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

合集下载

端砚介绍范文

端砚介绍范文

端砚介绍范文第一篇:端砚介绍范文赛福端砚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

端砚是我国的四大名砚之一,它和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与山西晋城澄泥砚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其中以端砚位居第一。

砚材资源自古由国家直接控制开采。

宋徽宗明诏限定到肇庆任官者每人最多拥有两方端砚;乾隆皇帝一生中留下了38首题款端砚的诗跋,更是广东新近出炉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

端石出产于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一带,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

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

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

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鉴别砚时,用手指敲打砚,听其声。

发出金属声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

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

“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

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

产于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一带,老坑、麻子坑、梅花坑和坑仔岩。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砚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端砚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当前投资黄金、房产,增值空间不如投资端砚的回报高,因为端砚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当前已经无法开采,所卖的都是很多年前积累下的藏品,积累的藏品卖完就没有了,物以稀为贵,只会不断升值,价格没有顶。

2024年参观端砚文化村心得模版(3篇)

2024年参观端砚文化村心得模版(3篇)

2024年参观端砚文化村心得模版为提升校园文化水平,缩小学校间差异,____年____月____日的下午____点至____点,____区域内的多所学校校长在jmb中心校教研组长aaa同志的引领下,共____人参观了____的ss小学、ee小学、ff 小学,以汲取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宝贵经验。

首站ss小学,我们被其整洁的环境所打动。

该校为村级小学,学生人数超过____,教职工____人,且全面实施午餐模式的营养改善计划。

据jmb中心校校长cp同志透露,午餐模式在aa区的学校中颇为普遍。

该校的特色在于“石头画”,师生们利用本地资源,创新性地进行石头绘画。

参观其石头画展室时,我们对这些作品深感震撼,对师生的创新精神表示高度赞赏。

学校的小学生们还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迎宾舞蹈,尽管年龄不一,但他们的表演充满活力,赢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ee小学。

该校环境优雅,活动场地铺设了人工草坪,篮球场采用独特的塑胶拼版设计,为ll区独有。

班级文化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使我们深感自身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的不足,意识到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思维。

我们访问了ff小学。

这同样是一所校中园,小学部学生已放学,幼儿园仍有两个班级在上课。

孩子们见到我们,礼貌地问候,他们的快乐与幸福显而易见,让人联想到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校园和教室的布置充分体现了教育理念,许多作品出自教师之手,他们的才华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参观结束后,我深刻体会到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外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形式,它对提升教师素质、塑造学生品格以及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具有深远影响,是学校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

因此,我们返回后,急需对这些观察和体验进行深入反思,并采取实际行动,以提升我们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

2024年参观端砚文化村心得模版(二)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莅临肇庆市端砚文化村参观学习。

接下来,我将向您详细阐述肇庆端砚文化村的概况及主要景点。

《砚的文化》高中作文800字

《砚的文化》高中作文800字

《砚的文化》高中作文800字标题:砚的文化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

从古至今,砚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艺术的载体,一种文化的象征。

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那时的人们用研磨颜料的石头制作了最早的砚。

到了秦汉时期,砚的制造技术逐渐成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砚形和砚式。

唐宋时期,砚的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名贵的砚种,如端砚、歙砚、洮砚等,被誉为“四大名砚”。

砚,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研墨。

古人常说,“笔墨纸砚”,这四个字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房四宝,而砚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古人写字画画,离不开砚台的帮助。

在砚台上研磨出来的墨汁,有着独特的香气和色泽,使得书写的文字更加生动有力。

然而,砚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每一方砚,都蕴含着匠人的匠心独运,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砚的形状各异,有的简洁大方,有的繁复华丽;砚的质地也各有不同,有的细腻光滑,有的粗糙粗犷。

这些不同的砚,就像是一部部历史的画卷,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同时,砚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古代文人以砚为友,以砚为伴,他们在砚上挥毫泼墨,抒发胸臆,表达情感。

砚的存在,使他们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今天,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但是砚的文化仍然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感受砚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砚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让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砚的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光发热,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端砚文化进校园 六年级

端砚文化进校园 六年级

“端砚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
六年级为积极响应端州区教育区“端砚文化进校园”的方针政策,我们百花园小学实验校区各班在本月23日下午利用班队会开展了“砚文化进校园”的主题班会,播放了端砚文化的相关视频和课件。

虽然我们这一代已经是不需要再用到端砚的一代了,但是身在浸染端砚文化的肇庆,对于它的过去还是从老一辈口中听得耳熟能详的。

而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的学习,我更进一步了解到端砚的文化。

俗语云:“武士爱剑,文人爱砚”。

在端砚历史上,共有六十多位皇帝与端砚结缘,文人雅士更是数不胜数,历代文人墨客大都爱砚,爱收藏砚,常与砚相随相伴,因而有文人就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之说。

李贺、刘禹锡、苏轼等历史上的文人对此都曾挥毫留诗赞叹。

李贺诗中有名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我还知道:在2004年肇庆被评为“中国砚都”,我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同志在肇庆考察时坚定的说:“端砚是第一的”;2008年端砚被选为北京奥运会贵宾礼品;“2010中国文房四宝博览会”上,端砚成为亮点;端砚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特许商品。

观望端砚未来的发展之路,不仅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仍需要深化端砚文化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到端砚的历史价值所在,注重端砚文化和旅游名城互相渗透。

作为肇庆人的我深深知道中国砚都沉甸甸的份量,“中国砚都”的称号固然使人感到欣喜和荣耀,更使肇庆人感到继承、保护、发展端砚事业的任重道远,所以,我一定
会努力学习,将来为继承、保护、发展端砚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端砚文化之旅作文

端砚文化之旅作文

端砚文化之旅作文端砚文化之旅作文今天十点左右,我们坐上了旅游巴士,经过了十多分钟的路程,就到达了端州砚艺白石村。

来到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规模还算大的端砚博物馆。

据说里面的端砚都是出自该村的师傅们。

其实,刚下车看到村里的建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到处都是现代的钢筋水泥楼房。

但是当走进村里的时候,就感觉到那里浓浓的.艺术氛围,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人正在雕刻制作端砚。

看来这个村子里以制砚为业是一点不假的,几乎家家都会做,家家都有一门制砚手艺。

我们这次主要是来考察村落端砚文化的。

我们队员有30人,主要是分组考察。

其他队友们去找端砚艺术传承人程文大师和程八大师。

主要向他们了解了端砚的发展历程和制作情况。

而我们另外十个人在村里随便找找有空的大伯大婶聊聊天,向他们了解更多关于该村的文化和传承情况。

最后,我们来到一家名为“寿龙砚”集制作与销售一体的店里进行采访。

店门前种着荷花和白兰花,周围满溢香气,店主阿姨非常喜欢花草,她家里很多砚品都雕刻着各色花朵,她还热情的给我们介绍了她家店里端砚的制作销售情况。

内容涉及到村里会制作端砚的青年人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大家都是靠自学成才;现在主要在村里销售(外面个人或商家自己到村里购买);端砚的主要材料来源于哪些坑;如今自作端砚成本越来越高;看端砚好坏首先看石质再看雕工(有“眼”和一些金线纹路等,据说“眼”的形成至少要经过四十万年);制砚生活还是相对比较轻松地,如阿姨说的“熟手可以边工作边叹茶!”;我们还了解了一下制作端砚所花的时间,还有一些外售情况。

感觉艺术就是在平凡中制造出不平凡。

虽然阿姨说她丈夫可以把一块大大的砚石雕刻好只花一天时间就轻松搞定,但是其中蕴含的是大叔几十年的功力,看石材好坏也考的是,像我们这些外行人怎么可能轻易分辨出砚石质量优略呢!愿白石村的端砚越做越好,能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端砚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写于 2013-7-13。

论现代砚雕的设计与工艺——以肇庆端砚为例

论现代砚雕的设计与工艺——以肇庆端砚为例

砚雕是艺术圈少有人关注的边缘雕刻,端砚是除肇庆本地人之外并不为人了解的物品。

尽管它处于弱势地位,但因为文化和艺术底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端砚制作技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现代人对端砚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端砚的制作与品鉴层面,鲜有讨论砚雕设计与工艺的文章。

笔者因地利之便和专业关系,尝试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劣石)率燥湿,渴笔饮墨,久用辄成镜面。

惟水岩石停墨不乾,墨著笔端即起。

积痕细薄,披之尽脱。

以姜及浮炭片磨洗宿墨,复坚润如故。

墨如云气蒸清,少研辄满。

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

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

嫩而不滑,秀而多姿。

握之稍久,掌中水滋。

”①由此可见,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温润如玉。

肇庆现有的产石名坑有宋坑、梅花坑、麻子坑、水岩、坑仔岩等。

端砚砚石色泽丰富,有紫红、青花、蕉叶白、火捺等;纹样也较为别致,如鱼脑冻、翡翠、冰纹等。

尤其值得称奇的是端砚的“眼”——砚石长期浸泡在水中形成的像鸟兽眼睛一样的圆形斑点,有的甚至还有“瞳仁”。

石眼大小不一,有翠绿、绿黄、米黄等多种类型,酷似自然界的八哥眼、鹦哥眼等。

因此,端砚位列四大名砚(端砚、歙砚、临洮砚、澄砚)之一,当之无愧。

砚雕是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结合的产物,形状雅致,刻画精细,工艺独特。

现代端砚的价值除了砚石与生俱来的自然美之外,更主要地体现在人工设计与工艺制作方面。

优秀的设计能“化腐朽为神奇”,对于砚石来说可以做到锦上添花;而糟糕的设计可能使砚石大材小用甚至遭到浪费。

可以说,砚雕设计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如若成功,亦是一次质的飞跃。

端砚自唐代使用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端砚行业的真正腾飞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端砚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比古时有了很大的改善,端砚的勘察、开凿、运输、维料、制璞、洗涤等工序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雕刻工艺,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创新。

关于端砚的作文

关于端砚的作文

关于端砚的作文你知道端砚吗?这可真是个超有趣的玩意儿,就像是砚台界的超级明星呢!端砚啊,它来自广东肇庆,那可是它的老家。

端砚的模样就特别招人喜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块石头,但你要是仔细一瞧,就会发现它浑身都是宝。

它的质地那叫一个细腻,就像小婴儿的皮肤一样滑溜溜的。

用手轻轻一摸,那种触感,就像是摸到了上等的丝绸,冰冰凉凉的,可舒服了。

它的颜色也很独特,有紫的,像傍晚天边的晚霞;有青的,恰似那春天刚冒头的嫩草。

而且端砚上还有各种花纹,有的像云彩在天上飘啊飘,有的像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还有的像花朵儿在悄悄绽放,这些花纹可不是随便长的,那是大自然这个大艺术家精心雕刻的,每一个花纹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神秘的故事。

端砚的功能可强大了。

对于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来说,它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

把墨块在端砚上轻轻一磨,那墨汁就像小河流一样缓缓地流出来。

这墨汁磨出来特别细腻,写起字来就像那行云流水一样顺畅。

用端砚磨出的墨写在宣纸上,墨色黑亮黑亮的,而且还带着一种独特的香气,就像在墨汁里藏了一朵小花一样,那股香味能在书房里飘好久好久。

我听说啊,古代的人对端砚可宝贝了。

要是哪个文人有一方好的端砚,就像现在的人有了一辆超级豪华的跑车一样,走到哪儿都要显摆显摆。

而且这端砚还和好多名人有故事呢。

那些大诗人啊,大书法家啊,拿着端砚写诗作画,就好像端砚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灵感似的。

现在呢,端砚虽然不像以前在书写中那么必不可少了,但是它的价值可一点没降。

它变成了一种艺术品,被收藏在博物馆里或者放在那些收藏家的玻璃柜里。

每一方端砚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他得意洋洋地拿出他收藏的一方端砚给我看。

我当时就被震住了,那端砚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花纹栩栩如生。

我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一样,眼睛都看直了。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就怕一不小心给摔了,那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端砚,它不仅仅是一块砚台,更像是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灵。

小学端砚拓印课堂有效管理策略

小学端砚拓印课堂有效管理策略

小学端砚拓印课堂有效管理策略作者:蔡枫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82期【摘要】端砚拓印课属于传统工艺技术课程,传拓艺术蕴含的丰富内涵,既能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也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意水平,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倡导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践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端砚拓印课堂的教学中。

但在端砚拓印教学的实际操作上出现了新的问题,文章主要论述笔者在小学端砚拓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管理策略。

【关键词】端砚;拓印;教学管理;策略肇庆市沙湖小学一直以端砚文化为校园文化特色推进学校美术教育健康优质发展,逐渐形成以“端砚文化”为美术教育特色的学校品牌和具有本土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

在端砚纹样设计及鉴赏的基础上开展“传拓”手工艺术制作课程,用本土端砚文化教育提升艺术教育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大力动员师生开展传拓手工艺制作。

端砚拓印课堂与常规美术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课堂上运用的拓印材料较多,无论是纸张还是用墨要求都特别高,使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拓印的常用工具包括拓包、打刷、棕刷、棉布毛巾、拓板、喷壶等等,作为拓印最主要工具的拓包,它更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个工具,拓包中包裹的东西有布、绢、绫、棉花、海绵等材料,也有些拓包需要特殊材料,比如,拓印户外石碑时可用米壳或者豆皮,上端是把手,下端压成扁圆的,但必须捆扎必须结实。

端砚拓印课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是他们特别热衷的一门美术校本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端砚拓印可以认识、了解、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提高其综合素养,把在日常生活里的感悟,通过创作融入到端砚拓印作品中,潜移默化中领悟“真善美”。

但是,繁复的制作工序使美术老师对端砚拓印专业实践的课堂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端砚拓印课堂教学管理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笔者归纳出以下两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整改策略:一、端砚拓印课材料不齐的对应策略拓印材料备不齐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上拓印课的专业老师都存在这个苦恼,几乎每节端砚拓印课都会存在若干学生带不齐拓印工具,原因诸如有“忘记带了!”“爸爸、妈妈不给我买!”“找不到材料”等等。

端砚文化的作文

端砚文化的作文

端砚文化的作文
砚台,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独有的文化符号。

它不单单是书写的工具,更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文人对于书写的虔诚,对于文字的敬畏。

小时候,我常会被爷爷领着,走进他的书房。

陈设朴素的书房里,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我最喜欢的,就是爷爷案头上那块沉甸甸的砚台。

它外表狰狞,里却蕴藏着万千故事。

爷爷常说,好的砚台,必是来自世代传承。

他的这块砚台,可是从他祖上那一代就沿袭下来了。

上面斑斑驳驳,参差不齐的痕迹,就是无数文人墨客,在这块砚台上砚下的心血和泪水。

我曾问过爷爷,为什么如此珍视这块砚台。

爷爷笑着说,书写的意义,不单单在于遗世而尽的文字,更在于心手相连的过程。

每每提笔在砚台上研磨,都是一种静心的修行。

我想,这就是端砚文化的真谛所在。

不在乎写出的文字多么精彩绝伦,而是心手合一,笔走龙蛇的过程。

那一刻,你的心灵才得以彻底解放,融入到文字的海洋。

如今我亦已长大,手捧祖传的砚台,我常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相信,只要这份对文字敬畏的心境一直流传下去,中华文化的大潮,就永远不会息涸。

关于端砚的作文

关于端砚的作文

关于端砚的作文你知道端砚不?那可是个超酷的玩意儿。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端溪,就像一个从神秘地方走出来的宝贝。

它的模样那可真是千变万化,每一方端砚都像是大自然亲手打造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我第一次见到端砚的时候,眼睛都看直了。

那砚台的质地,摸着就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滑溜溜的,细腻得不得了。

它的颜色也很迷人呢,有的是那种深邃的紫黑色,像夜空一样神秘;有的带着一抹淡淡的青绿色,仿佛春天刚冒尖的小草的颜色,透着一股清新劲儿。

端砚的雕刻更是一绝。

那些工匠师傅就像是魔法师一样,在端砚这块“石头画布”上施展魔法。

你能看到砚台上刻着栩栩如生的龙,龙鳞一片一片的,仿佛下一秒就要飞出来遨游天际;还有刻着各种花鸟鱼虫的,那鸟儿就像要从砚台里飞出来唱歌,花儿仿佛散发着阵阵香气。

我曾经见过一方端砚,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竹林,竹子的每一节都清晰可见,竹叶像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要是在这方砚台上研墨,感觉就像是在竹林中与文人墨客一起吟诗作对呢。

说起端砚的实用性,那也是杠杠的。

当你把墨锭放在砚台上,轻轻研磨的时候,你能听到一种很美妙的声音,就像墨锭和砚台在悄悄对话一样。

那墨汁研磨出来,又黑又浓,就像黑色的绸缎一样,用这样的墨汁写字画画,简直是一种享受。

古代的那些大书法家、大画家肯定就是靠着端砚的助力,才能创作出那么多绝世佳作。

而且啊,端砚还有一种独特的“脾气”。

它就像一个有个性的朋友,需要你用心去对待。

你得经常给它清洗保养,要是冷落了它,它可就不会那么听话地给你研磨出好墨汁啦。

端砚不仅仅是一个砚台,它更像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者。

从古至今,它承载着无数文人的梦想和情怀。

那些文人坐在书桌前,端砚陪伴着他们度过一个个日夜,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现在啊,端砚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让我们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高雅情趣。

我有时候就想啊,要是我能穿越回古代,带着我的端砚,去参加一场文人的雅集,那该多酷啊。

和那些才子们一起,用我的端砚研磨出墨汁,然后挥毫泼墨,在宣纸上留下我的大作,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呢。

关于砚学的作文

关于砚学的作文

关于砚学的作文你知道砚学吗?这可不是啥特高深莫测、只有老学究才懂的东西,其实可有趣啦。

咱先从砚台说起吧。

这砚台啊,就像是墨汁的小窝。

它的种类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就说端砚,那可是砚台里的大明星。

它的质地细腻得就像小姑娘的脸蛋儿,摸着滑溜溜的。

你要是把墨在上面轻轻一磨,那墨就像听话的小跟班儿似的,乖乖地就出来了,而且磨出的墨还特别细腻均匀,写起字来就像丝绸在纸上滑过一样顺畅。

还有歙砚,它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纹理那叫一个好看,就像天上的云彩被定格在了砚台上,每次看都能看出不一样的图案来。

砚学可不只是研究砚台的长相,这里面还有很多文化内涵呢。

古代的文人墨客,那对砚台可是宝贝得不得了。

就像那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砚台肯定也是充满了故事的。

想象一下,他在自己心爱的砚台前,挥毫泼墨,写下那一篇篇绝世佳作。

那砚台见证了他的灵感迸发,也见证了他的愁绪万千。

对于这些文人来说,砚台就像是他们的战友,陪着他们在文学和书法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我有一次去参观一个砚台展览,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进去,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砚台的王国。

各种各样的砚台摆得整整齐齐,每一个都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历史。

有的砚台雕刻得特别精美,上面刻着龙啊、凤啊,还有山水花鸟。

那些雕刻的线条就像活了一样,龙仿佛要从砚台上飞出来,凤好像在翩翩起舞。

我当时就想啊,这得是多有耐心、多有手艺的工匠才能做出这么棒的砚台啊。

而且啊,砚学还和很多其他的学问有联系。

比如说,它和书法就分不开。

好的砚台磨出的墨能让书法作品增色不少。

要是用那种质量不好的墨,写出来的字可能就像病恹恹的人一样,没什么精气神儿。

再比如说,砚学和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古代砚台的发展演变,我们能看出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工艺水平。

像唐代的砚台可能就比较古朴大气,宋代的可能就更精致细腻,这背后反映的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风貌啊。

不过呢,现在砚学好像有点被大家忽视了。

大家都忙着玩手机、玩电脑,很少有人去关注这小小的砚台背后的大学问。

论端砚制作技艺范文

论端砚制作技艺范文

论端砚制作技艺范文端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也是书法和绘画的重要工具之一、制作端砚的技艺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积淀。

本文将从端砚的历史背景、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端砚制作技艺。

端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纸张和笔墨的普及,端砚逐渐成为文人的必备之物。

在宋代,端砚的制作技艺逐渐成熟并达到了巅峰。

宋代的砚台以青塔石为主要材料,其色泽纯净,质地坚硬,挥毫洒墨之际,石与墨水的相互作用显得更为和谐。

明清两代,端砚的制作更加精细,不仅石质更为优良,而且雕刻工艺也更为出色。

端砚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矿石和玉石两种。

矿石主要包括青塔石、苏黄石、新疆锦墨石等,而玉石则有青玉、白玉、缅甸翡翠等。

矿石砚台的采石工艺十分重要,需要选择合适的矿石板材,切割、修整和打磨等。

针对不同的材质,工匠们会采取不同的技艺和手法。

而玉石砚台则需要选取上等的玉石原石,经过琢磨、雕刻和打磨而成,保持了原石的天然美感。

制作端砚的工艺主要包括选石、掐摸、琢磨、彫刻、打磨、晒晾等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石料,对其质地进行掐摸,掌握石料的整体结构和纹理。

然后进行琢磨,将石块切割成砚台的基本形状,并进行初步雕刻,打磨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接下来,进行精细的彫刻工艺,熟练的工匠可以根据石料的特性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纹饰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最后,进行打磨和晒晾,使端砚的表面光洁而富有光泽,同时也保证了石料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制作端砚的工艺需要熟练的技巧和耐心的精神。

工匠们需要对材料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不同的石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完整端砚的制作过程需要反复磨砺,甚至精雕细琢,这对工匠的技艺和耐心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制作一个好的端砚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甚至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制作一件精美的端砚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非常重要。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端砚制作家通过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介绍端砚的作文

介绍端砚的作文

介绍端砚的作文您知道端砚不?这可算是砚台里的大明星呢!端砚啊,那可是来自广东肇庆端州的宝贝。

端州这地方,就像是老天爷特意为制造好砚台而准备的。

它的石头啊,那质地,就像是一个低调的武林高手,看似普通,实则内功深厚。

你要是把端砚拿在手里,第一感觉就是它的温润。

不像那些粗糙的石头,硌手得很。

端砚的触感就像摸着一块细腻的玉,滑溜溜的,但是又有着石头那种独特的稳重感。

它的颜色也很有韵味,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颜色,而是透着一种古朴、深沉的气息,有的是紫中带蓝,有的是青灰相间,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说到端砚的雕刻,那可真是绝了。

端砚上的雕刻就像是一场小小的艺术盛宴。

雕刻师傅们就像神奇的魔法师,在这一方小小的砚台上大展身手。

有的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你看那鸟儿,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砚台上飞起来似的;还有的刻着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吟诗作画,那神态,那动作,细致入微。

而且这些雕刻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和砚台的功能还结合得特别巧妙。

比如说有的雕刻会在砚池周围做出一些独特的造型,既不影响研墨,又让整个砚台充满了艺术感。

用端砚研墨,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墨条在砚台上轻轻地滑动,就像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雅地起舞。

随着墨条的研磨,墨汁慢慢地渗出来,那墨汁的细腻程度,就像是精心调配的顶级巧克力酱一样丝滑。

而且端砚研出的墨汁,在书写的时候特别流畅,就像笔尖在纸上滑滑梯一样轻松。

端砚的历史那也是相当悠久了。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都对它爱不释手。

像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就特别推崇端砚。

在古代的书房里,要是没有一方端砚,就像将军上战场没带宝剑一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端砚啊,不仅仅是一个写字研墨的工具,更像是文人的一个知心伙伴。

它见证了无数的诗词歌赋诞生的过程,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现代啊,端砚依然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用钢笔、圆珠笔这些东西写字了,但是端砚的价值可没有丝毫减少。

它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被人们收藏起来,摆在书房里,那可是一种文化底蕴的象征呢。

端砚传承与发展作文

端砚传承与发展作文

端砚传承与发展作文
“哎呀,爷爷,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指着桌上那方黑黑的石头问道。

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这呀,这可是咱们的宝贝,端砚!”
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也洒在那方端砚上。

我看着爷爷拿起端砚,轻轻地抚摸着,眼神里满是喜爱和珍视。

“端砚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呢,它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呀。

”爷爷开始给我讲述端砚的故事,“以前呀,好多文人墨客都用端砚来写字作画呢。


“哇,这么厉害呀!”我瞪大了眼睛,“那爷爷,我们要怎么把端砚传承下去呀?”
爷爷想了想,说:“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了解它的价值,也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端砚呀。


从那以后,我对端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经常跟着爷爷一起研究端砚,听爷爷讲那些关于端砚的故事。

有时候,我还会叫上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端砚,给他们介绍端砚的神奇之处。

“你们看,这端砚多漂亮呀,上面的纹路就像一幅画一样!”我得意地对小伙伴们说。

“真的耶,好神奇呀!”小伙伴们也都纷纷发出惊叹。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越发觉得端砚的传承和发展是多么重要。

就像爷爷说的,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不能让它就这么消失了呀。

我常常想,我们这一代能为端砚做些什么呢?难道只是把它放在那里欣赏吗?不,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呀!
我们可以去学习制作端砚的技艺,让这门古老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我们可以去宣传端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我们还可以创新,让端砚在现代社会中也能绽放出属于它的光彩。

端砚呀端砚,你承载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呀!我们一定会努力让你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的,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

用端砚工匠精神点亮小学德育课堂

用端砚工匠精神点亮小学德育课堂

用端砚工匠精神点亮小学德育课堂摘要:让小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追求卓越,是现代社会主义小学教育中德育课堂的重要目标。

党和国家对于积极发展教育水平,提升教育成效,让教育助力国家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工匠精神,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让小学生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向和价值取向,立德树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振兴贡献力量。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灵巧的双手,更具有优秀的品格,这样才能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血脉。

因此,本文就端砚工匠精神融入小学德育课堂的现状,对如何用端砚工匠精神点亮小学德育课堂进行探究。

关键词:端砚工匠精神;小学;德育课堂作为落实社会主义现代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德育课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中小学的思政主阵地。

小学德育课堂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立根之本,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和教学的广度着手,使教育更加贴近小学教育本源,能够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共鸣。

在端砚教学中,向学生传达的是热爱家乡的端砚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教育,了解并学习工匠精神中的严谨、精益求精、坚持、敬业等精神,从而深化学生核心素养。

作为未来我国各个生产领域一线的建设者和推动者,端砚工匠精神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入,特别是在德育课堂的渗透,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培养人才[1]。

一、端砚工匠精神融入小学德育课堂的现状很多小学学校开展德育教学时,多是以理论宣讲代替入脑入心的德育互动,有诸多的工匠榜样却没有让榜样形成思想的先导。

学生们往往只知这些工匠的存在,不知他们的精神所在和匠心所含,所以根本无法形成比学赶超的德育教学氛围,导致了德育课堂仅存于课堂,没有抵达学生内心。

从小学教育的本质上来说,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的心态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教育的要求,就会失去努力的方向,怕苦畏难,不思进取,无法达到端砚工匠精神的素质要求[2]。

今有砚玉可比德——论以端砚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

今有砚玉可比德——论以端砚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

第41卷第4期肇庆学院学报V ol.41,No .42020年7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July 2020今有砚玉可比德——论以端砚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杨红军(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摘要:端砚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起丰厚的文化信息,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思想精华,如今已成为肇庆地方名扬世界的文化名片。

尤其是在21世纪中华文明现代复兴的新时期,端砚所诠释的经典传统文化思想,会因其底蕴深厚而更加意味深长。

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主题型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而且会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端砚;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127;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445(2020)04-0012-04收稿日期:2020-04-14基金项目: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2019年度研究课题重大课题(ZQJJY2019001)作者简介:杨红军(1971-),男,河南驻马店人,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

端砚作为肇庆地区特有的地方性文化产品,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由于受到丰富的人文熏陶,蕴藏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今天已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瑰宝。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利用并发挥其影响力,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比如利用其中的生动故事和相关诗词题铭等元素,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精华,从而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应该是一项影响深远的育人工程。

一、端砚源流:民族文化活化石及文化内涵价值考作为书写必备工具,端砚的文物进化史,几乎始终紧密联系着民族文化发展进程史,它也由此成为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

因此,通过对端砚源流进行考查,来认知文物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价值,应该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端砚的源头进行专业介绍,既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求知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使其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端砚文化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端砚文化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端砚文化摘要:为了能使学生认识并了解到端砚文化,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对端砚进行一定的宣传,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端砚文化带来的艺术魅力,利用美术的美学使学生体验到端砚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传承端砚制作技艺这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端砚文化渗透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引言:端砚的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观赏实用性,早在2006年,经国务院受理批准,将端砚制作技艺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端砚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端砚、认识端砚和制作端砚,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将端砚文化与德育、美育、劳技相结合,增加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端砚文化的熏陶,亦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探究端砚文化,提高人文素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号。

追本溯源,从唐太宗开始,由皇帝到朝廷大臣,从文人学士到乡村野夫,都十分喜爱端溪石砚。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有言,“我生无田食破砚。

”“墨砚精良,一生一乐。

”砚材和雕刻是端砚的载体,端砚的形制、纹饰和雕刻艺术处处蕴含着人文精神,而最能体现端砚人文精神的则是历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砚铭[1]。

所以,中国历史上由端砚而引发的历史文化现象,都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美术课堂中使学生认识端砚,学习从古至今的端砚文化感悟历史背景。

初唐时期端砚外形单一,只供文人墨客泼墨挥毫只用。

自中唐之后,端砚除了实用外还增加了观赏性,成为了一种两者兼得的精致工艺品。

真正使端砚走向艺术世界的使在宋朝时期,宋朝的端砚构图简单却又不失雅致,玲珑浮凸又刻工浑重,有着十足的古朴美,人们开始对端砚开始鉴赏和收藏,还会用于友人间的馈赠和研究。

时间来到了明朝,由于收藏和观赏端砚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潮流,端砚工匠在对端砚造型设计和雕刻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有些文人会寻找端砚原石,再交给端砚工匠,经过工匠巧夺天工的娴熟技术,制作出一方方精美的端砚艺术品。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
5、配盒
端砚配上名贵的木盒才先得相得益彰。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材料也很讲究,名贵的用紫檀、酸枝、楠木等硬木。砚盒的造型则取决于砚石形状。砚与盒必须相互吻合,同时要考虑到木盒的干湿度,可能会整体收缩,砚盒本身要稍比砚石四周大一些,以便于砚石方便拿取。总之装进盒子里,要能使端砚显得更加古朴凝重,更加名贵。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又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2
肇庆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端,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沿海地区去往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肇庆市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人口422.4万,有“中国砚都”之美誉。 肇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此外,肇庆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肇庆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1982年肇庆星湖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The Duan inkstone,began in the Tang Dynasty,flourishsd in the song dynasty.The Duan inkston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inkstone inChinaandAnhui,whichGansuand Shanxi Jincheng inkstone,inkstone Tao Yanarecalled Chinese four famous inkstone .The Duan inkstone ranks first.
11课题背景及意义12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21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211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12引导学生探究端砚制作的工艺213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感情221将端砚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222丰富教学内容31重新认识端砚文化的必要性32继承发扬端砚文化的重要性10致谢10端砚文化走进课堂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

从端砚收藏看端砚文化

从端砚收藏看端砚文化

从端砚收藏看端砚文化佚名【摘要】<正>端砚与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端溪始显于唐",自唐武德年间开采至今,端砚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促进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追本溯源,从唐太宗时代开始,由皇帝到朝廷大臣,从文人学士到乡村野夫,都十分重视书画艺术和喜爱端溪石砚,每得到一方砚石均视若珍宝,爱不释手。

苏东坡【期刊名称】《天津社会保险》【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1页(P69-69)【关键词】端溪;古代文化;四大名砚;澄泥砚;文人学士;文化传播;石砚;书画艺术;洮砚;砚铭【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94端砚与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端溪始显于唐”,自唐武德年间开采至今,端砚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促进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追本溯源,从唐太宗时代开始,由皇帝到朝廷大臣,从文人学士到乡村野夫,都十分重视书画艺术和喜爱端溪石砚,每得到一方砚石均视若珍宝,爱不释手。

苏东坡说:“我生无田食破砚”。

“墨砚精良,一生一乐”。

由此可见端砚的崇高历史地位。

不仅是因为端砚有镇家之宝、驱邪镇恶和征兆富贵的特殊内涵,更重要的是其所固有的文化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因为砚材和雕刻是端砚的载体,文化是端砚的灵魂,越是富有文化气息,端砚就越富有生命力、超越历史、恒久不息。

端砚文化因岁月流逝而历久弥新,收藏端砚因意蕴丰盈而雅俗共赏,历史上有多少收藏端砚的典故传为美谈,脍炙人口!随着端砚收藏的日渐兴起,端砚收藏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一方精美的端砚从开采石料到成品,历经很多道工序,而每一个工序都不能离开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课题研究价值 (2)1.1课题背景及意义 (2)1.2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 (3)第2章端砚文化如何走进课堂 (4)2.1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 (4)2.1.1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2.1.2引导学生探究端砚制作的工艺 (5)2.1.3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感情 (6)2.2开发以端砚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6)2.2.1将端砚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 (6)2.2.2丰富教学内容 (7)第3章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的意义 (8)3.1重新认识端砚文化的必要性 (8)3.2继承、发扬端砚文化的重要性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0)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端砚文化走进课堂摘要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

简单的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累。

文化是全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额。

其中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非语言不分的语言和文字。

具体的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在世界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基于儒教,道教,佛教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名家、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包括:古代诗文、诗、词、曲、赋、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代。

端砚和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以及山西晋城澄泥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其中端砚位居第一位。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端砚The Duan inkstone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AbstractCulture itself is a relatively vague concept.Generally speaking,culture is a social phenomenon,is a1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product of people creatsd in a long time.It is also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s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history.The culture is the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beings.Which includes both the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values of the ideological part.Rather,culture is a country or a nation's history,geography,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traditions and customs,way of life,literature and art,behavior,ways of thinking,values,etc..Around the world,each nation has its own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including artists such as culture,ancient prose,poetry,words,song,Fu,folk music,folk opera,folk art,Chinese painting,calligraphy,poetic couplet,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ms,prohibition,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to.The Duan inkstone,began in the Tang Dynasty,flourishsd in the song dynasty.The Duan inkston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inkstone in China and Anhui,which Gansu and Shanxi Jincheng inkstone,inkstone Tao Yanarecalled Chinese four famous inkstone.The Duan inkstone ranks first.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Duan inkstone第1章课题研究价值1.1课题背景及意义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对比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却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几千年智慧、经验的结晶。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面对全球化发展这把双刃剑,中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以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得重新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继续向前发展[1]。

2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尽管现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潜力巨大。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存在着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它同时也具有灵活开放,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特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当今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东方文化体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状态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也在与日俱增,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发生着改变,但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种景象:民俗文化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作为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式正在迅速消失。

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认知和对世界的实践,往往也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和其他的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当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特色,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又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2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肇庆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端,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沿海地区去往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肇庆市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人口422.4万,有“中国砚都”之美誉。

肇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肇庆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肇庆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1982年肇庆星湖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肇庆市的主要特产有端砚、怀集燕窝、七星剑花、裹蒸粽等,其中端砚—文房四宝之一,古代重要书写工具最为出名。

肇庆古代被称作端州,端砚由此而得名。

来到肇庆不买端砚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肇庆。

砚和纸、笔、墨在我国古代对传播文化,民众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砚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

砚在秦汉时已经存在,自唐代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

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

四大名砚之所以被人们所称誉、喜欢,一定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人们所认可的。

跟据史料记载,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已经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在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中晚期,端砚已经被列为上等贡品。

唐代端砚大多供3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文人墨客研墨之用,砚形较为单调,以箕形为多,也有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等形状。

中唐之后,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具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

等到了宋朝,由于文化的发展,端砚艺术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端砚除用于研墨之外,人们开始注重于端砚的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

端砚的形状也从简单的箕形、方形到种类繁多,式样新颖的斧式、瓜式、卵式、兔式、琴式等等。

宋朝端砚构图简练、刻工浑重、古朴、雅致、玲珑浮凸。

北南宋间叶樾《端溪砚谱》明确记载端砚当时式样已达49种。

清乾隆年间手工精绘的《宋砚谱》,收有宋砚49方,亦有详实的记述。

等到明朝,由于社会鉴赏砚台和收藏砚台之风甚行,端砚在设计、造型、雕刻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往往利用天然的石形、丰富的石色、珍贵的石品花纹等稍作人工修饰就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

在端砚镌刻砚铭,成为当时的风气,一块艺术价值高的端砚,往往是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的综合品。

清朝初期,端砚也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制砚工艺十分雅致,刻工纤巧,加上附以名人题识,砚铭作为一种装饰品,使端砚身价更高。

端砚已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一种为艺术品和珍藏品[3]。

第2章端砚文化如何走进课堂2.1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2.1.1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而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领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端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端砚生产的地理位置、坑别、设计和制作端砚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起学生对端砚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校园里营造学习端砚知识、认识端砚、了解端砚、欣赏端砚的氛围,从而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本地民族文化的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对青少年今后认识端砚、了解端砚、传承端砚文化和宣传肇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