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基本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氢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它们对磁场的磁力 线有排斥作用。对原子核来讲,周围的电子起了 屏蔽(Shielding)效应。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 大,屏蔽效应就越大,要相应增加磁场强度才能 使之发生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受所连基 团的影响,故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它们所受的屏 蔽作用各不相同,它们的核磁共振信号亦就出现 在不同的地方。
➢ 在外部磁场中,低能态的核一般比高能态的核 多一些,吸收电磁波能量而迁移到高能态的核会 经各种机制放出能量,而回到原低能态,这种过 程称弛豫。
它的存在是核磁共振现象得以保持产生波谱的必要条件。
.
17
弛豫的两种类型:
➢ 自旋-格子弛豫(纵向弛豫,T1 )
高能态核被弛豫而迁移到低能态,这时所放出的能量作为 平移、转动和振动的热能传递到格子区(弛豫过程中,高 能态核周围存在的各类磁性核称之为格子),由于这个机 制,低能态的核才能保持过剩。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基本知识
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1945年到1951年,发明核磁共振法并 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的时期: Bloch(斯坦福大学,
观察到水中质子的信号) 和Purcell(哈佛大学,观察到石 蜡中质子的信号)获得了Nobel奖金。
发展简史
第二阶段:1951年到1960年为发展时期,其作用被 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所共认,解决了许多重要难题。
➢ 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T2)
是在进行旋进运动而互相接近的两个核之间,互相交换自 旋而产生的,这种弛豫不能保持过剩的低能态核。
3.饱和及弛豫
➢ 谱线宽度与T1、T2成反比,并决定于它们中较小者。 ➢ T太小,谱线太宽 ➢ T太大,信号强度不够, ➢ 最佳半衰期0.1~1”(相当1Hz)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② 真实的核:屏蔽现象 ➢ 核外有电子(不是孤立、不是裸露) ➢ 化合物中:原子间结合(作用)不同,如化学键、氢键、
静电作用、分子间力 ➢ 设想:在H0=2.3500 T,由于核外电子的屏蔽,在核的位置,
真实的磁场比2.3500 T略小 ➢ 表示 H0 (1 - ) ➢ 共振频率,比100 MHz略高 ➢ 高多少?对1H是0~10, 13C是0~250
① 理想状况时的共振
➢ 对于孤立的、裸露的核,ΔE =(h/2π) γ·H ➢ 在一定H0下,一种核只有唯一的ΔE ➢ ΔE = E外 = hν ➢ 只有唯一频率ν的吸收 ➢ 如H0=2.3500 T 时,
➢ 1H的吸收频率为: = 100 MHz ➢ 13C的吸收频率为: = 25.2 MHz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2.核磁共振现象
①进动:具有一定磁矩的自旋核在外磁场H0作用下,此 核将因外磁场形成角作进动运动:为进动运动角速度, 它正比于H0(外磁场强度)
②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取向: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距 取向是混乱的。磁性核处于外磁场H0中,有(2I+1)个 取向。磁性核在外磁场中的的自旋可以类比于陀螺在重力 场中的进动(旋进、回旋)
.
4
发展简史
第四阶段:70年代后期理论和技术发展成熟。 1、200,300,500MHz和600MHz的超导NMR谱仪; 2、应用各种脉冲系列,在应用方面作了重要的开拓; 3、出现了2D-NMR; 4、多核研究,可应用到所有磁性核; 5、出现了“核磁共振成象技术”等新的分支学科。
.
5
主 要 用 途:
+1/2 (α)
图 核在外磁场中的进动
.
-1/2 (β)
11
两种取向的能量差E可表示为:
EH0 (H0)2H0 2r(2h)(12)H0 r(2h)H0
若外界提供一个电磁波,波的频率适当,能 量恰好等于核的两个能量之差,h=E, 那么此 原子核就可以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产生核磁 共振吸收。
.
12
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测定构型、构象 化合物纯度的检查,灵敏度较薄层、纸层析高 混合物分析,如主要信号不重叠,无需分离即
可测定混合物的比例。 质子的交换,单键的旋转,环的转化等化学变
化速度的推定
1.原子核的自旋
➢ 在所有元素的同位素中,大约有一半的原子核具有自旋运 动。这些自旋的原子核是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 ➢ 自旋量子数:描述原子核自旋运动的量子数,可以为整 数、半整数或0。
3.饱和及弛豫
➢ 低能态核比高能态核只多0.001%。因此低能态核 总是比高能态核多一些,因为这样一点过剩,所以 能观察到电磁波的吸收。
➢ 如果核连续吸收电磁波,原过剩的低能态就逐渐
减少,吸收信号的强度就会减弱,最终完全消失,
这个现象就称饱和。出现饱和时,两种自旋状态的
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完全相同。
.
16
3.饱和及弛豫
③ 核磁共振的条件
③ 核磁共振的条件
产生核磁共振必须具备磁性原子核、外磁场、 射频磁场三个前提,且满足射频磁场的频率等于 自旋核的进动频率,才发生共振,由低能态向高 能态跃迁。
④ 核磁共振现象:
在外磁场H0垂直方向施加一旋转磁场H1于 进动核,若H1的旋转频率同核的旋转进动频率值 相等时,进动核可从H1吸收能量,由低能态向高 能态跃迁—即为核磁共振。
1.原子核的自旋
1.原子核的自旋
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中,C、H、O、N是最主要的元素。 在其同位素中,12C、16O无磁性,因此不发生核磁共振。1H的 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易测定,故NMR研究以前主要是针 对质子进行的。13C的丰度较小,只有12C的1.1%,且信号灵敏 度只为质子得到1/64。故总灵敏度只有1H的1/6000,较难测定。 但近30年来,核磁共振仪器很大改进,能在短时间内测定13C 谱,且给出的信息较多,已成为NMR的主要手段。1H, 19F,31P 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且核电荷分布为球状,最易测定。
1953年出现了第一台30MHz核磁共振谱仪; 1958年及年代初又出现了60MHz,100MHz的仪器。 50年代中期发展了1H-NMR,19F-NMR和31P-NMR
.
3
发展简史
第三阶段:60至70年代,NMR技术飞跃时期。 脉冲Fourier变换技术,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率,
可常规测定13C核; 双频和多频共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