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自我意识教案
小班自我意识活动教案我长大了
小班自我意识活动教案我长大了教案标题:小班自我意识活动教案-我长大了目标:通过各种自我意识活动,帮助幼儿增强对自己成长的认知,发展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我的身体成长:a.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b. 给幼儿提供选择绘画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全身图,并标出不同的身体部位。
c. 鼓励幼儿说出他们觉得自己身体上长大了的地方,如头发变长、牙齿长出等。
2. 我的兴趣爱好:a.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介绍不同的兴趣爱好,如绘画、跳舞、运动等。
b.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活动,并邀请其他幼儿提问或评论。
c. 鼓励幼儿尝试新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资源。
3. 我的成就和进步:a. 向幼儿展示不同形式的成就和进步,如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
b.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最近的成就和进步,提供受到赞扬和鼓励的机会。
c. 制作个人画廊展示幼儿的成就和进步,让他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4. 我的梦想和目标:a. 启发幼儿思考未来,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b. 提供公共角色扮演游戏的机会,让幼儿扮演自己在不同职业中长大成为的样子。
c. 支持幼儿制定小目标,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资源。
教学方法:1. 视觉引导:使用图片、图表、实物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激发兴趣。
2. 口头讲解: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与同伴分享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创造性表达:借助绘画、手工制作等创造性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培养创造力。
评估方法:1. 观察评估:观察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对自我意识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主动分享兴趣爱好等。
2. 成果评估:评估幼儿绘画、手工作品等成果的表现,看是否能准确反映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成长。
教学资源:1. 图片、图表、实物等视觉辅助工具。
2. 不同兴趣爱好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我意识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我意识活动教案(3篇)认识自己(小班)活动目标:1.帮助和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2.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3.知道小手和小脚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4.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激发幼儿乐于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1.选择在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活动过程:1.动画短片导入,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包。
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
”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师:小娃娃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呀?2.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一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等等。
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装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4.区域的设置和日常活动的组织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面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在一些音乐、体育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戏等形式;在幼儿如厕时,强化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活动结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作用,给幼儿看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向幼儿讲述小时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可能的话,多给幼儿照些照片,或者利用休息时间和幼儿一起记录他们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育方案
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育方案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育方案第一部分:教育目标小班阶段的自我意识教育是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方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置合适的教育目标,全面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具体目标如下:1.建立自我身份感: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家庭和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建立自我身份感。
2.培养自尊心:让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增强自信心,树立健康自尊心。
3.发展自我表达能力:引导幼儿逐渐用话语、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培养自我认知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感官等基本常识,提高对自身的认知。
第二部分:教学策略1.情境启发法:这是一种通过营造情景引导幼儿思考的方法。
例如,在自我身份感方面,老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在认识自己的名字时请幼儿说自己的名字并写在自己的桌子上,通过让幼儿在情境中认识自己的名字,更加深刻地记住自己的名字,并形成自我身份感。
2.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幼儿园教育中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目标。
例如,在培养自尊心方面,可以设置比赛活动,让幼儿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获得他人的认可,并建立自信心和健康自尊心。
3.启发式问答法:通过提问促进幼儿思考和交流的方法。
例如,在发展自我表达能力方面,老师通过提问开启幼儿心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4.互动式体验法:通过让幼儿参与、操作和感知等方式的亲身体验,形成对自身的认知。
例如,在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方面,老师可以引领幼儿借助感官器官感知身体部位、时间和空间等概念,提高幼儿对自身的认知。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自我身份感培养活动(1)认识自己的名字和拼音:通过打印每个幼儿的照片和名字贴在墙上,幼儿们边打印边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拼音。
(2)制作自我信息卡片: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和相关信息(例如姓名、年龄、学习兴趣等)制作个人信息卡片。
小班社会领域自我意识教案20篇
小班社会领域自我意识教案20篇《小班社会领域自我意识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领域自我意识教案20篇!(1)小班社会教案《我是谁》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自我介绍的方法,培养幼儿主动交往能力。
2、幼儿主动地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场合需要自我介绍,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1、木偶娃娃1个,玩具电话2部。
2、幼儿每人自制名片1张(幼儿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写上姓名和年龄)。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木偶娃娃和电话,以“娃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今年3岁,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一些新朋友到我家来做客,你们愿意来吗?谁要想来,请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点评: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题,激发幼儿介绍自我的兴趣。
2、请愿意做客的幼儿来给娃娃打电话,并向娃娃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等。
[点评:通过打电话,幼儿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为幼儿的主动交往打下基础。
3、教师组织讨论,提出启发性问题: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向别人介绍自己呢?(如:妈妈带着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节目、打电话、迷路时等)。
引导幼儿发散性地思考问题。
[点评:开发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思路,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4、玩游戏:送名片。
鼓励幼儿主动去寻找一位伙伴,通过自我介绍,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认识新朋友。
[点评:幼儿主动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互送名片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能反映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的方式。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认识朋友的新方法——介绍自己。
你们把朋友的名片带回家中介绍给爸爸妈妈。
明天,我们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娃娃。
小班自我意识社会教案
小班自我意识社会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自我意识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自我意识,包括了解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包括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等。
3. 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包括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解决冲突等。
教学准备:1. 图书:包括介绍个人信息的图书,如《我的家庭》、《我是谁》等。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消防员、老师等。
3. 图片或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情感表达的图片或卡片。
4. 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用于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游戏a. 教师示范自我介绍,并邀请每个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
b.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提问和回答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
2. 家庭图书阅读a. 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图书,介绍不同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角色。
b.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情况,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
3. 角色扮演游戏a. 提供不同的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消防员、老师等。
b.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并与其他幼儿一起扮演,模拟社交场景。
4. 情感表达讨论a. 展示不同情感表达的图片或卡片,如开心、生气、伤心等。
b. 引导幼儿讨论并描述自己和他人在不同情感下的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5. 合作游戏a. 提供合作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b. 引导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鼓励他们分享资源、互相帮助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自我介绍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准确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
2.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与其他幼儿合作、分享角色扮演道具。
3. 观察幼儿在情感表达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识别和描述不同情感。
4. 观察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与其他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社会职业的角色,如警察、邮递员等。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教案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幼儿自我意识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对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的认知。
3. 促进幼儿发展自信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教学目标:1. 幼儿能够准确地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基本特征。
2. 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幼儿能够积极认同自己的外貌和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身体部位和特征的图片。
2. 玩具或娃娃,用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绘画纸和彩色笔,用于绘制自己的肖像画。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身体部位1. 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并引导幼儿一起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
2. 通过唱歌、跳舞或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动起来,感受不同身体部位的运动和功能。
活动二:自我介绍1. 指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和喜欢的事物。
2. 鼓励幼儿互相介绍,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
活动三:角色扮演1.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只玩具或娃娃。
2. 引导幼儿扮演自己的玩具或娃娃,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认识自己的特征和需求。
3.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扮演的角色。
活动四:绘制自画像1. 给每个幼儿提供绘画纸和彩色笔。
2. 引导幼儿绘制自己的肖像画,包括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基本特征。
3. 鼓励幼儿用彩色笔描绘自己的喜好和个性特征。
活动五:分享和展示1.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绘制的自画像,并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特征和喜好。
2. 促进幼儿相互交流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彼此的相似之处和独特之处。
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身体部位的认知、自我介绍的能力、角色扮演的表达和自画像的完成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评估幼儿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和发展情况。
拓展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团体游戏,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不同职业,让他们了解不同人的工作和特征。
3. 组织幼儿参加模仿表演活动,让他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社会小班自我意识教案
社会小班自我意识教案1. 引言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别人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在儿童的发展中,自我意识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对其社会和情绪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
本教案旨在介绍一些适合社会小班的自我意识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认知能力。
2.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培养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自信心。
•培养幼儿尊重自己和其他人的个人特点。
•培养幼儿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自我介绍活动•教师可以用幼儿们的照片制作名片,上面写上他们的姓名,并鼓励幼儿用名片向其他人做自我介绍。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画画或手工制作自己的肖像画,然后用肖像画介绍自己。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我的特点”展示板,鼓励幼儿们画出自己的特点,并用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进行介绍。
3.2. 身体认知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指导他们画出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重要部位。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我能做什么”的游戏,鼓励幼儿说出他们能做的事情,并鼓励其他幼儿对他们表达赞赏和鼓励。
3.3. 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愿•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手偶等工具,帮助幼儿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意愿,例如:“今天我感觉很开心,因为…”或“我希望明天能…”。
•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4. 尊重个人差异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的皮肤颜色、眼睛颜色和发型等外貌特征,并促使幼儿意识到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是值得尊重的。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各种不同的才能和技能,并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技能和兴趣。
3.5. 合作与沟通活动•教师可以组织社交游戏,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分享和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游戏,鼓励幼儿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自我意识小班教案
自我意识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3.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的发展。
4.激发学生对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课堂所需的音频、视频材料。
2.课堂所需的黑板、白板、笔等教具。
3.自我意识相关的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约5分钟)使用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引言、故事或绘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自我意识的好奇心。
步骤二:概念介绍(约15分钟)1.向学生解释自我意识的定义,包括对自己的思考、感受和行为的觉察。
2.介绍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影响。
步骤三:活动一–自我认知练习(约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特点、优点和弱点。
2.提供自我评价表格,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3.鼓励学生思考并记录他们的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步骤四:活动二–情绪管理讨论(约20分钟)1.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提出一些情绪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办法。
步骤五:活动三–自信心培养(约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就和成功经历,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学习成果,互相鼓励和赞美。
3.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挑战性游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六:活动四–成长计划(约15分钟)1.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空间和改进方向。
2.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学会了相互分享和倾听,提升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通过自信心培养活动,增强了自我肯定和积极心态。
在自我认知练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整节课的布置、安排和设计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班自我意识社会教案
小班自我意识社会教案一、教学背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情感和能力,对周围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意识,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为其今后的社会交往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2、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解其功能。
3、帮助幼儿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培养初步的物权意识。
4、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帮助幼儿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和年龄。
(2)引导幼儿熟悉自己的身体,并能准确指出各个部位。
2、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物权的概念,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
(2)怎样有效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制作带有幼儿照片和个人信息的卡片。
2、准备人体模型或图片,用于介绍身体部位。
3、收集一些幼儿常见的物品,如玩具、衣物等,用于区分物权。
4、准备表情卡片,如高兴、生气、难过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如问候、拥抱等,拉近与幼儿的距离。
2、认识自己(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带有幼儿照片和个人信息的卡片,依次向幼儿展示,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2)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增强自信心。
3、认识身体(1)教师展示人体模型或图片,向幼儿介绍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头、手、脚、眼睛、鼻子等,并简单说明其功能。
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教育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小班幼儿树立起自我意识,促使其主动探索和认知自我,发展自我表达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建立自信心,同时也为其后续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内容1. 自我介绍游戏主题:认识自我活动介绍:老师会先示范给幼儿自我介绍,然后再让每位幼儿表演一遍自我介绍。
老师会给予每名幼儿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对自我表达和自我挖掘的兴趣。
2. 感受五官游戏主题:认识自我活动介绍:在黑板上画出五官的大致形状,让每名幼儿上来认领自己的五官,然后逐个感受五官的运作,如眼睛看见了什么,嘴巴吃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等等,通过感官刺激巩固幼儿的自我认知,并增强其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和控制。
3. 我是特别的我主题:认识差异活动介绍:通过展示不同的幼儿宝宝照片,让幼儿分辨出其中的差异,如头发颜色,眼睛大小等,然后让每个幼儿站在画框里,同样拍摄照片,并准备展示在墙上,让他们更直观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通过自我与他人的比较,更加认知到自己的特别之处。
4. 自我评价和表达主题:自我评价活动介绍:通过询问问题和儿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例如:今天你过得开心吗?今天你吃了什么好吃的?你觉得自己画的画漂亮吗?等等。
引导幼儿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同时也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审视自己,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5. 自我情感展示主题:自我表达活动介绍:让幼儿以绘画、歌唱、朗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老师需要认真聆听,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把负面情绪通过表演转化为积极向上的行动和思考。
三、活动过程1.全园课上进行开展,活动时间1个小时左右。
2. 每项活动只进行15分钟左右,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宜过长。
3. 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和帮助,重点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变化和表现。
4. 活动结束后需要及时反思和总结,给出评价和肯定,同时也需要注意后续的跟进和指导,确保活动效果能够持续发挥。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三篇】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三篇】教学计划是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文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班自我意识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游戏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技能.有初步的自我服务意识以及帮助家人收拾房间的愿望。
2.能够按照标记以及自己的游戏经验对物品展开归类放置,自学独立自主安顿整理.初步培养安顿物品的习惯。
3.学习自己拉拉链、按揿纽、扣纽扣、扎带子以及叠衣服和裤子的生活技能.4.自学挑选用最合适的夹子去晾衣服、裤子、手套、袜子等,介绍生活中多种夹子的用途,并懂成双成对的概念。
游戏材料:1.创设娃娃家的生活场景:卧室、客厅、厨房、餐厅、淋浴房、大院子等。
在各个区域显著的地方张贴上标记.以便幼儿独立自主自学整理安顿.将物品归类放置。
2.自制衣服收纳盒、小衣柜、洗衣机、冰箱、橱柜等。
3.应邀家长一起搜集幼儿的小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鞋盒、手套、穗序夹(塑料夹、木头夹、圆形穗序夹、裤夹、衣服牵、被夹)等。
4.自制小衣服(上面缝有纽扣、拉链、揿纽、带子)、自制小围裙。
“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5.鞋架、浴帘、洗澡盆等。
游戏过程:1.第一阶段(1)娃娃肚子饿了——做饭并喂娃娃吃饭幼儿在厨房欢乐地把玩大勺子、大铲子给娃娃喝茶,并在略过饭后按标记安顿厨房用具。
自学用勺子、筷子喂食宝宝喝茶;自学用奶瓶给娃娃冲奶、哺乳。
(2)学习拉拉链、按揿纽、扣纽扣、扎带子的生活技能通过操作方式桌面的小衣服材料,自学自己扎拉链、按揿纽、甩纽扣、扎带子的生活技能。
(3)帮娃娃叠衣服——学习叠衣服以及裤子的技能通过看看图示、读儿歌练砌衣服以及裤子的技能。
2.第二阶段(1)帮忙娃娃泡澡帮娃娃脱衣服.做好娃娃洗澡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帮娃娃洗澡。
洗身体时用沐浴液、沐浴球,洗头发时用洗发液:为娃娃洗完澡后.及时帮娃娃穿上衣服,再帮娃娃梳头发、搽面霜等。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20篇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20篇《小班自我意识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自我意识教案20篇!(1)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排好队,等一等》含反思活动意图:《指南》中指出,要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幼儿与同伴、成人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
但是,由于他们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容易发生矛盾冲突,严重时还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引导幼儿在活动时有秩序,不推挤、会排队等待,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避免意外带来伤害。
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集体活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初步的自我约束意识。
2.知道在参与活动或公共场所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3.活动后能有序归还器械并分类摆放。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器械(乐乐鱼)、音乐知识经验准备:随音乐做简单动作活动重点:懂得排队的必要,有自主排队的意识活动难点:有自控性为,遵守规则参与活动活动流程:一、开始部分:小游戏《幸福拍拍手》二、基本部分:1.幼儿自由送小鱼回家,体验没有秩序带来的危险。
(教师摄像,记录幼儿送小鱼回家的情景。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1)观察幼儿送小鱼的的情景,启发提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小结:刚才幼儿自由送小鱼回家的过程中出现了拥挤、无序等现象,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2)讨论怎样又安全又快速的送小鱼回家的方法。
小结:送小鱼回家时,小朋友们要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掉队,这样就会又安全又快速的将小鱼送回家。
(3)有序取小鱼,并提出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鱼的颜色,分组排队,一个接着一个,有序拿小鱼)。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交流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做简单小结。
3.听音乐,做游戏。
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幼儿有序进入活动场地;将小鱼放在相应的地方;随音乐做游戏,游戏时不推不挤、不能进入圆圈内)。
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我意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了解自我的认识是从哪些方面开始的2.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接纳自我,并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环境3.通过游戏、手工、交流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逐渐提升自我意识水平二、教学内容1.自我意识的引入2.自我认识的培养3.自我表达的训练4.自我接纳的培养三、教学步骤与重点难点:1.自我意识的引入(重点)教师先表达自己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引导孩子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有自我意识?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拥有自己的意识呢?2.自我认识的培养(难点)教师通过课堂游戏激发孩子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识。
例如:通过游戏认识各种颜色的区别、找到自己手上的手指、辨认自己的生日、用图片找到自己的喜好等。
3.自我表达的训练(重点)教师通过手工、绘画、表演等方式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理解。
例如:自己绘画自己、用面条拼写自己的名字、用玩具做手偶小剧场表演等。
4.自我接纳的培养(难点)教师鼓励孩子用平等、包容、尊重的态度接纳自己和别人,并教育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
例如:通过班级评比活动,让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优点,以此提高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水平。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孩子互动,积极引导孩子的思考和表达。
2.每项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孩子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孩子的参与度,而非结果。
鼓励孩子参与活动,慢慢提升自我意识水平。
五、课后复习与延伸:1.继续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如何表达自己,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2.在互动中强化对孩子优点的肯定和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3.每天陪孩子说说“今天我……”,帮助孩子学会总结自己的行为、认知和思维,并建立更加积极的自我形象。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问答教案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问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3. 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三、教学难点。
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观念。
四、教学准备。
1. 图片、故事书、玩具等教具。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故事书。
3.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游戏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故事书来引入自我意识的话题,让幼儿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活动一,认识自己。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头发、眼睛等,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形象,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3. 活动二,分享自己。
教师可以让幼儿轮流分享自己的喜好、特长和梦想,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点。
4. 活动三,认识自己的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书或游戏来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5. 活动四,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让他们用颜色来标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6. 活动五,小结。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活动来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再次强化对自我意识的认识和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游戏等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游戏来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我意识。
小班自我意识的教案
小班自我意识的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自我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个人爱好。
2.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 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合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个人爱好。
2. 音乐、游戏或故事书,用于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和情感表达。
3. 社交技巧练习的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唤起学生对自己的兴趣,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如头发、眼睛、鼻子等。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爱好,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主体活动:1. 自我表达:a.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通过舞蹈、画画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b. 选择一本适合年龄的故事书,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绘画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情绪管理:a.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b.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或伸展运动,帮助他们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3. 社交技巧和合作意识:a. 使用社交技巧练习的角色扮演道具,让学生模拟各种社交场景,如问候、分享玩具等。
b. 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活动:1. 鼓励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自我意识和社交技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培养自我意识,如通过观察身体特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如与家人、朋友或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游戏,进一步培养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篇一:我的小手教案(小班)】《我的的小手》教案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
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
(2)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1、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这一特征, 为了巩固幼儿对手的认识,我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指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印象;2、为避免空洞的说教还准备了手套、护手霜等物品。
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听我说,跟我做“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
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二)基本部分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那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
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
(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
自我意识教案小班
自我意识教案小班引言自我意识是儿童认知和社交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意识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班幼儿通过活动和游戏学习和发展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和感受。
3.培养幼儿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4.促进幼儿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教学准备1.一些图片或插图,展示人体各个部位。
2.幼儿绘画和手工材料。
3.音乐和歌曲资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幼儿对自我意识的概念,通过简单的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示例: *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 你知道自己有哪些身体部位吗?第二步:认识身体部位(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插图,教导幼儿们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身体部位的功能。
示例: * 展示图片,问幼儿们这是哪个部位? * 让幼儿一起触摸并说出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
第三步:感受身体(15分钟)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帮助幼儿更深入地认识和感受自己的身体。
示例: * 导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放松活动,让他们专注于感受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每个部分。
* 进行一些体操和运动活动,帮助幼儿感受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
第四步:情感表达和需求(20分钟)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通过绘画、手工或口头表达出来,培养他们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示例: * 鼓励幼儿绘画自己的情感,如开心、生气、伤心等。
*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需求,并帮助他们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
第五步:关注他人的感受(15分钟)通过故事、歌曲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示例: * 通过故事讲解来教导幼儿们如何体会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 教唱一首关于友谊和尊重的歌曲,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和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示例问题: *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 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 你对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吗?结论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能够增强自我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自我意识教案【篇一:我的小手教案(小班)】《我的的小手》教案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
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
(2)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1、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这一特征, 为了巩固幼儿对手的认识,我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指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印象;2、为避免空洞的说教还准备了手套、护手霜等物品。
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听我说,跟我做“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
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二)基本部分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那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
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
(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
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
(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它捏住。
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
” 老师伸出大、小拇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
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
”(2)小结:刚才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们的名字。
最长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细的叫----小指;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没有名字的手指叫----无名指。
游戏巩固(伸出大拇指)我们来和大拇指做游戏了: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
附: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一斗。
两个中指变小桥,走一走;两个无名指变屋顶真漂亮;两个小指勾一勾,作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4、说一说手的作用和要怎么保护自己的小手(1)手的作用。
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
(2)保护手。
师: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
总结: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
(三)结束部分小游戏:现在呀我们要请我们的手指休息了。
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无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们都睡着了。
起床: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指醒了,小手拍拍都醒了。
五、活动延伸:手指儿歌写在家园联系栏上,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复习,巩固手指名称,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重复、复习。
【篇二:小班幼儿教案】我上幼儿园啦活动目标:1.了解熟悉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
2.能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的游戏。
3.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愿意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ppt、各种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教师:刚才我们唱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做什么呀?(动作提示:唱歌、跳舞)(二)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我们在幼儿园里除了唱歌、跳舞还做哪些事情?在幼儿园我们都做些什么呀?教师:师幼共同小结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教师:早上,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来到幼儿园。
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么说呀?2.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搭积木)3.然后我们就排排队去做操啦。
(动作参与)教师:我们一起学一学排排队的样子,哦,我们小朋友的队伍真整齐。
(排排队,做早操,天天锻炼身体棒!)4.教师:做完操回到教室我们做什么?(喝牛奶,牛奶能让我们小朋友变得更强壮。
)5.教师:喝完有营养的牛奶呀,我们小朋友就要和老师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做游戏啦。
(我们小朋友每天能学到好多本领,变得越来越能干,我们把大拇哥伸出来表扬表扬自己)6.教师:游戏结束了,吃饭的时间到了。
(食堂阿姨每天都烧了有营养、香喷喷的饭菜)吃完饭看看电视散散步,这个时候我们小朋友做什么呀?(睡觉)然后我们睡完觉起床吃个小点心做个操就可以回家啦!7.这就是小朋友们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三)幼儿自主地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1.教师:我们在幼儿园里做了这么多事情,那你最喜欢做什么呢?2.教师:我知道了,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好玩的玩具,请你们去玩一玩。
不搬小椅子(理发店、娃娃家、玩具店、加工厂、图书馆)3.教师:刚才你们玩的开心吗?你玩的什么?怎么玩的?你为什么会那么开心?4.教师总结:学习了本领,看书,画画,你学会了捏橡皮泥、搭积木、做娃娃家游戏很快乐,哦,原来是在幼儿园学会了本领很快乐。
(四)拓展延伸1.教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的教师外面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
2.出示滑滑梯、户外活动的游戏(拍皮球等)的图片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那我们一起开火车去玩一玩吧。
活动延伸:1.区角活动:布置心情角,放置玩具电话和脸谱面具,让幼儿玩一玩,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幼儿可打玩具电话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也可戴上高兴、伤心的脸谱面具自由表达心情。
2.家园共育:家长每天接幼儿回家时,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询问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并鼓励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幼儿园里朋友多活动目标认识、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萌发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请食堂师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点心。
(2)请大班幼儿准备好能带着弟弟、妹妹跳的舞蹈。
(3)准备一些小班幼儿喜爱的布娃娃和各种电动玩具。
活动过程1.通过“开汽车”游戏,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老师当司机,幼儿坐上“汽车”。
老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小汽车,笛笛笛,跑到东,跑到西,跑到x x地方看看(玩玩)去。
每到不同处所,儿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变动。
如:(1)跑到食堂看看去,吃点好吃的(2)跑到活动室玩玩去,玩一会儿电动玩具(3)跑到音乐教室玩玩去,和哥哥、姐姐跳个舞(4)跑到游戏室看看去,看哥哥、姐姐做游戏(5)跑到游戏场玩玩去,玩有趣的大玩具2.在参观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大家一起真快乐》幼儿园里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戏,大家一起真快乐。
3.带领幼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1)大带小活动: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主要场所,并到游乐室玩耍,使小班幼儿亲自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好玩的地方,在幼儿园里生活很愉快。
(2)音乐活动:学唱歌曲《幼儿园像我家》,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小小的我目标: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名字能应答。
指导:一、幼儿交流自己的名字。
1. xxx小朋友。
2. xxx小朋友在哪里?3. xxx来了没有?二、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
请幼儿猜猜、叫叫老师的名字。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就是我自己。
三、师生互相说说自己的小名。
1.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名。
2.老师介绍自己的小名。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大名,有的孩子还有小名。
不管什么人叫到你的名字,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你都要应答。
四、观察图片,内化迁移。
图片1:妈妈叫宝宝吃饭。
图片2:爸爸叫宝宝洗澡。
图片3:妈妈叫宝宝睡觉。
教师以歌曲形式结束。
活动二:我的小脚目标:1、在活动中感知自己小脚的特点,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知道小脚会随着人体的长大而长大,激发幼儿对自己成长的渴望与热爱。
指导:一、《我的身体》音乐活动小脚。
二、我和小脚做游戏。
1、脚上有什么?数一数:一只脚上有几个脚趾?(幼儿数)哪个脚趾最大?师小结:小脚小脚真可爱,1、2、3、4、5,五只脚趾头。
2、挠挠小脚:挠挠自己的小脚,挠挠同伴、老师的脚,有什么感觉?师小结:小脚小脚真好玩,挠挠小脚哈哈哈,痒死喽――3、比比脚大小;和老师、同伴比比。
你的脚为什么比老师的小?教师出示出生证,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老师的脚出生时这么小,但吃了好多饭和好多菜、水果啊,人长大了,脚也长大了。
4、猜猜你长大了,脚会有多大?师小结:小脚小脚真有趣,你长大我长大,大家都长大。
三、说说小脚的本领。
听音乐《欢乐蹦蹦跳》展现小脚的本领。
活动三:我会发出的声音目标:1、通过探索,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身体各部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引导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指导:一、游戏:什么发出声音?说说你眼睛没看见,那怎么知道老师带来了什么?你的身体能发出声音吗?二、自由探索,并说说探索后的感受。
三、再次探索: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的身体发出声音?四、教师小结:我们身上许多地方都能发出声音,有的声音轻,有的声音响,有的容易听见,有的不容易听见------活动四:我喜欢的――玩具大世界目标:通过看看、讲讲、玩玩,知道玩具有各种各样,并且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
指导:一、参观师生共同布置的玩具大世界。
看看说说大世界里有些什么玩具?二、交流讲述。
1、你看到了什么玩具?2、什么玩具你家里也有的?3、你最喜欢什么玩具?三、玩玩具:1、你觉得什么玩具最好玩?2、讨论:大家都想玩的时候怎么办?四、教师小结:好玩具,大家玩,你玩我玩最开心。
活动五:我的好爸爸、好妈妈目标:1、愿意谈论爸爸妈妈在家的事情。
2、从区分爸爸妈妈使用的物品,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中萌发幼儿对爸爸妈妈的情感。
指导:一、观看爸爸妈妈在家做事的录象。
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常常做什么事?二、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讨论:哪些是妈妈用的?哪些是爸爸用的?三、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活动六:我和老师目标:1、孩子愿意用普通话大声地说说身边熟悉的事。
2、在看看、讲讲中初步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