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姜夔的词与周邦彦的词的区别
体貌绘神 各尽其妙——论周词之“黏”与姜词之“隔”
作者: 刘润芳;程瑜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0-83页
主题词: 周邦彦;姜夔;词风;黏;隔
摘要:周邦彦与姜夔词风的一个明显不同表现在二人对外物观照方式的差异上。
即周邦彦擅长对物态人情进行具体的客观描写,而姜夔更偏向于对抒情意象进行主观精神的寄托。
周、姜二人词风的重要区别在于:周词偏“黏”,极擅惟妙惟肖地摹写物象;而姜词偏于“隔”,从物象中升华出一种精神品格。
简述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简述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姜夔词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词境和表现手法: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其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
同时,他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2. 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姜夔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然而,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3. 清空高洁、极富想象的词风: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他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张炎所下的断语“清空”二字来概括。
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也不同于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色的那种清空。
他的词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手法入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
4. 丰富的情感表达:姜夔的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他的词主要有两种情感,一是他对国事的悲慨,另一个则是他对过去那一段爱情的怀念。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
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几率生活。
综上所述,姜夔的词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成就,他的词境、表现手法、词风和情感表达都展现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
周邦彦与姜夔词的比较
4 鲁 军 -
( 化 学 院文 学与 传 媒学 院 绥
关键字 : 邦彦: 夔: 周 姜 词 中图分 类号: 0 1 7 2
黑 龙江 1 2 0 ) 0 0 5
摘 要 : 文 从 词 风 .题 材 艺术特 色等 方面对 周邦彦 与姜 夔的词作 了比较 ,以揭 示 两位词人 词的异 同点 。 本
文 献标识  ̄ : 5 -A
文章编号 :6 3 0 9 2 1 1 - 0 0 0 1 7 — 9 2( 0 1 0 0 ~ 1 0 2
宋 代 的词与 唐代 的诗 ,经常 相提并 论 ,它们 都是代 表一 个时 代 的文艺 形式 。北 宋后期 词坛 出现 了两 大创作 全体 ,一是 以苏 轼为领 袖 ,以黄庭坚 ,秦观等 为羽 翼 的苏门词 人群 ;二 是 以周 邦彦 为主 帅 的大 晟 词人 群 。他们 各 自开辟 出不 同创 作 方 向对 词 坛 发展 影 响 深 远 。在 后 来 的南 宋词 坛 上 也先 后 出现 了两 代 词人 ,一 是江 湖 词 人
一
骚 雅 同派 的词 作创 作 虽 与 周邦 彦 很 相似 ,但 也有 很 多差 别 之 处。以 “ 雅词 ”典 范的姜 夔 为例 ,他的词 作 内容上 大多 为记 游 及咏 物 之作 ,所表 现 的感 情也 多为 身世飘 零 和情场失 意 的感叹 。虽然 在 题 材上没 有什 么拓 展 ,仍 然是 沿着周 邦 彦的路 子写 恋情 和咏物 ,但 艺 术上颇 为精 致 。他 的词 一个 突 出的特 色是音 节谐 婉 。同时 ,也讲 究用 字 ,善于 渲染气 氛 。当然 ,最 能代 表姜夔 词特 色的就是 张炎 所 说的 “ 清空 ” ,即在情感 上 主要抒 发高 洁的 士大夫 情怀 ,艺术 表现 上 避实就 虚 ,侧重 于空灵 的境界 ,色 彩上偏 于素净 。 周 邦 彦 和姜 夔 的词 都 以 咏 物为 题 材 ,周 邦 彦所 作 咏 物词 既 丰 富 ,如 咏新月 、春 雨 、梅 花 、梨花 、杨柳 等 ,又将 身世飘 零之感 , 仕 途沦落 之悲 ,情 场失 意之 苦与所 咏之 物融 为一体 。而 姜夔 的咏物 词 ,往往 别有 寄托 。他 常常将 自我 的人 生失意 和对 国事 的感慨 与咏 物 融为一 体 ,写 的空灵蕴 藉 ,寄托 遥深 。如 《 齐天 乐 》中 “ 声声 一 更 苦” 的 “ 音 ” ,渗 透着 词人 自我凄 凉 的感 受 ,但又很 难说 哪一 哀
柳永、周邦彦、姜夔三家词用调的比较分析
因各 家 对 柳 词 同 名 异 调 的 考 订 尚有 分 歧 , 故 所 得 总 数 仍 有 参 差 。笔 者 对 柳 永 所 用 词 调 总 数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5 — 3 1 基金项 目: 国 家哲 学社 会 科 会科 学基 金 项 目“ 以词调 为 中心 的 唐 宋语 体 与 词 史研 究” ( 1 2 B Z W0 3 5 )
展 史 影 响 最 为 深 远 的典 范 。对 三 家 词 的用 调 情 况 ,学 界 虽 已各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考 察 与 探 讨 , 但 对 三 家 词 用 调 的 比较 分 析 还 较 为 薄 弱 。本 文 即 拟对 三家词 的用调 情况进 行 初步 的 比较分 析 , 试 图 在 参 照 比 较 之 中 寻 求 三 家 词 在 用 调 层 面 上 的创 作 成 就 与 词 史 定 位 。
、
柳永 、 周邦彦 、 姜 夔用 调 的数
据统 计 与分 析
在进行 比较 之前 , 需 对柳 永 、 周 邦彦 、 姜 夔 三 家 的用 调情 况 做 全 面 的数 据统 计 和 定 量分
四年级下册-周邦彦与姜夔
周邦彦与姜夔周邦彦(1056 - 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末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他的词作格律严谨,语言典丽精雅,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代表作有《苏幕遮〃燎沉香》、《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少年游〃并刀如水》等。
姜夔(1154 - 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够自度曲,词作格律严密。
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游记、咏物、离别相思和抒写个人身世之作,偶尔也会流露出对时事的感慨。
代表作有《暗香》、《疏影》、《扬州慢》等。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王国维技法展示夔一说到姜夔,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名字中那个极不常见且难以书写辨认的“夔”字。
据记载,姜夔的父亲姜噩是一个好古的读书人,所以才为儿子起了这样一个不常见的名字。
“夔”字念作kuí音,除了指四川的一个古地名之外,还有两个特指的意义:一个是指尧舜时期一个乐官的名字,另一个便是指一种传说中的只有一条腿的怪物。
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大战蚩尤时所用的战鼓便是用夔的皮制成,这也与音乐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如果有同学对国内的仙侠类游戏感兴趣的话,相信对夔牛这种怪物一定不陌生。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已经有了对夔牛的描述:“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而这种传说中的怪物在商周时期也被广泛运用在了青铜器的铸造之中,夔龙纹是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重要的纹饰之一。
由此可见,夔与音乐以及其他原始的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姜夔的名字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姜噩对儿子的殷切期盼,而姜夔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不仅成了一个精通音律的音乐家,还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品欣赏(一)你有过远离家乡,在外居住的经历吗?你体会过想家的滋味吗?《苏幕遮》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抒发的正是他客居汴京时的思乡之情。
清真白石比较
周邦彦姜夔之咏物词比较北宋晚期“婉约派”的一位代表作家、曾主管大晟府的周邦彦,在继承了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婉约词的艺术形式。
他作为大音乐家兼高级乐官,无论其独立创作抑在其领导下整理和创作出的歌曲,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故其词字句较整饬,呈现为格律化的定型。
周氏制乐,或一曲之中多次转调,音律更为繁复了,这就必须处处留意字声,平上去入,阴阳轻重,各用其宜,不容相混。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谓,读周词,“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辘轳交往”。
诵读尚且如此,当时歌唱之悦耳可想而知。
周氏躬逢慢词盛行之时,遂刻意出奇,人为地制造曲折回环,或无垂不缩,或欲吐先吞,或虚实兑形,或时空错序,章法变化之能事至此已极。
与同时代的婉约高手秦观相比,大抵秦之笔轻灵,周之笔凝重;秦词纯正,周词老辣。
北宋婉约词人,周邦彦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宜其词中千门万户,集婉约派之大成,开格律派之宗风。
陈廷焯:“词至美成,乃有大宗。
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
自有词人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
”南宋格律派词人姜夔更是深受他的影响。
姜夔同样也是一位音乐家,他挟着他的清雅之词步入南宋词坛,于辛派豪放词之外,别立一宗,其影响下及宋末乃至清初。
姜氏旁参“江西诗派”的生硬,得周之峭拔,力求琢句炼字,归于淳雅,不涉俗调,他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艺术性,确立了文人词的审美规范。
姜夔一生清贫,未入仕途。
他天生一副傲骨,从不趋炎势、随波逐流,其词作在同时代的江湖文人群体中秀然杰出,表现出一种清劲脱俗的格调。
王国维评价姜夔:“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出白石”。
就技法而言,姜词多用虚字提唱,故结体清空,层次的演绎和转换较为显豁,筋骨全在明处,就风格而论,姜词似疏梗白荷,幽香冷艳。
“清空骚雅”是其词的最大特色,其词境被后人号为“幽韵冷香”。
咏物词,晚唐五代即已有之,至北宋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人步入词坛,咏物词声势稍张,但就当时词坛大势观之,咏物词所占比重实微不足道。
柳永周邦彦姜夔三家词的比较
Comparison between Liu Yong's and Zhou Bangyan's and Jiang Kui's Ci-Poetry 作者: 尹占华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1-9页
主题词: 柳词;周词;姜词;词调;表现手法;语言
摘要:柳永、周邦彦和姜夔的词是宋代婉约词中最有影响的三大家,而三家词的不同则正好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的发展轨迹.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家词的差别,即词调、表现手法和语言.在词调方面:柳永词新调多而音乐通俗;周邦彦词新调次之但音乐高雅;姜夔词新调最少而音乐古朴却并不美听.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柳词平铺直叙,直白而坦露;周词变直叙为曲说,追求含蓄;姜词则化实为虚,力求隐蔽.在语言方面:柳词俚俗,格调软媚;周词求雅而不能尽归于雅,格调仍然偏软;姜词则归于骚雅,改以健笔写柔情.但三家词皆为'言情'所束,故均有局限.。
从柳永_周邦彦_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
[收稿日期]2011-04-12[作者简介]王梦(1989—),女,河南安阳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从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王梦(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在宋词中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反映了宋词流变的趋势。
女性主体对象由“写实”、“唯美”到“抽象”,女性形象所寄托的情感由“单调”向“复调”、“个人化”向“时代化”转变,艺术手法呈现出描写的遗形取神,语言避俗求雅,叙事时空逐渐交错叠合,情感表达渐曲渐涩的变化。
女性形象的流变体现了宋词词体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关键词]宋词;女性形象;柳永;周邦彦;姜夔[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1)03-0083-04本文选取柳永、周邦彦、姜夔作为分析的对象。
在已有的宋词女性形象的研究中,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最多。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中,将柳永词的表现内容分为了四类,其中有三类都与女性形象有关,包括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的,表现被遗弃或失恋女子的痛苦心声的以及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愿望的。
[3](P34)以后的研究者也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分类标准。
透过柳词中展现的女性形象,研究者看到柳永对于下层女子最大限度的同情,宋代商业经济繁荣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少有的人文关怀。
对于周邦彦和姜夔恋情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较少。
周邦彦词的研究总体上重艺术轻内容,对其词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往往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
姜夔在创作的题材上主要为咏物和恋情两方面,后人对于姜夔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咏物词以及艺术技巧上。
探究女性形象的流变,一方面为周词和姜词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的整体发展。
从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入手看宋词的发展,可以从表现主体、表现情感、表现手法三个层次考察。
一、主体对象的转变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中展现的女性主体对象经历了“写实”、“唯美”到“抽象”的转变。
姜夔的诗词《扬州慢
【导语】《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姜夔的代表作。
这⾸词以寄托对扬州昔⽇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河破的哀思。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姜夔的诗词《扬州慢•淮左名都》,欢迎赏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姜夔 淳熙丙申⾄⽇,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其城,则四顾萧条,寒⽔⾃碧,暮⾊渐起,戍⾓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度此曲。
千岩⽼⼈以为有“⿉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尽荠麦青青。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犹厌⾔兵。
渐黄昏,清⾓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今、重到须惊。
纵⾖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四桥仍在,波⼼荡、冷⽉⽆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赏析】 词前⼩序交代了写作时间、地点、内容、主旨等要素,使读者更能准确地把握词⼈的⼼理情怀。
词分上下两⽚,上⽚写词⼈⽬睹的扬州惨象以及⼼理感受。
前三句点明扬州昔⽇之繁华,以及⾃⼰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句写景,显⽰出⼀派荒凉之象;“⾃胡马”三句,点出⾦兵南侵对扬州及扬州⼈们造成的伤害;“渐黄昏”⼆句,以凄凉呜咽的号⾓声,进⼀步烘托扬州的荒凉景象。
下⽚运⽤典故,进⼀步深化了“⿉离之悲”的主题,抒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
“杜郎”五句是说,若杜牧重游扬州,也会为扬州的遭遇⽽痛⼼,他纵然以精⼯的词笔写过扬州,如今⾯对此等惨象,怕再也写不出昔⽇的款款深情了吧。
“⼆⼗四桥仍在,波⼼荡、冷⽉⽆声”两句,写扬州的名胜——⼆⼗四桥。
杜牧有“⼆⼗四桥明⽉夜,⽟⼈何处教吹箫”的诗句,说扬州的⼆⼗四桥是⼗分繁华美丽的。
如今呢?⼆⼗四桥仍然还在,只是桥上已经没有往⽇的笙箫歌舞了,只有桥下的寒⽔寂寞地摇荡着⼀⽚昏黄的冷⽉。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可是在⼆⼗四桥的旁边,居然还开着那么多红⾊的芍药花,它们究竟是为谁⽽年年开放呢?末两句其实化⽤了杜甫“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绿”的句意,透露作者对国家的⼀种深沉的悲慨。
(完整word版)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看宋代咏物词的特征
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浅析宋代咏物词的特征咏物,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传统体裁,咏物词是宋词的一种重要的题材类型,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咏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词中的咏物篇数量之多,不甚枚举,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巧妙的写作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以苏轼、周邦彦、姜夔的咏物词为例浅析宋代咏物词的特点。
苏轼的咏物词特点一、运用拟人化手法,充分展开想象。
咏物词通常使用的手法是“拟人化"。
《全唐词》所辑的苏轼的咏物词中,有11首使用拟人手法。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将杨花比拟成一位春日思妇,全词写离别的闺怨。
写杨花离枝坠地,犹如思妇被弃,貌似“无情”,实是“有思”.而思妇的柔肠百转、娇眼困酣,恰犹如柳枝的细软婉曲,柳叶的飞坠无定.杨花随风飘舞,起落往返;思妇离魂寻郎,飞越万里,莺呼梦回,既摄杨花之魂,又摄思妇之神.从“晓来雨过"着笔,去追踪杨花的最终归宿。
不想唯见池萍零乱,三分春色,委身黄土,付于流水,了无踪迹.至此,思妇的惜春、恨春之情,连同“美人迟暮”之感,就被发掘得淋漓尽致了。
二、“以诗为词,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一般说,北宋咏物词重在自然明快和涵浑的意境,不甚寄托.南宋兴咏物词,重在字句的工巧和典故的运用,尤重寄托.苏轼的《卜算子》咏雁,既体现了北宋咏物词的艺术风格,又开南宋咏物寄托的先声。
“幽人独往来",是实写,但亦如飞舞于月空的缥缈孤鸿,此实中有虚。
“缥缈孤鸿影”,是虚写,但亦如静夜徘徊于小院的幽人,则虚中见实,虚实映衬,人鸿合一,形神十分鲜明丰满。
其实,词作反映的是作者贬黄时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词人偶见孤鸿掠影,一时景与情会,遂将无限眷恋、哀怨、幽愤之情,清高自守,自甘寂寞之志,尽借孤鸿形象倾吐而出。
周邦彦的咏物词特点周邦彦所做的咏物词既丰富,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用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
姜夔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
姜夔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嘉州布衣/辑文自姜夔吧清真与白石均为宋代婉约派之大家,和柳永一起为婉约词风的发展演变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这新生体由浅入深,由粗变细,由俗变雅的过程中,从清真到白石成功的完成了婉约词体的传承与创新。
继承是必然的,发展是必须的,不可忽视前进道路上的每个环节。
怀人相思、羁旅行役、咏物叹怀历来都是婉约词派的传统主题,本文便从章法结构、艺术风格方面在二人此类词作的对比中看其继承与发展。
首先,章法结构。
周邦彦在继承了柳词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的基础上,变简为繁,变粗为细,在章法结构上呈现了严密而反复多变的特点。
正如蔡崇云《柯亭词论》所说:“自屯田出而词法立,清真出而词法密,词风为之丕变。
”一个“密”字道出了周词无论在炼字、炼句,还是在上下承接、情感契合、意象转换、描摹物象等方面的严谨与切实。
复敬观在手批《乐章集》中说:“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在周词中确实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结构表现方式。
变直线为曲线,从一元到多元,由直叙到顺叙、倒叙、插叙的完美结合。
在空间、时间、现实与虚幻中往来穿梭,形成了回环往复、跌宕顿挫的结构特点。
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称“美成词,浑灏流转”,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谓之“结构精奇,金针度尽”,如其《瑞龙吟》(章台路)第一片“还见”二字点出作者故地重游,梅花残落,桃花初吐,“坊陌人家”,“定巢燕子”,从现实空间入手,绘出眼前景物。
紧跟第二片“因念”二字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在追忆的时空中将旧日知己描绘的鲜明可爱,呼之欲出。
最后第三片从今昔感伤中又回到了眼前景象。
“官柳金缕”、“池塘飞雨”、“一帘风絮”内心惆怅情绪看尽满眼泪雨愁絮。
在今与昔,真与幻间宛转写来,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云:“看其由无情入,结归无情,层层脱换,笔笔往复处。
”又如《解连环》(怨怀无托)一词更侧重于情感上的层层推进而造成结构上的回环曲折。
浅析姜夔词的艺术风格
浅析姜夔词的艺术风格
姜夔是唐代后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
飘逸、明快、感性为主要特点,富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面从诗歌的语言特点、主题内容、修辞手法等方面来浅析姜夔词
的艺术风格。
一、语言特点
姜夔词语言优美、自然,以朴实简洁为主要特点,讲究格律、
韵律、音节和修辞技巧转换。
其词的语言风格显得灵动、流畅且避
免厚重、繁琐之感,透露出一股青春的意境。
比如《减字木兰花》
中“分明世态尽轻肥,看取男儿泪几滴;白毛新燕脂香力,跳过明
月夜行云”一句,语言清淡明快,留有余地,使人产生想像和联想。
二、主题内容
姜夔的词主题涉及爱情、生活、自然、思乡等方面。
以情思、
游乐、怀古为主要内容,表现出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万象
的感叹。
比如《浪淘沙·北客行》这首词的主题就是对思乡的怀念
和热爱。
能以一首小词描绘自己的思乡之情,感情饱满却不流俗,
蕴含着淡淡的忧伤情感。
三、修辞手法
姜夔修辞手法的特点是临场灵活、多姿多彩,常常用一些幽默的、富有画面感的词汇和形象,让人们产生视觉的感受,使读者可
以在情感的共鸣中更好地理解文本。
比如《菩萨蛮·书愤》中“奉
法宝,傍莲花,分明是道家仙洞;拄杖子,排迷草,故事当年旧
社。
”一句,通过形象的词汇和动态的画面,将小说中的情节描述
得淋漓尽致,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总之,姜夔词以清秀、俊俏、意味深长、抒发哀婉、离奇玄异
而著称于世,其词风格新颖而又刚柔相济,深受后人的追捧和喜爱。
周邦彦和姜夔词的比较论
周邦彦和姜夔词的比较论【摘要】:周邦彦、姜夔都是非常重视格律并且精通音乐的词人,他们的创作都各自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
在语言风格上,周邦彦的词色泽艳丽,而姜夔的则色调清幽;在思想内容上,周邦彦的词大多都是没有寄托的,而姜夔的词旨趣深远;在艺术特点上,周邦彦的词工丽、丰腴,姜夔的词则清空、瘦劲。
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传承和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周邦彦姜夔语言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朴实丰腴清空瘦劲一、语言风格周邦彦和姜夔这两位,都是南宋诗词大师。
我认为姜夔的风格更开阔些、直抒胸臆,如:“淮南明月冷千山”;而周邦彦的风格更细腻些、委婉且深邃,如:“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①他的词作中多出现: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词语,如春日牡丹般华丽;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如他偏爱冷香、冷云。
冷月、冷风、暗柳、暗语等词语,似雪中寒梅般幽韵冷香。
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姜词因语雅、调雅、味雅,而被宋末词人奉为雅词的典范。
清真与白石均为宋代婉约派之大家,和柳永一起为婉约词风的发展演变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这新生体由浅入深,由粗变细,由俗变雅的过程中,从清真到白石成功的完成了婉约词体的传承与创新。
二、思想内容上的无所寄托和旨趣深远周邦彦和姜夔的题材相对来说都比较狭窄,内容比较单一薄弱。
但是与姜夔相比,周邦彦词的内容显得更加薄弱。
他词作题写较多的,为男女恋情、羁旅愁思、咏物咏节序三大类,另外有少量的登临怀古和闲居自适之作。
这些词以内容言,多是从一个侧面抒写个人的情怀,很少有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渗透。
其词,只有个人闲情逸趣、喜怒哀乐生活的彰显,很少有个人高远情志的抒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则少有关注。
在他的词中,实在看不到社会巨浪的一点影子。
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
的对 象 , 不 过是 ‘ 别 愁 闺情 “恋 爱 ’ 的几 个 方 面
而 已 …… ” [ 1 眈恋情 内容 在宋 词 中最具 典 型 性 。恋 情 词 即是描 绘抒 情 主 体对 自己眷 恋 的对 象抒 发心 仪之意 、 思念 之情 、 离 弃之恨 的词作 。具体论 之 , 恋 情词 的内容 可分为 四类 : 1 . 身处异 地 的相思 怀人 ; 2 . 男女送别 的悲苦离散 ; 3 . 两情 相悦 的欢愉 幽会 ; 4 . 一
p r o b e s i n t o t he e mo t i o n a l t y p e s a nd t he s i m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f e ma l e i ma g e s i n t h e t wo a r t i s t s ’ p o e t r y i n o r d e r t o e l a b o r a t e t he i r a ti r s t i c t e c h n i q u e s f r o m t h r e e a s pe c t s: s t r u c t u r e, me a n s o f e x pr e s s i o n a n d l i n g ui s t i c f e a t u r e s . Ke y wor d s :Z h o u Ba n g y a n; J i a n g k u i ; r o ma n c e p o e t r y; a r t i s t i c t e c h n i q u e s
[ 关键 词 ] 周邦 彦 ; 姜夔 ; 恋 情词 ; 艺术 技 巧 [ 中 图分类 号 ] I 2 0 7 . 2 3 [ 文章 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0 3 0 4 ( 2 0 1 7 ) 0 1 - 0 l 1 4 - 0 8
周邦彦、辛弃疾、姜夔、李清照的词
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和李清照是我国古代词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词作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探讨这四位词人的词作,通过分析他们的创作特点、风格和影响力,来揭示这些优秀词人的诗词艺术魅力。
1. 周邦彦周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人生情感。
周邦彦的词作以其清新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细腻的情感而著称,其中《青玉案·元夕》、《浪淘沙·杂曲歌辞》等词作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词坛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周邦彦词作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家国情怀和人生苦乐的真挚表达,以及他对于世情人情的深刻体察。
2. 辛弃疾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伟大词人,他的词作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豪放激昂的情感而著称。
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在形式上有着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内容上也深刻反映了他对于时局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慨,其中《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词作被誉为我国古代词坛的绝世珍品。
3. 姜夔姜夔是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他的词作以其工笔虚实的写景和深情缠绵的抒怀而著称。
姜夔的词作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尤其是在对于山水意境和人生感慨的描绘上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其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作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词坛的瑰宝。
4. 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其柔婉婉转的笔触和细腻纤巧的情感而著称。
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性和感染力上均有着极高的水平,她对于人生百态和情感世界的表达更是触及人心,其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词作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词坛的绝世珍品。
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和李清照作为我国古代词坛的佼佼者,他们的词作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艺术性上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们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姜夔的词与周邦彦的词的区别
浅谈周邦彦的词与姜夔的词的区别摘要: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
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关键词:语言形式结构江西诗派婉约豪放比较清幽柔弱周邦彦,号称清真居士,他的一生没有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迫害,曾被提拔为大晟府——即最高音乐机构长官。
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成了名重一时的“御用文人”,“宫廷词人”。
不过他任期两年,一生大部分时间放外,即便滞留京城,也只做个芥豆小官。
但周邦彦才华横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多才多艺,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
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
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
而姜夔,号白石道人,他是一位浪迹江湖、寄食权门的游士。
青年时代,曾出游扬州,旅食江淮一带。
又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
他多才多艺,诗词而外,还擅长书法、精通音律。
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绝意仕途,也抱有政治理想。
姜夔两次向朝廷进乐谱,希望获得机会。
后一次还获诏允许他破格参加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
此后,他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
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首先,在语言上,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而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
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婉约词风的“集大成者”。
论周邦彦与姜夔词之异同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论周邦彦与姜夔词之异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论周邦彦与姜夔词之异同内容摘要:周邦彦与姜夔是宋代词坛婉约词派的两位杰出词人,他们都重视格律,且精通音乐,主张作词须弃俗从雅。
在创作上,姜夔一定程度上受到周邦彦的影响,但两人创作却同中有异,各有特色。
以题材内容而言,两人词作中恋情、羁旅行役及咏物之词均占据大部分内容,然而表达方式、侧重内容却各有不同;以章法结构而言,两人都重视章法结构的组织安排,但周词长于铺叙,章法严密,结构繁复多变,姜词则化实为虚,密中求疏,且精心作序;以艺术风格而言,周词浑厚和雅,姜词清空疏宕;以音律特色而言,二人均擅长自度曲,作词上追求音律和谐,但周邦彦先曲后词,姜夔则偏爱先词后曲。
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继承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格律题材内容章法结构艺术风格音律特色周邦彦与姜夔是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两位杰出词人,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继承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词论家们往往喜欢把他们相提并论。
他们作词都重视格律,精通音乐,主张作词须弃俗从雅。
周词在创作上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姜夔,但二人的创作在题材内容、章法结构、艺术风格和音律特色方面却同中见异,各有特色。
题材内容怀人相思、羁旅行役、咏物叹怀历来都是婉约词派的传统主题,周邦彦、姜夔二人在题材上也并无太大拓展与创新,依然延续恋情、羁旅行役及咏物等传统题材。
虽然二者在题材内容上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创作数量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尽相同。
首先是在创作数量上。
在周邦彦所处的时代,“词为艳科”的统治局面虽已被打破,词的表现力也逐渐扩大,但词体的应用范围却依然相对局限,因此,恋情、女性与羁旅行役仍占据周词绝大部分内容。
轮回般的近似,精妙处的相异——周邦彦词与姜夔词的比较
c o n f r o n t r e a l i t y ; w e e k o p e n e d u p t o t h i n k o f w o r d s , in g g e r i n h e i r t e d er p i p h e r a l t e c h n i q u e ; t w o a r e l o n g e r t h a n t h e m a n e i w i r t i n g , t a n g i b l e a n d i n t a n g i b l e ; t w o
[ 关键词 ] 轮 回; 以思力写词; 一实一虚 ; 精通音律 ; 雅 正。 [ 中图分类号 ]1 0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0 0 4( 2 0 1 3 )o l一0 0 7 2 —0 2
Tr a n s mi g r a t i o n . Ap p r o x i ma t e , De l i c a c y
— —
周邦彦词与姜夔词的比较
张 勤
( 商丘市梁园区技工 学校 , 河南 商丘 , 4 7 6 0 0 0 )
[ 摘
要] 周邦彦 与姜 夔两人之 间有 着太 多的相似 , 周的为人作 风疏狂、 谨慎 , 姜是清醒但又无 力对抗现 实; 周开创 了以
思力写词 , 姜继承 了周的笔法; 两人都长于慢词写作 , 一实一虚; 两人都精通音律 ; 周主张词的雅正 , 姜也是进一步倡行雅词。
… …
之、 相对平 息了, 士大 夫们 的政治热情与爱 国意气也逐渐 消退
自保 。 姜夔的生平经历 比周邦彦更为简单。 南宋朝廷偏安一 隅,
似 了, 他们在绝望 中放弃了抗争 , 国家责任感淡化 了, 开始 留恋于 无心北伐 ,士大夫们 的政治 意气到 了南宋末年 已消磨无存 , 早年也 曾有过雄心壮志 , 但终于 以布衣终老 , 过着 豪门 艺术化的生活 。 两朝末年繁华中见衰败的气象也影响到了两位 姜夔等 , 浪迹江 湖的生 活 , 没有 经历军旅生涯 , 不似 辛弃疾 、 文天 词人 , 家 国兴衰 的感 叹从词作 中淡 出 , 更 多的是对个人身世 的 清客 、 感叹。词 的艺术技巧受到极大的关注 : 北宋词到周邦彦 , 开始向 祥那样具有 民族英雄 和爱 国诗人双重身份 , 但也不与主和派合 是清醒者却又无力对抗现实 , 只是“ 黍离之悲” 未淡忘。 他虽 格律词发展 , 周邦彦集北宋词之大成 , 成为结北开南之人 ; 南宋 流 , 然过 的是清客生活 , 却清高而又珍视 个人人 品, 与仰人鼻 息的 词到南宋末年, 也到了总结 的阶段 , 姜夔等人上承周词 , 从对辛 食客有所不同。他一生 的遭遇与个人 的品格深深地影响到他的 派词人 的反拨出发 , 对词重新规范 , 尤其讲究格律 。文学史上 , 流连光景 、 咏物酬唱与抒发恋情相 这一北一南两人都被归 于格律词 派( 或 有人 把姜夔 等人称 清雅 词风 。他写下大量 自伤身世 、 思 的作 品,其 中优秀篇章不同程度地揉进 了家 国兴亡之叹 , 具 词派 ) , 周 邦彦 的创作对姜夔有直接的影 响。下面就几个方面对
周邦彦与姜夔词比较论
周邦彦与姜夔词比较论房日晰周邦彦、姜夔都是非常重视格律并精通音乐的词人,其创作各有自己的艺术特性。
以思想内容言,周邦彦词无所寄托,姜夔词旨趣深远;以艺术特色言,周词讲理法,词风质实、丰腴,姜词重气体,词风清空、瘦劲。
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承传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周邦彦、姜夔都是非常重视格律、精通音乐的词人。
他们精心斠律并能自行度曲,在词的创作上起了规范作用。
如果说周邦彦总结北宋前期词并成为艺术上的集大成者,那么,姜夔则在辛派词人统治词坛的时候,异军突起,使婉约词的创作得以承传并中兴。
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承传与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因此,词论家往往将两人词相提并论。
为了更准确、更清晰地把握两人词的个性特征,恰当地评价他们在词史上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周、姜词作一番比较研究。
一、无所寄托与旨趣深远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周、姜词因内容的贫弱为许多学者所诟病;直到80年代以后,这种指责才有所改变。
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很难为他们词内容的贫弱作辩解,高度精美的艺术性与贫弱的思想内容,是周、姜词的共同特征。
与姜夔相较,周邦彦词的内容,贫弱尤甚。
纵观其词作,大部分是羁旅、恋情与咏物,表现的多是纯属个人之情愫,很难看到当时社会的影子,更谈不上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了。
在周邦彦词中,充斥着羁旅的哀愁、恋情的悲欢以及为咏物而咏物的词作,但却有着高度的艺术性,可谓艺术精品。
这些词以内容言,多是从一个侧面抒写个人的情怀,很少有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渗透。
其词,只有个人闲情逸趣、喜怒哀乐生活的彰显,很少有个人高远情志的抒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则罕有关注,缺少我国传统士人对国计民生的热切关注与忧患意识。
我们在他的词中,实在看不到社会巨浪的一点影子。
周邦彦词的主体是羁旅词与恋情词。
其中与妓女的恋情词,几占全部词作的一半。
在他笔65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下,大写特写其与歌儿舞女的悲欢离合,抒发对异性的欣赏与挚爱,没有比兴,没有寄托,没有反映较深刻的社会内容。
从周邦彦、姜夔看两宋婉约词风的变化
从周邦彦、姜夔看两宋婉约词风的变化
王萍
【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16)006
【摘要】在宋代近四百年的时间段里,婉约词的创作风格随着政局变革、士人心态和社会审美态度的变化,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周邦彦和姜夔作为两宋婉约词风的领军人物,在创作中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比较二人的词创作,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现出两宋婉约词风的变化历程和原因.
【总页数】8页(P93-100)
【作者】王萍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淮南232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从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 [J], 王梦
2.通俗·典丽·醇雅 --柳永、周邦彦、姜夔与宋词词风变化 [J], 王宝琴
3.试从两宋交际嘉陵江流域政区建置变化看宋金对峙态势 [J], 周伦毅
4.从柳、周、姜词结构看宋婉约词的雅化过程 [J], 罗章
5.论两宋婉约词之异 [J], 陈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周邦彦的词与姜夔的词的区别
摘要: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
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关键词:语言形式结构江西诗派婉约豪放比较清幽柔弱
周邦彦,号称清真居士,他的一生没有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迫害,曾被提拔为大晟府——即最高音乐机构长官。
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成了名重一时的“御用文人”,“宫廷词人”。
不过他任期两年,一生大部分时间放外,即便滞留京城,也只做个芥豆小官。
但周邦彦才华横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多才多艺,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
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
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
成了浑厚、典雅、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
而姜夔,号白石道人,他是一位浪迹江湖、寄食权门的游士。
青年时代,曾出游扬州,旅食江淮一带。
又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
他多才多艺,诗词而外,还擅长书法、精通音律。
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绝意仕途,也抱有政治理想。
姜夔两次向朝廷进乐谱,希望获得机会。
后一次还获诏允许他破格参加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
此后,他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
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首先,在语言上,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而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
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婉约词风的“集大成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词至美成,大宗。
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
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
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
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
”评价是相当高的。
以周邦彦为首的大晟词人是北宋后期最有影响的创作群体。
其次,在内容题材上,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
姜夔的恋情词,则往
往过滤省略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此词虽是怀念合肥恋人,但并未写艳遇的旖旎风情,而只有魂牵梦绕、铭心刻骨的忆恋。
其中“淮南皓月冷千山”一句,更创造出词史上少见的冷境。
姜夔的时代是一个令人灰心失望的时代。
作为江湖游士,他的前途命运更是渺茫黯淡。
加上他一生贫病交加,对凄凉寒苦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他总是以一种忧郁凄凉的眼来看待世界。
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家的感慨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
如《齐天乐》咏蟋蟀的鸣声,全词充溢着“一声声更苦”的哀音,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但又很难坐实说哪一句是写他自己。
其寄托在若有若无,若即若离间含义丰富深广给读者留下极大想象空间。
周邦彦所作的咏物词
再次,在艺术形式上,周邦彦在艺术形式上融会各家,达到纯熟的地步。
周词的最大特色是长于铺叙,采用多层次结构,进一步发展了慢词。
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所云:“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
”而其善铺叙的最大特色,又在于用多层次结构来抒发婉曲深致的内心情感,用曲折多变的笔触来叙写复杂多变的事件。
如《瑞龙吟》,全词写探春归来,追叙游踪,为双拽头结构,第一片写徘徊于章台路_川日游之处。
第二片写在旧游处追忆当年伊人的服饰情态,是插叙。
第三片写今昔之感,分作五层:一层写旧处重游,“惟有旧家
秋娘,声价如故”,不明言未见伊人,二层寄托深致想念之情,仍不明言未见伊人;三层“知谁伴”二句才慨叹无人作伴,顾影自怜。
这三层皆盘马弯弓,欲吐又吞。
至第四层“事与孤鸿去”方归结事过境迁,人去台空,显出其沉着刻画之力,并启下文。
所谓“事”者,即上文歌舞、赋笔、露饮、闲步以及与这些事有关的伊人。
第五层又分作三步:先用“探春尽是伤离意绪”作高度概括,点醒题旨,收拾上文—前言所至之处,所见之景、所念之人、所记之事,无非伤离意绪;接着写归途官柳低垂,池塘飞雨,~片凄凉;最后以景语写情,归院后但见满帘风絮,更加重断肠情怀,层次繁多而次序井然,章法极为缤密曲折,既讲究脉络使首尾照应,又讲究层次波澜,使铺叙之情事摇曳生姿,同时也讲究对比映衬来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情感。
用他自己的词“曲径通深窈”(《隔浦莲>)来概括其章法结构的特色是很恰当的。
而姜夔,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他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变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如《扬州慢》,词中的“吹寒”,“冷月”等都是运用通感。
起首二句的句法明显受到柳永《望海潮》的影响,但柳词是正面描绘钱塘的繁华景象,而姜词则是从侧面着笔,从虚处表达对扬州残破的深沉感慨。
用笔一下一反,一实一虚,恰好形成鲜明对照。
他的另一首名作《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也同样是从虚处传达出无穷哀感,笔致清虚,意境空灵。
故张炎说姜词“清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卷下)。
姜词在形式
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词作往往配有精心结撰的小序,它不仅起交代创作缘起的辅助作用。
小序自身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如同韵味隽永的小品文,与歌词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这是周词所没有的。
如《念奴娇》序,写景清新优美,具有散文诗般的意境。
姜夔“健笔写柔情”,使词中的恋情刚化,笔致清虚,意境空灵,给读者留有较大的空间与思考余地,加上隽永的小序,这就是他不同于周词艺术特色。
周邦彦、姜夔的词,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当代学者缪钺先生在谈到周、姜词风时,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
他说:“周词华艳,姜词隽澹,周词丰腴,姜词瘦劲,周词如春圃繁英,姜词如秋林疏叶。
”他以三个分句,形容和描写周、姜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华艳与隽澹,是就词的色彩而言的;丰腴与瘦劲,是就词的风貌而言的;繁英与疏叶是兼色彩风貌而言之。
其核心是丰腴与瘦劲。
他这段话说得形象而准确,的确抓住了周、姜不同的风格特征。
周、姜这种不同的艺术特色的确都能别树一帜,在宋代词坛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风采。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清真与白石在宋词创作上的各自成就,正如陈廷焯所说:“美成、白石,各有至处,不必过为轩轾。
顿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词宗,自属美成;而气体之超妙,则白石独有千古,美成亦不能至。
”不可否认二人在其词作中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但在宋词的传承与开拓进程中二人的地位与作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参考文献:《唐诗.宋词元曲》《国学四库》编委员2009年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意境风格流派》王昌酋广东人民出版社1968年《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田恩铭陈雪婧2008年陕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