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合集下载

润物细无声——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润物细无声——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润物细无声——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文科班女生多,纪律方面问题不大。

但女生心思细腻,非常敏感,相互之间容易猜忌而导致矛盾,有时甚至拉帮结派,影响班级的团结稳定。

面对只有8名男生的班级,我决定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班级工作重点。

心理健康是个宽泛的话题,枯燥的说教往往难以收到效果。

我在观察中等待着恰当的时机。

一天,生活老师反映班上的一个女生寝室有就寝后讲小话的现象,我找来寝室长了解情况,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批评。

寝室长是一位很有文才的女孩,出乎意料的是,她对我的批评反应非常强烈:“张老师,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们寝室的人,因为我们成绩不够好。

前两天你去宿舍就只去了304(我班的另一个女生寝室),我们303的门你都没进。

”看着她眼中委屈的泪珠,我有些愕然。

班上的两个女生寝室是相邻的,我甚至还没明确区分出哪一间寝室到底有哪几个人。

前两天查寝,我分明先去了303室,只是学生都打水去了,于是我去了隔壁的304,与学生聊了几句,又向生活老师了解情况后就离开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举动竟会伤害到学生,而且受伤害的还不止一个。

作为班主任,我为自己无意中伤害了学生而难过。

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些,让她们不至于有这样的想法。

可其他老师呢?班级的几十名同学呢?她们的亲人朋友呢?不可能人人都做得很好,那她们岂不总会受到伤害?我想,关键还是在于她们自己。

我也意识到,自己等待的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时机已经到来。

那一周的班会是我自己主持的。

我先问同学们在与老师、家人、同学相处时有没有感觉过受到伤害,很多同学表示有。

于是我请了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上台叙述自己的经历,说到动情处,有的同学甚至流下了眼泪,台下的同学也大多表示深有同感。

在大家情绪较为激动的情况下,我主动向303室的同学道歉,为了自己对她们的伤害,同时也将事情的全过程详细地说了一遍。

教室里先是很安静,接着大家开始议论,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张老师,这件事情不能怪你,你没有错。

”我就势问道:“可她们分明受到了伤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管理篇•德育天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而言,更多地接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如何抓住课堂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至关重要。

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一谈我的做法:一、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因素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之美,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这恰恰是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的很好素材,也是进行审美的典范。

如教学《顶碗少年》这一课,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少年三次顶碗动作的语句,体会少年面对两次失败和最后一次成功的心理变化,再找出对观众反应的描写,体会观众起哄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学生就更能体会顶碗少年面对两次失败,鼓起勇气,不怕挫折,勇敢面对困难的可贵品质。

所以说,每篇课文都可以有侧重地进行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并不单一,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教师可有所侧重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育心环境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育心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耐心地倾听,与他们平等交流,指导他们的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努力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说什么,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会乐于寻求教师的帮助与指导。

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做什么都一副颐指气使或凶巴巴的样子,学生肯定不乐于接近老师,更谈不上跟老师敞开心扉去沟通了。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太会和同龄人相处,许多学生养成了自私、我行我素的不良性格。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水平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小组内一起完成小组作业,从纪律、卫生、发言等方面进行评比,这样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时代实践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思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时代实践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思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时代实践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思考尤春生(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福建·泉州362300)摘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课题。

笔者认为,作为一校之长,要自觉树立“为学生成才而奠基”的工作理念,坚持恪守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和“四个服务”作为育人基本准则,同时秉承我校“立德树人笃学求知”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立德树人笃学求知人格培养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如何有效达成国家意志和育人目标,如何为一所90年老校寻找新的增长点,让学校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激发活力、持续发展?这是我担任南星中学校长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一校之长,要自觉树立“为学生成才而奠基”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和“四个服务”作为育人基本准则,同时秉承我校“立德树人笃学求知”的校训精神,多管齐下,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立德树人、人格培养1.1立德树人的再度提出及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也决定了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方向。

简而言之,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为了切实贯彻这一任务,我校从实际出发,在立德树人这一模式的指引下,逐步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模式,从而呈现和而不同的局面与绽放时代光彩。

1.2人格培养目标与方式在心理学中,人格是一种在家庭和社会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在内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气质、能力和性格等多种个体精神特征的综合。

当今学生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环境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很难做出辨别、筛选和取舍。

作为学校,笔者认为,找寻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尤为必要。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

显然,随“风(德)”潜入,润“物(生)”无声,我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健全人格。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感情,塑造了健康人格。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呢?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发出了“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

“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

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生命的意义》则更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永恒实在的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

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

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

润物细无声——论英语教师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润物细无声——论英语教师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重庆市 沙坪坝 区第 一 中学校 谭 璐
美 国人格 心理 学家奥 尔波 特说 : “ 人 格是 一个 人 内部决 定他 特 难 ,通 过课本 中所提及 到的三个 方法 ( B y l e a r n i n g t o f o r g e t l B y 有 的行 为和 思 想的 心身 系统 的动 力组 织 。” 健 康人 格或 健 全人 格 r e g a r d i n g p r o b l e ms a s c h a l e n g e s l By t h i n k i n g o f s o me t h i n g 能帮 助人 们充 分体 验生活 的乐 趣 ,挖掘 人的潜 能 、充实 人 的精神 世 wo r s e ) ,来教会 学生如何去 面对 生活与 学习中 的困难。再如 U it n 2 界还 有利 于社 会秩序 的稳 定 。对于 中学 生来说 ,健 全 的人格 可 以概 “ He u s e d t o c a u s e a l o t o f t r o u b l e ”通过一个 问题学生的故 事 , 括为 三个 方面 : 来勉励 我们真实生 活中的 “ 问题 小孩” ,教 会他们如 何走 出困境 。再 ● 和 谐的人 际关 系。 主要 表现在 开 阔的心胸 , 与他 人热情 交往 、 如 Un it 3 “ S h o u l d I b e a l l o we d t o ma k e my o wn d e c i s i o n s ? ” 关 系融 洽 ,能得到 他人 的尊重 。 教会学 生们在面临选择 时 ,该如何 判断从而做 出正确的选择 。 ● 宁静 的 心境 。有健 康 的人 生 态度 和价 值 观 ,言行 一 致。能 课本 中优秀 人物 的感 召 自我调 节 好内心 世界 和外 部世界 的关 系,有一 种强 烈 的责任 心与道 英语教 材 中有许 多 名人故 事 ,利用 这 些杰 出人物 的表 现 ,教育 德感。 学 生 ,感召 学 生 ,使他 们 作 比较 ,学模 范 。如 T h o ma s E d i s o n的 ● 能有 效地将 个人 的能 力运用 于创 新 , 勇于 挑战 ,勇于 变革 , 专 注地 投入 学 习,对未来 充满 信心 。 研 究表 明 ,中学 时期是 学生 各种 人格 品质逐 步形 成与 发展 的阶 段 ,英 语学 科作 为 中学生 的一 门主课 ,是 英语教 师对 学生 进 行人格 教 育的 重要 阵地 。在英 语教 学 中渗透 人格 教育 是学 生发展 的需 要 , 是 新课 程 改革背景 下对 学 生进行 素质 教育 的一个 重要 组成 部分 ,英 语 教学 因为增 加 学生 的人格教 育 ,而 使课 堂内涵 变得 更为 丰富 ,更 具 有人文 色彩 。 课堂 设计 中融入 爱的 要 试着 将课 内 与课外 联 系起来 ,充 分调动 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和热情 ,在 实践 中获 得深 层体 验 。一方 面 ,要在 生活 实践 中体 验 。 另一方 面 ,在游戏 实践 中体 验 。

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摘要] 在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渗透无痕,润物无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还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让学生形成阳光的心态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为中心一、语文教学渗透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多数学生在卫生、学习、语言、交际、纪律等方面的习惯差;集休意识不强,对师长不够尊敬,缺乏爱心同情心,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不少学生的性格孤僻,情感脆弱、抑郁。

这就造成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科基础知识差;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是敷衍了事,没有自己改错的习惯;学习效果差,学生易对学习失去兴趣;家长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性,重结果轻过程,放任自流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又是雪上加霜。

正是基于此,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在对社会的思想和道德标准认识的过程中,产生自觉的态度和积极的动机,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评价,并转化为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学生个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渗透无痕,润物无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纠偏。

在教学中还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渗透健康教育的可能性1、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美国学者杜伯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指出:“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

假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他们作为心理保健工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还有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等,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语文学科课程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看,语文课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

应该说,无论是语文学科课程本身还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为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空间支持和物质基础。

润物细无声——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润物细无声——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润物细无声——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备的内在条件。

少年儿童期是心理变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和板书都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听课。

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图表、音响内容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材施教,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心理教育领域,还是不得不强调的一个基本法则。

面对一个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学生,搞一刀切和平均教育是不可取的。

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美篇:润物细无声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美篇:润物细无声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美篇:润物细无声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无疑是当下教育界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教师和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美篇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用温柔的方式去关注和照顾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1. 温暖的关怀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在幼儿园,孩子们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得到学校和教师们温暖的关怀。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和教师们要以温柔的方式去关注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在温暖的关怀下,幼儿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 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除了温暖的关怀外,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歌曲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情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情绪。

只有当孩子们具备了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 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机制除了幼儿园的教师们,家长们也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需要建立起积极的家校合作机制。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长会,向家长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家长们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

只有学校和家长们形成紧密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回顾本篇文章,我们所探讨的是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

润物细无声地关注每一个孩子,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机制,这都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温暖的关怀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以宽容的心态去引导他们的成长,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润物细无声——谈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润物细无声——谈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理 的基本特征 ,使他们懂得成长过 程中发生 的这些 变
化是 正常的心理现象 。要正确认识 和对待青春期 的烦 恼 , 学生懂得烦恼是可 以解决的 , 使 要学会通过各 种方 式, 借助各 种力量 , 调控 心理矛 盾 , 掌握 多种 心理调节 方法 , 并懂得应 以积极 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 , 学会 享受 成 长不烦恼 的快乐 。从 而增强学生的 自信性 , 激励学生
仅能有效地 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活跃课 堂的气氛 , 还能让学生在积极 、 愉快 的思维过
许 多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 ,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 的特 点, 利用恰 当 的教学手段 , 就可 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 心 理健康教育,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 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 呢?我想应该渗透在课堂 教学过
关键词 : 心理素质 ; 典型材料 ; 体验教 学; 结束语
良好 的心理素 质是人的全面素质 中的重要组 成部 分 。中学生正处 在身心发展 的重要时期 , 他们又大多是 独生 子女 , 青春发育造成 的身心压 力 、 各种竞争 的 日益 加剧 , 加上独生子女这种特 殊的家庭结构 , 很容易使 他 们在 学 习 、 生活 、 际交 往和行 为意识 等方 面 , 能会 人 可 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 问题 。在初 中思想品德教育 中有
待 , 么 就 会 “ 失 足 成 千 古 恨 ”相 反 , 果 拥 有积 极 的 那 一 ; 如
第一 、 以教材 为载体 , 明理 导行 , 培养学 生 良好 的
心理 素质
新教材 中有许多心理健康 教育 的内容 ,都从 不 同 方面渗透着对学生人 格要求和智能训练 ,许 多知识直 接与心理健康相关 , 是心理健康教育 的重要 资源 , 有利 于培养学生 良好 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备课 和课 堂教学 中应充分挖 掘这一 资源 , 传授给学 生相关 的心理知识 , 如青春期心 理的基本特征 、 什么 叫 自信 、 虚荣 、 自负 、 调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健康人格是指一个人身心健康、积极正面、有道德良知和自尊心强的特质。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人格。

1.强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良知和价值观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基础。

学校应该有明确的道德教育计划,通过讲授道德原则和示范正确的行为来引导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事例、讨论伦理问题和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保持积极的心态。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

例如,给予学生良好的奖励和认可,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及提供合理的竞争机会。

这些举措可以使学生自信、乐观,并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坚韧精神。

3.培养社交技能:社交技能对于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成功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锻炼社交技能,例如组织集体活动、开展合作学习和参加社区服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设社交技能培训课程,教授学生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的处理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技巧,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方式来应对。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讨论班和研讨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能力。

5.培养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基础。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体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规律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身心健康,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强调道德教育、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社交技能、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培养身心健康,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但随班就读学生在我们正常的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

其实这些孩子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尽管他们在学业上很难更上一层楼,他们与正常孩子的学习水平相差甚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将每个随班就读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给予他们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一些实用的生活常识,教他们更加有规律的作息生活。

由于本班的随班就读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在教学中本人就运用直观的实物、图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采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只要他们能专心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同样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为了让随班就读的孩子们在学校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更快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来开启他们的智力潜能,探究随班就读孩童的学习方法。

一、关注随读学生,用爱贯穿教学随班就读的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育较差,智力低下,并伴有一定的适应性行为障碍。

在正常的孩子面前,他们表现得比较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经常躲在角落里。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就主动去接近学生,让他们消除与老师的隔阂,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开始愿意与老师交流,并将心里话与老师诉说。

实践证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些随班就读生,对他们的点滴成功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他们就会精神振奋。

他们也会做错事情,我们要学会宽容对待。

如果他们在学习上反映迟钝,或者成绩不理想,多次讲解依然不见效果,我们也不能用犀利的言语指责他们,以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

相信用我们的爱心关注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关爱,她也放开胸怀,坦然与他人相处。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首先,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

学校应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营造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的氛围。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既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

此外,校园安全保障和人文关怀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学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其次,教育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注重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引导。

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渠道,教育教学应注重德育教育的融入和突出,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学校应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各种艺术、体育等兴趣爱好。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全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健康的人格。

最后,教育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

教师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检验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接受他人的不同观点。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此外,教师还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总之,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人格。

同时,学生自身也应当有自律、担责和自我反省的意识,主动参与到人格培养的过程中。

只有通过学校和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健康、快乐、自信的人格。

身教重于言教: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身教重于言教: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德 。 首 先 , 应 满 腔 热 忱 , 心 爱 护 学生 , 歧 视 、 骂 、 罚 学 他 关 不 辱 体
子女 , 衣来伸手 , 饭来张 口, 对于劳动十分厌烦 , 向来搞卫 生就推
三阻 四 的 , 不 愿 意 去 干 , 以这 些 道 理 学 生根 本 就 听 不 进 去 。 都 所
们 教 师 平 素 不 能 搞 师 道 尊严 , 能 摆架 子 , 不 只有 虚心 听取 学 生 的 教 师 职 业 的特 殊 性 质 。 定 了教 师 的 人格 在 整 个 教 育 过 决

意见 , 把学生 当成 知心朋友 , 他们充分地加 以信任 , 对 这样学生 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 , 他们才会 向你倾吐心 中的沉闷和不快。 ( ) 师的人格要合格。在育人过程中 , 2教 要牢 固树立一种观
.探 索 ・ 【 威才纵横 】
身教重于言教 : 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辽宁 庄河 ● 于忠 德
“ , 站 有站 相 , 人 要 坐有 坐 相 。作 为教 师 这 一 行 业 , 的 劳 动 学生身上产生 “ ” 它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的潜移默化作用 。 使他
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 。要 以诚相待 , 做学 过程 具 有 特 殊性 , 有 有形 的教 育 ( 既 即文 化 知 识 的 传播 )也 有无 们受到教育 和感染 , , 形的教育( 即做人的道理 )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 , 既教书也育人 ” 。
育学生 ,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 以达到“ 其身正 , 令而 能 让 学 生 消 除其 对 师 长 的 畏惧 、 阂 呢 ? 不 隔 苏霍 姆 林 斯 基 说 过 :要 “ 教重于言教”如何培养学生健康 的人格。 ,

就要把 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可见 , ” 我 行” 的效果 。 本人想结合在班 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 来谈谈“ 身 成为孩 子的真正教育者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在中学语文教案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美国学者杜伯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指出:“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

假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他们作为心理保健工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还有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等,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语文学科课程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看,语文课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

应该说,无论是语文学科课程本身还是语文学科教案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为语文教案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空间支持和物质基础。

润物细无声——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润物细无声——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润物细无声——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摘要:语文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语文知识、口头纸面交流技能的培养上,还应体现在品格熏陶、三观建立等方面。

目前,语文教学在品格教育上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

响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号召,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优势,对学生做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主要围绕品格教育的可行方法进行讨论,为培养学生优秀品格提供思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品格;培养引言:新课程标准改革向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要求语文课程和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正确观念的责任,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号召,借助语文课程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语文课与思想道德课程、心理课程皆有不同,语文课具有文化熏陶的优势,更倾向于在与文学作品、作者思想的接触中获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品格。

一、语文教学中的品格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品格、价值观、个性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社会公众对于“好学生”的印象开始逐渐从单纯的成绩好向品格好转变,“学历不等于人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语文作为中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其重要性始终被学校、家长、社会所认可,但语文在学生品格修养培养上的价值始终未能充分发挥,也未能被普遍认可。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并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发掘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品格修养的资源,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力,从情感教育、学习习惯等角度入手提升学生品格,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品格教育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有益于学生品格成长、有益于品格教育开展的资源,比如文言文中有《孟子》“鱼我所欲也”一篇,孟子阐述了生存、生命对人的宝贵程度,然而义的意义却高于生存与生命,“舍生取义”是孟子对于人生、对于道义的追求。

当教师从孟子的生活年代着手剖析孟子的思想,学生的品格也得到熏陶,深刻理解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由来,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潜移默化间得到思想的升华。

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乌申斯基说:“教师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了解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抢劫、杀人,屡见报端。

有更多的青少年沉迷网络、陷入早恋不能自拔,甚至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选择自杀,还有的学生甚至将自己的老师杀害……人们在扼腕叹息在极度恐怖的同时,不禁要问:现在的中学生到底怎么了?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呢?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的心理发展阶段,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抓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拥有比较健全的人格。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这里,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更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的人格更健全。

如今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已成为教育界最关注的话题。

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呢?那么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教师加强自身人格修养,以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教育力量只能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学生的情绪。

一个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使学生乐意接近,并视为楷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师性”。

这种“向师性”如丝丝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对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具有暗示、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并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教室内学习风气的形成,一方面是基于教师在教室内人格的表现诸如仪态大方、精神饱满、健康愉快、乐观进取、敏捷活泼等。

当然,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和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其魅力来自于其思想的“真”、品德的“善”、情感的“美”和学识的“博”,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点点滴滴:面对学生时内心真情的流露,日常生活中的善良和慈爱,读对学生的信任钰宽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工作时从不满足的执著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就象幼嫩的树苗须园丁不断精心修枝剪叶一样,成长中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上、或学习上的问题,须班主任亲自、及时处理和解决。

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需要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方能成器。

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一些老师于是口不择言,随意训斥;学生品行不端,犯了错误,教师大发雷霆……但教育不是威慑,简单生硬的批评诱发不出孩子们正确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灌输,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不能培育起学生真正的思想品格。

如何把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的进步力量,激发学生的美好感情。

策略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说,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在孩提时代崇拜什么人。

小学阶段的儿童无论是认识、情感或行为都还稚嫩,常常只从形象上去判别一个人。

因而,他们崇拜的偶像往往是时下流行的歌星、影星,甚至电视上无所不能的黑社会老大、生活中粗俗、摆阔的大老板。

学生崇拜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引导。

作为班主任,就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崇拜。

1、杰出人物
《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

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这些人类精英,理应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典范。

我们可以利用早会课、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给学生讲这些伟大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财富的神圣殿堂,激发孩子的敬仰之情、仿效之行。

2、身边的同龄人
小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受到老师表扬是很了不起的事,看到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也会产生羡慕和崇拜感。

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按照我的要求预习课文。

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肯定少数做得好的同学。

我表扬一个同学预习得非常认真,并且拿起他的书告诉大家他是怎样做的。

结果下一次检查预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效仿他的方法。

这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它具有主动性,形象性,具体性。

3、教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就是指教师以自己的人格、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

公元前五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成功地塑造了教师形象。

他认为:先自立才能立人,先正己才能正人。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小学生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人生阶段,可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学生身上体现着教师的教育影响。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

有一位老师就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首先打扫一下教室,洒上水,发现地上有纸再也不喊学生了,而是自己把它捡起来。

几天过后,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主动打扫干净,再也不用老师去指派了,对这些同学他及时的予以表扬,夸奖他们爱干净、讲卫生的优良品行,渐渐地全班同学都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谴责他,大家都把破坏班级卫生看成是可耻的事。

全班同学都有了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的“一举一动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就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

教师以自己的行动时时向学生发出无声但强有力的号召:“请你跟我这样做!”
策略二:创设集体活动的乐园
学生的个性,是在日常生活及各种活动中形成并完善的。

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事记得最牢,影响最大。

老师应当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情感、解决问题、发挥潜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良好的素质发展。

按照教育的目标,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学生中存在的现象
现在的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零花钱,因此有事没事总往小卖部跑,乱买零食的现象很严重。

于是我给他们一项任务:以一个星期为限,每个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换钱,比一比谁捡的多,挣的钱多。

一个星期后,我让他们把捡废品所挣的钱带过来,并谈谈想法。

大多数孩子都说很辛苦,挣的钱也少。

我说:“这是我们辛苦一周的劳动所得,放学后我们买东西一起吃好吗?”这下很多同学没有了平时的爽快,面露难色。

有个孩子犹豫着站起来说:“老师,我舍不得。

挣这么点钱很辛苦,我想存在储蓄罐里。

”下面很多同学也跟着点头。

我趁机告诉他们,父母给的零花钱也是这么挣来的,我们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此后,班级乱买零食的现象明显减少。

二、结合各种传统节日
如学雷锋月开展“学雷锋活动”;教师节开展“我为老师做什么”主题活动;母亲节开展“只要妈妈露笑脸”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助人、尊师、感恩等。

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增进了友谊,激发了拼搏向上的精神,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是学生健康情感、美好品格的形成的乐园。

三、班级的实际情况
活动的组织始终要围绕一个方向,做到计划性、灵活性,教师不包办代替,让同学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得到显露自己才华的机会。

学校的主题板报评比,我先让学生组成相应的小组,每个小组各设计出样板,然后评选出优秀设计小组,由他们负责出版班级的主题板报。

让孩子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培养了竞争合作意识,创建了良好的班风。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教育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快乐活泼的,让我们牵着学生稚嫩的手,带领他们走进活动的精彩乐园,在愉悦中感受教育,在愉悦中体会生活,在愉悦中舒展自己生命的张力。

策略三:唤起心中的巨人
一块有磁性的金属,可以吸起比自身重12倍的重量,但如果除去它的磁性,却连轻如羽毛的重量都吸不起来。

同样,人也有两类:一种是有磁性的人,他们充满了自信与渴望,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一个胜利者、成功者。

另一种是没有磁性的人,他们充满了畏惧和怀疑,机会到来时,他们却说:“我们可能会失败,别人一定会耻笑我。

”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存在了相当一部分这种没有磁性的人。

我们有责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去认识发现自己内心深藏的无限潜力,做心中想做的事,成为心中想成为的人。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一般正常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相当于他们所具有潜能的百分之一。

如果我们能抛开传统观念的羁绊和束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那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座巨大的“金矿”,里面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力量、爱心和热情。

所有这一切都等我们去培养、挖掘和提取。

心理救灾中有一种简易的行为矫治,称为阳性强化法。

就是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这种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矫治。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励。

我们学校有老师问我,转化后进生有什么好方法吗?我说:“无条件的相信真诚的肯定,就是帮助孩子成长的灵丹妙药。

”我们班有个孩子,课堂上经常无精打采,眼神飘忽,对学习毫无兴趣。

我就在语文课上多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及时表扬他,渐渐地,他上课开始跃跃欲试,有时还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学习也跟上了。

还有一个孩子,家境贫寒,身上总是脏兮兮的,学习基础也很差,期末成绩却突飞猛进。

仔细想想我也没为他做什么,只是在课堂上当他抬起头来,我总是对他笑一笑;做作业时,经常走到他旁边,摸摸他的头。

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人都渴望赞扬,得到赞扬后就会信心百倍,并且还会爱屋及乌,会喜爱赞扬他的人,喜爱给他带来赞扬的那件事。

老师真诚的尊重、信任和赞扬,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在学生的心灵上,点亮他们心中希望的明灯,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有时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

有位哲人说得好:所谓野草,就是价值尚未被发现的植物。

做为班主任,一定要确立这样的信念: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

对教育者而言,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德,而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

我们应该深信,对于有些儿童来说,即使不能成为高层次的人才,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和丰富个性的人。

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发现、激励学生内在的“大写的我”。

如果不能培养优秀的人,我们也要努力培养健康合格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