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期末考试复习
《民俗宗教》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民俗宗教》期末考试复习题1、民族的概念:广义:1)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
2)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欧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服饰民俗概述(一)服饰、作用、构成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服饰的作用——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服饰构成五要素——质、形、饰、色、iwi3、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口的;牧民——长袍——便于骑马,保护腰腿不受风寒;渔民——短衣裤——便于撒网捕鱼第三阶段: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皇帝——黄色;达官贵人——紫色;平民——灰色、蓝色第四阶段:反映社会观念、政治观念礼仪伦常、求吉心理、民族口我意识4、(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3、饮食民俗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b、成因(1)经济原因——东种西牧;北方而食、杂粮,南方稻米为主(2)口然条件——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3)民族原因(4)宗教信仰——民俗是退化的宗教(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c、形成阶段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生食——生食、演变(腌制生鱼、生肉)熟食——烤食、煮食(炒食)烹调——主食和副食的不同配制(主食:稻米、小麦、玉米、高梁、小米等,副食:蔬菜、禽蛋、肉类等)5、科学使用调味“四君子”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6、居住民俗: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7、宅基选址基木步骤:觅龙(龙:祖山,即总山脉)、观砂(砂:祖山分支绵延而下)、察水(水:从山上下来与本宅及砂山最靠近的溪、河、泉水等)、点穴(穴: 冇吉凶Z分)8、建房——五个步骤:择地(风水宝地)、开工:(黄道吉日,奠基)、上梁:(择吉辰,放鞭炮)、立门(招财进宝,文运兴旺)、落成(设酒招待)9、交通民俗: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及使用过程小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宗教学复习题
宗教学复习题复习题一:宗教学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伊斯兰教的五支柱?A. 信仰真主B. 午夜礼拜C. 斋戒D. 朝觐2. 佛教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印度B. 中国C. 日本D. 泰国3.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A. 杨市君B. 老子C. 庄子D. 花山君4. 印度教的最高神是谁?A. 佛陀B. 太阳神C. 梵天D. 神女帕尔瓦蒂5. 犹太教的圣经称为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托拉》D. 《梵经》二、填空题1. 基督教的始祖是_____________。
2. 伊斯兰教最高权威机构是_____________。
3. 佛教徒所皈依的三宝是佛、法、_________。
4. 印度教的最重要的教典是_____________。
5. 犹太教的圣城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基督教的创始人和基督教的信仰核心。
2. 伊斯兰教的五支柱是指哪些内容?请详细解释每个支柱的含义。
3.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请说明佛教的三个基本修行方法。
4. 印度教中的轮回转世是什么概念?请解释轮回转世的原理和目的。
5. 犹太教的信仰体系有哪些特点?它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处?四、论述题请从宗教学的角度,谈谈宗教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总结:通过对宗教学的复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宗教的教义、信仰核心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了解宗教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各地文化的认知,促进不同信仰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
宗教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者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宗教这样一种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社会实在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与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等学科又相当不同,它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来对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开展经验研究的。
具有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者一般都认定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这种取向是目前宗教社会学中的主流。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宗教社会学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2.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其研究的对象3.重视经验依据4.比较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不可避免的特点之一宗教社会学的性质:经验性实证性对宗教的社会性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关系5.涂尔干的宗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其社会学巨著《经济与社会》的一部分)堪称宗教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6.20世纪5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学科的中心已不再是欧洲而是转移到了美国7.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学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被取缔或视作二等学科,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当然也有相同遭遇8.涂尔干所说的宗教的社会性实际包含两层含义:社会生活是宗教观念的终极源头宗教信仰对象的实在基础就是社会本身9.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静力学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动力学10.偶遇抽样:又称任意抽样或方便抽样,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样方法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研究者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11.参与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的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12.实地研究:在一种自然情景下,通过深入到宗教生活的实境中,直接观察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它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宗教现象。
宗教学考试试题库
宗教学期末考试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分)1.宗教的基本要素包括()、()、()、()。
2.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己经产生了关于灵魂不随人死而灭的死后生活的观念。
3.(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4.氏族神崇拜的主要类型:(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
5.神性的具体表现为(“天命”)和(“神迹”)。
6.宗教经验的“超验对象”是(主观)观念的对象化。
7.巫术的结构要素(巫师)、(咒语)、(仪式)、(情境)。
8.献祭按照供奉食物的不同性质分为(素)祭、(荤)祭和(人)祭。
9.祈祷行为包括四种方式(口诵)、(口祷)、(手祷)、(示敬)。
10.宗教组织具有(宗教)性质和(社会)性质。
11.宗教组织的核心是(僧侣)。
12.宗教修行的组织模式(个人隐修)、(寺院修道)、(托钵僧及修会)。
二、解释概念(每题分)1.宗教学2.宗教3.灵魂4.神灵5.图腾崇拜6.神性7.天命8.神迹9.宗教经验10.宗教行为11.巫术12.宗教禁忌13.献祭14.祈祷15.宗教组织16.宗教制度17.宗教礼仪18.僧侣19.宗教信条20.宗教教义21.自然神三、简答题(每题分)1.宗教的基本要素?2.宗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3.神迹与奇迹的比较? 4.神迹的意义 5.宗教经验与世俗经验的比较?6.巫术的性质?7.巫术的起源?8.巫术的结构要素?9.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巫术功能的观点?10.宗教禁忌与世俗禁忌的区别?11.禁忌与巫术的关系?1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祈祷与献祭有什么功能?13.如何理解宗教组织的宗教性质?14僧侣的作用?15.教义的功能?16.宗教礼仪的功能?17.如何理解氏族神观念与氏族制度的关系?四、简述题(每题分)1.宗教经验的表现形式?2.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3.宗教情感的原因分析?4.弗雷泽关于巫术功能的观点?5.宗教禁忌的种类?(按被视为神圣事物的种类划分)6.祈祷行为的四种方式?7.宗教修行的目的?8.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9.如何理解恩格斯对于宗教的定义?10.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本质论是什么? 11.如何理解宗教学的人文性质?12.图腾崇拜作为祖先崇拜的原始形式,在来源上与祖先崇拜有什么区别?13.职能神的特点?14.宗教修行的目的?五、论述题(分)1.宗教禁忌的功能?2.如何理解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3.如何理解宗教问题的重要性?4.如何理解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
《宗教学研究方法》复习题.doc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宗教哲学、宗教文化学、宗教伦理学宗教史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二、简述:任选2题,每题15分)1.简述现代宗教发展的特点。
2.简述宗教戒律与世俗伦理的异同。
3.简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
三、论述: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述宗教的社会作用。
2.试论宗教长期存在的原因。
3.你认为邪教与正常宗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宗教哲学、宗教文化学、宗教伦理学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比较宗教学二、简述:任选2题,每题15分)1.简述宗教戒律与世俗伦理的异同。
2.简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
3.简述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关系。
三、论述: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论宗教长期存在的原因。
2.你认为邪教与正常宗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3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观特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宗教史学、宗教伦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哲学、比较宗教学、宗教文献学二、简述:任选2题,每题15分)1.简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
2.简述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关系。
3.简述现代宗教发展的特点。
三、论述:任选2题,每题20分)1.你认为邪教与正常宗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2.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观特点。
3.试述宗教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宗教史学、宗教心理学、宗教文献学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比较宗教学二、简述:任选2题,每题15分)1.简述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关系。
2.简述现代宗教发展的特点。
3.简述宗教戒律与世俗伦理的异同。
三、论述: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观特点。
2.试述宗教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耍性。
3 ?你觉得当前屮国宗教研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宗教心理学、宗教文化学、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比较宗教学、宗教文献学二、简述:任选2题,每题15分)1.简述宗教戒律与世俗伦理的异同。
2.简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
宗教学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宗教学的复习资料(二),旨在深入探讨宗教学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加深对宗教学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为宗教的定义、宗教的发展、宗教的种类、宗教的核心概念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
每个大点都将在59个小点中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宗教学的重要内容。
正文内容:一、宗教的定义1.宗教的基本概念和范围2.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3.宗教的关键特征和属性4.宗教的本质和形式5.不同学派对宗教的定义解释二、宗教的发展1.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宗教的扩散和传播方式3.宗教的兴衰周期4.宗教的变迁和演变5.宗教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三、宗教的种类1.世界主要宗教的概况介绍2.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和教义3.东方宗教与西方宗教的比较4.少数民族宗教的特点和发展5.新兴宗教的兴起和影响力四、宗教的核心概念1.宗教的神、神言、神职人员及其角色2.宗教的崇拜仪式和神圣物品3.宗教的道德与伦理观念4.宗教的教义和经典文献5.宗教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五、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1.宗教在个体心灵成长中的作用2.宗教对社会道德和秩序的影响3.宗教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4.宗教对教育和权力运行的影响5.宗教对社会和政治运动的参与程度总结:通过对宗教学的复习资料(二)的梳理,我们了解了宗教的定义、宗教的发展、宗教的种类、宗教的核心概念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
宗教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学习宗教学,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宗教的本质和形式,理解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在宗教学的复习和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对宗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宗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等)根据崇拜对象的数量:多神教、独尊一神教、二元神教、一神教等根据宗教的形成方式分为:自发(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2被称为西方宗教学之父的是(麦克斯。
缪勒)3宗教观念主要包括了(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
4英国学者泰勒在其名著()中提出并论证了宗教起源的万物有灵论观点。
5恩格斯把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又称为()。
6宗教节庆:佛诞节(农历4月8日)、涅槃节(农历2月15日)、基督教复活节、穆罕默德升天遨游朝觐耶路撒冷的(登霄节)、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宰羊代子献祭的(古尔邦节)、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成道节(农历12月8日)、8以色列人的民族宗教是()。
9主教制(天主教、新教安立甘宗);长老制(加尔文宗);公理制(公理会、浸礼会)10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上帝论)、(基督论)、(教会论)等。
11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等。
12印度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二、判断题1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2在古典宗教中,(社会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3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4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5在原始社会中,祖先崇拜一般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在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上,佛教、伊斯兰教实行的寺院制。
7基督教《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8“上帝已死神学”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9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10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是“原逻辑”的。
11“缘起”学说构成了整个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
12艺术与宗教都是在作为共同根源的社会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活动。
13宗教信仰率与人口集约化程度之间存在反比的函数关系。
宗教学 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考试科目:《宗教学》(A卷)一、简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评分要点:①错一书名,扣0.5分;②各书间的排列顺序无论,尤其是五经,牵涉到今古文学派之争;③用简称,如“诗”、“书”、“语”、“孟”,或别称,如“周易”、“书经”,都算正确。
【参见课件第17,页13】2.近代四大高僧—我国近代四大高僧,指:弘一、太虚、印光、虚云。
评分要点:①错一人名,扣1分;②各人间的排列顺序无论。
【参见课件第25,页12】3.《金枝》—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和宗教史家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的代表作,将“类比法”和古典文化知识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总结出人类理智发展的“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进化论体系,在西方宗教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分要点:①正确写出作者名,得2分;②未点出此作的宗教学或(宗教)人类学贡献的扣2分;③未写出作者国别或写错国别的,扣1分。
【参见《宗教学纲要》页98-99,151】4.“绝地天通”—语出《尚书》:“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书·吕刑》)。
孔传:“重即羲,黎即和。
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从此,则“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因为早先“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
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
烝享无度,民神同位。
民渎齐盟,无有严威。
神狎民则,不蠲其为。
嘉生不降,无物以享。
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表明我国史前社会宗教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原来地天相通,此后则通天事神的宗教事务大权收归权力中枢掌控,而不再由民间行使,所以称之为杜绝了地天通。
宗教学期末考试复习
宗教复习一.名词解释(4个)1.麦克斯·缪勒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
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到宗教研究中,创立了比较宗教学。
他的众多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宗教学导论》。
该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一概念,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著作。
2.氏族宗教最原始的宗教形态,根本特征在于氏族性。
(从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看)氏族宗教以祖先崇拜为其根本形式和中心内容。
(从宗教组织同社会组织的关系看)氏族宗教的特征在于它之同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合一。
它有绝对的“集体性”或“无个体性”。
绝对排他性。
3.民族宗教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中由氏族宗教发展而来,具有民族性、国家化、此世性的特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
4.世界宗教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世界宗教是迄今为止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史时从民族宗教发展而成的。
它突破了之前宗教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世界性影响。
其信仰对象具有超验性和普世性,宗教具有个体性和相对独立性。
5.自然宗教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
人们所崇拜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自然力本身,是人们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直接感知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物或自然力。
主要表现为“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6.多神教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
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
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
7.一神教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
这个唯一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
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8.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
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宗教学原理复习资料
宗教学原理复习资料(2010-2011第一学期)1.宗教的制度文化宗教的制度文化包括宗教的组织结构、教阶制度、宗教礼仪、宗教法规、宗教习俗、修持方式、宗教庆典等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
这些宗教制度是宗教意识的结构性表现,是宗教得以建构的组织力量。
2.灵物崇拜是指灵物摆脱了崇拜对象的局限性,具有了广泛的联系,它崇拜的对象是灵物以外的自然形态和威力,并具有自然崇拜的特点。
3.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4.宗教的生活习俗是宗教文化功能在人们生活习俗中的延伸,把宗教生活和日常的生活习俗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宗教习俗文化。
5.宗教的器物文化宗教的器物文化包括庙宇、寺院、教堂、圣像、圣书、圣地、供品、祭品以及其他一切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场所。
这些宗教器物是宗教意识的物化现象,是宗教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
6.神秘主义是以心理的满足来代替客观实际的满足所产生的一种轰动性的实际效应。
7.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后期产生的,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宗教形式,图腾是氏族部落的标记、名称。
8.宗教的群体整合功能:指社会的不同个人、群体或各种社会势力、集团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具有促进内部团结的作用。
9.简述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二者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是指宗教与迷信都是唯心主义、有神论,相信与崇拜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这是两者共同的方面。
二者的对立有如下几点:第一从根源上看,宗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自身的发展过程。
迷信则是承袭了原始宗教或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巫术中一些粗俗的、低级的。
第二、在内容上,宗教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封建迷信是在各种神怪、精灵、鬼妖的名义下,回答人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三、在组织形式和活动上,宗教有严密的组织和团体,在固定场所活动。
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是人们用幻想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这种力量既包括自然力量,也包括社会力量。
在里,这些力量是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
对这种力量人们往往视以崇拜的仪式来与之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关系。
2、人为:人为是相对原始的自然而言的。
它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特征的神学观念性和组织严密的。
它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
3、图腾:图腾是每个氏族认为自己源于某一动植物。
他们把该动植物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
在古代,人们禁止杀食图腾动物,同一图腾的人不准结婚。
相信图腾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
认为现存的图腾动植物的兴衰象征氏族的兴衰,对图腾动物加以保护。
4、基本命题:指使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
这些理论观念基本上对各种不同的所共同具有。
5、灵物:灵物是人们在行使巫术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神性观念把具有可以产生某种神秘影响的某种特征的事物视为灵性之物。
6、巫术:根据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神秘联系而运用某种神秘的手段去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或满足人们的某种愿望的操作方式。
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7、学:以对现象的研究来对的性质产生发展以及与有关的问题进行理论阐明的学科,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揭示的本质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8、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
它是在中国原始的基础上吸取了古代流传下来的鬼神祭祀、民间信仰、神话传说、方技巫术,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与理论支柱。
以修真悟道、羽化登仙为最终目的的一种。
简答题:1、恩格斯关于的解释为什么可以作为的定义。
A、世界上没有本质上不是“幻想的反映”的含义B、它揭示了幻想的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C、它说明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2、从对待的态度看,研究领域主要有哪几个学派?A、神学学,以唯心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的现象,目的在于为上帝和神明和教义,信仰和虔诚的神圣性,永恒性和必要性提供种种说明和解释B、非神学学,在研究上相对摆脱了神学学家的立场,他们立足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和说明现象。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目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3分):宗教巫术图腾崇拜神迹宗教经验二、填空:(每题5分)①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有。
②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包括。
③宗教信徒一般通过等途径获得宗教体验。
④宗教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三、简述以下问题:(每题10分)①宗教行为由哪两个基本过程构成?②宗教组织内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创生性宗教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你对此有何见解?(每题15分)《宗教学原理》考试题(二)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宗教图腾崇拜宗教制度神性巫术二、填空:(每题5分)①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有。
②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包括。
③宗教信徒一般通过等途径获得宗教体验。
④至上神观念有等类型。
三、简述以下问题:(每题10分)①宗教组织内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②什么是氏族宗教,它有哪些特点?四、试析宗教礼仪的功能。
(每题15分)一、简要回答:(每题8分):1、世界性宗教的基本特点2、构成巫术活动的基本元素3、祈祷行为的种类4、什么是入世型宗教组织5、宗教修行有哪些方式6、获得宗教情感的途径二、简要叙述以下问题:(每题12分)1、请说明宗教起源的大致时间和基本依据2、宗教信条与教义不同吗,为什么?3、古代社会的国家化宗教保留了氏族—部落宗教的哪些特点三、论述题:(请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完成。
16分)1、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对宗教有什么作用?2、请谈一谈你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见解。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四)一、简要回答:(每题8分):1、巫术活动遵循的认识原则2、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点3、宗教禁忌的特点4、宗教修行有哪些方式5、什么是入世型宗教组织6、宗教情感的具体表现二、简要叙述以下问题:(每题12分)1、请说明宗教起源的大致时间和基本依据2、宗教信条与教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试解释世界性宗教的三个特点。
三、论述题:(请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完成。
16分)1、为什么说宗教的组织化对宗教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作用?3、请谈一谈你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见解。
宗教学考试试题
宗教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一种宗教起源于古代印度?()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道教2、犹太教的经典是()A 《古兰经》B 《圣经》C 《塔木德》D 《吠陀经》3、基督教的创始人是()A 释迦牟尼B 穆罕默德C 耶稣D 老子4、伊斯兰教的圣地是()A 麦加B 耶路撒冷C 罗马D 雅典5、道教的基本教义是()A 原罪说B 道生万物C 天堂地狱D 因果报应6、以下哪一个宗教强调“涅槃”的境界?()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犹太教7、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是()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难以确定8、宗教产生的根源是()A 自然压迫B 社会压迫C 对未知的恐惧D 以上都是9、宗教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 积极作用B 消极作用C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 没有作用10、以下哪一项不是宗教的基本要素?()A 宗教观念B 宗教情感C 宗教行为D 科学知识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佛教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
2、基督教的三大教派是_____、_____、_____。
3、伊斯兰教的两大主要教派是_____、_____。
4、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三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宗教的社会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6、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_____、_____。
7、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
8、宗教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_____、_____的作用。
9、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10、宗教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都试图回答关于人类存在、宇宙本质、生命意义等根本性的问题。
哲学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探索真理,追求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
宗教文化学期末考试
二、胡适则认为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有三大影响: (一)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造成一种白话的文体,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二)佛教文学最富想像力,对于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国浪漫主义的作品,像“西游记”等小说是印度文学影响下的产物。 (三)印度文学很注重形式的布局与结构。“普曜经”、“佛所行赞”、“佛本行经”等都是伟大的长篇故事;“须赖经”一类是小说体的作品;“维摩诘经”、“思益梵天所问经”等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这些佛经的输入,对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又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也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体裁有影响或关系。
2、 佛教文献的意境与中国原有文字相结合,表达全新的含义。比如:定律,定点、安定等就是汉字“定”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表达佛教一种心静如水,不受扰乱的一种精神境界。再如“居士”、“隐者”、“侍者”等等
3、 由梵文直译过来的对中国古代词汇的扩充,比如译音的“菩提”、“般若”、“刹那”、“尘埃”等,还比如译意的“姻缘”、“平等”、“实在”、“现实”等,
教的传入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词汇量,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佛教的许多经典文献由梵文被翻译成汉语,给汉语词汇补充了大量新鲜的血液,出现了很多新的词汇,
1、 佛教的传入二衍生的复合词就有很多,比如:佛教、佛曰、佛界、佛祖、佛塔、佛门弟子、佛法无边等等。
4、 日常用语中也有充斥着“佛言佛语”。比如:因果报应,清规戒律、一生一世、万劫不复、面壁思过、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等等。有些在被广泛传播后直接成为成语,一直被沿用至今。
宗教学复习提及答案
宗教学纲要一,单选题1.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B )。
A.社会地位B.历史地位C.文化史地位D.历史条件2.世界上三大教中最早创造的是:( C )。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3.宗教组织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组合,既是一种宗教性的组织,又是一种:( A )。
A.社会性的组织B.家庭组织C.政治性组织D.生活性组织4.道德的真正保证是社会的(C)关系。
A.宗教B.社会C.人际D.内部5.( A )天文学说对于神学世界观的第一次反叛。
A.哥白尼B.欧多克斯C.亚里士多德D.阿波罗尼6.宗教信条,宗教教义在本质上是一种:(C )。
A.历史观念B.社会观念C.宗教观念D.没有正确答案7.人类宗教的萌芽,发现于尼安德特人所代表的(B)时代的“智人”的墓穴遗迹之中。
A.旧石器B.新石器C.青铜石器D.铁石器8.巫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 D )A.宗教活动B.宗教信仰C.宗教信念D.宗教现象9.世界上三大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C )A.伊斯兰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佛教E.道教10.佛教的创始人是:( A )A.释迦摩尼B.凯撒 C .穆罕穆德 D.耶稣二,多选题1.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神灵观念,大致可以归纳为:(ABCDE)A.自然神B.氏族神C.职能神D.高位神或至上神E.绝对性一神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ABDEF )A.信安拉B.信使者C.信自己D.信经典E.信天使F.信后世G.信前辈3.神域世界这两个存在物彼此有何关系的问题,这种关系主要表现:(ABC)A.超神论-神超越世界之上而存在B.泛神论-神泛同于世界而存在C.内在神论-神内含于世界之中而存在D.外在神论-神外含于世界之中而存在4.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ABCD )A.理论引导B.道德的净化C.药物的使用D.宗教的修习E.科学的发展5.宗教利益的功能是(ACD )。
宗教学期末考试
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
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
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一般以动物居多,作为氏族图腾的动物(如熊、狼、蛇……),即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照列为该全族之忌物,除特殊需要外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其繁衍。
佛教: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毘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佛)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
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苦难为出发点,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为两大教法。
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
集结成的“经藏”又名“素怛缆藏”。
“律”音译为“毘尼”,故“律藏”也可称为“毘尼藏”;“论藏”音译为“阿毘达磨藏”。
佛教各部派所传的早期经藏、律藏内容相似,而论藏则不同,学术界对早期集结是否包括论藏并无定论。
学术界普遍认为初期佛教典籍可能包含了佛陀的话,也有学者主张其大部分内容是佛陀的话。
基督教:基督教与犹太教、伊斯兰教同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发源于中东以色列地区,形成晚于犹太教又早于伊斯兰教,可以说今天对世界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基督教,这一点从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可以看出,又如在基督教人口占据全国绝大多数比例的美国,在基督教的各类节日中都会给予民众足够的自由以完成宗教规定的一些礼仪活动。
基督教核心信仰为耶稣,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在基督教徒的身上,可以看到的是虔诚的信仰,在行为上趋向于普度众生的善,严格的宗教礼仪,比如礼拜日的对上帝的集中礼拜等等;在思维方式上,基督徒会将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归结于神的意志,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其核心信仰的内容。
宗教知识考试.doc
社會五本複習603 姓名:座號:社會1-1宗教與人類生活A世界主要宗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
B宗教與文化。
C宗教與社會。
a世界主要宗教:宗教來自人對於(自然的敬畏),以及對(人生的困惑),各宗教的目的大多是鼓勵人們(向善)。
1.基督宗教:1-1.(基督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
1-2.相信(耶穌)為救世主。
1-3.主張(愛)、(公義)、(救贖)。
1-4.派別:(天主教)、(基督教)、(希臘正教)-圓形屋頂和十字架1-5.經典:(聖經)1-6.宗教活動:(做禮拜)、(禱告)、(查經),強化教徒的信仰。
2.伊斯蘭教:2-1.信仰人口第二多。
2-2.信奉(阿拉)為真神,創始人為(默罕默德)。
2-3.經典:(古蘭經)2-4.宗教活動:每日5次面對聖地(麥加)禱告、不吃(豬肉)…等。
3.佛教:3-1.信仰地以亞洲地區為主,(泰國)以佛教為國教。
3-2.始祖為(釋迦牟尼)3-3.思想融合(印度)古老的婆羅門教,相信輪迴,主張(智慧)與(慈悲)。
3-4.宗教活動:不論出家或在家修行,都遵守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飲酒)。
以(誦經)方式祈禱。
4.道教:4-1.信仰地以中國、台灣為主。
4-2.發源於中國古代(東漢),創始人為張天師。
4-3. 經典:(道德經)4-4. 宗教活動:(1)追求修鍊成(神仙),有許多養生方法,如:(氣功)。
(2)(道士作法)是道教儀式的一種,主要用來驅邪、消災。
(3)日常生活中的(風水)、(祭拜),也是受到道教影響。
b宗教與文化:宗教與人類文化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例如:(思想)、(價值觀)、(穿著)、(飲食禁忌)等都受到宗教的影響。
1.中東婦女全身包裹是遵從(伊斯蘭教)的教義。
他們也不吃(豬肉)。
2.(牛)在印度被是為聖物,行動自由不受拘束—印度教3.虔誠的(泰國)佛教家庭會讓男孩在青少年時期短期出家。
4.(聖誕節)據說是耶穌誕生的日子,對西方家庭來說是家庭團聚的重要節日。
宗教文化专题期末考察
1、什么是宗教,宗教学界对宗教有那些界定2、宗教存在的根本原因有那些3、宗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宗教内具有强制性)4、试述释迦牟尼的创教过程5、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6、简述佛教“三法印”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7、试述佛教的三次大结集8、试述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9、试述隋唐时期形成的八大佛教派别10、中国佛教的特色12、试述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思想13、简述基督教的世界化历程16、谈谈现代基督教的世俗化特色17、试述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18、简述伊斯兰教的“五信”和“五功”19、试述中国伊斯兰教的特色20、请简述道教的思想来源21、道家与道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2、论述道教在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2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4、你认为宗教对社会人生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25、在世界四大宗教中,你认为那一家宗教最具思辨色彩,举例说明2、 5.佛教的基本教义;(一)四圣谛:苦、集、灭、道1)苦谛:包括生老病死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取蕴苦。
2)集谛: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
3)灭谛: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即涅槃。
4)道谛: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方法、道路。
具体就是“八正道”。
(二)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1)诸行无常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人生因果相续,刹那生灭。
2)诸法无我我和宇宙万物一样,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
3)有漏皆苦三毒(贪欲、嗔恨、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和慢疑恶见(傲慢、犹疑、不正确的见解等)组成的“漏”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们有了“八苦”而不得解脱。
4)涅槃寂静懂得无常无我,知晓有漏皆苦,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苦修行,方能超越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满、永恒寂静的境界。
(三)戒、定、慧三学1)戒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许多清规戒律;2)定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3)慧即智慧,指按照佛法的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四谛的道理,得到解脱。
大学宗教理论期末考试
大学宗教理论期末考试一、概念题(40)宗教情感宗教行为原始(自然)宗教世界宗教二、简述题(40)1、简述宗教的本质与特征2、件数中国宗教的特征三、论述题(70)1、宗教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能发挥何种作用?2、评述下文中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
(爱因斯坦如何界定科学、宗教?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
你的评述科学与宗教要我们对什么是科学得出一致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困难。
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
说得大胆点,它是这样一种企图: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地来重建存在。
但我要是问自已,宗教是什么,我可就不能那么容易回答了。
即使我找到了一个可能在这个特殊时刻使我满意的答案,可是我仍然相信,我决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使所有对这个问题作过认真考虑的人哪怕在很小程度上表示同意。
因此,我想先不去问宗教是什么,而宁愿问,一个我认为是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向有哪些特征:在我看来,一个人受了宗教感化,他就是已经尽他的最大可能从自私欲望的镣铐中解放了出来,而全神贯注在那些因其超越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
我认为重要的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因为要不然,佛陀和斯宾诺莎就不能算是宗教人物了。
所以,说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诚的,意思是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
但是它们的存在同他自已的存在是同样必然的,是同样实实在在的。
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要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识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它们的影响。
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理解宗教和科学,那末它们之间就显得不可能朦胧什么冲突了。
因为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可是在它的范围之外,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仍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复习一.名词解释(4个)1.麦克斯·缪勒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
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到宗教研究中,创立了比较宗教学。
他的众多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宗教学导论》。
该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一概念,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著作。
2.氏族宗教最原始的宗教形态,根本特征在于氏族性。
(从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看)氏族宗教以祖先崇拜为其根本形式和中心内容。
(从宗教组织同社会组织的关系看)氏族宗教的特征在于它之同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合一。
它有绝对的“集体性”或“无个体性”。
绝对排他性。
3.民族宗教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中由氏族宗教发展而来,具有民族性、国家化、此世性的特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
4.世界宗教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世界宗教是迄今为止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史时从民族宗教发展而成的。
它突破了之前宗教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世界性影响。
其信仰对象具有超验性和普世性,宗教具有个体性和相对独立性。
5.自然宗教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
人们所崇拜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自然力本身,是人们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直接感知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物或自然力。
主要表现为“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6.多神教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
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
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
7.一神教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
这个唯一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
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8.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
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9.宗教戒律是对宗教行为的否定性规定,是宗教禁忌的规范化和条文化,是宗教行为的理论纲要。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戒律。
二.简答1.简述宗教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背景生物进化论的产生和近现代历史进步观的形成是宗教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从进化论来看:首先,生物进化论将自然界视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为近代进化观、进步观和发展观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其次,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还表现在它推动人们的规律概念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异”,使得规律概念得以扩展;最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还表现在它拓宽了人们的“自然”概念,使之不仅涵摄无机界,而且涵摄有机界、人类及其文化。
从近现代历史进步观来看:首先,近现代历史进步观的典型形态为历史主义,它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不间断性”和“不可重复性”。
其次,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素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
这些对于科学健全的宗教发展观的确立有积极影响。
2.宗教的普遍本质包括了哪些基本方面宗教的普遍本质包括社会本质和文化本质。
宗教之具有社会本质,首先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群体,符合社会群体的六个要素(成员间的联系,活动的共同目标,共同的规范,角色问题,地位体系,认同感)。
[中观]其次,宗教科层与社会分层相互贯通(例如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基督宗教中的教士、贵族和平民“三等级”观念)。
再次,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之间相互贯通,具有内在关联性。
[微观]再次,宗教社会化是获得宗教信众、维持宗教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体论]最后,宗教世界根源于人类社会的二重化,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宗教之具有文化本质,首先在于它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宗教是文化的一个“下位”概念,因为它符合文化概念的几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其次,宗教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人的本性的一种异化、对象化和外在化。
再次,宗教是文化的“纵深维度”。
最后,宗教与文化变革有着相对相关性。
3.简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为: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社会关系的神圣化。
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关系”的根本规定性在于它之为主体而存在的性质。
而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最初都主要地是从人对自然界的这种“关系”中产生的,人对自然的依赖感和恐惧感是宗教观念产生的重大动因。
社会关系的神圣化:人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必须成为社会存在,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产生社会联系。
这样,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欲望的过程中,便不仅感到有“神化”自然的需要,而感到有“神化”社会关系的需要。
(原始人为了生存,要与他人合作,因此认可“神圣化”的氏族制度)4.信仰的超越性与信仰的内在性宗教最内在最核心的内容是信仰,宗教信仰对象的本质特征是“神秘”,而“神秘”的成因就是“信仰对象的超越性”。
因为信仰对象的“神秘”是由“敬畏”、“威严”和“活力”三要素构成。
由这三要素而言,必须有绝对超拔信仰者自身的东西,才会有这种感受。
它离开了宗教信仰对象的超越性即宗教信仰的“万能”和“绝不可抗性”无论如何是滋生不出来的。
宗教信仰实质性内容是救赎问题,人的神性是宗教的最终目的。
人类强调信仰的超越性乃是为了在自己创造性的活动中消解它,把身上的“神性”充分展现出来。
洞达信仰的超越性无非是洞达宗教信仰的内在性的手段。
神人差异归根到底无非是人的自我分裂,若把人性实现理解为一个过程,则人性的这种分裂就是达到人性重新整合的一种手段。
这就是宗教信仰的内在性。
5.简述现当代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排他主义(具体内容介绍在P389_390)、兼容主义(①宗教兼容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首倡的一种宗教对话模式。
②其目的是为了破除本己宗教的优越感,以便缓解排他主义这一存在于宗教对话中的障碍。
③为此,它明确肯定了非基督宗教的启示和救赎功能,宣布“诸宗教”都可以成为拯救的道路。
④兼容主义与排他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了本己宗教与其它宗教的共同性,从而促进了宗教对话。
⑤但是从根本上刊,它所强调的共同性还是以本己宗教作为参照系和标准的,因而它依然是一种宗教自我中心主义,依然有把宗教对话演绎成宗教兼并之嫌。
)、多元主义(①宗教多元主义是当代宗教对话的三种基本模式之一,其主要理论代表是英国的约翰·希克。
②宗教多元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破除人们对本己宗教的优越感和宗教自我中心主义,以便为真实有效的宗教对话开辟道路。
③因此,它没有像宗教兼容主义那样从某一宗教之中寻求诸宗教的共同性,而是到所有宗教中寻求这种共同性。
④它把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到的存在于所有宗教之后的东西称为“神圣者”或“终极实在”,并且将其视为比诸宗教的信仰对象更实在、更本原的东西。
⑤然而,由于以希克为代表的宗教多元主义者混淆了哲学理论与宗教信仰的界限,脱离了宗教的历史形态和发展,所以他们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非历史性,从而体现了明显的乌托邦性质。
)6.简述宗教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区别的针对性P169(一)政教合一型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利的高度统一。
在这种模式中,宗教领袖同时又是国家首脑。
政教同体。
宗教教义与宗教法典同时就是国家的法律,宗教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国家的行政、司法、教育完全受宗教指导。
宗教领袖对制定国家的内外政策拥有绝对权威,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宗教原则,维护宗教利益。
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下的宗教是指特定的某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宗教,其余的宗教是没有同样的特权和社会地位的(梵蒂冈、伊朗、沙特等)。
(二)政教分离型国家不支持、不禁止和歧视任何宗教。
政府不干预宗教组织的事务,政府内不设管理宗教事务的行政机构。
国家不征收宗教税,也不向任何宗教组织提供任何形式的财政补贴,涉及宗教的开支不得列入国家预算。
宗教组织不干预国家的司法、行政、教育,也不接受政府的政治指导。
政教关系完全由法律调节。
这种模式下,政府与宗教的法律关系是相互平等、平行、独立的,各宗教之间也是平等的(美国)。
(三)国教型国家以某一宗教或教派为正统信仰,其政治、社会地位高于其它宗教或教派。
国家领袖不是宗教领袖,但宗教领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特权地位。
国家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享有特权地位的宗教,包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宗教组织对政府的行政、司法、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享有监督指导权。
政府设有专门负责宗教事务的机构和官员。
在这种模式下,不属于国教的其它宗教或教派常常处于社会的边缘,或在政治上受到歧视。
国家各项政策对国教的支持和对其它宗教的压制同样明显。
这类国家与政教合一的国家的区别在于宗教与政府在组织机构上不是一套人马(英国、德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希腊及绝大多数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都是此类国家)。
(四)国家控制宗教型国家权威高于宗教,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构控制宗教,宗教组织必须接受国家的政治指导,但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和教育。
对于不接受政府政治指导或不与政府合作的宗教、教派,国家不承认其合法性。
宗教组织的活动完全置于政府的监控之下。
政府与宗教组织的关系是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在财务与人事上,宗教组织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受政府监管(前苏联、东欧国家,越南、朝鲜、古巴等国家)。
从宗教同政治或政权组织的关系看,把宗教区分为政教合一型和政教分离型宗教;从宗教同社会的关系看,区分为入世宗教和出世宗教;就宗教组织的存在形态而言,分为隐形宗教和显性宗教,制度性宗教和弥散型宗教,教堂寺庙型宗教和协会型宗教。
7.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人是宗教神学“斯芬克斯谜语”的“谜底”?(一)从宗教发生学与宗教信仰的生存论维度看:马克思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自我异化”。
这种异化源自最本质的生存论渴望和生存论恐惧。
而把自己异化出去的原因是寻求生存意义上的可靠保证和根本意义。
(二)从宗教信仰与人生救赎的角度看:这种救赎无非是“人类生存”从“个人(信仰主体)中心”向“实体(信仰中心)中心”的“转变”和神人之间的“同一”。
(三)信仰阳的内在性和人的“自我意识”看:当我们说“神是人”之后,我们还必须进而说“人是神”,如此才可以说了解了宗教的奥秘。
确立神-人差异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进一步看到神人之间的差异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自我分裂:自然存在的人与灵性存在的人的分裂,作为实然的人与作为应然的人的分裂,日常状态的的人与理想状态的人的分裂,作为现存的人与作为未来的人的分裂。
这样的分裂是为了达到人性的重新整合与提升。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宗教的始端,中心点和尽头。
而神圣化的终点即是人化。
(四)从宗教意识的演进看:把对宗教奥秘的解读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理解为“向人自身的复归”,是宗教意识或宗教观念长期变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