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水利规划计划
邯郸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邯郸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18f8265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3.png)
邯郸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02.03.05•【字号】•【施行日期】2002.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邯郸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邯郸市统计局2002年3月5日)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全力打好农民增收、国企改革调整、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建设与管理四个攻坚战,确保了全市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89.61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82.01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10.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007元,比上年增长7.5%。
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
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3%,比上年上涨0.3%,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8%。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6%,比上年上涨0.6%,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6%。
居民消费价格类指数(以上年为100%)全市城市农村食品类99.699.6 99.5#粮食99.599.8 98.9油脂92.195.7 89.1肉禽及制品102.6103.5101.6 蛋类106.6106.7106.4 菜类99.497.9101.4烟酒及用品100.6100.1101.0 衣着类102.1101.9102.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8.898.3 99.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5.889.5101.8交通和通信101.7102.310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7101.4100.0居住103.2104.7102.1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增强。
2001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1湖北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c6a2f6d40242a8956bece4b8.png)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时间:2003年03月01日浏览次数:75次字体:大中小综述2001年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干旱,旱情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危害之重,历史少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大旱。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水利、抗旱部门通力合作,强化水源工程管理,科学调水,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抗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夺取了抗御特大干旱灾害斗争的全面胜利,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深875.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627.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5.5%。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5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8.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96.7亿立方米。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73.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27.7亿立方米。
全年全省入境水量602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 6659亿立方米。
2001年,全省总供水量2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6.1%,地下水源占3%,其它水源占0.9%;全省总用水量278.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3.0%,工业用水占27.0%,生活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37.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9.6%,其中农业耗水量100.5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21.5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15.8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用水量472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625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583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120立方米。
2001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52.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76.9%,生活污水占23.1%;对全省6876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Ⅰ类水质河长占6.9%,Ⅱ类水质河长占38.9%,Ⅲ类水质河长占35.7%,超标(超Ⅲ类)水质河长占18.5%。
大中型水库水质良好,一般为Ⅱ类。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31db7a330b4c2e3f572763cf.png)
2002年水利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水利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新时期的治水思路,进一步加强防洪、水资源、生态修复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2年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强度,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重点建设领域取得突破。
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基本修完修好,人畜饮水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等一批“十五”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开工,塔里木河、黑河生态综合治理以及首都水资源规划顺利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顺利启动。
2002年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面积继续扩大,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水政、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科研、教育及水利前期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巩固,水利改革取得新突破,依法治水迈出新步伐。
一.水利基本建设2002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基本稳定,全年中央和地方计划投资78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430亿元,水资源工程投资230亿元,水保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33亿元,水电及其他项目投资94亿元。
中央水利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强度。
当年中央投资321亿元,地方配套246.4亿元。
在2002年中央投资计划中,国家预算内拨款72.3亿元,占总投资的22.5%;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223.5亿元,占69.6%;水利建设基金14亿元,占4.4%;利用外资11.2亿元,占3.5%。
水利建设规模有所扩大,水利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2002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施工项目4200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543亿元,比上年增加300亿元;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819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较上年增加46%。
完成投资中:中央投资完成41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51%,比上年增加50%;地方投资完成404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比上年增加42%。
国内外大坝安全体系现状综述
![国内外大坝安全体系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ed876d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a.png)
国内外大坝安全体系现状综述杨光左生龙/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张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大坝安全评价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介绍了国际大坝安全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大坝安全法规体系、大坝安全管理体制体系、大坝注册管理、大坝安全检查和鉴定、大坝安 全监测系统、大坝安全应急体系、大坝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体系、大坝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坝安全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全球大坝安全体系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关于大坝安全体系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坝安全体系病险水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战略思想,作为水利人必须重视研究、探索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大坝的安全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如果不能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全世界现有库容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达11 万余座,主要兴建于20世纪60—80年代,平均建成时间达到50年以上。
受时代背景、建设资金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水库大坝未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等安全隐患问题,加 上工程老化、管理维护不及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库不能安全有效运行,形成了大量病险水库。
水库大 坝的病险问题大大削弱了水库的拦蓄、调配能力,严重 影响了水库效益发挥.同时也给下游城镇、交通干线等 造成严重威胁。
病险水库不仅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而且存在很高的 溃坝风险,严重威胁下游公众安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因大坝监测与预警不力造成的大坝失事事故至今令人不寒而栗,造成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20世 纪70年代河南省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法国马尔 帕塞拱坝,美国的 House Creek 土坝、Ju le s-b e rry 土 坝等事故,2017年美国奥罗维尔大坝溢洪道事故.2018 年老挝“7 • 23”溃坝事故,缅甸施瓦水库溃坝,2020 年乌兹别克斯坦萨尔多巴水库溃坝,美国密歇根州伊登维尔大坝和桑福德大坝溃坝等噩梦般的灾难至今让人难以释怀。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26cf232f60ddccda38a07d.png)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2001版1999版一、概况二、水资源三、水利建设50年成就四、“九五”水利建设成就五、“十五”水利规划简况(一)自然地理1.位置、地理特征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广西两省(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缅甸、南部与老挝及越南接壤。
全省国境线长4060km,其中1043km以河为界。
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省是一个山区省份,全省总面积39.4万Km2,山地占84%,高原丘陵占10%,坝子(盆地、河谷)占6%。
境内横断山山脉纵贯滇西,乌蒙山、五莲峰山盘延滇东北。
全省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低相差悬殊,最高点为西北部滇藏交界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在东南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红河出境口,海拔76.4m。
从南到北,平均每公里海拔升高6m。
境内地面起伏不平。
2.气候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干湿分明,水平分布迥异,垂直分带明显,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云南的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日温差相对较大,尤其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而“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的俗语主要在海拔1500~2000米范围内。
云南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省内各地各季起止时间,南北可相差5个月以上,同一时期各地有不同的季节。
如4月滇中尚是春暖季节,滇南已是炎热夏季,滇北高寒山区仍为寒冷冬天。
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则形象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受高原季风气候影响,云南省有明显的雨季、旱季之分,雨季一般在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暴雨频繁,易产生洪涝灾害;旱季一般为11月至次年4月(部分年份可能延迟到6月中旬),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左右,并会出现长时间连续无降水现象,易发生冬、春、夏连旱。
3.行政区划云南省辖16个地(州)市(5个地级市、3个地区、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28个县(市、区)。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6e98b92e4b73f242336c5fee.png)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目录一、水资源量二、蓄水动态三、供用水量四、江河湖库水质2001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继上年大旱之后全国再次遭受严重干旱,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旱情,专门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受旱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旱,取得了抗旱救灾的伟大胜利。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国水利工作成绩显著,为完成“十五”水利计划开了好头。
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指导下,新的治水思路和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以“可持续发展水利”为指导的一系列重要规划报告编制完成;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扎龙湿地应急补水工程和“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成功实施;用水定额管理和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在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进入实际性操作;水资源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12个附件及45个专题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
我国水利事业在新世纪有了良好开端,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现将2001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1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812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少4.1%。
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14.5%,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1.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河南、内蒙古、湖北、安徽、北京、吉林、重庆、黑龙江、山西、河北;而比常年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上海分别偏多25.3%和24.8%。
2001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593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 273毫米,比常年少0.8%。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ed84701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6.png)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2月28日)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
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全省经济继续在较高平台上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综合全省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 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913.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512.5亿元,增长10.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925元,比上年增长9.1%。
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
全省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2.0∶51.7∶36.3调整为11.4:51.7:36.9。
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个体经济增长较快,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20%以上。
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实行更加有效的分类指导。
乡镇村撤并力度加大,南京等六个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施,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全省城市化水平达42.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
2001江苏省统计公报
![2001江苏省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9d2c702a27d3240c8447efac.png)
2001江苏省统计公报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03-04-02 17:24:50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2月28日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
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全省经济继续在较高平台上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综合全省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 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913.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512.5亿元,增长10.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925元,比上年增长9.1%。
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
全省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2.0∶51.7∶36.3调整为11.4:51.7:36.9。
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个体经济增长较快,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20%以上。
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实行更加有效的分类指导。
乡镇村撤并力度加大,南京等六个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施,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全省城市化水平达42.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8%,其中城乡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1%和1.5%。
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下降0.7%,其中粮食上升2.5%、油脂下降7.4%、肉禽及其制品上升0.8%、蛋类上升5.0%、水产品下降2.8%、鲜菜下降4.9%;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7%;衣着类下降2.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讯下降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0.1%;居住类上涨0.4%。
中国水利年鉴2001_重要文献-重要文件-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
![中国水利年鉴2001_重要文献-重要文件-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https://img.taocdn.com/s3/m/45369d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7c.png)
中国水利年鉴2001_重要文献-重要文件-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在保持中央年度水利投资强度370亿元的前提下,水利国债项目可在2003年汛前基本完成。
但目前中央对水利国债项目年度安排规模在175亿~233亿元之间,因此,必须加大年度水利国债投资强度。
为此,建议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同时,建议在资金的投向上适当向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西部水利建设及缺水城市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等方面倾斜。
二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
由于中央已连续三年大规模增加水利投入,地方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重,特别是一些财政收入较为困难的地区,因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投入相应的配套资金,使地方资金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央对财政收入较为困难的地区适度减少地方配套比例。
三是前期工作仍然相对滞后。
建议加快对国债项目前期工作的审批速度,增加前期工作经费。
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2000年12月29日水利部、国家保密局水办[2000]649号)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水利工作中的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一)机密级事项1.省级及省级以上防汛指挥机构在发出调度命令前的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要水库、蓄滞洪区的防洪重大决策;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的水利工程的标底资料,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者的推荐情况,未公布的招标计划,评标人姓名,中标后的谈判方案等;3.为战时或军事活动提供的水文实时信息、预报成果和供水情况(包括水源地位置、线路分布、供水量、水质状况、供水设施运行管理资料等);4.为国防、军事服务的水利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建设管理资料;5.大型水利工程战时防护的试验和研究资料;6.国际河流系统的水文资料、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不含同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协议的);7.国际河流的流域规划(包括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国际河流上的水利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投资计划、开工报告、阶段性及竣工验收报告、后评价报告、施工进度报表、财务决算、运行维护等资料(不含同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协议的)。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3153e863caaedd3383c4d3d2.png)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19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干流、乌江、汉江、中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下游干流、三角洲平原11个流域二级区。
2001年平均降水深100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876.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8781.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91.3毫米,比常年偏少9.2%。
地下水资源量2426.5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8892.8亿立方米。
2001年末110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减少178.6亿立方米。
由于年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异常,长江流域发生较大面积旱灾,其中部分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春、夏、秋三季连旱。
2001年长江流域总供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4.8%,地下水源占4.7%,其他水源占0.5%;总用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58.6%,工业用水占29.4%,生活用水占12.0%;总耗水量843.5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8.3%。
2001年长江入海水量8393亿立方米(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30.6亿立方米)。
2001年全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220.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2.7%,生活污水占37.3%。
长江流域河流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3.7%,与上年变化不大。
湖泊水质较差,在评价的10个湖泊中,仅有4个湖泊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滇池和巢湖全部、太湖大部分处于富营养状态。
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涉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广西5省(自治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流域二级区。
贵州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
![贵州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9a6d6c19650e52ea55189830.png)
贵州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东连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濒四川和重庆,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
全省国土面积176167平方公里,江河湖泊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以苗岭为界,北部为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长江上游干流水系、乌江水系和洞庭湖水系;南部为珠江流域的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2001年全省为平水年,平均降水量为1108.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952.3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少6.9%,比上一年减少14.8%;地表水资源量972.5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552.0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6.0%,比上年偏少20.1%;地下水资源量为254.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3%。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比上年末蓄水量减少2.18亿立方米,供、用水量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2001年全省水质状况,Ⅱ、Ⅲ类水质水域占全部评价河长的69%,优于Ⅲ类水质的河长比例比上一年减少10个百分点。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08.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952.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4.8%,较多年平均值偏少6.9%,属平水年份。
西南部的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及西北部毕节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高于多年均值,其它地区的年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偏少或与多年均值持平。
长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049.9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少7.4%。
长江域流的二级分区中:乌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4.3%、金沙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8.0%、长江上游干流区比多年均值偏少9.1%,属平水年;洞庭湖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12.8%,属偏枯年份。
珠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219.9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6.1%。
珠江流域的二级分区中:南盘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多12.7%,属偏丰年;北盘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多9.6%,属平水年份;红水河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19.6%、都柳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21.8%,属偏枯年份。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523bfd16866fb84ae45c8d4a.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汇总表目录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河流汇总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水文站和水位站情况汇总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实测和调查最大洪水情况汇总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湖泊汇总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水库工程普查汇总表表号:H201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联系电话: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水电站工程普查汇总表表号: H202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联系电话: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水闸工程普查汇总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联系电话: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泵站工程普查汇总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联系电话: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引调水工程普查汇总表表号:H205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联系电话: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堤防工程普查汇总表表号:H206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联系电话: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农村供水工程普查汇总表表号:H207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填表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公章: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塘坝工程汇总表表号:H208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填表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公章: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窖(池)工程汇总表表号:H209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所在地及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 (市、州、盟) 县(区、市、旗) 行政区划代码□□□□□□(普查机构填写)填表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公章: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 年月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表及分析表目录(一)生活用水F301表典型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分析表F302表典型乡村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分析表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汇总表表号:H301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 ] 号有效期至: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日期: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日期:年月日(公章)注:①城镇常住人口指常年居住在城区和镇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应采用统计部门数据。
广西水资源公报2001
![广西水资源公报2001](https://img.taocdn.com/s3/m/a15ebe6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e.png)
序2001 年人口、资源、环境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存之本,是生态之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区水资源问题较为严峻,21世纪第一年,我区首府等地便遭受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洪水,干旱缺水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水环境状况逐年恶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按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水利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立足广西实际,突出思路创新。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新的治水思路,谋划全区水利建设总体布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起科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
通报我区来水、用水、水环境状况,反映全区水资源供需情况,报道区内重要水事活动,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概述2001 年广西国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众多,主要分属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在我区境内的面积为20.21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柳江、右江、左江、郁江、桂江、贺江、黔江、浔江等。
2001年广西降水总量4320.6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多18.7 %,地表水资源量2415.1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多28.5%,为水量偏丰年份。
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05.16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18.3亿立方米。
全区供水量291.05亿立方米,以地表水供水为主。
全区用水量291.05亿立方米。
2001年汛期广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沿海诸河、左江、右江、邕江、郁江及其下游发生了特大洪水。
2001年广西年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多,未发生全区性大面积干旱。
全区河流水质总体状况尚好,基本能满足所属水体功能要求,与上一年度相比水质略差,右江、南流江等部分污染严重的河流水质状况未得到改善。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deb40079a26925c52cc5bf15.png)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综述2001年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干旱,旱情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危害之重,历史少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大旱。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水利、抗旱部门通力合作,强化水源工程管理,科学调水,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抗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夺取了抗御特大干旱灾害斗争的全面胜利,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深875.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627.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5.5%。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5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8.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96.7亿立方米。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73.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27.7亿立方米。
全年全省入境水量602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6659亿立方米。
2001年,全省总供水量2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6.1%,地下水源占3%,其它水源占0.9%;全省总用水量278.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3.0%,工业用水占27.0%,生活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37.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9.6%,其中农业耗水量100.5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21.5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15.8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用水量472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625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583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120立方米。
2001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52.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76.9%,生活污水占23.1%;对全省6876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Ⅰ类水质河长占6.9%,Ⅱ类水质河长占38.9%,Ⅲ类水质河长占35.7%,超标(超Ⅲ类)水质河长占18.5%。
大中型水库水质良好,一般为Ⅱ类。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深875.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1627.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7.0%,比常年减少25.5%。
2001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a27247d5f46527d3250ce03a.png)
2001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 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23.8毫米,比常年少112.2毫米,属枯水年份。
降水量分布为燕山迎风区及衡水中南部地区较多,其余地区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 47.5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93.01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10.27亿立方米,比常年少92.7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总量为165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 21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蓄引提工程供水量为39.51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为170.90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 211.24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业用水量为161.2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27.14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22.88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6.3%、12.9%、10.8%。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为157.85亿立方米,耗水率为74.7%。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85米。
深层地下水位:邢台东部平原平均下降3.29米、衡水2.72米、沧州2.24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总排放量为18.85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63.5%,生活污水占36.5%。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长8683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为6564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091.0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981.7公里,超Ⅴ类水质河长2491.2公里。
全省地表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 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23.8毫米,比上年少56.4毫米,比常年少112.2毫米,属枯水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01年全省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燕山迎风区及衡水中南部地区较多,其余地区较少。
各市年降水量以秦皇岛市556.1毫米为最大,比全省平均值多132.3毫米,张家口市325.4毫米为最小, 比全省平均值少98.4毫米。
与常年比较,承德、衡水为平水,邯郸、廊坊为偏枯,其余各市为枯水。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344a7406e87101f69e319514.png)
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200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8.276亿m3,比上年增加43%,较多年均值偏大5%。
属平水年份。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比2000年增加62%,比多年平均减少2%。
全区总取用水量84.227亿m3,比2000年87.198 亿m3减少3%。
用水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了灌溉管理及节水力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2.509亿m3;二是工业节水已显成效,工业取水总量较2000年减少0.446亿m3,其中石嘴山电厂2001年减少取黄河水0.19 亿m3,其它工业用水也有所减少。
三是城镇生活取用水量有所减少。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比2000年增加0.759亿m3,主要是农业耗水和农村生活耗水有所增加。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215.355亿m3,出境水量为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4.355亿m3。
农业取用黄河水量75.189亿m3,较2000年减少3.171亿m3;灌区排水量40.224亿m3,减少3.678亿m3;耗水量(黄河水量)34.965亿m3。
二、水资源(一)降水2001年宁夏全区降水总量158.276亿m3,折合降水深306mm,比多年均值增加5%,比2000年增加43%。
与多年均值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清水河、黄左区间、葫芦河减少2%~7%,其它各河、各流域增加1%~23%。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除吴忠市增加18%外,其它减少2%~10%。
与去年比:各河、各流域增加15%~139%,各行政分区增加13%~79%(见表1、表2)。
2001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总趋势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412mm,吴忠市次之为276mm,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为195mm、172mm。
各流域分布:泾河最大为505mm,葫芦河次之435mm,黄河灌区相对较小为182mm。
六盘山、南华山、香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800mm、400mm、300mm、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
2001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7a4b2a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a.png)
2001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600.9毫米,较多年平均偏少0.38%,属正常年份。
梅汛期,东苕溪、分水江、杭嘉湖平原、萧绍平原、甬江等地区发生了超警戒和危急水位的洪水;台汛期,六次热带风暴或台风相继影响我省,沿海出现大范围超警戒潮位。
全省总水资源量为936.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19.32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少0.51%),占水资源总量的98.1%。
产水系数为0.57,产水模数为90.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70立方米。
全省149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增加15.38亿立方米。
杭嘉湖平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大,应引起重视。
全省总供水量为205.3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97.50亿立方米,占96.2%。
总用水量为205.3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06.51亿立方米,占51.9%,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73立方米,比去年减少6.89%。
城乡居民人均年用水量77.5立方米,较去年有所提高。
总耗水量115.57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56.3%。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75.31亿立方米,占65.2%。
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21.9%。
全年废污水排放总量43.30亿吨(其中火电厂冷却水排放量为5.68亿吨),达标排放量18.96亿吨,达标排放率为50.4%。
全省各河流水体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内河、平原水网和各江河流经城镇的河段污染较重,污染类型仍以有机污染为主,由于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截污工程的实施,河流水质较上年有所好转。
全省各水库的水质较好,主要湖泊水体则处于富营养-中营养状态。
二、降水量㈠.分区降水量2001年,全省降水量为1600.9毫米(折合水量1650.79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少0.38%,比2000年降水量(1683.00亿立方米)少1.91%。
㈡.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全省各代表站6 ~ 8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49.7%,其中6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23.8%。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a0b06a6c1eb91a37f1115cf7.png)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较常年偏少9.4%。
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16.4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23.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16.90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23.77亿m3。
2001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74.55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36.79亿m3。
黄河总耗水量为361.7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65.15亿m3。
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亿t,其中工业废水29.56亿t。
2001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49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380km,Ⅳ类水河长为197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3141km。
2001年重要水事:(1)黄河在特大干旱年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
(2)黄委启动“数字黄河”工程。
(3)水利部召开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和引黄济津总结表彰大会。
(4)汪恕诚部长提出“四不”治黄目标。
(5)洛河发生氰化物污染事故。
(6)水利部领导考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7)第16届中日水资源交流会在郑州召开。
(8)黄河东平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9)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拉西瓦水电站动工兴建。
一、水情概况1.1降水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
与上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多5.8%;与常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少9.4%。
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以下的525.8 mm 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521.6mm;兰州至头道拐的238.3mm为最小,其次为黄河内流区的293.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一.水利基本建设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
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
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
2001年西部地区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增长28%,中央水利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安排投资111亿元,是2000年的2.2倍。
中央投资重点安排了一批江河治理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
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尼尔基、百色、紫坪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陆续开工,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以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相继实施。
2001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243亿元,在建水利基建项目投产率为25%,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9%。
水利基建当年新增和恢复库容111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35万亩,新建及加固堤防长度5205公里,新增供水能力3458万吨/日。
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已竣工投产。
小浪底、乌鲁瓦提、万家寨、江垭、飞来峡、王甫洲等水利枢纽工程,望虞河、太浦河治理工程,治淮骨干工程怀洪新河、治太骨干工程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投产。
淮河入海水道、宁夏扶贫扬黄等项目进展顺利。
“十五”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尼尔基、临淮岗、沙坡头、紫坪铺等工程开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累计完成土方占计划的73%,石方占48%,堤防断面达标占计划的80%,填塘固基占计划的70%,穿堤建筑物加固占计划的53%;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累计完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计划工程量的68%,完成护岸计划工程量的48.7%。
黄河下游完成大堤加高544公里,欠高0.5米以上的堤防全部得到加高。
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已有22%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50%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2001年,各级水利部门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继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绝大多数建设项目(其中,全部新开工项目)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大江大河干堤等水利项目招投标率接近100%,施工监理率达90%以上,“九五”期间工程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工程合格率达100%。
一些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推行了专业建设公司进行建设管理的代建制新模式,达到国家规定规模和标准的建设项目全部实施了施工招标,大中型建设项目全部实施了监理招标和建设监理制,勘测设计招标得到进一步推广。
水利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防洪、抗旱2001年我国降雨量明显偏少,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水利工程建设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1年,全国已累计建成各类水库85136座,水库总库容达528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433座,总库容3927亿立方米。
已建成江河堤防27.3万公里,保护人口4.79亿人,保护耕地6.1亿亩。
由于全国加强了大江大河堤防、江河控制性水利枢纽以及各类水资源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设施抗御洪涝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1年全国大江大河干流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受局部暴雨影响,西江干流上游及其支流郁江、云南南丁河等国际河流、黄河下游支流大汶河等河流发生了建站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历史最高潮位,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全国受灾人口1.11亿人,倒塌房屋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7亿亩,成灾0.64亿亩,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
广西、广东、福建、四川、云南、山东等省受灾较重,但与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1年是洪涝灾害损失相对较轻的一年。
200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
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东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黑龙江、吉林、四川、山西、内蒙古、湖北、山东、辽宁、重庆、河南等省(市、区)较为严重。
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5.77亿亩,其中成灾3.56亿亩,绝收0.96亿亩,因旱损失粮食548公斤,经济作物损失538亿元,受灾面积是建国以来的第三位(仅次于1978年和2000年),成灾面积和因旱造成的损失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位(仅次于2000年)。
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大旱的2000年减产95亿公斤。
因旱先后有3300万农村人口和2200多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干旱缺水造成城市供水紧张,北方地区因旱一度有535座县以上城镇缺水,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财政部及时下拨用于防汛抗旱的水利建设基金和特大防汛抗旱经费17.97亿元,其中防汛经费12.48亿元,特大抗旱经费5.49亿元。
由于组织得力,准备充分,各级水利部门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对水资源的调配能力,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旱灾害损失。
虽然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粮食依然取得较好收成。
抗旱工作共挽回粮食损失675亿公斤,挽回经济损失620亿元,共解决了2381万人、2001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并保证了受灾城市的基本用水问题。
三.农村水利2001年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全年新增1754万亩,累计达到8.3亿亩。
万亩以上灌区累计达到5686处,有效灌溉面积3.7亿亩,其中30万亩以上灌区277处,有效灌溉面积1.9亿亩。
机电排灌面积达到5.5亿亩,其中提灌面积4.9亿亩。
新增配套机电井23万眼,达到409万眼,井灌面积2.4亿亩,井灌面积是近年来增加较多的一年。
灌溉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
易涝耕地及盐碱耕地得到初步治理。
全国现有易涝耕地3.67亿亩,到2001年底止,已初步治理面积3.15亿亩,占易涝面积的86%,其中:除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以上的有1.82亿亩。
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
2001年全国共安排了266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30个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并启动了第二批300个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
这些项目的实施,可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200万亩以上,同时为70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提供水源。
2001年实际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86万亩,累计达到2.6亿亩。
2001年国家计委、水利部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力度,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全国安排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资金35亿元,可使“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剩余的2423万人中的1963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基本解决。
到2001年底,全国已累计解决2.38亿人和1.55亿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1年的农村水电建设成就辉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基建投资突破250亿元,达到291亿元,开创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投资的历史新纪录。
全国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26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装机为171万千瓦,开创了农村水电建设的历史新纪录。
全国水利系统建成水电站4.3万座,装机达到3360万千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40.6%,其中农村水电装机2879万千瓦。
年发电量1038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40.3 %,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
二是全面完成水利系统一期农网改造,农村电价大幅度下降。
截至2001年底,全国水利系统累计完成一期农网改造投资125.8亿元,为到位资金的114.2%,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
全年水利系统农村电网改造累计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68座、35千伏变电站569座、110千伏线路1544公里、35千伏线路9168公里、10千伏线路7.95万公里、低压线路21.13万公里,对2474个乡镇电管站进行了改革,新建供电所1974个,完成了7.07万个配电台区的改造。
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农村电价大幅度降低,农村用电量显著增加,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全国已开发农村水电的县1515个,其中由农村水电供电为主的县760个。
农村水电已遍布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1/4的人口,使3亿多无电人口用上了电。
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其开发利用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开始建设,这400个县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85%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涉及24个省、区、市,近2亿人口,200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总投资500多亿元。
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水电公司,有10个农村水电企业成为上市公司,水利系统水电改革进一步深入。
五.水土保持2001年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治理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促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大面积封育保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