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升本】2013年浙江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A.苏轼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B.《论语》C.《史记》D.《战国策》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A.诗B.词C.曲D.赋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A.远远眺望B.举首凝望C.低头凝思D.抬头仰望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A.首联与尾联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D.颔联与尾联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无乃而是过与?B.且尔言过矣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A.红巾翠袖B.鲈鱼堪脍C.树犹如此D.求田问舍13.阅读下列句子,不是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013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2013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鸟儿时而在我们头上盘旋,时而停在陡峭山崖的树梢上,似乎在讥诮我们不能自由飞翔。
B、人生充满坎坷,如果有亲人的呵护再加上自己的坚持,一定会加入到百舸争流的行列中。
C、我很纳闷:这个人不但没有给人木讷的感觉,反而是一个一直为自己的人生呐喊的人。
D、面对大海,他不由得怦然心动,把外界对他的无端批评甚至抨击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微博世界里要激起涟漪,引发爆棚效应,靠陈词滥调是不行的,必须得下一番工夫。
B、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里,流行语层出不穷。
从这些流行语中,我们能窥见社会百态。
C、城镇建设需要高屋建领,在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否则得不尝失。
D、虽然没有了刀光煎影,远离了鼓角争鸣,但生机勃勃的浙江大地同样英雄辈出。
3、“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现在赋予了新的含义,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下列句子加点的“正能量”一词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青岛火车站开设的全国首个“旅客抱怨中心”,让旅客释放负面情绪,这是以人为本正能量的体现。
B、“史上最严交规”符合当下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同时也说明只要执行到位,就能成为维护公共秩序的正能量。
C、从微观角度看,以绝对真空作为临界点,在临界点以上存在的物质都是正能量,在临界点以下存在的物质都是负能量。
D、其实,未必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笑脸、一句鼓励、一次搀扶,足以传递正能量!4、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专升本浙江试题及答案语文

专升本浙江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问题: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2.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变化?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试题二:文言文翻译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题:1. 翻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浙江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箴言(zhēnyán)踌躇(chóuchú)B. 徜徉(chángyáng)恣意(zìyì)C. 蹊跷(qīqiāo)缱绻(qiǎnquǎn)D. 谄媚(chǎnmèi)翩跹(piānxiān)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由于他勤奋好学,因此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所引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一曝十寒”。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真是“别出心裁”。
D.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真是“敷衍塞责”。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一曝十寒”。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2013年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漩.(xuán)涡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 鬈.发(quán) 昭. (zhāo) 示图穷匕.(bǐ)见C.混.(hùn)搭盘桓.(huán) 喷.(pân)香扛.(káng)鼎之作D.潜.(qián)伏佝偻.(lóu) 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B.结庐在人境 C.悠然见南山 D.心远地自偏 ABCD 正确答案: D
20.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B.茅盾——《子夜》、《香市》 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 D.曹禺——《雷雨》、《曰出》 ABCD 正确答案: A
35. 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ABCD 正确答案: A
二、填空题 (共 10 题,共 30 分) 36. 孔子名丘,字_______. 正确答案: 仲尼
41. 陈情表》选自《____文选______》。 正确答案: 文选
42. 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 _____人。 正确答案: 绍兴
43. 《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沈从文
44.
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 _______》。 正确答案: 激流三部曲
45. 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 ______家。 正确答案: 翻译
21. “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ABCD 正确答案: B
A.国风 B. 小雅 C.大雅 D.颂 ABCD 正确答案: A
33. 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浙江专升本】2012年浙江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2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丑:鄙陋,此处指水小。
B.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逮:及,到。
C.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兵:指士兵。
D.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池:护城河。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考察。
B.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提到。
C.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祷告、祭告。
D.姜氏欲之,焉.辟害! 焉:怎么,如何。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A.使人属.孟尝君 属:隶属,臣属。
B.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拜访。
C.汉军罢.,弗能追 罢:罢休,收兵。
D.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刀笔之吏:指经常带刀带笔的官。
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出奇制胜B.既往不究C.震聋发聩D.金壁辉煌5.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请示、报告等上行公文可以不用书写主送机关B.上级领导发给下级的下行公文可以不用书写主送机关C.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如通告、公告等)可以不用书写主送机关D.所有公文都必须书写公文的主送机关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A.耳得之而为声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舞幽壑之潜蛟D.寄蜉蝣于天地7.《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脱帽著帩头”的是A.使君B.耕者C.少年D.行者8.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A.贫困潦倒之愁B.家破人亡之痛C.报国无门之悲D.羁旅行役之苦(9.《香市》的作者是A.鲁迅B.茅盾C.巴金D.宗璞10.文件的成文日期,指A.文件印制的日期B.文件的拟稿日期C.文件发出日期D.领导人签署的日期11.下列属于郁达夫创作的作品是A.《你我》B.《迟桂花》C.《春水》D.《伤逝》12.不属于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中象征形象的是A.激怒的风B.暴风雨C.悲愤的河流D.闪电1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松驰B.甘拜下风C.自抱自弃D.针贬14.下列人物中全属于儒家的是A.庄子和老子B.孔子和孟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15.下列“居士”中的女作家是A.六一居士B.东坡居士C.易安居士D.香山居士16.鲁迅的《灯下漫笔》一文(选自鲁迅杂文集《坟》)主要抨击的是A.复古主义思潮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D.中国的奴隶制度17.《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类比B.归纳C.对比D.演绎18.下列诗歌中没有写到月亮的是A.陶渊明《饮酒》(其五)B.曹操《短歌行》(其一)C.王维《山居秋暝》D.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9《张中丞传后叙》中所写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英雄人物是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20.下列句子中一般不认为是比喻句的是A.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完全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完全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漩.(xuán)涡按捺.(nài)饯.别(jiàn)稍纵即.(jí)逝B. 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 混.(hùn)淆盘桓.(huán)喷.(pân)香力能扛.(káng)鼎D. 潜.(qián)伏佝偻.(lîu)拙.(zhuî)劣戛.(jiá)然而止【答案】 B。
A按捺.(nà);C力能扛.(gāng)鼎;D拙.(zhuō)劣【考纲】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能力层级:A级-识记。
【解析】考查了16个汉字,其中象形字1个,指示字0个,会意字2个,形声字13个;多音字4个;易错字9个。
考题以形声字为主,并且所选的字都是半表读音,这提醒考生要密切注意形声字的本音和声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切忌“读半边”。
漩:xuán从水,旋声。
本义:回旋的水流。
字形分析:左形右声,全表读音。
注意:不读xuàn。
捺:nài-nà,从手,奈声。
本义:用手重按。
字形分析:左形右声,半表读音。
注意:不读nài。
饯:jiàn,从食,戋(qiān)声。
本义:设酒食送行。
字形分析:左形右声,半表读音。
即:jí,会意字。
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字形分析:甲骨文(内盛食物的器皿)(人),像一个人跪坐在盛有食物的器皿前面。
造字本义:靠近食物,就餐。
注意:不读jì。
梓:zǐ,从木,宰省声。
本义:木名,即梓树。
字形分析:左形右声,半表读音。
鬈:quán,从髟(biāo),从卷,卷亦声。
本义:卷发。
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标准答案及解析

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标准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B考点:字音解析: A.按捺. nà C.扛.鼎之作gāng D.拙.见 : zhuō2.答案:C考点:字形解析:A.唇枪舌剑 B. 陷阱 D. 登录3.答案: A考点: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解析:B.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C.热诚:热心而恳诚 D.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恸人。
应改为难以卒读。
4.答案:D考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析: A.动宾搭配不当 B.句式杂糅 C. 语序不当5.答案:D考点:排序连贯解析:此题考查形式是定位选句,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得体、照应等逻辑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找出所给的不同的意象(山水)和意境(四个选项)的一致性。
最简捷的答题思路:先容易判断的是,画上者妙在②笔墨淋漓,排除A、C。
再依次判断,梦中者妙在③景象变幻,排除B。
可以看出②③顺序的组合项是D.6.答案示例:讽刺闲谈扯皮、互相推诿、不负责任而误事的现象。
考点:语句概括解析:解析:太阳,云,风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埋怨对方,显然在推卸责任,而最终误了下雨的大事。
考生可以联系在其位不谋其政、做官不作为、明哲保身等生活现象得出答案。
7.答案:电线,是一组五线谱,落燕,是个休止符。
手指,轻轻一弹,它就动了。
梦想,像一撮篝火,人生,像一条夜路,颦蹙一念,它就亮了。
考点:仿句解析:注意修辞、字数、符合事物的特点。
二、阅读8.答案: D考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析:D项是支持“传统建筑是一劳永逸的东西”的原因。
9.答案:C考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析:观点片面,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并不能决定传统建筑产生危机10. 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这是文化的选择答案:考点: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11.答案:①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挪揄、幽默的意味。
2013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2013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文都专升本教研组的老师为广大升本学子整理汇编的,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卷的试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A.性善与仁政B.仁与礼 C.严刑峻法D.隆礼重法2.诸子散文中汪洋恣肆、辞藻瑰丽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3.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大学之纲领”,不在其中的是A.明德B.亲民C.平天下D.止于至善4.《氓》产生的地域是A.河南B.陕西C.山东D.江苏5.《谏逐客书》涉及到的秦国制度是A.世卿世禄B.军功爵禄C,客卿制D.郡县制6.《湘夫人》的作者是丸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7.与秦晋觳之战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A.烛之武退秦师B.晋楚城濮之战C,晋惠公背信弃义D.晋公子重耳流亡8.《史记》中以时间先后为历代帝王作传的是A.表B.书C.本纪D.世家9.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历史事件典故的诗句是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A.陶渊明B.孟浩然C.谢灵运D.欧阳修11.苏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李贺C.杜牧D,元稹12.下列未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是A.曾巩B.欧阳修C.王安石D.范仲淹13.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A.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4.《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15.《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A.《望江亭》B.《梧桐雨》c.《莺莺传》D.《拜月亭》16.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是A.晏几道B.柳永C.周邦彦D.贺铸17.下列选项中,显现《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断肠人在天涯18.《宝玉挨打》中,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的是A.王夫人B.李纨C.薛宝钗D.贾母19.鲁迅的《风波》的历史背景是A.张勋复辟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20.下列作品集出自郭沫若的是A.《红烛》 B.《繁星》C.《灾难的岁月》D.《女神》21.《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姑娘22.《拣麦穗》中作者的向往是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D.美丽的梦想2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24.以“含泪的微笑”著称的美国小说家是A.马克·吐温B.杰克·伦敦C.海明威D.欧·亨利2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A.《哈姆莱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C.《李尔王》D.《奥赛罗》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27.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013年浙江专升本语文 秋水(节选)庄子

秋水(节选)《庄子》(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诶: 辩: 望洋:(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东面而视:面向东看去。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3)这段选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用主观的视觉感受来表现客观世界中黄河的宽阔和大海的浩瀚。
(4)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写河伯由欣然自喜到自识其渺小的转变。
(5)这段话中“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水大。
(6)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铺垫,由反而正,引出北海若的议论。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虚: 笃: 丑:(2)这段话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你见到了大海,认识到了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
(3)这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类比论证法:用井底之蛙、夏虫类比曲士;对比论证法:将曲士与认识到自己鄙陋的河伯对比。
(4)这段话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
(5)举例说明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
曲士、河伯之间是对比。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多: 卒: 向:(2)将这段文字中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含义。
“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粮仓之中吗?”事物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大小。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五帝所延续的(业绩),三王所争夺的(天下),仁人志士所忧虑的(事情),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为之劳苦的(目标),都不过如此而已。
(3)本段选文的观点是什么?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反对自我夸耀。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秋水》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A.空间的限制B.时间的限制C.先天素质的限制D.后天教育的限制正确答案:A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出自于(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谏逐客书》正确答案:B3.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作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A.国君要以德治国B.为政要以民为本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正确答案:C4.《大同》一文选自( )A.《论语》B.《孟子》C.《礼记》D.《尚书》正确答案:C5.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正确答案:D6.《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正确答案:C7.《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汉书》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谏逐客书》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的一篇奏议,劝诫秦王不要驱逐客卿B.作者在文中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句直接指责了秦王的过错D.本文结构曲折多变,严谨有序,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正确答案:C9.《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A.客人B.客卿C.说客D.商人正确答案:B10.李斯《谏逐客书》文“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暗喻B.明喻C.对偶D.比拟正确答案:C1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A.《陈情表》B.《马伶传》C.《出师表》D.《报刘一丈书》正确答案:A12.下面句子中都是反映李密家境状况的一组是(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②④⑤正确答案:C13.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浙江专升本】2013年浙江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3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 学 语 文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疼爱.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竟然.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随。
D.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度:估计,揣测。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其妻子.. 妻子:妻子和子女。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事故。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不一定。
D.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初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B.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C.距关,毋内诸侯 D.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可烧而走.也 B.将军身披.坚执锐C.吾妻之美.我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养生息 B.滥竽充数 C.走头无路 D.鬼计多端6.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报告就是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B.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
C.主体部分要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调查内容不必详细写出。
D.撰写调查报告,应广泛收集材料,善于分析材料。
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

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明辩是非B. 独辟蹊径独当一面C. 穿流不息川流不息D. 刚愎自用刚正不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项是()A. 饕餮B. 箴言C. 蹉跎D. 网络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聪明、善良,是我们班的骄傲。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C. 他虽然失败了,但是没有气馁,继续努力。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的心情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像一颗星星,照亮了我们的道路。
D. 他像一颗钻石,闪耀着光芒。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你难道没有看到那片美丽的风景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B. 他为什么要离开?因为那里没有他的未来。
C.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你相信这是对的。
D.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陕西〕语文考前须知:1.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第一卷1至8页,第二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疑心,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那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假设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创造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以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子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5. 古文阅读6. 现代文阅读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的散文是( )A.《种树郭橐驼传》B.《季氏将伐颛臾》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正确答案:A2.《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正确答案:D3.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 )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正确答案:B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正确答案:D5.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艾青《我爱这土地》正确答案:B6.曹禺的代表作是( )A.《雷雨》《日出》《北京人》B.《茶馆》《屈原》《北京人》C.《茶馆》《雷雨》《日出》D.《屈原》《茶馆》《雷雨》正确答案:A7.“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 )A.柳永、辛弃疾B.李清照、柳永C.辛弃疾、李清照D.苏轼、辛弃疾正确答案:D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 )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B.郑庄公、颍考叔、公子吕C.颍考叔、祭仲、公子吕D.子封、共叔段、颍考叔正确答案:C9.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 )A.秦王B.魏王C.楚王D.齐王正确答案:A10.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
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
正确答案:C11.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A.契诃夫——《苦恼》——姚纳B.欧.亨利——《苦恼》——德拉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D.欧.亨利——《苦恼》——姚纳正确答案:A12.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 )A.郁达夫和徐志摩B.郭沫若和郁达夫C.闻一多和徐志摩D.郁达夫和闻一多正确答案:C13.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 )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正确答案:A14.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 )A.三十从军今白发B.三顾频烦天下计C.拔剑四顾心茫然D.出师未捷身先死正确答案:D15.“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借代B.比喻、夸张C.对偶、夸张D.对偶、拟人正确答案:C16.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出自( )A.《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B.《诗经.氓》《陈情表》《礼记.大同》C.《郑伯克段于鄢》《礼记.大同》《陈情表》D.《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礼记.大同》正确答案:B17.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A.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2021年专升本备考】2015~2018年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浙江省2015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满分为150分;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答卷,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河流D.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甚矣,汝之不惠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D.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4.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必须品B.脉搏C.山青水秀D.万事具备,只欠东风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费近百万元。
②父母不应该______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③广告是一种宣传形式,商业广告的目的是______。
A.结余袒护盈利B.结余庇护盈利C.节余庇护营利D.节余袒护营利6.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这几天像过节一样热闹。
B.人情味像生活中调味的盐。
C.蔬菜的价格像水果一样贵。
D.这里的老鼠像猫一样大。
7.下列词语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A.斗胆B.雅正C.垂爱D.海涵8.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何处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A.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B.成文时间之后,抄送机关之前C.成文时间之后,主题词之前D.份号之后,文件名称之前9.对下级机关提出建议,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下列哪一种公文?()A.商洽函B.意见C.批复D.通知10.《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恢复中原态度诗句的一项是()A.和戎诏下十五年B.几处今宵垂泪痕C.沙头空照征人骨D.厩马肥死弓断弦11.《氓》中体现出弃妇有觉醒和反抗意识的一项是()A.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2.在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与下列哪位作家一起组织了创造社()A.鲁迅B.徐志摩C.冰心D.郁达夫13.下列作品不属于...艾青创作的一项是()A.《向太阳》B.《日出》C.《北方》D.《火把》14.下列各项中,属于陶渊明作品风格的一项是()A.沉郁顿挫B.清新飘逸C.质朴平淡D.通俗晓畅15.下列成语出自哪些课文,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扑朔迷离妄自菲薄百废俱兴无人问津①《出师表》②《岳阳楼记》③《桃花源记》④《木兰诗》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①④16.从诗歌体裁上看,李白的《行路难》属于()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7.下列史书都属于纪传体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三国志》B.《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C.《史记》《汉书》《后汉书》D.《战国策》《史记》《汉书》18.下列不属于...《谏逐客书》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客有功与客无过的对比B.重物与轻人的对比C.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对比D.纳谏和拒谏的对比19.下列诗句中的“君”指代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B.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东鲁友人)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D.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杜少府)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平坦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浙江专升本往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专升本往年试题及答案浙江专升本考试是一项针对浙江省专科生升入本科阶段的教育考试,该考试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以及一些专业科目。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浙江专升本往年试题及答案,供参考:浙江专升本考试试题一、语文(共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不能参加这次活动。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不能因为成绩好就骄傲自满。
答案:B2.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A(二)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文章:《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问题:1.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情感?答案:1. 文章中描述了小草探出头来,花儿竞相开放,小鸟在枝头歌唱等春天的景象。
2. 文章中使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之情。
二、数学(共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函数 \( f(x) = x^2 - 4x + 4 \) 的最小值出现在:A. \( x = 2 \)B. \( x = -2 \)C. \( x = 0 \)D. \( x = 4 \)答案:A(二)解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 解不等式 \( |x - 1| + |x - 3| \geq 2 \)。
答案:\( x \leq 0 \) 或 \( x \geq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3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 学 语 文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疼爱.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竟然.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随。
D.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度:估计,揣测。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其妻子.. 妻子:妻子和子女。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事故。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不一定。
D.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初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B.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C.距关,毋内诸侯 D.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可烧而走.也 B.将军身披.坚执锐C.吾妻之美.我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养生息 B.滥竽充数 C.走头无路 D.鬼计多端6.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报告就是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B.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
C.主体部分要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调查内容不必详细写出。
D.撰写调查报告,应广泛收集材料,善于分析材料。
7.下列《种树郭橐驼传》的语句中,属于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经验的一项是( )。
A.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D.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8.《秋水》中感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一项是( )。
A.河伯B.北海若C.庄子D.孔子9.下列关于《谏逐客书》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的一篇奏议,劝诫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B.作者在文中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句直接指责了秦王的过错。
D.本文结构曲折多变,严谨有序,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10.下列《氓》中句子表现“氓”狡猾多变性格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1.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写出了诸葛亮知人善任,始终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特点。
B.《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
D.《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主要反映了李白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无可奈何。
12.《季氏将伐颛臾》选自( )。
A.《左传》 B.《论语》 C.《庄子》 D.《诗经》13.下列不符合...求职信语言艺术要求的一项是( )。
A.平实明晰,一目了然 B.简练精约,言尽意止C.洋洋洒洒,过分谦虚 D.谦恭诚恳,以情动人14.下列不属于...艾青创作作品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大堰河—我的保姆》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凤凰涅槃》15.郭沫若在《炉中煤》中把“爱国赤心”比喻成( )。
A.年青的女郎 B.炉火 C.炉中煤 D.黑奴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 B.摄相机 C.沧海一粟 D.情有独衷17.下列人物中全属于到家的一项是( )。
A.老子和庄子B.孔子和庄子C.孔子和韩非子D.荀子和老子18.下列属于曹操作品的一项是( )。
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B.《短歌行》(对酒当歌)C.《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D.《饮酒》(结庐在人境)19.下列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的“只是”二字以悲愤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愤恨之感。
C,全词精心结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
D.词的最后两句,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
B.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C.《氓》是一首叙事诗,她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爱情悲剧,多用比兴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抗拒新思想的“套中人”形象。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一分,各空出现一个错别字不得分,共20分) (一)文学知识(14分)21.周任有言曰:“ ,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庄子•秋水》)2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4.笛里谁知壮士心, 。
(陆游《关山月》)25.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26.三顾频烦天下计, 。
(杜甫《蜀相》)27.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28.我自从重见天光, 。
(郭沫若《炉中煤》)29.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30.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31.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天净沙•秋思》是 的一首著名的散曲。
32.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 时期 。
33.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 》《边城》《围城》中的主人公。
34.“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
(二)根据提示,在横线内填入相关内容。
(6分)下面是一则招领启事,有三处错误,请改正。
招领启事昨天下午,本人在学校操场捡到钱包一个,里面有五张崭新的百元面值的人民币,还有食堂饭卡一张。
哪个人丢失了,请到学生宿舍区认领。
XX中学 王斌2012年5月10日35.失物情况不能太具体,“五张崭新的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应改为 。
36.认领地址要具体明确,“学生宿舍区”应改为 。
37.启事语言风格要统一,“哪个人丢失了”是口语,应改为 。
下面是某校准备张贴在大门口的一份通知,有三处不当,请指出。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①今天是我校建校100周年的大喜日子,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莅临参加。
②为了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然后领取纪念册。
③10点钟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会后欢迎您到母校参观。
38.第①句中, 与 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39.第②句中用 一词,对来宾、校友来讲,显得生硬不得体。
40.第③句中,请求“到母校参观”的与会者,除了“校友”之外,还有“来宾”,因此这里的 一词与“来宾”照应适当。
三、阅读分析题(本题共有12小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1-42题。
(6分)野 望①杜 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
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41.“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说明。
(2分)42.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如何扣住“望”来写的?(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3-45题。
(6分)李謩(唐)卢肇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
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
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警人神。
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
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
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
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
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
时轻云蒙笼,微风拂浪,波澜陡起。
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
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
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
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
独孤生又无言。
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独孤曰:“公试吹《凉州》。
”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
”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
”独孤生乃取吹之。
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
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乃换之,曰:“此至入破①,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
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
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
【注】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为三段,及散序、中序、破。
前两段音乐舒缓,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为“入破”,入破后丝鼓合鸣,节奏急促,舞者开始入场。
4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公私更.宴,以观其妙②公如是,是轻薄..4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独孤村落幽,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45.本文是怎样突出描写独孤生高超技艺的。
(2分)(三)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46-48题。
(11分)带着村庄上路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