三方”证实, 这就是所谓“完全契约”。 这种主要讨论契约设计和契约条款,认为契约 的执行不是问题的契约理论,我们称之为完全 契约理论。
2018/11/20
第三章——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
20
(二)解释
2018/11/20
第三章——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
22
二、委托—代理问题
由于代理方与委托方各自的利益不一致,代理方会 凭借其信息优势,损伤委托人的利益。为了减少乃 至消除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就需要签订一 份契约。
“激励—约束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 人会通过相关契约努力约束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激励代理人最大限度的为委托人的利益而工作。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6
2018/11/20
二、契约的分类
现实中的契约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的或文字的, 明示的或默许的,复杂的或简单的,自愿的或强制的, 双方的或多方的,等等。 影响契约特点的因素: 契约持续时间不同(持续时间长,风险相对大) 契约涉及的变量不同(价格、质量、数量、惩罚措 施等) 契约提供的激励机制不同(小时工资、与业绩挂钩 的年终分红、股权激励等) 契约所依赖的实施程序不同(自动实施/私人、第 三方干预等)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2
2018/11/20
(二)张五常的分类
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可分四大类,所有社会通常是四 类并存的。
第一类是以资产界定权利,亦即是私有产权; 第二类是以等级界定权利,例如论资排辈并以此配 置资源; 第三类是法例管制。 第四类是风俗或宗教等。
约束竞争含意着互相同意的行为,或暗或明,或自愿 或强迫,这就含意着合约的存在,由此看,以上四类 都是不同类型的合约安排。
2018/11/20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5
四、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关心契约的执行机制。威廉姆森把“治 理结构”分为四类:
(一)市场治理
依据市场上业已形成的交易制度规范,对标准化 的交易直接进行治理。
借助第三方(如法院和仲裁机构)潜在的管理作 用保证契约的执行,维护交易过程。
2018/11/20
第三章——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
21
二、委托—代理问题
在委托—代理框架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是 代理方,另一方是委托方。 委托—代理问题的起源之一是信息不对称,代 理人偏离委托人目标。该问题无所不在,例如 律师与当事人之间、地主与佃农之间、雇主与 雇员之间、上下级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 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等等。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7
2018/11/20
五、交易、契约与治理结构的匹配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者将会选择交易费用最小 的契约安排和治理结构。 交易频率假定有两种情况:交易只发生数次与 交易经常重复发生。资产根据其专用性分为三 类:通用性资产、专用性资产和介于二者之间 的混合性资产。分析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与 契约安排和规制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第三节
三、新产权理论与不完全契约
新产权理论关心权利及其控制的有效配置问题。 他们试图用规范的经济学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 更加深入的分析。 未来的不确定性。 交易各方缺乏统一语言描述契约或然条款。 契约相关条款无法由“第三方”证实。
第三章——第三节
(一)契约不完全的原因
2018/11/20
第四章
契约理论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 第三节 不完全契约理论
2018/11/20
1
人类社会可以视为契约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的 交易行为都是契约选择的结果,市场的过程就是 契约化的过程,市场发育程度越高,契约化就越 普遍。
稀缺-竞争(分工基础上的交易)-约束(产权 制度、契约安排)-治理结构。 对契约的研究形成了契约经济学。契约理论是近 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之一。这个经济学 分支关注协作问题、监督问题、度量问题、委托 -代理、道德风险、激励和约束问题等。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3
2018/11/20
(二)张五常的分类
原则上,我们可以把合约分为两大类:
(1)旨在约束竞争而界定权利的合约;
(2)旨在约束交换权利的市场合约。
不过,这两类合约在很多情形下不容易清楚分 开。而在中国,这两类合约往往是织合为一的。
——参见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
2018/11/20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0
3. 关系性契约
关系性契约的缔约当事人知识有限,因此,这种 契约不可能预见所有的不测事件,更不用说用条 款加以控制了。关系性契约在复杂的现代经济中 极其常见。在现代经济中,许多关系长期持续, 一再重复,并且它们的联网也司空见惯。 在如何应付未预见到和未作规定的情境上,恰当 的规则会定出执行程序。这样,交易成本得到限 制,而契约伙伴可以相信,在他们发生冲突时, 他们未来关系中的具体细节将是条理清晰的。
2
2018/11/20
按照Brousseau & Glachant(2002)的观点, 契约理论应包括:激励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 新制度交易成本理论。 Williamson(1991,2002)指出,契约的经济学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公共选择、产权理论、代理理 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四种。 激励理论是在委托代理理论(完全契约理论)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布坎南提出的用契约研究公 共财政的公共选择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公共秩序”
(二)三方治理
适用于新古典契约。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