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检验技术
寄生虫实验检验技术
实验检验技术一、病原检查1.粪便检查(1)直接涂片法:适用于蠕虫卵、原虫检查(活滋养体检查和包囊的碘液检查)。
(2)浓集法1)加藤厚涂片法。
2)沉淀法:自然沉淀法主要用于蠕虫的检查、离心沉淀法、倒置沉淀法适于比重较大的蠕虫卵检查、汞碘醛离心沉淀法适于原虫滋养体、包囊、蠕虫卵和幼虫的检查;醛醚沉淀法适于蠕虫卵和原虫包囊的检查。
3)漂浮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适于各种线虫卵、带绦虫卵等检查;硫酸锌离心漂浮法适于原虫包囊、多数蠕虫卵等检查;蔗糖溶液漂浮法适于原虫包囊、卵囊或孢子囊检查。
4)尼龙袋集卵法:主要适于血吸虫卵检查。
(3)虫卵计数法1)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适于各种蠕虫卵计数。
2)小管浮聚计数法:适于大多线虫卵计数(4)毛蚴孵化法:适于血吸虫病原体检查。
(5)钩蚴培养法:检出率较直接涂片法高7倍。
(6)带绦虫孕节检查法:肉眼可观察。
(7)常用原虫检查染色法:劳氏酸性品红-固绿染色法适于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检查、福氏快速苏木精染色法适于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检查、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适于隐孢子虫卵囊检查。
2.肛门外检查(1)肛门周围蛲虫虫卵检查:有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适于蛲虫、带绦虫检查。
(2)肛门周围蛲虫成虫检查:在肛门附近发现白色小虫,可进一步鉴定。
3.血液及骨髓检查(1)检查微丝蚴:①新鲜血片检查法;②厚血膜法;③活微丝蚴浓集法;④离心浓集法。
(2)检查疟原虫:①新鲜血片检查法:采血、制片(薄血膜,厚血膜)、固定、染色;②定量血沉棕黄色层(QBC)检查法;③疟原虫计数法。
4.其他排泄物与分泌物检查(1)痰液检查:适于肺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蛔蚴等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消化沉淀法。
(2)尿液和鞘膜积液检查:适于检查班氏微丝蚴,可用离心法。
(3)阴道分泌物检查:适于检查阴道毛滴虫等,可用直接涂片法、悬滴法、涂片染色法。
(4)前列腺液检查:适于检查男性泌尿生殖道的阴道毛滴虫。
检验科常见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
检验科常见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检验科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确保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寄生虫感染,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
一、粪便检测法粪便检测法是检验科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在寄生虫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寄生虫卵或囊泡,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常见的粪便检测方法有直接涂片法、福尔马林浓度法、酸胆染色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但需要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二、血液检测法血液检测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适用于一些通过血液传播的寄生虫疾病的诊断。
该方法通过血液样本中的抗体或寄生虫特异性抗原的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常见的血液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原虫显微镜检查等。
血液检测法相对于粪便检测法来说,具有操作简便、便于大规模筛查的优势,但也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组织检测法组织检测法适用于一些疑难病例或特殊情况下的寄生虫感染检测。
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或基因分析,来确定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组织检测方法有组织切片检查、PCR检测等。
组织检测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手术取样或侵入性操作,适用范围较窄。
四、免疫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是一种新兴的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人体的免疫反应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免疫荧光检测、免疫电镜检测等。
免疫学检测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检测出低浓度的寄生虫感染,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操作技术。
五、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的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杂交检测等。
最新寄生虫病检测检验技术汇总
寄生虫病检测检验技术1一般检查法1.1粪便的检查粪便检查是确定肠道寄生虫病诊断的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属于临床化验室常规检查的方法之一。
1.1.1直接涂片法此法用于检查虫卵、滋养体和包囊。
为了避免遗漏,一般需连续检查三张涂片。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
缺点是阳性率较低,视野中杂质较多,虫卵或原虫少时不易查到。
1.1.1.1生理盐水涂片法:操作方法(1)取洁净的载玻片一张,于中央滴1~2滴生理盐水。
(2)用便签挑取约火柴头大小的一块粪便(约0.1g),置盐水中涂抹均匀,成半透明的混悬液,其厚薄以透过书上的铅字为宜,如果太厚阻碍光线的透过,太薄则影响检查效果(必要时加盖玻片)。
(3)先用低倍镜观察,从边缘开始来回顺序推动移动器,仔细寻找虫卵。
(4)找到虫卵后,应将虫卵移至视野中央,辨认是何虫卵(必要时可换高倍镜进一步观察)。
注意事项:(1)检查痢疾阿米巴原虫时,要挑取带有脓血的粪便。
(2)检查原虫包囊时,所取的粪便应再少一些,粪膜涂的再薄一些,否则包囊不易找到。
(3)检查原虫滋养体时,要注意保温,避免化学药品和尿的污染,影响滋养体伪足的运动。
(4)防止涂片变干,可随时滴加生理盐水。
一般不用油镜观察。
(5)某些植物细胞很像虫卵,是要加以鉴别,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不象虫卵那样规则,外形多扁平,用嘴轻吹时,植物细胞往往易翻动或变形。
(6)要注意虫卵与人类酵母菌的区别,很易与包囊混淆,酵母菌为无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大小不一,内含一个较大的透明体,其四周有狭窄的细胞浆,浆内含有少数折光形小体和核,有时透明体偏于一边。
如用蒸馏水稀释粪便涂片,酵母菌即被裂解消失,而原虫包囊仍存在。
(7)只有雄性寄生虫也无虫卵,切勿随意报告阴性结果。
(8)采集的标本要新鲜,一般不宜超过一昼夜,否则原虫或某些虫卵易变形或者死亡,引起误诊;采集标本的容器要清洁,避免与化学药物或尿混合,否则原虫滋养体很快死亡,影响检出率。
1.1.1.2碘液涂片法:用碘液代替生理盐水,适用于肠道原虫的检查。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寄生虫的分类和特点:寄生虫分为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其中内部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外部寄生虫包括节肢动物、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
2.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机械性、化学性、营养性和免疫损伤等。
3.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集卵法、培养法、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等。
4. 常见人体寄生虫的检查方法:对于常见的寄生虫,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如饱和盐水浮聚法、粪便直接涂片法、透明胶纸法等。
5. 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积极治疗患者和带虫者等。
以上是寄生虫检验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寄生虫检验技术》课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采集指尖血液,制作血液涂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寄生虫 。
血液培养法
将血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中, 观察是否有寄生虫的生长。
其他检查法
皮肤刮取法
对皮肤表面进行刮取,检查是否存在 寄生虫幼虫或虫卵。
组织活检法
对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切片,通过显微 镜观察是否存在寄生虫。
04
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质量控 制
实验前的质量控制
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 质,确保检验技术的正确 应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跨国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跨国合作项目,共享资 源和技术成果,推动寄生虫检验
技术的共同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学 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术成果的 分享和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各国在寄 生虫检验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
结果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报告,报告内容准确、完 整。
资料归档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归档,方 便日后查阅。
05
寄生虫检验技术的未来展 望
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寄生虫检 验系统,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开发快速、便携的寄生虫检测设备,满足现 场检测和即时诊断的需求。
寄生虫的形态学特征还包括其生活史中的不同发育阶段,如卵、幼虫、成虫等, 这些阶段的形态特征也有助于寄生虫的鉴别和分类。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从感染人体开始,经过一系列的 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最终再次感染人体的全过程。了解 寄生虫的生活史对于寄生虫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
寄生虫检验重点技术总结
寄生虫检查技术总结一.名词解释(总论里旳)1.寄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放受益,一放受害并为收益旳生物提供营养和居住场合,这种生活关系叫寄生。
2.寄生虫与宿主?:在寄生关系中,收益旳一方,即营寄生生活旳低等生物称为寄生虫,受害旳一方,指被寄生虫寄生旳人或动物称为宿主。
3.寄生虫旳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毕一代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旳全过程及其所需旳外界环境条件。
4.异位寄生:指寄生虫在常用寄生部位以外旳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5.转续宿主:滞育状态旳寄生虫幼虫旳非正常宿主。
(寄生虫不能发育为成虫)。
6.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某一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一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间断或感染期。
7.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旳临床症状和体征体现,但是在粪便里可以查到虫卵,且可以传播病原体。
8.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要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完毕一代旳发育。
9.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人体寄生虫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二.填空题1.共生分为:片利共生、互利共生和寄生2.寄生虫生物学分类: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3.寄生虫旳类型;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和体内寄生4..宿主旳类型;终宿主(如蛔虫)、中间宿主(幼虫寄生)、保虫宿主(成虫寄生)、转续宿主5.寄生虫旳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
6.寄生虫对宿主旳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
7.寄生虫流行旳基本环节: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传染途径(经口、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传染,接触,胎盘、输血感染)易动人群三.消化道寄生虫(一)线虫——蛔虫1.蛔虫是人体肠道内寄生最大,最常用旳线虫。
2.形态:成虫称粉红色,死后称灰白色,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外围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旳唇瓣。
雌虫长20~35cm,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尾端尖直,雄虫较短,15~31cm,生殖器为单管型,尾端向腹面卷曲,有可伸缩旳象牙状旳交合刺一对。
寄生虫检验技术复习材料
寄生虫检验技术复习材料寄生虫检验技术是指通过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寄生虫及其卵、幼虫、囊泡等形态结构,或者检测寄生虫的遗传物质,来判断个体是否感染寄生虫的一种方法。
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寄生虫感染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有关寄生虫检验技术的复习材料。
一、寄生虫检验技术种类1.直接检验法:直接检验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并检测样本中寄生虫及其形态结构,如卵、幼虫、囊泡等,来诊断感染寄生虫的方法。
常用的直接检验法包括压片法、涂片法、滴虫法等。
2.间接检验法:间接检验法是通过检测样本中寄生虫排泄物、分泌物或宿主体内体液中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如寄生虫特异性抗体、抗原、核酸等,来诊断感染寄生虫的方法。
常用的间接检验法包括血清学检测法、免疫荧光法、PCR法等。
二、常见的寄生虫检验技术1.压片法:压片法是将寄生虫排泄物、分泌物或活体标本等置于载玻片上,用另一块玻片压制后直接观察。
适用于检测蛔虫、钩虫、肺吸虫、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
2.涂片法:涂片法是将样本涂在载玻片上,用另一块玻片均匀涂开,晾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适用于检测疟原虫、滴虫等寄生虫感染。
3.血清学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宿主体内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如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来判断是否感染寄生虫。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抗体法(IFA)等。
4.PCR法:PCR法是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寄生虫的DNA或RNA片段,然后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和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是否感染寄生虫。
PCR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检测各类寄生虫感染。
三、寄生虫检验技术的注意事项1.样本采集:正确采集样本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定位部位,选择合适的样本采集方式,包括粪便、血液、尿液、组织等。
2.显微镜检查:3.交叉反应:一些寄生虫的抗原或抗体可能会与其他相关寄生虫的抗原或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误解。
寄生虫学免疫检验技术及进展
三、寄生虫Ag的分离、纯化和鉴 定 3、鉴定:
1)抗原组分及化学性质
A.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B.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C.其它:放射免疫沉淀,双向电泳
三、寄生虫Ag的分离、纯化和鉴 定 3、鉴定:
2)抗原的活性及其特异性鉴定 A.免疫学方法:ELISA;Western-blot B.体外试验: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纯化 的血吸虫虫卵抗原比粗抗原刺激淋巴细胞 母细胞化的能力强。 C.动物试验:如血吸虫虫卵抗原可使小鼠 产生肺肉芽肿和足垫超敏反应。
寄生虫学免疫检验技术及进展
一、寄生虫学常用免疫检验技术 9、其它标记技术
1)酶标-HRP(辣根过氧化物酶)、LP (碱性磷酸酶) 2)PAP(非酶标技术) 3)ABC(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4)放射性同位素 5)免疫荧光
二、敏感性与特异性
1、敏感性 2、特异性 三、寄生虫Ag的分离、纯化和鉴 定 1、分离 :
寄生虫学免疫检验技术及进展
一、寄生虫学常用免疫检验技术 1、皮内试验 2、IHA (间接血凝试验)
3、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Dot-ELISA (斑点-ELISA)
寄生虫学免疫检验技术及进展
一、寄生虫学常用免疫检验技术 5、DIFA (斑点免疫渗滤试验)
6、免疫微球技术
7、Western-blot (免疫印迹技术) 8、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四、Ab制备
1、多抗 2、单抗 五、应用
血吸虫 1、检查抗体
血吸虫
1、检查抗体: 1)检测种类:IgM,IgG(G1G4),IgA
2)方法:皮试、IHA、ELISA、 Dot-ELISA、DIFA、Westernblot
寄生虫检验技术
寄生虫检验技术第一节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一、病原检查二、免疫诊断及新技术应用第二节寄生虫人工培养一、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二、阴道毛滴虫培养第三节寄生虫实验动物保种一、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二、刚地弓形虫三、旋毛虫四、血吸虫五、华支睾吸虫六、卫氏并殖吸虫第四节寄生虫标本的保存一、原虫包囊和虫卵的保存二、蠕虫成虫的保存三、昆虫的保存四、原虫低温保存第五节寄生虫标本的包装与邮寄第二十一章寄生虫学实验技术第一节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一、病原检查(一)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常用的方法。
要取得准确的结果,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如检查肠内原虫滋养体,最好立即检查。
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1.直接涂片法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
方法简便,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⑴蠕虫卵检查: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涂片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
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
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⑵原虫检查:1)活滋养体检查:涂片应较薄,方法同查蠕虫卵。
气温愈接近体温,滋养体的活动愈明显。
必要时可用保温台保持温度。
2)包囊的碘液染色检查:直接涂片方法同上,以一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
如碘液过多,可用吸水纸从盖片边缘吸去过多的液体。
若同时需检查活滋养体,可在用生理盐水涂匀的粪滴附近滴一滴碘液,取少许粪便在碘液中涂匀,再盖上盖片(图21-1)。
涂片染色的一半查包囊;末染色的一半查活滋养体。
图21-1 原虫包囊碘液染色操作方法碘液配方:碘化钾4g,碘2g,蒸馏水100ml。
3)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目前较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
对于新鲜粪便或经10%福尔马林固定保存(4℃1个月内)的含卵囊粪便都可用此法染色。
寄生虫检验技术总结
寄生虫检验技术总结寄生虫检验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人体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旨在诊断人体内部是否有寄生虫感染的技术手段。
随着寄生虫感染的增加和世界范围内对人体寄生虫感染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对寄生虫检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重要。
目前,常见的寄生虫检验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病原体的直接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直接观察或提取病原体的核酸或蛋白质来检测寄生虫。
例如,血液中的埃勒夫(Elephantiasis)、疟原虫(Malaria)、血阨虫(Babesiosis)等寄生虫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直接检测到。
2.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来诊断寄生虫感染。
包括血清学检测和皮肤过敏试验。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有寄生虫感染。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
皮肤过敏试验则是通过在人体皮肤上施加寄生虫抗原,观察是否发生过敏反应来诊断寄生虫感染。
3.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是通过寻找寄生虫的特定基因序列来检测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DNA 杂交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寄生虫的DNA或RNA,从而对感染进行准确诊断。
4.其他检测方法: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液涂片检测、粪便检测、尿液检测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不同样本的处理和观察,来诊断寄生虫感染。
然而,寄生虫检验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不同类型的寄生虫需要不同的检测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其次,一些寄生虫感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在诊断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病史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此外,一些寄生虫可能具有抗药性,在治疗和检测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寄生虫检验技术在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检测方法也将不断涌现,使得对寄生虫感染的检测更为准确和便捷。
寄生虫检验技术复习资料
寄生虫检验技术复习资料寄生虫检验技术复习资料寄生虫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主要用于检测和诊断人体内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食物、水源、昆虫叮咬等。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寄生虫检验技术主要包括临床检验和实验室检验两种方法。
临床检验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观察力,因此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而实验室检验则是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组织或粪便样本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在实验室检验中,常用的寄生虫检验技术包括血液检验、尿液检验和粪便检验。
血液检验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利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是否存在寄生虫的卵或幼虫。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一些血液寄生虫,如疟原虫和血吸虫。
尿液检验则是通过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观察尿液中是否存在寄生虫的卵或幼虫。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血吸虫和蛔虫等寄生虫感染。
而粪便检验则是通过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观察粪便中是否存在寄生虫的卵或幼虫。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多种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和弓形虫等。
除了显微镜观察,现代寄生虫检验技术还包括分子生物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检测寄生虫的DNA或RNA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一些微量的寄生虫。
免疫学检验则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一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指标,如血吸虫和疟原虫等。
寄生虫检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寄生虫感染的诊断更加准确和及时。
然而,寄生虫检验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不同的寄生虫需要不同的检验方法,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其次,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和感染方式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此外,一些寄生虫感染可能出现轻微或无症状,这也增加了检验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
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Eggs
2.4 脱蛋白质膜蛔虫卵
3. 幼虫 Larva
二、生 活 史(直接型)
成1虫.虫寿卵命1年 224.万幼个虫卵/d 3.成虫
• 生活史特点
–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条件
9
如何学好《人体寄生虫学》?
• 1.生活史是关键 • 2.形态上的学习:理论课与实验课的
结合
2021/2/7
10
线虫概述
线虫(nematode):是外形呈线状 的一类蠕虫,隶属于线性动物门的 线虫纲,种类多、分布广。
• 1.成虫形态特点: • 1).两侧对称的圆柱形, • 2).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则逐渐变细, • 3).体不分节。
下发育3周为感染期虫卵 – 经口感染 (肠–壁幼-虫血经管肠-肝外-右移心行-后肺定-气居管小-咽肠-发胃育--小成肠熟)
肺中脱皮两次
三、 致 病
• 致病阶段:
• 1. 幼虫 • 2. 成虫
(一)、 幼 虫 致 病
• 机理:肺部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点 状出血,机械性损伤。
• 临床症状:蛔蚴性肺炎
蠕虫学
人
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
体 寄
绦虫:带绦虫、包虫等
生 虫
原虫学 疟原虫、阿米巴、黑热病原虫等
学
节肢动物学 昆虫、蜱、螨等
2021/2/7
6
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线虫)
2021/2/7
7
下次课预习
• 一、内容:蛔虫、鞭虫、蛲虫、钩虫
• 二、思考题:
• 1 许多人喜欢生吃蔬菜、水果,有时引起 咳嗽、嗓子发痒,更严重的甚至发生哮喘。 是什么原因?
♪
发热、咳嗽、哮喘、血痰等;血中酸性
粒细胞增多;X线可见肺部阴影,常有游走
现象。
♪ 多在1-2周内自行消失。
♪ 幼虫也可引起其它部位的异位损害。
(二)、成虫:
1. 掠夺营养及影响吸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间歇性脐周疼痛
2. 变态反应: 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 结膜炎等, 面部白斑、指甲白斑、黏膜白斑、 舌疹、夜间磨牙。 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寄生虫检验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检验教研室 江宇枫
2021/2/7
2
2021/2/7
蛔虫 感染阶段?
3
夺取营养
蛔虫在小肠寄生
钩虫引起的贫血
2021/2/7
4
蛔虫性肠梗阻
机 械 损 伤
蛔虫性肠穿孔
2021/2/7
5
线虫:蛔虫、钩虫、丝虫等
五、 流 行
• 我国蛔虫流行的特点: • 农村高于城市 • 儿童多于成人 • 感染率为45% • 儿童达85%以上
流 行原因
• 生活史简单; • 产卵量高; • 虫卵抵抗力强; • 粪便管理不严; • 不良卫生生活习惯。
六、防 治 原 则
• 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 2.加强粪便管理 • 3.个人防护:饭前便后洗手,不
• 4).均为雌雄异体。
• 5).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 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介
•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round worm),成虫寄 生于人的小肠,引起人蛔虫病 (Ascariasis)。
• 蛔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形最大者。
犬弓首线虫(犬蛔虫) 猫弓首线虫(猫蛔虫)
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 饮生水。
• 药物驱虫: • 首选药物丙硫咪唑(阿苯哒唑或肠虫
清)
➢甲苯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 ➢驱虫宜在感染高峰后的秋、冬季节进
行,流行区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以防再次感染。
• 1.蛔虫性哮喘是咋回事? •,更 严重的甚至发生哮喘。
3. 并发症:(“钻孔习性”) 胆道蛔虫症、肠穿 孔.肠梗阻等
A large mass of Ascaris
• The ruler at the bottom of the image is 4 cm (about 1.5 inches) in length.
四、实 验 诊 断
• 1. 粪检查虫卵 首选方法: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 沉淀法 • 浮聚法 • 2. 痰中查蛔蚴 • 3. 驱虫治疗性诊断
引起人患幼虫移行症
一、形 态
➢ 1. 成虫 ➢ 2. 虫卵
2.1 受精蛔虫卵 2.2 未受精蛔虫卵 2.3 两种蛔虫卵比较
➢ 3. 幼虫
1. 成虫
长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成粉红色或微红 色,死后为白色;
Adult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雌虫:长约20-35cm;雄虫:15-31cm,
成虫的唇瓣
• 口孔:位于虫体 顶端,口孔周围 有3个成品字形排 列的唇瓣围绕;
2 蛔虫卵示意图
• 大小 • 形状 • 颜色 • 卵壳 • 内容
2 .1 受精蛔虫卵
*平均大小60×45μm *宽椭圆形 *棕黄色 *卵壳较厚,自外向内分4层:蛋
白质膜\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 *内含一大而圆的卵细胞 *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 2 鞭虫生活史与似蛔虫生活史相比,两者 的不同点是什么?
• 3 试比较蛔虫和钩虫致病的异同,你怎样解 释两者的这些异同?
2021/2/7
8
1. 熟悉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 2. 熟悉寄生虫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 掌握各寄生虫诊断的首选方法名称 4. 实验课掌握寄生虫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
2021/2/7
• Egg containing a larva, which will be infective if ingested
• 感染性蛔虫卵(含蚴 卵)--感染期
2.2 未受精蛔虫卵
• *大小90×40μm • *长椭圆形 • *棕黄色 • *壳质层与蛋白质膜
均较薄,无蛔甙层
• *内含许多大小不等 的折光性颗粒
2.怎样能知道宝宝肠内有 蛔虫?
谢谢观赏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