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鬼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它集合了民间传说、神怪奇事、神仙传奇和妖魔鬼怪等多种文化元素,以其奇异、离奇、惊险的故事情节和诡异的空灵意境、深刻的哲理内涵和优美的文学形式,深受读者喜爱。
它的叙事艺术和审美成就也是极高的,在小说叙事中算是独树一帜。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描写细致入微,画面感极强民间传说、神怪奇事、神仙传奇和妖魔鬼怪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使得《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异常丰富多彩。
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把地狱、天堂、妖魔、鬼怪、花卉、鸟兽、人物等进行了极度的描写,使得作品的画面感极强。
例如,在《牡丹亭》中,妙莲和潘丽华在牡丹亭中见面,作者极其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牡丹亭的景象,墙上栖着雀鸟,地下长着竹笋,藤萝、半夜花、紫薇杆环绕,小桥、斜横石阶,抬眼就能见到满墙碧瓦,这些形象给读者一种亲身体验的感觉。
二、细节繁多,情节转折曲折《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转折曲折,往往难以预测,读者常常感到看见一个个的惊奇和意外。
例如《五色缤纷花仙子》中,九龙水师之女罂粟一开口就流利地说出了海南土话,并称自己是“广东小妞”,这一细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牛背上的小姑娘》中,主角周铁鹤以死相逼促成了身旁的阳朔女儿与他一起寻找“转世之女”,情节反转出人意料。
三、语言优美,表现力极强《聊斋志异》中的语言流畅、简练,却富有华丽的文学气息,读者很容易被小说内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
另外,《聊斋志异》中的描写和对话都表现得极为灵动生动,达到了意境的感染和美感的渗透。
例如《牛背上的小姑娘》中,周铁鹤和女儿在打马赶路时,铁鹤不断地讲述自己和妻子的往事,而女儿则从未间断地打断他的话。
读者通过这些对话,能够感受到作品很浓厚的人情味,同时也具有很深的思想内涵。
综上可知,《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中的描写细致入微、细节繁多,语言优美、表现力极强,表达了作者极其细腻、独特且深邃的审美意识。
结合作品谈谈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谈谈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摘要:I.引言-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 作品以鬼神狐仙等题材,展现现实社会的矛盾和问题II.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1.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志怪的形式,表现现实社会- 2.人物形象生动:通过描绘各种人物,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3.情节曲折离奇:故事情节充满变化,吸引读者- 4.语言简练优美:用简洁的文字,表现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III.聊斋志异的影响- 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2.对文化的影响: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IV.结论-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物形象上,还在于其情节的曲折和语言的优美,对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作品以鬼神狐仙等题材,展现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结合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首先,聊斋志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以志怪的形式,表现现实社会。
蒲松龄通过描绘鬼神狐仙等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聊斋志异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其次,聊斋志异的人物形象生动。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通过描绘各种人物,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聊斋志异的情节曲折离奇。
作品的故事情节充满变化,既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又有出人意料的结局,吸引读者。
同时,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也富有哲理性,引人深思。
最后,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优美。
蒲松龄用简洁的文字,表现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物形象上,还在于其情节的曲折和语言的优美。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聊斋志异》创造了一个色彩绚丽、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
它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除了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外,还因为它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读后能使我们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
《聊斋志异》的艺术美,表现为思想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绝不是那些逞才使气、炫弄技巧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一)形式上兼采众体之长《聊斋志异》虽然名为短篇小说集,实际上其中所收的作品非止一体,而是兼采众体之长,又加以融会创造,是对中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体式和散文体式的总结和发展。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从形式体制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
一般篇幅都较长,有完整的情节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明确的主题思想。
书中的传世名篇多为这类作品,如《促织》、《席方平》、《红玉》、《婴宁》、《青凤》等等。
这类作品多取法于唐人传奇,又广泛地从志怪小说和散文传统中吸取营养,是对传奇小说的发展和提高。
比之唐人传奇,想像更丰富,情节更曲折,描写更细腻。
在形式上,这类作品多采用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体,小说也多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又仿《史记》人物传记后的“太史公曰”,篇末一般附有“异史氏曰”,在讲完故事之后,直接发表作者的议论和见解。
或者点明主题,或者借题发挥,尖锐泼辣,短小精悍,很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杂文。
这些都显然熔铸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史传文学和散文的艺术传统,以及宋元以来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经验,在构思、人物塑造、情节组织和语言提炼等方面,都有新的特色。
其二,可以称为志怪短书。
这类作品,内容多为记述奇闻异事、神鬼妖魅;但与上一类不同的是,它们情节单纯,用笔精简,一般篇幅很短,只有二三百字,或者更少。
从形式上看,这类作品很像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但多数在意趣、情韵上与传统的志怪小说又很不相同。
作者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神鬼妖异确实存在,而是含蕴着隽永的思想内涵,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聊斋志异》有哪些特色?
《聊斋志异》有哪些特色?1. 神怪、梦幻的艺术形式化(一)《聊斋志异》的神仙狐鬼精魅故事,不仅在叙事模式上超越六朝志怪小说,更重要的是“志怪”性质的变化:六朝志怪是将“怪异非常之事”当作曾有之事,记述出可供读者“游心娱目”,“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蒲多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其中神仙狐鬼花妖都出自个人创造,有所寄托、寓意,如《狐梦》为其友人织梦,以调侃、逗趣。
(二)假狐女故事寄托严正的题旨,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成为主导的创作意识,他期望读者不信以为真,而能领会其中意蕴:六朝志怪小说“怪异非常之事”是作品的内容;《聊斋志异》中神仙狐鬼精魅故事作为小说的思想内蕴载体,带有表现方法和形式的性质。
(三)更深层次的思维性质及功用的变化:贯穿六朝志怪小说的神道观念及其思维模式,如灵魂不灭等,都具有神秘性质;蒲因袭这些神秘的思维模式,撰出诡谲奇丽的狐鬼花妖故事,但不完全是在原来迷信意义上的因袭,而是弃其内质而存其形态,作为文学幻想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法用于小说创作中,摆脱神道意识的拘束,藉以观照现实世界,抒写人生苦乐,出脱个人内心隐秘。
2. 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象性(一)《聊斋志异》故事结构的模式之一:人入异域幻境,如天界、冥间、梦境等。
1.这些异境都被形式化,多数情况用作故事框架,装入现实社会或作家心迹映象,如《仙人岛》《罗刹海市》中的大罗刹国和海市国,只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境遇的幻影;《梦狼》为表现“官虎吏狼”这个比喻性的主题而虚拟一个奇异之梦。
2.幽冥世界的形式化最明显。
蒲对冥间及鬼官的描写没有屈从渗透进民间信仰中的本有观念和固定模式,而是随意涂抹。
(1)有些篇章赋予阎罗、城隍以公正面貌(如《考城隍》《李伯言》),用冥间地狱作为对人的恶行恶德的惩罚、警告方式(如《僧孽》、《阎王》)未跳出信仰意识窠臼;(2)一些篇章只用作映照现实的艺术工具,镜头多对着官府,如《席方平》《考弊司》《公孙九娘》等。
(二)《聊斋志异》故事结构的另一模式:狐鬼花妖幻化入人间。
聊斋志异的特点
聊斋志异的特点
聊斋志异的特点如下:
1、内容十分广泛,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2、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
3、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
4、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5、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
浅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及其启示
浅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及其启示浅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及其启示[关键词]聊斋志异现实虚幻艺术特色《聊斋志异》流传至今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包括的小说篇章多少不一,多以五百左右短篇为常见。
这部小说至今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甚至多篇内容被搬上荧屏,吸引了众多青年男女的目光,笔者与同学曾讨论过《聊斋志异》,发现其主要通过情意交融的写作手法,将作者蒲松龄天马行空的想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种大胆构思,将精神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艺术写作方式给我们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借鉴。
一、《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一)体裁形式上的多样化《聊斋志异》虽然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却不拘泥于同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兼采众体之长,融合了我国文学史上众多体裁的优点,通过博采众长,再加以作者蒲松龄的创作,最终形成了这部充满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集。
翻阅《聊斋志异》这部小说,我们能够看出中国传统的散文体裁和文言文体裁,其中每一篇单独的小说内容又独具特色。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红玉》、《婴宁》、《促织》等著名篇章,虽然是以文言文形式展现出的,但是其与现代小说的形式观念大致相同,具备了细节化的情节,人物形象丰满,体现出了鲜明的故事主题。
而另外一些篇章全篇仅仅以二三百字就叙述完毕,这类篇章被归为志怪短篇,通常是讲述一些奇闻异事和神奇事件,这类篇章多是精简的描绘,从形式看与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其思想意境并不是崇尚和宣扬鬼怪之说,而是通过志怪小说之意境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感。
此外,在《聊斋志异》中还有许多纪实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所见,所经历的真实场景,通过精简、愉快的笔法,记录下了一些民間场景。
如《偷桃》记录的是蒲松龄观看到的民间杂技,《山市》记录的是蒲松龄在山间所见的奇异之景。
(二)奇幻的艺术想象《聊斋志异》写作上的艺术特色很大的方面表现在了其奇幻的思想、大胆的描绘之上,使得这部小说充满了艺术想象,成为当时乃至至今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所著,共计五十四则的奇妙
故事集。
这部作品以想象奇特、虚幻幻象的形式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现
实问题,是一部融合了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的经典文学作品。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说的奇异性。
聊斋志异以神鬼、妖魔、鬼怪等信仰、文化
和风俗为题材,描写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和传说。
这些小说的
奇异性并非荒诞无稽,而是以人的常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人
类欲望、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深层探究,展示出一种深刻的人性哲学。
二、小说的写实性。
尽管聊斋志异中出现了大量的玄幻描写,但
作者在写作时还是充分考虑到了现实生活的现象与情感需求,把虚构
情节与现实情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还充分反映了当时民间信仰
和道教思想的流行,并使这些信仰和思想在小说中成为故事情节和文
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说的情感性。
聊斋志异所展现的世界虽充满了神秘、奇幻
和怪异,但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触,把故事的主人公展现得非常真实、感人,给人以真切而强烈的情感体验。
每个小说都离不开对人性的思
考和对人性丰富多彩性的感悟,这使得整个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刻的情
感内涵。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真实的写实手法,展示出
了清代文学的独特性。
它将传统文化与现实与虚幻相结合,以深刻的
情感、精细的细节和流畅的叙述,赢得了读者群的喜爱和广泛的声誉。
论《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
论《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探讨《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包括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描写技巧以及文学意义。
一、叙事手法的独特性《聊斋志异》以虚幻、奇幻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其叙事手法独特,可细分为以下几种:1. 转折情节的运用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以意想不到的转折情节,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和趣味性。
例如,在职佞一事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仙姑降服了一位专横的官员。
故事中设定了多次转折,让读者一次次领略到作者的巧妙构思。
2. 阴谋与诡计的揭示《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描绘了人与妖之间的斗争。
在这些故事中,作者通过揭示人类的欲望、阴谋和诡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在《聂小倩》中,为了与身为妖精的小倩相爱,许宣耐心等待和制定了详尽计划,最终成功战胜了各种阻碍。
二、描写技巧的巧妙运用《聊斋志异》不仅在叙事手法上独具匠心,其描写技巧也十分巧妙,充满了诗意和细腻。
1. 细腻的意象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让读者沉浸于故事的情感世界之中。
在《画眉戏》一文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2. 神秘幻化的形象描写在《聊斋志异》中,作者经常通过神秘幻化的形象描写,刻画了灵异人物的特征和形象。
例如,在《胭脂归》中,作者以幽默风趣的描述,描绘了胭脂精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文学意义的探讨1. 独特的文化表达《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通过故事中展现的妖魔鬼怪、仙人禅法等民间传说,读者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2. 深刻的人性思考作者在《聊斋志异》中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引发读者对道德、欲望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牡丹亭》中,作者以“情不顾身”为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巧妙的描写技巧以及深刻的文学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聊斋志异》的描写艺术
《聊斋志异》的描写艺术
《聊斋志异》是由中国著名的蒲松龄所著,是中国小说的重要代表作,能够被正史皇家收
藏而被永远铭记,并足以证明其历史学、艺术学和文学价值。
《聊斋志异》的写作特点是文学语言的精致,形式的大胆,充满了情节的悬念,以及故事
叙述的新颖。
以故事讲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为主,把故事渲染为神秘非常的色彩,使普通人
的思想和情节风格表现出独特多姿的艺术气质。
文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也是带有背景的一幅幅画面,生动地描绘出他们的言行事迹,使
其充满鲜活的动态生活,让读者更容易接入人物的心理和情节。
对他们的描绘,真实生动,不拘于一样样板,而人物形象又充满带有神秘色彩,不仅繁妍不拘,而且很深刻。
《聊斋志异》艺术描写具有强烈的情节反转和幻想化,常常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体会片中
角色的艺术气质,具有鲜明的神秘色彩。
总之,《聊斋志异》描绘出了极其逼真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有效地构建了片中的故事环境,让读者更容易投入故事之中,体会艺术气息,启发读者观察及鉴赏真实事物。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491篇小说。
这部小说集以超自然的题材和精妙的描写手法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具有以下特点。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在于其独特的题材选择。
全书涵盖了妖魔鬼怪、鬼与人的爱恋、人鬼殊途等超自然题材,大胆突破常规,展现了幻想与现实的交融。
作者以妖魔鬼怪作为文学创作的对象,使之成为小说的主题和核心,通过超自然元素的插入,探索了人与鬼神的界限,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
较为重要的是,《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体现在其精细的描写手法上。
蒲松龄善于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赋予了小说以浓厚的艺术氛围。
作者运用写景手法,将背景描写得十分细致,文字精确,以至于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身临其境。
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蒲松龄用典型的山水意象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刻画出了各个人物的特点和形象特征,使之栩栩如生。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还表现在其独特的写法上。
蒲松龄以极富表现力的文笔,巧妙地运用对话和描写等手法,使故事情节生动起来。
他细腻地描写了鬼怪与人的关系,各种鬼怪形象跃然纸上,既有丑陋可怖之处,又有聪明可爱之处。
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人物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蒲松龄还善于运用描写技巧,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将故事的发展和转折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的写作风格凝练简练,语言流畅,富有诗意和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体现在题材的独特选择、精细的描写手法和独特的写作方式上。
作者通过描绘超自然的题材、细腻的描写手法和独特的写作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鬼怪与人的奇幻世界。
这种审美追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中国小说史略》)。
这里明确指出了《聊斋志异》一书而兼志怪、传奇二体的特色。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能简单理解为用传奇的笔法,去表现志怪的题材,其实,蒲松龄对志怪传统和传奇笔法,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六朝志怪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内容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艺术粗糙平板;《聊斋》虽然也写花妖狐魅的怪异题材,但为的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内心孤愤,在内容的深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志怪、传奇。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传奇笔法:鲁迅认为,唐传奇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异,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可见,唐传奇比之六朝志怪,除了题材内容的发展之外,特别是在艺术上的超越。
从情节结构上,它从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发展到丰富曲折、首尾完整的故事;在语言文字上,从志怪的简率古朴、粗糙平板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在表现手法上,从六朝志怪单调平板的如实记述发展为尽设幻语的委婉叙写。
《聊斋》对传奇笔法的超越:《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有又对其的超越,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聊斋》每叙一事。
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做到有起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韵,一步一折,变化无穷;故事情节力避平淡无奇,尽量做到奇幻多姿,迷离惝恍,奇中有曲,曲中有奇。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征
《公孙九娘》中环境:
“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 人心目” 。 凄惨景象,渲染小说的悲剧情调; 《连锁》写书生杨于畏,移居于泗水之 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坟,夜闻 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夜阑秉烛,方 复凄断。”
杨由是伺诸墙下,听其吟毕,乃隔壁 而续之曰:“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 单寒月上时。” 诗及渲染幽森氛围,又成为二人发 生联系的契机。
2)以吟诗作为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来结构 故事
《白秋练》
一夕翁赴饮,久不归,生吟益苦。有人徘徊 窗外,月映甚悉。怪之,遽出窥觇,则十 五六倾城之姝。望见生,急避去。
“郎君杀吾女矣!”生惊问之,答云:“妾 白姓。有息女秋练,颇解文字。言在郡城, 得听清吟,于今结念,至绝眠餐。意欲附 为婚姻,不得复拒。”
王与鸟言,应对便捷。呼肉啖之。 食已,鸟曰:“臣要浴。”王命金 盆贮水,开笼令浴。浴已,飞檐间, 梳翎抖羽,尚与王喋喋不休。顷之 羽燥。翩跹而起,操晋音曰:“臣 去呀!”顾盼已失所在。王及内侍 仰面咨嗟,急觅其人则已渺矣。后 有往秦中者,见其人携鸟在西安市 上。此毕载积先生记。
(7)继承《史记》传统 体式上篇首介绍传主的 姓氏里籍,中间叙事,结尾 的“异史氏曰”类似《史记》 结尾的“太史公曰”,对故 事人物或作评点,或伸发议 论。
(五)小说诗意化倾向。
1)小说中人物吟诗 《公孙九娘》:枕上追述往事,哽咽不成眠。
乃口占两绝云:
“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 “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 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1. 《聊斋志异》的情节那叫一个千奇百怪啊!就像画皮那一篇,明明是个美女,谁能想到皮下是个恶鬼,这多让人意想不到呀!
2. 它的人物塑造也超级厉害好不好!比如小翠,多么机灵俏皮的一个姑娘呀,真是活灵活现的,让人感觉就像身边的朋友一样。
3. 语言生动也是一大特点呀!瞧瞧那些文字描写,活泼有趣得很呢,就好像在和你聊天一样,不像有的书那么死板。
4. 想象力太丰富了吧!像崂山道士能穿墙,这得多大的脑洞才能想出来呀,太神奇了!
5. 氛围营造得特别妙啊!聂小倩那阴森的氛围,让你感觉自己都置身其中了,紧张得不行!
6. 故事寓意深刻得很嘞!很多故事都蕴含着道理,能让人思考好多,这可不是单纯讲个故事而已。
7. 描写细腻极了呀!对人物的外貌、心理刻画得那么细致,就像把人放在你眼前一样,厉害吧!
8. 题材广泛得很哟!什么妖魔鬼怪、人情冷暖都有,简直是个大宝藏,怎么读都读不够。
结论:《聊斋志异》真的是一部超级精彩、充满魅力的作品,非常值得大家一读再读啊!。
结合文本,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结合文本,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是中国唐代文学家蒲松龄所作的一部小说集,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书共分为10卷,收录了各类超自然现象、神怪传说、奇人异事、女鬼情怀等描写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也刻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精神的内涵。
它不仅被誉为是科幻小说的鼻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聊斋志异》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超自然、玄幻色彩。
故事中的情节奇特、虚实难辨,作品又大胆创新、时而神秘诡异、时而清新典雅,仿佛将真实的生活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这不仅使读者在流连忘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震撼和魅力,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思考范本,被誉为是古代小说的里程碑和千古绝唱。
另外,《聊斋志异》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非常成功的,作品中刻画的人物个性特点鲜明,性格各异,充满了生命力。
如书中的柳永,虽然是一名举人,但由于懒散好逸、贪吃嗜酒等原因,最终未能走上仕途。
他的形象栩栩如生,不仅令人忍俊不禁,还激起了很多人对于时下文人不务正业的批判。
又如书中的妲己,她美丽而毒辣,胜似千万毒蛇,一定程度上刻画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种种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畸变的关注和揭示,更表现了中国文学传统中对于人性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观念。
除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物刻画精细之外,聊斋志异所表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具有重大的艺术成就。
从世界观上看,《聊斋志异》体现出中国文化素养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宇宙万物的发展和人生命运紧密相连。
同时,通过描写神怪传说和超自然现象,体现出了古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与信仰,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
从价值观上看,《聊斋志异》倡导了道德、仁爱、勇气、忠诚等美德,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类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在很多故事中,主人公身世卑微、遭遇艰难,但仍然能够坚守正义,不屈不挠,表现出了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高尚理念。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许多富有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故事。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聊斋志异》的叙事方式独特多样。
故事的叙述手法时而是第一人称,时而是第三人称,时而以散文的形式,时而以诗词的方式,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变化和新颖感。
比如《牡丹亭》的故事就是以戏曲的形式呈现,既有对话,又有描写,更有诗词歌赋的嵌入,使得叙事更加丰富多元。
描写细腻入微是《聊斋志异》的特色之一。
蒲松龄在作品中用笔精细入微,境界高远深邃。
他能够将那些非常虚幻的情节以实在的细节描写出来,使得故事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
比如《聂小倩》中描写小倩的容貌和举止,作者用了很多形容词,将她的美丽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种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想象力丰富是《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的特点之一。
蒲松龄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地借助奇幻的情节和魔幻的元素。
他以人与妖精,人与鬼魂,人与狐狸等为题材,在文学表现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超验意境,使传统叙事得以创新。
比如《聂小倩》讲述了一个世俗青年和一个妖精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有浓厚的爱情色彩,还融入了很多超自然的元素,共同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想象空间。
《聊斋志异》的叙事节奏紧凑有力。
蒲松龄善于运用行文中的插叙和跳跃来增加故事的紧迫感和悬念感。
他在叙事过程中适当地设置插叙,恰到好处地切换情节,使得整个故事的节奏感很强。
这种叙事节奏的把握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当中。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审美通过独特多样的叙事方式、细腻入微的描写、丰富的想象力和紧凑有力的叙事节奏来展现。
这些特点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奇幻和惊奇,对读者有着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蒲松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情感和展示的世界观等也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叙事艺术审美。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中国小说史略》)。
这里明确指出了《聊斋志异》一书而兼志怪、传奇二体的特色。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能简单理解为用传奇的笔法,去表现志怪的题材,其实,蒲松龄对志怪传统和传奇笔法,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六朝志怪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内容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艺术粗糙平板;《聊斋》虽然也写花妖狐魅的怪异题材,但为的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内心孤愤,在内容的深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志怪、传奇。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传奇笔法:鲁迅认为,唐传奇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异,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可见,唐传奇比之六朝志怪,除了题材内容的发展之外,特别是在艺术上的超越。
从情节结构上,它从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发展到丰富曲折、首尾完整的故事;在语言文字上,从志怪的简率古朴、粗糙平板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在表现手法上,从六朝志怪单调平板的如实记述发展为尽设幻语的委婉叙写。
《聊斋》对传奇笔法的超越:《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有又对其的超越,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聊斋》每叙一事。
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做到有起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韵,一步一折,变化无穷;故事情节力避平淡无奇,尽量做到奇幻多姿,迷离惝恍,奇中有曲,曲中有奇。
试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试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以古代神怪传说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对《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的一些试论:
1.想象力丰富:《聊斋志异》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神怪、鬼魂和超自然事件,涵盖了鬼怪、狐仙、妖魔等形形色色的神秘人物。
蒲松龄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神异的世界,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观赏和阅读体验。
2.独特的写实手法:尽管描绘了很多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但《聊斋志异》的写作风格却注重写实。
蒲松龄以细腻入微的笔调、细致描写的手法,使得故事中的神怪形象更加真实、栩栩如生。
通过这样的写实手法,他成功地将想象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令读者产生信服感。
3.深刻的道德思考:《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个神怪故事集,蒲松龄在作品中注入了丰富的道德思考。
他通过神怪的形象所展现的情节和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善恶、报应和命运等问题。
他借助神怪的形象,对社会现象和道德观念进行了一种隐喻式的批判和思考。
4.符号与象征的运用: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灵活运
用了各种符号和象征手法。
他通过神怪的形象、奇异的事件、暗示和隐喻等方式,传达了更深层次的寓意和意义。
这种符号与象征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反思人生、理解人性和社会。
总体而言,《聊斋志异》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写实手法、深刻的道德思考和运用符号与象征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它不仅仅是一部神怪故事集,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爱情、命运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简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1、全书在取材上以小见大,常借生活中的细微之事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2、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情节安排动人心魄,真实传达了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
3、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而不松散;
4、细节生动逼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体察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
《聊斋志异》的简介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通过花妖狐魅和人之间发生奇妙故事,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人传奇的衣钵,但将宗教迷信意识转化为文学的审美方式,使神仙狐鬼成为观照人间官僚或某类人的文学形象,多半寓批判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一珍:论《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每当捧读《卿斋志异》,总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
曲径通幽,千沟万壑,阴晴晦明,烟云叆叇,时而巉岩绝壁,时而大河前横,偶见瀑布飞泻,回步水平如镜。
涉猎其中,另长一番精神;流连忘返,犹觉余音绕梁。
关于这部人类瑰宝的艺术魅力,古人曾作过许多创造性的探讨和品评。
有人赞誉《聊斋志异》的技法:“盖虽海市蜃楼,而描写刻画,似幻似真,实一一如乎人人意中所欲出。
”①而且“诸法具备,无妙不臻。
写景则如在目前,叙事则节次分明,铺排安放,变化不测。
字法句法,典雅古峭,而议论纯正”②。
有人推崇蒲松龄“学深笔健,情挚识卓”,故能“寓赏罚于嬉笑”,使人“百诵不厌”③。
有人从题材的提炼着眼,认为《聊斋志异》“所述鬼狐最伙,层见迭出,变化不穷。
水佩风裳,剪裁入妙;冰花雪蕊,结撰维新。
”④前人种种品评,对于领略《聊斋志异》的艺术造诣,都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的参考价值。
作为后学,本文拟从艺术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亦即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和题材的客观特征相统一所造成的独特面貌细加缕析。
意在抛砖引玉,祈方家不吝指正。
① (清)冯镇恋:《读聊斋杂说》。
② (清)冯镇恋:《读聊斋杂说》。
③ 《聊斋志异·段序》。
④ 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
洗炼和宏富的统一《聊斋志异》的题材广阔浩瀚,包罗万象。
举凡人间的世俗生活,乃至异想天开的龙宫、仙岛,域内海外,天上地下几乎无美不备。
从辽东到海南,从崂山到云南,从福建到西安,从京都到边塞,以山东淄川为中心,作品为我们展示了辽阔的空间和斑斓多采的社会画面。
作者笔走龙蛇,游刃有余,时而发思古之幽情,时而抒今世之孤愤,时而托梦幻以寄怀,时而借讽喻以明志。
在众多篇幅短、寓意深、容量大的篇章中,不仅花娇狐魅、神鬼精灵、草木竹石、鸟兽虫鱼等非人形象独具人情,而且连士农工商、娼盗官吏、兵艺侠医技、僧尼道巫赌,也大都呼之欲出。
作者奋其妙笔,时而写家庭、邻里之间的微妙关系,入情入理;时而写时代的风云变幻,委曲婉转;时而写壮士斩娇除怪,正气凛然;时而写书生落魄,催人泪下;时而写忠贞爱情,娓娓动听;时而写纯洁的友谊,感人肺腑;时而讽刺贪官污吏,令人称快;时而痛斥豪强权势,淋漓尽致。
作者经常借身边琐事加以生发,鲜明地揭示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往往寥寥数笔,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晓以深奥的哲理。
如同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情、世俗、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无不有所涉及。
兼以作者拥有渊博的知识,善于运用典故,能够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开拓新意,将丰富的生活素材提炼为创作的题材。
《聊斋志异》堪称洋洋大观,不仅以形象的生动性闻名,而且以宏大的规模、广阔的内容吸引着读者。
从类似的题材中开掘不同的思想内容,是《聊斋志异》显得丰富多采的一个重要特点。
例如脍炙人口的《狼三则》,题材、形象基本相同,然而立意却各有侧重,一则表现屠户的智慧,二则突出屠户的警觉,三则描写屠户的勇敢。
再看看大量爱情题材的作品,不仅构思、人物、情节各异,而且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大相径庭。
同是写牡丹花精与人恋爱的《葛巾》和《香玉》,前者立意在于说明猜疑能使美好的爱情枯萎,幸福的生活中断。
后者则重在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讴歌。
同时写虎的作品,有的取其残暴的特性,针砭贪官(《梦狼》);有的借其凶猛吃人的特点,让老虎吞噬势豪的头颅(《向杲》);有的则取其刚勇的品格,对为母治病的医生尽卫护之责(《二班》)。
《聊斋志异》丰富多采的内容,是以精粹的语言来表现的。
如果说“简洁是美的必须条件”①,那么丰富也绝不等于冗杂、拖沓。
蒲松龄在语言的锤炼上具有千金不易一字的功力。
他能在短小的篇幅内,驱遣精炼的文字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聊斋志异》一书在整体上呈现出洗炼和宏富的统一,就像“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②。
在《聊斋志异》的不同篇章中,经常出现两三个字的句式。
如“至夜,果绝。
儿窃喜。
”(《贾儿》)又如“马骥,字龙媒,贾人子。
美丰姿。
少倜傥,喜歌舞。
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好如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罗刹海市》的开篇只用了 39 个字,便将人物的姓氏,身世,外貌,衣着打扮,秉性爱好勾画得栩栩如生。
作者深谙文体美,有时出以对仗工稳、节奏鲜明的赋体,就顿使作品的规定情境隽永夺目。
如“山鸟一鸣,则花片齐飞;深苑微风,则榆钱自落。
”(《西湖主》)写景如画,极富情韵之美;点染时令,饶于幽趣,乃是为了烘托人物此时此际“怡目快心”的美感。
有时一两句话写静夜幽恨,妙在自然浑成,蕴藉深厚。
如“沙月摇影,离思萦怀”(《凤阳士人》)出语清丽,即景生情。
一“摇”字以动衬静,其境愈静。
而愈静则愈感到孤寂难处。
一“萦”字虚写月光照人无眠,实写人物离思之苦,不言情而情至深。
《聊斋志异》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类似如此以少胜多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蒲松龄撰写《聊斋》,在语言文字上确实是下过苦功的。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①。
在穷年累月的创作实践中,他在遣辞命意上做到了千锤百炼、字斟句酌,这种刻苦自励的精神,决不亚于杜甫在诗创作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迄今尚存的原作手稿的修改痕迹中,我们分明看到蒲松龄创作态度之严肃和律己之严格。
例如《辛十四娘》开篇对冯生的旁介,手搞的原文是:“广平冯生,少轻脱纵酒,年二十余,盆丹鼓,偶有事于姻家,昧爽而行。
”定稿时将“年二十┅┅于姻家”一句删去,把“而” 字改成“偶”字,删去一些不易懂的内容,改定后更有助于突出冯生“少轻脱纵酒”的性格特征。
又如《续黄粱》篇的第一段,从开头到二十年太平宰相,原稿共 167 个字。
改定后仅剩 77 个字。
原文中的“未便旋里”同曾孝廉求卜星者没有什么关系;“星者望之曰:先生新烧龙尾,意颇扬扬,长安花看尽否”一段,无助于刻画曾孝廉这个反面形象,因此统统被作者删去,而改成“星者见其意气”。
星者佞谀曾孝廉的话和神态不需要具体描写;星者询问卜者庚甲自属不言而喻;“星者卜算已”句系一般叙述过程;“曾孝廉笑曰:‘看终作何官?’星者方凝思,曾又笑。
”这小段话对刻画人物不起什么作用。
所以也被删去。
“宁无蟒玉”改成“有蟒玉分否?”则更能表现曾孝廉觊觎高位的口气和求卜的目的。
① 托尔斯泰:《致安德列耶夫》。
② 〔希腊〕赫拉克利特:《古希腊罗马哲学》。
①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除了字、词、句的修改外,有的作品在情节的提炼上也做了较多的改动。
《狐谐》篇在“主客又复哄堂”后面修订稿文字虽省去一半,内容却更加丰富。
原稿中狐女所讲的前后两个典故,均隐含讽刺孙得言之意,显得重复累赘。
改后不仅前后呼应,逻辑上顺理成章,而且意境新鲜,进一步引申出奚落陈氏兄弟的意思。
蒲松龄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真正做到了如刘勰所说的“芟繁剪秽,弛于负担”,“字去而意留”,“辞殊而意显”。
他不愧为一位“思赡”“善敷”,“才核”“善删”的大手笔。
《聊斋志异》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宏富和洗炼的和谐统一,正是得力于此。
《聊斋志异》之所以能具有“如矿出金,如铅出银”的洗炼,是和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分不开的。
清朝几位评论家都先后指出过,《聊斋志异》与古代散文和传记文学的继承关系。
冯镇峦认为,“读《聊斋》,不作文章看,但作故事看,便是呆汉。
惟读过左、国、史、汉深明体裁作者,方知其妙。
或曰:何不迳读左、国、史、汉?不知举左、国、史、汉而以小说体出之,使人易晓也。
”(《聊斋志异·读聊斋杂说》)。
但明伦也确认,“惟喜某篇某处典奥若尚书,名贵若周礼,精峭若檀弓,叙次渊古若左传、国语、国策,为文之法,得此益悟耳。
”(《聊斋志异·但序》)。
这些看法虽然不够全面,却从一个重要的方面阐明了蒲松龄艺术功力的师学渊源。
奇谲和质朴的统一蒲松龄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志怪小说的优良传统,驰骋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取幻化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生活,从而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赋予《聊斋志异》以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许多作品以奇妙的构思、奇特的形象、离奇的情节和奇幻的场景,显现出奇谲的艺术特色。
在《聊斋志异》五百多篇作品中,直接以人为描写对象的为数并不多,大量是以鬼狐神怪的拟人化来间接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
人幻化为非人的艺术形象而又大都拥有变化莫测的特点,在阅读和欣赏中就自然给人以“丰赡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处,时足惊人”的审美乐趣。
《书痴》篇中夹藏在汉书里的纱翦美人;《白于玉》篇中的“衣翠裳者”、“衣绛绡者”、“淡白软绡者”、“紫衣人”等四丽人;《绩女》篇中“所绩,匀细生光;织为布,晶莹如锦”的绩女,等等,都属于神仙类。
《黄英》、《葛巾》、《香玉》、《荷花三娘子》等篇则以花精花妖为描写对象。
其他如蜜蜂(《莲花公主》),鹦鹉,秦吉了(《阿英》),老鼠精(《阿纤》),白骥精(《晚霞》)等等可谓无奇不有,而写得更多的是狐和鬼。
蒲松龄笔下的神怪精灵,花妖狐魅,既非万物有灵或灵魂不灭的说教,亦非物的自然属性的图解,而是托物写人。
作者运用想象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在摄取物的习性和形体特征的条件下,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按照人的习俗、人的社会关系来描写,因而又具有人的社会属性和爱憎好恶。
这些形象又拥有超凡入圣的神力,他们不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不受时空的束缚,而成为忽敛忽纵、时隐时现、变化莫测的神灵。
所以《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往往富有亦人亦仙亦鬼,或亦人亦狐亦仙,或亦人亦仙亦怪的特点。
奇幻的场景与奇特的形象互相映衬,产生奇谲的艺术效果。
《聊斋志异》经常出现“浮云在天,时阖时开,奇峰断处,美人忽来”的境界。
《巩仙》篇写巩道人成全尚秀才。
“袖里乾坤真箇大”,“离人思妇尽包容”。
道士展其袖,“中大如屋”,入则“光明洞彻,宽若厅堂,几案床榻,无物不有”。
有情人在这里相会,“绸缪臻至”,共同吟诗,互相对句,婚配生子。
这里毫无“催苛之苦”,而俨然是世外乐园。
幻境描写之奇,令人叫绝。
再如“星宿已繁,崖间忽成高第”(《锦瑟》);“一日,归颇早,至其处,村舍全无┅┅一转盼间,则院落如故,身固已在室中矣”(《张鸣渐》);深山石室,“光明彻照,无须灯烛”。
洞内有大叶类芭蕉,用以剪缀作衣,“绿锦滑绝”;“女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剪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翩翩》);┅┅这一切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出殡”有关场景的铺陈,尽管存在艺术上的夸张,却毕竟是生活的反映。
以上列举的《聊斋志异》中有关幻境的描写,则纯属“蜃气五色,结为楼台”的虚幻。
离奇的情节离不开奇特的形象和奇幻的场景。
三者的一致性正是这类作品一个显著的特点。
《书痴》篇可谓典型的代表。
《书痴》中的颜如玉,忽隐忽现,未卜先知,却分明不是凡人,而是一位仙女。
然而论言谈、举止,美人又无异于常人:如伴生下棋,授以弦索,戏谑饮博,谈情说爱,无所不善,从这一系列的描写中我们又似乎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