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古诗大全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
本课包含三首古诗,分别是《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静夜思》。
这些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所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1. 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情感体验。
2. 对古诗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朗读录音、词汇卡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
2. 朗读:教师播放古诗的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古诗,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古诗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2. 课题下方列出三首古诗的标题3. 旁边列出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教具学具准备4. 下方列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制作一份关于这首古诗的PPT,下节课进行分享。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3、初步感受“渔歌⼦”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体会这⾸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教学⽅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 学习⽅法:⾃读⾃悟、⼩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歌景交融( 7 分钟) (⼀)好语积累: 师:出⽰词语(1) 学⽣齐读 师:这组词都是⽤来形容什么的? ⽣:回答 师:出⽰其他⼏组 ⽣:齐读后回答 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师就考考⼤家,就读了这⼀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 ⽣:汇报 师:总结并⿎励。
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样⼀边读⼀边往了脑海⾥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才会提⾼的快。
(⼆)激趣导⼊: 师:播放歌曲:《渔歌⼦》 师:你从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汇报看到的内容 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家念出⼏句吗? ⽣:试着背出 师导⼊:刚才这⽀歌,可不是⼀⾸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初读正⾳感知品味( 10分钟 ) 1、解题 师:板书课题 (渔歌⼦【唐】张志和) ⽣齐读课题 师:这《渔歌⼦》不仅是词的题⽬也是词牌名,所以这⾥的“⼦”不 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渔歌⼦》是写什么的? ⽣:回答 师:打开课件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6.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阅读三首古诗,讨论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鼓励家长记录下孩子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作业要求:
1.作业需按时完成,字迹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赏析作业要注重个性化表达,充分体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小组合作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通过对古诗的吟咏、背诵、默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并欣赏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美、情感美,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关爱自然、热爱生活,从古诗中汲取人生智慧。
2.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并正确书写。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首古诗的讨论。
2.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3.各小组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四)课堂练习
1.教师针对三首古诗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检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课堂练习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三首古诗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等特点。
(二)讲授新知
1.对三首古诗进行逐个讲解,分析古诗的背景、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1 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会写1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能够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3、学习通过看注解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味诗句,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课题导入。
听老师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句成涌,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仙”。
【课件出示:李白图文】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静夜思》表达对家乡的思恋。
《望庐山瀑布》中李白对祖国的山水怀有一份喜爱的感情,我们看到了一个寄情山水,潇洒俊逸的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借滔滔江水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情深意长的李白。
从这些古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满的李白。
今天,我们要来感受诗人性格的另一面,一个不为我们所熟知的诗仙太白。
二、朗读诗文,初步感受“独坐”的意味。
1、读诗题,初步体会孤独【课件出示:诗题】谁来读读诗题?你们了解敬亭山吗?【出示课件:资料】你能读出敬亭山的幽静吗?【课件出示:诗题】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看诗题,“独”字怎么理解呢?(一个人)独自一人坐在深山里,你能感受到什么?(安静)你能读出这份宁静吗?还能从“独”字中感受到别的滋味吗?(孤独)你很会品诗啊,从独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孤独,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诗题。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包括《望洞庭》、《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并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理解古诗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美好情感,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含义,尤其是《题西林壁》和《雪梅》中所蕴含的哲理。
2. 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感知古诗的韵律美,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 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自主探究三首古诗的含义,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体会意境: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情感。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诵读积累:学生齐读三首古诗,背诵并积累名句。
7.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古诗和诗人,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2. 诗句:望洞庭、题西林壁、雪梅3. 诗人:刘禹锡、苏轼、卢钺4. 重点词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画卷、只缘身在此山中、梅雪争春、骚人阁笔、评议短长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摘抄并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查阅资料了解诗人背景,写一篇短文介绍古诗和诗人。
古诗四年级教案(6篇)
古诗四年级教案(6篇)篇1:四年级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
2.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
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
2.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说说为什么?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词语。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质疑问题。
四、学习《枫桥夜泊》1.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2.教师配乐范读。
3.反馈预习情况。
4.指名朗读。
5.引导学习全诗。
(1)齐读。
(2)逐句重点理解词语。
(3)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诗人因何而愁呢?1 12 下一页尾页(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6)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组讨论)(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别董大》根据学习《枫桥夜泊》的学习方法,掌握自学方法,自学《别董大》。
1.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3.弄清题目的意思,准确地理解诗意。
4.先同座互相读讲,再指名逐句读讲,有讲得不准确的,老师酌情指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案范文3篇
⼩学四年级上册语⽂《古诗三⾸》(出塞、夏⽇绝句、凉州词)教案范⽂3篇 ⼩学是我们古诗背诵打造基础的阶段,今天⼩编给⼤家带来的是关于⼩学四年级上册语⽂《古诗三⾸》(出塞、夏⽇绝句、凉州词)教案范⽂,供⼤家阅读参考。
⼩学四年级上册语⽂《古诗三⾸》(出塞、夏⽇绝句、凉州词)教案范⽂⼀ 教学⽬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诗的⼤意。
4.体会诗⼈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思想。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知诗⼈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你对诗⼈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王昌龄写的《出塞》。
(课件出⽰2) 2.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种题⽬,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
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 (出⽰课件——王昌龄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课件出⽰4)“塞、秦、征、还” 2.学习⽣字 (课件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 “秦”上⼤下⼩; “征”左窄右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古诗三首》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全面地看问题,就应该跳出
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我
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书写指导
右上角是“互”少一横, 写好撇折与横撇。
“俞”要写得瘦长,不要 忘写短横。
现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
选自《状元作业本》
庐山风景
读《雪梅》前两句,说说梅与雪竞争 出结果了吗。
评议。诗中指评议 服输。 梅与雪的高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雪争春难分高下
不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人将雪和梅进行对比,巧妙地写
出了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 雪花洁白无瑕却无清香, 梅花芬芳高雅却不够洁白。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今属山西)。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 乐府运动。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深入浅出。
主要作品:《琵琶行》《长恨歌》等。
朗读指导:朗读时,把“横、侧、远、近、高、低”几 个字重读;“岭”可把语音延长,读出连绵之意,高耸入云 的“峰”则要语调上扬,读出山峰之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两句诗 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 相与全貌。成语“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也有同样的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教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的内容、作者和背景;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古诗三首》的诵读和理解;2. 《古诗三首》的作者、背景介绍。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抒情意境;2.学生自主欣赏和表达古诗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教辅材料:古诗原文、注释;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包含《古诗三首》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熟悉古诗的语音。
2. 学习《关山月》(15分钟)教师逐句解读《关山月》,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背景。
学生跟读古诗,理解抒情意境。
3. 学习《春晓》(15分钟)教师逐句解读《春晓》,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孟浩然及其背景。
学生跟读古诗,理解描述春天的诗意。
4. 学习《渔家傲》(15分钟)教师逐句解读《渔家傲》,向学生介绍宋代诗人范成大及其背景。
学生跟读古诗,理解诗人的豪情和态度。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对比三首诗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五、课堂作业1.背诵《关山月》中最喜欢的一句;2.用自己的话描述《春晓》中描绘的情景;3.总结《古诗三首》的共同点和特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课堂上加强引导和训练。
未来可以结合古诗的创作让学生自主写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21 古诗三首(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包括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以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三首古诗的内容、背景及作者,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三首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2. 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2. 朗读三首古诗: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背景介绍: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5. 赏析古诗: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赏析古诗,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学生背诵三首古诗,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21 古诗三首2. 诗句及作者:《登鹳雀楼》、《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3. 背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4. 诗句解析:重点词语、诗句含义5. 赏析方法:语言、形象、情感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三首古诗。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的意境。
3. 收集其他古诗,与同学分享并赏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 通过背景介绍、诗句解析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22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古诗三首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语文版本: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2. 生字词:晓、夜、床、明、照、白、日、尽、千、外、更、静、思、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意象的理解和诗人的情感体会。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古诗文本、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引导学生关注诗题和诗人。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诗句的节奏。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
5. 练习与巩固:(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古诗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6. 拓展与应用:(1)学生进行古诗改写或创作,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春晓》:(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三篇四年级《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古诗三首》中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2.能够分析古诗的语言特点,抓住重点词语。
3.能够运用学到的古诗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
2.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点,抓住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古代语言表达。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古诗创作。
四、教学准备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2.课件:包含《古诗三首》的文本3.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录音或教师朗读,引入学生对《古诗三首》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学习与理解1.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古诗三首》,并逐句解释古诗的含义。
2.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点,找出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阅读古诗,互相探讨古诗的意义,并选择一个诗句进行朗读。
2.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古诗的素材或题材,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创作,体会古诗创作的乐趣。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保持对古诗的兴趣。
六、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古诗,并在下节课朗读。
2.练习补充古诗创作,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或关键词进行创作。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次《古诗三首》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感受古诗之美。
《古诗三首》示儿(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的美,分析其意义,并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古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诗的基本释义、意境体会和创作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生僻词汇、诗歌背景等,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古诗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示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思念亲人或朋友的时候?”这种感觉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古诗情感表达的兴趣,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用诗歌表达情感的。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例如,《赠汪伦》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友谊。
2.教学难点
(1)古诗中难懂词汇的解释:对于一些生僻或难以理解的词汇,需要教师详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如《静夜思》中的“疑是地上霜”,需解释“疑”字的含义。
(2)诗歌背景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于古诗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了解不足,需要教师引导讲解。
3.通过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4.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诗词中出现的生字,结合注释准确理解词义。
能流利背诵这三首古诗词,并默写前两首。
2.学生能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说出诗句的意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诗句,指导朗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把握诗人的心境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多媒体展示敬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简单介绍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二)整体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或播放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让学生根据诗句画出画面。
●讨论“众鸟”“孤云”的含义,理解诗人通过数量的对比表现出的孤独感。
●引导学生观察空白的画面,体会“尽”和“去”所表达的动态效果。
●强调诗人用词的精妙。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此时的孤独心境,通过反复诵读表现出这种孤独。
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探讨“相看两不厌”中“相看”的对象,理解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特殊情感。
●从景美和精神寄托两个方面理解“看不厌”。
●联系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进一步体会诗人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4.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找到知心朋友后的心情变化,带着愉悦的情感朗读诗句。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情感,再次朗读全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部编版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增进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朗读与理解:《古诗三首》的朗读节奏、韵律,诗句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意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感受古诗的音韵美,并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一种具有特定格律、韵律的文学形式,它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古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题西林壁》这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之情。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学习如何从字词、句式、意象等方面进行赏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加强古诗格式和韵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4.关注内向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信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选自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第七单元,包含《题西林壁》、《雪梅》和《嫦娥》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2.能够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含义和意境。
2.掌握古诗中的一些古诗词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古诗三首》课文学习1.讲解古诗《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2.导入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古诗内容,理解古诗中的意义和感情。
第二课时:古诗赏析和运用1.分析《临江仙》和《鹿柴》两首古诗。
2.比较三首古诗的异同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美妙之处。
3.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艺术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听说互动法:通过听讲解和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2.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古诗之间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创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馈与评价1.教师课堂点评: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堂点评,肯定优秀,鼓励进步。
2.学生自评: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和创作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家长反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创作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六、教学延伸1.拓展古诗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学习和赏析。
2.古诗歌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朗诵会,展示学生的古诗朗诵和创作成果。
3.古诗创作比赛:举办古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创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将对《古诗三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包括《望天门山》、《登鹳雀楼》和《枫桥夜泊》三首古诗。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深邃的人生哲理以及孤寂的夜晚,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和创作等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1. 对古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想象:学生需要借助生活经验和文学常识,理解并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2. 对古诗韵律和节奏的把握:学生需要通过多次朗读和教师的指导,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3. 对古诗背后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和讲解,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古诗朗读音频、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入古诗主题。
2. 朗读:学生跟随教师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韵律,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中意象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5. 想象创作: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6.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交流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2. 诗歌《望天门山》、《登鹳雀楼》、《枫桥夜泊》3. 重点字词:天门、鹳雀、夜泊等4. 诗句分析:每首诗的韵律、意象和情感表达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3篇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for Grade Four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2、篇章2:《古诗词》教案第一课时3、篇章3:《古诗词》教案第二课时篇章1: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教学内容:学习《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1课时。
教学流程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篇1《暮江吟》:《暮江吟》这首古诗,是白居易在前往杭州赴任途中所写,展现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设计如下的学法步骤:知诗人,破诗题;懂字义,解句意;体诗境、悟诗情。
大部分同学通过学习理解了诗意,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从总体上讲我还比较满意,自己觉得有以下几个地方做的不够好:一、在破诗题、介绍完作者后应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二、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这节课上我的评价方式有些单一,缺乏激励性,有时还不及时。
三、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四、朗诵古诗的时间不充足,应采用多种方式诵读。
《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以便于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
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古诗大全【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一去二三里宋. 理学家. 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辛弃疾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 扬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1961年12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1933年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六年级上册】(第11册)1、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六年级下册】(第12册)6、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7、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8、七步诗三国 .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9、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芙蓉楼送辛渐唐五代.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6、浣溪沙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