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

合集下载

核磁共振工作原理

核磁共振工作原理

核磁共振工作原理核磁共振(NMR)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分析技术,它通过对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进行研究,实现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样品置于强磁场中,核磁共振信号的产生、检测和信号处理。

首先,样品置于强磁场中时,原子核的磁矩会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形成共振吸收频率。

其次,通过向样品施加射频脉冲,使原子核进入共振状态,吸收能量并发生共振现象。

最后,通过检测样品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从而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

在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中,强磁场是至关重要的。

强磁场可以使样品中的原子核磁矩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从而形成共振吸收频率。

强磁场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和分辨率,因此,制备高稳定性和均匀性的强磁场是核磁共振仪器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另外,射频场的作用也是核磁共振工作原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的共振频率相匹配,可以使原子核吸收能量并发生共振现象。

通过调节射频场的参数,可以实现对样品中不同原子核的激发和探测,从而获取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

在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中,信号的产生、检测和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核磁共振信号的产生是在样品中的原子核发生共振吸收时产生的微弱电磁信号,检测和处理这些信号可以得到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进而进行结构和性质的分析。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涉及到强磁场、射频场以及信号的产生、检测和处理等多个环节。

通过对这些环节的精确控制和优化,可以实现对样品结构和性质的准确分析,为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核磁共振是什么-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是什么-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是什么-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是什么-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大家知道什么是核磁共振吗?以下是PINCAI小编整理的关于核磁共振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核磁共振是什么_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是什么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使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

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

另外,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原子核的自旋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

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如下表。

分类质量数原子序数自旋量子数INMR信号I偶数偶数无II偶数奇数1,2,3,…(I为整数)有III奇数奇数或偶数0.5,1.5,2.5,…(I为半整数)有I值为零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非自旋的`球体,I为1/2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1H,13C,15N,19F,31P的I均为1/2,它们的原子核皆为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

I大于1/2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电荷分布不均匀的自旋椭球体。

[2] 核磁共振现象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没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循环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形成磁矩(μ)。

μ=γP式中,P是角动量矩,γ是磁旋比,它是自旋核的磁矩和角动量矩之间的比值,因此是各种核的特征常数。

核磁

核磁

a b CH3CH2I —CH3中的氢核 2个Hb 的自旋取向 外磁场方向 Ha使Hb共振峰 的裂分 各峰面积比 1:2 :1 1 :3 :3 :1 Ha Hb —CH2中的氢核 3个Ha 的自旋取向 外磁场方向 Hb使Ha共振峰 的裂分 各峰面积比
(二)自旋-自旋弛豫
处于高能态的核自旋体系将能量传递给邻近低能态同类磁 自旋性核而回到低能态的过程,称为自旋 自旋弛豫, 性核而回到低能态的过程,称为自旋-自旋弛豫,自旋体系的总 能量没有改变。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用T 表示。 能量没有改变。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用T2表示。
弛豫过程有两种,但对于自旋核而言, 弛豫过程有两种,但对于自旋核而言,总是要通过最有 效的途径达到弛豫的目的。实际的弛豫时间取决于T 效的途径达到弛豫的目的。实际的弛豫时间取决于 1和T2中 较短的。 较短的。
ν = γ B0 (1-σ)/ (2π ) ) π
ρ

,屏蔽作用
由于屏蔽作用,共振频率降低。若要维持核以原有的 由于屏蔽作用,共振频率降低。 频率共振,则外磁场强度必须增强。 频率共振,则外磁场强度必须增强。电子云密度和核 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关, 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关,这种因核所处化学环境改变而 引起的共振条件(核的共振频率或外磁场强度) 引起的共振条件(核的共振频率或外磁场强度)变化 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 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一、原子核的自旋和自旋角动量
原子核有自旋运 动,在量子力学中用 自旋量子数I描述原 子核的运动状态。 子核的运动状态。而 I的值与与原子核中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 关。
质量数 质子数 偶数 偶数 中子数 偶数 自旋量 子数I 子数I
0
核磁性 无
实例
12C,16O, 32S

核磁共振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操作流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了解核磁共振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准备。

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对于获得准确的核磁共振谱图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样品应该是干燥的、纯净的,并且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溶解度和核磁共振谱图的清晰度。

另外,还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空气、水分或其他杂质的污染。

2. 仪器调试。

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之前,需要对核磁共振仪进行调试。

首先,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然后,需要进行磁场的调节,以保证磁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仪器的各项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参数设置。

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之前,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

这包括脉冲序列的选择、扫描参数的设置等。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设置参数时,需要注意保证信噪比的合适性,以获得清晰的核磁共振谱图。

4. 数据采集。

在参数设置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核磁共振实验。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样品处于稳定状态,并且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需要注意记录实验条件和参数,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5. 数据处理。

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的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峰识别、积分、峰面积的测量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可能的干扰和噪音,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解读。

最后,根据数据处理得到的核磁共振谱图,可以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通过对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结构信息和化学性质。

在结果解读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验条件和样品性质,进行合理的推断和解释。

总结。

核磁共振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样品的结构和化学信息。

核磁的名词解释

核磁的名词解释

核磁的名词解释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

它凭借对原子核磁矩的探测和分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一、什么是核磁?核磁共振是基于原子核的性质而建立的一种谱学分析技术。

在一个恒定的磁场中,原子核会具有自旋,类似于地球自转。

由于自旋而产生的磁矩与原子核周围的环境会产生相互作用。

通过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观察和分析,就可以得到关于原子核的信息。

二、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步骤:制备、激发和检测。

1. 制备:首先,将样品放入一个强磁场中,通常是一个恒定的外加磁场。

在这个强磁场中,不同的原子核会因为其自旋取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能级分裂。

2. 激发:在制备好的磁场中,在某个特定的能级之间进行能级跃迁,使得原子核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向样品中辐射射频脉冲来实现。

3. 检测:当原子核发生跃迁时,会释放能量。

这个能量可以被探测器捕捉,并转化成能够得到的信号。

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个信号,可以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和周围环境。

三、核磁共振的应用领域核磁共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1. 化学:核磁共振谱可以帮助化学家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提供它的有关信息,如官能团的存在和位置等。

这对于合成和分析有机化合物非常重要。

2. 材料科学:核磁共振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例如表面的化学环境、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等。

3.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可以通过扫描人体内部显像,诊断和观察疾病,如肿瘤和器官功能障碍。

4. 地球科学:核磁共振谱对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地质环境等方面非常有帮助,如研究岩石和土壤中的组成、地下水的运动和分布等。

5. 生物化学:核磁共振可以通过研究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来帮助解析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制,从而为药物研发和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引言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多参数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提供大量详细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检查适用于哪些病症以及它在这些病症中的应用。

1. 脑部核磁共振检查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是最常见的核磁共振应用之一,广泛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它可以检测脑部结构的异常,如肿瘤、出血、感染和脑血管病变等。

此外,脑部核磁共振还可以提供关于脑组织的代谢信息,如脑梗死、代谢性疾病和癫痫发作。

2. 脊柱核磁共振检查脊柱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脊柱和脊髓的疾病,特别是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和脊柱肿瘤等。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指导手术治疗和康复计划。

3. 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心脏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广泛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壁运动、心脏腔的大小和形态、心室流量和心脏瓣膜的功能等信息。

心脏核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肥厚和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

4. 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肝脏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疾病,如肝肿瘤、肝纤维化和肝内胆管疾病等。

它可以提供关于肝脏结构、血供和代谢功能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制定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案。

5. 骨骼核磁共振检查骨骼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疾病,如骨折、骨肿瘤和骨关节炎等。

它可以提供关于骨骼结构、骨骼肌肉的关系和动力学信息等。

骨骼核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化,指导关节置换手术和康复计划。

6.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和乳腺疾病。

它可以提供关于乳腺结构、组织密度、肿块的形态和动态变化等信息,对于乳腺肿瘤的定位和分期非常有帮助。

7. 盆腔核磁共振检查盆腔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盆腔器官的解剖和病变,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等。

简述核磁共振的原理

简述核磁共振的原理

简述核磁共振的原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应用强磁场和电磁辐射的物理现象对原子核的性质进行研究的技术。

它被广泛用于化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尤其在生物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核磁共振的原理基于原子核的自旋(spin)和匀强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核自旋是原子核固有的一个量子力学性质,类似于自旋的概念,它具有角动量和磁矩。

在应用强磁场时,原子核的自旋会沿着磁场方向分裂成多个能级(Zeeman效应),这些能级之间可以通过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的方式发生转变。

当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实际的研究中时,通常需要构建一个恒定的强磁场,以及一个用于产生射频辐射的线圈。

样品中的原子核由于外加的强磁场而分裂成多个能级,其中低能级的核既可以吸收辐射,也可以发射辐射。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样品在吸收射频辐射时发生的转变。

当射频辐射和样品中的原子核共存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会导致能级之间的转变。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我们通常调节射频辐射的频率,使其接近样品中其中一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

共振频率是一个特定原子核在给定强度的磁场中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的频率。

当共振频率匹配时,样品中的原子核会吸收射频辐射能量并跃迁到高能级。

通过测量样品吸收辐射能量的方式,可以获得原子核的共振信号。

核磁共振信号是一个复数,由振幅和相位组成。

振幅表示吸收或发射的强度大小,而相位则表示核磁矩在旋转中的方向。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核磁共振信号,实验中通常会使用脉冲序列。

脉冲序列包含一系列射频脉冲和梯度磁场脉冲,可以精确控制信号的产生、操控和检测。

示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1.均匀磁场:构建一个均匀且稳定的强磁场对原子核进行定向。

2.射频激励:通过射频脉冲使样品中的原子核跃迁到高能级。

3.梯度场:通过梯度场变化,使不同位置的原子核在不同时间接受射频激励。

4.接收信号:通过接收线圈接收样品中吸收或发射的射频辐射信号。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的特性的物理现象。

它利用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矩矢量在频率为共振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励下发生能量吸收或放射,这种现象被称为核磁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可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来解释。

经典物理学视角下,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并绕着自身轴线旋转,形成自旋磁矩。

当外加磁场施加到样品中时,磁矩会顺应磁场方向而取向。

然后,通过施加射频脉冲,可以使自旋发生共振,这样能量可以从脉冲中转移到样品中。

在量子力学角度下,原子核自旋有一个量子数,通常用I来表示。

自旋量子数决定了自旋磁矩的大小和方向。

当原子核处于磁场中时,它可以在两个能量态之间跃迁,形成能级结构。

这些能级之间的距离正好对应共振频率。

核磁共振的实验需要一个强而均匀的磁场,通常通过超导磁体来提供。

样品放置在磁场中,使样品中的原子核自旋取向于磁场方向。

然后,通过施加射频脉冲并改变频率,可以观察到能量的吸收和放射,进而得到核磁共振信号。

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构、组成以及动力学性质。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如诊断疾病和研究脑功能等。

总之,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作用下发生能量吸收或放射的物理现象。

基于这一现象,核磁共振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磁共振检查您要了解知道哪些?

核磁共振检查您要了解知道哪些?

核磁共振检查您要了解知道哪些?一、什么是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检查又被称为MRI检查,其主要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人体进行扫描,并输出高分辨率影像。

与常规影像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参数较为丰富,同时扫描效率高,对于组织潜在病变能够进行精准识别,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核磁共振设备本质上属于一块较大的磁铁,因此其在检查过程中会产生强力磁场。

为确保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正常进行,患者与家属需要在了解禁忌症的基础上,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并在检查过程中注意相关细节,确保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正常进行。

二、核磁共振检查的绝对禁忌症与相对禁忌症核磁共振检查与常规影像检查如CT等相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其禁忌证较多且相对复杂,需要在开始检查前做好分析工作,避免检查引发其它问题。

通常情况下,核磁共振检查禁忌症可以分为绝对与相对两种。

绝对禁忌症包括体内存在植入性电子设备、体内存在金属物品等,符合此类标准的患者严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避免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强磁场将电子设备破坏或吸引金属物品。

相对禁忌症范围较广,如妊娠三个月内、病情危急、幼儿、认知功能减退、幽闭恐惧症等患者。

这些患者经过适当措施进行干预,可以在安全前提下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与家属需要了解禁忌症相关事项,确保自身符合检查需求的情况下,再进行后续工作,避免出现严重事故,对患者或设备造成伤害。

三、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需要进行的准备(一)去除金属材质物品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患者与家属需要共同完成金属材质物品筛查工作。

由于核磁共振设备运行阶段会产生强大的磁场,因此任何金属物品都会受到磁场影响,出现吸附、移动、干扰检查结果等问题。

为避免金属物品意外伤人,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必须保证附近不存在金属物品。

例如,患者佩戴金属假牙、眼镜架、项链、耳钉等物品时,需要事先进行摘除处理,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问题。

同时,体内存在金属元件设备者需要避免参加核磁共振检查,如心脏起搏器等。

什么是核磁共振

什么是核磁共振

什么是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研究物质内究竟组成什么、构造到底如何的非凡技术。

它以其准确量测出大自然中分子结构的能力,堪称皮尔森心理学和普里姆经济学两大奖项创始人之一,荷兰物理学家拉尔夫·皮尔森(Ralph H. Pieterson)提出的启示。

本文致力于为大家详尽解释核磁共振带来的好处,以及它的应用方式:1、定义和工作原理核磁共振,又称NMR,是一种多用途的分子成像技术。

它通过精确测量分子核的磁性信号来分析构型,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构型和位置。

它的基本原理是核磁共振检测器注入到内部的辐射,当辐射扫描分子内部时,结构内的核自旋会沿着辐射方向旋转并发射信号,而这些信号被检测器捕捉并进行分析,以给出物质的分子层面构型信息。

2、核磁共振的优势与劣势(1)优势:(1)可以精确测量分子核的磁性成分;(2)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构型和位置;(3)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构;(4)NMR仪器的设计使其变得越来越易于运作和维护,同时也可以提供比以往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信号。

(2)劣势:(1)需要非常低的温度才能实现有效检测;(2)扫描速度较慢,因此不适用于动态研究;(3)由于NMR仪器的高价格,很多学校实验室并不能拥有。

3、核磁共振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材料结构研究、药物设计和发现、生物氨基酸测序、蛋白质结构分析、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研究以及医学成像研究等。

(1)材料结构研究:核磁共振能够非常精确分析结构和化学组成,可用于研究改性材料、复合材料和结构亚单位的构型细节,以及检测各种对有机分子构型、化学组分和结构空位有影响的应力,从而更好地测量、模拟和理解材料特性。

(2)药物研究:利用NMR技术可以精细描述药物构象类型及其各分子之间在受到特定条件时的变化,从而为药物分子的设计和改造提供重要的准确数据和信息,并有助于开展药物设计理论研究。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一种
通过核自旋与外磁场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利用谱仪测定核自旋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核自旋:原子核除了带有正电荷外,还具有自旋角动量。

核自旋可能是1/2、1、3/2等,表征了核自旋粒子的角动量。

2. 磁矩:具有磁性的核自旋具有自旋磁矩。

在外磁场作用下,核自旋磁矩会在空间中取向。

对于1/2自旋核,只有两个方向,通常分别称为上态和下态。

3. 共振:当外磁场的大小与核自旋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称为共振频率)相等时,核自旋会发生能级跃迁,并吸收或释放能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共振。

4. 预cess核磁共振谱仪:核磁共振谱仪由强磁场和射频场组成。

强磁场使核自旋磁矩定向,射频场用于激发核自旋能级跃迁。

当改变外磁场的强度或射频场的频率时,可以获得不同核自旋的共振信号。

5. 化学位移:不同的核自旋所共振的频率是不同的,同时受到化学环境的影响。

这种频率差异被称为化学位移,是核磁共振谱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分析共振峰的化学位移,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成分或结构。

6. 核磁共振图谱:核磁共振谱由一系列共振峰组成,每个峰对
应于不同核自旋的化学位移。

峰的强度与相应的核自旋数量和取向相关。

总而言之,核磁共振利用核自旋和外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核自旋共振现象。

通过测定共振频率和化学位移等参数,可以获得样品的结构和成分信息,为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核磁共振流程

核磁共振流程

核磁共振流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一种应用磁共振现象研究原子核状态的技术。

其流程主要包括样品准备、核磁共振仪调谐、参数设定、谱图采集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首先,样品准备是核磁共振流程的第一步,需要制备纯净的样品。

样品可以是液态样品或固态样品,液态样品需要溶解在溶剂中,固态样品可以通过粉碎或溶解在溶剂中得到。

样品中的核自旋量子数必须为非零整数或半整数,否则无法观测到核磁共振信号。

样品准备完成后,需要将样品放入核磁共振仪中进行调谐。

调谐是为了使核磁共振仪输出的高频场和样品的共振频率一致。

调谐过程中会调整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使得样品能够处于最佳共振条件。

参数设定是为了确定核磁共振实验中的关键参数,如脉冲宽度、重复次数、扫描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来确定,以获得高质量的核磁共振谱图。

谱图采集是核磁共振流程中的核心步骤。

采集过程中会施加一系列特定频率和强度的脉冲序列,使样品中的核自旋状态发生变化。

样品中的核自旋状态变化会引发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此时仪器会记录下这些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

最后,数据处理是核磁共振流程的最后一步。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核磁共振谱图。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和基线修正等。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间域信号转换为频率域信号,以获取样品中各核自旋的共振频率和相对强度。

基线修正则是为了去除仪器本身的噪音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基线偏差。

总之,核磁共振流程主要包括样品准备、核磁共振仪调谐、参数设定、谱图采集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这一流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或化学实验人员获取样品中各核自旋的信息,进而研究物质的结构、动力学行为和相互作用等。

核磁共振的基本条件

核磁共振的基本条件

核磁共振的基本条件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中的行为而运作的物理原理。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我们可以对物质的结构、组成及其所处的化学环境进行非侵入式的研究。

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核磁共振技术的实现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样品中需具有具有核自旋的原子核。

核自旋是一个量子力学性质,不同的原子核具有不同的自旋量子数。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核自旋会产生旋进现象,这是核磁共振的基础。

其次,核磁共振要求样品处于磁场中。

磁场的强度对于核磁共振的观测非常重要。

通常使用强磁场,如超导磁体,可以提供足够大的磁场强度,以确保核自旋的有效激发和观测。

第三个条件是通过向样品中施加射频脉冲来激发核自旋。

射频脉冲是一种特定频率和相位的电磁波信号,在磁场中施加射频脉冲可以激发核自旋的共振转矩。

通过控制射频脉冲的参数,如频率和持续时间,可以选择性地激发不同的核自旋。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核自旋的共振吸收信号来获得样品的信息。

当射频脉冲施加到样品中时,核自旋会吸收能量并发生能级跃迁。

通过测量吸收的能量量子数,可以得到有关样品中原子核类型、数量、环境等信息。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核磁共振谱图,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样品需高纯度,避免杂质的影响。

其次,核磁共振试管的内壁必须光滑,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旋进和观测。

此外,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合适数量的核自旋激发次数,以增强信号强度。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信息,用于病变检测、器官定位等临床诊断。

此外,核磁共振还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开展药物研发等领域。

总之,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通过满足样品中核自旋、强磁场、射频脉冲等基本条件,可以获得有关样品结构、组成和化学环境等信息。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 )就是指处于某个静磁场中的物质的原子核系统受到相应频率的电磁辐射时,在它们的磁能级之间发生的共振跃迁现象。

它自问世以来已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是测定原子的核磁矩和研究核结构的直接而准确的方法,也是精确测量磁场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测量氟核19F 的旋磁比和g 因子 二 实验原理其原理可从两个角度阐明。

1. 量子力学观点 1) 单个核的磁共振 实验中以氢核为研究对象。

通常将原子核的总磁矩μ在其角动量P 方向的投影µ称为核磁矩。

它们之间关系可写成:P γμ= (1)对于质子,式中pN m e g 2=γ称为旋磁比。

其中e 为质子电荷,p m 为质子质量,N g 为核的朗德因子。

按照量子力学,原子核角动量的大小由下式决定:)1(+=I I P (2)式中 为普朗克常数,I 为核自旋量子数,对于氢核21=I 。

把氢核放在外磁场B 中,取坐标轴z 方向为B 的方向。

核角动量在B 方向的投影值由下式决定:m P z = (3)式中m 为核的磁量子数,可取I I I m -⋅⋅⋅-=,,1,。

对于氢核21,21-=m 。

核磁矩在B 方向的投影值m m e g m m e g P pN pNZ Z )2(2 ===γμ (4)将之写为m g N N Z μμ= (5)式中pN m e 2 =μ=5.050787×10-27焦耳/特斯拉,称为核磁子,用作核磁矩的单位。

磁矩为μ的原子核在恒定磁场中具有势能mB g B E N N z μμμ-=-=⋅-=B (6)任何两个能级间能量差为)(2121m m B g E E E N N m m --=-=∆μ (7)根据量子力学选择定则,只有1±=∆m 的两个能级之间才能发生跃迁,其能量差为B g E N N μ=∆ (8)若实验时外磁场为B 0,用频率为ν0的电磁波照射原子核,如果电磁波的能量h ν0恰好等于氢原子核两能级能量差,即00B g h N N μν= (9)则氢原子核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由21=m 的能级跃迁到21-=m 的能级,这就是核磁共振吸收现象。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

4.2.1 连续波核磁共振仪 1.磁铁:用来产生一个强的外加磁场。 磁铁:永久磁铁、电磁铁、超导磁铁三种。 前两种磁铁的仪器最高可以做到100MHZ,超导磁铁可 高达950MHZ。
MHZ数越大,磁场强度越大,仪器越灵敏,做出来的 图谱越简单,越易解析。
连续波核磁共振仪部件图
在磁铁上有一个扫描线圈(又叫Helmholtz线圈)内通直流 电。它产生一个附加磁场,可用来调节原有磁场的磁场强 度,连续改变磁场强度进行扫描。 2. 射频振荡器:用于产生射频。一般情况下,射频频率是 固定的。在测定其他核如13C、15N时,要更换其他频率的 射频振荡器。
脉冲付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部件图
PFT-NMR仪采用发射脉冲使各种不同的核同时被激 发。为了恢复平衡,各个核通过各种方式弛豫,在接收机 中可以得到一个随时间逐步衰减的信号,称FID(自由感应 衰减)信号。它是各种核的FID信号的叠加,这种信号是随 时间衰减的信号f(t)。而平常的NMR中信号是频率的函数 f(W)或f(),所以要用计算机进行付里叶变换将f(t)变成 f(w)或f(),得到普通的NMR图。

奇或偶

奇或偶
自旋形 NMR 原子核 状 信号 12C,16O, 非自旋 无 28Si , 32S 球体 1H、13C、 1/2 自旋球 有 19F、29Si、 体 31P 11B,17O,33 3/2、5/2、 自旋椭 有 7/2 S,35Cl, 球体 1、2、 3 自旋椭 有 球体
2H,10B,14N
核磁共振( 1H-NMR)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简称NMR 。 按观察的核不同,有1H、13C 、31P、19F-NMR。 按独立频率变量个数可分为一维谱、二维谱、三维谱。 核磁共振(1H-NMR)在化学中的应用己有五十年了。 NMR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光学和核磁感应理论。

核磁共振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原理是一种基于原子核自旋共振的物理现象。

它利用原子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共振吸收和辐射现象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动力学过程。

核磁共振技术通常用于化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等领域。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当样品所含原子核具有自旋角动量时,这些核会和外加磁场发生作用。

在一个外加磁场中,原子核自旋可以取几个方向,这些方向之间存在能级差异。

当外加一个具有合适频率的射频场时,如果与该频率相匹配的射频场与核自旋的共振频率相等,原子核就会吸收射频场的能量。

这导致原子核自旋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通过改变外加射频场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一系列吸收峰,每个峰对应着特定的原子核类型。

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样品中不同原子核的化学环境、数量和位置等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常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也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
医学科术语
01 概念
03 工作原理
目录
02 发展历史 0研及成果
07 NMR发展动向
06 在生物研究上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 它分子的结构,而不损伤细胞。
与此同时,其可以解决蛋白质、DNA/RNA、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鉴定动态特征。
另一方面,医学家们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获取人体内水分子分 布的信息,从而精确绘制人体内部结构,在这一理论基础上1969年,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的医学博士达马 迪安通过测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成功的将小鼠的癌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区分开来,在达马迪安新技术的启发下纽 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学家保罗·劳特伯尔于1973年开发出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MRI),并且应 用他的设备成功地绘制出了一个活体蛤蜊地内部结构图像。劳特伯尔之后,MRI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范围日益广 泛,成为一项常规的医学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硬化症等脑部与脊椎病变以及癌症的治疗和 诊断。2003年,保罗·劳特伯尔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因为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贡献 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学科分支
核磁共振技术主要有两个学科分支: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和磁 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是基于化学位移理论发展起来的, 主要用于测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诞生于 1973年,它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可以用于 获取多种物质的内部结构图象。由于核磁共振可获取的信息丰富,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分析化学、生命科 学、材料检测、石油勘探和水资源探查等等。

核磁共振PPT

核磁共振PPT

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1、饱和烃
-CH3: -CH2: -CH:
CH3=0.791.10ppm CH2 =0.981.54ppm CH= CH3 +(0.5 0.6)ppm
O CH3 N CH3
C C CH3 O C CH3
CH3
H=3.2~4.0ppm H=2.2~3.2ppm H=1.8ppm H=2.1ppm H=2~3ppm
2.68
1.65
1.04
0.90
H3C Cl 3.05
Cl H2C Cl
5.33Cl HC ClCl Nhomakorabea..24
2、磁各向异性效应
具有多重键或共轭多重键分子,在外磁场作用下, 电子会沿分子某一方向流动,产生感应磁场。此感应 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在环内相反(抗磁),在环外相同 (顺磁),即对分子各部位的磁屏蔽不相同。
偶数
偶数
0
偶数
奇数
1,2,3….
奇数
奇数或偶数 1/2;3/2;5/2….
(1) I=0 的原子核O(16);C(12);S(32) 等 ,无自旋,没有磁矩,不产生共振吸收。
(2) I=1 或 I >0的原子核 I=1 :2H,14N I=3/2:11B,35Cl,79Br,81Br I=5/2:17O,127I
由拉莫进动方程:0 = 2 0 = H0 ; 共振条件: 0 = H0 / (2 )
电磁波辐射
共振条件:
(1) 核有自旋(磁性核) ;
(2)外磁场H0,能级裂分;
(3)照射频率与外磁场的比值0 / H0 = / (2 )
信号
共振条件: 0 = H0 / (2 )
吸 收 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磁共振
【摘要】本实验在连续核磁共振谱仪下测得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的表观横向弛豫时间,表明其随浓度升高而降低,同时测得磁场的非均匀度为0.21PPM ;在脉冲核磁共振中测得不同硫酸铜浓度下的表观横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同时测量得甘油无相对化学位移,二甲苯的相对化学位移为105.3Hz 。

【关键词】核磁共振,横向弛豫,纵向弛豫(热弛豫)
1引言
核磁共振技术(NMR )是1945年布洛赫和柏塞尔分别独立发明的,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核磁距的测量精度。

核磁共振自发明后迅速发展,如今不仅是一种能直接而准确地测量原子核磁距的方法,而且应用于研究有机大分子结构,精确测量磁场及固体物质的结构相变等等。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以水中的氢核为研究对象,以期掌握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

2原理
2.1核磁共振的量子力学描述
在原子物理中,我们已知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都具有轨道和自旋角动量,因此,原子核的磁矩应该是质子磁矩和中子磁矩的总合。

质子带有一个正电荷,其自旋必然导致磁矩的产生,中子虽然不带电,但其内部存在电荷分布,也会产生自旋磁矩,中子的磁矩与其自旋角动量的方向相反。

自旋量子数为I 的原子核,其自旋角动量I P 和核磁距I u 的大小分别为
I P =
(1)
2I N
I p
e
g P m μ= (2) 其中量子数I 只能取整数或半整数,即0,1/2,1,3/2,I =⋯;p m 为核子质量,N g 是核子的朗德因子。

将上面两式合并得,
(1)I N
p
e g I I μ=+定义核磁子N μ为
24 5.049210/2N p
e
erg Gs m μ-=
=⨯ (4)
定义核磁距与其自旋角动量的比值称为旋磁比,
N
I
N
I
g P μμγ=
=. (5)
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置于静磁场中时,其空间取向会量子化。

一个自旋量子数为I 的核,它的角动量及核磁距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z P 和z μ的取值分别为
z I P m =
,,1,...,I I I m m I I I μγ==-- (6)
式中I m 称为核的磁量子数。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B 中时,由于核磁距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使得原子核获得附加能量,即
I z I E B m B μμγ=-=-=-B (7)
由此可见,具有不同磁量子数的原子核获得的能量是不同的,这就会使原来简并的磁能级发生分裂,即著名的塞满分裂。

由(7)式可知磁能级在外磁场中的分裂是等间距的,其相邻两个磁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E B γω∆== (8)
磁能级之间跃迁的量子力学选择定则为
1I m ∆=± (9)
所以若在垂直于B 的平面内加上一个射频磁场,当其频率2B
f γπ
=时,处在较低能态的核会
吸收射频电磁场的能量而跃迁到较高能态,这就是量子力学意义上的核磁共振。

2.2 核磁共振的宏观理论
2.2.1 单个核的拉莫尔进动
具有角动量P 及磁矩u 的粒子在外磁场B 中会受到力矩=⨯L u B 的作用,其运动方程为
.d dt
==⨯P
L u B (10) 将(5)式代入上式,则有
d dt
γ=⨯u
u B (11) 1)u 在静磁场中的运动
设外加磁场00B k =B ,则在静磁场0B 的作用下,微观磁矩u 饶静磁场进动,进动角频率即拉莫尔频率为00B ωγ=。

2)u 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的运动
若除了在z 方向加上静磁场0B 外,又在x y -平面内加上一个以0ω旋转的交变磁场1B 。

u 的运动可形象地看做,一个由u 以0ω旋转而成的锥面由k +方向逐渐打开,经过x y -平
面时变成圆形平面,再向下逐渐收拢于k -方向形成一个震荡周期。

2.2.2 弛豫过程
弛豫过程是指系统由非热平衡态向热平衡态过渡的过程。

1)横向弛豫
在实际样品中,每一个核磁距附近的局部略有不同,因此,每一个核磁距的进动频率也不完全一样。

这样的系统在射频场作用下,产生非平衡态的进动相位相关,使得磁化强度的横向分量M ⊥不为零,在失去作用后向平衡态的相位无关演化,即向(,)x y M M M ⊥为零演化,这一过程称为横向弛豫。

2)热弛豫
设在静磁场0B 中,处于上能级的粒子数为2N ,下能级粒子数为1N ,在射频场h ν的作用下,不断有粒子数从下能级跃到上能级。

但同时由于热平衡作用,不断有粒子从上能级无辐射跃到下能级,这一过程称为热弛豫,又叫纵向弛豫。

3实验
3.1实验装置
核磁共振谱仪,计算机,样品,频率计等
3.2实验方法
1.连续核磁共振谱仪
连接好仪器,放好样品,开启仪器后调节边限振荡器的频率“粗调”按钮,待发现信号后,旋转“细调”按钮,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核磁共振信号,再将信号调至等宽,此时频率计上的频率就是共振频率。

记录核磁共振信号图像并计算表观横向弛豫时间。

2.脉冲核磁共振谱仪
1)仪器预热,使磁铁温度稳定在36.50摄氏度。

2)放入样品,用自旋回波法测量横向弛豫时间 3)测量样品的相对化学位移
4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4.1数据处理及分析
(1)连续核磁共振 1)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在连续核磁共振谱仪中,放入浓度分别为0.05%、0.5%、1%、5%的硫酸铜溶液,调节得到核磁共振图像,记录射频场幅度和频率,信号最大值及1/e 处的值,并计算表观横向弛豫时间。

a.0.05%硫酸铜溶液
b.0.5%硫酸铜溶液
c.1%硫酸铜溶液
d.5%硫酸铜溶液
图1 各浓度共振信号
图1为实验所拍摄的各硫酸铜浓度下的核磁共振信号。

如图2为和磁共振信号,根据共振信号的公式
2/00cos[()]t T t v v e t ωωφ-=-+ (12) 其中0ω、ω分别为共振频率和实际频率,共振时两者相等,取0φ=,这样测出信号最大值0v 和最大值的1/e 处的时间差即为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

测得数据如表1.
表1 表观横向弛豫时间
图2 核磁共振信号
由表1可看出,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升高,射频场在共振时的圆频率和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都呈下降趋势(除了个别数据出现误差)。

这表明,2Gu +的存在会缩短氢核的弛豫信号,2Gu +浓度越大,会使越多的氢核的弛豫时间缩短,使总的横向弛豫时间减小。

2)磁场非均与度
测量得扫场信号的圆频率50m Hz ω=,射频场在共振时的圆频率020.5735MHz ω=,共振峰高0 3.56y V =,某尾波峰高0.44y V =,共振峰位到尾波消失点距离0 5.64x ms =,共振峰位到峰高为y 的尾波的距离 2.12x ms =。

代入公式
*01
0002ln(/)
sin (/)
m y y B B x x πωω-= (13) 得磁场非均与度*0/0.21B B PPM ∆=。

(2)脉冲核磁共振
利用脉冲核磁共振谱仪和采集软件,测量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的横向弛豫时间和表观横向弛豫时间,如表2.
表格2 脉冲核磁共振测横向弛豫时间
表2表明,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增大,横向弛豫时间2T 和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都减小(除0.05%硫酸铜的*2T 出现误差),其解释和对表1解释一样。

另外可见横向弛豫时间2T 随浓度变化很大,但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下面来分析横向弛豫时间2T 和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随硫酸铜浓度变化差异较大的原因。

用*B ∆表示磁场的不均匀性,假设*B ∆在实验过程中不变,则2T 和*2T 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
*
*22112
B T T γ∆=+
(14) 表示,由于*22T T <,所以在横向弛豫时间2T 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表观横向弛豫时间*2T 变化较小。

(3)样品的相对化学位移
分别放入甘油和二甲苯样品,调节使自旋回波信号最大,然后分别测量其化学位移。

实验测得甘油无相对化学位移,二甲苯的相对化学位移见表3.
4.2误差分析
1.在连续核磁共振谱仪中,并没有调节至完全共振(即信号等宽);
2.在连续核磁共振谱仪测量*
T时,选取的值是估算的,存在较大误差;
2
3.脉冲核磁共振中自旋回波法测量时没有将自旋回波信号调至最大;
4.FID信号测量时后几组信号较小,存在较大误差
5结论和建议
1.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大会缩短氢质子的弛豫时间,导致总的横向弛豫时间和表观横向弛豫时间的缩短;
2.连续核磁共振谱仪的磁场非均与度为0.21PPM;
3.横向弛豫时间的变化较表观横向弛豫时间更大;
4.甘油无相对化学位移,二甲苯的相对化学位移为10
5.3Hz。

6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