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进场质量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及需提供的资料

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及需提供的资料
2.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2.1 水泥、煤灰
(1)计划下单,采购需告知试验室材料进场时间,试验室好安排人员验收、取样工作。 (2)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水泥3d出厂报告进场时提供,28天报告待结果出具后补送过来) 资材需提供进场数量(过磅单) (3)水泥验收时,复核水泥与资料是否相符,并取样1桶,查看是否有结块,有受潮; 粉煤灰验收时,复核所送煤灰与资料是否相符,取样一桶,查看是否有结块,有受潮;并立即做细度试验,大概10分左右,结果合格,才让打入罐中; (4)待试验室结果出具后,发现例如水泥强度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2.3 外加剂
(1)计划下单,采购需告知试验室材料进场时间,试验室好安排人员验收、取样工作。 (2)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 资材需提供进场数量(过磅单) (3)每批外加剂进场后,试验室必须对这批外加剂进行取样检测,同时还需做试配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稀释使用;因此,外加剂做计划需考虑试验室试验、试配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8天。
2.6 保温材料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 资材提供进货量 试验室存档,视情况送检
1
2
内 容
01
Please add content 1
02
原材料验收标准
Please add content 2
原材料验收标准
1.
1.1 水泥(P·O 42.5)
检测项目
性能指标
凝结时间
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强度
抗折强度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1】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的标准,以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在材料进场时进行验收,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等各类建筑材料。

2. 验收标准2.1 钢筋2.1.1 外观要求钢筋表面应光洁,无明显锈蚀、裂纹和明显变形,抗锈蚀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2.1.2 尺寸及形状要求钢筋的长度、直径和弯曲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逐根检验。

2.1.3 化学成分要求钢筋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2.2 水泥2.2.1 外观要求水泥应无块状结团、沉淀和变色等现象,颜色应一致。

2.2.2 抗压强度要求水泥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进行抽样检测。

2.2.3 凝结时间要求水泥凝结时间应适应施工需要,不得过早或过迟。

3. 验收程序3.1 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准备验收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合理安排。

3.2 材料进场验收进场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送到指定位置,验收人员对每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和记录,合格的材料及时入库,不合格的材料退回。

3.3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做好每批进场材料的验收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验收结果等。

【附件】1.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发布的强制性标准,用于规范行业内的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

【2】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明确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的准则和标准,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类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水泥、沙子、砖块等。

2. 验收标准2.1 钢筋2.1.1 外观要求钢筋应具备光洁平滑的表面,无铁锈、裂纹、扭曲等缺陷。

2.1.2 尺寸要求钢筋的直径、长度及弯曲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逐根检测。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一、水泥1、品种与强度等级检查水泥的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常见的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通常有 325、425、525 等。

2、包装与标识水泥包装袋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品种、强度等级、执行标准等。

3、外观质量观察水泥颜色是否正常,应呈灰白色,无结块、受潮现象。

4、质量证明文件供应商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

5、抽样检验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二、钢材1、品种与规格核对钢材的品种,如热轧钢筋、冷轧钢筋等,以及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质量检查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油污等缺陷。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3、质量证明文件供应商应提供钢材的质量证明书,包含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

4、抽样检验对于热轧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 60t。

每批应抽取 5%且不少于 5 根进行外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抽取 2 根。

三、砂、石1、品种与规格确定砂的粗细程度(粗砂、中砂、细砂)和石的粒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2、外观质量砂应质地坚硬、洁净,无杂质。

石子应粒形良好,无针片状颗粒,无风化现象。

3、含泥量与泥块含量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一般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 1%。

石子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也有相应的限值。

4、抽样检验砂、石应以400m³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四、砌体材料1、砖如红砖、空心砖等,检查砖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第二部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第一章总则
材料进场时,要进行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主要如下:
1验收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单、化验报告和其它有关证明单或化验单;
2 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
3 对材料进行数量验收。

第二章水泥
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1 常用水泥
1.1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1的规定数值。

六大品种水泥不同强度等级各龄期强度值表1-1
1.2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

六大品种水泥技术要求表1-2。

材料进场质量验收标准..

材料进场质量验收标准..

西安群光广场工程材料质量验收标准编制:审核:批准:二O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一、钢筋 0二、水泥 (1)三、砖、砌块 (3)四、砂、石 (4)五、钢管 (5)六、木胶合板、木方 (6)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一、钢筋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基本要求和内容(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不大于60t为一批。

2)钢结构工程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同一牌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不大于60t为一批。

3)冷轧带肋钢筋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外形、同一生产工艺和交货状态的钢筋为一验收批,每批不大于60t。

取样数量:弯曲试验每批2个,拉伸试验每盘1个。

4)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时,如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即为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不合格品的钢材必须有处理情况说明,并应归档备查。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模板一:正式风格一、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进场材料验收标准2.1 材料验收的时机及方式2.1.1 材料应在到达施工现场前进行验收,验收时间应与进场时间保持一致。

2.1.2 验收方式包括目视检查、检测分析等,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验收方式。

2.2 验收内容及标准2.2.1 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700、GB/T1591等相关标准,外观应无明显的锈蚀、变形、裂纹等。

2.2.2 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107等相关标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明显的裂缝、空洞等。

2.2.3 砖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4100、GB/T 996等相关标准,尺寸应符合要求,外观应无明显的破损、开裂等。

2.2.4 粘结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2、GB/T 11758等相关标准,质量应均匀,无明显的凝结或固化现象。

2.2.5 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23441、GB/T12952等相关标准,外观应无明显的破损、渗漏等。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1. 特定材料的验收标准表格2. 材料验收流程图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制定、发布的反映国家统一技术要求的文件。

2. 目视检查:通过直接观察材料外观,判断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的方式。

模板二:活泼风格一、背景介绍这篇文档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标准,让大家知道怎么验收材料,确保我们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进场材料验收标准2.1 材料验收的时机及方式2.1.1 材料要在到达工地之前进行验收,也就是说验收时间要和进场时间保持一致哦。

2.1.2 材料的验收方式有很多种哦,可以目视检查,也可以进行一些检测分析之类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验收方式。

2.2 验收内容及标准2.2.1 钢材:要符合国家标准GB/T700、GB/T1591等相关标准哦,外表不能有明显的锈蚀、变形或者裂纹之类的。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进场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的内容:一、验收范围:1. 所有采购到工程现场的进场材料,包括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工程机械等。

2. 对于特殊材料或设备,应特别加强验收,如电气设备、起重设备等。

二、验收程序:1. 进场验收前,材料由供应商放置到指定位置,并提供进场材料清单。

2. 工程项目经理或质量检测人员对清单上的材料逐一核对数量和型号,并对每一项材料进行检查。

3. 对于可见的外观缺陷(如破损、腐蚀等),进行现场录像或拍照,并填写相关记录。

4. 对特殊材料或设备,应进行质量检测,如性能测试、强度测试、电气测试等。

三、验收标准:1. 对于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对于构配件,应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3. 对于设备和工程机械,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规格和使用说明书。

四、验收结果处理:1. 对于合格的进场材料,经验收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进场验收记录。

2. 对于不合格的进场材料,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更换或退货。

3. 对于特殊材料或设备,不合格的情况,应进行复检,确保其质量达标。

五、验收记录:1. 每一次进场验收都应填写进场验收记录,并牢记进档备查。

2. 进场验收记录应包括进场材料清单、验收人员签字、检查结果、不合格材料处理等内容。

六、日常管理:1. 对每一次进场材料进行标记,以便于追溯管理。

2. 定期进行材料的库存盘点,确保进场材料质量的可追溯性。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可以追溯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减少因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风险。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特制定以下进场验收规定:一、验收程序。

1. 施工材料进场前,应由供货方提供相关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质量检测报告,并由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审核确认。

2. 施工材料进场后,应立即进行验收,对每批材料进行逐一检查。

3. 验收人员应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予以退回或者要求供货方进行重新提供。

二、验收标准。

1. 对于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应检查其外观和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有变形、开裂、氧化等现象。

2. 对于砂、石等骨料材料,应检查其粒径、含泥量、含尘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 对于木材、木制品等材料,应检查其含水率、干燥情况、裂纹等情况。

4. 对于涂料、防水材料等化工材料,应检查其外观、颜色、干燥时间等指标。

5. 对于设备器材,应检查其外观、功能、配件齐全等情况。

三、验收记录。

1. 验收人员应当对每批材料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并通知供货方进行处理。

3. 对于合格的材料,应及时进行入库登记,并妥善保管。

四、验收责任。

1. 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并对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供货方应对所供材料的质量负责,并配合验收工作的开展。

3. 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果断处理。

五、验收结果。

1. 合格的施工材料应及时入库,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使用。

2. 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应及时退回或者要求供货方进行重新提供,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以上即是施工材料进场验收的规定,希望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进场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进场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进场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填写委托单须知各施工单位:委托单填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检验的质量及检验速度,也与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息息相关,为了方便你们的施工正常进行,也为了我们的检验工作顺利进行,为此,我公司要求各施工单位应做到每个检验项目分别填写一张委托单,不要混淆,在填写委托单时一定要为我一、水泥安定性、强度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取样地点、代表批量、使用部位。

二、钢筋原材生产厂家、供销部门、代表批量、批号(炉号)、使用部位。

三、钢筋焊接(电弧焊、电渣焊、闪光对焊、气压焊)机械连接:(直螺纹、锥螺纹、套筒冷挤压、镦粗直螺纹连接)焊工姓名、上岗证号、代表接头数量、使用部位。

注:直螺纹连接应另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3个试件均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

四、砼配合比、砂浆配合比水泥出厂日期、编号、代表批量、砂、石产地、粒径、规格、坍落度、使用部位。

五、砼(砂浆)试块成型日期、强度等级、规格尺寸、代表方量、砂石产地、粒径、规格、使用部位。

六、砖(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砼加气块)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级别、代表批量、使用部位。

七、土壤击实(素土、灰土)石灰产地、土样来源、灰土比例、使用部位。

八、防水材料(卷材、涂料)名称、生产厂家、供销部门、规格型号、送样数量、代表批量、使用部位。

九、砂石产地、种类、粒径、代表方量(400m3或600t)、使用部位。

委托单的填写全面便于我们正准确、更快的提供检验报告。

如不按要求填写,我们也不能及时、准确为你们提供检验报告。

望能给我们提供齐全、准确的委托单,注:(请将取样人、见证人、委托人名用正楷字填写)。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筑材料的进场验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建筑材料进场验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建筑材料进场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基本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验收,确保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3.严格执行验收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验收过程可追溯、可核查;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即建筑材料的质量、数量和资料必须与进场验收单据相符。

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具体要求。

1.水泥类材料。

(1)外观应无明显结块、凝结、结皮、潮湿等现象;(2)应检查水泥标志、生产日期、质量证明书等资料,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3)应进行抽检,取样送检,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2.钢材。

(1)应检查钢材的规格、型号、质量证明书等资料,确保钢材符合设计要求;(2)应对钢材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裂纹、夹渣、锈蚀等缺陷;(3)应进行尺寸检查,确保钢材的实际尺寸符合要求。

3.混凝土。

(1)应对混凝土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裂缝、空鼓、麻面等现象;(2)应进行抽检,取样送检,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3)应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4.砖瓦。

(1)应检查砖瓦的规格、型号、质量证明书等资料,确保砖瓦符合国家标准;(2)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砖瓦表面平整、无明显破损;(3)应进行抽检,取样送检,确保砖瓦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沙、石料。

(1)应检查沙、石料的颗粒形状、含泥量、含尘量等指标,确保符合设计要求;(2)应进行湿度检查,确保沙、石料的含水率符合要求;(3)应进行抽检,取样送检,确保沙、石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记录和报告。

装修材料验收标准

装修材料验收标准

装饰材料验收标准1. 总则材料进场时,要进行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总体概括如下:1.1、木工材料检查:1.1.1 大芯板检查标准:表面光滑、平整、板缝不得超过3mm。

1.1.2木方检查标准:表面是否发霉、变形、腐烂、虫蛀超标。

1.1.3饰面板检查标准: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接缝平整,不开胶,背面平整无虫蛀。

1.1.4五厘板、三厘板、九厘板检查标准:表面光滑、贴层不开胶,无明显变形。

1.1.5宝丽板检查标准:表面光滑,表面无损伤,背面平整无虫蛀。

1.1.6实木收口线条检查标准:表面光滑,无结痕,色泽均匀,无变形(应注意色泽与饰面板颜色接近)。

1.2、水工材料检查:1.2.1 镀锌管检查标准:表面光滑,壁厚一样,壁厚在3mm以上,无弯曲生锈。

1.2.2铝塑管检查标准:内外光滑,壁厚一样,铝层应为焊口搭接。

1.2.3 铝塑管连接件检查标准:连接件材质应为铸铜,接口胶圈是否光滑。

1.2.4 PPR管检查标准:表面光滑,壁厚均匀。

1.3、瓦工材料检查:1.3.1水泥检查标准:有无结块、破损,是否符合国标。

1.3.2水泥板检查标准:有无破损,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1.3.3镀锌铁网检查标准:表面孔眼均匀,镀层均匀,有无生锈。

1.4、电工材料检查:1.4.1 电线检查标准:表面光滑,外皮色泽鲜艳,外皮绝缘好,手感有硬度,2.5平方铜线,铜芯应为1.5毫米,4平方铜线铜芯应为2.2毫米以上,符合国标。

1.4.2PVC管检查标准:表面光滑,壁厚均匀,色泽偏白。

1.4.3绝缘胶布检查标准:应为优质产品。

1.4.4暗盒检查标准:表面光滑,壁厚均匀,材质偏白。

1.5、油工材料检查:1.5.1 聚脂漆检查标准:漆膜丰满,硬度高,手感好,光泽柔和,干燥快。

1.5.2 硝基漆检查标准:透明度好,流平性佳,干燥快。

1.5.3 821检查标准:粘度好颗粒细,无杂质。

1.5.4快粘粉检查标准:粘接牢固,干燥快。

1.5.5 乳胶漆检查标准:遮盖力强,不易脱落,气味清新。

材料进场验收范文

材料进场验收范文

材料进场验收范文材料进场验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和施工单位对工程材料进行验收,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合格性。

这是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材料进场验收的目的、验收内容和标准、验收程序以及材料验收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材料进场验收的目的二、材料进场验收的内容和标准1.外观质量:包括材料的表面光洁度、平整度、无损伤、无色差等。

2.尺寸和几何尺寸:材料的尺寸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3.材料性能:如材料的强度、硬度、耐久性、防水性能、耐腐蚀性能等。

三、材料进场验收的程序1.建立验收标准: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材料验收标准。

2.材料检查: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和几何尺寸、性能等方面。

4.整理检查记录:将材料检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制作验收记录。

5.验收会议:召开验收会议,对材料验收情况进行汇报和讨论,确定后续处理措施。

6.缺陷处理:对于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要求供货商进行更换或重新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

7.成果记录:将材料验收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验收记录、验收会议记录和缺陷处理记录等。

四、材料验收中的注意事项1.注意验收期限:对于特殊材料,要遵守材料的验收期限,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验收工作。

2.严禁私自接收材料:严禁施工人员未经验收情况下私自接收材料,并妥善保存验收记录。

3.防止出现次品材料:在材料进场验收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度,选择可靠的供货商,以避免次品材料的使用。

4.样品保留:对于重要材料,应保留样品供后期检查和复验。

总之,材料进场验收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和标准,可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合格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并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风险。

因此,在施工项目中,要高度重视材料进场验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进场材料验收标准一、材料进场时,要进行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主要如下:1 验收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单、化验报告和其它有关证明单或化验单;2 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3 对材料进行数量验收。

二、商品混凝土1 供货合同中明确商品砼的质量标准购买商品砼,供需双方应按《标准》的规定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商品砼的质量标准,作为需方现场验收的主要依据。

在合同中需方应明确商品砼的种类(通用品、特殊品),砼强度等级(包括抗渗、补偿收缩、填充膨胀砼要求),交接地点,交接地点的坍落度(应为定值,不应为区间值)。

明确粗骨料最大粒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规格(如有),含气量、氯化物总含量(如有)。

明确砼运输时间,砼品质的检验。

明确归档技术资料内容及提供时间,以及现场坍落度检查方法、次数、砼终凝时间等。

明确当交接处砼坍落度实测值与合同规定值的差值超过规范允许偏差。

不同泵送高度入泵砼坍落度选用参考值表12 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供方在拌制现场进行。

包括对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使用前的抽样检查和砼拌制中的计量抽查。

砼出厂前的坍落度、含气量、氯化物含量(合同如有)的检验及相应的砼强度、抗渗等试块的留置交接检验是需方对供方提供的商品砼的拌和物质量、数量、坍落度、强度、含气量、氯化物含量(合同如有)等在交接现场进行的检验。

对供方提供的商品砼拌和物质量(包括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和数量由需方指定的专人对每一车进行目测确认。

对合同规定的氯化物含量交接验收以供方提供的出厂检验结果为依据。

对坍落度、含气量以交接地点进行的检测结果为依据,其检验取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在卸料1/4-3/4之间进行,取样量应大于质量检验需量(包括试块制作)的倍且不小于,坍落度、含气量检验应在卸料后20min内完成,坍落度检验的同时应进行砼保水性和粘聚性检查。

如坍落度、含气量在第一次检验时不合格,应用试样余料进行第二次核对试验(不能从同一车或从另一车内重新取样),如合格,则商品砼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砼,该车砼应做退货处理,并在限定时间内不得进场,以防止供方将不合格砼处理后再用于工程。

材料-《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及技术要求》

材料-《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及技术要求》

一、混凝土1.验收标准: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③混凝土不应有离析、泌水现象。

④混凝土的外观应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

2.技术要求:①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质量稳定。

②粗细骨料的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③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与水泥的适应性良好。

④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

二、砌体材料1.验收标准:①砖、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砖、砌块的外观质量应良好,无裂缝、缺棱掉角等缺陷。

③砖、砌块的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2.技术要求:①烧结普通砖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强度等级、导热系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三、钢材1.验收标准:①钢材的品种、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材的表面质量应良好,无裂纹、结疤、折叠、麻纹等缺陷。

③钢材的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④每批钢材应附有质量证明书。

2.技术要求:①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②钢结构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冲击韧性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钢材的焊接性能应良好,焊接接头的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

四、防水材料1.验收标准:①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防水材料的外观质量应良好,无破损、变形、气泡等缺陷。

③防水材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和检测报告。

2.技术要求:①防水卷材的拉力、延伸率、耐热度、低温柔性等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②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耐水性、耐老化性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防水效果。

五、装饰材料1.验收标准:①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装饰材料的外观质量应良好,无破损、划痕、色差等缺陷。

③装饰材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和检测报告。

2.技术要求:①墙面砖的吸水率、抗冻性、耐磨性等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建筑材料按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分为20类,具体见表1:建筑材料分类表表1砂一般砂净砂、粗砂、中砂、细砂灰生石灰生石灰〔块灰〕熟石灰水化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膏8 建筑五金门窗配件门锁、拉手及执手、合页、插销、自动闭门器钉园钉、扁头钉、射钉、瓦楞钉、石棉瓦钉木螺钉沉头木螺钉、半沉头木螺钉、半圆头木螺钉螺栓六角头螺栓、双头螺栓、地角螺栓螺母六角螺母、小六角头螺母垫圈光垫圈、毛垫圈、弹簧垫圈、羊毛毡垫圈花蓝螺丝〔索具螺旋扣〕平开式花蓝螺丝、团式花蓝螺丝建筑小五金羊眼羊眼圈、螺丝鼻窗钩风钩、防风钩灯钩挂钩、螺丝钩锁扣箱扣、扣吊、锁牌、了扣、门搭扣碰珠碰珠、弹弓珠窗帘轨铜、铝质轨道滑轮,窗帘紧线、窗帘环三角铁T型铁角、L型铁角链条锁链、吊灯链、瓜子链金属网及板网钢、铜、铁丝网,钢、铜、铁、铝板网,窗纱、筛子底钢丝、铁丝低碳钢丝、铁丝、铅丝、镀锌铁丝、黑铁丝9 陶瓷卫生陶瓷浴缸、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脸盆、水池、水箱玻璃陶瓷浴缸、坐便器、小便器墙、地砖全瓷墙、地砖、半瓷墙、地砖、陶瓷锦砖、釉面砖、园林砖10 玻璃一般玻璃平板玻璃、压花玻璃、浮法玻璃、磨纱玻璃特种玻璃防暴玻璃、加丝玻璃、中空玻璃、加层玻璃、电热玻璃玻璃砖玻璃砖、玻璃马赛克、11 油漆涂料油漆一样油漆清漆、瓷漆、聚脂漆、油脂漆、地板漆耐腐蚀油漆防锈漆、生漆、沥青漆防火油漆无极防火漆、酚醛防火漆、漆片漆片〔虫胶片〕涂料一样涂料106涂料、多彩内墙涂料防瓷涂料防瓷涂料外墙喷涂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耐腐蚀涂料石蜡防腐涂料防火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聚胺脂防水涂料12 保温吸音材料玻璃棉制品玻璃丝布、玻璃纤维类泡沫塑料聚苯、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胺脂泡沫塑料软木制品软木砖、软木管、软木纸蛭石制品蛭石板、蛭石粉(不能见水)珍宝岩制品珍宝岩板、珍宝岩粉(不能见水)矿渣棉制品沥青矿渣棉毡、酚醛树脂矿棉板石棉制品石棉纸、板、布、粉、绒13 防水材料沥青石油沥青、煤焦油防水卷材油毡、SBS、聚胺脂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沥青胶玛蹄脂、冷底子油防水涂料沥青防水涂料、氯乙烯防水涂料防水油膏聚氯乙烯胶泥、嵌缝沥青油膏、建筑防水油膏防水剂防水粉、硅酸钠防水剂、环氧树脂防水补漏材料止水带塑料止水带、橡胶止水带、金属止水带14 耐火耐腐材料耐火砖高铝质耐火砖、硅质耐火砖、粘土质耐火砖耐火混凝土水硬性、火硬性、气硬性耐火混凝土耐火泥粘土质耐火泥、高铝质耐火泥、硅质耐火泥硅藻土材料硅藻土耐火保温砖、板、管,硅藻土粉耐腐材料水玻璃耐酸材料、琉璜类耐腐材料、耐酸陶瓷质品15 水暖材料常用阀门截止阀、闸阀、旋塞、止回阀、安全阀、减压阀、疏水器采暖设备散热器、散热器配件消防材料灭火机、消防栓、灭水剂、消防配件卫生设备配件水咀、脚踏开关、面盆下水口、莲蓬头、水箱配件、浮球阀地漏、存水湾、水箱进水阀、长颈水咀管材、管件钢管无缝钢管、焊接管铸铁管铸铁直管、铸铁管件有色金属合金管铝合金管、铝管、铜管、铜合金管混凝土、石棉管预应力砼管、钢筋砼管、石棉水泥管陶管一般陶管、耐酸陶管、橡胶管橡胶加布压力胶管、铜丝编织胶管塑料管聚氯乙烯塑料管、聚乙烯塑料管井管钢制井管、铸铁井管、混凝土井管、石棉水泥管16 电器电线架空绞线钢芯铝绞线、铜芯线、第二部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第一章总那么材料进场时,要进行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要紧如下:1 验收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单、化验报告和其它有关证明单或化验单;2 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3 对材料进行数量验收。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1. 引言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在材料进场时进行验收。

本文档旨在制定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的标准,以确保材料质量的合格性。

2. 材料进场验收的目的材料进场验收的目的是:•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预防和减少材料缺陷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3. 进场材料验收的原则进场材料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不得随意违反标准;•采用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合理组合,确保验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按照合同的要求和规定进行验收,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材料质量的验收结果应明确,记录完整,便于管理和追溯。

4. 进场材料验收的步骤进场材料验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材料准备在进场验收之前,应准备验收所需的相关文件、工具和设备。

•验收文件:准备建筑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的相关文件,用于进行对照验收。

•验收工具:准备各种测量工具、试验设备、取样工具等,确保能够有效地对材料进行测试和取样。

•验收人员:指定专业的验收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验收经验。

4.2 材料检验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相应的检验。

•外观检验: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等。

•尺寸检验:对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物理性能检验:对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导热性能、阻燃性能等。

•化学性能检验:对材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含水率、PH值、化学成分等。

•功能性能检验:对具有功能性的建筑材料进行相应的功能性能测试,如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等。

4.3 取样检验从进场材料中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取样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检验要求,采取合适的取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进场的各类建筑材料进行验收的一项管理制度。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工期,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进场验收制度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材料验收范围:1.所购建筑材料的复制文件及质量证书;2.建筑材料的实物要求,如尺寸、形状、颜色等;3.建筑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4.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能测试,如耐腐蚀性、防火性等;5.建筑材料的外观质量,如表面光洁度、平整度等;6.建筑材料的质量核查及随机抽检。

二、建筑材料验收流程:1.材料进场检查:接收货物时,验收人员要检查货物数量、确保其与发货单一致。

2.材料复检: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证明或重新出货。

3.材料质量抽检:按照工程规定的抽检比例,从进场的建筑材料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质量检验。

4.检测结果处理: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合格的材料可以进入下一工序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要求供应商重新提供或予以退货。

5.材料标识:通过在每批进场的建筑材料上贴上标识,标明材料的批次、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以方便管理和追溯。

三、建筑材料验收标准:建筑材料的验收标准应根据国家、行业和工程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验收标准:1.水泥:按照国家标准GB175-2024《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检验,主要检查其标号、初凝时间、28天强度等。

2.钢筋:按照国家标准GB1499.2-2024《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进行检验,主要检查其直径、长度、弯折性等。

四、建筑材料验收记录:针对每次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应当制定相应的记录表格,记录以下内容:1.材料名称、规格、批号等基本信息;2.材料进场时间和验收时间;3.材料的检验结果,合格或不合格;4.如有不合格情况,记录处理结果;5.签字确认。

五、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重要性:1.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进场验收,可以杜绝质量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根本上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验收标准

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验收标准

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验收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对材料的验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验收标准。

一、材料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1. 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相关证件。

证件应真实、有效,并与实际进场材料相符。

2. 进场材料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二、材料品种、规格、强度等要求1. 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2.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对于国家限制使用的材料,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 用于承重结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材料,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材料保管与养护1. 进场材料应按照分类、分区、分层的原则进行合理存放,标识清楚,便于管理和使用。

2. 对易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殊材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放和养护,确保安全。

3. 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冰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确保材料质量。

四、材料使用与验收1. 材料在使用前,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强度、外观质量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的监督检查,确保材料质量。

五、验收程序与责任1. 材料验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验收的公正、公平、公开。

2.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3.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应共同参与材料验收,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总之,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验收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材料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同时,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监督检查,确保材料质量贯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一、引言。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规定。

二、验收范围。

1. 施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砂、石、钢筋、木材、沥青、混凝土、砖瓦等;2. 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范围包括数量、质量、规格、标识、检验报告等。

三、验收程序。

1. 施工材料进场前,供货单位应提供相应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2. 工程部门应派专人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3. 验收合格的施工材料,应及时入库存放,验收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应及时退回供货单位。

四、验收标准。

1. 数量,进场的施工材料数量应与采购合同一致,不得少于或多于合同约定数量;2. 质量,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的质量要求;3. 规格,施工材料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存在明显的缺陷;4. 标识,施工材料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5. 检验报告,供货单位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

五、验收责任。

1. 供货单位应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质量负责,确保符合合同要求;2. 工程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对施工材料进行验收,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3. 若发现供货单位提供的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供货单位并要求退换。

六、验收记录。

1. 工程部门应建立完整的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信息;2. 验收记录应及时归档并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核对。

七、总结。

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是施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八、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调整,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并重新发布。

以上就是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各位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审核:批准:二O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一、钢筋 (1)二、水泥 (4)三、砖、砌块 (5)四、砂、石 (6)五、钢管 (7)六、木胶合板、木方 (9)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一、钢筋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基本要求和内容(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不大于60t为一批。

2)钢结构工程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同一牌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不大于60t为一批。

3)冷轧带肋钢筋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外形、同一生产工艺和交货状态的钢筋为一验收批,每批不大于60t。

取样数量:弯曲试验每批2个,拉伸试验每盘1个。

4)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时,如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即为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不合格品的钢材必须有处理情况说明,并应归档备查。

5)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核查办法1)核查钢材出厂合格证(商检证)与进场检验报告是否一致,有否按批取样,取样所代表的批量之和是否与实际用量相符。

2)核查合格证、检验报告中各项技术数据、信息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及计算结论是否正确,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先检验后使用,先鉴定后隐蔽的原则。

3) 核查钢筋代换使用是否有设计签证。

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承重构件的受力钢筋无出厂合格证或进场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钢材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当钢材的品种、规格与设计文件不一致时,无钢材代换设计签证书。

(4)钢材力学性能检验项目不齐全、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且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5)钢筋尺寸符合规定要求光圆钢筋允许直径偏差圆钢不圆度允差带肋钢筋允许偏差(6)材料表面是否干净,是否无锈斑、气泡、结、缺损现象,是否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7)材料的数量、重量是否符合要求。

(8)材料的运输及堆放是否按同种规格分类放置二、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的必要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基本要求和内容(1)凡建设工程用的水泥均应按厂别、品种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备注栏中由施工单位填明单位工程名称及使用部位、进场数量,散装水泥还应提供出厂卡片。

(2)水泥进场使用前必须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并提供水泥检验报告单:1)水泥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2)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3)水泥因运输或存放条件不良,有受潮结块等异常现象;5)设计中有特殊要求的水泥。

(4)水泥检验应按批进行,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批水泥抽样不少于一次,散装水泥取样必须在散装车上,以一辆次为一取样点,每点取样不少于1kg,累积留样不得少于12kg,袋装水泥可以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5)当水泥质量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中的初凝时间或安定性指标不符合有关标准时均为废品,不得用于工程。

终凝时间、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经鉴定可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处理。

(6)钢筋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7)水泥检验报告上注明的水泥品种、出厂日期、强度等级、出厂编号等应与水泥合格证相一致。

核查办法核查水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项目(如水泥品种、各项技术性能、编号、出厂日期等)是否填写齐全,检验项目是否完整,数据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核对水泥出厂合格证与进场检验报告、砼配合比试配报告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别、编号是否一致;核对出厂日期和实际使用的日期是否超期而未做抽样检验;各批量水泥之和是否与单位工程的需用量基本一致。

观察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水泥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水泥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主要的检验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缺项或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

(4)实际使用的水泥与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上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家不相一致。

三、砖、砌块进场的砌体材料对其外观质量、截面尺寸(长、宽、高)、数量及准用证(证书有效期)和质量证明书包括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数量、强度等级、强度实测值等进行验收。

基本要求和内容(1)砌体工程所用砌墙砖应有出厂合格证,其外观检验、强度检验数据及结论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烧结普通砖》GB/T5101、《烧结多孔砖》GB1354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和《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GB8239标准的要求。

(2)进场的砌墙砖应按规定取样检验,并提供强度检验报告。

(3)砖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砌墙砖试验方法》GB2542规定,加气砼砌块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11969规定。

(4)砌墙砖应以同厂家、同规格3.5万~15万为一批,不足3.5万的按一批计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1万块为一批,每批按标准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做有关项目的检验。

核查办法(1)核查砖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砖的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2)核查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总数是否和实际用量基本一致。

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砖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检验项目缺项或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

四、砂、石进场的黄砂、石子对其外观质量、数量及准用证(证书有效期)和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地、数量、细度模数(黄砂)、颗粒级(石子)、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进行验收。

基本要求和内容(1)砼用砂、石及砂浆用砂应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同时砼用砂、石还要符合《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标准的要求。

(2)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按要求取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

(3)砂、石检验方法应符合《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和《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标准的规定。

(4)砂、石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检验,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 m3或300t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5)每批砂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它指标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使用新产源的砂时,应由供货单位按《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

(6)每批石子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含量检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石子应有压碎指标检验。

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对其它指标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用新产源的石子时,应由供货单位按《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

核查方法(1)核查砂、石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核查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总数是否和实际用量基本一致。

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2)检验项目缺项或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

五、钢管基本要求和内容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抵押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钢管规格应为φ48mm×3.5mm,钢管壁厚为3.5+(0~0.25)mm.核查方法(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构配件的允许偏差核定原则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1)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3)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六、木胶合板、木方基本要求和内容(1)木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含层板胶合木加工厂)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技术标准(或制造工艺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质量水平的考评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附录A的要求检查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