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美术)概述(教材解析)
1第一节 绘画1——【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
![1第一节 绘画1——【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a97fbb763231126fdb111f.png)
8附页1、出示《蒙娜丽莎》的恶搞作品2、多媒体展示多幅西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题---西方绘画1、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有什么不同?(真实、立体、色彩)2、《蒙娜丽莎》只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代表,在西方绘画史上以人物为题材的油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每个时期的人物表现风格又有什么特点?8对比观察,思考问题:观察课本中的《查士丁尼及其随从》,它与《蒙娜丽莎》在人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平面、色彩单一、人物造型程式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先追溯到古埃及绘画◆埃及绘画《宴乐图》1、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画中人物独特的表现手法:正面律的造型规范。
2、了解埃及壁画的艺术风格:即构图多采用水平线分割画有面,画面布局较满,很少留空白。
古埃及绘画对后面绘画的影响。
餐杯盘和祭品向基督献祭的场景。
观察讨论:1、画面中人物的刻画是不是遵循“正面律”的造型规律?2、画面构图采用的是什么形式?3、引领学生观察画面中的12个人物的装束、神态,说说你的感受?分析总结:从直线式的衣褶模式、雷同的面具式脸孔以及手脚姿态的一致性,感受作品表现出的僧侣式风格以及作品传达出的浓厚宗教色彩。
◆介绍作者达·芬奇及生平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是最年长的一位。
《自画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这些都是他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赏析《蒙娜丽莎》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西方肖像画作品。
观察感受:画面描绘的人物究竟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人物在表现方法上有了什么变化?(立体、真实)立体的感觉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透视、光影、色彩)从她自然交叉的双手、神秘的微笑你联想到什么?整幅画面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分析理解:教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总结作品8的表现手段(画家用色彩和明暗对比表现人物),从而进一步体味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深入理解作品。
◆赏析《最后的晚餐》1、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品,请学生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观察画中每个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特别是基督和众门徒的对比,初步了解作品的立意和主题,感受作品的情景和意境。
《公共艺术》讲义
![《公共艺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244bb1c77da26925c5b0f4.png)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讲义一、概述公共艺术的公共一词指“公众的”“市民的”“公共参与”等含义,公共并非指物理概念上的空间与场所的共享性;而同时含有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同享用、共同协作”、“民众参与”“公众舆论”和和“公共意见”等意思。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根本的特征。
广义含义: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态如——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它包括以不同的造型形式展示于建筑或人文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审美形态;也包括通过策划的行为艺术或表演艺术在内的来自于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行为的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性活动。
狭义的含义:建立在公共空间环境中,以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环境为背景的造型审美形态研究,其内容以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为主干的艺术形式。
其中公共设施我们又可以分为便利性设施、标识性设施。
环境公共艺术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公共艺术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以开放交流和共享的方式表达艺术的民主思想。
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是人类艺术的思想诉求。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一)、古代公共艺术1、原始社会的公共艺术原始社会公共艺术的发生并非是出于人类对于带有公共意识的审美要求,而是围绕生命和生存问题而展开的思考与行为。
如:原始社会出现的洞穴壁画和原始图腾等。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力量,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等不能正确的认识,认为在宇宙冥冥中有一种巨大力量的神灵控制着自然物。
每一种自然物都有自己的神灵主宰。
“山林川谷丘林,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人类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于是各种祭祀活动随之兴起,巫术思想开始蔓延。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农业基础,人类最重视的祭祀对象是土神与谷神,另外,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对来自上天的风雨雷神极为敬畏,天更为神秘,于是产生了对天更高级深入的崇拜,从母系社会中的地母到父系社会的天公,天神地位开始超过地母。
“天”逐渐把所有神灵整合在一起,包容了所有具体的神灵,形成了笼统“天”的概念。
《公共艺术概念》课件
![《公共艺术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3b18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3.png)
传统艺术通常被视为私人领域,而公共艺术则是面向公众开放,强调与公众的互动和参与 。
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
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团队,但作品必须与公众产生互动,满足公众的需求和 审美。
公共艺术的特点
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最大特点是 其公共性,即作品面向 公众开放,与公众产生
互动。
雕塑作品可以反映历史、文化 、社会等多方面内容,与公众 产生互动,引发思考。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是一种通过特定场地、 环境、媒介创作的综合性艺术形
式。
它通常利用日常物品、废弃物、 新技术等元素进行创作,呈现出
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意义表达。
装置艺术能够引发观众的探索和 思考,挑战传统艺术观念,拓展
艺术的边界。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 ,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倡导绿色艺术 。
05 公共艺术的评价与意义
公共艺术的价值评价
审美价值
公共艺术作品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够 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社会价值
公共艺术应关注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促 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价值
公共艺术应反映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传承 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美化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能够美化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市民 的生活品质。
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
跨界合作与融合
未来公共艺术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与融合 ,将艺术与其他领域如科技、环保、教育
等相结合。
关注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公共艺术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通过艺术的方式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科技与新媒体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将在公共艺术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更加 丰富的感官体验。
《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fc845b84868762cbaed55c.png)
21世纪将更加注重环境,而高质量的环境则以良好的 城市公共环境形象为特征. 我国的公共艺术立法已经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 有一些发达城市已走在前面, 如已经实施了城市建设公共艺术百分比条例,
[
城市形象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的比重与欧美和日本相比还相差很远, 并且也存在不少问题相对滞后. 绝大部分公共艺术实践处于零敲碎打的无序个体状态, 公共艺术策划系统理论研究(例北京).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的公共艺术正是有了这些具体的政策,
[
支持和保障才有了公共艺术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
2.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1)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实践 现代公共艺术策划与建设在中国尚属初级阶段.
[
但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公共艺术实践开始活跃, 各地文化广场的相继建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
二、公共艺术的经济基础和政策保障 二次大战战后重建,经济复苏, 使西方公共艺术的发展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
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凭借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 使公共艺术的发展步入规模化,有序化的发展轨道,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硕果累累,值得借鉴。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
德国 柏林在1978年9月通过新的公共艺术办法,
是否具备与社会公众产生互动和具有公[ 共精神是评判当代
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
[
公共 艺术 概念
公共 艺术 概念
公共 艺术 概念
二.公共艺术的时代性
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不同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
克莱斯.奥登伯格: 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代表人物.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30124458fb770bf78a55db.png)
美
大小、 方圆等方面的变化。总之,汉字的空间结构应讲究以下几点:
术
的 表
(1)间架结构,平衡稳定
现
(2)主次分明,对比照应
形
(3)疏密有致,虚实相生
式
(4)自然得体,浑然天成
1
观赏性美术
第 23 页
(二)书法
第 二
4.章法—整体美
节
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
美 术
作品进行的整体安排和局部处理。一幅完整
的
感。如图 1-3所示中国传统点苔画法就是
表
以各种形态的点来表现山石缝隙间的杂草、
现 形
溪畔的灌木丛,以及 远山上隐约可见的树
式
木,这些点既表现了具体的物象,又具有
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图 1-3 点苔画法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
1
观赏性美术
第9 页
(一)绘画
第 二
1.形体—点、线、形
节
美
线条也是表现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基
无与伦比的,其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
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图 1-2 《四羊方尊》
2
美术的意义
第6 页
过渡页
第二节 美术的表现形式
1.观赏性美术 2.实用性美术
第7 页
(一)绘画
第
二
节
绘画是美术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它是运用线
美
条、形体、色彩、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维空间上塑
术
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二 节
给人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美 术 的 表 现 形 式
1
观赏性美术
第 14 页
(一)绘画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六章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5059961c770bf78a64295460.png)
现
线亮,但又不能亮过亮面的色调。
☆
投影:投影的色调要根据光照的强度和环境色调的明暗来决定,它主 要起
衬托物体的作用。
2
五大调
第 26 页
第
引光是将室外的自然光线引入建筑中,根据不同类型的光〔如顺光、侧光、定光
三 节
等〕,设计不同的采光口,被引入的光那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图6-18所示安藤忠雄的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
2
尺度
第 20 页
第 二
〔2〕雄伟尺度。有时为了满足精神功能要求,或赋予建筑或空间以特殊的性格
节
〔纪念性〕,往往有意识地采用夸大的尺度,使建筑或空间的视觉尺寸超过真实尺寸,
比
在感官上显得更大、更有力、更雄伟壮观,以此构成磅礴的气势,如图6-14所示。
例
与
尺
度
图 6-14 巴黎埃菲尔铁塔和北京天坛给人雄伟、壮观的视觉感受
第 四
3.创造无原材料特征的新肌理
节
图6-23所示的是一家中
材 质
式餐厅包间的墙面装饰设计,
与
重复排列的 盘子失去了其原
肌
有的实用功能,而是被作为
理
一种主观设计的肌理。盘子
的参加,既美化了界面, 又
衬托了空间主题。
图 6-23 重复排列的盘子创造的视觉新肌理
2
材质肌理在不同设计领域的运用
第 35 页
节
构图的根本要求如下:①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适中、大小适宜,以显示画面的饱满感;
透
② 物体安排主次清楚、有疏有密、有变化;③ 物体重心要稳定,量感要均衡,如图6-
视
6所示。
2.1平面表现——【公共艺术(美术篇)】
![2.1平面表现——【公共艺术(美术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fd5291da38376baf1faefe.png)
学科美术课型欣赏课课时2课时88《平面表现》课 题 《平面表现》教 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美术篇)》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和区分绘画、摄影、书法和篆刻不同的平面表现门类。
2. 感受不同平面形式作品的艺术魅力,初步具有欣赏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在参与中体验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陶冶艺术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关键点 重点:认识、区分不同平面表现门类,感受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中西绘画的特点和区别,懂得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关键点:欣赏—感受—理解—体验 教 法 欣赏法 活动激趣法 探究式教法 学 法多种感官参与法 合作探究法 欣赏体验法教 学 准 备知识准备: 复习巩固已有知识;搜集有关绘画、摄影、书法和篆刻知识或相关实物课堂组织: 六人一组围成方形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拍(师、生)摄影图片、书法作品等教案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课 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平面美术作品(绘画、摄影、书法、篆刻)的图片,学生欣赏并思考:我们看到的这一组美术作品你能进行分类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题---美术表现:平面表现、立体表现。
平面表现:绘画、摄影、书法、篆刻等欣赏图片 思考问题启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 探究繁 花 似 锦1.教师引领,感受绘画的艺术魅力(《拾穗者》米勒•法国) (《泼墨仙人图》梁楷•南宋)自由组合 完成任务 掌握知识学习新知的绘画艺术(一)分组欣赏讨论,巩固欣赏方法按课前分配的小组进行讨论:出示中西绘画作品各一幅,分发给每小组一份资料,根据资料提示从欣赏角度分析作品,小组派代表发言,比比哪组分析更全面、到位。
(二)类比欣赏,认识绘画艺术①两幅画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②绘画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些内容的?<绘画是利用线条、形体和色彩,通过平面来展示丰富多彩生活的视觉艺术。
>(三)对比赏析,感受中西绘画差异,掌握绘画欣赏的方法同样是人物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差异?作品的立意何在?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西方传统绘画:写实,重视透视、解剖和色彩知识的运用,在逼真的形态中表现社会风貌和艺术家的情感。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3e307a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5.png)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公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公共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使学生掌握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内容2.1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分类公共艺术的定义公共艺术的分类:雕塑、装置艺术、公共壁画、景观艺术等2.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西方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2.3 公共艺术的审美鉴赏形式美: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内涵美:主题、寓意、文化背景等2.4 公共艺术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创作准备:灵感来源、素材收集、构思草图等创作方法:雕塑、绘画、装置、摄影等技巧运用:材料选择、技术工艺、空间利用等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分类第5-8课时: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第9-12课时:公共艺术的审美鉴赏第13-16课时:公共艺术创作的方法与技巧第17-20课时:实践活动(分组创作)第21-24课时:实践活动(作品展示与评价)四、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课堂参与度:发言、讨论、提问等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实践作品等4.2 成果评价实践作品:创意、技巧、表现力等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公共艺术导论》《现代公共艺术》5.2 辅助资料公共艺术作品集相关论文、文章、报道网络资源:图片、视频、案例等5.3 实践材料雕塑、绘画、装置等创作材料展示道具、灯光设备等六、教学活动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公共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公共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公共艺术(美术)ppt课件
![公共艺术(美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c927952b160b4e777fcf6a.png)
实用性美术 (应用美术)
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品、现代工艺美术、 商业美术 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
精选PPT课件
13
素描
版画
精选PPT课件
14
水粉
精选PPT课件
素描
15
精选PPT课件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 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 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 物体的各个侧面。
16
碑人 民 英 雄 纪 念
精选PPT课件
34
总结:
美术是一种最直观的表现内心与生活的手段,作者 通过创作美术作品表现自然、记录生活、反映社会 、关注人性、抒发情感、探索生命、体现精神和追 求美好等。
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身边的美术作品在兼具装饰美的同 时哪些还具有实用功能?
精选PPT课件
35
说一说它的实用性
精选PPT课件
36
术
艺术是语言重要补充方法,就像讲话中我们会用
技术
大声代表生气,用笑声代表开心,用手舞足蹈代表 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来传递给对方。所以,每件艺
术品都应该有他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
生命力。同时,艺术也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精选PPT课件
2
基础模块
第一单元 美术与人生
精选PPT课件
3
第一节 美术的意义与领域
日照市技师学院
公共艺术(美术篇)
精选PPT课件
1
艺术[yìshù],“艺”的含义之一。艺原是才艺
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
想而衍生出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原有的
才艺
含义被“技艺”一词取代。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 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
第7课 公共艺术
![第7课 公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8909e2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9.png)
第7课公共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为大众拥有和观赏的艺术。
它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课将带领我们学习、了解什么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各种类型如文化性雕塑、壁画、标志性构筑物:环境艺术、城市指示、商业景观等;公共艺术的特点“大众性"与“审美性”。
通过对公共艺术多方位的解读,使我们能以艺术的眼光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些习以为常的雕塑、壁画、建筑、城市标识,能用设计的眼光来评判周边环境的文化性.进而有意识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艺术的参与,美化我们的生活。
1。
教学内容。
探寻——在生活中寻找公共艺术的痕迹。
学习-—认识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的类型、公共艺术的艺术特点。
讨论——选择公共艺术的某一类别进行创意分析,环境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分析。
实践——为校园设计制作一件公共艺术,注意与环境的关系。
2。
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2课时,第1课时了解、欣赏公共艺术,并学习改善身边环境,如校园、小区等区域设计,创意构思一件公共艺术,可以是雕塑、壁画、景观等.第2课时,小组合作,分工准备,实际创作、展示。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公共艺术的学习,了解公共艺术的含义、作用、艺术特点及创意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公共艺术的创意原则与创意方法为身边的环境设计制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情感目标:从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体验艺术创意的无限与多元,提高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感受美化生活的快乐.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共艺术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原则。
教学难点:创意制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三、教学准备各类易得的材料、图片、媒体资料。
四、教学内容要点1。
公共艺术:城市是公共艺术比较集中的地方,它由纪念性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城市标识等构成,它承载和表现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
2。
公共艺术的类型。
公共艺术的类型很多,形式多样,其中户外环境艺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由文化性雕塑、壁画、标志性建筑物等构成,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其他艺术形式,如建筑小品、环境艺术街具、城市指示系统、商业景观等都是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9c07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d.png)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期末考核占45%。
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1、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2、在重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关注体例、版式的设计,充分体现其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使之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3、美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
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4、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方式,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5、教材的呈现还可以将书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美术材料与图片文本相结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三)师资建议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2、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3、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4、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说课稿
![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7deb0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1.png)
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二单元中国书法中的第1节:中国书法。
我将从以下个四方面来进行说课: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说教材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杨旭,柏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规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版,该教材由绘画、中国书法、雕塑、云南民族特色工艺美术等七个单元。
《中国书法》的内容是教材第二单元第1节,本章主题是中国书法欣赏,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艺术鉴赏能力。
而中国书法欣赏又是美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是学生加强艺术之门学习的重要一课,有着驱动学习的责任,将起到引领拓展的作用。
说教学目标根据国家教育部发行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规定,公共艺术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据此,结合本次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学生情况,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掌握欣赏中国书法的方法,初步学会赏析中国书法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中国书法作品,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自身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
教学重点:掌握欣赏中国书法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鉴赏书法作品能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
关键点:欣赏—比较—讨论—理解—体验二、教学策略1.说学情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综合部2020级幼儿保育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该班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乐于实践,能较好配合教师教学,但是学生总体的书法艺术基础比较薄弱,,更无艺术实践。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2024)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1770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f.png)
2024/1/29
6
02
CATALOGUE
公共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2024/1/29
7
古代公共艺术起源
原始社会的公共艺术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在岩壁上刻画 图案、符号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 畏,这些岩画、壁画等可视为最早的 公共艺术。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公共艺术能够吸引游客,带动城 市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
城市经济注入活力。
2024/1/29
21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特色融合
2024/1/29
反映地域特色
01
公共艺术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
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弘扬地方精神
02
公共艺术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能够弘扬地方精神,增强地方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创作和课程总结四个部分。其中,理论讲授部分主要介绍公共艺术的基 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实践创作部分要求学生 分组完成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课程总结部分则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
课程时间
。
2024/1/29
19
05
CATALOGUE
公共艺术与社会文化关系探讨
2024/1/29
20
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提升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能够彰显城市特色,提
升城市整体形象。
创造城市空间
公共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和空间布局,为城市居民创造出
《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5229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2.png)
公共 艺术 概念
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 (相对权威)
Public Art
Public ------公众
Public Space----公共空间
Art------艺术创作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
捅恰新技捌狐仁兢妹神肉蹦娱狱预脐妓玛戍痹折汇泳孔绞色保护荡触吕君《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
[
[
[
[
[
[
[
[
[
[
[
公共 艺术 概念
2. 公共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改变了传统艺术:艺术家---作品----观众这种线性的模式,在公 共艺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许多作品是艺术家,设计师和公 众共同完成的,公众的参与使公共艺术真正成为公众的艺术.
不椎仪菇茅黍忙瘴伍怠俱主留胶得孩庙习何抽杖瑟苇婆吏纲谬涣渐消阐东《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
[
[
[
[
[
[
[
[
[
[
[
公共 艺术 概念
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案-汇总)part2
![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案-汇总)part2](https://img.taocdn.com/s3/m/f30335585acfa1c7aa00cc70.png)
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案汇总目录第三节雕塑与建筑 (2)第四单元外国美术赏析 (10)第一节绘画 (10)第二节雕塑 (29)第三节建筑 (40)第五单元设计 (50)第一节设计的范畴 (50)第二节设计的发展 (56)第三节雕塑与建筑附页陶雕通过引导,总结雕塑的定义陵墓前或陵墓内的雕塑是中国古代盛行厚葬的整体赏析:图片带给大家怎样的感受?学生尝试分析,教师补充。
的战斗精神,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分组尝试分析敦煌石窟和云冈石窟,教师补充总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以下三方面剖析故宫宫殿建筑: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以道教和佛教为主。
、历史背景:道教: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主要宗旨:追求得道成仙、垂法济人、无量度文化:艺术发展、“天人合一”防御建筑桥塔建筑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不仅是从直观上进行欣赏,而且要根据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去进行欣赏,这样从两方面进行欣赏才能更好的作品第四单元外国美术赏析第一节绘画附页2、多媒体展示多幅西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题、了解埃及壁画的艺术风格:即构图多采用水平线分割画有面,画面布局较满,很少留空白。
古埃及绘画对后面绘画的影响。
画面构图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引领学生观察画面中的12个人物的装束、从直线式的衣褶模式、雷同的面具式,从而进一步体味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品,请学生跟着故事别是基督和众门徒的对比,初步了解作品的立意和主题,感受作品的情景和意境。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布局与刻画、布景、光线、色彩等表现手段感受作品完美的构图、和谐的形教师分发资料,请各组参考资料内容尝试从以下方面分析作品:1、作品分别描绘的什么内容?画面带给我们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段,即通过色彩的造型语言和光的处理来营造画面眼花师生共同总结:色调优美、笔法精工附页一可怕景象?作品传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严谨的造型和构图赋予作品有力的纪1、教师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作品内容。
4.1.2绘画——【公共艺术(美术篇)】
![4.1.2绘画——【公共艺术(美术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376a9ee2bd960591c6778b.png)
美 术
课 型
欣赏课
课 时
1课时
课 题
外国美术赏析:《绘画2》
教 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美术篇)》
教学
目标
1.通过欣赏绘画作品了解西方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艺术特点和时代特征。
2.通过欣赏,感受西方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并能够对绘画作品进行简单评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观察
聆听
思考
感受
通过对比欣赏,引导学生寻找异同点,达到欣赏、分析能力
绘画风格、特点:表现历史题材和事件。绘画更自由大胆,表现激烈的情感冲突。个性化的描绘、饱满充实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对比和流畅激动的笔触,激发了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揭开了现代艺术的序幕。
师生总结
落实知识目标
思考:
这一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变化?构图、色彩、解剖、光影等方面分析
让学生自主发言答案开放,树立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小结
中西文化的差异使美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要学会用西方的历史去赏析外国的美术作品,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落实知识目标
师生总结:严谨的造型和构图赋予作品强有力的纪念碑效果。
观察
讨论
感受
总结
通过作品及背景介绍,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会,逐步理解作品,体会作者情感,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达成能力目标
艺术风格:表现历史题材,注重造型的对称、构图的和谐、素描的精确和明暗色调的微妙变化,色彩趋向冷淡,强调理性,忽视情感、个性的表达,崇尚俭朴、庄重典雅的风格,体现肃穆、严谨、庄重的美。
师生总结:表现劳动场面,形象平实、朴素、真实,色调鲜艳,感受艰苦的劳动生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3.1绘画——【公共艺术(美术篇)】
![3.1绘画——【公共艺术(美术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53984ec8d376eeafaa311c.png)
教具准备动
设 计
意 图
欣
赏
导
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画的起源
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哪些中国画?这些中国画有什么特点?
引出课题:中国美术赏析—《绘画》
种类:社会生活画
宗教画
山水画
文人画
欣赏视频
思考问题
启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宗教画 :体现宗教发展
山水画 :艺术的发展
文人画:寓情于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会贯通,相互促进。
延伸:同学关系的融洽,寓意于物。
翻阅教材,总结对比
总结知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
课
堂
总
结
1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板书设计进行课堂总结。
今天你认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2.布置作业
各类别的代表作都有哪些?了解作者及背景知识。
分析B:建筑的设计
引申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张择端所画汴梁的繁华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和民情。
总结:分析方法
学生练习:分组讨论《捣练图》
欣赏画作,
听取讲解,
感受体验
观看图片,由教师进行引导分析,感受发展与创新。
分析填写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绘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一幅画的欣赏总结提炼欣赏方法,让学生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学会使用方法,锻炼刻苦钻研的精神。
3.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关键点
重 点:欣赏绘画作品,了解不同分类的绘画特点
难 点:分析绘画的艺术价值
关键点:欣赏—感受—理解—体验
教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作品欣赏
中外 美术欣赏
创意设计
概述和 构成基础
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作品赏析
设计表现 设计赏析
公共艺术教学PPT
《公共艺术》主要教学内容
美术与 人生
设计
外国美
基础模
美术
设计
拓展模
构成
术欣赏
块
表现
简析
块
基础
中国美 术欣赏
公共艺术教学PPT
设计 表现
全书共分八章 一至四单元为基础模块 五至八单元为拓展模块
第一单元 美术与人生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术的意义与领域价值
1.美术的意义;2.美术的领域;
第二节 美术与生活
1.个人表现;2.实用功能;3.承载文化
主要概述美术的概念领域,美术与人生的关系。该章节着重帮助学 生理解美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能够发掘学生在生活中对美的思 考和探索的愿望,以及提高中职学校学生主动学习公共艺术知识的 学习热情。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提升人文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 大纲》编写,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并与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基础教学相联系,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艺术教学PPT
二、公共艺术课程教材教学目的
审美 教育
• 赏心悦目和妙 趣横生的艺术 实践活动,激 发学生学习动 机和兴趣
• 掌握和运用基 本的美术绘画 技能及现代数 字技术来美化 自己的生活。
•根据培养目标,该教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不同的 范围和特点,即具有不同的课程定位
公共艺术教学PPT
三、《公共艺术》内容简介
美术与人生 美术表现
美术基础知识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二单元 美术与表现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表现
1.繁花似锦的绘画艺术;2.震撼感人的摄影艺术; 3.优雅独特的书法与篆刻艺术
第二节 空间表现
1.雕塑;2.工艺品;3.建筑;4.景观
以平面、空间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绘画、摄影、书法、雕塑、工艺品、 建筑、景观做了概述。对于学生了解整部美术篇的教材所设计的知 识点及内容做了梳理。
•第三节 建筑
1.古埃及建筑;2.古希腊建筑;3. 古罗马建筑; 4. 中世纪建筑; 5. 文艺复兴到18世纪建筑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三、四单元 中外美术欣赏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三、第四单元,针对中、外美术史中经典性、代表性和 时代性的美术佳作进行了生动的赏析。
主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 美视野。从尊重中职学识薄弱等基本 情况入手,以好记、好懂的方式,简单、朴素、自然的语言 讲述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和艺术家。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既要严谨、尊重历 史、还原历史,又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积极健康。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五单元 设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范畴
1.视觉传达设计;2.产品设计;3.空间设计
第二节 设计的发展
1.设计的萌芽阶段;2.手工艺设计阶段; 3.工业设计阶段
第五单元对设计的范畴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对于各专业、 不同个性、兴趣爱好的特点,根据授课需要进行专项拓展。作为拓 展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取各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或工艺 美术作品进行重点介绍。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六单元 构成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构成
1. 平面构成的元素;2. 平面构成中的形象; 3. 平面构成形式
第二节 色彩构成
1.基础知识;2.色彩及心理;3. 色彩及运用
•第三节 立体构成
1.半立体构成;2.线粒体构成; 3. 面立体构成;4. 块粒体构成 作为理解设计作品形式美法则的基础知识,构成基础是设计学科的 基础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作为需要动手实践的单元,对一般 学生而言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相对较容易完成。立体构成建议以理 解生活中建筑或产品设计造型的立体构成形式为教学目标。
针对图形语言、比例与尺度、光线与色彩、材质与机理等内容进行 知识的梳理。本章中应用了大量的习作案例,可以作为课程作业的 参照。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八单元 设计简析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标志设计
1.标志的特点;2.标志设计的方法;
第二节 广告设计
1.广告分类;2.文案;3. 广告构图;4. 创意表现
获得 知识
美术 欣赏
培养 兴趣
掌握 技能
• 让学习变得身 心愉悦,丰富 人文素养和精 神世界,拓展 和提高审美能 力,发展创新 思维
• 了解美术及应 用美术的基础 知识,熟悉其 审美特征,理 解作品的艺术 语言与内涵。
• 通过不同类型的 经典性、代表性 和时代性美术佳 作,从自然、社 会、文化和艺术 等角度欣赏。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七单元 设计表现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图形设计
1.形式美法则;2.对比与统一; 3.透视表达
第二节 比例与尺度
1.比例;2.尺度;
•第三节 光线与色彩
1.光线的效果;2.黑、白、灰表现;3. 色彩表现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七单元 设计表现 主要教学内容
第四节 材质与肌理
1.基本概念;2.艺术表现;
第四单元 外国美术欣赏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绘画
1.早期绘画;2.文艺复兴时期绘画;3.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4.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5.写实主义绘画; 6.印象派绘画;7. 20世纪绘画
第二节 雕塑
1.古埃及和古希腊雕塑;2.古罗马与中世纪雕塑; 3.文艺复兴时期雕塑;4. 17-19世纪雕塑;5. 20世纪的雕塑艺术
公共艺术教学PPT
第三单元 中国美术欣赏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绘画
1.社会生活绘画;2.宗教绘画;3.山水画;4.文人画
第二节 书法
1.书法风格;2.书法之美;
•第三节 雕塑与建筑
1.传统雕塑- 陵墓雕塑、古代宗教雕塑 2.传统建筑- 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礼制、防御、桥塔六类建筑
公共艺术教学PPT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美术篇教材解析
1
what?
为什么要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什么是公共艺术(美术)? 公共艺术(美术篇)有哪些内容? 怎样开设公共艺术(美术)课程? 公共艺术 美术 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
点?
公共艺术教学PPT
一、公共艺术课程教材性质
课程教改的国家规划新教材 《公共艺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国家规划新教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