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应用与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楼主发表于 2006-8-15 09:4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摘自陈立平主编《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教程》)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技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已解决了自动化建模和求解问题的基础理论问题,并于八十年代形成了一系列商业化软件,到了九十年代,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技术更已能成熟应用于工业界。

目前的研究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多刚体系统的建模理论已经成熟,目前柔性多体系统的建模成了一个研究热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由于本身既存在大范围的刚体运动又存在弹性变形运动,因而其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多刚体力学分析方法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绝对的刚体运动不存在,绝对的弹性动力学问题在工程实际中也少见,实际工程问题严格说都是柔性多体动力学问题,只不过为了问题的简化容易求解,不得不化简为多刚体动力学问题、结构动力学问题来处理。

然而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同一个问题必须利用两种分析方法处理。

大多商用软件系统采用的浮动标架法对处理小变形部件的柔性系统较为有效,对包含大变形部件的柔体多体系统会产生较大仿真分析误差甚至完全错误的仿真结论。

最近提出的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是对有限元技术的拓展和较大创新,在常规有限元中梁单元、板壳单元采用节点微小转动作为节点坐标,因而不能精确描述刚体运动。

绝对节点坐标法则采用节点位移和节点斜率作为节点坐标,其形函数可以描述任意刚体位移。

利用这种方法梁和板壳可以看作是等参单元,系统的质量阵为一常数阵,然而其刚度阵为强非线性阵,这与浮动标架法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手术线的大变形仿真中。

寻求有限元分析与多刚体力学的统一近年来成为多体动力学分析的一个研究热点,绝对节点坐标法在这方面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说绝对节点坐标法是柔性多体力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进展。

通信系统仿真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通信系统仿真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4 通信系统仿真问题的研究价值
通信系 统仿真实质上就是把硬件实验搬
进了计算机 ,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软件实 验. 与硬件实验相比, 软件实验具有如下一 些优点 : ( 1 ) 软件实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 的灵活性. 在硬件实验中改变系统参数也许 意味着要重做硬件,而在软件实验中则是改
电 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 0 . 象,分层建模,模型定义,仿真自 动生成等特征。
3 通信系统仿真的作用
通信系统仿真应用到了通信系统工程设 计的各个阶段,无论是从早期的概念设计, 还是实现、测试、使用等各个阶段。在概 念定义阶段,通信系统仿真获得顶层指标。 在接下来的设计和研发中,通信系统仿真确 定硬件研发的指标 ,检验己完成子系统对整 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运行阶段,通信系统 仿真可以用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信系 统仿真还可以预测系统的使用寿命。现代计 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一代的可视 化的仿真软件的使用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 计和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和便捷,推动了 通信系统仿真的快速发展。 随着通信和信号处理系统的复杂程度的 提高,同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如用干 数字信号处理的价格不高但速度很快的硬 件、光纤光学器件、集成光学设备和单片微 波集成电路, 这些对通信系统的实现均有重 要影响。通信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使得用来分 析和设计系统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应提高了, 然而在商用产品中引 人新技术要求设计能做 到短时、高效、省力,而这些要求只有通 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工具才
4 结束语
作为一种前沿科技, F I D 正引起国内 参考文献 R IB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 ,11) : ( 外许多企业、零售商、院校、科研单位的 川 Rao ,K . V. 5 . An over view of 7 2 一7 6 关注和兴趣,纷纷开展实际性的研发工作。 back以 t re r d o fr阂uency ldentl一 泊 d a i e 4 随着RF ID 标准的不断成熟,技术的发展演 ficat ion system(RFID) . Microwave t 』中国RFID 产业如何稳中求快. 中国电 子报,2004一 12一 30. 进,以及成本的降低,R F ID 将更加融入我 Con fe r en ce , 1999 As ia P ac ific , ] 5 ID 们的日 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展 Volume : 3 , 1999 ,Page(5) : 746一 749 【 钱恒. 关于我国RF一 发展的几点思 考. w、 . 讨 r 迁 o m.c , X抖,1 . 刀 ldi 0.c w n 2( 2 yol .3。 望未来,不仅RF D 本身将形成一个规模巨 I 大的产业,由R FID 所形成的物联网对社会 [ Mawh 加 ey D, c r wave t g identl一 ] 2 叮 Mi o a i f ca tion s外tems . R CA R ev ,1983, 月 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建模与仿真的发展

建模与仿真的发展

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沿革及趋势【摘要】介绍了发展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定义、通用性和战略性,说明了国内仿真技术的发展情况,接着总结了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的趋势,最后回顾展望仿真技术的地位。

【关键字】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沿革及趋势引言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制造、非金属制品制造、成衣制造以及各种型材制造等部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一般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

在各国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

在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制造系统的总体优化水平,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设计开发费用和制造成本,增加系统柔性,灵活地适应产品品种和批量的变化,即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人力等),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从而优化设计生产,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为此,需要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然而,由于制造系统的复杂性、递阶结构、操作规范、资源容量、不确定因素和反馈等特点,至使迄今为止还没有恰当的数学方法能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

在当今,现代制造系统正朝着集成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精益制造系统(LPS),灵敏制造系统(AMS),智能制造系统(IMS)等,这些系统对产品制造过程组织和过程控制的柔性和智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分析这样的系统,采用传统的理论算法已经很难处理,甚至有时得不到可以参考的结论。

制造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便应运而生。

它是对制造系统进行分析、实验、评价的最经济、最安全的一种方法。

尤其在分析复杂程度高的系统,它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含义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模型理论、系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建模与仿真应用领域的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相关的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利用模型参与已有或设想的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加工生产、试验、运行、评估、维护、和报废(全生命周期)活动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人机交互中的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

人机交互中的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

人机交互中的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其中,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人机交互中的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仿真系统的概念与应用仿真系统是一种可以模拟真实环境、过程和系统行为的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的场景和对象,使用户能够与其进行交互。

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医学研究等领域,仿真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培训模拟、风险评估等任务中,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和实践场景。

二、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关键技术1. 虚拟环境建模:仿真系统的核心就是创建一个虚拟环境,其中包括场景、对象、物理特性等。

虚拟环境建模涉及三维建模、物理仿真、纹理贴图等技术,要求准确还原真实环境,并能模拟真实物体的行为。

2. 用户感知与交互:与用户交互是仿真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通过设备和传感器,使用户可以感知虚拟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手势、语音或其他交互方式与系统进行沟通。

用户感知与交互技术的进步将提高仿真系统的易用性和真实感。

3. 系统性能优化:在仿真系统开发过程中,优化系统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大规模复杂虚拟环境,可以采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图形渲染优化等技术,提高系统的渲染速度和响应能力。

4. 数据采集与分析:仿真系统中收集到的数据对于系统的优化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采集到用户行为、环境数据、物体运动等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和决策建议。

三、人机交互中的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虚拟环境真实感的提升:要在虚拟环境中达到与真实环境相似的效果,需要解决物体模型的真实性、运动的逼真性、光照的真实性等问题。

可以通过优化渲染算法、提高物理引擎的精度和稳定性、增加真实数据的应用等手段来提升真实感。

2. 用户体验的改善:提升用户体验是仿真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

自动化模拟仿真

自动化模拟仿真

自动化模拟仿真自动化模拟仿真是一种在计算机环境下使用虚拟模型和算法来模拟和仿真实际系统行为的技术。

通过构建虚拟系统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行为,并通过仿真结果来预测和评估系统性能,提供决策和优化方案。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模拟仿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模拟仿真的基本原理自动化模拟仿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将实际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和控制逻辑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从而在计算机中实现对实际系统行为的模拟和仿真。

具体而言,自动化模拟仿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模型: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物理方程、动力学特性、控制策略等。

2. 编写程序:根据模型,编写仿真程序,实现系统的动态模拟和仿真,包括模型的求解算法、边界条件设置、仿真参数调整等。

3. 运行仿真:运行仿真程序,输入初始条件和参数,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仿真结果。

4. 分析评估: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优化方案的比较和选择等。

5. 优化设计:基于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调整参数、算法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性能。

二、模拟仿真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模拟仿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模拟仿真可以用于优化生产线布局、调整工序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仿真,可以评估不同工艺参数、机器数量和工人配置下的生产线性能,从而找到最佳的生产方案。

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模拟仿真可以用于优化仓储布局、调度策略、运输规划等。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不同的物流方案,评估运输时间、成本和服务水平,从而提供最优的物流决策。

3. 城市交通:在城市交通领域,模拟仿真可以用于模拟交通流量、评估交通拥堵状况、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等。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不同的交通管理策略,预测拥堵情况并提供优化的交通规划。

4.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模拟仿真可以用于飞行器设计和任务规划。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浅谈系统仿真的现状和发展一、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工程系统仿真作为虚拟设计技术的一部份,与控制仿真、视景仿真、结构和流体计算仿真、多物理场以及虚拟布置和装配维修等技术一起,在贯通产品的设计、创造和运行维护改进乃至退役的全寿命周期技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满足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复杂的要求。

因此,工程系统仿真技术也就迅速地发展到了协同仿真阶段。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联合仿真: MATLAB+AMESIM,可以覆盖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全部要求。

2、被控对象的多学科、跨专业的联合仿真: AMESIM+机构动力学+CFD+THERMAL+电磁分析3、实时仿真技术实时仿真技术是由仿真软件与仿真机等半实物仿真系统联合实现的,通过物理系统的实时模型来测试成型或者硬件控制器。

4、集成进设计平台现代研发创造单位,特别是设计研发和创造一体化的大型单位,引进PDM/PLM 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潮流。

在复杂的数据管理流程中,系统仿真作为 CAE 工作的一部份,被要求嵌入流程,与上下游工具配合。

5、超越仿真技术本身工程师不必是精通数值算法和仿真技术的专家,而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专业对象,其他大量的模型建立、算法选择和数据先后处理等工作都交给软件自动完成。

这一技术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仿真的效率,降低了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门坎,避免了因为不了解算法造成的仿真失败。

6、构建虚拟产品在通过建立虚拟产品进行开辟和优化过程中,关注以各种特征值为代表的系统性能,实现多方案的快速比较。

二、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1、屏弃单专业的仿真单一专业仿真将退出系统设计的领域,专注于单一专业技术的深入发展。

作为总体优化的系统级设计分析工具,必要条件之一是跨专业多学科协同仿真。

2、尾随计算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技术在软硬件方面的发展,大型工程软件系统开始有减少模型的简化、减少模型解藕的趋势,力争从模型和算法上保证仿真的准确性。

更强更优化的算法,配合专业的库,将提供大型工程对象的系统整体仿真的可能性。

光电系统仿真技术发展分析

光电系统仿真技术发展分析

光电系统仿真技术发展分析摘 要:随着MBSE 等正向研发设计理念逐渐为大家所了解,仿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验证手段,已经越来多地应用到产品设计阶段。

光电系统是光学、机械、电子等多种学科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各种单学科仿真技术、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以及系统仿真技术也渐渐地应用到光电系统的设计中。

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光电系统仿真技术体系,分析了各项仿真技术的特点、发展方向,对光电系统仿真的深入发展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 键 词:光电系统仿真、单学科仿真、多学科仿真、系统性能仿真、MBSE0 引言仿真是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又称为模拟。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仿真技术在光电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电系统的结构频率、振动响应、温度分布进行仿真。

由于光电系统是光机电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光学、机械、控制、电气、图像等大量学科领域,现阶段的仿真技术仍不能满足光电系统设计分析的需要,不能全面地仿真分析光电系统的性能。

本文着眼于光电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光电系统仿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介绍了各项仿真技术的概念、内涵、国内外应用现状,给出了仿真技术应用与提升的建议。

1 光电系统仿真技术体系光电系统涉及的专业极为广泛,要完整全面地仿真光电系统的作战使用性能,涉及到大量的仿真分析技术,还需要在各单项仿真技术基础上开展多学科联合仿真,完成系统集成仿真。

光电系统仿真分析技术体系可以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归纳,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光电系统仿真技术体系图1 光电系统仿真技术体系在上述仿真技术中,单学科仿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虽然技术路线较为清晰,也有一些商用软件能够实现部分功能,但是在光电系统方面工程化应用还不够成熟,有待深入研究。

对于系统仿真,技术方向较为明确,但是技术路线尚不明确,国内外也少有相关研究报道。

下面分别对各项仿真技术进行分析。

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

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
③在系统建成之后,可以利用仿真技 术来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寻求改 进系统的最佳途径,找出最优的控 制策略。
2.系统仿真技术在系统理论研究中的 应用
对系统理论的研究,过去主要依靠理论推导。 今天,系统仿真技术为系统理论研究提供了一 个十分有力的工具。它不仅可以验证理论本身 的正确与否,而且还可能进一步暴露系统理论 在实现中的矛盾与不足,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 研究课题。目前,在最佳控制系统、自适应控 制、大系统的分解协调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中都 应用了仿真技术。
系统仿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系 统理论研究、专职人员训练等方面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1.系统仿真技术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 的应用
①对尚未建立起来的系统进行方案 论证及可行性分析,为系统设计打 下基础 。
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利用仿真技术可 以帮助设计人员建立系统模型,进 行模型简化及验证,并进行最优化 设计。
1.3 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只存在物 理仿真(模拟),系统仿真是依附 于其它有关学科的。后来随着计算 等提出了大量的共性 的技术问题,使得系统仿真逐步发 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1.3.1 系统仿真的应用
④向虚拟现实技术发展
虚拟现实是将真实环境、模型化物理环境、 用户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和嗅觉 和触觉以逼真感觉的仿真系统。使人感到如同 身临其境,即所谓有“沉浸”感。
⑤向高水平的一体化、智能化仿真环境 发展
开展仿真科学研究,开发仿真系统技术,需 要象一体化、智能化仿真环境这样的有效工具, 在这方面的差距还相当大,是值得注意的一工 问题。
2.仿真技术的发展动向
由于仿真理论、方法的提高,仿真实验任务的扩 大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当前发展技术主要向下列 几个方向发展:

实时系统中的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方法(四)

实时系统中的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方法(四)

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方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在实时系统中,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方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的方法。

一、实时电力系统仿真方法1. 传统仿真方法传统的电力系统仿真方法基于离散事件仿真(DES)原理,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系统的运行情况。

其中,潮流仿真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故障仿真用于模拟系统中的故障情况,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虽然传统仿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实时系统的需求,但在处理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实时数据更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基于模型的仿真方法基于模型的仿真方法是实时电力系统仿真的一种新兴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系统的特征数据和各种模型来构建仿真模型,并通过数学方法求解。

这种方法可在实时系统中快速、准确地估计电力系统的动态和稳态行为。

具体实现时,可以考虑采用线性化模型、非线性模型或混合模型等。

二、实时电力系统监控方法1. 数据采集实时电力系统监控方法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通过部署传感器和测量装置,收集电力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如电流、电压、频率等。

这些数据将成为后续监控和分析的基础。

2. 数据传输与处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并经过处理。

数据传输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在监控中心,数据需要经过清洗、压缩和存储等处理过程,以便后续的实时分析和决策。

3. 实时分析与决策通过对电力系统实时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出关键指标和异常情况。

基于这些指标和情况,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如调整发电机输出、切换负载和修复故障设备等。

此外,还可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预测和优化决策。

三、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的挑战与发展方向1. 挑战实时电力系统仿真与监控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带来了大量的实时数据,对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仿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交通仿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五、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交通系统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将得到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然而,如何解决智能交通系统在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 面的挑战,将是未来需要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设施的日益发展,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成为了 严重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城市开始采用 交通仿真技术来模拟交通流和交通事故,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交通问题。本次 演示将重点探讨VISSIM交通仿真的适用性。
三、智能交通的应用场景
1、公交车:智能公交系统通过GPS定位、物联网技术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 监控公交车的位置和到站时间,为乘客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同时,智能公交系 统还能够优化公交车的排班计划,提高运力和效率。
2、地铁:智能地铁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智能化调度等技术手段,可以实 现地铁列车的自动控制和调度。此外,智能地铁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地铁轨道和 车辆的运行状态,确保地铁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2、智能化:通过高级算法和数据分析,智能交通系统能够自动调整交通信 号灯、发布路况信息、为驾驶者提供导航等服务。
3、综合性:智能交通系统涵盖了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各类交通工具,能 够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行。
4、环保性: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排班等措施,可 以有效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2、交通运输规划:交通仿真技术可以用来进行交通运输规划的评估和优化, 例如公交线路规划、地铁建设方案等。通过仿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方案下的交 通运输情况,为规划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3、交通安全:交通仿真技术可以用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驾驶技能培训, 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例如,通过构建沉浸式仿真系统,可以让 驾驶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正确的驾驶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提高驾驶人 员的安全性和自信心。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是指通过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和预测其运动行为、力学响应和性能特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其进行验证和优化的过程。

在各个领域的工程设计和研究中,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发展,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及前沿。

首先,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仿真。

在实际工程中,机械系统往往同时受到多种物理场的影响,如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

传统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主要关注单一物理场的分析,忽视了多物理场的耦合效应。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将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纳入考虑,并对机械系统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仿真。

其次,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之二是高性能计算和并行计算。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和并行计算已经成为可能,并且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因此需要利用高性能计算和并行计算来提高计算效率和仿真精度。

第三,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之三是模型准确性和精度的提高。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着结果的可靠性和应用的有效性。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系统已经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不确定性。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精度,以提供更可靠和准确的结果。

最后,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发展方向之四是与实验和试验验证的一体化。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是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的桥梁,两者应该相互补充和促进。

通过与实际系统的对比和验证,可以验证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注重将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与实验和试验验证相结合,并实现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和平台。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机电一体化系统是近年来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有机结合,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建模与仿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

一、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的重要性1. 减少开发成本和时间:通过建模与仿真,可以在产品实际制造之前发现问题和缺陷,减少开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和时间。

同时,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 提高系统可靠性:通过建模与仿真,可以深入分析系统的运行过程,预测出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优化系统性能:建模与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和评估,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通过对系统进行仿真和测试,可以预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并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1. 建模方法(1)物理模型: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元件和工作原理进行建模,可以快速构建一个具有物理实际意义的模型。

采用物理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但是建模过程相对较复杂。

(2)数据驱动模型: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数据驱动模型可以根据实际数据自动调整和更新,适用于一些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2. 仿真方法(1)数学仿真: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值计算,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

数学仿真可以基于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和条件,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预测系统的性能指标。

(2)软件仿真:通过专门的软件工具,如MATLAB、Simulink等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和仿真环境,可以方便地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同时,软件仿真还可以与物理实验相结合,进行混合仿真,提高仿真的准确性。

仿真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仿真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仿真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系统的运营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机械操作,而是需要高度智能化的运营方式。

而仿真技术,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近年来,仿真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仿真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从中探寻仿真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潜力。

一、仿真技术对交通系统的意义仿真技术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模拟现实技术进行的,可以在虚拟的条件下模拟出各种情况和运动状态。

而交通系统中,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对各种交通事件进行模拟,以便进行运营效果的预测和测试。

它通过对交通系统进行建模,以便验证运营效果,评估运营效率,发现潜在风险。

通过模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以及运营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利于交通系统的更好管理。

二、仿真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是具有实时动态仿真和交互功能的智能运输系统。

它可以模拟交通情况,诸如交通流量、车流速度、车道切换情况以及行人过街等。

此外,它还在模拟城市路网时有效地运用了多智能代理体系统、仿生界面设计等技术,使得在实现智能模拟的同时对公路系统设计、城市规划发挥重要作用。

(二)交通拥堵仿真模拟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有了仿真技术,交通拥堵情况现在可以通过模拟进行。

利用模拟,我们可以评估交通拥堵情况下的道路网络交通量和交通效率。

通过模拟,我们可以优化城市交通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服务。

(三)城市交通仿真城市交通仿真是交通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可以对交通模型进行仿真,以验证交通状况和评估不同的交通情况下所产生的效果,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型对交通运营过程进行分析。

这对于特殊建筑、商业、居住等区域的交通管理十分必要,也可以为城市交通运营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公共交通仿真公共交通仿真可以对公交系统网络节点、站点、车辆、使用率、运力等进行模拟评估,建立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同时可以及时预测公共交通系统在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的应用

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的应用
时间模型等
建模方法:基 于数学方程、 基于图论、基
于逻辑等
建模工具: MATL AB、 Simulink、 Modelica等
建模步骤:明 确系统定义、 选择合适的建 模方法与工具、 建立仿真模型 并进行验证等
仿真算法与技术
仿真算法:基于数学模型的算法,用于模拟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系统仿真的方法和手段 仿真软件:用于进行系统仿真的专业软件,如Simulink、MATL AB等 仿真应用:系统仿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
定义:使用数学语言对系统 进行描述和表达
方法:代数法、微分法、差 分法等
技术:离散化、线性化、参 数化等
物理建模
定义:根据实际系统的物理规 律和性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 程。
方法:基于物理方程、传递函 数、状态方程等。
目的: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 性能。
应用领域:工程、科学、经济 等。
混合建模
定义:结合了离散事件建模和连续时间动态系统建模的方法 应用领域:复杂系统、自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造、物流等 优势:能够处理混合系统中的离散事件和连续动态行为 实现工具:Simulink、Modelica等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建模与仿真规范,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建模与仿真流程,确保建模与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意义:提高建模与仿真的效率和精度,促进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
面临的挑战: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与规范,如何推广和应用这些标准与规范
面向对象建模
定义:将系统视为一系列相互协作的对象,通过对象的属性、行为和相互关系来描述系 统的结构和行为

系统仿真matlab简介

系统仿真matlab简介

Matlab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编 程环境,支持图形化界面设计 和交互式操作,使得系统仿真 过程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Matlab支持与其他编程语言和 软件的接口,便于进行系统集 成和二次开发,同时提供了丰 富的API和文档支持,方便用 户进行自定义功能扩展。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智能化仿真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Matlab 将进一步融合智能化算法和模型,提高 系统仿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利用Matlab中的机器人工具箱,可以对机器人 进行正逆运动学仿真,分析其运动轨迹和姿态。
机构动力学仿真
通过Matlab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模拟机构 的运动过程,分析其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3
振动分析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振动分析工具,可以对机 械系统进行振动模态分析、频响分析等,为机械 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利用Matlab提供的并行计算框架(如Parallel Computing Toolbox),可以方便地实现并行化仿真和数据分析。
GPU加速计算
利用GPU(图形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对仿真过程中的计算密集 型任务进行加速处理,进一步提高仿真效率。
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借助云计算平台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可以将仿真任务扩展到更大规模 的计算资源上进行处理,以满足大规模、高复杂度的仿真需求。
系统仿真目的
系统仿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 系统的运行过程,预测系统的性能、 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指标,从而为系统 设计和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仿真发展历程
早期仿真技术
现代仿真技术
早期的系统仿真主要依赖于物理模型 和实物模拟,如风洞试验、电路模拟 等。
现代仿真技术结合了物理仿真和数字仿 真的优点,采用高性能计算、虚拟现实 等技术,提高了仿真的精度和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仿真技术应用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和调度的系统,通过对行车路线、速度、时间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判断,实现对交通流量的优化调配。

智能交通系统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节约能源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仿真技术概述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某个系统或者过程的模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通过模拟运行和调试从而得到各种情况下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结果的技术。

仿真技术可大大缩短试验周期,减少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

三、智能交通系统中仿真技术应用1.仿真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为城市交通运行的决策支撑,其精度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

利用虚拟城市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具体定量分析,模拟交通状况下的运行方案和控制策略,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

2.仿真技术应用于交通流量预测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建立具有真实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交通流模型,精准预测交通流量,分析拥堵瓶颈,指导交通路线调整和交通信号灯的优化调整,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仿真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仿真技术可通过交通流量分析,综合考虑交通状况下的行车路线、速度、时间等多种参数因素,制定更精准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实现城市交通通行效率的提高。

4.仿真技术应用于交通事故模拟交通事故模拟旨在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和影响进行分析,为制定交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证据。

通过交通事故模拟,可以精准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同时可以预测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性,从而更好地开展交通安全预防工作,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5.仿真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行效率评估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流量、交通信号控制、道路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交通状况下的运行效率和弱点,为制定交通运行调整措施提供参考意见。

四、智能交通系统中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中仿真技术也将出现一些新的趋势:1. 多技术融合方向。

计算机应用中的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

计算机应用中的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

计算机应用中的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其中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模拟复杂系统行为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计算机应用中的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定义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中的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算法设计,并在计算机中对这些模型进行仿真和实验,以模拟和预测系统的行为与性能。

它是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用来观察、研究和预测系统的行为、优化系统设计等。

二、应用领域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制造领域:通过对生产线、物流系统等进行仿真建模,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预测系统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

2. 交通运输领域:交通仿真模型可以模拟城市交通流量分布、交通拥堵情况,并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和路网设计等手段提高交通效率。

3. 建筑与城市规划:通过建立城市和建筑的虚拟模型,可以对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仿真,为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

4. 军事领域: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在战术训练、战场决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模拟各种战场场景和兵器装备的性能,提高军事行动的效果。

5. 医学与生物科学:通过对人体、生物系统的仿真与建模,可以研究疾病机理、药物作用等,用于辅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三、方法在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离散事件仿真、连续仿真、蒙特卡洛模拟等。

1. 离散事件仿真:将系统的状态离散化,模拟系统中发生的离散事件及其相互联系。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明确事件发生时间和状态转换的系统。

2. 连续仿真:将系统的状态看作是连续变化的,通过数学方程描述系统状态的演化过程。

该方法适用于连续变化的系统,如物理系统、电路系统等。

3. 蒙特卡洛模拟: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分析,生成结果的概率分布。

该方法适用于对系统随机性较强的模拟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仿真的应用与发展方向机博111班张英杰一、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系统仿真可以理解为运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

系统仿真是一门面向实际的具有很强应用特征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新技术学科。

系统仿真应用领域很广,涉及航空、航天系统、石油化工过程系统、火力发电系统、冶金与钢铁工业系统、水泥工业过程系统、食品加工系统、造纸工业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环境及环境保护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医学生物系统等等。

过程系统仿真技术随着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而发展。

近年来数字电子计算机已成为系统仿真的主要工具。

过程系统仿真下定义可描述为:以仿真机为工具,用数学模型代替过程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

此定义指明了过程系统仿真所关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过程系统、数学模型和仿真机。

三个部分由两个关系沟通。

其一,过程系统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称建模;其二,数学模型和仿真机之间的关系,称仿真。

数学模型是依据过程系统数据源由人工建立的数学描述。

这种数学描述能够产生与过程系统相似的行为数据。

数学描述常用代数方程法,微分方程法或状态方程法等。

仿真机是以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为基础,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实际操作控制或现场装置环境的机器,同时也是数学模型软件实时运行的硬件环境。

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有通用数字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就可以满足计算要求。

但过程系统仿真必须具备特殊的仿真机、实时操作系统及专用仿真软件环境,才能逼真地模拟动态过程现象。

近十年中,我国科技人员已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仿真机产品。

目前主要有通用型模拟仪表盘式和DCS式两大类。

二、仿真技术的特殊作用所谓特殊作用,就是其他技术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取代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程系统通常属于大型工业系统,其流程复杂、投资巨大、生产连续性强。

从经济利益和安全性出发,一般不允许在真实系统上进行试验研究,即必须借助于仿真手段;第二,计划中或设计中的过程系统,现实世界中尚不存在,只有通过仿真手段进行试验研究;第三,高质量的仿真模型具有预测性。

应用现代高速大容量仿真计算机,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预测实际过程系统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中所发生的现象和事件,这是仿真技术“超时空”的优点;第四,实际过程系统根本不允许作的试验。

如超极限运行、破坏性试验、事故分析等等,利用仿真技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是最安全的试验研究方法;第五,仿真试验研究主要在仿真机上进行。

与真实系统试验相比,除了安全以外还能大大节省原材料、能源消耗和人力资源等;第六,动态仿真数学模型可以产生被仿真系统受到各种外部扰动或操作变化的动态响应,这种特点即模型的预测性。

也就是说,一个高质量的数学模型不是主观认为赋给模型哪些功能,模型则只能产生那些功能或现象。

例如一个设计合理的流体流动管路与阀门组成的网络模型,可以产生各阀门不同开关状态的所有排列组合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看,采用仿真技术可以辅助工程技术人员全面认识和分析过程系统,防止人为思维惯性所产生的遗忘导致的试验、研究或设计中的重大失误。

第七,仿真技术通常用软件形式体现,用软盘、磁带或激光盘作载体,传递复制极为方便。

软件还是一种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甚至电话线中传送的资源,这是仿真技术便于传播推广的一大优势。

从上面的这些特殊作用来看,足以说明采用仿真技术辅助过程系统试验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系统仿真的步骤对于一般意义下的系统仿真,通常将它分为以下十个步骤:1.系统定义。

确定所研究系统的边界条件与约束。

2.数据准备。

收集和整理各类有关信息,简化成适当形式,同时对数据可靠性进行核实,为建模做准备。

3.模型表达。

把实际系统抽象成数学公式或逻辑流程图,并进行模型验证。

4.模型交换。

用计算机语言模型变换,即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型校核。

5.模型认可。

断定所建模型是否正确合理,是整个建模与仿真过程中极其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一步,与模型校核,模型验证及其它各步都有密切联系。

6.战略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仿真目标,设计一个试验,使之能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7.战术设计。

确定试验的具体流程,如仿真执行控制参数、模型参数与系统参数等。

8.仿真执行。

运行仿真软件并驱动仿真系统,得出所需数据,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9.结果整理。

由仿真结果进行推断,得到一些设计和改进系统的有益结论。

10.实现与维护。

使用模型或仿真结果,形成产品并进行维护。

四、过程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实际应用,实际应用又反过来促进工程技术发展。

过程系统仿真技术的工业应用大约起始于60 年代,8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而取得很大进展。

仿真技术在过程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已涉及教育与训练、工程设计、辅助生产和辅助研究等方面,其社会经济效率日趋显著。

1.辅助训练采用过程仿真技术辅助训练,简而言之就是由人工建造一个与真实系统相似的操作控制设备,或直接采用真实工业控制设备,如模拟仪表盘、DCS工作站等,作为学员的操作控制环境。

用计算机及其中运行的实时动态数学模型取代真实的生产装置,在这样的仿真环境下学员可以得到非常逼真的操作技能训练。

过程仿真技术在操作技能训练方面的应用近十年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普及,这是因为过程工业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工艺流程和工厂设备越来越复杂化、连续化。

自动控制水平迅速提高。

工业技术发展对操作工人、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仪表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新的形势使得传统的技术培训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相继采用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训练操作工人,效果十分突出。

大量统计结果表明,仿真培训可以使工人在数周之内取得现场2-5年的经验。

这种仿真培训装置能逼真地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

无需投料,没有危险性,能节省培训费用,大大缩短培训时间。

美国称这种仿真培训系统是提高工人技术素质,确保其在世界取得生产技术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和“尖端武器”,并且有许多企业已将仿真培训列为考核操作工人取得上岗资格的必要手段。

据估计,美国石油化工企业已有上千套仿真培训系统投入使用。

80年代以来有许多专营石油化工仿真器硬件和软件的公司相继成立。

其中,Audy公司在炼油、石油化工企业推出400余套仿真培训系统。

仿真软件所涉及的工艺流程包括催化裂化、常压和减压蒸馏、铂重整、合成氨、乙烯、合成纤维、气体加工、还有纸浆和造纸、发电系统等。

美国大西洋仿真公司(Atlantic Simulation)是专门开发微型机仿真器的公司,美国深康公司(SimCon)是综合性的仿真技术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先进控制系统及优化控制设计,同时也开发仿真培训系统。

我国仿真培训软件开发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技人员自行开发的仿真软件已经覆盖了炼油、化肥、乙烯、合成纤维与合成橡胶等多种工艺过程。

总计70多套仿真器投入使用。

参加仿真培训的学员约10万人次,效果很好。

国产化仿真培训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我国炼油、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职业技术训练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可以预料,随着仿真培训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将在保障安全生产、降低操作成本、节省开停车费用、节能、节省原料、提高生产率、保障人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或避免停产所造成的损失、减少或避免工厂装置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与操作人员素质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发挥有效作用。

2.辅助设计仿真技术用于辅助工程设计已不是新概念。

化工工艺设计中常用的过程模拟技术,实质就是一种稳态数字仿真。

过程系统稳态仿真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化学性质计算;单元设备及系统物料衡算;单元设备及系统能量衡算;气液平衡计算;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

以上各部分除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以外,稳态仿真数学处于相对稳定工况的数据集,用于试验和核算单元设备或过程系统的几何尺寸与能力。

过程系统仿真主要研究系统动态特性,又称为动态仿真或非稳态仿真。

动态仿真数学模型一般由线性或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表达。

仿真结果描述当系统受到扰动后,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响应过程。

显然,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起着与稳态模拟互补且不可分割的特殊作用。

动态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例举如下:工艺过程设计方案的开车可行性试验;工艺过程设计方案的停车可行性试验;工艺过程设计方案在各种扰动下的整体适应性和稳定性试验;系统自控方案可行性分析及试验;自控方案与工艺设计方案的协调性试验;联锁保护系统或自动开车系统设计方案在工艺过程中的可行性试验;组态方案可行性试验;工艺、自控技术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以上设计课题都是在过程系统处于动态运行状态下的试验。

离开动态仿真技术,这种试验工作将十分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采用动态仿真技术进行设计可行性分析试验,在国内设计部门目前几乎还是空白。

然而发达国家已经将动态仿真技术大量应用于过程系统设计。

美国杜邦公司专设仿真工程部,有着一批经验丰富的仿真专家。

该工程部每年进行100多项工艺及自控方案可行性分析。

ABB公司的SimCon子公司开发了专用软件包称为SimCon仿真语言。

软件包提供完整的数值算法库、热力学数据库、500多种针对用户的过程数学模型。

软件具有实时仿真复杂过程的能力以及智能化的仿真模型开发与使用人-机界面。

SimCon公司采用仿真技术为用户进行设计可行性分析、先进控制方案设计和过程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同时也提供仿真培训系统。

现代计算机技术使仿真技术在辅助过程系统设计方面前途无量。

3.辅助生产仿真技术辅助生产在大型复杂过程工业中逐渐被采用,这是因为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生产中,任何一种技术上的改变都必须三思而后行,否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目前仿真技术辅助生产应用较多的有如下几方面:(1)生产优化可行性试验采用仿真技术进行生产优化可行性试验是一种离线优化方法,避免了直接在生产装置上试验的危险性和经济损失,只要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一般都能取得预期效果。

目前有相当一批以生产调优为目标的公司活跃在世界各大石油化工企业。

成绩卓著的有美国SETPOINT公司、西雷公司及其软件产品ONSPEC。

近来由于用户不断增加,调优公司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Honeywell公司为了加强实力兼并了加拿大SACDA公司和Profimatics公司,新组建了Hi-Spec Solution 公司,并且着手打入我国生产调优市场。

(2)复杂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复杂的控制系统通常应当在新厂开工一段时期之后再实施。

因为新开工装置的安全与稳定操作是主要矛盾,往往采用简单控制回路。

另外,由于人们对过程系统的动态特性了解不足,尚未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不易实现复杂控制。

当装置开工一段时期之后,如果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十分重视了解该装置静态和动态特性,又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现场运行数据,在这种条件下,比较理想的作法是: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由仿真技术人员依据长期积累的现场数据,全面细致的核对、校验开工时(开工前)所建立的过程系统动态模型,尽可能修正出较为精确的适合于不同工况的数学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