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鹏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深圳市大鹏新区

深圳市大鹏新区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新区大鹏新区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原属龙岗区,是深圳市最年轻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

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4.18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

截至2014年,下辖大鹏、南澳、葵涌三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总人口约20万,其中户籍人口4.7万。

[1] 2013年,新区GDP为2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

全年接待游客数862.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25亿元。

大鹏半岛森林覆盖率超过76%,因为作为生态保护的对象,整个大鹏半岛也称为深圳最后的“桃花源”,还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2] 中文名称大鹏区外文名称Dapeng New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功能区所属地区中国华南下辖地区大鹏,南澳,葵涌三办事处政府驻地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电话区号0755 邮政区码518116 地理位置华南面积294 .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方言客家话粤台片新惠小片,大鹏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著名景点大鹏所城、东涌、西涌、七娘山、较场尾、艺象iD TOWN 国际艺术区车牌代码粤B 特色民俗舞麒麟,舞草龙目录1 新区成立政协提案民间传播市府通报会正式成立2 地理位置3 区划人口4 经济发展5 历史人文6 文化大鹏话大鹏凉帽太平清蘸舞草龙渔民娶亲7 生态环境8 城区建设9 现任领导10 旅游资源资源概况主要景点新区成立大鹏新区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原属龙岗区,是深圳市最年轻的一个功能新区。

政协提案早在2009年2月份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深圳市旅游协会会长翦迪岸提出了《加快大鹏半岛旅游开发、打造深港国际旅游圈》的提案,建议将大鹏半岛上的三个街道划分成行政新区。

同年(2009),深圳市政府已完成大鹏半岛保护和开发行动规划,《深圳东部生态组团分区规划葵涌、大鹏、南澳(2005-2020)》获审批。

深圳市场调查:2017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

深圳市场调查:2017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2017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延续一季度的良好开局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957.84亿元,同比增长7.8%,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各地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一、各地市经济发展主要情况从经济总量看,上半年广州、深圳两市GDP均在9千亿元以上,分别达9891.48亿元和9709.02亿元;佛山、东莞的GDP总量分别为4200.11亿元和3525.39亿元;惠州、中山等7市总量则在1000-2000亿元之间;揭阳、肇庆等10个市总量在1000亿元以下。

地市间经济总量差距较大,经济总量最小的云浮市(386.16亿元)只有经济总量最大广州市的3.9%(见图1)。

从增速看,21个地市的GDP增速在4.8%—9.2%之间,增幅极差为4.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

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珠海,增长9.2%;其次是汕头和深圳,分别增长9.1%和8.8%;增速排在后三位的是肇庆、揭阳和云浮,分别增长4.8%、5.4%和5.8%。

21个地市中,11个地市增速比一季度提高,增幅提高较大的是云浮、珠海和东莞,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8个、0.7个、0.6个百分点;江门、肇庆、潮州、揭阳4个地市增幅与一季度持平;6个地市增幅比一季度有所回落,回落幅度较大的是韶关和清远,增幅分别回落0.6个、0.5个百分点。

图1 2017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市GDP及增速(一)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

从GDP增速变异系数看,各地市增速差异在有所扩大。

2013年一季度至2015年前三季度,各地市间的季度GDP增速变异系数从26.5%缩窄到7.3%,离散程度逐步缩小,显示随着全省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地市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缩窄。

但自2015年全年以来,各地市增速变异系数呈扩大趋势,从2015年全年的7.8%,到2017年一季度的16.4%,2017年上半年又扩大至16.6%,地区差异有所扩大(见图2)。

大鹏东进 计划答辩

大鹏东进 计划答辩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规划类)填报日期:2017年6月8日。

2017年深圳统计公报-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深圳统计公报-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深圳统计公报2017年深圳市经济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发展。

全年深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

人均生产总值183127元,增长4.0%。

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08万人。

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34.72万人,比上年增加50.2万人。

初步核算,全年深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4亿元,增长52.8%;第二产业增加值9266.8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3.02亿元,增长8.8%。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深圳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6%。

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306.54亿元,增长9.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743.87亿元,增长13.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5302.47亿元,增长12.7%。

人均生产总值183127元,增长4.0%,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23美元。

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30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5.7%;物流业增加值2276.39亿元,增长9.8%;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29.75亿元,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59.69亿元,增长12.2%。

全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8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40.9%。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59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互联网产业增加值1022.75亿元,增长23.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454.15亿元,增长15.1%;生物产业增加值295.94亿元,增长24.6%;新能源产业增加值676.40亿元,增长15.4%;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671.10亿元,增长12.7%;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43.95亿元,增长14.5%。

四大未来产业中,海洋产业增加值40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146.64亿元,增长30.5%;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639.64亿元,增长15.1%;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98.12亿元,增长19.5%。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3.02•【字号】深府[2007]35号•【施行日期】2007.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的通知(深府〔2007〕35号2007年3月2日)《关于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同时,请龙岗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对大鹏半岛生态环境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保护,对于违反规定的要采取强制措施,确保补偿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大鹏半岛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总面积295.3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4平方公里,基本生态用地238.8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6%;可建设用地面积56.47平方公里,已建设用地18.6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6.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129.31公里,其中沙滩岸线总长度近10公里,可开发为浴场的沙滩21处。

现设有葵涌、大鹏、南澳三个街道办,下辖25个社区居委会,134个居民小组,2005年末户籍人口25513人;原村民16991人,其中葵涌、大鹏、南澳各6686、5201人和5104人。

由于区位偏远、交通不畅、政策控制等因素,大鹏半岛长期处于城市经济梯度发展的末端,其本地生产总值和预算内财政收入远低于龙岗区和全市的平均水平,目前仍属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

为做好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特制定本综合补偿办法。

一、关于生态补偿(一)补偿原则。

大鹏半岛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既反映了城市经济梯度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与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密不可分。

要统筹考虑大鹏半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与中长期发展工作安排,把生态补偿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实施、资源有序开发、现行政策落实有机结合起来,着力通过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2017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11月)

2017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11月)

2017年1-11月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1-11月,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61.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与1-10月持平。

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2%。

工业高端化发展态势良好。

先进制造业(新口径)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4944.31亿元和4581.49亿元,增速均为12.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0.0%和64.9%。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8%1-11月,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4622.24亿元,增长26.8%,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比前1-10月回落1.6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64.73亿元,增长25.8%;非房地产开发投资2657.51亿元,增长27.5%。

工业和工业技改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投资807.90亿元,增长26.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18.70亿元,增长66.2%;第三产业投资3818.16亿元,增长27.2%。

民间投资2383.42亿元,增长24.5%。

商品房销售面积577.32万平方米,下降8.9%。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1-11月,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9.14亿元,增长9.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比1-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829.97亿元,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9.17亿元,增长7.3%。

商品销售总额27849.00亿元,增长10.4%,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比1-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54.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3%,日用品类增长13.0%,书报杂志类增长6.3%,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5.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0%,金银珠宝类增长5.0%,通讯器材类增长3.1%,汽车类下降2.1%。

深圳市2017年度土地整备情况汇总表.doc

深圳市2017年度土地整备情况汇总表.doc
4.00
2
0.17
0.01
2
莲塘国威路北、畔山路东地块
11.80
0.12
3
莲塘口岸1.1万平方米办公用地购买
1.1(办公建筑面积)
0.00
4
清水河油气库搬迁地块
8.50
0.15
5
草埔英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征土地征收
10.40
0.00
6
东湖水厂扩能改造工程地块
0.60
-
市下达项目
小计
35.30
2
0.44
小计
388.68
50
-
3.00
盐田区
盐田区政府
1
盐田区国有储备地清理
69.00
90
0.00
0.10
盐田区政府
2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10.00
0.00
市规划国土委
3
盐田港后方陆域西南片区盐田港集团历史用地处理
46.20
0.00
小计
125.20
90
0.00
0.10
宝安区
市规划国土委
1
康达尔收地地块
-
365
0.80
6
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1034.00
0.30
7
葵涌河小流域沿线地块
36.00
0.00
8
王母河沿线地块
52.00
0.00
9
大鹏新区未完善征转地手续用地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处理
547.68
0.40
10
招拍挂地块及其他地块
75.09
0.40
11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国际部地块
2.30

深圳市龙华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龙华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龙华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龙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区四城”发展战略,以“城市建设年”为抓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7年龙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16亿元,增长8.8%。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59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894.39亿元,增长7.6%。

三次产业比重为0.01:58.00:41.99。

2017年人均GDP为13.51万元,按照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2万美元。

图1 龙华区2012-2017年GDP增长速度趋势二、工业和建筑业2017年,龙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4239.4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工业增加值1134.48亿元,增长12.0%。

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完成产值1177.50亿元,下降1.0%;港澳台及外商企业完成产值3026.43亿元,增长21.1%。

图2 2012-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32.75亿元,同比增长13.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1%;出口交货值2638.04亿元,同比增长21.2%。

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09家,实现产值3011.31亿元,增长19.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53家,实现产值236.87亿元,增长9.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家,实现产值93.49亿元,下降22.3%;通用设备制造业60家,实现产值96.56亿元,下降3.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62家,实现产值92.30亿元,增长2.1%。

2017年,龙华先进制造业增加值861.29亿元,同比增长19.4%。

新兴产业增加值862.79亿元,同比增长3.1%。

2017年,龙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8.16亿元,同比增长39.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6.8%,较去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

2016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17年4月28日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本地生产总值19492.6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9亿元,下降3.7%;第二产业增加值7700.43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5.88亿元,增长10.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1%;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9.5%和60.5%。

人均生产总值167411元,增长3.7%,按2016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5176美元。

图1 2011-2016年本地生产总值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27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428.39亿元,增长8.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762.87亿元,增长9.8%。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9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03.05亿元,增长 3.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59.36亿元,增长2.8%;房地产业增加值1866.18亿元,下降0.5%。

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287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物流业增加值1984.50亿元,增长9.4%;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100.91亿元,增长1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560.02亿元,增长12.2%。

表1 2016年分区本地生产总值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78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GDP比重40.3%。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052.33亿元,比上年增长9.6%;互联网产业增加值767.50亿元,增长15.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73.40亿元,增长19.6%;生物产业增加值222.36亿元,增长13.4%;新能源产业增加值592.25亿元,增长29.3%;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401.73亿元,增长8.2%。

关于大鹏新区2017年决算其他重要事项

关于大鹏新区2017年决算其他重要事项

关于大鹏新区2017年决算其他重要事项的说明(一)关于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情况说明按照省财政厅的划分口径,九大类民生支出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

2017年新区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76,553万元,比2016年决算数增长31.81%。

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情况单位:万元(二)关于社会保险基金情况说明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由市财政委统一编制,新区未另行编制社会保险基金决算。

大鹏新区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支总表单位:万元(三)关于国有资本经营情况说明大鹏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无盈利性项目,无产权转让及清算项目,无股利分红,因此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大鹏新区2017年度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总表单位:万元(四)关于举借债务情况说明新区2017年无新举借债务。

截至2017年底,新区存量债务余额为7,028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000万元。

2017年度大鹏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表单位:万元(五)关于转移支付执行情况的说明2017年,大鹏新区收到上级补助收入382,071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1,559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276,70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指标93,805万元,专项转移支出完成55,917万元。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教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社会保障与就业、农林水等民生领域。

2017年大鹏新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决算表单位:万元专项支付项目明细表单位:万元(六)关于三公支出的补充说明2017年,新区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精神,严把临时请款关,压缩各单位一般性经费,2017年“三公”经费决算数1,782.67万元,同比上升12.39%。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643.03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4.71万元,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24.92万元。

2017年深圳各区人口大数据分析

2017年深圳各区人口大数据分析

2017年深圳各区人口大数据分析【正文】一、引言深圳市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计划单列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承载地。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市经济发展迅速,并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本文将对2017年深圳各区人口的大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了解各区的人口特征和趋势。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人口数据,本文采集了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数据。

对于数据分析,我们采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图表分析和相关系数计算等。

三、总体人口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总人口为X万人,相比前一年有X%的增长。

其中男性人口为万人,女性人口为万人,男女比例为X: X。

年龄结构方面,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X%,至岁人口占总人口的X%,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X%。

四、各区人口分布情况1.罗湖区罗湖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2017年罗湖区总人口为万人。

其中,区人口密度最高,达到了X人/平方公里。

区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岁以下人口占比最高。

2.福田区福田区是深圳市的商业中心区,2017年福田区总人口为万人。

福田区人口结构相对稳定,岁至岁人口占比较高。

3.南山区南山区是深圳市的高新科技产业区,2017年南山区总人口为万人。

南山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岁以下人口占比高,而岁以上人口占比较低。

4.宝安区宝安区是深圳市的新兴产业区,2017年宝安区总人口为万人。

宝安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区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均衡。

5.龙岗区龙岗区是深圳市的居住区之一,2017年龙岗区总人口为万人。

龙岗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岁以下人口占比较高。

六、人口变化趋势分析通过对2017年各区人口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深圳市整体人口呈现增长态势,并且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和新兴产业区。

随着深圳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趋势可能会继续保持。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2.年龄结构:指人口按年龄段划分的分布情况。

深圳城市介绍

深圳城市介绍
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 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 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城”、 “创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誉。
名称由来
•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30多年, 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 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 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 多年的南头城史、大鹏城史和300多年 的客家人移民史。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属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远 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 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自秦朝,即为广东地。秦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 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 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 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大汉帝国、 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 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
旅游景点
经济概况
•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 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 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
• 2017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18.54亿元,增长 52.8%;第二产业增加值9266.83亿元,增长8.8%; 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3.02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 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6%。 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306.54亿元,增长9.0%;先进制造业增加 值5743.87亿元,增长13.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5302.47亿元,增长12.7%。 人均生产总值183127元,增长4.0%,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23美元。

深圳市2017年度土地整备情况汇总表

深圳市2017年度土地整备情况汇总表
433.00
0.10
18
市第五看守所地块
14.00
-
19
西田环境园地块
18.00
-
20
鹅颈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
128.85
0.00
21
石岩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
-
-
22
长圳社区地块
0.84
-
市下达项目,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
小计
1906.17
200
0.61
9.00
大鹏新区
大鹏新区管委会
1
大鹏水头社区地块
124.84
14
地铁四号线被北延长坑车辆段(观澜高尔夫收地)地块
11.61
0.01
15
龙华区未完善征转地手续用地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处理
-
-
16
龙华区国有储备地清理
-
-
17
茜坑水库等一级水源保护区
-
-
18
大浪绿道入口旁地块
1.86
-
19
民治达菲地块
7.38
-
20
龙华汽车站改建工程地块
0.93
-
市下达项目
21
龙华文体中心地块
6
科技文化核心区地块
190.00
0.05
7
白鸽湖产业园地块
200.00
0.05
8
大浪服装基地二期地块
17.40
0.00
9
大浪商服地块
5.80
0.00
10
大浪上岭排地块
5.50
0.05
11
犁头山受纳场地块
38.54
0.00
12
九龙山科技园地块

2017年深圳上半年经济调查分析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深圳上半年经济调查分析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深圳上半年经济调查分析报告根据2017年上半年全市经济数据,上半年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9709.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GDP增速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8 %,创2014年以来同期新高.反观各区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南山继续领跑全市,并拿下“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转正”半年的坪山经济以12 .1%的GDP增速排名深圳第一,成为毫无疑问的后起之秀,龙岗凭借龙头企业华为继续蝉联市工业最强区。

“广东经济第一区”:南山成功“卫冕”从中国硅谷之争,到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的归属,南山一直是焦点.根据近日公布的2017上半年经济数据,南山区实现全区生产总值1940 .1亿元,同比增长9%,成功捍卫了“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

数据显示,上半年,南山辖区税收达到758.5亿元,增长28.8%.据悉,与新增上市企业11家有关,增量占全省的1/5,在全国各区(县)中,增量排名第一。

截至7月底,南山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达到135家,居全国区(县)第二,276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居全市各区首位,此外区内中小企业也已超过10万家.此外,在总部经济的拉动下,腾讯成功晋级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成为继华为、平安、招商银行之后,南山再次创造的传奇。

今年上半年,南山总部经济的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放大:乐普、大疆、安邦保险、天珑、传音、中兴通讯、中国电子、神州数码、恒力集团、碳云控股、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微众银行等12个项目落地,超过全市的三分之一。

完成了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和后海中心区6个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另外一批优质项目纷纷申请入驻.目前深圳湾、后海、留仙洞、前海四个总部基地建成、在建和已拿地的产业项目超过50个,总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4.5亿元,增长7%;新引进了传音制造、万普拉斯等一批百强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4家,推动名义增速高达18 .8%,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显示出南山区工业结构处于“低端淘汰、高端引进”并行的态势。

2017年深圳宝安区统计公报-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深圳宝安区统计公报-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深圳宝安区统计公报2017年,深圳宝安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9·800·669”目标超额完成。

全年深圳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9.2%。

深圳宝安区人均GDP达到111849元,比上年增长4.1%。

常住人口314.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9万人,增长4.4%。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深圳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15.1%,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05%;第二产业增加值1796.45亿元,增长9.4%,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4.2%;第三产业增加值1650.75亿元,增长8.8%,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7%。

三次产业结构为0.03:52.10:47.87。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8.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3.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0.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0%,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6.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9%。

深圳宝安区人均GDP达到111849元,比上年增长4.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6566美元。

全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8.69亿元,比上年增加0.95亿元;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税收1.58亿元,增加0.23亿元;万元GDP水耗、电耗分别下降5.8%和4.5%。

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56.1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4.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增加值1244.97亿元,增长12.6%。

物流业增加值306.46亿元,增长10.3%。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54.8%;渔业产值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08.1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5.01亿元,增长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5.07 259.25274.53307.42330.023.6 3.74.07.0 6.8大鹏新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1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决策部署,新区上下抢抓“东进战略、强区放权”发展契机,瞄准“一标五区”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完成“美丽大鹏”建设三年专项行动目标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2017年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4亿元,下降4.9%;第二产业增加值190.36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38.72亿元,增长11.2%。

三次产业比例为0.29:57.68:42.03。

图1: 2013-2017年大鹏新区GDP与增速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9%,金融业增长5.4%,房地产业下降0.1%,其他服务业增长13.0%。

人均生产总值23.0万元,增长2.9%。

万元GDP水耗为5.46立方米/万元,下降2.5%;万元GDP电耗307.67千瓦时/万元,下降1.9%。

图2:2013-2017年大鹏新区三次产业比例表1:大鹏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万元,%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全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区GDP 比重为64.9%。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6.67亿元,增长20.9%;互联网产业增加值为1.23亿元,增长2.5%;新材料产业增加值为28.96亿元,增长21.7%;生物产业增加值为0.12亿元,增长50.6%;新能源产业增加值为191.17亿元,增长5.8%;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为2.77亿元,增长本年累计上年同期 同比增长2017年 构成 2016年 构成 地区生产总值 3300210 3109368 6.8 100 100 农林牧渔业 9963 7437 -3.3 0.3 0.24 #农林牧渔服务业 553 622 44.3 工业1756757 17160984.7 53.23 55.1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52 47 4.7 建筑业 146941 140201 -2.3 4.45 4.51 批发和零售业195232 171279 14.6 5.92 5.5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0254 35993 9.8 1.22 1.16 住宿和餐饮业 25256 44244 3.9 0.77 1.42 金融业 99732 84399 5.4 3.02 2.71 房地产业 122053 128342 -0.1 3.7 4.13 其他服务业 904022 781375 13.0 27.39 25.13 #营利性服务业 237055 200239 18.0 7.18 6.44 #非营利性服务业 666967 581136 11.2 20.21 18.69 第一产业 94106815-4.9 0.29 0.22 第二产业 1903646 1856252 4.1 57.68 59.7 第三产业1387154 124630111.242.0340.085.7%;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7.43亿元,增长4.9%;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为0.19亿元,增长35.7%。

二、农业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同比增长17.6%。

其中,农业产值 841万元,增长25.1%;林业产值26万元,下降3.3%;牧业产值295万元,下降59.5%;渔业产值21168万元,增长2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55万元,下降1.1%。

三、工业和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下降 3.0%,股份制企业增长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7%。

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2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19.38亿元,增长6.0%。

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9.0%,食品制造业增长10.8%,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2.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10.6%,家具制造业增长24.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4.1%,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1.7%,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下降68.8%,金属制品业下降3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4.1%,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1.4%,其他制造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8%。

图3:2013-2017年大鹏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监测的1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8类正增长,7类负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如下表:表2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5.2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利润总额89.23亿元,下降7.5%;劳动生产率71.18万元/人,增长13.1%;产品销售率100.5%,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3.6%,比上年末上升0.6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7.12元,比上年上升3.06元。

全区具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9家。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69亿元,比上年下降2.3%,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6%。

全年报建工程15项,其总建筑面积达22.76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8.44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7.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分办事处看,葵涌办事处投资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大鹏办事处投资16.54亿元,下降5.8%;南澳办事处投资5.25亿元,增长38.2%。

图4:2013-2017年大鹏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增速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21亿元,比上年下降29.4%;第二产业投资17.22亿元,下降37.2%;第三产业投资60.23亿元,增长30.5%。

基础设施投资35.5亿元,下降3.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7%。

图5:2017年按领域分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48.6%。

销售面积6.09万平方米,下降35.8%;销售金额18.56亿元,下降44.8%;商品房单位平方米3.05万元。

图6:2013-2017年投资分类占比五、消费和旅游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9亿元,比上年增长8.7%。

按办事处分,葵涌办事处28.5亿元,增长8.8%;大鹏办事处23.2亿元,增长8.6%;南澳办事处23.2亿元,增长8.3%。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实现127.01亿元,增长32.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19. 53亿元,增长23.9%;住宿业营业额实现3.56亿元,增长7.9%;餐饮业营业额实现3.37亿元,增长3.2%。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中,烟酒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 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7.6%,五金、电料类增长12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5.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3%,其他类产品下降78.8%。

图7:2016-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图8:2013-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增速截至2017年末,全区星级酒店2家,旅行社9家。

全区接待总人数1079.92万人次,增长3.9%。

旅游业总收入52.91亿元,增长8.4%。

国内游客1069.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国内旅游收入52.08亿元,增长8.3%。

海外游客10.47万人次,增长6.7%,国际旅游收入0.83亿元,增长20.3%。

在入区游客中,过夜游客157.69万人次,增长6.3%,一日游游客922.24万人次,增长3.5%。

景点接待人数1028.33万人次,增长3.7%。

按片区分,较场尾片区467.43万人次,增长10.9%;东西涌片区378.42万人次,增长3.4%;杨梅坑片区100.12万人次,下降8.9%;其他片区82.35万人次,下降12.8%。

图9:2013-2017年大鹏新区旅游人数与收入六、对外经济全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3.87亿美元,增长35.4%。

其中,出口总额9.93亿美元,增长45.9%;进口总额3.94亿美元,增长14.6%。

贸易顺差5.99亿美元。

图10:2013-2017年进出口总额与增速图11:2013-2017年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七、交通、邮政业和电信业2017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3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完成道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7501.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1%;完成道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5328.2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0%。

邮政储蓄期末余额1.56亿元,增长20.3%;电信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电话用户3.70万户,下降2.3%;互联网宽带用户3.63万户,下降3.4%。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25万件,包件业务0.07万件,特快专递1.14亿件。

年末全区电话用户总数7.79万户,增长22.9%。

八、税收、财政和金融全年国地两税总收入65.40亿元,比上年下降0.02%,其中,工商税收收入63.55亿元,同比增长0.6%。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2亿元,比上年增长5.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8万元,下降14.1%。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8亿元,下降8.2%,公共安全支出3.41亿元,增长54.2%,教育支出7.56亿元,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0.17亿元,增长10.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66亿元,增长6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5亿元,增长160.7%;医疗卫生支出2.86亿元,下降4.9%;节能环保支出5.67亿元,增长175.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19亿元,增长14.9%;农林水事务支出2.74亿元,增长12.8%;住房保障支出4.80亿元,增长15.2%;交通运输支出0.12亿元,下降29.0%。

图12:2013-2017年大鹏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增速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2%。

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90.3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期末余额82.65亿元。

人民币各项贷款金额56.55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期末余额96.78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