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延伸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支撑,在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适配”和“助推”作用。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面对新时期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产业发展,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做出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体制机制;思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与之相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持续的改革创新中发挥着全力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作用。立足当下,回望40年改革“初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历经捭阖,但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不尽同步;展望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国梦”,需要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再做深度调整。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与体系改革进程
1.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悠久
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重农思想在国家治理中长期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形成了悠久的“劝农”“教农”传统。所谓“神农教稼”“嫘祖教蚕”,就可以理解为我国早期先民相互学习、传承农业技术的典证;商周而后以至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帝王躬耕劝农的传统。诗经《甫田》也曾歌咏过地方官“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视察农
耕的故事。汉朝时国家设“搜粟督尉”专门管理农业生产,并在民间广选“六能”指导群众开展生产。宋朝时国家设“农师”,元明两朝在中央设“劝(司)农司(使)”并在基层设“社(里)长”等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督导农业生产、组织开展先进农耕制度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了《吕氏春秋》(秦)、《氾胜之书》(汉)、《齐民要术》(北魏)、《四时纂要》(唐)、《宁国府劝农文》(宋)、《农桑辑要》(元)、《天工开物》(明)、《授时通考》(清)等多部书籍,总结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1-4]。这些思想、制度和文献从不同角度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曾经在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1.2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受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外敌入侵、政局动荡的影响,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始终没有真正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民国期间,国民政府也曾就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过一些努力,但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也没有形成类似20世纪20年代欧美国家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草案)》《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依托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以“八大员”为代表的乡村农业生产能手,组织建立起自上而下涵盖农机、畜牧、农技、水利等多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以公社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6]。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村生产经营制度发生重大调整,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在探索中艰难推进。先是1983~1990年间,国家通过拨款制度改革,着力减轻推广机构对主管部门的依附关系,试图增强推广机构服务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再是1991~2000年间,农技推广机构以事业单位形式从行政单位分离,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机构的管理权(人权、事权、财权)进一步向乡(镇)下放,农技推广机构基本职能弱化异化[7];2000年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为扭转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不利局面,在农业部推动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强调和确立了“公益机构”的基本性质,实行“三权”归县,完善服务站点建设,示范推广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纵观农业技术推广在我国的实践进程不难看出,农技推广是由农业产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支撑的内在需求催生的,具有从“先民自发”向“社会自觉”演进的变化过程,这种演进反映了劳动人民希望通过技术推广交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观愿望,同时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规律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生动体现。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农业技术推广就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联系的纽带,建立与农业科研体系和农业产业体系相衔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新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不足之处
近40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努力方向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职能性质发生转变。随着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技推广在组织指导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弱化,推广机构“去行政化”,成为面向群众生产需求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二是价值体现方式发生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巩固,农业技术更多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体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有生力量持续崛起,农业技术服务在保持“公共服务”特征的同时,正加快向着“私人订制”方向发展,定单服务、购买服务、雇佣服务行为越来越多。三是服务体系构成发生转变。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由原来政府机构“一家独大”,向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多类型主体的“一主多元”方向发展[8]。但从具体实施的效果来看,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改革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1运行机制不合理,作用发挥待提升
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农业生产是农技推广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所在。从计划经济背景下蜕生出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改革之初就确定了“去行政化”的思路,工作方式从“布置推动”向“适应服务”转变,这一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来是要增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但却在实施中遇到了群众需求多样性、市场活动风险性的双重压力,对于数量有限的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来说,他们既没有精力
面面俱到地满足群众的技术需求,更没有能力防范技术推广可能产生的失败风险和农业生产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这些压力导致使其“不敢说”;同时在激励机制方面,推广工作的“纯公益”性质决定了推广人员收入主要靠政府保障,无论技术推广是否帮助群众获益,都与其的利益无关。这种情况下,面对“说错有风险、不说没损失”的局面,推广人员自然会选择“不想说”;也正因为如此,农技人员的注意力慢慢泛出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这个中心,导致自身业务能力下降,面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些农技人员也“不会说”了。
2.2相关政策不配套,研推关系待协调
妥善解决好“研—推—用”关系,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研—推”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除农业投入品领域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成果转化推广较好外,还有更多的农业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实用技术而面临推广难。更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单一技术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弱化,需要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整合配套转化。类似的研究往往因为涉及领域广、实践特色突出、成果偏重经验管理,没有引起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重视。而推广机构本该承担起相应的应用研究,却又受人员、机制、条件、资金等因素影响,难以履行好技术转化推广的职责;而另一方面,相比于科研机构(高校)完善的研究条件、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高效的研究激励机制和更加便利的自我价值实现渠道,基层农技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困难,也使得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不愿意进入基层农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