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这个领域的突破使得很多新型电子应用和设备得以实现。

本文将从有机光电材料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历程、应用前景等方面阐述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一、有机光电材料的概念有机光电材料是通过有机化学合成或高分子化学方法制备而成的,它可以在某些电子场合实现光电转换功能的一类材料。

其主要特征是含有能级分明、轻质低毒、易制备、价格低廉、柔性可弯曲等工艺重要优势。

因此,有机光电材料具有与传统材料不同的特点,可以更灵活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种新型材料不仅可以应用于光电器件、通讯、照明等方面,也可以用于制作灵活柔性的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

二、有机光电材料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历程有机光电材料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分子层级上调节电子结构,控制转移和传输过程,使其能够把光能成功转换为电能。

这种光电转换的原理和传统半导体材料不同,但是它可以兼容传统的半导体材料,非常适合于薄膜制备。

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最早是法国的卢米耶尔教授使用红蒜素合成有机半导体材料,并且发现了它的导电性。

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光电材料发展则是在1977年,日本的奈良高彦教授所发明的H2Pc光电材料,该材料成功应用于极薄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小体积、轻质化、柔性可弯曲等特点。

在此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有机光电材料的潜在价值,开始大量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为止,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涵盖了有机光电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控制激光器等众多领域,其中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最为广泛。

三、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前景由于有机光电材料可以以低成本、高效、柔性、轻量化的方式制备光电器件,以及其优异深远的应用前景使得其广泛被研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器件、光电传感器等领域。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有机光电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其具有轻质、低成本、环保等优点。

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

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

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

有机光电转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电子学等领域。

本文将简单介绍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分类有机光电转换材料主要可分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

下面就分别介绍。

1、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材料。

它们通常由一个聚合物或小分子和一个电子受体组成。

在光照下,电子受体会吸收能量,并将其释放给材料的导电性区域。

这会形成一个电荷分离,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分为以下几类:a) 有机共轭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分子结构和电子迁移性,适用于大面积的生产。

b) 有机小分子通常是两个或三个具有明确化学结构的有机分子。

c) 钴富勒烯类结构为富勒烯的硫属,可用于制备各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

2、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主要是通过吸收外界能量转化为可见光的材料。

其中,电不均相自旋极化超过50%的有机材料也称为有机自旋极化发光材料。

下面主要介绍有机自旋极化发光材料。

有机自旋极化发光材料分为以下几类:a) 有机小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较高的效率和较长的寿命。

b) 共价有机小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发光和电学性质。

c) 阴离子分子半导体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电子亲和性和良好的电学性质的材料。

二、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

其中,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得到了较为突出的进展。

1、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开始研究采用不同的有机共轭聚合物、有机小分子、钴富勒烯类等材料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材料的分子结构、电荷传输特性、制备工艺等方面,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有机光电发展现状

有机光电发展现状

有机光电发展现状有机光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领域技术,它利用有机材料的光电特性来转化太阳能等光能为电能。

有机光电技术具有轻质、柔性、低成本、可印刷等特点,因此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太阳能充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有机光电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有机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有机光电领域的代表性技术之一。

有机太阳能电池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特性,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柔性可弯曲、可印刷等特点,可以应用于与人体接触的设备上,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其次,有机光电材料的研发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有机光电材料是有机光电技术的核心之一,其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

目前,研究人员通过不断改进有机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提高了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一些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如聚合物、有机小分子材料等,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有机光电器件中。

另外,有机光电技术在柔性显示和照明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基于有机材料的发光器件,具有高亮度、视角宽、颜色鲜艳等特点。

目前,OLED已经开始在智能手机、电视等显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光电技术还可以通过柔性可弯曲的方式制备出更加先进的柔性显示器,为可穿戴设备、可折叠设备等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有机光电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有机光电器件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有机光电器件的寿命较短,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其次,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尚有提升空间。

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与传统硅基光电材料相比,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仍然较低。

总的来说,有机光电技术在能源转换、柔性显示和照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将继续努力,提高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推动有机光电技术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机光电技术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光电材料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光电材料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光电材料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光电材料是指具有光电性能的材料,包括发光材料、光电检测材料、光催化材料等,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性能、高品质新型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光电材料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科研界的热点。

本文将就光电材料研究的现状与前景进行阐述。

1. 光电材料研究的现状当前,国内外在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

以发光材料为例,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发光材料,如有机发光材料、无机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材料等。

这些发光材料具有高亮度、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传感器等领域。

光电检测材料是另一类研究热点。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光电检测材料已成为高科技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

目前常见的光电检测材料有硅、铟镓锗等半导体材料。

近年来,有机光电材料、导电聚合物等新型材料也在光电检测领域崭露头角。

光催化材料是指通过光催化反应来实现化学反应的材料。

光催化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环境修复等。

在光催化材料领域,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研究的核心。

在研究中,通过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组成、晶体结构等方面来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应用。

2. 光电材料研究的前景在未来,光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高性能光电材料的需求将日益增长。

目前,人们对光电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导电聚合物等。

下面就这几个研究方向进行具体阐述。

(1)发光材料在未来,发光材料将会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近年来光电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发光材料具有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

未来不仅需要发展高亮度、高效率的发光材料,还需要开发新型发光材料,如新型有机发光材料、无机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材料等。

新型发光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显示屏、照明灯具等产品的质量,还可以通过发展新型应用领域,如光电医疗、生物医学等领域,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机光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对于传统无机材料,有机光电材料具有更高的机械柔韧性和可塑性,同时还具有性能可调控和大面积制备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已经被广泛用于智能电子、生物医学、光催化等领域。

在本文中,将会全面阐述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一、有机光电材料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光电材料是指以有机分子为基础构成的材料,其性能主要受到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有机光电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高机械柔韧性和可塑性。

与传统的无机材料相比,有机光电材料更容易被加工成任意形状,也更具有强韧的机械性能和抗拉伸性能。

2.性能可调控。

有机分子之间可以通过调整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的位置来调控材料的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质,因此有机光电材料具有高度可调控性。

3.大面积制备。

有机光电材料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来制备,而且可以通过印刷、喷涂等技术来制备大面积的薄膜。

二、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领域有机光电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以下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智能电子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可以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

2.生物医学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和药物输送领域,如生物芯片等。

3.光催化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可以作为光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二氧化碳还原等反应,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目的。

三、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尽管有机光电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材料性能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开展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工作,以探索出更加优异的有机光电材料。

1.荧光有机颜料的研究荧光有机颜料是一种具有良好荧光性质的材料,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科学家们通过调控荧光有机颜料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等方面来优化其荧光性质。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是指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具有光电性质的材料,其独特的性能使其在光电器件、光传感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特性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具有多种特性,包括较高的光吸收和发射效率、宽光谱的吸收和发射范围、可调控的光学性质、易于合成和加工等。

这些特性使得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光电器件中具有许多优势。

二、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中,物理、化学和工程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其中,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和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理想光电特性的有机材料。

此外,光物理、光化学和光电子学等研究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例如,有机光伏材料可转化光能成为电能,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有机发光材料可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用于显示器和照明等领域;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产生光,实现信息显示等功能。

在这些应用中,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特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光传感和光催化中的应用除了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还在光传感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机光传感材料基于其对光的敏感性,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生物分子等;有机光催化材料则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催化反应,如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

这些应用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对于生物医学和化学制药等领域有重要意义。

五、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存在着一些挑战。

例如,有机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较短,制约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材料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显示器、照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1. 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历程有机光电发光材料是指具有发光性能的有机化合物。

20世纪90年代,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开始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开发出了诸如OLED、PLED、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应用。

在有机发光材料研究领域中,OLED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有机分子的发光原理,OLED可以制成超薄、柔性、高对比、高亮度的显示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视觉品质和使用体验。

因其能耗低、环保、可靠性高等特点,OLED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微型显示器上。

2. 有机发光材料的分类目前,有机发光材料的分类主要是按其激发机理划分的。

分为基于荧光激发和基于磷光激发两类。

基于荧光激发的有机发光材料是指通过荧光基团实现发光的有机分子材料,它具有高亮度、发光效率高,但是发光颜色比较单一,并且易受氧化和水分影响。

基于磷光激发的有机发光材料是指通过磷光基团实现发光的有机分子材料,它可以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具有高稳定性、抗湿性好等特点,但发光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在选择有机发光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材料。

此外,近年来,新型有机发光材料如氮化物、碳化物、氧化物也被广泛研究,其可发出高亮度、多色性、极长寿命的光,有望应用于下一代照明和显示技术中。

3. 有机发光材料应用的前景随着有机管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正变得越来越广阔。

在显示领域,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在消费电子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照明领域中,基于有机发光材料的LED照明灯具已经能够取代传统的荧光灯和白炽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长的寿命、更均匀的光线和更好的颜色呈现效果。

在生物医疗领域,有机荧光探针作为一种信号反馈剂,广泛应用于癌症检测、药物筛选和细胞成像等方面。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子器件和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有机光电材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不仅具有塑性好、表面光洁度高等传统材料的特点,还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易加工、低能耗等优点,因此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一、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有机分子在光照下会产生电子和空穴,这为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有机光电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优越。

近年来,有机光电材料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第一方面,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大幅提高。

太阳能电池是有机光电材料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过去,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低,无法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

随着对材料电子结构和器件物理学的深入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逐渐提高。

2019年,日本京都大学和日电硝子株式会社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达26.3%。

第二方面,有机光电材料在传感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安全检测等领域,有机光电材料可以作为传感器,感知不同的外界环境变化。

例如,有机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第三方面,有机光电材料在显示器和照明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既可以作为灯具使用,也可以用于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等。

与传统显示技术相比,OLED的色彩鲜艳、对比度高、视角宽等优势明显,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标志性技术。

二、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前景目前,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

以下是此类材料未来可能应用的领域。

第一,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是未来十年技术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可以通过感知、处理人体信息,实现智能穿戴的高精度检测、快速诊断和预警。

文献综述: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文献综述: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文献综述: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挑战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材料,其研究涉及到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大量的新型有机光电材料不断涌现。

本文将简要综述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一、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1. 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亮度、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传感器等领域。

目前,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新型的荧光染料和荧光聚合材料,以及探索其在太阳能电池、生物成像、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应用。

2. 有机光电检测材料有机光电检测材料是另一类研究热点。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光电检测材料已成为高科技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

目前常见的有机光电检测材料有聚合物、小分子、富勒烯等,其在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器、光伏器件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3. 有机光催化材料有机光催化材料是指通过光催化反应来实现化学反应的材料。

在光催化材料领域,通过改变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组成、晶体结构等方面来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应用。

此外,有机光催化材料还可以用于环境修复、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二、有机光电材料的挑战1. 稳定性问题尽管有机光电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但其稳定性问题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机光电材料的稳定性主要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氧气)的影响,同时也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因此,如何提高有机光电材料的稳定性是其研究的重要方向。

2. 效率问题尽管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效率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光电材料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和界面效应等问题引起的。

因此,如何提高有机光电材料的效率也是其研究的重要方向。

3. 制造成本问题有机光电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这也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降低有机光电材料的制造成本,如通过改进制造工艺、优化器件结构等方法,也是其研究的重要方向。

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Frontier Science8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邱勇(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摘要:本文综述了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有机传感器和有机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有机发光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有机光电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中图分类号:O62; O484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存储器等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通常是富含碳原子、具有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分子,分为小分子和聚合物两类。

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光电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实现大面积制备和柔性器件制备。

此外,有机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组成和宽广的性能调节空间,可以进行分子设计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能够进行自组装等自下而上的器件组装方式来制备纳米器件和分子器件。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也带动了有机光电子学的发展。

有机光电子学是跨化学、信息、材料、物理的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材料化学在有机电子学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有机电子学未来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都有待材料化学研究者们去攻克。

1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工作始于20纪60年代[1],但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多层膜结构,才首次得到了高量子效率、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低驱动电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 LE D)[2]。

这一突破性进展使OLED 成为发光器件研究的热点。

与传统的发光和显示技术相比较,OLED 具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材料种类丰富等优点,而且容易实现大面积制备、湿法制备以及柔性器件的制备。

近年来,OLED 技术飞速发展。

2001 年,索尼公司研制成功13英寸全彩OLED 显示器,证明了OLED 可以用于大型平板显示;2002 年,日本三洋公司与美国柯达公司联合推出了采用有源驱动OLED 显示的数码相机,标志着OLED 的产业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7 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11英寸的OLED 彩色电视机,率先实现OLED 在中大尺寸、特别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收稿日期:2010-7-2 修订日期:2010-8-25作者简介:邱勇(1964-),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一五”863“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

有机光电材料.课件

有机光电材料.课件

02
有机光电材料的特性
光学性质
吸收光谱
有机光电材料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表现 出不同的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有机光电材料在受激发后能发射荧光,荧光 光谱是其重要特性之一。
发光效率
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光效率高,能够在较低的 驱动电流下实现较高的亮度。
稳定性
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稳定性较好,不易因光照 而分解或变色。
05
有机光电材料的挑战与前 景
面临的挑战
稳定性问题
效率提升
有机光电材料在光照、氧气和湿度等环境 因素下容易发生降解,导致性能下降。
目前有机光电材料的效率相较于无机材料 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光伏和LED等领域。
大规模生产
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实现有机光电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需要解决工艺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跨学科交叉研究
结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拓展有机光电材料在生物 医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工艺优化和成本降低
优化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工艺,降低成本,推动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
06
有机光电材料的实际应用 案例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总结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利用有机光电 材料制成的显示技术,具有轻薄、可弯 曲、低功耗等优点。
详细描述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系数和较短的响 应时间,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的光信号处理。在光通信 中,可以利用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解调、倍频等功能,提高通信容量和传输速度。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在电子书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利用有机光电材料 制成的电子器件,具有高开关比、低噪声等 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书等便携式电子产 品中。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分析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和电学特性的新型材料,其所含有的化学结构均由碳、氧、氢和氮等元素组成,通常为有机分子。

它们能够将电能和光能相互转换,同时还能够用于制造光电器件。

与传统电子学器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有机光电材料的优点在于其成本较低,易于处理,并且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这些特点使得有机光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学、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一、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研究水平和较为广泛的应用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可以分为有机聚合物和小分子两类。

其中,有机聚合物是由多个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溶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力学、有机光伏和固态照明等领域;小分子有机光电材料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短的响应时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致变色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

二、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领域1. OLEDOLED是一种由有机物或者聚合物制成的发光材料,在最近几年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和室内照明等领域。

OLED的亮度和颜色饱和度较高,同时还有低功率耗费、长寿命等特点,因此,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LCD,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显示技术之一。

2. 有机光伏有机光伏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有机光伏所使用的材料具有半导体的电子传导和光感应特性,可以将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电能,并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由于其低成本、可塑性等特性,有机光伏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移动电源和户外充电等领域。

3. 电子学有机光电材料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因为它能够与硅集成,并且具有存储器的性能。

与传统的硅电子学器件相比,有机光电材料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数据密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存储卡等领域。

4.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中,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荧光显微镜、细胞成像、基因工程等领域。

2023年有机发光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有机发光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有机发光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有机发光材料(OLED)是一种新兴的光电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平面显示器、照明、面板等产品。

近年来,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该行业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和产业链三个方面,对有机发光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技术方面有机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可塑性,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因此被广泛用于制作OLED产品。

其主要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发出良好的光谱有机发光材料发光的波长范围非常广,除了红、绿、蓝三原色外,还涵盖了黄、橙、紫等颜色,能够在显示器和照明设备中呈现出更加鲜明、逼真的色彩效果。

2. 可以实现高亮度和高对比度与传统LCD显示器不同,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在不加背光的情况下发出高亮度的光芒,同时能够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呈现出更清晰的画面效果。

3. 能够节能和环保由于其发光机理简单,可以省去背光源、光导板等辅助材料,能够节约能源,同时不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更为友好。

二、市场方面OLE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车载显示器、户外广告牌、照明等领域。

据市场研究机构显示秀(DSCC)发布的报告称,到2022年,OLED面板市场有望达到130亿美元,其中电视市场约占50%的份额。

1. 手机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OLED显示器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最常用的屏幕技术。

近年来,国内多家手机生产厂商纷纷推出OLED屏幕的旗舰机型,如华为的Mate系列、OPPO的R系列、vivo的X系列等,这些产品的市场销售量非常可观。

2. 电视市场OLED电视屏幕能够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能够呈现出更加逼真的画面效果。

据权威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报告称,到2019年,OLED电视屏幕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20%。

3. 灯具市场OLED光源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颜色,与传统的光源制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车灯、广告牌等领域。

光电材料与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

光电材料与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

光电材料与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光电材料和光电器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介绍光电材料和光电器件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光电材料的基础知识光电材料是指在光的作用下会发生电子跃迁并导致电子输运的材料,光电效应是其基本物理现象。

光电材料具有光储能、光转换、电光效应、光电导等性质,由于这些特性,使得光电材料在信息处理、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光电材料的研究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光学、电子学等方面都有涉及。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光电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光电材料的一些研究进展:1. 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可制备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在于它的材料性能,有机材料合成和工艺对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 光电触发材料光电触发材料是指在光的作用下电性能发生变化的材料,这种材料可用于电器自动化控制、传感器、体积微小的电子设备等领域。

近年来,光电触发材料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3. 纳米光电材料纳米光电材料是指材料直径在1~100纳米的材料。

由于其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它们的化学、物理、光学性质都与宏观材料有很大不同。

因此,纳米光电材料不仅有着独特的光电性能,而且还具有超导、催化、传感等许多应用潜力。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光电材料相关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光电材料的热点研究领域。

三、光电器件的基础知识光电器件是指利用光电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出或接受光信号的电子器件。

与传统电子器件相比,光电器件具有更高的速度、更小的尺度、更低的功耗、更低的噪声等优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电器件:1. 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最常见的光电器件,也是一种光电转换器。

它利用PN结的内置电场将光子能量转换为电子能量。

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率:光电材料正在朝着高效率方向发展,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例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超过30%的水平。

此外,发展高效率的光电发光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 可持续性: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光电材料的可持续性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研究人员正努力开发可持续的光电材料,例如使用有机材料、钙钛矿材料等。

3. 柔性与可穿戴性: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光电材料也逐渐向柔性与可穿戴设备应用方向发展。

例如,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可穿戴的光电发光材料等。

4. 多功能性:光电材料的多功能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具有自清洁、自修复、防水、抗污染等功能的光电材料。

5. 新型材料的研发:近年来,有机光电材料、钙钛矿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寻求新型光电材料,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总体来说,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效率、可持续性、柔性与可穿戴性、多功能性和新型材料方向发展的。

这些趋势将推动光电材料在能源、信息显示、生物
医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有机光伏材料是一种使用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光伏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制备性和低成本等特点,被认为是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材料。

近年来,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不断推动着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有机光伏材料的概念、历史,以及其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来介绍现阶段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有机光伏材料的概念和历史有机光伏材料是一种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制成的光伏材料,与硅基光伏材料相比,有机光伏材料价格低廉,可以通过卷曲或柔性处理而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在最初的研究中主要用于设计制造薄膜晶体管。

20世纪70年代,有研究人员首次将有机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

二、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目前,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关键材料的合成设计、界面改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设计和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等几个方面。

1. 关键材料的合成设计: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设计非常重要,因为不仅要提高材料的光电转化率,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可制备性和稳定性。

目前,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设计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通过寻找新的、高效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改进来提高材料的工作性能,另一种是基于高分子材料,通过合理设计高分子链的结构和组成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2. 界面改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有机材料与电极之间的界面特性,因此界面改进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界面改进技术通常通过添加相容剂、中间层或分子自组装结构等方式来改善有机材料和电极之间的耦合,并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3. 器件结构设计: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也是影响其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用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扁平型(planar)器件结构,另一种是立体型(bulkheterojunction,BHJ)器件结构。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有机发光材料是指能够在电场或光场的作用下发出可见光的一类材料,其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可以灵活设计分子结构、发射波长可调、高效率、低能耗等特点,使其在光电子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发现发光的光剂分子(荧光物质)在光激发下会发出可见光。

这一发现引发了对发光材料的研究和探索,也奠定了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基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聚合物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进步,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的种类逐渐丰富,性能也越来越优化,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类重要的新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与传统的发光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质。

首先,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其内部的发光机理非常特殊,与普通荧光材料相比,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更高,可以达到90%以上。

其次,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子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因为该材料可以产生多种颜色的发光,可以制备不同波长的光源,特别是制备白光非常简便。

此外,有机发光材料还可以作为光纤的发光材料,因为它的发光强度很高,可以减少光纤传输的能量损失。

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用于药物标记、活体成像、生物传感等。

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OLED显示屏的设计中,需要用到有机发光材料,其光电性能更好,并且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的显示。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逐渐深入,有机发光材料也被用于光电子学中,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材料。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有机发光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性能也越来越完善,可以应用于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相信未来有机发光材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光电材料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光电材料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光电材料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材料在科技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光电材料是指能够有效地转换电能和光能的新型材料,包括发光材料、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等。

近年来,人们对光电材料领域研究的热情不断高涨,研究者们也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下,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一、光电材料领域研究进展1.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业用途中。

在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一大重要突破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出现。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拥有高转换效率、低成本、可从低质量硅片中提取,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耐热性。

2. 纳米光子学纳米光子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利用小尺度的尺寸可以将光的传播和操纵效应提高一个数量级。

通过纳米光子学,可以研究纳米结构表面的局域电磁场增强效应、纳米结构的超表面等。

3. 柔性显示器当今的显示器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分辨率、颜色和红外发射率等问题。

柔性显示器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可以大大改善现有显示器技术的问题。

柔性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超薄柔性等优点,并且这些显示器可以随意弯曲、折叠和拉伸。

二、光电材料领域应用前景1. 智能信息显示智能信息显示是一种基于光电材料的信息显示系统,它可以实现单一信息的集成和多样化传输,实现选者信息及定位标记等功能。

该技术将应用在智能手机、电子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中。

2. 新能源开发光电材料在新能源开发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转化太阳能、风能等,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储存。

在未来的能源转化中,光伏发电技术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3. 材料增强光电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可以制造出高强度、高韧性、高刚度等性能的材料。

在航空航天、构造工程、交通运输和石油等领域,这些材料被广泛用于加固、减重等方面。

总之,光电材料在科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1. 本文概述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近年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当前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探讨其在能源转换、显示技术、传感器件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其独特的光电转换机制、结构多样性以及可调节的物理化学性质。

接着,将重点讨论几大研究热点,如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纳米结构的构建、界面工程以及器件集成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本文还将关注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例如稳定性、效率、成本等因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本文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推动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概述段落是基于假设的文章主题和结构编写的,实际的文章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

2. 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不仅具备高分子的基本特性,如良好的可加工性、机械强度、稳定性等,还具备独特的光电性能。

这类材料在受到光照射时,能够产生电流或者电压,或者能够改变其光学性质,如吸收、反射、透射等,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传感器等领域。

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主要由有机小分子或者高分子链构成,其中包含共轭双键或者芳香环等结构,使得材料在光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电子跃迁,从而产生光电效应。

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能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物理掺杂等手段进行调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深入研究这类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能特点,可以为新型光电器件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指导,进一步推动有机光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 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有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是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ontier Science8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邱勇(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摘要:本文综述了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有机传感器和有机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有机发光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有机光电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中图分类号:O62; O484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存储器等领域。

有机光电材料通常是富含碳原子、具有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分子,分为小分子和聚合物两类。

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光电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实现大面积制备和柔性器件制备。

此外,有机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组成和宽广的性能调节空间,可以进行分子设计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能够进行自组装等自下而上的器件组装方式来制备纳米器件和分子器件。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也带动了有机光电子学的发展。

有机光电子学是跨化学、信息、材料、物理的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材料化学在有机电子学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有机电子学未来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都有待材料化学研究者们去攻克。

1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工作始于20纪60年代[1],但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多层膜结构,才首次得到了高量子效率、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低驱动电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 LE D)[2]。

这一突破性进展使OLED 成为发光器件研究的热点。

与传统的发光和显示技术相比较,OLED 具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材料种类丰富等优点,而且容易实现大面积制备、湿法制备以及柔性器件的制备。

近年来,OLED 技术飞速发展。

2001 年,索尼公司研制成功13英寸全彩OLED 显示器,证明了OLED 可以用于大型平板显示;2002 年,日本三洋公司与美国柯达公司联合推出了采用有源驱动OLED 显示的数码相机,标志着OLED 的产业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7 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11英寸的OLED 彩色电视机,率先实现OLED 在中大尺寸、特别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收稿日期:2010-7-2 修订日期:2010-8-25作者简介:邱勇(1964-),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一五”863“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

长期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器件及产业化相关研究工作。

Frontier Science9突破。

图 1 各大公司和研究机构展示的最新开发的 O LE D样品(自左至右:美国 GE ,大面积白光光源;韩国三星,大 面积超薄平板显示;日本先锋,柔性显示器;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透明 O LE D )除了在显示领域的应用,白光 OLED 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光源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2006 年, 柯尼卡美能达技术中心开发成功了 1000 c d /m 2 初始亮度下发光效率 64 l m /W 、亮度半衰期约 1 万小时的 OLED 白色发光器件,展示了 OLED 在 大面积平板照明领域的前景。

目前 W O L ED 最高 效率的报道来自德国 L e o 教授的研究组[3],他们采 用红绿蓝三种磷光染料,并采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基板提高光取出效率,得到了 1000 cd/m 2 下效率 124 l m /W 的白光器件,效率超过了荧光灯。

叠层式 OLED 的概念是由 K i do 教授于 2003 年首先提出的,将多个 OLED 通过透明的连接层 串联在一起,可以在小电流下实现高亮度,器件的 寿命也大幅度提高[4]。

2004 年,廖良生与邓青云等 人[5]利用 n 型和 p 型掺杂的 A l q 3:L i /N BP :F e C l 3 结 构作为连接层,在堆叠的周期数目为 3 时实现了 130 cd/A 的 高 效 率 。

2008 年 , 廖 良 生 报 道HA T - C N /A l q 3:L i 的连接层可进一步降低驱动电压,并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使得叠层器件达到了可实用化的水平[6]。

总体来看,未来 OLED 的方向是发展高效率、高亮度、长寿命、低成本的白光器件和全彩色显示器件,开发高性能可湿法制备的小分子 OLED 材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高稳定性的柔性 OLED 能 充分体现有机光电器件的特点,但相关基板技术、 封装技术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有机晶体管材料和器件有机晶体管材料是一类具有富含碳原子、具 有大 π 共轭体系的有机分子。

按照传输载流子电荷的类型可以分为 p 型和 n 型半导体。

并五苯是目前在有机晶体管(OTFT )中应用 最广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其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 可以达到 1.5 c m 2/V s [7]。

对并五苯分子进行修饰是 目前有机半导体研究的一个重点。

2003 年 M e ng 等人[8]制备了 2, 3, 9, 10- 四甲基取代并五苯,它 的晶体排列与并五苯几乎一样,但是由于甲基的 引入,显著降低了分子的氧化电位,改善了从金电 极到有机半导体的电荷注入。

2009 年,美国 P o l ye ra 公司的 Y a n 等开发了新型的基于萘二甲 酰亚胺(n a p h th a l e n e - d i ca rb o xi m i d e )和北二甲 酰亚胺(p e ryl e n e d i ca rb o xi m i d e )的聚合物,电子 迁移率高达 0.85 c m 2/V s ,该聚合物弥补了目前 n 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空白 [9]。

在 2010 年的 S I D 上,索尼发布了一款 4.1 寸 O T F T 驱动全彩 O L ED 屏,该屏幕厚度只有 80 μm ,具备极强的柔软度, 可轻松缠绕在半径为 4mm 的圆柱体上。

索尼独自 开发了新型 O T F T 有机薄膜晶体管,它使用的有机 半导体材料为 p e ri - X a n t h e no xa n th e n e 衍生物[10], 该晶体管的驱动力达到先前传统 O T F T 的八倍。

相对于多晶薄膜晶体管,有机单晶晶体管具有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满足高端领域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有机单晶制备技术的提高,在单晶晶体管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目前采用红荧烯制备的单晶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超过 15 c m 2/V s ,优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多晶硅的水平。

2006 年,鲍哲南等人[11]成功的制备了并五苯 和红荧烯的单晶阵列,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晶体管器件。

他们首先采用印章法,在 S i /S i O 2 基底上Frontier Science10··制备一层图案化的十八烷基氯硅烷(O T S),然后在此基底上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并五苯、红荧烯、C60等有机半导体。

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晶体管器件阵列,并五苯的载流子迁移率为0.2 c m2/V,开关电流比为106;红荧烯的载流子迁移率为2.4c m2/V s,开关电流比为106。

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无机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12],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转换效率仍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因此,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核心是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通过设计合理的器件结构、改善界面形貌、提高聚合物晶化程度等方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太阳光中的红外部分,目前对窄带隙聚合物有机半导体的研究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一个新的热点,通过采用苯并二噻吩类窄带隙聚合物,UCLA 的Y a ngY a ng小组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超过7 %的有机太阳能电池[13]。

1991年,G r a tz e l[14]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使用羧酸联吡啶钌(Ⅱ)配合物敏化二氧化钛多孔纳米光阳极的光伏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 ye S e n s iti ze d S o l a r C e ll,D SS C),为光电化学电池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当前的最高效率是11.04%[15],仍有大幅度提高的余地。

4 有机传感器基于有机晶体管的有机传感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物领域,用来检测化学物质和生物大分子。

相比于传统的传感器,有机晶体管传感器的优点在于体积小、易于实现阵列化、便于携带、价格低廉。

此外,有机晶体管传感器的响应信号通常是电流信号,便于测试。

与其他化学传感器相比,有机晶体管传感器的优点还在于能够提供更多的电学信息,例如有机薄膜的电导率、场效应电导率、阈值电压、场效应迁移率等。

从待测物的形态来分,可以把有机晶体管传感器分为两类,即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

未来有机晶体管传感器的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响应速度、检出限以及稳定性。

随着有机晶体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柔性化、阵列化、图案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晶体管传感器也将随之发展,有望实现柔性传感器[16]和多种样品同时在线分析,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子鼻”。

5 有机存储器对于某种特定材料的薄膜,两边加电压,当场强达到一定值时,器件可能由绝缘态(0)转为导电态(1)。

通过某种刺激(如反向电场、电流脉冲、光或热等))又可使器件由1 态恢复到0 态。

这种器件被称之为开关器件。

当外加电场消失时,0 或1状态能够稳定存在,即具有记忆特性,成为存储器件。

相对于传统的硅存储器,有机存储器有着易加工、低成本、可做成大面积、可制备柔性器件、可实现三维存储(高存储容量)等诸多优点。

2005年Y a ng等人[17]发现有机薄膜的纳米粒子间电荷转移引起的电导率突变也可用于存储。

以聚苯乙烯作为主体,掺入6,6-苯基- 碳61-丁酸甲脂(P C BM)作为电子受体、四硫富瓦烯(TT F)作为电子给体,通过甩膜制备成二极管器件。

对器件施加从0到2.6 V的电压,在2.6 V附近,电流从10-7 A迅速升高到10-4 A,即从低电导态(关)升高到高电导态(开)。

转变之后,器件保持在高电导态,实现了信息的写入。

通过施加一个较高的电压,电流从10-4 A降低到10-6 A,可以擦去写入的信息。

同基于晶体管结构的三极有机存储器相比,二极存储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能够充分发挥有机材料特点等优势,因而二极有机储存器将Frontier Science11图 2 OLED 透明显示点阵产品图 3 基于不锈钢衬底的柔性器件有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

有机存储器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实现纳米器件 乃至分子器件的组装,提高存储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