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主要描写边塞山川景物及风土人情,反映 了各人从军生活和征人思妇相互怀念之情,表 达为国立功得的望和不满现实的情绪。 艺术特色: 一般说边塞诗格调雄浑豪放,大多采取乐 府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在短短的篇幅里具 有深广的内容
关注时代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作品风格
"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
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比较粗放,性格率直, 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高适、岑参比较:

相同:风骨同;诗歌刚劲有力、格调悲 壮,读后令人感慨。
异者:


高适:质实主理,悲壮厚重;具有侠士风度, 诗情豪放,诗语快捷。情怀悲壮,情感沉郁。 诗中说理,表现对人生,对社会的的看法。不 用华丽文辞。到过燕赵之地,蓟北。 岑参:奇巧主景,超逸俊拔;具有儒雅风度, 诗情敦厚,诗语舒缓。雄杰气象,情感高昂。 诗中壮景,对景物作高度化的艺术处理。到过 天山南北,昆仑、阴山一带,人所为至。
柳营。指军营。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 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 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 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 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 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 “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羌笛。 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 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 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 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 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 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 丹,他又北去幽燕,希 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 未能如愿:“岂无安边 书,诸将已承恩。惆怅 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中作》)。可见 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 过一番研究工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 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 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关注时代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 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 多少惋伤。
2、边事增多,(唐兴,有四外族与唐抗衡:突厥、

吐蕃、回鹘、南诏(又称云南)。诗人们多有到塞外 出使做事的机会,他们向往从军边塞为国立功,向往 新奇的边疆景物和生活,一部分仕途失意的诗人更把 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王维、王昌岭等都 到过边塞)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寒垣苦,岂为妻子谋。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 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 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 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 “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 败”。二十六年,幽州将赵 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 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 奚、契丹,先胜后败。“守 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 功”。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 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 因写此篇。

“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 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 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 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 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 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 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 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 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

自“万里不惜死”以下八句,感情突破陡立的闸门, 冲天而起,再奋逸响。因参战的主人公的理想是到金 戈铁马的战场上去建立功勋,是以“万里不惜死”以 得到“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的封赏。因此,他 为这撼天动地的战斗场面所鼓舞,为自己能建功立业、 凯旋受赏而欣喜若狂。自然,皓首穷经、老于牖下的 书生生活,他是不屑一顾的,因而以“大笑向文士, 一经何足穷”这样的豪语,将主人公安边定远的壮志、 豪放不羁的精神,如狂飙勃发般地倾泻出来。
边塞诗
一、壮志激昂: 忠君爱国、投笔从戎、杀敌建功、 蔑视困难,充满民族自豪感。 二、思乡闺怨: 战士思乡;闺中妻子思念从军在外 的丈夫。 三、同情反战: 同情战士疾苦,充满厌战、反战情 绪。
一、壮志激昂: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 省东北部,在唐代,这里是经常与吐蕃作 战的地方。 2、长云:满天的阴云。 3、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这 里代指骚扰边疆的敌国。
关注时代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 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 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 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有对建功立业和报效国家的激情和
渴望; 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 的残酷和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及 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 有出征士兵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 的怀念; 有对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 光的惊异之情

2、思想 儒家积极入世,希望有志于天下是他的主导思想,关心人 民疾苦,同情人民。 3、创作: 现有诗200余首,其中边塞诗有20余首,诗歌内容: 一般边塞诗传统文题,主要反映征人思妇的感情,如 《燕歌行》 咏怀诗,反映个人早年坎坷的人生遭遇,《别韦参军》 政治诗,反映民生疾苦及对人民同情《封丘县》、《东 平路遇大水》

“万鼓雷殷地”以下八句,将主人公赴敌过程 的细节一概省略,直写战阵的壮阔,同时加以 生动的夸张和想象,渲染大战的激烈和唐军的 英勇。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二句,连 用二个典故(“太白”为将星,旄头为胡星, 这里分别代指唐军和敌人。见《史记· 天官 书》),但语极精炼。以一“酣”(痛快)一 “罢”写战斗过程,以一“高”一“空”的对 比写战斗结果。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 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 为后文轻敌伏笔。 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 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 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 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 兵少力竭,不得解围。)
三、同情反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己亥岁二首 唐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器物:如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 铩、干、号角、战车、辕门、羌笛(胡羌)、胡笳、 琵琶等;
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 笛——笛中闻折柳 角——吹角当城汉月孤 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 笳——几处吹笳明月夜 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 胡琴——胡琴琵琶与羌笛 鼓——晓战随金鼓

源自文库

高适
1、生平: 2、思想 3、创作: 4、艺术特色


1、生平: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 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 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 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 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 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 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3、当时驻守边塞的将领都有喜接文人的嗜好, 自己也喜欢吟诗。 唐末诗人林宽言:“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 雄皆解诗。” 《邺都行》张 说 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尽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反映边塞将领的情况,说明唐诗繁荣的原因。

盛唐时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王之焕、 李颀、 崔颢、王瀚等,他们都有从军边 塞得生活体验,有意识大量写边塞诗。 形成独特的风格,陈子昂是唐边塞诗得 先驱,王绩是唐山水诗的开拓者。陈子 昂“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道出当 时边塞诗人的普遍心情。
一、壮志激昂: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二、思乡闺怨: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思乡闺怨: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 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 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 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 “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 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 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 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景事: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 马走等 地点:如大漠、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 城、受降城、玉门关、轮台、夜郎、碛西、天 山、陇西、柳营、蓟门等 人:羯夷、单于、吐谷浑等 曲:《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行路难》等; 事:投笔、请缨等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 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 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 其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 遥望中原》:“叹 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 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边 塞 诗
边塞诗派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
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 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 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 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 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一、边塞诗派产生的社会原因:

1、盛唐时期国势强大,疆域辽阔,同边 地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文化、经济、 军事等方面交往密切。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开篇二句,诗 人就将一个装束齐备,身跨战马,疾驰如飞的 勇士形象突兀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诗歌一开 始就具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显得奇警迅猛。 三、四句再从“天子怒”,“将军雄”两方面 予以渲染。开始四句,痛快豪壮,层层蓄势, 将勇士的形象渲染得气势如虹,这样就使下文 “快战”场面的出现水到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