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3.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7.1家的意味
课题:第七课第一课时家的意味状态。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第一篇章:生命的居所(板书)活动一:家是什么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从“家”的演变中,你对“家”有何新的认识?【学生活动】结合课前查阅的情况,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班内交流。
【教师归纳】从对“家”的理解,可以看出家的意义之广泛,但都离不开人在其中,家道的承传,是华夏文化绵延数千年来,熠熠不息的薪火。
从对祖先的缅怀及祭祀中,就说明家有着对生命延续的忠诚与敬畏外,更具有慎终追远的浓厚伦理思想。
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家意味着什么,然后由感性到理性,概括归纳出“家”的概念。
通过家庭关系的确立的四种情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的内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二:我爱我家多媒体展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探究后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如生育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抚养功能、赡养功能……家庭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决定家庭功能的社会需求和家庭本身的特性这两个因素都在历史地变化着,家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总是与社会变化和家庭本身功能的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抚育和支持,家是我们每个人身心的寄居之所。
【情境感悟】阅读教材73页两则故事,谈谈自己对“家”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归纳】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港湾。
设计意图: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形成对家庭功能的初步认识,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3.7.1家的意味1
3.7.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家的内涵,知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2.懂得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能力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日常观察、内心感悟等多种方式,了解家庭的功能,知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提高学生上网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认同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感悟中国的家庭文化。
2.激发学生孝敬父母长辈、关爱家人的社会情感。
3.在小组活动中,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了解家的内涵。
突破方法.首先通过教师提出“什么是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家庭的定义。
其次结合“阅读感悟”(P73)和学生成长的实际,举例说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
家不仅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最后利用“探究与分享”板块,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使学生对家庭的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使学生对家的内涵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家”的图片,让学生对“家”产生直观的感受,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遐想的空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过程:1.多媒体呈现:一组家的图片。
2.出示问题:什么是家?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
教师指导。
4.小组交流,教师纠偏。
5.揭示课题,导人本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究、交流,启发学生,将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交流合作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自学提纲:谈谈你对“家”的认识。
过程:1.教师呈现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案
我们,激励我们创造精彩的人生。这说明家是我们的( )
A. 情感栖息地 B. 娱乐天地 C. 天然学校 D. 发展的大本营
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一曲《常回家看看》
唱遍了大江南北,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对回家看看认识不对的是( )
A.是子女做人的本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家是地域-----我家住在某省某市某镇某村 家是住所------那座房子是我家 家是一群人------爸爸、妈妈、还有...... 家是吃饭的地方---------回家吃饭喽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
家是一片蓝天, 家是一把伞,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布置并巡视指导阅读。 【答案】身心、家庭、心灵、亲 人、亲情、生活共同体、避风港 精神内涵、传统美德、法定义
__。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_____ ,也是 每个中国公民的______。
1、思考:什么是家庭?
四种情形。
【答案】经济功能、生育功能、 2、你知道家庭的哪些功能?完成
扶养和赡养功能、情感交流功能 连线题。
【答案】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 3、阅读材料。体会家与我们的关
所(关系)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系和家的本质?
3、理解家的含义和作用,知道尽孝应在当下。
重点
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难点
理解和践行孝亲敬长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 备课
激情 导入
【问题】我眼中的家 【答案】家是社会的基石,家是 一生读不完的书,亲情是我们永
远的依恋 【强调】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国是大的家 家庭。
阅读材料,体会家是什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的意味》教案、教学设计
-设想内容:设计“我为家人做件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家庭责任和情感。
-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法和体验教学法,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4.法律知识讲解,案例分析。
-设想内容:结合教材,用生动的案例讲解家庭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讲解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法律知识。
1.结合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家的意义”的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体现出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制作一份家庭法律知识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婚姻家庭法律的基本概念、规定等,形式不限,要求简洁明了,具有宣传效果。
3.开展一次家庭实践活动,例如“我为家人做件事”,要求学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并撰写活动心得,字数不少于200字。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生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鼓励学生参与家庭活动,如家务劳动、家庭聚会等,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庭的意义和功能。
-结合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品质,学会与家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支持和尊重。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与家人的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婚姻家庭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邀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 家的意味》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探究一:教材P71 运用你的经验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探究二:教材P72 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教材P73 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课本P73 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知识模块二中国人的“家”探究四:教材P73 探究与分享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探究五:教材P74 探究与分享(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课堂练习1.下列对家认识正确的有( )①家就是我们住的房子,没有其他意义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④家对于我们有着丰富的意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八年级学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对我的爱是在生活上的,妈妈对我的爱是在学习上的。
家庭生活中,虽然会有许多的烦恼,但更多的时候,给予我的是巨大的快乐,我爱我家!文文爱自己的家是因为( )①家是她成长的摇篮,是她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②父母是她最亲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③父母一味地迁就她,满足她所有的要求④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使她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3.重庆男子黄国全在病重时留给女儿的8 段视频,被称为“最感人的生日礼物”——在得知自己已经是食道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后,他在病床上录了8 段视频,满载着对女儿未来的期盼和祝福,希望分别在女儿每年生日时播放,直到她18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1 家的意味 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课题名称】:《家的意味》【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初一xx班【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2.能力目标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的含义、作用2.教学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详细过程(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导入新课: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那么家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人对于家的看法是什么。
(播放视频)视频看完了,他们每个人对于家的理解都不同,在你眼中,家是什么呢?(板书:家的意味)讲授新课:「话说我家,体味亲情」一、家庭的含义(板书:家庭的含义)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结合刚刚的视频和大家的回答来看啊,每个人对家的理解和感悟都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把学校、班级比作自己的家,在歌曲《大中国》里把中国比作我们的家,这些是广义上的家。
我们经常说的家即“小家”,一般意义上,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那么什么样的情形下可以组建、确定家庭关系呢?请同学们看到书本72页的相关链接。
(PPT放映相关的图片)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主要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和再婚组建关系。
(结合图片稍微讲解并让学生做好笔记)(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那么家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二、家庭的作用(板书:家庭的作用)探究与分享(展示材料“小明的家庭”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他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
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
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各异,对家庭的态度和感受也各有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家庭,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使他们对家庭有更深刻的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2.家庭的重要性3.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家庭,认识到家庭的意义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温馨视频,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从不同角度看待家庭。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七年级政治上册7_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家庭承载的多种功能;知道孝亲敬长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应尽的法律义务,明确家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继承家庭的优良传统、学习家人的优良品质、为家庭作贡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的实质,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
2.教学难点:家的实质。
[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思考:听了这首歌,此时此刻你有何感想?教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那么,什么是家庭?家的实质是什么?家庭的功能有哪些?中国的家文化中又有哪些特点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家的意味》。
多媒体显示:家的意味。
情景感悟:六点十分的爱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亲,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
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
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朦的曙色中是父母的身影。
母亲急忙把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那是一罐热气腾腾的肉汤。
短暂的十分钟,父母不容她说什么,只是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天凉,汤冷得快。
列车开动时,女孩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
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身影渐远时,她的泪水流了一脸。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晚没睡。
煲汤,赶早班车——母亲有关节炎,在整个城市还睡着时,他们却在黑而冷的夜色里为了一瓷缸热汤上路了。
思考:女孩为什么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显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7课 第一框 家的意味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探究、视频感悟、分享交流等环节,使学生领悟家的内涵,从而能够用实际行动向父母长辈表达孝敬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1.体味家的味道。
2.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能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
领悟家的丰富内涵1.播放音乐相册《我有一个家》2.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音乐相册中看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师:说得非常好,幸福的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甜蜜、温馨、和谐就是幸福家庭的味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家的意味》。
(多媒体展示课题、学习目标)3.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将要达到的目标。
知识点1 生命的居所(一)故事探究,品味家的味道1、多媒体展示两个关于家的小故事: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⑴、通常有人把家说成某一座房子或某一个住址,这说明家是什么?⑵、为什么故事中的富豪说他居住的房子不是他的家呢?⑶、你怎么理解这个一贫如洗的中年男子“我又有家了”这句话?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因为家中有温馨的亲情,家中有关爱我们的亲人,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家庭是我们永远都会眷念的地方。
知识点2 中国人的“家”3、多媒体播放春运图片,师:刚刚我们探究的是外国人关于家的故事,其实在中国人心目中家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你们看,这每年都能看到的摩托大军,这火车站拥挤的人群,这因为回家而激动的心情,这些拥挤的人群、焦灼而期盼的眼神,流淌的都是浓浓的亲情。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师:是啊,中国人眼中的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我相信即使有天大的障碍也无法阻挡亲人的相聚!(二)视频感悟,了解家的内涵1、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家的内涵》问:你从视频中学到了什么?(2~3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1 家的意味 教案设计
回报爱
活动六:
实战演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视频》资料导入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
2.学习PPT展示问题:
①.什么是家庭?
②.家为什么重要?
③.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是什么?
④.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怎样孝亲敬长?
第一步: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第二步:PPT进行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解读,学生在课本中做笔记梳理。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学精要等
板书设计
1.家:家的内涵、功能及意义
↓↑
2.爱:孝亲敬长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流程及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课堂教学
参与活动:
活动一:
自主学习
活动二:
走近家
活动三:
走进家
活动四:
感受爱
其二,爱的表白: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7.完成导学案拓展实践训练中的当堂检测题。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也达到引课的目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对家有初步了解。
在思考中认识到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对我们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思考中以知导行。体味家的深厚意味、丰富的内涵,及中华文化中的“孝”文化。
设计意图:在体验活动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增强对家人的热爱,在分享交流中明白: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作为子女要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设计意图:懂得孝亲敬长的方法。知道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与长辈。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并借此锻炼、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及敢于表达等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最新精品教案-7.1-家的意味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1)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2)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知识目标(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展示社会上不赡养父母的漫画,提问:以上漫画的行为对吗?为什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相关链接”中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展示知识点:2.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1 家的意味 教案
请留守的同学,分享“家”的故事。比如:回家前的期盼,相聚时的温情,离别时的伤感,别离后的牵挂。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春运这一特有的现象,让学生明白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通过对比留守同学的故事,更能体会家的幸福。
教学设计
姓名
性别
教材
人教2011课标版(2016年起始)《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第1课时家的意味
课题
家的意味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学习的共同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一方面我采用分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激活思维,增强情感体验。)和合作探究(针对学生不容易概括,归纳的问题,采用分组交流,教师总结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指导采用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情境体验法和总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自己在家庭中享受的温暖,在理解家庭功能的基础上,感激父母所提供的各种呵护、亲情的播撒、感情的投入、物质的保证、未来的期望、现实的教育等。
过渡语:同学们做的很棒,看来了解了家。
2、请同学们阅读故事,对照歌词。
故事一:在美国某城市,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说:“那……是我的房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1)
教学设计
时间:2016 年11 月15 日星期四课题:家的意味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家庭的组织依据
2.家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家庭的重要性)
3.中国人眼中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4.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孝亲敬长的原因)
5.如何孝亲敬长?
能力目标:重新认识自己的家庭,明白自己的家庭组织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爱家爱父母,珍惜亲情,感受亲情,呵护亲情
二、教学重点:明白自己的家庭现状,学会珍惜家庭,孝亲敬长
三、教学难点:重新感受家庭,去呵护家庭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预习案、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主备人:何晓琴审批者签字:2016年11月15日。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7.1家的意味》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体会家的温暖,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进而引导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逐渐脱离家庭,独立思考,对家庭的关系和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学业、朋友等因素而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家庭,理解家庭的意义,从而增强家庭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体会家的温暖。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引导学生关心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体会家的温暖。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意义。
2.情感体验法: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暖,培养家庭情感。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素材,用于分析家庭的意义。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享。
3.准备家庭责任清单,用于小组合作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家庭的关注。
例如:“你们认为家是什么?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的意义。
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家庭关爱、支持、成长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设置一些讨论题目,如:“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在你遇到困难时,家庭是如何支持你的?”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集体备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南宁市新秀学校梁晓艳■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矛盾、亲子冲突等不和谐因素凸显了家庭道德和家庭法律常识教育的重要性。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我校学生结构复杂,有农民工子女,离异子女,独生子女,学生对家的概念还可能处于感性认识,有些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出现“爱的碰撞”。
尤其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自己对家人、家庭的热爱之情,弘扬好家风、继承与弘扬孝亲敬长的情感。
2.能力目标(1) 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2) 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知识目标(1)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 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导入新课: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
家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家的意味♥讲授新课:板块一:[教学过程]1.“Family=Father(爸)+And(和)+Mother(妈)+I(我)+Love(爱)+You (你们)。
”父母与子女构成美好的家庭。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3.7.1家的意味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
2、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对家的理解难点:对孝的理解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并在书中进行标记。
1、家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是“孝”?3、如何孝亲敬长?新课导入导入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我喜欢一回家就把乱糟糟的心情都忘掉我喜欢一起床就带给大家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个人和世界的美好打拼我喜欢一家人梦朝着同一个方向创造师: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思念家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呢?那么,家是什么呢?你想有个什么样的家?你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家的意味》。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生命的居所1、什么是家?【活动设计】(2)阅读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思考】你觉得什么是家?【教师点拨】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居所【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72探究与分享。
【问题思考】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教师点拨】家是我们身心的居所。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73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问题思考】你有何感悟?【教师点拨】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知识点二中国人的“家”1、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73探究与分享,讨论并回答问题。
【问题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点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 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含义、家的意义、家的特点以及怎么样理解中国人心中的“家”,理解尽孝在当下。
【重难点】重点:家的含义及特点难点:1.怎么样理解中国人的家。
2.孝在当下【教学准备】准备上课所用的音视频资料及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首先让我们欣赏音乐《我想有个家》,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一曲《我想有个家》让我们陶醉在家的温暖中,也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家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
家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孝亲敬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二.自主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五个问题,预习课本71-75页,预习的过程中把答案在书上标记出来。
1、家庭的含义是什么?P712、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P72-733、如何理解中国人心中的“家”?P744、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P745、我们如何孝敬父母?P74三、合作探究新课①师: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眼,那么什么是家呢?请结合你的经验,说说你认为家是什么?生:家是房子/ 家是吃饭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家是生命的摇篮…师:对,总而言之,家是放“心”得地方。
对于707班的我们来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对茅坪中学的我们来说,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对作为一名秭归公民的我们来说,秭归就是我们的家;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我们来说,中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②师: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班级、学校、秭归、国家这些是大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请大家在书上找出家庭的含义。
一、家庭的含义: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师:对,比如黄晓明Angelababy两人在2015年10月8号在上海展览中心完婚,他们是由婚姻关系组成的家庭;赵薇幸福的三口之家,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冯小刚、徐帆夫妇与他们收养的女儿组成了家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1
(1)学生阅读课本后72页。
(2)多媒体显示:
家庭关系确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活动3、家庭的功能
(1)多媒体显示:说一说,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2)学生阅读课本72页。
(3)(多媒体显示)家庭的功能:物质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二、中国人的“家”
活动4、话“家规”、“家训”
(1)探讨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
(2)说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3)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家庭是学生最熟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正是因为太熟悉,反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价值,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难点: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教师:刚才播放的是歌曲《我想有个家》。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那么,什么是家庭?家庭关系是怎样确立的?家庭的功能有哪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家的意味》。
新课
一、生命的居所
(4)理解孝的精神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家的意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2)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知识目标
(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相关链接”中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展示知识点:2.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展示四位学生关于孝敬父母的看法,组织学生对这些看法进行辨析。
小赵说:“我的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学习上的事情我从来不跟她说,她根本就不懂。
”
小明说:“我的爸爸妈妈没有生病,身体都很好,根本不用我照顾。
”
小夏说:“孝敬父母就是不要惹父母生气,什么事情都要听他们的。
”
小强说:“孝敬爷爷奶奶那是父母的事,与我们无关。
”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点评、总结。
组织学生朗读教材第75页“如何孝亲敬长”的方法与技能。
的图片,指出孝亲敬
长、成年子女履行赡养
扶助父母的义务,是道
德和法定义务。
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探究与分享,并总结
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
中应该怎样孝亲敬长。
通过观点评
析,让学生通过合
作学习进行探究,
总结孝亲敬长的做
法,有利于学生的
思考和对重点、难
点的把握。
课堂总结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
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
点,帮助学生形成
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1.“Family=Father(爸)+And(和)
+Mother(妈)+I(我)+Love(爱)+You
(你们)。
”父母与子女构成美好的家庭。
回答问题。
通过几道典型
例题,让学生巩固
本节所学知识,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