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7篇
![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bcb0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5.png)
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7篇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7篇最新在当下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观摩,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7篇最新,欢迎阅读!乡镇调研报告范文篇1我镇人大主席团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各村各代表组,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分析探讨乡镇人大工作情况,分析讨论了乡镇人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讨论分析,现将对乡镇人大工作情况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一、乡镇人大基本情况我镇现有11个建制村,乡镇人大代表54名,其中党员代表33名,占代表总数的61%;非党代表21名,占代表总数的39%;妇女代表15人,占代表总数的28%。
二、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情况每年都能按时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准备充分,程序合理,代表参政议政积极踊跃。
在闭会期间,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研究人大工作,开展三察、一评议活动,都能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3到4次,每年开展1次代表评议七站八所工作。
通过代表小组活动,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分片联系走访代表沟通联系多,能够及时将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党委、政府,以引起重视。
代表视察、建议能够在规定的人代会召开后三个月内答复代表。
三、乡镇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代表素质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还不高;3、人大自身建设不够,党委对人大工作有待进一步重视,各级各方面的人大意识,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是各级各方面要重视和支持人大工作。
要不断树立人大意识,民主政治法制意识,充分认识人大所起的作用,支持人大开展好工作。
二是逐步建立代表竞选机制,不断提高代表素质。
代表竞选是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提高代表素质的重要基础手段和重要支柱。
三是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大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对代表培训,代表述职活动的考核制度,促进代表积极开展活动,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7f56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c.png)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
《乡镇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乡镇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管理、基层民生服务等重要职能。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乡镇调研。
二、调研内容
1. 经济发展:我们对乡镇的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情况等进行了了解。
发现乡镇的农业生产结构日益多元化,主导产业逐渐向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转变。
但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收入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2. 社会管理:我们调研了乡镇的基层治理、社会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发现乡镇的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乡村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等问题。
3. 环境保护:我们关注了乡镇的环境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环境卫生等情况。
发现乡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加大对乡镇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加强乡镇基层治理,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加强乡村文化传承
和建设。
3. 加大对乡镇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乡镇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乡镇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c1eee2011ca300a7c3907b.png)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
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未通电话的组3个,电话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及里程40余公里。
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0800平方米。
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发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鱼泉村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
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f022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3.png)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乡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乡镇发展现状,了解乡镇经济、教育、卫生、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为乡镇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和对策,我们对某乡镇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包括了对乡镇居民和企业的调查,实地访谈则是对乡镇各部门的访问和交流。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根据调查结果,乡镇的经济正在逐渐发展壮大,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薄弱。
乡镇需要加大对企业的引进和扶持,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 教育水平调研结果显示,乡镇的教育水平还有待提升。
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导致学校排名较低。
乡镇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
3. 卫生保健调查发现,乡镇的卫生保健水平相对较低。
乡村医疗设施不足,医生资源稀缺,导致乡民就医不便。
乡镇需要加大对卫生保健系统的建设和投入,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4. 环境保护据调查结果显示,乡镇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乡镇缺乏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也不完善,导致环境污染。
乡镇应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四、建议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1. 对经济发展,应加大对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 对教育水平,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为乡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3. 对卫生保健,应加大对卫生保健系统的投入,增加医疗设施和医生资源,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对环境保护,应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乡镇环境质量。
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对乡镇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乡镇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有很大的潜力和机遇。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支持,相信乡镇的发展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乡镇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乡镇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358f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乡镇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篇1】乡镇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发展农村服务业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农村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和发展对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人都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必将大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乡农村服务业现状近年来,我乡以农村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xx年全乡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250万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2%,个体户150个,从业人员1300人。
三产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增速提升,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局面。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乡共有客运站1家,营业性客运车辆余辆,xx年全乡运输业收入达444万元,汽车维修店9家,全乡固定电话用户321户,移动电话用户8750户,宽带用户122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乡共有各类批发零售商店102个,从业人员458人。
餐饮服务业各具特色,全乡共有餐饮服务企业19个,从业人员74人,小旅馆为主的住宿格局,xx年全乡商饮业收入达160万元。
金融保险业健康运行,全乡金融储蓄机构1家,金融企业从业人员8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275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206万元,保险业快速发展,建立了乡保险网点,从业人员15人。
全乡有专业协会2个,成员180人,指导中药材种植和销售服务。
二、现阶段农村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乡农村服务业,尽管近年来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发展农村服务业的思路还不够明确,体制、机制、政策等还没有完全配套,传统服务产业仍是带动农村服务业的主要力量,总量增长缓慢、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等领域,企业规模偏小,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使农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长缓慢。
乡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4a6ed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d.png)
乡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乡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在现在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工作调研报告1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在基层,在一线,才能更大限度的与群众接触,为群众服务。
乡镇作为一级政府,近年来,通过招考,让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到了体制内,但是在工作中,我发现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一)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家在外县的年轻干部,一到周四、周五,心都开始浮躁,开始操心买车票回家的事情,每每周五下午便请了假,脱岗坐车回家,周日晚或者是周一早上再回到单位所在地,来回奔波着,工作和家庭两头顾,身心俱疲。
家在外市、外省的年轻干部,则是要等到逢年过节、休年休假的时候才能回去,平时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如果独生子女,特别是女孩,家人是既操心又担心。
当前乡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工作任务繁重,这些干部又成年累月不能回家,心中埋怨较大,情绪上对工作有消极、厌烦情绪。
(二)大龄未婚青年较多由于本科毕业后的年轻人多数是22—24岁,已经是大龄青年,工作问题解决后,个人简历个人问题便成了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工作环境限制,难以找到适龄对象,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同时,也存在个人主观原因,不愿意在本地找对象,排斥外嫁。
(三)借调现象普遍存在乡镇本就任务繁重,工作千头万绪,个别干部被借调到部门、单位工作,却又由于种种原因,编制仍旧在乡镇,这种现象造成日常业务工作压到在岗的干部身上,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甚至是三个人的业务,干部怨言较多,同时,政府还得拿出经费来,聘请人员来充实工作队伍。
二、解决措施(一)招考范围的适当缩小通过户籍限制,把招考范围缩小到本县的待就业青年,由于是当地人,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更安心的开展工作。
(二)遴选机制的完善市、县应把各部门、单位缺编的岗位采用遴选的制度,每年进行招考,减少甚至取消通过省考招录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在基层一线有所为,进而通过遴选的途径得到上升,曾经积累的丰富基层经验和阅历,才能在之后工作中更好的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乡镇发展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乡镇发展调研报告最佳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faad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0.png)
乡镇发展调研报告最佳范文一、引言乡镇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乡镇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的发展,本次调研以某乡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和数据统计等方式,全面了解该乡镇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乡镇概况该乡镇位于农业发达省份某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
乡镇下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大多数。
乡镇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化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农村产业发展乡镇农业产业主要以粮食种植、果蔬养殖和畜牧业为主,传统种植模式导致乡镇农业收入增长缓慢。
建议发展特色农产品,通过区域品牌推广和线上线下销售,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农村基础设施乡镇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弱,道路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
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建村间道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同时,加强电力供应设施升级,提高农村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农村教育乡镇的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师资配置不足,学校设施老旧。
建议加大教育投入,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乡镇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改善学校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六、乡镇卫生服务乡镇卫生服务设施相对欠缺,医疗资源匮乏。
建议加大对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和卫生站的建设,增加乡村医生数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七、农民收入与就业乡镇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外出务工。
建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农民增收项目,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八、乡镇环境保护乡镇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薄弱,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不规范。
建议加强农业生产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大对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乡镇个人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个人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7e8a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e.png)
乡镇个人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作为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地调研对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掌握社会现象的真正状态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乡镇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我选择了某乡镇作为调研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
本文旨在通过对乡镇的个人调研,全面了解乡镇的经济、教育、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以期能为乡镇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乡镇概况调研的乡镇位于某省南部,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5万人。
该乡镇地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三、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显示,该乡镇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是交通条件限制了乡镇的对外联系与资源获取,也使得乡镇的农产品难以销售到城市。
另外,乡镇缺乏对于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的认识与引导。
四、农业与农民素质该乡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但农业的规模化与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
调研发现,农民对于新技术、新品种的认识与接受度较低,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乡镇的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新技能与知识,这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教育与文化建设调研显示,乡镇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乡镇的学校设施陈旧,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乡镇的文化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文化活动和设施。
六、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乡镇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污染治理方面。
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垃圾处理不规范,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该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七、对策建议在了解了乡镇的情况后,我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乡镇与外部资源的对接,争取政府支持,改善交通条件,拓宽乡镇的对外联系渠道。
2.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进新兴产业模式,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加强乡镇的文化建设,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提供文化设施,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调研乡镇问题情况汇报范文
![调研乡镇问题情况汇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fe89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d.png)
调研乡镇问题情况汇报范文近期,我对乡镇问题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乡镇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调研中,我发现许多乡镇的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存在着老化、破损严重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乡镇居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强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乡镇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在调研中,我发现许多乡镇存在着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环境污染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给乡镇的形象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乡镇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乡镇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在调研中,我发现许多乡镇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同时,一些乡镇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加强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乡镇社会管理亟需改进。
在调研中,我发现许多乡镇存在着社会治安问题、村民自治不健全等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乡镇居民的生活安宁,也制约了乡镇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加强对乡镇社会管理的规范和改进,加强对村民自治的引导和支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乡镇问题情况调研显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乡镇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ce47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f.png)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乡镇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镇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我们进行了一次乡镇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乡镇的经济、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情况,为乡镇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我们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乡镇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基本情况。
然后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对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教育水平、就业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最后我们还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听取他们对乡镇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些地区却相对滞后。
这主要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等因素有关。
2. 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乡镇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学校数量不足,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
这对乡镇青少年的成长和乡镇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 医疗保障不完善:乡镇的医疗服务相对薄弱,医疗设施滞后,医疗人员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居民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4. 交通条件有待改善:乡镇的交通条件相对落后,道路状况差,交通网络不完善。
这给居民出行和物流运输带来了不便。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 增强乡镇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加大对经济滞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实现乡镇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对乡镇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育品质。
3.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增加乡镇医疗设施投入,加强医疗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医保制度,确保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4. 改善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对乡镇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复道路状况,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居民和物流运输的出行便利度。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3篇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0681b8c850ad02df80419c.png)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3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工作报告、自查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job reporting reports, internship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social practice reports, work reports, self-examination report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ork summ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关于乡镇调研报告3篇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笔者对**乡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一是调研**乡党建的基本情况。
乡镇调研报告精选3篇
![乡镇调研报告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fb3f3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1.png)
乡镇调研报告精选3篇虽然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乡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山区乡镇调研报告洪江市塘湾镇是位于洪江市东部的一个偏远小镇,素有怀化市东大门之称,全镇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因为各方面综合原因,导致我镇农民经济收入依然以农业为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镇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面临什么困难,围绕这些问题,最近,我们通过走访、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等方法,对我镇的这些情况作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我镇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气候环境、农民素质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我镇农业发展。
正视农业发展现状,全方位推进特色农业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十五”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我镇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单产年均超过600斤,高出“九五”38.9%。
从调查结果看,受到国家的粮食综合补贴、畜牧业生产补贴和免除农业税政策的农民分别占到94.2%、86.0%和96.7%。
二、存在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镇农业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
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从调查结果看,我镇农业生产“地力差,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的原因分别占到了55.3%、36.9%和44.5%。
乡镇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管理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a23a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7.png)
乡镇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背景及目的乡镇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乡镇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乡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探讨乡镇管理的改善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以广泛了解不同乡镇的管理状况和不同意见和建议。
调研的范围涵盖了我国不同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调研结果1.人力资源:乡镇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和工作思想不足的问题,乡镇干部队伍中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人才流失严重。
2.财政支出:乡镇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级财政的支持,财政支出短缺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3.公共服务: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居民缺乏便捷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4.农村经济发展:乡镇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农业经济,只注重传统农业生产,缺乏多元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四、问题分析1.人力资源问题:乡镇管理中的人才流失问题一方面与收入水平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与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有关。
2.财政支出短缺问题:乡镇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上级财政的支持,财政支出短缺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
3.公共服务不足问题: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稀缺,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品质都有待提高。
4.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五、改善措施和建议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乡镇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人才收入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参与乡镇管理工作。
2.多元化财政支出来源:乡镇应该发展多种财政支出来源,如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减轻对上级财政的依赖,提高财政自给能力。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乡镇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乡镇调研报告范例
![乡镇调研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fd8f0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9.png)
乡镇调研报告范例乡镇调研报告1为了深入基层了解城镇化我市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讨乡镇经济发展轨迹和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XX年9―10月期间,市政协乡镇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组一行,由副主席徐少伟、陶春元同志带队,分赴修水、都昌、庐山区以及萍乡市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有关资料和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研究等形式,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现作如下汇报:一、区县经济发展既定的基本情况和亮点1、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市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区位优势或原有产业的基础理论优势,上项目、兴产业、培税源,初步确立了大型项目本地的优势产业和工业主导项目。
庐山区近些年各项青云谱区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乡镇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该区乡镇充分调动了临江临湖临路临市优势地位的优势,在经济结构上确立了自己的和重点项目,分别打好“工业立镇、文化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三张牌。
修水县立足山区资源发展深耕生态农业,减短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仅蚕桑业一项就形成了从制种到销售的一条龙专业化体系。
都昌县努力克服工业底子薄、财政自身实力弱的困难,着力培植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鄱湖水产、华意珍珠贝类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创品牌企业、农字号企业、个体民营企业都呈现良好呈现出的发展势头。
3、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较为明显。
各地通过健全小城镇的规模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流动,或使一些集镇规模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加,小城镇在各地交通枢纽、边贸集市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修水县渣津镇短短几年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集镇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8万,成为湘、鄂、赣三省接邻的商贸重镇。
特别是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以发展农村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和“三清三改三配套”为切入点,大大提升了集镇、村庄建设品位,全市64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头村工作成效明显,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工业村、生态村等示范典型纷纷涌现,一大批农民大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关于乡镇的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
![关于乡镇的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0b9a000912a216147929ab.png)
关于乡镇的调研报告范文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下面是XX精心整理的乡镇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乡镇调研报告范文(一)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十三亿华夏儿女,其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文化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农村文化的涵盖面广,意义重大,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仅以××乡为例,窥一叶而知秋。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乡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村都有其民间文化特色,六李村的围鼓清唱;方岗村的玩蚌精、莲响舞;大魏村、塘陈村的舞龙灯;××村的拉犟驴;小罗村的路竹马;庙王村、魏店村的舞狮子;界牌村、六李村的彩莲船;大潘村的皮影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多次文艺节目汇演,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农村文化创作与表演人员基本上是50岁以上,传人难寻,现代年青人大多局限与打工经济或创业成家,对农村文化不“感冒”,部分曲艺品种面临失传灭绝。
三、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波、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2024乡镇发展调研报告(通用3篇)
![2024乡镇发展调研报告(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0386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7.png)
2024乡镇发展调研报告(通用3篇)2024乡镇发展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土们岭镇位于九台市东南25公里,长、吉经济带中段,长吉公路、铁路横贯全镇。
幅员面积214.36平方公里,镇辖16个行政村,114个生产小组,总人口2.85万人,有耕地5976公顷,林地989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其中镇区为88.5%),是一个交通便利,风景奇秀的山区乡镇。
镇、村、社三级干部220人,有致富项目的占20%,项目类别主要是养殖业(猪、牛、兔)、种植业(粘玉米、中草药)、运输业。
二、交通情况1、公路、铁路:长春至图们的铁关于路,长春至吉林公路(北线)横贯全镇(45—62公里之间),本镇距长春市45公里,距吉林市55公里,距九台市25公里。
2、客运情况:九台至土们岭客班车每日28次(单程),日均客流量450人左右,长春至吉林、九台至吉林及其它经过客班车日均60班次,承载客流量约为70人次,每月逢五逢十为土们岭商贸大集,逢集市时客流量较平日稍有增加。
3、物流情况:由于本镇地处长、吉两市中间,逢集时,很少有长吉两市人员、车辆来赶集。
三、种植情况1、粮食产量:全镇在册耕地5976公顷,全部是旱田,年均粮食产量57,700吨。
2、绿色产品:土们岭地区山脉连绵,属于长白山余脉,因此,特色山珍丰富,如:山野菜系列、松仁、榛子、核桃、蘑菇等,分布春、夏、秋三个盛季。
当地经营山珍加工、销售的业户百余户,规模较大的有利达食品加工厂,恒利农产品加工厂、金穗山庄山珍加工厂等,年生产销售200吨以上。
四、养殖情况1、禽类存栏:全镇禽类存栏总数达17万只,年销售禽类45万只,主要销往德大、金锣集团和吉林市。
2、生猪存栏:全镇禽类存栏8600头,其中规模饲养户2800头,产品主要销往金锣集团、德大集团、天景集团。
五、经纪人情况1、本地人数:35人,外地人数8人,其中吉林市2人。
2、从事项目:粘玉米、山野菜。
六、劳务输出情况。
1、本地劳务输出情况:年均输出780人,XX年底,输出总量达3768人。
乡镇个人调研报告模板
![乡镇个人调研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9c13b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0.png)
乡镇个人调研报告模板1. 调研目的与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探究某乡镇的发展现状、民生状况及问题,为乡镇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个人的实地考察和访谈,深入了解该乡镇的自然环境、人口情况、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情况,为乡镇的发展规划和改进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乡镇的基本概况和背景情况;其次,根据乡镇发展的重点和问题,制定访谈计划,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最后,走访乡镇各地区,与当地居民和相关单位进行深入访谈。
3. 调研结果3.1 自然环境情况该乡镇地处山区,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但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存在着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问题。
3.2 人口情况该乡镇人口约为X万人,主要以农民为主。
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导致人口流动性较大。
3.3 产业结构乡镇的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近年来,由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农业产值逐年提高。
3.4 基础设施乡镇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薄弱,交通不便,道路狭窄并且存在破损。
教育和医疗设施也相对不足,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5 社会福利乡镇的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老年人和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仍然较为困难,社会福利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
3.6 问题与挑战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乡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民素质与技能培训不足等。
4. 调研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针对该乡镇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2 促进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培育乡村旅游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4篇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918c490722192e4536f6f0.png)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4篇?县确定的重点、试点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照新农村建设“20个”(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层制定建设规划,力求全面推进。
对镇定试点,则依据优势,侧重于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对一般村则广泛畅导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分类突破、营造优势、逐层推进。
全镇所有村已根据自身实际,全部制定出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2、咬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从外地发展的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长期抓、长期积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咬定目标不放松,我镇无疑也必须走这条路。
我们立足从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入手,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农村农民生活富裕,立足通过用先进文化、致富技术、《乡规民约》打造文明乡风,立足通过集镇建设、自来水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能源沼气建设、生态家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有好的规划,更要有一个好的推进机制,我镇已经建立了一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联村考核机制,即:每个副科级干部联包1-2个示范村,每个行政干部联包一个村,每个村干部负责一个湾院,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的联包机制,对照规划,逐项、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干,逐项、逐年实行量化考核。
3、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办法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村已具新农村雏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强,就可具规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范性,对条件基础稍差的村则注重从解决基础设施入手,尽快改善条件,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反的村则注重从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形成各具优势,各具规模的新农村格局。
4、充分体现民意,让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是人民群众的新农村,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们自己最清楚,建什么样的新农村,他们最有发言权。
乡镇调研报告
![乡镇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6e98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2.png)
乡镇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小组前往乡镇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乡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了解乡镇的经济状况、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为乡镇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研时间为一个星期。
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乡镇的农户、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经济状况: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乡镇经济正在逐步发展。
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农业生产、畜牧业、乡村旅游等。
但一些乡镇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值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
2.农业生产:乡镇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经济发展,传统耕作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调研显示,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旺盛,缺乏相关培训和政策支持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乡镇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发现,一些乡镇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生产和生活。
特别是交通问题,给农产品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改善。
四、建议:针对乡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鼓励乡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加强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乡村生活品质。
4.加强政府对乡镇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活力。
五、结论:乡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乡镇经济正在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相信,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乡镇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是我们小组对乡镇调研结果的汇报,希望能对农村乡镇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4篇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82c42dff00bed5b9f31d95.png)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4篇一、蹲点调研所做的主要工作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房造宅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富裕的农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盖房造屋的要求十分强烈,但农民建房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农民建房难问题已成为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成为了近年来容易引起群众上访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我蹲点的xx村,原位于海拔近400米的xx山上。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陆续移民下山,在xx新区青年路南端建设xx新村。
当时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艰辛,不富裕,基本上每个大家庭都只能合建一间房屋。
如xx村支书林定广,他有4个儿子,加上媳妇、孙子等一家十几口人。
由于当时居住在山上没有其他收入,合建一间房屋还需向他人借钱,所以即使当时市里康居移民工程,批给他们建房用地指标,也无钱造房屋。
故xx村的广大村民基本上都采取一个大家庭合建一间房子的做法。
随着xx经济发展,下山的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加上当时下山移民建房后一直没有在新村建过房屋,村民对建房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再不解决广大村民建房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政府的形象。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到xx村去蹲点调研如何能彻底解决xx村广大村民建房问题。
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听取广大村民意见,了解到现在摆在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一、村里集体经济没有钱;二、村里需要建房的村民基本上涉及每家每户,只靠市里批用土地指标是根本不可能一次性解决。
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同村干部一起征询了国土、农办等相关部门意见后,决定把xx山上约百亩老村拆屋整理复耕,拆出用地指标用于新村建房,同时又为村集体赚一笔钱。
经过广大村干部艰辛努力工作,终于在XX年底完成了xx山上的87亩宅基地复耕改造,并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建房用地指标有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帮村里整理出合法建房人员的审批工作,为此我同驻村干部召开了不下于几十次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反复听取意见,制订出xx村村民建房及三统一村规民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乡镇调研报告范文乡镇调研报告范文(一)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十三亿华夏儿女,其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文化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农村文化的涵盖面广,意义重大,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仅以乡为例,窥一叶而知秋。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乡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村都有其民间文化特色,六李村的围鼓清唱;方岗村的玩蚌精、莲响舞;大魏村、塘陈村的舞龙灯;村的拉犟驴;小罗村的路竹马;庙王村、魏店村的舞狮子;界牌村、六李村的彩莲船;大潘村的皮影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多次文艺节目汇演,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农村文化创作与表演人员基本上是50岁以上,传人难寻,现代年青人大多局限与打工经济或创业成家,对农村文化不感冒,部分曲艺品种面临失传灭绝。
三、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波、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在一部分人的心目的,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
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
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
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波;三是文化项目难引进。
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村发展网的好政策,并且有大量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建设,诸于我县农村文化体制、设施、人才、阵地等方面的问题,好机会经常擦肩而过;四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四、振兴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
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方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
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也不该撤,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避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
按照文件要求,在改革中,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
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
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最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室,一个农科教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
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保住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
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
同时,各级文化业网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地停滞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繁荣我乡农村文化。
乡镇调研报告范文(二)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有所探索,有所规范、有所作为,有所进取,有所形象,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工作:(一)切实加强领导,乡镇人大工作得到保证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1、机构健全、领导重视。
全县共有七个建制乡镇。
高亭、东沙、岱西、岱东、长涂镇人大主席由党委书记兼任,设专职副主席和联络员各一名;衢山镇、秀山乡设专职主席、副主席、联络员各一名。
今年四位乡镇人大联络员调配了大学生公务员,二位联络员兼任政府办副主任。
这样的配备,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各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总体来说比较重视,每年都听取人大工作的汇报,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帮助人大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书记办公会、党委会、镇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都请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列席。
2、乡镇党委研究人大工作。
乡镇党委要将人大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大多乡镇党委每年都有几次听取或专题研究乡镇人大工作。
人大主席团会议每年召开24次,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涉及有关重大问题时能及时向党委报告,需要党委统筹协调的,也得到了党委的支持,基本能保证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经费得到保障、办公条件不断改善。
乡镇人大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一般采用报帐制。
目前,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都配备了专用电脑,为日常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有的乡镇按照目标同一,工作同向,奖惩一致原则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分工负责制,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监督与服务并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县经济比较落后,xx年全县生产总值才27亿元,县级财政收入1亿元。
自从县委号召跨越式发展和四个岱山建设以来,各乡镇人大把招商引资、统筹协调、维护稳定、创建和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大事来抓,努力寻求人大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最佳契合点。
一是各乡镇人大对政府工作实行监督的基本做法:1、召开主席团会议,适时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重点对政府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实事工程、民生问题等重要事项处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促进了政府有序、高效运作。
2、督促政府抓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落实工作,建立会议办理、现场办理、评估办理等制度,大多乡镇采用答复时面商和办结前面商的二次面商程序,使代表建议满意率和办理解决率逐年提高。
3、组织各种层次的视察活动。
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态绿化、转产转业、生产安全、农贸市场等方面开展视察。
选择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对政府办事效率、政务公开、承诺服务的监督有针对性。
如岱西镇人大把盐业享受柴油价补贴问题以建议形式,通过代表提交到省人代会和全国人代会上;还把盐业盐民生产问题的调查报告送到省人大、省政府和省盐业局后,引起省里对盐区生产建设的重视、达到原盐价格提高的效果。
二是各乡镇人大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体现:1、切实履行职责,审议、决定乡镇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重大事项,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扩大知政知情渠道,积极采取政府实事工程,大家提、大家议的活动,并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为地方发展进言献策。
2、服务中心工作,始终与党委同心同调。
主动推进政府工作,做好维稳工作:如衢山镇人大在鼠浪湖岛整体搬迁中做了大量工作;长涂镇人大在金海湾大型工程建设中,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秀山乡人大在常石集团和惠生集团落户中负责民生协调工作;高亭、东沙、岱西镇人大做好工业园区征地工作等。
3、鼓励人大代表招商引资起作用、帮困扶贫献爱心、经济发展作贡献。
据近二年初步统计:各级人大代表在县乡两级招商引资工作中受表彰达20多名;有80%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建立帮困结对户;在全县重点骨干企业老总中人大代表占50%以上;在创业创新评选全县十大人物中人大代表占6名;在县第三届专业拨尖技术人才和优秀实用人才榜上人大代表占10名。
4、协助企业转型升级。
各乡镇人大经常组织企业代表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企业学习考察,仅去年长涂镇组织代表到上海、南通等地和企业考察;衢山镇组织代表到舟山的金塘、六横船舶企业考察,东沙镇组织代表到宁波北仑港物流企业考察等,为本地企业代表借鉴创业创新经验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