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登鹳雀楼
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二年级上册的古诗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1.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下册的古诗是《村居》和《咏柳》。
1.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些就是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儿童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10篇
登鹳雀楼儿童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页是细致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儿童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较新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鹳雀楼原文、注释及赏析篇一原文:登鹳雀楼唐代: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译文: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注释:迥(jiǒng)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迥临:高高的在上面。
迥:常作远或独自的样子解释,此处应描写高远。
世尘:尘世。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
晁错《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断山:陡峭的高山。
杜甫《远游》:云长出断山。
赏析:此诗只有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
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
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
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
中条山脉西接华山。
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
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
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
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二年级上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在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登鹳雀楼》。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出了壮阔的景象和深刻的哲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当我们诵读这两句诗时,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的宏大画面。
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放眼望去,西边的太阳逐渐西沉,余晖洒在山峦之上,给山峰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而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一路浩浩荡荡,向着东方的大海奔涌而去。
这样的景象,是多么的雄伟壮观啊!接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想要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得登上更高的楼层。
这不仅仅是在说登高望远的实际情况,更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成就。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理解这首诗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他们能够初步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在学习这首诗时,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看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意。
比如,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夕阳西下、山峦起伏、黄河奔腾的图片,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画面,然后再引入诗句,让孩子们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道理。
比如问孩子们:“如果你们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应该怎么做呢?”让孩子们在思考和回答中,逐渐领悟其中的哲理。
对于家长来说,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运用这首诗。
比如,当带孩子去爬山或者登高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这首诗,让孩子感受登高望远的美好。
同时,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告诉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
《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它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它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让我们明白了追求进步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lóu
yī
jìn
楼依尽
yù
qióng céng
欲穷层
楼 依 lóu 高楼 楼房
yī 依靠 依次
尽 层 jìn 尽力 céng 层次
尽心
底层
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登鹳雀楼》生字认写及课文朗读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 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 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诗意理解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 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 1、白日依山尽( )
①依靠②同意 ③按照
· 2、黄河入海流( )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 ③收入
· 3、欲穷千里目( )
①需要②将要 ③想要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 寺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wēi lóu ɡāo bǎi chǐ
从这幅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
太阳、高山、河水
想到了诗中的哪句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结合图片,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依:挨,靠 尽:消失
结合实际,想一想,
站在一楼看得远还
是更高处看得远?
更欲 上穷 一千 层里 楼目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欲:想要 穷:尽 更:再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入海流:指黄河 依:靠着。 (唐)王之涣 最终流入大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傍晚的太阳。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 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 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品读古诗
欲:想要。
更: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尽。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yī
依 依着 依靠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为命。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我会写
jìn
尽 依山尽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左下格。
我会写
céng
层
一层楼 上层
造句:叔叔的公司包租整 整一层楼。
书写指导:撇舒展,“云”第 一横在横中线上。
品读古诗
感 谢 观 看
我会读
lóu
登鹳雀楼
yī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ɡ
欲 穷 千 里 目,
cénɡ
更 上 一 层 楼。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白 日/依 山/尽, 黄 河/入 海/流。 欲 穷/千 里/目, 更 上/一 层/楼。
字词学习
lóu
yī
楼
依பைடு நூலகம்
字词学习
jìn
yù
尽
欲
字词学习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 登上一层楼。
通读诗歌,思考交流: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依、尽、入、流、目、上)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登鹳雀楼
第 1 页 共 1 页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登鹳雀楼
登鹳guàn 雀q u è
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词释义: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古诗今译: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guàn 鹊què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
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zhǐ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
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
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小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通用11篇)
小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小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欲”“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简单理解诗意,并从朗读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体会最后两行诗句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一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简笔画一、导入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学生都喜欢画画,今天老师也画一幅画送给大家好不好?(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高山、黄河、夕阳、鹳雀楼、诗人,每画一种,都让学生说出画的是什么。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鹳雀楼(齐读)相机简介鹳雀楼,引出诗人王之涣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
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大海。
他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那么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呢?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
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生(齐):登到最顶层!师(把诗人画到鹳雀楼顶层):我们来试试,哇!真的看到了!那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师:你太聪明了,和大诗人王之涣想的一样。
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把他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了一首古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课件出示课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7课《登鹳雀楼》。
师: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登什么?生:登鹳雀楼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在“登”的后边做一停顿,让别人一听就知道,作者登上的这座楼叫鹳雀楼,再读课题:登/鹳雀楼师:你懂的可真多!题目中的“雀和楼”都是本课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观察占格位置。
80首小学必背古诗词鉴赏(8)-《登鹳雀楼》
80首小学必背古诗词鉴赏(8)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今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简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
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
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
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
”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优秀9篇)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优秀9篇)大班古诗《登鹳雀楼》1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
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
(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
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
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入:与“人”、“八”比较。
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二年级上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在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登鹳雀楼》。
这首诗意境深远,给孩子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极其宏大的景象。
太阳依着山峦慢慢西沉,余晖映照,一片金黄。
那滚滚的黄河水奔腾不息,向着大海汹涌而去。
这两句诗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那落日的壮美和黄河的浩荡。
孩子们在学习这两句时,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神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则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辽阔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里不仅仅是在说登高望远的实际行动,更是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或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深层的哲理,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他们能够初步感受到那种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
比如,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那种壮美。
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讲诗人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情,让他们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这首诗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诗中的美景通过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其次,这首诗有助于孩子们积累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洁而生动的诗句,能够让孩子们学到很多优美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此外,《登鹳雀楼》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追求进步的种子。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也许会想起这首诗,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这首诗。
比如,当孩子们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可以问问他们是不是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古诗《登鹳雀楼》的解释
古诗《登鹳雀楼》的解释 《登鹳雀楼 》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王之涣 创作的一首诗。
也是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古 诗 《登鹳雀楼》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 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这里指的是太阳。
3.依:意思是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这里是指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指的是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 在冀州衡水县 担任过(今河北衡水)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1/6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 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 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 其朴素、 极其浅显的语言,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收入短短十个字中; 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 也如临其地, 如见其景, 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的是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 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 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 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 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 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登鹳雀楼古诗意思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到达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漂浮,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假设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赏析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非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古诗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古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芒,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假设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古诗登鹳雀楼 儿童古诗 登鹳雀楼 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因为我们都学习过这首诗。
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介绍一下 儿童古诗登鹳雀楼吧! 作品原文 登鹳雀楼⑴ 白日依山尽⑵,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⑶,更上一层楼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 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 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 ⑵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⑶欲: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⑷更:再。
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格律对照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王之涣 登鹳雀楼草书帖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1/6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 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王之涣早年及第, 曾任 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 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3] 文学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 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诗人遥望一轮 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 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 用极其朴素、 极其浅显的语言,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 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 在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 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 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
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 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 更远, 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 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 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在收尾处用一“楼” 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 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 但其含意深远, 耐人探索。
“千 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 词语 中包含了多少希望, 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发表议论, 既别翻新意, 出人意表, 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 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 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2/6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
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 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 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沈德潜在《唐 诗 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 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 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 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
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 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 《登鹳雀楼》。
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 山。
”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 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 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