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骨全息穴位图及反射区

合集下载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请多利用以保健身体(值得珍藏!) 看电视,等人,等车,都可以做的保健手操要健康就要自己动喔!《全息手穴图》身体的健康反应在双手穴道的反射区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

十指对力强心脏,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甲角切切精神爽:五指养生速查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的对应经络和对应器官: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小指小肠经络心、肾脏、循环系统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甲半月颜色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手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图

手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图

手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图手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与人体解剖部位相一致(见图2—77),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手部反射区。

(1)大脑(头部)[位置]双手掌侧,拇指指腹全部,左半脑反射区在右手上,右半脑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78)。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卒中、脑血管病变、神经衰弱等病症。

[手法]用拇指由上向下推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2)额窦[位置]位于双手掌10个指头顶端约1厘米范围。

左侧额窦反射区在右手上,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79)。

[主治]鼻窦炎,头痛,头晕,头重,失眠,发热,卒中,脑震荡,眼、耳、鼻、口疾患。

[手法]用拇指或指甲尖端在反射区上点按5次以上。

(3)垂体[位置]位于双手拇指指腹中点,大脑反射区深处(图2—80)。

[主治]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甲状腺肿瘤、甲亢、前列腺炎等病症。

[手法]以拇指尖端在反射区上,点压或点揉5—1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4)眼[位置]位于双手手掌和手背第2、3指指根部之间。

左眼反射区在右手上,右眼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81)。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近视等眼疾和眼底病变。

[手法]寻找敏感点掐按5—10次,或由桡侧向尺侧推按,掌面、背面各10-20次。

(5)耳[位置]位于双手掌第4、5指指根部。

左耳反射区在右手上,右耳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81)。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梅尼埃病、重听、腮腺炎、鼻咽癌。

[手法]寻找敏感点掐揉或点按,每侧5—10次。

(6)鼻[位置]位于双手掌侧拇指末节指腹桡侧面,第1指骨远节指骨体中部。

右鼻反射区在左手上,左鼻反射区在右手上(图2—82)。

[主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头晕等病症。

[手法]掐揉或点按10—20次。

(7)颈项[位置]位于双手拇指近节掌侧和背侧(图2—81)。

手指反射区

手指反射区

手部反射区图1手部穴位图2 手背部穴位图3 掌侧穴位图4 手部反射区图5 手背部全息图6 手部全息图7 手部全息图8 手掌背部反射区9 手侧面反射区10 手掌区域与脏腑对应图11 左右手掌反射区1.大肠穴此穴位于双手手掌食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上位于中间点,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上,和大肠机能息息相关,取此穴可治疗肠道疾病。

找穴及按摩方法:找此穴宜先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穴位病理反射区轻轻扎刺,寻找刺痛点,找准刺痛点后就可在刺痛点用牙签不断的扎刺,欲强化疗效也可用艾条灸。

2. 心穴此穴位于双手手掌中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经络上,具有强化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刺激此穴可治疗神经疾病.穴点病理反射区基本在横纹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的病理反射点宜用单眼园牙签的尖头在穴区扎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即可在刺痛点处反复扎刺。

欲强化疗效也可采用艾条灸刺痛点。

3.肺穴此穴位于双手掌无名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的横纹线上,病理反射点基本位于横纹线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络上,具有强化脏腑功能的作用,配7号穴(牙病反射区、齿疼点)可治疗牙齿过敏。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可用单根园牙签的税利尖头在病理反射区刺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就可在刺痛点部位用牙签尖点反复扎刺痛点,欲强化疗效,也可加用艾条灸刺痛点。

4.肾穴此穴位于双手掌小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上位于中间点,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少阴心经经络上,具有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作用。

找穴及按摩方法:可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病理反射区部位刺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就可在刺痛点处用单根牙签的尖头反复扎刺,如欲强化疗效,也可在刺痛点处用艾条灸。

5.命门穴此穴位于双手掌小指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间的横纹线上,基本位于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

手部穴位图穴位功能分布讲解-

手部穴位图穴位功能分布讲解-

手部穴位图穴位功能分布讲解手部穴位图: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相关穴位图大全详解: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按摩手掌穴位按摩法及手穴图大全

按摩手掌穴位按摩法及手穴图大全

按摩手掌穴位按摩法及手穴图大全掌握了掌骨疗法,不用知道足三里等穴位,胃病、头痛、腿痛、前列腺痛等一点就有效。

掌骨穴位取法:第二掌骨穴位群分布于掌背的第二掌骨桡侧面,从掌骨头后凹陷处开始一直到掌骨基底部——沿著食指指背的根部轻轻往下推至靠近腕部,就能非常清晰地摸到一根硬硬的骨头,这就是第二掌骨。

依次分布有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个穴区。

在头穴与足穴之间的中点为脾胃穴;头穴与胃穴的中点为心肺穴;将头与肺心之间作三等分,其间分别为颈和上肢;心肺穴和脾胃穴中点为肝胆穴;将胃与足之间作六等分,其间分别为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穴。

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脾胃和脚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脚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如果这根骨头上没有多余的肉,没有疙疙瘩瘩的凸起与凹陷,而且不缺钙,骨质很强硬,说明这个人小的时候身体锻炼做得不错,现在身体素质也很棒,即身体的底子很好。

如果是这一类的人身体出现了不适,一般是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干扰造成的,比如生活没有规律、严重缺少睡眠、心情不好。

事业、家庭不顺?这时只要排除外部干扰,再配合一些饮食和按摩调理的方法,多到室外运动,他的身体就会很快恢复。

第二掌骨骨质的软硬,除了与人在骨骼发育时期〈6~20岁之间〉的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以外〈那些爱运动的人,骨质都很强硬〉,不同地域的人的第二掌骨也有很大区别。

在南方,很少能摸到强硬的骨头,而在北方,强硬的骨头则较多,这与当地的水质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南方长年阴雨连绵,日照时间短,而北方长年日照充足,利于钙的吸收,从而使骨骼强硬。

如果感觉骨头上到处疙疙瘩瘩的,说明此人从小就多病。

这类人,只要去调理他的脾胃,安排好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将食物尽量做得软、细、烂、以便于消化吸收,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以增加血液循环。

只有及时地补足气血,才是治他的病、保他的命的根本。

这种人千万别让他多去锻炼身体,只限于散散步就可以了,同时,在睡觉前做一些简单的利于睡眠的按摩,如耳部的按摩、梳梳头、拍拍肩、拍拍膀子,将气往上提,这对身体虚弱的人很实用。

手部反射区图解

手部反射区图解

手部反射区图学会手诊有一个好处,就是手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很明确。

所以我们很容易通过观测双手知道自己一生中可能遇见的疾病,因而不会与疾病在健康的道路上狭路相逢。

右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肝肾腹腔神经丛胆囊输尿管肘升结肠膝回盲瓣盲肠(及阑尾)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左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心肾脾腹腔神经丛学会手诊有一个好处,就是手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很明确。

所以我们很容易通过观测双手知道自己一生中可能遇见的疾病,因而不会与疾病在健康的道路上狭路相逢。

右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肝肾腹腔神经丛胆囊输尿管肘升结肠膝回盲瓣盲肠(及阑尾)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左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心肾脾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肘降结肠膝乙状结肠及直肠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手背掌反射区耳眼内耳迷路肩肩胛骨膈肘肋骨膝生殖腺上身淋巴腺髋关节胸(乳房)三叉神经小脑及脑干上颌下颌扁桃腺喉、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前列腺或子宫下身淋巴腺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头穴颈穴上肢穴肺心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1手部穴位图2 手背部穴位图3 掌侧穴位图4 手部反射区图5 手背部全息图6 手部全息图7 手部全息图8 手掌背部反射区9 手侧面反射区10 手掌区域与脏腑对应图11 左右手掌反射区1.大肠穴此穴位于双手手掌食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上位于中间点,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上,和大肠机能息息相关,取此穴可治疗肠道疾病。

找穴及按摩方法:找此穴宜先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穴位病理反射区轻轻扎刺,寻找刺痛点,找准刺痛点后就可在刺痛点用牙签不断的扎刺,欲强化疗效也可用艾条灸。

手部反射区定位(脏腑、骨骼、腺体、经络)

手部反射区定位(脏腑、骨骼、腺体、经络)

手部反射区定位(脏腑、骨骼、腺体、经络)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开始重视反射学在医学领域的进展,生物全息律在医学领域也有了多学科的突破,手部的形态与信息解读及信息传导反馈在此基础上也逐渐成熟。

手部是理想的“全息胚”。

手这一相对独立灵活的器官,能全方位、立体地与脏腑、腺体、四肢、骨骼、神经、淋巴、经络、腧穴等一一对应,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等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能准确地在各个对应的反射区反映出来,整个手部就是人体的一个完整的缩影。

镜面反射定位图(脏腑)
(1)
(2)
镜面反射定位图(骨骼)
镜面反射定位图(腺体)
(1)
(2)
(3)
镜面反射定位图(经络)
(1)
(2)
中医手部砭法是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养生方法,让我们一起了解手中的世界,动动手让身体更健康。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现用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现用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有: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

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

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
二、进针法:针刺之前先探寻到压痛点。令患者手自然放松,握空拳竖直放于桌上。常规消毒后,执针在压痛点上沿着第二掌骨侧的桡侧面边缘刺入手心侧。进针时注意针体应与水平垂直,针深0.8寸左右。其中,针头穴宜成30度斜刺。当针到所需的部位时,会出现感应沿桡尺骨向上传导。如无强针感,可变换针尖方向加以探寻。
三、留针法:第二掌骨侧针法,一般留针45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如针感逐渐减弱,可每隔5~10分钟略转动或提插几下即可。
(4)心肺穴
定位位于第、肺、胸、乳房、气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胆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挠侧,脾胃穴与心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胆疾病。
(6)脾胃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脾、胃及胰脏疾患。
(7)十二指肠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挠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大肠与小肠疾病。
(9)肾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脾胃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肾、输尿管、大肠、小肠疾病。
(10)下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肾穴与腿穴之间。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宫、膀胱、结肠、直肠、阑尾、卵巢、阴道、睾丸、尿道、肛门等部位疾病。
二、配方
第二掌骨侧针法在配穴上强调少针穴准的原则,即组方的穴位以精少为贵。可采用上述单一或结合两种取穴法取穴配方,但一般不宜超过两穴。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泛控系统,向这个系统从较少的方向输入强的信息可以调动整体对这个信息的较强的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保证输入信息的可靠性。
操作方法

人体手部反射区图片(高清示意图详解)

人体手部反射区图片(高清示意图详解)

人体手部反射区图片(高清示意图详解)导读]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可高清另存为下载手部穴位图解大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手背穴位图高清详解)一。

、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有: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

全身穴位图

全身穴位图

全身穴位图——很值得收藏的哦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十一、手掌反射区图十二、双足全息图十三、针灸穴位图(1)十四、针灸穴位图(2)十五、针灸穴位图(3)十六、足背侧反射区十七、足底反射图区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图解)----五脏相对五行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这是馨儿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对应大人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中医手掌穴位图图解

中医手掌穴位图图解

中医手掌穴位图图解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25、肥胖: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26、蓄脓症: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27、慢性鼻-炎: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28、胃痛: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29、胃溃疡: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30、眩晕: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32、气喘: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33、肌肤老化: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34、头发损伤: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35、假性近视: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36、贫血: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37、打嗝: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38、眼疾: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39、胃病引起的胸闷:胃肠点、手背胸腹区。

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

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

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掌骨法就在我们的手上,你不用知道足三里等穴位,胃病、头痛、腿痛、前列腺痛等一点就有效。

要想学会掌骨法,首先要学会掌骨有哪些穴位,大家看自己的手,掌骨一个头穴,一个脚穴,中间是脾胃穴,大家记下来。

胃穴和头分为二分之一处是心肺穴,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心肺和脾胃再分是肝胆穴,脾胃和脚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脚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心肺穴和脾胃穴再分就是肝胆穴。

如果是偏头痛,用个牙签,不要太尖,点着头穴就不痛了,左边头痛要点右手,右边头痛要点左手,穴位叫头穴。

左边的膝盖痛要点左手的膝盖穴,如果后脑勺痛三叉神经痛赶快点头穴,用牙签,几分钟就好了。

掌骨穴是个小宇宙,人体也是个宇宙,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大宇宙。

佛教讲得好,一就是多,多就是一,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也是这个道理。

牙痛点头穴,就不痛了,左边的牙痛,点右手的头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没有痛过的人没有这个感觉。

一个朋友30岁前看到别人看病就讨厌,直到一天坐到了珠海公安局。

出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说:我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花了5000元吃了我五个月的中药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没有饿过肚子的人不知道小麦如此宝贵,搞不明白为何要捡起掉到地上的饭菜。

心脏病发作点心肺穴就好了,好的很快,要左手点左边。

颈椎病痛的要命怎么办,赶快用牙签点肩颈穴。

左边的颈椎肩周炎怎么办?左边的肩周炎左边的肩颈穴几分钟就好了,就是这样有效,这样神奇,这也是医生搞不明白的地方。

糖尿病每天点脾胃穴就好了,不用打胰岛素,花了三十万还没有治好最终死掉了,所以医学越来越落后。

左边的牙痛点右手,这是倒边点,如果左边有病点点左边这是顺点。

咽喉痛点心肺穴就可以了,心脏病点心肺穴,如果心脏病现在病危,还有心肌梗塞而没有任何药物,这时候点心肺穴就好了。

有药物点这个穴位也好了,就是如此神奇,所谓百用百效。

肾衰竭你点肾脏穴位,肾坏死、肾结石都可以点肾脏穴,就这么简单。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美女演示版)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美女演示版)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二、脊椎全息图三、手背反射区图四、手部病理反应点适应症对照表五、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行云流水的家)十一、手掌反射区图十二、双足全息图十三、针灸穴位图(1)十四、针灸穴位图(2)十五、针灸穴位图(3)(行云流水的家)十六、足背侧反射区十七、足底反射图区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图解)----五脏相对五行(行云流水的家) 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行云流水的家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